搜尋結果:鍾邦久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31-140 筆)

附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2083號 原 告 王建華 被 告 陳籃菁 上列被告因洗錢防制法等案件(113年度金訴字第1993號),經 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 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 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鍾邦久 法 官 卓穎毓 法 官 高如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廖庭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2025-01-09

TNDM-113-附民-2083-20250109-1

附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2462號 原 告 朱宥嘉 被 告 陳玉鈴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113年度金訴字第2420號),經原告提 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 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 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鍾邦久 法 官 卓穎毓 法 官 高如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廖庭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2025-01-09

TNDM-113-附民-2462-20250109-1

附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1872號 原 告 A女(姓名年籍詳卷) 被 告 甲○○ 上列被告因跟蹤騷擾防制法案件(113年度易字第1728號),經 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 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 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鍾邦久 法 官 卓穎毓 法 官 高如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廖庭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2025-01-09

TNDM-113-附民-1872-20250109-1

附民緝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緝字第64號 原 告 顏庭葦 被 告 蔡文欽 上列被告因洗錢防制法等案件(113年度金簡字第651號),經原 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 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 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鍾邦久 法 官 蔡奇秀 法 官 高如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廖庭瑜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31

TNDM-113-附民緝-64-20241231-1

附民緝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緝字第49號 原 告 謝安捷 送達代收人 謝耀德 被 告 陳祺豊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113年度金訴緝字第38號),經原告提 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 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 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鍾邦久 法 官 蔡奇秀 法 官 高如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廖庭瑜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31

TNDM-113-附民緝-49-20241231-1

附民緝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緝字第66號 原 告 林宗信 被 告 蔡文欽 上列被告因洗錢防制法等案件(113年度金簡字第651號),經原 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 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 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鍾邦久 法 官 蔡奇秀 法 官 高如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廖庭瑜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31

TNDM-113-附民緝-66-20241231-1

附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2122號 原 告 李宗庭 被 告 葉胤爵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113年度金訴字第2304號),經原告提 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 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 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鍾邦久 法 官 蔡奇秀 法 官 高如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廖庭瑜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31

TNDM-113-附民-2122-20241231-1

交簡附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交簡附民字第297號 原 告 郭瑋君 訴訟代理人 吳啓源律師 送達代收人 陳雅君 被 告 許原齊 被 告 新瑞宅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鈺祥 上列被告等因過失傷害件(113年度交簡字第2636號),經原告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 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 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鍾邦久 法 官 蔡奇秀 法 官 高如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廖庭瑜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31

TNDM-113-交簡附民-297-20241231-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背信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677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胡子亷 選任辯護人 張喬婷律師 上列被告因背信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1381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胡子亷無罪。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稱:被告胡子亷原任職龍邦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龍邦公司)高階主管。於民國111年9月間開始任職 金鑽保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告訴人公司),擔任副總 經理。明知受告訴人公司僱用且擔任重要職務,在外代表公 司,一切以公司名譽、榮譽為首要,切忌出售案場之利益含 私相授受。為與告訴人公司簽立勞動合約時明訂於合約書第 七條第3款。竟隱瞞其為原任職龍邦公司關係企業禁衛軍保 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禁衛軍公司)之股東身份,在任職告 訴人公司副總經理期間,為圖與告訴人公司有同業競爭之龍 邦公司利益,以損害告訴人公司之利益,於112年8月間,以 提供同等薪資及專用車輛之條件,多次遊說告訴人公司高階 職員督察保全職務的郭志騰跳槽至龍邦公司,並將其負責之 告訴人公司受委託之案場移轉予龍邦公司。進而於112年9月 12日晚間,約同龍邦公司之資訊長吳中興在臺南市東門路之 星巴克咖啡店會面,研商跳槽細節,被告並在現場多所指摘 告訴人公司之管理問題等等,損害告訴人公司之利益。因郭 志騰不勝其擾,認為有損告訴人公司利益,故而表面順應其 等,於現場在公共場所將三人談話進行錄音後,嗣後轉交予 告訴人公司管理階層,告訴人公司方發現上情,而於同年9 月20日通知被告終止勞動契約,於同年9月29日公告將被告 解職。被告涉犯刑法第342條第1、2項背信未遂罪嫌等語。 二、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又 不能證明被告犯罪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5 4 條第2 項及第301 條第1 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認定不 利 被告之事實,須依積極證據,苟積極證據不足為不利於 被告 事實之認定時,即應為有利於被告之認定,更不必有 何有利 之證據;而所謂「積極證據足以為不利被告事實之 認定」,係指據為訴訟上證明之全盤證據資料,在客觀上已 達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於有所懷疑,而得確信被告確曾犯 罪之程度,若未達此一程度,而有合理懷疑之存在時,即無 從為有罪之認定,最高法院30年上字第816號及76年臺上字4 986號分別著有判例可資參照。再者,檢察官對於起訴之犯 罪事實,仍應負提出證據及說服之實質舉證責任。倘其所提 出之證據,不足為被告有罪之積極證明,或其指出證明之方 法,無從說服法院以形成被告有罪之心證,基於無罪推定之 原則,自應為被告無罪判決之諭知,亦有最高法院92年度臺 上字第128號判例意旨可資參照。復按刑法第342 條第1 項 背信罪,係以為他人處理事務,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 利益,或損害本人之利益,而為違背其任務之行為,致生損 害於本人之財產或其他利益為成立要件。所謂為他人處理事 務,其原因固包括法令所規定、當事人之契約或無因管理等 ,惟以關於財產之事務為限,此觀該法條之立法理由載明: 「至於事務之種類,有專關於財產者,有關於財產並財產以 外一切事宜者,但本罪之成立惟以財產為限。」要無可疑, 最高法院81年度臺上字第3015號判決意旨足資參照,由此可 知背信罪之可罰性,係建立在處理本人與第三人間外部之財 產事務,而該事務之處理足以影響本人私法上權利義務關係 之得喪變更時,行為人違背本人意思且致生損害於本人對第 三人財產或其他利益時,始得成立。若未限縮背信罪之構成 要件於「處理對第三人外部關係之財產事務」,廣義地將所 有對於他人之任務有所違背之行為,均納入背信罪處罰對象 範圍內,則一般私法上債務不履行之行為均有成立背信罪之 虞,此顯非背信罪所欲規範之立法意旨。 三、公訴人認被告涉有上開背信犯行,無非係以:證人即告訴人 代表人魏明建、證人郭志騰、劉全琳、翁鈺琇、吳中興之證 述,及勞動合約書、禁衛軍公司經濟部商工登記資料及公司 卷宗資料、龍邦公司之官方網頁截圖及公司登記資料、魏明 建委託安恆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發函予被告終止勞動契約函 、告訴人公司解除被告職務之人事公告、被告約同郭志騰、 吳中興會面之談話錄音及譯文、魏明建與翁鈺琳Line對話擷 取畫面等資為論罪依據。 四、訊據被告固不否認其於104 年10月1 日至111 年8 月31日擔 任龍邦公司主管、曾為禁衛軍保全公司之股東。自111 年9 月1 日擔任告訴人公司副總經理,至112 年9月20日終止勞 動契約、於同年月29日經告訴人公司公告解職。曾與郭志騰 於112 年8 月見面;與郭志騰、吳中興於112 年9 月12日3 人前往東門路星巴克咖啡廳,惟堅決否認有何背信之犯行, 辯稱:是魏明建挖角故而前往告訴人公司,伊僅為禁衛軍公 司之掛名股東,因為郭志騰抱怨告訴人公司及其負責人,並 擔憂其工作不保,伊才善意以前輩的身分就晚輩的生涯規劃 給予一些建議,並無任何圖自己或他人利益,或損害告訴人 公司之意圖等語。經查: ㈠、被告與告訴人公司簽立之合約書,雖載明「在外代表公司, 一切以公司名譽、榮譽為首要,切忌出售案場之利益含私相 授受」,此有合約書附卷足參(偵一卷第13-15頁;第七條 第3款)。然上開規定僅為抽象之倫理規範,難依此條文知 悉被告有「為告訴人公司處理事務」即「為告訴人公司處理 外部關係之財產上之法律事務」。 ㈡、再被告至告訴人公司任職前,確實在龍邦公司擔任主管,登 記為龍邦公司關係企業禁衛軍公司之股東,此為被告所不否 認,並有前開相關經濟部商工登記資料附卷足參。然就被告 與告訴人公司簽立之合約書內容觀之,告訴人公司給予被告 之福利相當優渥,除無息借款外,併予給租屋及車輛之使用 權(見合約條款),顯見告訴人公司對被告前來任職之重視 ,故自應已對被告詳予身家調查,是被告為禁衛軍公司之股 東,本應為告訴人公司自行調查、斟酌是否雇用之考量。另 依證人吳浩天之證述:設立禁衛軍公司是節稅考量,被告當 時因是龍邦公司主管,才找他掛名、做人頭,沒有利益,被 告離職之後,疏忽把他剔除出去等語(本院卷第207-208頁 )。此舉雖有瑕疵,惟公訴人並未提出證據證明被告有何因 禁衛軍公司股東身份干預或影響告訴人公司保全簽約之議價 或審查程序之進行,或獨斷擅權代為議價或審查決定等違背 其任務之行為,亦未能舉證證明上情,告訴人公司究竟受有 何損害。 ㈢、又按告訴人之告訴,係以使被告受刑事訴追為目的,是其陳 述是否與事實相符,仍應調查其他證據以資審認,最高法院 52年臺上字第1300號判例意旨可資參照。告訴人公司郭志騰 與被告對話錄音,其錄音源由經郭志騰證稱:錄音2次是因 為在8 月底的時候,被告一直有在邀約我,看我有沒有要跳 槽去龍邦公司,要跟我及吳中興約出來見面,我把這件事情 在8 月底的時候回報給告訴人公司老闆知道,老闆是覺得不 管我有沒有要與對方見面,至少可以去保全證據等語(本院 卷第174-175頁),佐其證稱:伊沒有跳槽的想法等語(本 院卷第200頁),則郭志騰理應對被告之轉職邀約全然沒有 興趣,若無其他目的,此時只需斷然拒絕,何需一而再、再 而三與被告接觸。其亦自承、肯任錄音之目的是為取證、套 話(本院卷第200-201頁),既郭志騰錄音之目的係承老闆 旨意,期間自多有套話、誘導之虞,難依其認為不利被告之 認定。又郭志騰僅為告訴人公司督察,並非保全契約當事人 ,即使私接(自行招攬)之案場,也僅是可以先跟業主談服 務費,待跟公司老闆回報,經公司評估利益,同意了再用印 ,私接案場公司老闆會給駐點獎金跟津貼,當時郭志騰負責 管理33個案場,其中6個私接。但如果要變更保全公司,主 要是經案場業主同意,業主要找哪個保全公司由業主決定, 而不是保全公司們決定,郭志騰如離職,私接的案場可否帶 走,要看其能不能遊說業主成功,亦經郭志騰證述在卷(本 院卷第182、190-192、199-200頁)。依此,保全公司與業 主間存在對立之關係,保全公司必須考量利潤,而業主亦需 評估服務品質與收取費用間之性價比,絕非職司督察之郭志 騰可以私相授受,是縱使郭志騰轉職至龍邦公司,私接之6 個案場,亦無法未經業主同意即與龍邦公司簽約。況吳浩天 證稱:龍邦公司不缺督察,因為我們保全員的數量比較多, 有1300多人,常常會有人來公司應聘擔任督察。督察是屬於 比較低階的幹部,我認為沒有能力可以帶走案場,我們公司 現在都希望拿到獲益高的,在臺南來講,我們算是領頭羊, 比較有利案場我們會參加,相對的如果案場利潤比較低,有 的案場根本就沒有毛利,或者它的風險比較高,可能是不繳 勞健保、不繳勞退,灰色地帶,遊走、獲利的,那種案場我 們不會接等語(本院卷第203、206頁)。益足證郭志騰轉職 與否,除沒有能力帶走私接的案場外,上開案場亦非龍邦公 司認定為有利可圖而想簽約之業主,是其轉職行為並不會損 害告訴人公司之利益,更不會使龍邦公司獲取利益。再者, 被告原先在龍邦公司、郭志騰在中鋼保全公司,之後陸續遭 挖角至告訴人公司任職,此為被告、郭志騰所不否認,郭志 騰更證稱:從事保全可能會陸續變換保全公司,這是一個正 常的現象等語(本院卷第197、199頁)。既跳槽、轉職均屬 業界常態,則除此之外,公訴人未曾提出被告有從中獲取不 法利益之證明,自難僅憑被告遊說郭志騰至龍邦公司任職之 行為,即遽認被告主觀上有何為自己不法利益或有損害告訴 人公司之不法意圖。 五、綜上所述,公訴人並無積極證據證明被告主觀上有何為自己 不法利益或損害告訴人公司之不法意圖,且被告並非受告訴 人公司委任處理財產事務之人,揆諸上開判決意旨及說明, 自無從以背信之罪名相繩。本件依公訴人所提證據,尚不足 證明被告確有公訴意旨所指之背信犯行。此外,復查無其他 積極證據足認被告有何公訴意旨所指之前開犯行,本件不能 證明被告犯罪,依法自應為無罪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1 條第1 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鋕銘提起公訴、李政賢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鍾邦久                    法 官 高如宜                    法 官 蔡奇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楊茵如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31

TNDM-113-易-1677-20241231-1

附民緝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緝字第63號 原 告 洪吏伯 被 告 蔡文欽 上列被告因洗錢防制法等案件(113年度金簡字第651號),經原 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 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 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鍾邦久 法 官 蔡奇秀 法 官 高如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廖庭瑜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31

TNDM-113-附民緝-63-2024123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