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張雅慧

共找到 198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310號 原 告 王婷鈺 被 告 戴梅君 一、上列當事人間因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聲請對被告發支付 命令,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依法應以 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1,000,000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0,900元,扣除 原告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後,尚應補繳10,400元,茲 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 後5日內補繳,如逾期未補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二、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秉賢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張雅慧

2024-12-10

TCDV-113-補-2310-20241210-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541號 原 告 王溢綸 被 告 王森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前經原告聲請對被告核發支付 命令,惟被告均已於法定期間內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 視為起訴。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以一 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 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本文、第2項定有明文。 查原告起訴請求被告應給付新臺幣(下同)1,000,000元,及自 民國113年7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依 上開規定,原告請求自113年7月15日起至起訴(113年9月23日) 前之利息合計為9,589元(計算式如附表所示),是本件訴訟標 的價額核定為1,009,589元(計算式:1,000,000元+9,589元=1,0 09,589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999元,扣除前已繳納之支付 命令裁判費500元後,尚應補繳10,499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 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秉賢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張雅慧 附表 類別 計算本金(新臺幣/元)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新臺幣/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利息 1,000,000 113年7月15日 113年9月22日 (70/365) 5 9,589

2024-12-10

TCDV-113-補-2541-20241210-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金字第132號 113年度金字第133號 113年度金字第135號 113年度金字第136號 113年度金字第13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陳榆紜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張彩鳳 王文正 陳茗潔 李菀婷 陳秀娟 莊雅馨 黃美玲 陳秀季 王筱婷 吳嘉嘉 關婷婷 張翌菱 鄭明中 李彩松 王仁貝 程振瑋 吳佳蓉 陳正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本院民國113年10月3 0日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第二審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665,0 64元,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或提起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 、第77條之16規定預納裁判費,此為必備之程式。次按計算 上訴利益,應就上訴聲明範圍內之訴訟標的,依起訴時之價 額定之(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164號裁定意旨)。復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 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第77條之2 第1項前段、民國112年11月29日修正公布前第77條之2第2項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19條已明定就施行前已繫屬之事件, 仍適用修正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分別定有明 文。再按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上訴理由,提出於原第 一審法院為之。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 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 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1條第1項第4款、第4 42條第2項亦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即被告對113年10月30日本院113年度金字第132 、133、135、136、138號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未繳 納上訴裁判費,而本件第一審判決上訴人全部敗訴,其上訴 聲明為:㈠原判決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於第一審 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又依第一審判決附表二所示上 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即原告之本金總計為新臺幣(下同)49, 012,500元,即為上訴人之上訴利益,應徵第二審裁判費665 ,064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本 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繳納上揭第二審裁判費,逾期即駁 回其上訴。 三、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秉賢 正本係依原本製作。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張雅慧

2024-12-09

TCDV-113-金-133-20241209-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金字第132號 113年度金字第133號 113年度金字第135號 113年度金字第136號 113年度金字第13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陳榆紜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張彩鳳 王文正 陳茗潔 李菀婷 陳秀娟 莊雅馨 黃美玲 陳秀季 王筱婷 吳嘉嘉 關婷婷 張翌菱 鄭明中 李彩松 王仁貝 程振瑋 吳佳蓉 陳正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本院民國113年10月3 0日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第二審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665,0 64元,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或提起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 、第77條之16規定預納裁判費,此為必備之程式。次按計算 上訴利益,應就上訴聲明範圍內之訴訟標的,依起訴時之價 額定之(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164號裁定意旨)。復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 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第77條之2 第1項前段、民國112年11月29日修正公布前第77條之2第2項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19條已明定就施行前已繫屬之事件, 仍適用修正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分別定有明 文。再按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上訴理由,提出於原第 一審法院為之。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 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 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1條第1項第4款、第4 42條第2項亦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即被告對113年10月30日本院113年度金字第132 、133、135、136、138號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未繳 納上訴裁判費,而本件第一審判決上訴人全部敗訴,其上訴 聲明為:㈠原判決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於第一審 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又依第一審判決附表二所示上 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即原告之本金總計為新臺幣(下同)49, 012,500元,即為上訴人之上訴利益,應徵第二審裁判費665 ,064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本 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繳納上揭第二審裁判費,逾期即駁 回其上訴。 三、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秉賢 正本係依原本製作。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張雅慧

2024-12-09

TCDV-113-金-138-20241209-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救字第216號 聲 請 人 李信忠 相 對 人 陳啓楨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事件(本院113年度訴字第3507號) ,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前向財團法 人法律扶助基金會臺中分會申請法律扶助獲准,爰依法律扶 助法第63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規定,聲請訴訟救助等語 。 二、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 107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分會 准予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 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 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有明 定。 三、經查,聲請人之資力符合扶助標準,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 金會臺中分會審查後,准予法律扶助之事實,業據聲請人提 出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臺中分會准予扶助證明書為證, 堪認聲請人確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臺中分會以其無資 力而准予法律扶助。另依聲請人起訴意旨,本件尚待調查釐 清,並非顯無勝訴之望,則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於法並無 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秉賢 正本係依原本製作。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書記官 張雅慧

2024-12-09

TCDV-113-救-216-20241209-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金字第132號 113年度金字第133號 113年度金字第135號 113年度金字第136號 113年度金字第13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陳榆紜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張彩鳳 王文正 陳茗潔 李菀婷 陳秀娟 莊雅馨 黃美玲 陳秀季 王筱婷 吳嘉嘉 關婷婷 張翌菱 鄭明中 李彩松 王仁貝 程振瑋 吳佳蓉 陳正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本院民國113年10月3 0日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第二審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665,0 64元,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或提起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 、第77條之16規定預納裁判費,此為必備之程式。次按計算 上訴利益,應就上訴聲明範圍內之訴訟標的,依起訴時之價 額定之(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164號裁定意旨)。復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 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第77條之2 第1項前段、民國112年11月29日修正公布前第77條之2第2項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19條已明定就施行前已繫屬之事件, 仍適用修正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分別定有明 文。再按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上訴理由,提出於原第 一審法院為之。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 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 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1條第1項第4款、第4 42條第2項亦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即被告對113年10月30日本院113年度金字第132 、133、135、136、138號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未繳 納上訴裁判費,而本件第一審判決上訴人全部敗訴,其上訴 聲明為:㈠原判決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於第一審 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又依第一審判決附表二所示上 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即原告之本金總計為新臺幣(下同)49, 012,500元,即為上訴人之上訴利益,應徵第二審裁判費665 ,064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本 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繳納上揭第二審裁判費,逾期即駁 回其上訴。 三、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秉賢 正本係依原本製作。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張雅慧

2024-12-09

TCDV-113-金-135-20241209-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6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金口黛化粧品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曾應欽 被 上訴人 即 被 告 許素霞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上訴人對本院民國113 年11月13日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第二審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70,10 7元,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具狀補正上訴理由,並按對造 人數以繕本或影本直接通知對造。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或提起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 、第77條之16規定預納裁判費,此為必備之程式。次按計算 上訴利益,應就上訴聲明範圍內之訴訟標的,依起訴時之價 額定之(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164號裁定意旨)。復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 分別定有明文。再按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上訴理由, 提出於原第一審法院為之。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 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 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上訴狀未具上訴理由者, 不適用前項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441條第1項第4款、第442 條第2項、第3項亦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即原告對113年11月13日本院113年度訴字第16號 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未繳納上訴裁判費,而本件第 一審判決上訴人全部敗訴,其上訴聲明為:㈠原判決廢棄;㈡ 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應將坐落臺中市○○區○○段0地號土 地(下稱安農段5號地號土地)及其上同段147建號建物(下 稱147建號建物)移轉登記予上訴人或上訴人指定之人。又依 大安區安農段5地號土地謄本,其面積為1,634平方公尺,公 告土地現值為每平方公尺新臺幣(下同)2,400元,(見本院 卷第25頁),足認其訴訟標的價額為3,921,600元;另依照14 7建號建物之112年房屋稅繳款書(見本院卷第128頁),其訴 訟標的價額為694,000元(自住或公益出租部分422,900元+營 業部分271,100元),合計4,615,600元,則上訴人之上訴利 益即為上開訴訟標的價額4,615,60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7 0,107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 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繳納上揭第二審裁判費,逾期即 駁回其上訴。 三、另依上訴人所提出之民事聲明上訴狀,未具上訴理由,併依 法裁定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具狀補正上訴理由 ,並按對造人數提出該上訴理由狀繕本或影本直接通知對造 。 四、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秉賢 正本係依原本製作。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張雅慧

2024-12-09

TCDV-113-訴-16-20241209-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金字第132號 113年度金字第133號 113年度金字第135號 113年度金字第136號 113年度金字第13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陳榆紜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張彩鳳 王文正 陳茗潔 李菀婷 陳秀娟 莊雅馨 黃美玲 陳秀季 王筱婷 吳嘉嘉 關婷婷 張翌菱 鄭明中 李彩松 王仁貝 程振瑋 吳佳蓉 陳正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本院民國113年10月3 0日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第二審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665,0 64元,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或提起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 、第77條之16規定預納裁判費,此為必備之程式。次按計算 上訴利益,應就上訴聲明範圍內之訴訟標的,依起訴時之價 額定之(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164號裁定意旨)。復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 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第77條之2 第1項前段、民國112年11月29日修正公布前第77條之2第2項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19條已明定就施行前已繫屬之事件, 仍適用修正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分別定有明 文。再按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上訴理由,提出於原第 一審法院為之。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 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 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1條第1項第4款、第4 42條第2項亦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即被告對113年10月30日本院113年度金字第132 、133、135、136、138號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未繳 納上訴裁判費,而本件第一審判決上訴人全部敗訴,其上訴 聲明為:㈠原判決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於第一審 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又依第一審判決附表二所示上 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即原告之本金總計為新臺幣(下同)49, 012,500元,即為上訴人之上訴利益,應徵第二審裁判費665 ,064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本 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繳納上揭第二審裁判費,逾期即駁 回其上訴。 三、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秉賢 正本係依原本製作。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張雅慧

2024-12-09

TCDV-113-金-132-20241209-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金字第132號 113年度金字第133號 113年度金字第135號 113年度金字第136號 113年度金字第13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陳榆紜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張彩鳳 王文正 陳茗潔 李菀婷 陳秀娟 莊雅馨 黃美玲 陳秀季 王筱婷 吳嘉嘉 關婷婷 張翌菱 鄭明中 李彩松 王仁貝 程振瑋 吳佳蓉 陳正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本院民國113年10月3 0日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第二審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665,0 64元,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或提起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 、第77條之16規定預納裁判費,此為必備之程式。次按計算 上訴利益,應就上訴聲明範圍內之訴訟標的,依起訴時之價 額定之(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164號裁定意旨)。復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 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第77條之2 第1項前段、民國112年11月29日修正公布前第77條之2第2項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19條已明定就施行前已繫屬之事件, 仍適用修正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分別定有明 文。再按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上訴理由,提出於原第 一審法院為之。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 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 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1條第1項第4款、第4 42條第2項亦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即被告對113年10月30日本院113年度金字第132 、133、135、136、138號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未繳 納上訴裁判費,而本件第一審判決上訴人全部敗訴,其上訴 聲明為:㈠原判決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於第一審 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又依第一審判決附表二所示上 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即原告之本金總計為新臺幣(下同)49, 012,500元,即為上訴人之上訴利益,應徵第二審裁判費665 ,064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本 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繳納上揭第二審裁判費,逾期即駁 回其上訴。 三、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秉賢 正本係依原本製作。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張雅慧

2024-12-09

TCDV-113-金-136-20241209-2

簡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保證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283號 上 訴 人 陳梅蘭 被 上訴人 洪忠義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保證金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3月8 日本院臺中簡易庭112年度中簡字第2897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合議庭於民國113年11月1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上訴人起訴類推適用民法第541條第2項規定、依民法第179 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新臺幣(下同)30萬元。上訴人 嗣於本院言詞辯論時更正其法律上的陳述為依民法第541條 第2項、第179條規定,於法並無不合(民事訴訟法第256條 參照),合先敘明。 二、被上訴人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上訴人之聲請,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上訴人主張:上訴人之女兒即訴外人何佳玲涉犯毒品案件, 經本院刑事庭以111年度訴字第2607號案件受理在案,並於1 11年12月21日准以30萬元交保,惟上訴人因行動不便,且被 上訴人為何佳玲之夫,上訴人便委任被上訴人替何佳玲辦理 交保,因上訴人於111年11月8日向郵局提領20萬元後尚不足 10萬元,遂委請其子即訴外人何忠縈,向訴外人陳浤銘借款 10萬元以湊足保證金,而被上訴人為何佳玲辦理交保後,並 將繳款收據正本交還予上訴人。詎何佳玲交保後於112年3月 27日死亡,經本院刑事庭判決公訴不受理;上訴人為免上開 刑事保證金遭被上訴人提領,另向本院聲請假扣押,經本院 以112年度司裁全字第736號裁定准許,而上訴人提存擔保金 後,亦經本院核發112年度司執全字第350號執行命令在案。 上訴人並於112年11月8日言詞辯論期日,當庭向被上訴人表 明終止委任關係,爰依民法第541條第2項、民法第179條規 定,擇一請求被上訴人之本院111年度訴字第2607號刑事保 證金債權30萬元,於該刑事案件終結時,應由上訴人領取。 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並於本 院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在本院111年度訴字第260 7號之刑事保證金30萬元債權,於該刑事案件終結時,應由 上訴人領取。 二、被上訴人未於準備、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做任 何聲明或陳述。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主張有委任關係存在事實之原告,於被告未自認下,須就 此項利己事實證明至使法院就其存在達到確信之程度,始可 謂已盡其依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規定之舉證行為責任(最 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1637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上訴 人雖主張其有委任被上訴人為何佳玲辦理上開交保手續,就 此兩造間有委任關係,惟此節為被上訴人所否認,依據上開 說明,自應由上訴人舉證證明兩造間委任關係存在之事實。 惟查,兩造間並未簽訂何契約或其他書面文件,而上訴人固 然提出其於111年11月8日自其名下郵局帳戶提領20萬元之郵 政存簿儲金提款單影本、何忠縈於111年12月21日所簽發10 萬元之本票、何忠縈同意將對被上訴人之10萬元請求權讓與 上訴人之請求權讓與同意書之影本各1份,然而為他人提供 款項辦理刑事交保之原因多端,原告所提出之上開資料充其 量均僅與何佳玲上開交保金30萬元之來源有關,核與兩造間 有無委任關係究屬二事,尚無必然之關聯;參以證人何忠縈 於原審證稱:交保當天,是被上訴人跟我說交保金額是20萬 元上下,被上訴人請我去籌錢,我向我母親(即上訴人)拿2 0萬元,但去到現場才知道缺10萬元,我再去向陳浤銘借款1 0萬元,我在法院外面把錢都交給被上訴人,因被上訴人算 是妹婿,就讓他辦手續了,我跟上訴人都沒有特別向被上訴 人表示是委託他辦理交保手續,因為當時他比較熟悉,他也 在場;何佳玲的羈押手續都是被上訴人在處理等語(原審卷 第123至124頁),足認系爭交保手續自始至終均由被上訴人 擔任具保人向本院刑事庭辦理,上訴人主張兩造間存有委任 關係,已難遽採。  ㈡上訴人另以其持有洪佳玲交保金30萬元之刑事保證金繳納收 據主張兩造間有委任關係。惟被上訴人就此辯稱:洪佳玲於 112年3月27日死亡後,上訴人就將被上訴人趕出住處,故上 開保證金收據始留於上訴人住處等語(原審卷第71頁),參 以上訴人於本院中自承:兩造間同住了好幾年,被上訴人跟 何忠縈一起從事輕鋼架工作,何佳玲的告別式辦完後,被上 訴人就搬離我家等語(本院卷第48頁),核與被上訴人前揭 辯詞相符,自難逕以上訴人持有上開刑事保證金繳納收據率 認兩造間有委任關係。又上訴人固然主張因洪佳玲當時之辯 護人律師已對其將來交保金額有所評估,故先於111年11月8 日即自郵局提領20萬元,嗣於111年12月21日請何忠縈轉交 給被上訴人等語(原審卷第75頁)。惟查,被上訴人就此辯 稱洪佳玲上開交保金30萬元其中20萬元為自己的資金等語( 原審卷第66頁),參以上訴人提領上開20萬元之日期與何佳 玲上開交保日期相距將近2個月,實隔甚遠,難認上訴人已 舉證證明洪佳玲上開交保金30萬元其中20萬元係由上訴人提 供。  ㈢上訴人主張其於何佳玲上開刑事案件法院准予30萬元具保時 ,其所有款項尚相差10萬元,遂請何忠縈向陳浤銘借款10萬 元,而何忠縈已將其對於被上訴人之請求權讓與上訴人,有 請求權讓與同意書為證云云(原審卷第15頁)。而查,有關 被上訴人為何佳玲辦理交保之30萬元其中10萬元,被上訴人 固不否認係來自於何忠縈所交付之款項(見原審卷第67頁) ,此亦與證人陳浤銘於原審證稱:何忠縈有跟我借款10萬元 ,事後是被上訴人開車載何忠縈的妹妹何佳玲過來還款,何 忠縈跟我借款時有說他妹妹的交保金不夠,何佳玲拿10萬元 來還款時,有提到這10萬元是她媽媽(即上訴人)拿給她的等 語(原審卷第121頁)以及上揭何忠縈於原審之證詞均相符; 又針對何忠縈交與被上訴人之10萬元,係由何忠縈向陳浤銘 所借得乙節,證人陳浤銘與何忠縈之證述亦吻合,固然堪予 採信。惟查,依何忠縈前揭證述,可徵當時係被上訴人請託 何忠縈去籌措何佳玲上開交保金,已難認被上訴人有受何人 委任為洪佳玲辦理交保之意思,且有關何忠縈交付上開10萬 元與被上訴人究係基於借貸、贈與、委任或其他何種法律關 係,均未見上訴人舉證證明之,則何忠縈得否依何法律關係 對於被上訴人請求返還該10萬元,即有未明,更遑論何忠縈 有何對於被上訴人之債權請求權可轉讓與上訴人。  ㈣上訴人雖主張被上訴人受有30萬元之利益構成民法第179條之 不當得利云云。惟按不當得利所稱之「無法律上之原因」, 係指欠缺給付目的而言。如給付係為一定目的而對他人之財 產有所增益,此種給付目的通常係基於當事人間之合意,在 客觀上即為給付行為之原因。是當事人間之給付若本於其等 間之合意而為之,即難謂其給付為無法律上之原因。次按主 張不當得利請求權存在之當事人,對於不當得利請求權之成 立要件應負舉證責任,即應證明他方係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 利益,致其受有損害。如受利益人係因其「給付」而得利時 ,所謂無法律上之原因,即指其給付欠缺給付之目的,故主 張該項不當得利請求權存在之當事人,自應舉證證明其欠缺 給付之目的,始符舉證責任分配之原則(最高法院98年度台 上字第1913號判決意旨參照)。有關洪佳玲上開交保金30萬 元之來源,其中20萬元雖據上訴人主張係由其請託何忠縈轉 交給被上訴人,惟上訴人此部分主張並不可採,業經本院認 定如前,自難認被上訴人受有此部分之利益;另就何忠縈向 陳浤銘借得後交付與被上訴人之10萬元部分,係基於當事人 間之合意,依上開說明,亦難謂兩造間之給付無法律上原因 。況且,上訴人雖主張洪佳玲交保當日有向其拿取10萬元返 還陳浤銘(原審卷第75、77頁),惟被上訴人抗辯該10萬元 係由自己償還(原審卷第89頁);又證人陳浤銘僅於原審證稱 :洪佳玲有說這10萬元是她媽媽拿給她的等語(原審卷第12 1頁),然而其並非親身見聞該10萬元來源之人,尚難逕以 其證述對上訴人作有利之認定,無法僅憑此推斷該10萬元確 係由上訴人支付,而認被上訴人就此有不當得利。至被上訴 人基於具保人與司法機關間之公法關係,而具有領取保證金 之資格,亦難認有何無法律上原因而受有利益之不當得利可 言,附此敘明。 四、綜上所述,上訴人依民法第541條第2項、第179條規定,擇 一請求被上訴人在本院111年度訴字第2607號之刑事保證金3 0萬元債權,於該刑事案件終結時,應由上訴人領取,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理由固有未洽 ,惟其結論仍屬正當。上訴人提起上訴,指摘原判決不當, 請求廢棄原判決,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肆、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劉承翰                   法 官 林秉賢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書記官 張雅慧

2024-12-06

TCDV-113-簡上-283-2024120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