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付價金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字第156號
上 訴 人 游文明
訴訟代理人 黃幼蘭律師
被 上訴人 陳瑛枝
訴訟代理人 胡書瑜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價金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12
月29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第842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
訴,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18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為伊媳婦,於民國109年11月4日以新
臺幣(下同)1,000萬元向上訴人購買坐落臺中市○○區○○○段
000地號土地,及其上同段349建號即門牌號碼臺中市○○區○○
路00000號建物(應有部分均二分之一,下合稱系爭不動產
),兩造並簽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下稱系爭契約)。伊已
於110年1月13日移轉系爭不動產所有權予被上訴人,然被上
訴人僅給付560萬元,尚積欠440萬元價金未付,故依系爭契
約第3條約定及民法第367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原審
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並上訴聲明
:㈠原判決廢棄。㈡上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440
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
算之利息。㈢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上訴人則以:兩造約定價金為400萬元,且伊已如數給付
等語,資為抗辯。
三、本件依民事訴訟法第270條之1第1項第3款規定,協議兩造簡
化爭點為辯論範圍如下(見本院卷第108頁,並由本院依相
關卷證為部分文字修正):
㈠兩造就系爭不動產約定買賣價金究為1,000萬元或400萬元?
㈡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給付44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有無理由?
四、本院的判斷:
㈠兩造為翁媳關係,由被上訴人向上訴人購買所有之系爭不動
產,於109年11月4日簽訂系爭契約,契約條件除價金數額外
均如系爭契約所載,相關買賣事宜及實價登錄係由羅清沂地
政士辦理。被上訴人於109年11月4日匯款5萬元、5萬元;同
年12月7日匯款250萬元;110年1月18日匯款300萬元,匯款
並註記「多付出160萬元部分已辦理贈與免稅。本件買賣尾
款已全數付清。」上訴人於110年1月13日將系爭不動產所有
權移轉登記給被上訴人,被上訴人於同日以系爭不動產全部
設定最高限額360萬元抵押權給訴外人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下稱華南商銀)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
第108頁之不爭執事項⒈至⒌),堪信為真正。
㈡上訴人主張兩造就系爭不動產另有口頭約定買賣價金為1,000
萬元,為被上訴人所否認,自應由上訴人就此有利於己之事
實舉證以實其說。經查,系爭契約第2條、第3條前段載明:
「本約買賣總價款雙方議定為新台幣肆佰萬元整。」「付款
約定:本約各期價款及條件,除另有約定外,悉依左列明細
表約定,價金之收受應於票據明細中簽收,不另立收據。」
而該明細表分別載明:簽約款5萬元、用印款5萬元、完稅款
250萬元、尾款140萬元(見原審中司調卷第19頁),參以證
人羅清沂於原審證稱:被上訴人欲購買系爭不動產時因資金
不足,由其夫妻共同向華南商銀辦理貸款,貸款的金額超過
買賣價金,但銀行僅同意將款項全部匯入上訴人帳戶,故上
訴人要把超過的錢160萬元匯還被上訴人。但依國稅局之認
定,匯款給上訴人視同贈與,因此申報贈與免稅額,當時兩
造約定的價金是400萬元,我依兩造要求辦理等語(見原審
卷第177至181頁),足認兩造就系爭不動產約定買賣價金為
400萬元,且上訴人已如數給付,遂於系爭契約載明「本件
買賣尾款已全數付清」等文字。
㈢上訴人雖以被上訴人給付之金額超過400萬元,足見買賣價金
並非400萬元,然依系爭契約就超過部分之160萬元,系爭契
約業已載明「尾款140萬元」、「多付出160萬元部分已辦理
贈與免稅」,均如前述,系爭契約第4條第2項亦載明上訴人
同意以系爭不動產供被上訴人貸款140萬元來抵付尾款(見
中司調卷第21頁),上訴人並未提出證據證明該部分款項亦
屬兩造約定買賣價金之一部,其主張自無可採。
㈣民法第345條第2項規定:「當事人就標的物及其價金互相同
意時,買賣契約即為成立。」有關價金之約定自屬當事人自
治之範圍,本於契約自由原則,當事人可自行酌量成本、買
受人信用、契約履行之風險、彼此親疏等諸多因素自行決定
。上訴人雖質疑系爭不動產位於神岡工業區,價格極高云云
,固提出鄰近不動產於000年0月間之實價登錄價格(見中司
調卷第57頁)為證,惟房屋之交易除與位置、樓層、屋齡有
關外,興建建商、建材、屋況、有無裝潢、有無車位、公設
狀況、土地持分等因素均有關連。依上訴人所提出資料所示
,並未記載該比較標的基地面積若干,況該標的於交易當時
屋齡僅11年(即約於98年興建完成)、面積約366.6平方公
尺,而系爭不動產早於80年興建完成、建物總面積僅152.25
平方公尺【按349建號總面積之二分之一計算】(見本院卷
第39頁),實難謂兩者條件相近而得作為參考。遑論,兩造
為翁媳至親,且被上訴人向上訴人購買之系爭不動產共有人
雖為被上訴人之配偶,然終非單獨取得所有權,故本院實難
僅憑上訴人提出之上開資料,遽認兩造約定價金為1,000萬
元。
㈤上訴人復主張被上訴人持以向華南商銀貸款之不動產買賣契
約(見原審卷第127至132頁,下稱系爭貸款用契約),其上
貸款金額係記載390萬元,而被上訴人提出貸款申請後,卻
又給付250萬元給上訴人,卻未向銀行申請更改或減少貸款
金額,足見買賣價金並非400萬元云云。然依證人羅清沂於
原審另證稱:當初簽約寫1份,並用複寫方式另製作2份,兩
造及伊各保存1份。簽約時已填好簽約款、用印款,簽約後
給付價款時上訴人沒有攜帶契約,所以只在被上訴人的契約
上填寫。399萬元、140萬元都是伊填寫的,一開始有寫貸款
的金額,但貸款金額要以銀行准許為準,前面提到的399萬
元是預計要借款的金額,忘記如何得出,貸款要多一點或少
一點都可以,但須提供契約給銀行等語(見原審卷第178至1
80頁),參以證人留存之買賣契約內容與系爭契約相同(見
原審卷第185頁),亦為上訴人所不爭執(見原審卷第251頁
),且上訴人自承兩造簽訂之契約為系爭契約而非系爭貸款
用契約(見本院卷第157至158頁),足見系爭貸款用契約僅
係被上訴人持以向華南商銀貸款所用,並非兩造實際約定之
內容。遑論,系爭契約或系爭貸款用契約,其買賣價金均記
載為400萬元,故上訴人主張價金1,000萬元,要無可取。
㈥上訴人另主張本件價金至少應為被上訴人系爭契約記載之簽
約款、用印款、完稅款共計260萬元加計系爭貸款用契約第4
條第2項記載之尾款399萬元,故本件買賣價金至少應為659
萬元云云,顯係將系爭契約及系爭貸款用契約任意拼湊而為
主張,洵非可採。況系爭貸款用契約第4條第2項僅載明上訴
人同意以系爭不動產「貸款399萬元」來抵付尾款,然該契
約第3條所載之尾款為390萬元,難謂貸得之399萬元均為尾
款,上訴人此部分主張亦有未合。
㈦系爭契約既明載買賣價金為400萬元,上訴人復未能證明兩造
確另以口頭約定買賣價金為1,000萬元,故本院無從認其主
張為真正。又被上訴人既已依系爭契約給付400萬元給上訴
人,業如前述,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再給付買賣價金560萬
元,即屬無據。
五、結論:
綜上所述,上訴人依系爭契約第3條約定、民法第367條規定
,請求被上訴人給付56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
駁回上訴。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本院
斟酌後,對於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故不再逐一論列,併此
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說容
法 官 陳正禧
法 官 施懷閔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
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師資格者,另應附具律師
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
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本案原定於113年10月2日上午9時5分宣判,因颱風侵襲,臺中市
於同月2、3日停止上班,故延展宣判期日為同月4日上午9時5分
。
書記官 洪鴻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TCHV-113-上-156-2024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