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民事訴訟法第104條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51-160 筆)

司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行使權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98號 聲 請 人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城東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久大 相 對 人 陳柏村 蔡美娥 上列聲請人聲請行使權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遵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下稱新 北地院)107年度司裁全字第999號民事裁定,曾提供擔保金   ,並以鈞院107年度存字第2338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 聲請人已撤回假扣押執行,該程序業已終結,爰依民事訴訟 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後段規定,聲請鈞院通知相對人於一   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為行使權利之證明等語。 二、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  有明文,此項移轉管轄之規定,既規定於民事訴訟法總則 編   ,於依同法規定聲請事件亦應適用。次按,訴訟終結後,供 擔保人證明已定二十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 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 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 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或 保證書。上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   ,同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及第106條前段亦有規定。供擔保 人請求法院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通知受擔保 利益人行使權利,其目的即在於將來得領回擔保金,又供擔 保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規定聲請返還提存物或保 證書者,應向命供擔保之法院為之(最高法院86年度台抗字 第55號裁定參照),與當事人實際上提存之法院無涉(臺灣 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6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19號參照   )。準此,此處之法院應係指命供擔保之法院,則向非命供 擔保之法院為通知行使權利之聲請時,受聲請之法院就該聲 請事件即無管轄權,應依上開說明,將該事件裁定移送有管 轄權之命供擔保之法院。 三、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聲請假扣押事件,聲請人前依新北地院 107年度司裁全字第999號民事裁定向本院提存所提存擔保金   ,此有聲請人所提提存書影本在卷可稽,是聲請人聲請法院 通知相對人行使權利應向命供擔保之法院即新北地院為之, 本院僅為提存法院並非管轄法院,按諸上開說明,本院應依 職權以裁定將本件移送於新北地院。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異議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四庭  司法事務官 林政宏

2025-03-14

TPDV-114-司聲-298-20250314-1

司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22號 聲 請 人 謝豪榮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謝淑莉、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間聲請 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由新臺幣壹仟元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返還擔保金,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準用第104條之規定, 須符合:(一)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者;(二)供擔保人證 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 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 ,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 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之要件, 法院始得裁定返還擔保金。所謂應供擔保原因消滅,在預供 擔保停止執行之場合,係擔保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之損害 ,故必待無損害發生,或債務人本案勝訴確定,或就所生之 損害已經賠償時,始得謂供擔保之原因消滅。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第三人謝珠玉為擔保定暫時狀態處分, 前遵鈞院104年度全字第479號民事裁定,為相對人提供新臺 幣(下同)232萬8,083元擔保金,並以鈞院104年度存字第5 765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嗣聲請人自第三人謝珠玉處受讓 提存物取回權,就相對人謝淑莉部分並經本院113年度訴字 第2969號判決確認在案;茲因第三人謝珠玉與相對人間之首 開裁定撤銷,本件應供擔保原因應已消滅,爰聲請返還本件   擔保金等語。 三、查本件第三人謝珠玉係為擔保定暫時狀態處分而為提存,是 相對人於第三人謝珠玉供擔保定暫時狀態處分後即有因此受 損害之可能,兩造間之該裁定雖已撤銷,惟難認相對人未因 定暫時狀態假處分而受有損害,或所受之損害已獲得填補, 揆諸首開說明,自非屬應供擔保原因消滅,而得聲請返還提 存物之情形。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本件提存物,於法不合   ,應予駁回。至聲請人如另取得相對人同意返還提存物之證 明文件,或踐行對相對人定期催告行使權利之要件,仍得依 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2、3款規定聲請返還本件提存物   ,不受本件駁回聲請之拘束,附此敘明。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異議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四庭  司法事務官 林政宏

2025-03-14

TPDV-114-司聲-222-20250314-1

司聲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36號 聲 請 人 勝天然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玉琴 相 對 人 張筠卿(張明俊之繼承人)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02年度存字第675 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新臺 幣30,000元,准予返還。 聲請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2款 定有明文。另依同法第106條規定,上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 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 二、經查:債權讓與人有限責任高雄第二信用合作社(原名:保 證責任高雄市第二信用合作社)和相對人張明俊間於本院94 年度裁全字第315號假扣押事件,經本院94年度存字第331號 提存擔保金新台幣(下同)30,000元,並經本院94年度執全 字第257號假扣押執行在案。茲因有限責任高雄第二信用合 作社業將對相對人張明俊之債權轉讓予聲請人勝天然資產管 理有限公司(原名:天然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經本院98年 度聲字第409號裁定原提存之擔保金,准由聲請人提供30,00 0元代之,並經本院102年度存字第675 號提存在案。嗣相對 人張明俊於民國108年9月14日死亡,相對人張筠卿為其繼承 人(繼承人張文凱、張文凱拋棄繼承)。茲因前開假扣押執行 業經聲請人聲請撤銷,且經聲請人催告相對人張筠卿行使權 利而未行使,並提出本院裁定、提存書、撤回假扣押執行函 、高少家法院公告、存證信函及回執等影本為證,經本院調 閱相關卷宗、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核閱無誤,聲請人聲請 返還擔保金,自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81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異議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魯美貝

2025-03-14

CYDV-114-司聲-36-20250314-1

司聲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催告行使權利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178號 聲 請 人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代 理 人 吳筱琳 相 對 人 石安土木包工業即吳石安 吳國棟 上列當事人間催告行使權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二十一日內行使權利,並向本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 聲請訴訟費用新臺幣500元由相對人連帶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得聲請法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   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民事訴訟法   第104 條第1 項第3 款後段定有明文。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   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同法第106 條亦有明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遵本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217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押 之執行,經面額新臺幣10萬元之提供中央政府建設公債99年 度甲類第4期登錄債券(債券別:A99104),並經本院以113 年度存字第351號提存事件提存後,聲請對相對人為假扣押 執行(執行案號:本院113年度司執全字第104號)。茲因聲 請人已撤回前揭假扣押之執行,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04 條第 1 項第3款規定,聲請本院定期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 行使權利等語。 三、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卷宗查明屬   實。而相對人尚未就因假扣押執行造成之損害對聲請人提出   任何損害賠償之請求,亦經本院依職權向本院、臺灣臺北地 方法院分案查核無誤,故其聲請核與前揭規定相符,應予准 許。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異   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謝宛君

2025-03-14

MLDV-113-司聲-178-20250314-1

司聲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催告行使權利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170號 聲 請 人 台中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施建安 相 對 人 高昀 上列當事人間催告行使權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二十一日內行使權利,並向本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 聲請訴訟費用新臺幣5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得聲請法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   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民事訴訟法   第104條第1項第3款後段定有明文。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 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同法第106 條亦有明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處分事件,聲請人   前遵本院112年度裁全字第12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處分之 執行,曾提供擔保金新臺幣1,882,993元,並經本院以112年 度存字第222號提存事件提存後,聲請對相對人為假處分執 行(執行案號:本院112年度司執全字第61號)。茲因聲請 人已撤回前揭假處分之執行,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04 條第1 項第3款規定,聲請本院定期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 使權利等語。 三、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卷宗查明屬   實。而相對人尚未就因假處分執行造成之損害對聲請人提出   任何損害賠償之請求,亦經本院依職權向本院、臺灣臺北地 方法院、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分案查核無誤,故其聲請核與前 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異   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謝宛君

2025-03-14

MLDV-113-司聲-170-20250314-1

司聲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3號 聲 請 人 徐吉臨 相 對 人 徐玉堂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1年度存字第450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 新臺幣88,600元,准予返還。 聲請訟訴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分別定有 明文。而所謂「訴訟終結」,於命供擔保免為假執行之情形 ,係指其本案訴訟已經確定或和解等情形者而言。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因遷讓房屋事件,聲 請人前遵本院110年度苗簡字第70號民事簡易判決,為免為 假執行,曾提供新臺幣(下同)88,600元為擔保,經本院以 111年度存字第450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嗣上開訴訟案 件經兩造上訴後,於本院110年度簡上字第70號事件審理中 成立訴訟上和解,是本件訴訟業已終結。另聲請人向本院聲 請催告相對人行使權利,亦經本院113年度司聲字第123號裁 定允許,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 三、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本院110年度苗簡字第7 0號民事簡易判決、110年度簡上字第70號和解筆錄、111年 度存字第450號提存書、113年度司聲字第123號裁定影本為 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卷宗審核無訛,堪信為真實。 本案兩造既已成立訴訟上和解,揆諸上開說明,堪認訴訟程 序已經終結。又聲請人另向本院聲請催告相對人行使權利, 經本院以113年度司聲字第123號裁定命相對人於裁定送達翌 日起21日內向本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相對人於上開裁定 送達後迄今仍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支付命令或起訴請 求損害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此經本院依職 權向本院民事庭分案查核無誤,是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金, 核與前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用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曹靖

2025-03-14

MLDV-114-司聲-23-20250314-1

司聲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催告行使權利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184號 聲 請 人 蔡秀望 相 對 人 楊九登即楊富山 鄭貴子 上列當事人間催告行使權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二十一日內行使權利,並向本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 聲請訴訟費用新臺幣500元由相對人連帶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得聲請法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   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民事訴訟法   第104條第1項第3款後段定有明文。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 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同法第106 條亦有明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遵本院105年度司裁全字第22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押 之執行,曾提供擔保金新臺幣167,000元,並經臺灣桃園地 方法院以105年度存字第141號提存事件提存後,聲請對相對 人為假扣押執行(執行案號: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05年度司 執全字第52號)。茲因聲請人已撤回前揭假扣押之執行,爰 依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聲請本院定期催告 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等語。 三、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卷宗查明屬   實。而相對人尚未就因假扣押執行造成之損害對聲請人提出   任何損害賠償之請求,亦經本院依職權向本院、臺灣桃園地 方法院分案查核無誤,故其聲請核與前揭規定相符,應予准 許。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異   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謝宛君

2025-03-14

MLDV-113-司聲-184-20250314-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限期行使權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765號 聲 請 人 王茂鴻 相 對 人 李家賢 上列當事人間因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27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 聲請通知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二十日內,就其因本院一一二年度訴字 第二一四八號判決供擔保免為假執行所受損害,向聲請人行使權 利,並向本院提出為行使權利之證明。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得聲請法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 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受擔保利 益人於受通知後一定期間內未行使權利,或未向法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 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後段定有 明文。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 同法第106條亦定有明文。所謂「訴訟終結」,在供假執行 或免假執行擔保之場合,係指宣告假執行之本案判決已經確 定或成立訴訟上和解,或原告撤回起訴等情形。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 償事件,聲請人依本院112年度訴字第2148號民事判決,提 供新臺幣100,000元為相對人預供擔保免為假執行,並經本 院113年度存字第227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因該事件經臺灣 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13年度上易字第155號民事判決確定,訴 訟可謂終結,聲請人爰依法聲請法院通知相對人限期行使權 利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27 號提存書、本院112年度訴字第2148號民事判決、臺灣高等 法院臺南分院113年度上易字第155號民事判決等影本為證, 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27號擔保提存卷宗 、本院112年度訴字第2148號侵權行為損害賠償民事卷宗等 歷審卷宗審核無誤,堪信為真實。茲因該假執行本案訴訟經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13年度上易字第155號民事判決確定 ,訴訟已經終結,且相對人迄未對聲請人行使權利,有本院 民事紀錄科查詢表1紙附卷可稽。從而,聲請人聲請通知相 對人限期行使權利,經核於法尚無不合,自應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應繳納裁判費用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 事 庭  司法事務官  黃鳳珠

2025-03-14

TNDV-113-司聲-765-20250314-1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79號 抗 告 人 祭祀公業盧三貴 法定代理人 盧天平 相 對 人 盧秋華 盧振豐 盧泓維 盧玉菁 上列當事人間聲明異議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4年1月7日臺灣 屏東地方法院113年度事聲字第9號所為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之被繼承人盧德利前依原法院111年 度司裁全字第9號假處分裁定,提供新臺幣1,000萬元為擔保 金(下稱系爭擔保金),以原法院111年度存字第84號提存 事件提存在案,並由原法院以111年度司執全字第7號事件對 抗告人之財產為假處分。惟上開假處分裁定嗣由本院以111 年度抗字第118號裁定廢棄,並駁回盧德利之聲請,復經最 高法院以111年度台抗字第645號裁定駁回盧德利之再抗告而 告確定(下稱系爭假處分事件)。盧德利係以其對抗告人坐 落屏東縣○○鎮○○段0000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有優先承買 權為由聲請假處分,並對抗告人提起確認優先購買權存在訴 訟,該案目前仍由本院以113年度重上字第127號民事事件審 理中(盧德利已死亡,由相對人承受訴訟,下稱系爭優購權 事件)。系爭假處分事件之本案訴訟即系爭優購權事件既尚 未確定,依提存法第18條第1項第5款規定,尚不能認系爭擔 保金供擔保之原因消滅,原法院司法事務官竟為准予返還系 爭擔保金之處分,原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聲明異議,均顯有違 誤,爰提起抗告,求為廢棄原裁定,駁回相對人之聲請等語 。 二、按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 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1 款定有明文,且依同法第106條規定,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 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又因釋明假處分之原因所供之 擔保,係擔保債務人因假處分所受之損害,如受擔保利益人 無損害發生,自得謂供擔保之原因消滅。 三、經查:  ㈠盧德利前依原法院111年度司裁全字第9號假處分裁定,為抗 告人提存系爭擔保金(原法院111年度存字第84號事件)後 為假處分執行,該假處分裁定嗣經本院以裁定廢棄,並駁回 盧德利假處分之聲請,最高法院復以裁定駁回盧德利之再抗 告,系爭假處分事件因而確定,原法院執行處於111年8月27 日塗銷假處分登記後,相對人已於民國111年8月31日以郵局 存證信函催告抗告人就系爭擔保金行使權利,抗告人即以因 遭假處分執行受有損害為由,對相對人提起損害賠償訴訟, 經原法院以112年度重訴字第62號民事判決抗告人敗訴確定 等情,有系爭假處分事件歷審裁定、原法院111年度存字第8 4號提存書、國庫存款收款書、原法院執行處函文、郵局存 證信函、收件回執、民事起訴狀、112年度重訴字第62號民 事判決及確定證明書在卷可稽(原審司聲字卷第3至30頁) 。  ㈡依原法院111年度司裁全字第9號假處分裁定內容,可知系爭 擔保金乃相對人為釋明假處分之原因所供之擔保,此係用以 擔保抗告人因假處分所受之損害;而抗告人業以因遭假處分 執行受有損害為由,對相對人提起損害賠償訴訟,經原法院 以112年度重訴字第62號民事判決抗告人敗訴確定,堪認抗 告人未因系爭假處分事件而受有損害,核與民事訴訟法第10 6條準用同法第104條第1項第1款規定「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 」要件相符,相對人據以聲請裁定返還系爭擔保金,即屬有 據。  ㈢至抗告人抗辯依提存法第18條第1項第5款規定,須系爭假處 分事件之本案訴訟即系爭優購權事件判決確定,系爭擔保金 供擔保之原因始消滅云云。然提存法第18條第1項係就提存 人得聲請法院提存所返還提存物之情形而為規定,與民事訴 訟法第104條第1項規定由法院以裁定命返還提存物之情形有 別,是抗告人此部分之抗辯,委無足採。  ㈣從而,原裁定維持司法事務官裁定准予返還系爭擔保金之處 分駁回抗告人之聲明異議,於法並無不合,抗告意旨指摘原 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郭宜芳                   法 官 徐彩芳                   法 官 黃悅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須按他造 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再為 抗告僅得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並應委任律師為代理人。 如委任律師提起再抗告者,應一併繳納再抗告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秦富潔 附註: 再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再抗告 人為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 經法院認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代理人。 再抗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及前項情形,應於提起 再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

2025-03-14

KSHV-114-抗-79-20250314-1

司聲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1號 聲 請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相 對 人 林文樹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552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提存之擔保金新臺幣 140,000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台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依本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304號假 扣押裁定,於本院113年度存字第552號提存事件,提存新台 幣(下同)140,000元為相對人供擔保後,聲請本院以113年度 執全字第56號對相對人之財產實施假扣押。茲因受擔保利益 人即相對人同意聲請人領回該擔保金,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0 4條第1項第2款規定,聲請裁定如主文所示等語。 二、按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法院應依供擔保 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 104條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 上之擔保者準用之,同法第106條前段亦定有明文。 三、本件聲請人主張之事實,已據其提出本院113年度存字第552 號提存書、113年度司裁全字第304號假扣押裁定影本、相對 人出具之同意書及印鑑證明正本等件為證,並經本院調卷查 明無誤,堪信為實在。從而聲請人聲請裁定命返還上開擔保 金,依前揭法條規定,即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前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司法事務官 郭伊恩

2025-03-14

PTDV-114-司聲-21-2025031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