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施俊吉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71-180 筆)

司執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188067號 債 權 人 力興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施俊吉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趙文藻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之法院管轄,強制執行 法第7條第1項定有明文。如係債務人對第三人之金錢債權, 應以該第三人之住所地為標的物所在地。又強制執行之全部 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以 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 ,復為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準用。 二、本件債權人聲請就債務人對於第三人之保險金債權債權強制 執行,惟第三人之所在地係在臺北市大安區,非在本院轄區 ,依前揭說明,自應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茲債權人向 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係違誤,爰依首開法條裁 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5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陳美年

2024-11-25

TCDV-113-司執-188067-20241125-1

消債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245號 聲請人即 債 務 人 陳俊諺 代 理 人 王漢律師(法扶律師) 複代理人 吳惠珍律師 相對人即 債 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債 權 人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豫文 債 權 人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紀睿明 債 權 人 新加坡商艾星國際有限公司(即新誠國際資產管理 股份有限公司之債權受讓人) 法定代理人 曾慧雯 債 權 人 陽光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施俊吉 債 權 人 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債 權 人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更生程序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陳俊諺自中華民國113年11月22日下午5時起,開始更生程 序。 命本院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對於滙豐(台灣) 商業銀行股份有限 公司等債權人負有新臺幣(下同)2,880,000元之無擔保債 務。聲請人因消費借貸、信用卡或現金卡契約,對金融機構 負債務。前項債務,曾以書面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共同 協商債務清償方案而不成立。聲請人無資產,債務總金額2, 880,000元,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爰提出財產及收入狀 況說明書、債權人清冊、債務人清冊等資料,聲請更生。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3 條定有明文。又按,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 、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前項裁定不得抗告,並應 公告之。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 ,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 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消費者債務 清理條例第45條、第16條第1項亦設有明文規定。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前於民國113年8月29日已向本院聲請債務 清理調解,惟調解不成立。上情業經本院調閱113年度司消 債調字第264號卷宗核閱無訛。次查,聲請人主張伊有不能 清償債務之情事,業據聲請人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 債權人清冊、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 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等資料佐參。又查,依聲請人所 提出之金融機構存摺交易明細資料,聲請人在郵局帳戶,於 113年9月2日存款餘額為3元;華南商業銀行帳戶,於103年7 月11日存款餘額為78元;合作金庫銀行帳戶,於102年9月5 日存款餘額為66元;彰化銀行帳戶,於113年6月21日存款餘 額為78元;安泰銀行帳戶,於102年3月1日存款餘額為69元 ;中國信託銀行帳戶,於108年7月19日存款餘額為29元;國 泰世華銀行帳戶,於103年9月1日存款餘額為0元;兆豐國際 商業銀行帳戶,於105年6月21日存款餘額為45元。以上存款 ,合計368元。又查,聲請人沒有股票或其他有價證券,也 沒有儲蓄性質的人壽保險或終身醫療健康保險。 四、再查,本件聲請人債務形成原因及停止清償原因:   聲請人陳稱伊因工作不穩定,為扶養家計,故辦理信用卡和 信用貸款,而積欠債務。嗣後因為收入不夠,所以無法全部 償還。 五、復查,本件聲請人更生償還計劃:   聲請人陳稱伊目前從事司機工作,每個月收入約40,000元, 扣除伊生活必要費用及扶養小孩的費用後,伊勉力節省生活 開支,每月大約可償還1,000元,還款72期。 六、聲請人有無不能清償債務情事或不能清償之虞的認定: (一)聲請人陳稱伊對於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債權 人所負欠之債務,合計2,880,000元。而查,債權人陽光資 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113年10月22日民事陳報狀,陳報債 權金額為988,392元;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113 年10月22日民事陳報狀,陳報債權金額為230,712元(其中本 金為89,011元、利息為141,701元);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以113年10月24日民事陳報狀,陳報債權金額為1 40,030元;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以113年10月28日民事陳 報狀,陳報債權金額為430,137元(其中本金為109,928元、 利息為404,770元、訴訟費用及執行費用為883元;受償金額 為85,444元)。此外,另還有其他的債權人滙豐(台灣)商業 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商艾星國際有限公司、中租迪和 股份有限公司未陳報債權,暫時以聲請人提出之債權人清冊 上面所記載之債權數額,即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 司70,449元、新加坡商艾星國際有限公司40,000元,予以計 算。因此,聲請人所負欠之債務,合計大約1,899,720元。 另外,債權人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因為債權數額 不明,故暫時不列入計算。 (二)次查,聲請人目前擔任司機,每月收入約40,000元。聲請人 每個月的生活必要費用,主張以17,076元作為支出之數額。 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規定:「債務人必要 生活費用,以最近一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 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一點二倍定之。」再查,衛生福利部 公告臺灣省(包括六都以外之其他各縣、市)113年度的最 低生活費為14,230元,其1.2倍亦即17,076元之數額,即為 債務人的必要生活費用。因此,聲請人主張以17,076元作為 每月生活必要費用數額,核其主張之金額,應可採認。另查 聲請人主張伊必須扶養配偶,每個月扶養費為17,076元,並 提出聲請人配偶之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佐參。然查聲請人 配偶為00年0月出生,現在年齡約43歲,障礙等級為輕度, 名下還有6筆不動產,故本件應認為聲請人配偶目前尚無須 由聲請人扶養。又查,聲請人另主張伊必須扶養兩名未成年 子女,每人每個月扶養費用為17,076元。而查,本件聲請人 未成年子女分別於103年3月及000年0月出生,今年分別為10 歲及5歲,有聲請人提出之戶籍謄本佐參。聲請人的配偶原 應共同負擔扶養子女的費用二分之一 ,惟因聲請人的配偶 有輕度身心障礙,而且也沒有固定的收入,故應減輕其扶養 子女義務的程度而僅負擔4分之1費用即可;至其餘4分之3的 扶養費用,則應該由聲請人負擔,故聲請人得主張扣除扶養 子女費用的數額,應該為25,614元【計算式:(17,076元+1 7,076元)×3/4=25,614元】。 (三)再查,聲請人名下無不動產。聲請人於民國00年0月出生, 現在年齡約45歲,距法定強制退休年齡65歲剩餘大約20年的 時間。聲請人現在擔任司機,每個月收入約40,000元,扣除 每個月必要生活費用17,076元及扶養二名未成年子女的費用 25,614元後,已無任何剩餘金額,而且猶有不足,遑論於欲 清償之前積欠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債權人的   1,899,720元(註:尚未計入債權人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的部分)以上之債務。因此,本件堪認聲請人確有不能清償 債務情事或有不能清償之虞。 七、本件無應予駁回聲請更生之事由:   經查,本件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所負無擔保之債務總額未 逾1,200萬元,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 又查,聲請人亦無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所定得予 駁回更生聲請之情形,而且亦無同條例第8條或第46條各款 所定應予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 八、綜據上述,聲請人之前因工作不穩定,為扶養家計,而辦理 信用卡和信用貸款,嗣後因為收入不夠,致無法清償債務。 本院審酌上情,認為聲請人就法院所命補正事項,已經配合 提供金融機構存摺交易明細資料,並說明債務形成的原因、 停止清償原因,及提出可供法院參酌的資料,可認為已經盡 所應負之協力義務。本件聲請人聲請更生,符合消費者債務 清理條例第3條的規定,復查無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或 第46條所定應予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因此,聲請人聲請更 生,乃於法有據,屬有理由,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並 依首揭規定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九、至於債權人陽光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113年10月22日民事 陳報狀、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3年10月22日民 事陳報狀、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3年10月25 日民事陳報狀、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3年10 月24日民事陳報狀及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於113年10月28 日所提出之民事陳報狀所述內容。因依上述的說明,債務人 聲請更生,符合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3條規定,且查無消 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或第46條所定應予駁回聲請之事由 ,因此,本院審酌債權人上揭內容後,認為與本件裁定的結 果無影響,爰不逐一論駁,附此敘明。 十、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1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第16條 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呂仲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書記官 洪毅麟

2024-11-22

CYDV-113-消債更-245-20241122-2

司執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37584號 債 權 人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施俊吉 上列債權人因與債務人詹靜諭等間清償借款強制執行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債權人關於就債務人詹江河之強制執行聲請部分駁回。 理 由 一、按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有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所列各 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 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民事訴訟法 第40條第1項規定,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強制執 行事件之當事人必須具有當事人能力,對於無當事人能力之 債務人所為之執行行為均屬無效,是債務人有無當事人能力 乃強制執行開始之程序合法要件,執行法院應依職權調查, 如債務人無當事人能力,乃屬無從補正之程序要件欠缺,依 前揭強制執行法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3款規定, 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強制執行之聲請(最高法院98年度台抗字 第707號、101年台抗字第867號裁判參照)。 二、本件債權人聲請對債務人詹靜諭等為強制執行,惟查其中債 務人詹江河已於本件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前之民國112年8月6 日死亡,此有該債務人其戶役政電子閘門系統個人基本資料 查詢結果在卷可稽。債務人詹江河於本件執行程序開始前既 已死亡,債權人依法僅得對於其執行名義效力所及之權利義 務繼受人或遺產管理人聲請執行,而債權人仍聲請對於無執 行當事人能力之該債務人為強制執行,其該部分之聲請即屬 不備程序合法要件,且為無從命補正之事項,揆諸首開規定 ,本件債權人關於就債務人詹江河之強制執行聲請部分於法 不合,應予駁回。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3款、 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2024-11-22

NTDV-113-司執-37584-20241122-1

執事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執事聲字第435號 異 議 人 丁憶梅 相 對 人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施俊吉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聲明異議事件,異議人對於民國113年7月15日 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所為113年度司執字第81291號裁定提 出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事件,由法官或司法事務官命書記官督同執達員 辦理之。本法所規定由法官辦理之事項,除拘提、管收外, 均得由司法事務官辦理之,強制執行法第3條及法院組織法 第17條之2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又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 對於執行法院強制執行之命令,或對於執行法官、書記官、 執達員實施強制執行之方法,強制執行時應遵守之程序,或 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為聲請或 聲明異議;前項聲請及聲明異議,由執行法院裁定之,亦為 強制執行法第12條第1項本文、第2項所明定。次按司法事務 官處理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之效力。當事 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分送達 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司法 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為 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異議為有理 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 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3、第240條之4第1項本文、第2項   、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上開規定,為強制執行程序所準用   ,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復有明文。查本院司法事務官於民 國113年7月15日所為113年度司執字第81291號裁定(下稱原 裁定),於同年月17日送達異議人,異議人復於同年月26日 具狀聲明不服,經本院司法事務官認其異議無理由,而將異 議狀連同卷宗檢送到院,核與上開規定相符,是本院自應依 法就司法事務官所為之裁定,審究異議人之異議有無理由, 合先敘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   系爭保單是否屬於法院辦理人壽保險契約金錢債權執行原則 (下稱壽險執行原則)第五條所定之「小額終老保險相關商品 規範」所定之保險商品,請鈞院查明。異議人據此聲明異議 ,請求廢棄原裁定另為適當之裁定云云。 三、按保險法施行細則第11條規定,本法所稱保單價值準備金, 指人身保險業以計算保險契約簽單保險費之利率及危險發生 率為基礎,並依主管機關規定方式計算之準備金。故保單價 值準備金係要保人預繳保費之積存,乃彰顯要保人預繳保費 積存而來之現金價值,作為要保人以保單向保險人借款或因 其他事由得請求保險人給付時,保險人應給付要保人金額之 計算基準,為要保人在人身保險契約中,對保險人所享有權 利之一,為金錢債權,並非被保險人生命之替代物,故人身 保險契約於性質上為純粹的財產契約,非以人格法益為基礎   ,其契約之終止,與其他財產契約無異。要保人之契約上地 位,具有可轉讓性,其死亡時,保險契約上之地位可由其繼 承人繼承,故其終止權並不具專屬性,亦無與個人人格密切 相連之情事。要保人基於壽險契約請求返還或運用保單價值 之權利,為其所有之財產權,已如前述,即得為強制執行之 標的。而終止壽險契約,乃使抽象之保單價值轉化為具體解 約金償付請求權所不可欠缺,係達成換價目的所必要之行為   ,執行法院自得為之。至於壽險契約或因訂有效力依附條款   ,致其附約亦因壽險契約之終止而同失其效力,惟此係依要 保人與保險人間事先約定之契約條款致生之結果,非可執之 即謂執行法院不得行使終止權。執行法院於必要時,得核發 執行命令代債務人即要保人終止人壽保險契約,命第三人保 險公司償付解約金。以上業經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 97號大法庭裁定作成統一之法律見解。又按強制執行應依公 平合理之原則,兼顧債權人、債務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權益 ,以適當之方法為之,不得逾達成執行目的之必要限度。強 制執行法第1條第2項定有明文。蓋強制執行程序,攸關債權 人、債務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故執行行為應公平合 理兼顧渠等權益,符合比例原則(該條項立法說明參照)。我 國雖無如瑞、奧、德、日等國立法於強制執行程序中採取介 入權制度,惟依上開規定立法意旨,執行法院執行要保人於 壽險契約之權利,應衡酌所採取之執行方法須有助於執行目 的之達成;如有多種同樣能達成執行目的之執行方法時,應 選擇對債務人損害最少之方法為之;採取之執行方法所造成 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之執行目的之利益顯失均衡。壽險契 約,常見兼有保障要保人等及其家屬生活,安定社會之功能 ,執行法院於裁量是否行使終止權執行解約金債權時,仍應 審慎為之,並宜先賦與債權人、債務人或利害關係人陳述意 見之機會,於具體個案依強制執行法第1條第2項及第122條 等規定,兼顧債權人、債務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為 公平合理之衡量(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要 旨參照)。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 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此於強制 執行程序亦準用之(參照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 四、經查:  ㈠相對人前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92年度執夏2525字第000000000 號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異議人於第三 人處之保單,經本院民事執行處以113年度司執字第81291號 給付租金執行事件辦理。本院於113年4月24日以北院英113 年度司執公81291字第1134059577號執行命令,禁止異議人 收取對第三人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山人壽公 司)、凱基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凱基人壽公司)、安 達國際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達人壽公司)處之保險 契約債權或為其他處分,並同時函知異議人若欲保留保險契 約,應與相對人協商債權。嗣經上開第三人函覆本院扣得如 附表所示保單(下稱系爭保單)。異議人復於113年5月14日具 狀主張如原裁定異議意旨所載,並聲明異議不得執行乙情, 業經本院調閱系爭執行卷宗核閱綦詳,先予敘明。  ㈡查,原裁定認異議人雖名下現無登記應課徵財產稅之財產, 然其尚有兩名具資力之扶養義務人,且異議人自債務成立迄 今有多次出入境之紀錄,顯見有相當資力,又異議人除系爭 保單外,仍有其他未經本院扣押之保單,已足保障其生活所 需等情,以原裁定駁回異議人之聲明異議,異議人未爭執上 情,僅陳明本院應查明系爭保單是否為壽險執行原則第五條 所定之小額終老保險云云。然查,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 官於113年8月5日以北院英113司執公字第81291號函,通知 異議人系爭保單皆非小額終老保險,並同時檢送南山人壽小 額終老保險商品網頁資料予異議人(見司執卷第118頁),惟 異議人自執行程序開始迄今,皆未據提出系爭保單資料,且 依常情而言,系爭保單要保人皆為異議人,系爭保單性質為 何,異議人應最為知曉,是異議人若主張系爭保單為壽險執 行原則所規範不得執行之保單,應提出系爭保單資料為證, 異議人既未就其主張舉證以實其說,自難僅憑其空言泛稱上 詞,遽認其所辯為真。是本院認本件執行處於賦與兩造陳述 意見之機會後,並考量異議人名下財產等情,並參酌強制執 行法第52條、第122條之規定,將系爭保單予以解約等情, 其所為審酌及認定,已兼顧債權人、債務人及其他利害關係 人之權益,作出公平合理之衡量,並符合首揭最高法院民事 大法庭裁定所揭櫫之比例原則。基上,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 事務官以原裁定駁回異議人之聲明異議,核無違誤,異議意 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無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 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3項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蒲心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書 記 官 林芯瑜 附表 編號 保單名稱 保單號碼 解約金 (新臺幣) 1 二十年期特別增值分紅限期繳費終身壽險 0000000000 4,009,593元 2 南山金美滿還本終身保險 Z000000000 101,072元 3 南山美滿還本終身保險 Z000000000 90,086元 4 南山金美滿還本終身保險 Z000000000 106,422元 5 南山美滿還本終身保險 Z000000000 95,477元 6 南山康樂限期繳費終身壽險 Z000000000 543,391元 7 南山康寧終身壽險 Z000000000 447,655元

2024-11-21

TPDV-113-執事聲-435-20241121-1

司執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135568號 聲 請 人 即債 權 人 力興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施俊吉 上列當事人聲請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強制執行之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 人能力;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原 告之訴,民法第6 條、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1 項、第249 條 第1 項第3 款分別定有明文;此項規定,依強制執行法第30 條之1 準用於強制執行程序。是強制執行開始後,債務人死 亡時,依強制執行法第5 條第2 項規定,固得續行強制執行 ,惟於債務人於強制執行開始前死亡者,因無當事人能力, 且執行法院無從命為補正,自應駁回債權人強制執行之聲請 。債權人於聲請執行時即應查報死亡債務人之除戶謄本、繼 承情形(含繼承人有無拋棄或限定繼承之查詢、繼承系統表 及繼承人之戶籍謄本或選任遺產管理人裁定等),並於聲請 時即以該繼承人或遺產管理人為執行相對人,方為適法。 二、查,聲請人於民國113年11月6日具狀聲請對相對人即債務人 吳方玉梅、吳振坐強制執行,惟相對人各於101年6月7日、1 09年8月31日死亡,此有本院職權調取相對人個人基本資料 查詢結果在卷可證。相對人於本件強制執行開始前即已死亡 ,揆之首揭說明,是聲請人對已無當事人能力之相對人聲請 強制執行,於法自屬未合,其聲請應予駁回。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 、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 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2024-11-21

KSDV-113-司執-135568-20241121-1

司執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債)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135448號 債 權 人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設台北市○○區○○○路○段00號12樓 法定代理人 施俊吉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蔡政諺              住○○市○○區○○○路○段000號3樓 債 務 人 廖品豪即廖湘明            住○○市○○區○○○路00號3樓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債)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由 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依 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 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 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查本件債權人以債務人目前無可供強制執行之財產為由而聲 請換發債權憑證,惟債務人設籍於新北市鶯歌區,有戶籍資 料一紙在卷可稽。依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2項之規定,自應由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管轄。茲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 制執行,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前開法院。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黃瀞誼

2024-11-21

TYDV-113-司執-135448-20241121-1

司執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償票款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55171號 債 權 人 力興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區○○○路○段00號11樓 法定代理人 施俊吉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黃怡靜              住○○市○○區○○○路0號3樓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鄭鍾俊間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債權人之強制執行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依執行名義為之;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應依 規定提出證明文件,此參強制執行法第4條第1項、第6條第1 項規定即明。又聲請強制執行有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 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定期命其補正而未補正者,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此觀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第6款之規定亦明。次按票據法第123 條規定執票人 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制執行。 其立法目的係為加強本票之獲償性,以助長本票之流通,究 其本質,仍為追索權之行使。參酌本票具提示性及繳回性, 執票人行使追索權時,仍需提示票據始能行使權利,故本票 執票人聲請強制執行時,自仍需提出本票原本於執行法院, 以證明其係執票人而得以行使追索權。又記名本票依背書及 交付而轉讓;執票人應以背書之連續,證明其權利,此觀票 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30條第1項、第37條第1項前段規定 自明。是以發票人將受款人記載於本票時,須由受款人先為 背書轉讓,始能認為背書之連續;背書不連續時,執票人對 於發票人即無追索權,自不得對發票人請求付款。故本票權 利讓與人於取得本票裁定後,復將票據權利移轉予受讓人, 受讓人持該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仍需提出本票原本於執 行法院,且須證明其已合法受讓本票權利,始得向相對人即 發票人行使追索權(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3 年法律座 談會民執類提案第1號研討結果參照)。 二、本件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請求金額為新臺幣(下同)477, 748元,及自民國93年4月26日起至清償日按年息百分之13計 算之利息,並提出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05年度司促字第22044 號支付命令及其確定證明書(下稱執行名義一)、臺灣新北 地方法院89年度執字第1580號債權憑證及本票原本(其原執 行名義為新北地方法院87年度票字第26297號本票裁定,下 稱執行名義二),惟就其執行名義二之本票原本受款人為中 興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而經本院命其補正該本票之背書 連續,債權人陳稱無從補正背書連續,是依前開說明就執行 名義二之聲請不合法,該部分聲請應予駁回,另就執行名義 一主文所載利息部分為「...及自支付命令送達翌日九十三 年四月二十六日起至清償日止,...」,而與債權人所聲請 金額不相符,是本院於113年8月2日退還執行名義一並命其 於20日內向原法院聲請更正,並提出相符之執行名義,並於 113年8月7日送達債權人,有送達證書附卷可稽,惟迄未補 正且未為說明,是債權人逾期未補正與聲請金額相符之執行 名義正本,依上開規定,其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 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吳光彧

2024-11-21

TYDV-113-司執-55171-20241121-1

司執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清償票款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140792號 聲 請 人 力興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設台北巿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85號12樓 法定代理人 施俊吉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林翔瑜              住○○市○○區○○路000號4樓    相 對 人 許志隆  住○○市○○區○○○路000號6樓之4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強制執行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記名本票依背書及交付而轉讓;執票人應以背書之連續,證 明其權利,此觀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30條第1項、第37 條第1項前段規定自明。是本票權利讓與人於取得本票裁定 後,復將票據權利移轉予受讓人,執行法院應依外觀形式審 查該本票之背書有無連續。如背書不連續,不得謂該受讓人 已取得票據權利而為適格之債權人。 二、聲請人以本院91年度票字第1077號本票裁定與確定證明書為 換發之本院92年度執字第36570號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聲請 強制執行,並提出本票(下稱系爭本票)原本等證明文件。 惟查,系爭本票係記載受款人為中興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之記名本票,應由原受款人及後續受轉讓之人以背書及交付 之方式為讓與,受轉讓之人始能取得該本票之票據權利。然 聲請人所提系爭本票原本,並無前手即中興商業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之背書,其背書不連續。依上開規定及說明,不得謂 已取得系爭本票債權,無從認定本件聲請人為執行名義效力 所及之人,其聲請本件強制執行,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 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2024-11-21

KSDV-113-司執-140792-20241121-1

司執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票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180650號 債 權 人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區○○○路0段00號12樓 法定代理人 施俊吉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柯柏實              住○○市○○區○○○路0段000號6樓 債 務 人 張雯玲  住○○市○○區○○街0巷00號4樓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林迪耀  住○○市○○區○○路0段000號4樓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間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 院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強制執行之 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 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 訴訟法第28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 二、本件債權人已於聲請狀明確指明要聲請執行債務人張雯玲對 第三人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保險債權,是非屬法院 辦理人壽保險契約金錢債權強制執行原則第2條所規定「應 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之情形,仍應 以該第三人之住所地為標的物所在地。經查,依債權人強制 執行聲請狀所載,上開第三人係設址於臺北市大安區,可知 本件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非在本院轄區,依強制執行法第 7條第1項規定,自應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債權人向無 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 送於上開法院。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 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高智皇

2024-11-21

PCDV-113-司執-180650-20241121-1

司執消債清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執行清算事件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84號 聲請人即債 陳婷琳 住屏東縣○○鄉○○路000號 務人 代 理 人 黃千珉扶助律師 相對人即債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相對人即債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相對人即債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尚瑞強 相對人即債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施俊吉 相對人即債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呂豫文 相對人即債 新光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楊智能 相對人即債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相對人即債 金陽信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陳雨利 相對人即債 第一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王蘭芬 相對人即債 長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潘代鼎 相對人即債 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宋耀明 相對人即債 創群投資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戴惠玲 相對人即債 馨琳揚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唐明良 上列當事人間之清算程序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清算程序終止。 理 由 一、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如清算財團之財產不敷清償第 108條所定費用及債務時,法院因管理人之聲請或依職權以 裁定終止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29條第1項定有 明文。 二、查本件債務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業經本院113年度 消債清字第50號裁定於民國113年7月9日開始清算程序在案 ,有附卷足憑。次查,依債務人請求擴張不屬於清算財團之 南山人壽全球人壽保單,本院裁定准許,裁定已確定。經本 院調查,目前查無其他財產資料,堪認本件債務人並無財產 可供清償財團費用及財團債務,爰依上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郭乃綾

2024-11-21

KSDV-113-司執消債清-84-20241121-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