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張玉純

共找到 189 筆結果(第 11-20 筆)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有關保險事務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103號 聲 請 人 郭羽宸 上列聲請人因有關保險事務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0日 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440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有所不服,除合於法定再審原因得聲 請再審外,不容以其他之方法聲明不服,故不服終審法院之 裁定而未以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者,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 ,而依聲請再審程序審理裁判。本件聲請人對於本院確定裁 定聲明不服,依上述說明,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而依聲 請再審程序審理裁判。又聲請再審應於3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 起。前項期間自裁定確定時起算,裁定於送達前確定者,自 送達時起算;其再審事由發生或知悉在後者,均自知悉時起 算,行政訴訟法第283條準用第276條第1項及第2項定有明文 。倘聲請人主張再審事由發生或其知悉在後者,依同法第28 3條準用第277條第1項第4款之規定,應就此利己事實負舉證 責任。 二、本件聲請人對於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440號裁定(下稱原確 定裁定)聲請再審,原確定裁定係於民國113年11月6日送達 聲請人,有卷附送達證書足據,再審之不變期間自裁定送達 之翌日起算,因聲請人住居新北市,扣除在途期間2日,算 至113年12月8日(星期日)即告屆滿,惟因期間末日為假日 ,順延至同年月9日(星期一)。聲請人遲至114年1月7日始 聲請再審,有本院收文戳可按,且未主張或舉證再審理由有 發生或知悉在後之情,顯已逾期,依上開規定及說明,其再 審聲請自非合法,應予駁回。又當事人就同一事件對於本院 所為歷次之裁判聲請再審,必須其對最近一次裁判(即原確 定裁定)之再審有理由,本院始得進而審究其前此歷次裁判 有無再審理由,依上開所述,聲請人對本院最近一次裁定所 為再審之聲請既不合法,則其關於本院111年度抗字第308號 裁定、112年度聲再字第363號裁定所為之指摘,本院即毋須 審究,併予指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2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王 碧 芳 法官 鍾 啟 煒 法官 陳 文 燦                法官 林 秀 圓 法官 王 俊 雄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張 玉 純

2025-03-27

TPAA-114-聲再-103-20250327-1

最高行政法院

有關行政執行事務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2年度上字第211號 上 訴 人 洪石和 訴訟代理人 林石猛 律師 戴敬哲 律師 黃麗蓉 律師 被 上訴 人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臺北分署 代 表 人 周懷廉 輔助參加人 財政部 代 表 人 莊翠雲 上列當事人間有關行政執行事務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 年2月2日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9年度訴字第1431號判決,提起上 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財政部應輔助參加本件被上訴人之訴訟。   理 由 一、按行政法院認其他行政機關有輔助一造之必要者,得命其參 加訴訟,行政訴訟法第44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訴外人臺北市稅捐稽徵處以86年營業稅核課處分(下稱系爭 課稅處分),通知上訴人繳納營業稅新臺幣(下同)3,130, 871元,繳納期間為民國86年11月1日起至同年月10日止。上 訴人不服,循序提起行政訴訟,經本院94年度判字第1720號 判決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駁回確定後,復經再審程序由本院 97年度判字第84號判決將上開判決關於補徵營業稅額超過2, 420,464元部分廢棄。財政部臺北國稅局大安分局就系爭課 稅處分重新發單(本稅2,314,953元,另加計行政救濟期間 利息),並展延繳納期限至95年2月20日止,因上訴人仍未 繳納,故於96年12月7日移送法務部行政執行署臺北行政執 行處(現為法務部行政執行署臺北分署,即被上訴人)行政 執行。被上訴人以96年營稅執特專字第103248號執行事件受 理該案,陸續執行上訴人存款、股票【包括臺北高等行政法 院109年度訴字第1431號判決(下稱原判決)附表1所示編號 1至3之執行行為】及查封不動產,並囑託法務部行政執行署 新竹分署執行上訴人所有坐落苗栗縣之不動產。上訴人因認 系爭課稅處分之執行已逾執行期間,於109年8月18日就本執 行事件聲明異議,經109年度署聲議字第68號異議決定駁回 後,提起行政訴訟,於原判決駁回後提起本件上訴。 三、經查,本件涉及稅捐稽徵法就徵收期間計算之解釋與適用, 故有由財政部輔助被上訴人進行訴訟之必要,爰依首揭規定 ,依職權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王 碧 芳 法官 鍾 啟 煒 法官 陳 文 燦                法官 林 秀 圓 法官 王 俊 雄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張 玉 純

2025-03-27

TPAA-112-上-211-20250327-1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4年度聲字第120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抗告事件(本院114年度抗字第45號),聲請訴訟救 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行政法院信其主張為 真實且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或提出受訴行政法院管 轄區域內有資力之人出具之保證書以代釋明,此觀行政訴訟 法第102條第2項、第3項及第176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4條 之規定自明。而所謂無資力,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 之信用者而言。次按「下列各款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 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三、向最高 行政法院提起之事件。」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 定有明文,且依同法第49條之3第1項規定:「第49條之1第1 項事件,當事人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者,得依訴訟救助之 規定,聲請行政法院為其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因此, 關於選任訴訟代理人之聲請,自應就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 之事由釋明之。 二、聲請人對高雄高等行政法院113年度救字第67號裁定提起抗 告(本院114年度抗字第45號),並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 訟代理人。經核聲請人未提出任何可使本院信其主張為真實 且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其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之 信用,或提出保證書以代之,俾供本院審酌,是聲請人並未 釋明其無資力支出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又經本院依 職權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查詢結果,亦無聲請人以無 資力為由申請法律扶助而經准許情事,有該會民國114年2月 11日法扶總字第0000000000號函附卷可稽。是以,聲請人就 無資力部分,既未能盡釋明之責,其訴訟救助聲請自無從准 許,並因本件不符訴訟救助之要件,依首開規定及說明,聲 請人聲請本院選任訴訟代理人,亦無從准許,均應駁回。 三、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李 君 豪 法官 李 玉 卿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林 欣 蓉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 玉 純

2025-03-26

TPAA-114-聲-120-20250326-1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4年度聲字第161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南市北區文元國民小學間再審事件(本 院114年度聲再字第65號),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行政法院信其主張為 真實且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或提出受訴行政法院管 轄區域內有資力之人出具之保證書以代釋明,此觀行政訴訟 法第102條第2項、第3項及第176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4條 之規定自明。而所謂無資力,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 之信用者而言。次按「下列各款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 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三、向最高 行政法院提起之事件。」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 定有明文,且依同法第49條之3第1項規定:「第49條之1第1 項事件,當事人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者,得依訴訟救助之 規定,聲請行政法院為其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因此, 關於選任訴訟代理人之聲請,自應就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 之事由釋明之。 二、聲請人對本院113年度聲字第639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本院 114年度聲再字第65號),並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 人。經核聲請人未提出任何可使本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且能即 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其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之信用, 或提出保證書以代之,俾供本院審酌,是聲請人並未釋明其 無資力支出聲請再審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又經本院依職 權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查詢結果,亦無聲請人以無資 力為由申請法律扶助而經准許情事,有該會民國114年2月19 日法扶總字第0000000000號函附卷可稽。是以,聲請人就無 資力部分,既未能盡釋明之責,其訴訟救助聲請自無從准許 ,並因本件不符訴訟救助之要件,依首開規定及說明,聲請 人聲請本院選任訴訟代理人,亦無從准許,均應駁回。 三、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李 君 豪 法官 李 玉 卿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林 欣 蓉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 玉 純

2025-03-26

TPAA-114-聲-161-20250326-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552號 聲 請 人 呂萬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霧峰分局等間訴訟救助 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30日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203號裁 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有所不服,除合於法定再審原因得聲 請再審外,不容以其他之方法聲明不服,故不服終審法院之 裁定而未以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者,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 ,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本件聲請人提出「行政訴訟 抗告狀」對於本院確定裁定聲明不服,依上說明,仍應視其 為再審之聲請,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次按當事人向 本院聲請再審,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及第3 項至第5項規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如為無須委任 訴訟代理人或係委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應於提起 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應依同法第98條之3第2項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再審,未據繳納裁判費,且未委任律師或得 為訴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1 日以裁定命其於收受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同 年月14日寄存,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則自寄存之日起,經 10日發生效力(行政訴訟法第73條第3項)。而其聲請訴訟 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亦經本院以113年度聲字第681號裁 定駁回,該裁定已於114年2月21日寄存送達,有該送達證書 在卷可稽。聲請人迄未補正繳納裁判費,有本院答詢表可供 證明,亦未委任律師或得為訴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其 再審之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至聲請人於書狀贅列非屬 本院確定裁定當事人之陳國成等為相對人,於法不合,應併 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李 君 豪 法官 李 玉 卿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林 欣 蓉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 玉 純

2025-03-26

TPAA-113-聲再-552-20250326-1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4年度聲字第117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抗告事件(本院114年度抗字第42號),聲請訴訟救 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行政法院信其主張為 真實且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或提出受訴行政法院管 轄區域內有資力之人出具之保證書以代釋明,此觀行政訴訟 法第102條第2項、第3項及第176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4條 之規定自明。而所謂無資力,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 之信用者而言。次按「下列各款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 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三、向最高 行政法院提起之事件。」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 定有明文,且依同法第49條之3第1項規定:「第49條之1第1 項事件,當事人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者,得依訴訟救助之 規定,聲請行政法院為其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因此, 關於選任訴訟代理人之聲請,自應就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 之事由釋明之。 二、聲請人對高雄高等行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130號裁定提起 抗告(本院114年度抗字第42號),並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 訴訟代理人。經核聲請人未提出任何可使本院信其主張為真 實且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其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 之信用,或提出保證書以代之,俾供本院審酌,是聲請人並 未釋明其無資力支出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又經本院 依職權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查詢結果,亦無聲請人以 無資力為由申請法律扶助而經准許情事,有該會民國114年2 月11日法扶總字第0000000000號函附卷可稽。是以,聲請人 就無資力部分,既未能盡釋明之責,其訴訟救助聲請自無從 准許,並因本件不符訴訟救助之要件,依首開規定及說明, 聲請人聲請本院選任訴訟代理人,亦無從准許,均應駁回。 三、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李 君 豪 法官 李 玉 卿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林 欣 蓉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 玉 純

2025-03-26

TPAA-114-聲-117-20250326-1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4年度聲字第146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再審事件(本院114年度聲再字第100號),聲請訴訟 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行政法院信其主張為 真實且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或提出受訴行政法院管 轄區域內有資力之人出具之保證書以代釋明,此觀行政訴訟 法第102條第2項、第3項及第176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4條 之規定自明。而所謂無資力,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 之信用者而言。次按「下列各款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 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三、向最高 行政法院提起之事件。」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 定有明文,且依同法第49條之3第1項規定:「第49條之1第1 項事件,當事人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者,得依訴訟救助之 規定,聲請行政法院為其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因此, 關於選任訴訟代理人之聲請,自應就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 之事由釋明之。 二、聲請人對本院113年度聲字第706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本院 114年度聲再字第100號),並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 人。經核聲請人未提出任何可使本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且能即 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其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之信用, 或提出保證書以代之,俾供本院審酌,是聲請人並未釋明其 無資力支出聲請再審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又經本院依職 權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查詢結果,亦無聲請人以無資 力為由申請法律扶助而經准許情事,有該會民國114年2月19 日法扶總字第0000000000號函附卷可稽。是以,聲請人就無 資力部分,既未能盡釋明之責,其訴訟救助聲請自無從准許 ,並因本件不符訴訟救助之要件,依首開規定及說明,聲請 人聲請本院選任訴訟代理人,亦無從准許,均應駁回。 三、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李 君 豪 法官 李 玉 卿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林 欣 蓉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 玉 純

2025-03-26

TPAA-114-聲-146-20250326-1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4年度聲字第126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南市北區文元國民小學間抗告事件(本 院114年度抗字第47號),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行政法院信其主張為 真實且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或提出受訴行政法院管 轄區域內有資力之人出具之保證書以代釋明,此觀行政訴訟 法第102條第2項、第3項及第176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4條 之規定自明。而所謂無資力,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 之信用者而言。次按「下列各款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 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三、向最高 行政法院提起之事件。」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 定有明文,且依同法第49條之3第1項規定:「第49條之1第1 項事件,當事人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者,得依訴訟救助之 規定,聲請行政法院為其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因此, 關於選任訴訟代理人之聲請,自應就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 之事由釋明之。 二、聲請人對高雄高等行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123號裁定提起 抗告(本院114年度抗字第47號),並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 訴訟代理人。經核聲請人未提出任何可使本院信其主張為真 實且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其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 之信用,或提出保證書以代之,俾供本院審酌,是聲請人並 未釋明其無資力支出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又經本院 依職權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查詢結果,亦無聲請人以 無資力為由申請法律扶助而經准許情事,有該會民國114年2 月19日法扶總字第0000000000號函附卷可稽。是以,聲請人 就無資力部分,既未能盡釋明之責,其訴訟救助聲請自無從 准許,並因本件不符訴訟救助之要件,依首開規定及說明, 聲請人聲請本院選任訴訟代理人,亦無從准許,均應駁回。 三、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李 君 豪 法官 李 玉 卿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林 欣 蓉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 玉 純

2025-03-26

TPAA-114-聲-126-20250326-1

最高行政法院

損害賠償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抗字第136號 抗 告 人 詮達保險代理人有限公司 佑達保險經紀人有限公司 兼 上二 人 代 表 人 謝明星 上 三 人 訴訟代理人 施振超 律師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財政部中區國稅局等間損害賠償事件,抗 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3月15日臺中高等行政法院111年度訴字 第43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抗告駁回。 二、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抗告法院認抗告為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為駁回抗告之裁 定。 二、抗告人主張法務部調查局臺中市調查處虛構事實提起刑事告 發書,誤導相對人財政部中區國稅局民權稽徵所(下逕稱民 權稽徵所)於無具體違規證據,逾越權限濫用權力違法開立 6件裁處書,應屬無效,爰依稅捐稽徵法第28條規定申請相 對人財政部中區國稅局退還抗告人佑達保險經紀人有限公司 (下逕稱佑達公司)所繳91年至96年自繳款新臺幣(下同)94 6萬5,490元,退還抗告人詮達保險代理人有限公司(下逕稱 詮達公司)92年至96年自繳款786萬3,549元(含詮達公司94年 繳納補課稅稅單及罰鍰稅單6筆應退還14萬5,351元),合計1 ,732萬9,039元,並依行政訴訟法第7條規定合併請求損害賠 償,請求相對人財政部中區國稅局111年擴大損害賠償325萬 元(含民權稽徵所162萬5,000元),並聲明:⒈佑達公司請求 相對人財政部中區國稅局應退還91年至96年自繳款計946萬5 ,490元;詮達公司請求相對人財政部中區國稅局應退還92年 至96年自繳款計786萬3,549元(含詮達公司94年繳納補課稅 稅單及罰鍰稅單6筆應退還14萬5,351元)。⒉請求相對人財政 部中區國稅局111年擴大損害賠償325萬元(含民權稽徵所162 萬5,000元),並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三、原裁定略以:關於列民權稽徵所為共同被告部分,因民權稽 徵所不具當事人能力,故該部分訴訟為不合法,且無從補正 ,應予裁定駁回。有關上開訴之聲明⒈部分,經原審以另案 判決駁回後,亦經本院裁判駁回上訴確定,為上開確定判決 效力所及,該部分起訴亦為不合法,應予裁定駁回。至於上 開訴之聲明⒉部分,因抗告據以合併請求之上開訴之聲明⒈部 分訴訟為不合法,則其合併請求相對人財政部中區國稅局應 賠償如前揭聲明⒉所示損害,即失所依附,應併予裁定駁回 等語。 四、抗告意旨略謂:民權稽徵所係基於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處務規 程第4條第18款所設立,具有法定單獨地位,並非內部單位 ,原裁定以民權稽徵所不具當事人能力,駁回抗告人該部分 之訴,並無理由等語。 五、本院按:  ㈠行政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第3款規定:「原告之訴,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 正者,審判長應先定期間命補正:……三、原告或被告無當事 人能力。」第22條規定:「自然人、法人、中央及地方機關 、非法人之團體,有當事人能力。」行政程序法第2條第2項 規定:「本法所稱行政機關,係指代表國家、地方自治團體 或其他行政主體表示意思,從事公共事務,具有單獨法定地 位之組織。」行政機關乃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行政主 體所設置,得代表各行政主體為意思表示之組織,故是否為 行政機關,應以有無單獨之組織法規、有無獨立之編制、預 算及有無印信之標準判定之。若屬機關之內部單位,並無作 成行政處分之權能,其所為意思表示,視為其所隸屬機關之 行政處分。依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處務規程第1條規定:「財 政部中區國稅局(以下簡稱本局)為處理內部單位之分工職 掌,特訂定本規程。」第4條規定:「本局設下列組、室及 稽徵所:……十八、民權稽徵所,分4股辦事。」第16條規定 :「本局為應轄區稽徵業務需要設派出單位(稽徵所),掌 理所轄地區國稅稽徵業務。」可知,民權稽徵所係相對人財 政部中區國稅局為實際稽徵業務需要所設置之內部單位,並 無單獨組織法規或獨立編制,依上開說明,非屬行政機關, 不具有行政訴訟之當事人能力,抗告人既已列財政部中區國 稅局為相對人,自毋庸就此為補正,抗告人以民權稽徵所為 相對人提起本件訴訟,為不合法,原裁定據以駁回,於法並 無不合。   ㈡行政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第9款規定:「原告之訴,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 正者,審判長應先定期間命補正:……九、訴訟標的為確定判 決、和解或調解之效力所及。」同法第213條規定:「訴訟 標的於確定之終局判決中經裁判者,有確定力。」蓋同一事 件於確定終局判決後,其訴訟標的法律關係經確定終局判決 而有確定力者,即成為該訴訟事件當事人間法律關係之基準 ,相同當事人不得就同一法律關係更行起訴,此為一事不再 理之原則,違背此原則者,即為法所不許。經查,佑達公司 及詮達公司前曾向相對人財政部中區國稅局申請退還繳納之 營業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稅款,經相對人財政部中區國稅局 否准後,循序向原審提起行政訴訟,求為判決相對人財政部 中區國稅局退還佑達公司所繳91年至96年稅款946萬5,490元 及詮達公司所繳92年至96年稅款771萬8,198元暨利息,經原 審以105年度訴字第47號判決駁回其訴,並經本院以106年度 判字第55號判決駁回其上訴確定在案。其後,詮達公司另訴 請相對人財政部中區國稅局退還94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補稅 金額及罰鍰共14萬5,351元,亦經原審以110年度訴字第307 號判決駁回其訴,並經本院以112年度上字第282號裁定駁回 上訴確定在案,有上開裁判影本附卷可按,則佑達公司及詮 達公司復提起本件訴訟請求退還佑達公司所繳91年至96年稅 款946萬5,490元、詮達公司所繳92年至96年稅款771萬8,198 元暨94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補稅金額及罰鍰14萬5,351元( 即訴之聲明⒈部分),即為前案確定判決效力所及,其等就 前案確定判決效力所及之訴訟標的再行起訴,已違反一事不 再理原則,原審裁定駁回此部分請求,於法核屬有據。   ㈢當事人主張因行政機關之違法行政行為受有損害,循序向行 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並依行政訴訟法第7條規定於同一程 序中,合併依國家賠償法規定請求損害賠償者,經行政法院 審理後,如認行政訴訟部分因有行政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第 2款至第10款情形而不合法者,此時行政訴訟既經裁定駁回 ,其依國家賠償法附帶提起國家賠償之訴部分,屬附帶請求 之性質,非可單獨提起之行政訴訟,因而失所依附,自得一 併裁定駁回(本院98年度6月份第1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 意旨參照)。經查,抗告人對相對人財政部中區國稅局所合 併提起之退還稅款請求(即訴之聲明⒈部分)既有行政訴訟 法第107條第1項第9款情形而不合法,則其依行政訴訟法第7 條規定合併請求相對人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賠償325萬元(即 訴之聲明⒉部分),依上開說明,即失所依附,原裁定併予 駁回,亦無不合。 ㈣綜上,原裁定駁回抗告人對相對人財政部中區國稅局等之請 求,依上開規定及說明,均無不合,抗告意旨仍執其一己主 觀之法律見解指摘原裁定違法,求予廢棄,難認有理由,應 予駁回。   六、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 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第85條第1項本文,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李 君 豪 法官 李 玉 卿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林 欣 蓉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 玉 純

2025-03-26

TPAA-113-抗-136-20250326-1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4年度聲字第114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南市北區文元國民小學間抗告事件(本 院114年度抗字第39號),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行政法院信其主張為 真實且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或提出受訴行政法院管 轄區域內有資力之人出具之保證書以代釋明,此觀行政訴訟 法第102條第2項、第3項及第176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4條 之規定自明。而所謂無資力,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 之信用者而言。次按「下列各款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 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三、向最高 行政法院提起之事件。」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 定有明文,且依同法第49條之3第1項規定:「第49條之1第1 項事件,當事人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者,得依訴訟救助之 規定,聲請行政法院為其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因此, 關於選任訴訟代理人之聲請,自應就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 之事由釋明之。 二、聲請人對高雄高等行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129號裁定提起 抗告(本院114年度抗字第39號),並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 訴訟代理人。經核聲請人未提出任何可使本院信其主張為真 實且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其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 之信用,或提出保證書以代之,俾供本院審酌,是聲請人並 未釋明其無資力支出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又經本院 依職權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查詢結果,亦無聲請人以 無資力為由申請法律扶助而經准許情事,有該會民國114年2 月11日法扶總字第0000000000號函附卷可稽。是以,聲請人 就無資力部分,既未能盡釋明之責,其訴訟救助聲請自無從 准許,並因本件不符訴訟救助之要件,依首開規定及說明, 聲請人聲請本院選任訴訟代理人,亦無從准許,均應駁回。 三、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李 君 豪 法官 李 玉 卿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林 欣 蓉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 玉 純

2025-03-26

TPAA-114-聲-114-2025032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