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泰良

共找到 15 筆結果(第 11-15 筆)

司消債核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消債之前置協商認可事件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消債核字第7965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相 對 人 即債務人 陳泰良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協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如附件所示債權人與債務人間於民國113年11月25日協商成立之 債務清償方案,予以認可。   理 由 一、按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 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債務人為前項 請求或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並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 、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及按債權人之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 條第1 項、第2 項定有明文。 又按同條例第151 條第1 項受請求之金融機構應於協商成立 之翌日起七日內,將債務清償方案送請金融機構所在地之管 轄法院審核,但當事人就債務清償方案已依公證法第13條第 1 項規定,請求公證人作成公證書者,不在此限;前項債務 清償方案,法院應儘速審核,認與法令無牴觸者,應以裁定 予以認可,認與法令牴觸者,應以裁定不予認可,復為同條 例第152 條第1項 、第2 項所明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債務人因消費借貸等契約而對金融機構 負有債務,並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提出債權人清冊,以書 面向聲請人即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共同協商債務清償方案 ,茲因債務人與全體債權人已於民國113年11月25日協商成 立,爰將協商成立之債務清償方案送請本院審核,請求裁定 予以認可等語。 三、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前置協 商機制協議書(金融機構無擔保債權)等件為證,堪信為真 實。再觀諸債務人與全體債權人上開協商成立之債務清償方 案內容,並無牴觸法令之情事,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沈秀容 附件:前置協商機制協議書(金融機構無擔保債權)及前置協商    無擔保債務還款分配表暨表決結果各乙份。

2025-01-15

TPDV-113-司消債核-7965-20250115-1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上訴字第561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陳泰良 選任辯護人 劉睿揚律師 鄧藤墩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不服臺灣高雄地方法 院113年度訴字第50號,中華民國113年5月30日第一審判決(起 訴案號: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32737號,移送併辦 案號:同署113年度偵字第450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本件上訴人即被告陳泰良(下稱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及審 判程序中,已陳明其上訴範圍為針對原判決量刑上訴(見本 院卷第88頁、第106頁),故而,本院僅就原審判決關於被 告所犯原判決附表一所示4罪之各宣告刑及定應執行刑妥適 與否進行審理,至於原審判決其他部分,則非本院審查範圍 ,先此敘明。 貳、本案據以審查原判決前揭量刑妥適與否之原審所認定之犯罪 事實、所犯罪名,及本案被告應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 第2項與刑法第59條減刑規定之適用,然無毒品危害防制條 例第17條第1項減免其刑規定適用之說明,均如原審判決書 所載。 參、被告上訴有無理由之論斷: 一、被告上訴意旨主張本案應有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13號判 決意旨所示之再減輕其刑至二分之一之適用。 二、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1項前段明定販賣第一級毒品者 ,處死刑或無期徒刑,係立法者基於防制毒品危害之目的所 為,固有其政策之考量,惟對諸如無其他犯罪行為,且依其 販賣行為態樣、數量、對價等,可認屬情節極為輕微,顯可 憫恕之個案,縱適用刑法第59條規定酌減其刑,仍嫌情輕法 重,致罪責與處罰不相當之情形,對人民受憲法第8條保障 人身自由所為之限制,不符憲法罪刑相當原則。法院審理觸 犯販賣第一級毒品之罪而符合上開情輕法重之個案,除依刑 法第59條規定減輕其刑外,另得減輕其刑至二分之一,司法 院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13號判決意旨著有明文。本院審 酌被告本案於不到兩個月之時間(即112年7月11日至同年8 月31日),即販賣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多達4次,且係販賣予 同一對象各2次,每次交易金額固定為新臺幣1000元(詳原 判決附表一所示),獲利雖然尚微,然顯非偶一為之,而與 施用毒品者間之偶然調用情況可認不能相提併論,亦與施用 毒品者,因受毒癮驅策,淪為上游毒販遞送毒品、收取價金 之共犯角色顯有差異,且被告前有多次毒品前科,有臺灣高 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其明知毒品具有成癮性、 濫用性,對人體健康及社會戕害甚鉅,竟無視國家杜絕毒品 犯罪之禁令,猶販賣第一級毒品予他人以營利,助長毒品流 通、氾濫,危害社會秩序,犯罪情節顯非甚為輕微。又被告 本案所犯如原判決附表一編號1至4所示之販賣第一級毒品犯 行,均已經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2項規定減輕其刑 後,再依刑法第59條規定酌減其刑,其後各罪之最輕法定刑 度已有大幅減輕,難認有何過重,縱適用刑法第59條規定酌 減其刑,仍嫌情輕法重,致罪責與處罰不相當之情形,是本 院認依前述規定遞減被告刑度後,自無再依上開憲法法庭判 決意旨減輕其刑之必要。是被告及辯護人請求依憲法法庭11 2年度憲判字第13號判決主文,再減輕被告之刑至二分之一 ,並無可採。 三、原判決復說明: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明知毒品 具有成癮性及濫用性,戕害身體健康甚鉅,為政府法律禁止 及取締流通之違禁物,對於查緝毒品之相關禁令甚嚴,且海 洛因為政府列管之第一級毒品,依法不得持有、販賣,被告 竟為圖一己私利,販賣海洛因予陳志成、許順隆,不僅助長 毒品之流通,造成社會治安之潛在危險,更對於國家之發展 有莫大之妨礙;惟念被告犯後坦承犯行,態度尚可,復考量 被告販賣毒品對象2人、販賣金額均為1000元、所獲利益非 鉅,末斟以被告於原審自陳之智識程度及家庭生活暨經濟狀 況(見原審字卷第145頁),並酌以被告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 制條例案件,經原審法院112年度簡字第1213號判決處有期 徒刑6月確定,並於112年7月11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有臺 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證,其再犯本案可認有刑 罰反應力薄弱之情形,復衡以被告犯罪動機、目的、手段等 一切情狀,就被告所犯各罪,分別量處如原判決附表一編號 1至4「宣告刑」欄所示之刑。並考量刑法第51條數罪併罰定 執行刑之立法方式,採限制加重原則,亦即非以累進加重之 方式定應執行刑,而審酌被告所犯上開4罪,犯罪時間相距 一個月餘,交易對象為2人,且犯罪手法相近,如以實質累 進加重之方式定應執行刑,則處罰之刑度顯將超過其行為之 不法內涵,而違反罪責原則,復考量因生命有限,刑罰對被 告造成之痛苦程度,係隨刑度增加而生加乘效果,而非以等 比方式增加,是以隨罪數增加遞減其刑罰之方式,當足以評 價被告行為之不法性之法理(即多數犯罪責任遞減原則), 定其應執行刑有期徒刑7年11月,核之原判決已充分斟酌被 告之各罪犯罪情節及其個人狀況,依刑法第57條各款事項而 為量刑,並定其應執行刑,無濫用裁量權、違反罪刑相當原 則等違法或不當情形。 四、綜上,被告上訴請求依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13號判決意 旨減輕其刑,並量以較原判決為輕之刑度,為無理由,應予 駁回。 五、檢察官移送併辦部分(113年度偵字第450號案件),與本案 起訴事實相同,本院自得併予審究,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8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王建中提起公訴及移送併辦,檢察官吳茂松到庭執 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徐美麗                    法 官 楊智守                    法 官 莊珮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敘述上訴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書記官 黃旭淑 附錄本判決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1項》 製造、運輸、販賣第一級毒品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處無期徒 刑者,得併科新臺幣3千萬元以下罰金。

2024-12-02

KSHM-113-上訴-561-20241202-1

司票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1939號 聲 請 人 祥鼎食品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泰良 相 對 人 郭志穎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對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金額及自附表所載利息起算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利息,准予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 票,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於民國113年10月10日經提示 未獲付款,爰提出本票1件,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等語。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用新臺幣10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本裁定送達後20日內 ,得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已提起確認 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1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朱旆瑩                                                                                                        本票附表:至清償日止利息按週年利率6%計算 113年度司票字第001939號 編 發票日 票面金額 到期日 利息起算日 票據號碼 備考 號 (新臺幣) (提示日) 001 113年10月10日 135,461元 未記載 113年10月10日 WG0000000 附註:   如持本件裁定聲請強制執行時,須一併檢附相對人(即債務 人)收受本裁定之送達證書影本提出與民事執行處。

2024-11-11

CYDV-113-司票-1939-20241111-1

司促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32240號 債 權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債 務 人 陳泰良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玖萬玖仟玖佰玖拾參元,及自 民國九十二年七月十八日起至民國一百零四年八月三十一日 止按年息百分之二十計算之利息,及自民國一百零四年九月 一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五計算之利息,並賠償 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 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緣債務人陳泰良於民國90年11月07日向聲請人簽訂信用貸款 ,約定債務人可於一定額度內使用金融卡提款或進行現金轉 帳交易,並於次月相當期日需繳還最低應繳金額。有關借款 期限、還款金額、繳息方式及利息、違約金之計算等約定均 記載於現金卡信用貸款約定書。詎料債務人未依約繳款,經 聲請人迭次催索,債務人均置之不理,依信用貸款約定書第 九條第一款約定債務人已喪失期限利益,視為全部到期,本 件係請求給付一定金額之給付,有約定書為憑。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1 日 民事第八庭司法事務官

2024-11-11

PCDV-113-司促-32240-20241111-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128號 原 告 陳福田 周惠文 陳建安 兼 上三人 訴訟代理人 陳淑霞 原 告 陳維真 林秀玲 兼 上二人 訴訟代理人 陳冠原 原 告 陳麗鸚 陳麗妃 陳俊銘 陳禎豪 許陳寶如 謝陳素霞 陳珠美瑛 陳泰良 陳泰安 陳麗如 江祥溢 江松青 江金樺 江宜璋 兼上十四人 訴訟代理人 陳素秋 原 告 陳益盛 許陳美華 陳美仙 陳黃媛 顏嘉良 顏翠瑩 陳焜懋 陳幸如 吳建毅 陳德桂 陳永誼 陳慈雅 林孟紅 林寂恍 林寂滿 林寂霞 林銘銘 林莉莉 林泰煌 林泰誠 陳睦貞 陳睦晴 林娟娟 林青茂 林奇葳 林琦洋 王佩嘉 王忠敏 王忠淳 陳美菁 陳雅洵 陳宏昌 陳林玉珠 (已歿) 兼上三十三人 訴訟代理人 陳秀芬 被 告 李OO 吳OO 吳OO 葉OO 李OO 黃OO 羅OO 呂OO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代理人,應於最初為訴訟行為時,提出委任書;當事 人書狀,除別有規定外,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 當事人或代理人應於書狀內簽名或蓋章;書狀及其附屬文件 ,除提出於法院者外,應按應受送達之他造人數,提出繕本 或影本;書狀不合程式或有其他欠缺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 其補正,民事訴訟法第69條第1項前段,第116條第1項第1款 前段、第117條前段、第119條第1項及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 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此觀同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及但書規定自明。 二、查,原告起訴時,雖委任共同原告陳淑霞、陳冠原、陳秀芬 、陳素秋為訴訟代理人,陳淑霞、陳冠原、陳秀芬(陳益盛 、許陳美華、吳建毅、林莉莉、陳林玉珠等5人則未於委任 狀上簽名)、陳素秋4人再委任周紫涵律師為複代理人,並 蓋印周紫涵律師為撰狀人而提出本件之起訴書,惟起訴書內 未檢附委任周紫涵律師之委任狀,難認周紫涵律師經合法委 任,是於起訴狀上尚無當事人或代理人之簽名或蓋章;又本 件之起訴狀僅記載被告李○○、吳○○、吳○○、葉○○、李○○、黃 ○○、羅○○、呂○○,未記載被告姓名,書狀顯不合程式。經本 院於民國113年9月24日命原告於5日內補正「原告或訴訟代 理人之簽名」、「被告之姓名」,「並於補正後按被告人數 提出繕本」,該項補正裁定於113年10月8日、同年月9日寄 存送達於陳淑霞、陳冠原住所地警察機關;於113年10月1日 、同年月4日送達於陳素秋、陳秀芬此有送達證書附卷可憑 (本院回執卷第1-4頁)。嗣陳秀芬、陳淑霞雖於113年10月 11日具狀到院,補正陳益盛、許陳美華、吳建毅、林莉莉等 4人簽名之委任狀(陳林玉珠則於起訴前已經死亡,無當事 人能力),並於補正狀上簽名,惟就「被告之姓名」、「補 正狀按被告人數提出繕本」程式欠缺事項仍未補正;陳素秋 、陳冠原則逾期迄未補正,有收狀、收文資料查詢清單在卷 為憑,是本件原告之訴自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劉哲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書記官 李毓茹

2024-10-25

TYDV-113-訴-2128-20241025-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