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假扣押執行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01-210 筆)

司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98號 聲 請 人 聖多力實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德峰 相 對 人 啟赫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啟孝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08年度存字第2158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新臺幣1,403 ,680元整,准予返還。 聲請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不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 前段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條所規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前遵 鈞院108年度司裁全字第1835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押, 曾提存新臺幣1,403,680元,並以鈞院108年度存字第2158號 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假扣押執行聲請已撤回,該假扣押 執行程序終結,經聲請人聲請鈞院定21日期間通知受擔保利 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爰聲請返還提存物,並提 出民事裁定、提存書、執行命令、確定判決書、撤回執行狀   、民事庭函等件影本為證。 三、查相對人迄未行使權利,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覆表附卷可憑   ,依上開規定,聲請人聲請返還上開擔保金,自無不合,應 予准許。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異議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六庭司法事務官 林明龍

2025-02-10

TPDV-114-司聲-98-20250210-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1998號 聲 請 人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光華 代 理 人 吳國棟 相 對 人 莊榮富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1418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中央 政府建設公債110年度甲類第七期登錄債券,面額新臺幣100,000 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前段分別   定有明文。所謂訴訟終結,在因假扣押或假處分所供擔保之 場合,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假扣押或假處分所 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為假扣押 或假處分之執行,則在供擔保人撤回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 前,受擔保利益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既尚未 確定,自難強令其行使權利,必待供擔保人已撤回假扣押或 假處分之執行,始得謂為訴訟終結(最高法院87年度台抗字 第234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前依鈞院11 3年度司裁全字第864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押,曾提供新 臺幣100,000元為擔保金,並以鈞院113年度存字第1418號擔 保提存事件提存、113年度司執全字第423號強制執行在案。 因聲請人已向鈞院聲請撤回假扣押執行,聲請人並已向鈞院 聲請定20日以上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 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提出本院113年度司裁全聲字第1 33號裁定暨其確定證明、113年度存字第1418號提存書、本 院民事執行處函文、本院113年度司聲字第1469號函文等影 本資料為憑,並經本院調閱相關卷宗查核無誤,足見兩造間 假扣押事件因聲請人撤回執行、撤銷假扣押裁定確定而告終 結。又上開程序終結後,聲請人復向本院聲請催告受擔保利 益人即相對人於21日內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未對聲請人聲 請調解、核發支付命令或起訴請求損害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 效果之訴訟行為,此有本院民事庭查詢表在卷可憑。從而, 聲請人聲請返還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依前開規定,應予准 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2025-02-08

TCDV-113-司聲-1998-20250208-1

司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發還擔保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919號 聲 請 人 三久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榮郎 相 對 人 良企機電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美伶 相 對 人 陳俊男 陳香文 張智賢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發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04年度存字第1235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10,000,000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返還擔保金,依民事訴訟法第106 條準用第104 條之規定 ,須符合:⑴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者;⑵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 利益人同意返還者;⑶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 上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 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 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之要件,法院始得裁定 返還擔保金。次按所謂「訴訟終結」,在因假扣押或假處分 所供擔保之場合,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該假扣 押或假處分所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或假處分 裁定為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則在供擔保人撤回假扣押或 假處分之執行前,受擔保利益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 損害額既尚未確定,自難強令其行使權利,必待供擔保人已 撤回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始得謂為訴訟終結,最高法院 87年度台抗字第234 號裁定意旨可資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前依鈞 院104年度司裁全字第817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押,曾提 供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並以鈞院104年度存字第1235號提 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聲請人已具狀撤回假扣押執行程序, 並依民事訴訟法第104 條第1 項第3 款規定向鈞院聲請催告 相對人行使權利而其迄未行使,爰聲請發還前開擔保金等語 。 三、經調閱相關卷宗審核,聲請人業已撤回對相對人之假扣押執 行,按諸上開說明,應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04 條第1 項第 3 款所定之「訴訟終結」情形。又聲請人聲請本院催告相對 人行使權利,該通知函於送達後相對人迄未向聲請人行使權 利等情,此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12月6日北院縉文查字 第1139505012號函、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3年12月11日中院 平文字第1130093516號函、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3年12月10 日桃院雲文字第1130090119號函、臺灣南投地方法院113年1 2月9日投院揚文字第1130023320號函、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 3年12月13日雄院國文字第1130053190號函、臺灣士林地方 法院114年1月20日士院鳴文字第1147002481號函及本院民事 紀錄科查詢表附卷足憑,從而,聲請人聲請發還本件擔保金 ,經核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三庭 司法事務官 李祐寧

2025-02-07

PCDV-113-司聲-919-20250207-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00號 原 告 林彩鳳 訴訟代理人 張顥瀚 被 告 閔嗣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9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將坐落苗栗縣○○鎮○○段000○號即門牌號碼苗栗縣○○鎮 ○○街000號房屋騰空遷讓返還原告。 二、被告應自民國113年6月12日起至返還前項房屋之日止,按月 給付原告新臺幣3,023元。 三、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四、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五、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750,000元供擔保後,得假執 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224,000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 為假執行。本判決第二項已到期部分,於原告按月各以新臺 幣1,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告如按月各以 新臺幣3,023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按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 ,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民事訴訟法第256條定有明文。原 告原起訴之訴之聲明第㈠項主張:「被告應將坐落苗栗縣○○ 鎮○○街000號房屋遷讓返還原告,並給付原告自民國113年6 月12日起至交還前開房屋之日止,按月以新臺幣(下同)5, 088元整計算相當於租金之損害金。」(本院卷第13頁), 復於113年11月26日變更訴之聲明第㈠、㈡項為:「㈠被告應將 坐落苗栗縣○○鎮○○段000○號即門牌號碼苗栗縣○○鎮○○街000 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原告。㈡被告應自113 年6月12日起至交還前項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5,088元 。」(本院卷第67至68頁),核其主張之原因事實及標的價 額均未變動,僅特定其主張房屋之建號並為文句修正,其訴 訟標的並未變更,與前開規定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系爭房屋於112年2月15日因強制執行程序遭查封 在案,伊因拍賣標得系爭房屋而於113年6月12日獲發不動產 權利移轉證書(下稱權利移轉證書)而取得系爭房屋之所有 權,並辦理登記完竣,而被告於112年2月15日假扣押查封程 序進行時即居住在內並向執行法院陳稱其乃無償使用,並無 出租或出借他人等語,嗣112年11月30日履勘時被告又改稱 :房屋有出租他人,但不清楚承租人名稱等語,然並未提出 租約,且縱有出租亦為查封後所為而對伊不生效力。又兩造 間就系爭房屋並無租賃關係存在,被告占用系爭房屋迄今乃 無權占有,並受有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爰依民法第767 條第1項、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返還系爭房屋,並自原告 取得權利移轉證書之日即113年6月12日起至返還系爭房屋之 日止按月給付5,088元之不當得利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將 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原告。㈡被告應自113年6月12日起至 交還前項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5,088元。㈢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系爭房屋於拍賣前為伊前妻訴外人謝奕臻(原名 謝丘彧、謝惠珠,下稱謝奕臻)所有,並由伊之合作方訴外 人綠宏隆有限公司(下稱綠宏隆公司)自107年3月22日起即 承租之,並非無權占有,目前系爭房屋內還存有伊自費設置 之增建與裝修,因此前開租約之租金方較市價低。況伊先前 願價購或以同一條件承租,均遭原告拒絕而未果等語,資為 抗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不爭執之事項:   下列事項為兩造所不爭執(本院卷第70頁),並有相關證據 在卷可佐,堪信為真實:  ㈠系爭房屋為原告113年5月28日以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28605 號清償借款強制執行事件拍定,同年6月12日取得權利移轉 證書,而於113年7月12日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完成,原告為 系爭房屋之所有權人(本院卷第19至20、31至37頁)。  ㈡系爭房屋於111年12月29日經本院111年度司執全字第95號假 扣押執行程序囑託為限制登記,並經同案於112年2月15日查 封之,嗣經竹南地政事務所於112年3月25日依前開囑託辦理 限制登記(見111司執全95卷內111年12月29日苗院雅111司 執全讓字第95號函、112年1月17日及112年4月18日苗栗縣竹 南地政事務所函、112年2月15日假扣押查封筆錄)。  ㈢系爭房屋於112年2月15日迄今均由被告使用。 四、本院之判斷:   原告主張被告無權占有系爭房屋等語,為被告所否認,並以 前詞置辯。是本件爭點厥為:㈠被告對於系爭房屋有無占有 權源?原告請求返還系爭房屋,有無理由?㈢原告請求被告 給付不當得利有無理由?數額若干?經查:  ㈠被告應將系爭房屋返還原告:  ⒈按拍賣之不動產,買受人自領得執行法院所發給權利移轉證 書之日起,取得該不動產所有權,債權人承受債務人之不動 產者亦同,強制執行法第98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所有人 於法令限制之範圍內,得自由使用、收益、處分其所有物, 並排除他人之干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 ,得請求返還之,民法第765條、第767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 有明文。又按以無權占有為原因,請求返還所有物之訴,苟 被告對於原告就其物有所有權之事實,已無爭執,而僅以非 無權占有為抗辯者,被告應就其抗辯有如何權源占有之事實 證明之。如不能證明,應認原告之請求為正當(最高法院72 年度台上字第2516號判決意旨參照)。是拍賣標的之買受人 於取得不動產所有權後,即得對該不動產為使用、收益,並 排除他人之無權占有。如占有人抗辯其具有合法占有權源, 則應由占有人就其具有如何之權源證明之。  ⒉經查,原告因拍賣取得系爭房屋暨其增建部分,並於113年6 月12日取得權利移轉證書、113年7月12日登記為系爭房屋之 所有權人,有權利移轉證書、系爭房屋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 、苗栗縣政府稅務局房屋稅籍證明書在卷可查(本院卷第19 至20、37、39頁),而原告主張系爭房屋於其取得權利移轉 證書之日迄今仍由被告占用當中等情,業為兩造所不爭執, 是系爭房屋係由被告占有使用當中,首堪認定。  ⒊至被告對於系爭房屋有無合法占有權源等情,被告雖辯稱系 爭房屋為綠宏隆公司於107年起向原所有權人謝奕臻承租, 伊則為綠宏隆公司之合作方並基於該租賃關係始使用系爭房 屋等語,而以其為綠宏隆公司之占有輔助人為合法占有權源 之抗辯。惟查:  ⑴首觀諸被告所提107年4月1日房屋租賃契約書、商工登記歷史 資料(本院卷第75至79、93頁),其出租人雖為謝奕臻、承 租人則為被告擔任代表人之源泉興業有限公司(嗣更名為南 庄氫泉崗股份有限公司),然其租賃契約第一條並未記載租 賃標的及使用範圍,已難認與系爭房屋有關,且該租約第二 條所載之約定租賃期間至110年3月30日即已屆滿,亦與原告 主張被告無權占有之期間即113年6月12日起迄今無涉。  ⑵復參以被告所提110年4月1日住宅租賃契約書(本院卷第81至 89頁,下稱110年4月1日租約)其出租人記載為謝奕臻、承 租人則為訴外人林聖崴(下逕稱其名),與被告稱系爭房屋 係由綠宏隆公司承租等情而供其使用等情,已屬有間,況綠 宏隆公司乃於112年3月28日始為設立登記,有112年3月29日 經濟部函在卷可參(本院卷第91頁),則被告抗辯系爭房屋 係由綠宏隆公司於107年起承租,亦與前開租約及公司登記 核有未符。再查,系爭房屋於112年2月15日本院111年度司 執全字第95號假扣押強制執行程序實施現場查封時,被告在 場表示:系爭房屋係由被告本人自行居住使用,並無出租或 出借他人。我是無償使用,債務人謝奕臻是我前妻,不住這 裡,地下層部分只有一個停車格,目前有同一棟住戶在使用 等語,有假扣押查封筆錄在卷可查(本院卷第27至28頁), 嗣112年11月30日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28605號清償債務強 制執行事件為現場執行時,被告復改稱:房屋有出租他人使 用,不清楚承租人名稱、租約再陳報等語(本院卷第29至30 頁),足認112年2月15日時系爭房屋除由被告無償使用外, 並無任何由所有權人出租或借用第三人等租賃關係存在之情 事,且被告於本件抗辯系爭房屋乃為承租人提供其使用,然 於112年11月30日時對於承租人名稱、租約俱稱不知,且嗣 該強制執行程序終結以前亦未陳報租約(見本院112年度司 執字第28605號卷),則110年4月1日租約是否為真正,殆非 無疑。  ⑶況按實施查封後,債務人就查封物所為移轉、設定負擔或其 他有礙執行效果之行為,對於債權人不生效力,強制執行法 第51條第2項定有明文,是縱認110年4月1日租約為謝奕臻與 林聖崴於112年2月15日查封後另行簽立而為真正,該租約對 於債權人即拍定人之原告而言,亦不生效力。  ⑷從而,被告抗辯其係得110年4月1日租約承租人之同意始占有 使用系爭房屋而具有合法權源云云,並非有據。  ⒋據此,被告既至少自112年2月15日占有使用系爭房屋迄今, 且未能證明其具有得以對抗原告即系爭房屋所有權人之合法 占有權源,則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請求被告騰空遷 讓返還系爭房屋,應屬有據。  ㈡被告應自113年6月12日起按月給付原告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 利3,023元:  ⒈按不當得利之受領人應返還之利益,依其利益之性質不能返 還者,應償還其價額,民法第179條前段、第181條但書定有 明文。次按拍賣之不動產,買受人自領有執行法院發給權利 移轉證書之日起,取得該不動產所有權,並不以登記為生效 要件,是否業經執行法院點交,亦於買賣之成立無礙,此觀 強制執行法第98條,民法第759條規定自明(最高法院70年 度台上字第3675號判決要旨參照)。而無權占有他人之房屋 ,可能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是無權占 有他人房屋期間所排除所有權人對於物之使用收益者,該等 使用期間之利益依其性質乃不能返還,自應償還相當於租金 之價額,以代返還其不當得利,而經拍賣而取得之不動產, 乃於取得權利移轉證書時取得不動產之所有權,是無權占有 他人拍定之房屋,當係自該他人以權利移轉證書取得房屋所 有權之日起即已排除權利人之占有,而應自該日起返還相當 於租金之不當得利。  ⒉經查,原告係於113年6月12日取得系爭房屋之權利移轉證書 ,有權利移轉證書在卷可查(本院卷第19至21頁),並為兩 造所不爭執,是原告自該日起即為系爭房屋之所有權人而得 基於其所有權行使包含使用收益所有物在內之權利,被告無 權占有系爭房屋,對於原告乃為權益侵害型之不當得利。至 被告應返還之不當得利數額,按城市地方房屋之租金,以不 超過土地及其建築物申報總價年息百分之十為限,土地法第 97條第1項定有明文。原告主張被告占有系爭房屋之申報總 價為321,600元(本院卷第16頁),為被告所是認(本院卷 第104至105頁),並有113年8月19日苗栗縣政府稅務局房屋 稅籍證明書在卷可稽(本院卷第39頁),而系爭房屋坐落之 苗栗縣○○鎮○○段000000○000000○000000地號土地,自113年1 月起申報總價則為196,554元【計算式:(47.69平方公尺× 應有部分1/28×申報地價4,960元/平方公尺)+(66.57平方 公尺×應有部分3/7×申報地價4,960元/平方公尺)+(273.07 平方公尺×應有部分1/28×申報地價4,778元/平方公尺)=196 ,554元,元以下四捨五入,以下同】,亦有前開土地登記第 一類登記謄本在卷可參(本院卷第31至36頁),是系爭房屋 之土地及建築物申報總價應為518,154元(計算式:321,600 元+196,554元=518,154元),本院審酌系爭房屋係供住宅、 停車空間、辦公室使用,且其坐落土地亦係位於都市計畫範 圍內而為城市區域(本院卷第31至33頁),並無海砂、輻射 、漏水、屋內非自然死亡或其他毀損情事,屋外為一般民宅 外觀,屋內則均作住家使用,並無顯然之部分毀損、髒汙等 情形,符合一般正常居住使用之品質(見本院112司執28605 卷內112年12月11日民事陳報狀後附系爭房屋內、外相片) ,是審酌上開房屋座落位置、狀況與使用情形,應認系爭房 屋之租金以土地及建築物申報總價之7%為當,是原告得請求 被告給付自113年6月12日起每月3,023元(計算式:518,154 元×7%÷12個月/年=3,023元)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  ⒊原告雖主張系爭房屋一層增建物部分亦有占用前開土地而應 加計相當於增建物面積之土地面積申報總價等語(本院卷第 16至17頁)。然查,觀諸系爭房屋增建部分之坐落位置亦為 苗栗縣○○鎮○○段000000○000000地號土地,即與系爭房屋坐 落之土地相同(見本院112司執28605卷內112年2月15日苗栗 縣竹南地政事務所建物測量成果圖),而原告則為該等土地 之分別共有人(本院卷第31至33頁),則系爭房屋增建部分 之坐落土地,是否原為系爭房屋坐落土地之法定空地而已為 前開原告所有且具有分管權利土地之一部?其占用逾原告對 於該土地應有部分換算面積部分是否原告是否具有使用收益 權?均未見原告敘明,則原告請求將逾其應有部分換算面積 範圍部分之土地申報總價計入,應非有據。  ㈢此外,系爭房屋於拍賣時雖記載為不點交(本院卷第25頁) ,然物之交付乃屬債之關係之規定,被告於原告買受系爭房 屋時並非執行債務人,兩造間並無買賣關係之存在,是縱認 被告於系爭房屋遭查封前經謝奕臻同意而以借貸關係使用系 爭房屋,亦與原告本於所有權人之地位請求被告交還系爭房 屋及請求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無涉,併此陳明。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第179條前段規 定,請求被告返還系爭房屋,並請求被告自113年6月12日起 按月給付3,023元部分,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其餘部分則 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以代釋明,聲請宣告假執行,經核與 法律規定相符,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90條第2項規定,酌定相 當之擔保金額予以宣告;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被 告之聲請宣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未予援用之 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 逐一詳予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陳景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周曉羚

2025-02-07

MLDV-113-訴-500-20250207-1

司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515號 聲 請 人 陳佳妤 尤文欽 前列陳佳妤、尤文欽共同 相 對 人 上宇建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競璿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599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新臺 幣866,700元,准予返還。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600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新臺 幣433,400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 前段定有明文。另依同法第106條,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 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陳佳妤、尤文欽前依鈞院民事裁定, 提供擔保金,並向鈞院提存後,聲請鈞院對相對人之財產實 施假扣押強制執行。茲因聲請人已撤回前揭假扣押執行程序 ,且通知相對人行使權利,相對人逾期未行使權利,爰聲請 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查聲請人陳佳妤、尤文欽前依本院113度裁全字第288號民事 裁定,分別提供新臺幣866,700元、433,400元為擔保,分別 以本院113年度存字第599號、第600號提存後,聲請本院對 相對人之財產實施假扣押強制執行,經本院113年度執全字 第115號對相對人之財產實施假扣押執行。次查,聲請人已 撤回前揭假扣押強制執行程序,並已定21日期間,催告相對 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等情,有聲請人所提存證信函、收件回 執;本院依職權查詢之查詢表在卷可稽,並經本院調閱前開 卷宗審核無誤。是以,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金,核無不合, 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三庭  司法事務官 郭浩銓

2025-02-07

CHDV-113-司聲-515-20250207-1

司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發還提存物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35號 聲 請 人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佩真 代理人兼送 達代收人 劉芸慈 相 對 人 楊鈞泓即楊四海之繼承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2年度存字第1123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即 中央登錄債券101年度中央政府建設公債甲類第七期金額新臺幣1 0萬元(債券代號:A01107,寄存證編號:Z000000000),准予 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 前段定有明文。另依同法第106條,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 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依鈞院民事裁定,提供擔保金,並 向鈞院提存後,聲請鈞院對相對人之財產實施假扣押強制執 行。茲因聲請人已撤回前揭假扣押執行程序,且通知相對人 行使權利,相對人逾期未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 三、經查,聲請人前依本院112年度裁全字第410號民事裁定,提 供中央登錄債券101年度中央政府建設公債甲類第七期金額 新臺幣10萬元為擔保,以本院112年度存字第1123號提存後 ,聲請本院對相對人之財產實施假扣押強制執行,經本院11 2年度執全字第192號對相對人之財產實施假扣押執行。又聲 請人已撤回前開假扣押強制執行,並已通知相對人於一定期 間內行使權利,相對人逾期未行使權利等情,有本院通知行 使權利函在卷可稽,並經本院調閱前開卷宗審核無誤。依首 揭規定,本件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異議費用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二庭  司法事務官 劉俊佑

2025-02-07

CHDV-114-司聲-35-20250207-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1958號 聲 請 人 亙古國際開發事業有限公司即亙古國際開發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嘉峰 相 對 人 裕泰坤股份有限公司即裕泰坤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阮卓俊 張生書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06年度存字第2078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100,000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不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 前段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條所規定。再按其他依法令供訴訟 上之擔保者,依同法第106條準用第104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 ,應指受擔保利益人因該供擔保之原因所受損害已得確定, 且其對供擔保之提存物行使權利並無障礙而言。故債權人於 提供擔保,對債務人財產實施假扣押或執行假處分後,嗣撤 銷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同法第530條第3項、第533條前段 、第538條之4),復撤回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債務人因 假扣押或假處分執行所受之損害已往後確定不再發生,損害 可得確定,並得據以行使權利請求賠償時,債權人即得依上 開規定,以「訴訟終結」為由,定期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 權利而未行使後,聲請法院裁定返還提存物,不以該假扣押 或假處分之本案訴訟終結為必要(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 第652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前遵本院10 6年度司裁全字第1901號民事裁定,提供如主文所示之擔保 金,以本院106年度存字第2078號提存後,遂以臺灣士林地 方法院(下稱士林地院)106年度司執全字第513號對相對人 之責任財產假扣押強制執行,嗣聲請人撤回前開假扣押執行 程序,復以本院113年度司裁全聲字第102號撤銷前開假扣押 裁定在案,是該假扣押程序業已終結,聲請人並已向本院聲 請定21日以上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而未 行使,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聲請人上開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本院106年度司裁全字 第1901號民事裁定、本院106年度存字第2078號提存書、士 林地院106年度司執全字第513號執行命令、本院113年度司 裁全聲字第102號民事裁定、本院113年度司聲字第1345號函 等件為證,復經本院依職權調閱前開相關案卷核實無訛,本 件聲請人確已撤回假扣押執行程序,且本院106年度司裁全 字第1901號假扣押裁定復經撤銷確定在案,足認符合訴訟終 結之要件。又訴訟終結後,聲請人復向本院聲請催告受擔保 利益人即相對人於21日內行使權利,惟相對人經受上開催告 通知後,迄今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支付命令或起訴請 求損害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此有本院113 年度司聲字第1345號非訟卷宗可稽,亦有本院民事庭查詢表 附卷可憑。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依 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世鵬

2025-02-07

TCDV-113-司聲-1958-20250207-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82號 聲 請 人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代 理 人 林品諾 相 對 人 王美鳳即妤蓓家飾設計裝潢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 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 有明文。次按有民事訴訟法第104條各款情形,法院應依供 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此項規定於其他依 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同法第104條第1項、第106 條亦定有明文。又供擔保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規 定聲請返還提存物或保證書者,應向命供擔保之法院為之( 最高法院86年度台抗字第55號裁定意旨參照),與當事人實 際上提存之法院無涉(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6年法律座 談會民事類提案第19號研討結果參照)。準此,此處之法院 應係指命供擔保之法院,則向非命供擔保之法院為返還擔保 金之聲請時,受聲請之法院就該聲請事件即無管轄權,應依 上開說明,將該事件裁定移送有管轄權之命供擔保之法院。   二、查聲請人為假扣押執行相對人財產,前依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13年度司裁全字第10632號民事裁定提供中央政府建設公債 101年度乙類第1期登錄債券新臺幣10萬元為擔保,經本院11 3度存字第1163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衡諸前開說明, 聲請人聲請返還上開提存物,應向命供擔保之法院即臺灣臺 北地方法院為之。茲聲請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即有違 誤。爰裁定將本件移送於有管轄權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黃鳳珠

2025-02-07

TNDV-114-司聲-82-20250207-1

司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1304號 聲 請 人 信義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耕宇 代 理 人 徐頌雅律師 歐陽漢菁律師 相 對 人 好房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貞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一一一年度存字第二四二八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壹佰陸拾伍萬元整,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不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 前段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條所規定。所謂訴訟終結,包括執 行程序終結;於假扣押執行事件,如供擔保之債權人已撤回 假扣押之執行,其撤回執行距其收受為執行名義之假扣押裁 定已逾30日,依強制執行法第132條第3項規定已不得再聲請 強制執行者,亦可認為訴訟終結。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定暫時處分事件,聲 請人前遵本院111年度全字第283號民事裁定,為擔保暫時處 分,曾提供新臺幣1,650,000元,並以本院111年度存字第24 28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復聲請人就定暫時處分裁定提起抗 告,經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抗字第1438號裁定廢棄,併駁 回聲請人之聲請;聲請人不服提起再抗告,末經最高法院11 2年度台抗字第134號裁定駁回聲請人之再抗告。嗣聲請人向 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遭駁回其定暫時處分執行之聲請,該定 暫時狀態處分程序業已終結,聲請人並已定21日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爰聲請返還本件提 存物等語,並提出民事裁定、提存書、執行命令及存證信函 等件影本為證。 三、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111年度全字第283號、111年度存字 第2428號卷宗,原定暫時處分裁定業經抗告審廢棄,並經本 院駁回其執行聲請,且詎聲請人收受暫時處分裁定已逾30日 ,聲請人已不得再聲請執行,應認訴訟已終結。相對人迄未 對聲請人行使權利,亦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附卷可稽。 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本件提存物,經核於法尚無不合,應 予准許。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異議費用壹仟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七庭  司法事務官 林庭鈺

2025-02-07

TPDV-113-司聲-1304-20250207-1

司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499號 聲 請 人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衍茂 代 理 人 鄭嫦慧 相 對 人 張伶榕律師即原債務人王鴻貴之遺產管理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提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2年度存字第925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即中 央政府建設公債102年度甲類第3期登錄債券,面額為新臺幣1,40 0,000元,准予返還。 本院112年度存字第927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即中 央政府建設公債102年度甲類第十期登錄債券,面額為新臺幣1,4 00,000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 前段定有明文。另依同法第106條,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 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依鈞院民事裁定,提供擔保金,並 向鈞院提存後,聲請鈞院對相對人之財產實施假扣押強制執 行。茲因前開訴訟已判決確定,聲請人已聲請撤銷前開假扣 押裁定,並撤回前揭假扣押執行程序,且聲請鈞院通知相對 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查聲請人分別依本院87年度裁全字第1527號、85年度裁全字 第1011號民事裁定,提供擔保金提存,嗣聲請人數次向本院 聲請變換提存物,其後分別依本院112年度裁全聲字第43號 、112年度裁全聲字第42號民事裁定,提供如主文一至二所 示擔保金,並分別以本院112年度存字第925號、112年度存 字第927號提存在案。次查,聲請人已聲請撤銷前開假扣押 裁定,並撤回前揭假扣押執行程序,且聲請本院通知相對人 行使權利,經本院以彰院毓民善113年度司聲字第384號函, 通知相對人於文到21日之期間行使權利,相對人逾期未行使 權利等情,經本院調閱前開卷宗審核無誤。依首揭規定,本 件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民事第三庭  司法事務官 郭浩銓

2025-02-06

CHDV-113-司聲-499-2025020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