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裁決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宣示判決筆錄
地方行政訴訟庭
113年度交字第804號
113年12月5日辯論終結
原 告 李彥君
被 告 交通部公路局嘉義區監理所
代 表 人 黃萬益
訴訟代理人 朱育萱
上開當事人間因交通裁決事件,於中華民國000年00月00日下午4
時在本院第五法庭公開宣示判決,出席人員如下:
法 官 黃麗玲
書記官 蔡宗和
通 譯 賴怡帆
到場當事人:如報到單所載。
法官依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9準用同法第234條第2項規定宣示判
決,並諭知將判決主文、事實及理由之要領,記載於宣示判決筆
錄,不另作判決書:
主 文
一、原處分撤銷。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300元由被告負擔。
三、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00元。
事實及理由要領:
一、事實概要:
原告於民國113年2月10日12時51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0
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行經雲林縣斗六市明德
路,為檢舉人認有違規行為於同日檢具影像資料向警察機關
提出檢舉,經雲林縣警察局斗六分局(下稱舉發機關)員警
審視影像資料後,認駕駛人有「非遇突發狀況,在車道中暫
停」之違規事實,乃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下稱道交處
罰條例)第43條第1項第4款規定,對車主製開第KAW002135
號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逕行舉發。嗣車主不服
提出陳述並辦理歸責於原告,被告函請舉發機關查復,舉發
機關函復認違規事實明確,被告乃於113年7月19日依道交處
罰條例第43條第1項第4款、第24條第1項及違反道路交通管
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表等規定,開立雲監裁字第72-KAW0021
35號裁決書,裁處原告罰鍰新臺幣(下同)24,000元,並應
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講習(下稱原處分)。原告不服,提起本
件行政訴訟。
二、理由:
㈠按道交處罰條例第43條第1項修法意旨謂:原條文之立法目的
,原為遏阻飆車族之危害道路安全的行徑所設,是以該條構
成要件列舉在道路上蛇行、行車速度超過規定最高時速60公
里,及拆除消音器等均為飆車典型行為,為涵蓋實際上可能
發生的危險駕駛態樣,第1項爰增訂第3款及第4款。且當時
提案理由為:實務上,執法人員將本條第1項第1款後段作為
「危險駕駛」的處罰依據,由於實務上對於「危險駕駛」的
定義不明確,以至於惡意用危險動作迫使對方讓道等情況鮮
少用本條處罰,反而發生有民眾礙於經濟拮据圖方便機車三
貼載孩童上學卻遭危險駕駛法辦,不符合民眾與社會的法情
感等語。是修正後道交處罰條例第43條第1項處罰行為,雖
已不侷限典型之飆車行為(第1款、第2款、第5款),而擴
及逼車(第3款)、擋車(第4款)等危險駕駛態樣;諸如「
惡意用危險動作迫使對方讓道」情況,應視具體情形依逼車
(第3款)、擋車(第4款)等規定處罰,惟駕駛行為必須已
達與本條款所例示「蛇行」駕駛之飆車典型行為所造成之高
度危險相類時,始足當之。若行為人之駕駛行為未達上述高
度危險之程度者,縱有違反其他交通法規,乃屬是否應另行
依其他交通法規予以裁罰之問題,尚難以上開規定相繩。足
認道交條例第43條第1項第4款規定之「任意驟然減速、煞車
或於車道中暫停」,行為人主觀上須有「相當惡意擋車」之
意圖,且客觀上該等擋車行為,與同條例第43條第1項第1、
2、5款之典型飆車行為,同屬危險駕駛行為之態樣,而造成
往來車輛之危險。又按道交處罰條例第43條1項第4款的目的
是要處罰非遇突發狀況,在行駛途中任意驟然減速、煞車或
或於車道中暫停的危險駕駛行為,處罰理由在於此種危險駕
駛行為容易造成後方車輛煞車不及而發生事故。因此,在適
用上,應注意其構成要件包括「非遇突發狀況」、「在行駛
途中」、「任意驟然減速」、「任意驟然煞車」、「任意驟
然於車道中暫停」,其中「任意」、「驟然」之要件必須併
存,而非滿足其中之一即可。如果欠缺此等要件,就不該當
該款處罰規定(臺北高等法院行政法院112年度交上字第240
號判決意旨參照)。
㈡經本院會同兩造當庭勘驗檢舉人所提出之檢舉影像檔案名稱「警影1.avi」、「警影2.avi」(見本院卷第93至97、106至107頁),發現上開2檔案非連續影像畫面,影像業經剪輯,且均僅有影像、無聲音;其中檔案名稱「警影1.avi」影像畫面一開始是檢舉人車輛在雲林縣斗六市明德路內側車道停等紅燈,系爭車輛則自檢舉人車輛右側出現並往左偏移至檢舉人車輛右前方後,停放於檢舉人車輛之車道前方,旋原告開門下車,快步走向檢舉人車輛左側後消失於畫面中,影像即突然結束,上開檔案全長僅9秒;而其中檔案名稱「警影2.avi」影像畫面一開始即是明德路之行車管制號誌顯示為綠燈,原告已在系爭車輛駕駛座,伸手關上車門後準備駛離現場,影像即突然結束,該檔案全長僅3秒。則檢舉人所提供之上開檢舉影像不僅經過人為刻意剪輯,影像畫面時間亦甚短,實無從據此判斷事發時之全貌,及原告是否確實有「非遇突發狀況」而任意驟然於車道中暫停之情形;況依上開影像畫面可知,原告係在檢舉人車輛已暫停停等紅燈時,將系爭車輛移至檢舉人車輛右前方而停放於檢舉人車輛之車道前方,核其過程,並無因原告暫停之行為,而導致檢舉人車輛客觀上恐有不能及時因應之具體危險情狀,加以上開檢舉影像畫面時間甚短且經過人為刻意剪輯,無從以此片段、割裂之影像畫面判斷事發時之全貌,自難認定原告確實有「非遇突發狀況,在車道中暫停」之違規行為。
㈢綜上,被告所提出之檢舉影像畫面,不足以證明原告有道交交處罰條例第43條第1項第4款「非遇突發狀況,在車道中暫停」之違規行為,本院復查無其他積極證據足資證明原告有被告所認定此違規行為,則被告以原處分裁處原告罰鍰24,000元,並應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講習,自有違誤。原告訴請撤銷原處分關於上開部分,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另第一審裁判費用300元應由被告負擔,因該費用已由原告起訴時預先繳納,被告應給付原告3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蔡宗和
法 官 黃麗玲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本筆錄正本之送達,與判決正本之送達,有同一效力。
三、如不服本宣示判決筆錄,應於筆錄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地
方行政訴訟庭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原判決所違背之
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或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
具體事實),其未載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
向本院補提理由書(上訴狀及上訴理由書均須按他造人數附
繕本,如未按期補提上訴理由書,則逕予駁回上訴),並應
繳納上訴裁判費新臺幣75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蔡宗和
TCTA-113-交-804-20241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