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吳青蓉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1-220 筆)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給付服務費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1201號 聲 請 人 即被上訴人 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仁政 訴訟代理人 王孟如律師 陳信至律師 許毓容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即上訴人尊信不動產經紀有限公司間請求 給付服務費事件(本院112年度台上字第914號),聲請核定第三 審律師酬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之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為新臺幣三萬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賴 惠 慈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心 怡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11

TPSV-113-台聲-1201-20241211-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確認抵押權不存在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2004號 上 訴 人 賴炳煌 王正源 林慧柔 林寬柔 陳惠玉 張浩翔 張詠嵐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洪俊誠律師 洪翰今律師 被 上訴 人 劉年來 法定代理人 劉秋漢 訴訟代理人 陳怡成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抵押權不存在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 國113年6月26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第二審判決(111年度重 上字第250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又 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訴,上訴 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民事訴訟法第46 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 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 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 467條、第468條、第470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各定有明文。是 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 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 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 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 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 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憲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 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 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 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 ,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 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 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認定:臺中市○○區○○段188 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為被上訴人所有,該土地有在民國10 9年4月16日登記之本金最高限額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抵押 權人為上訴人賴炳煌、王正源、林慧柔、林寛柔,及陳惠玉、張 浩翔、張詠嵐之被繼承人張添新,債務人為被上訴人及訴外人劉 昭助之抵押權(下稱系爭抵押權)。惟被上訴人於103年左右開 始出現記憶及智力退化現象,105年領有中度身心障礙證明,110 年領有重度身心障礙證明,同年11月11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0 年度監宣字第580號裁定宣告為受監護宣告人,並選定劉秋漢為 監護人。依光田醫療社團法人光田綜合醫院(下稱光田醫院)病 歷紀錄、神經心理衡鑑報告、臺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鑑定書、補充 鑑定書及再次補充鑑定書,並佐以代書陳麗文之證言,堪認被上 訴人於105年6月7日經光田醫院診斷為阿茲海默症,於109年其意 思自由恢復至可獨立處理財務之可能性低。被上訴人於109年4月 16日簽訂系爭抵押權設定契約書,及於票據號碼000000000號、 發票日為109年4月23日、票面金額800萬元本票(下稱系爭本票) 之發票人處簽名時,確屬意識障礙,無法理解並為有效之意思表 示,所為之意思表示無效。從而,被上訴人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 中段規定,請求確認系爭土地設定之系爭抵押權,系爭本票債權 對被上訴人均不存在,及上訴人應塗銷系爭抵押權登記,為有理 由等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指摘其為不當,並就原審 所為論斷,泛言未論斷、論斷矛盾或論斷違法,而非表明該判決 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 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 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 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末查,調查證據 之方法,法院原可衡情取捨,不受當事人請求拘束。原審就被上 訴人設定系爭抵押權及簽發系爭本票時,確屬意識障礙,無法理 解並為有效之意思表示,所為之意思表示無效,已得堅強心證, 並詳述心證之所由得,及被上訴人之子劉昭助於刑事偵查中之陳 述,不足為有利上訴人認定之理由,且已說明兩造其餘攻擊或防 禦方法及所用之證據,經審酌後,不足影響判決結果,而未依上 訴人之聲請訊問劉昭助,並無未調查證據及理由不備之違法,附 此敘明。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44條 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吳 青 蓉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書 英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11

TPSV-113-台上-2004-20241211-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台上字第1126號 上 訴 人 陳偉明 訴訟代理人 吳 麒律師 被 上訴 人 英全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傑民 訴訟代理人 黃文進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3月 27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第二審更審判決(112年度重上更一 字第42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第一審判決關於駁回上訴人後開第二項之訴,及原判決關於駁回 其對該部分之上訴,暨各該訴訟費用部分均廢棄。 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應再給付上訴人新臺幣二十五萬六千一 百四十六元。 其他上訴駁回。 廢棄改判部分之歷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駁回其他上訴 部分之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於民國91年間持臺灣臺中地方法 院(下稱臺中地院)91年度司促字第14633號支付命令(下 稱系爭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為執行名義,聲請該院以91 年度執字第15509號請求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 執行事件),拍賣伊所有如原判決附表所示之股票(下稱系 爭股票),繼以每股新臺幣(下同)5元,共計1,326萬20元 承受。嗣因系爭支付命令對伊之送達不合法,經法院裁定撤 銷關於伊之確定證明書確定,被上訴人受領系爭股票之法律 原因已不存在,應返還系爭股票。倘認無庸或無法返還系爭 股票,自應返還系爭股票現值,除第一審判命給付1,326萬2 0元本息,及更審前第二審判命給付128萬4,650元外,尚應 給付2,982萬3,357元本息等情。爰依民法第179條、第181條 後段、第182條第2項規定,於更審前第二審調整為先位聲明 ,求為命被上訴人返還系爭股票;備位聲明,求為命被上訴 人給付4,308萬3,377元,及自106年5月26日起算法定遲延利 息之判決(第一審判命被上訴人給付1,326萬20元本息,被 上訴人未提起第二審上訴。上訴人於原審減縮備位上訴聲明 ,請求被上訴人再給付2,982萬3,357元本息。未繫屬本院者 ,不予贅敘)。 二、被上訴人則以:伊持系爭支付命令聲請系爭執行事件,系爭 股票經第2次減價拍賣仍無人應買,伊始以每股5元承受,無 不當得利情事。縱有不當得利,伊所受之利益應為受償之債 權,非系爭股票,上訴人不得請求伊返還系爭股票,或以該 股票現值計算伊所受利益等語,資為抗辯。 三、原審以:被上訴人持系爭支付命令,聲請以系爭執行事件拍 賣上訴人所有系爭股票,經第2次拍賣,無人應買,被上訴 人於91年7月25日以每股5元,共計1,326萬20元承受。上訴 人於106年5月16日以系爭支付命令對其送達不合法為由,聲 明異議,經臺中地院106年度事聲字第82號、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106年度抗字第518號、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字第   331號裁定撤銷系爭支付命令確定證明書關於上訴人部分確 定,被上訴人已於108年10月17日將第一審判命給付1,326萬 20元本息等匯予上訴人,復於111年10月14日匯款128萬4,65 0元予上訴人,為兩造所不爭執。系爭支付命令確定證明書 關於上訴人部分,既經撤銷確定,系爭支付命令有關上訴人 部分不備執行名義之要件,被上訴人經由系爭執行事件受償 之法律依據已不存在,然執行程序已終結,無從再予撤銷, 上訴人得依不當得利法律關係,請求被上訴人返還其所受利 益。執行法院關於金錢債權之強制執行,係透過拍賣等換價 程序,以所獲得之價金抵償債權,債務人依不當得利法律關 係請求返還所受利益,乃為執行分配所獲得滿足而嗣後經確 定不存在之債權,與執行處分經撤銷後之回復原狀,其所受 利益為承受所得之執行標的物所有權,並不相同。被上訴人 於系爭執行事件以1,326萬20元承受系爭股票,扣除執行費 用22萬9,438元,其受償本金1,258萬3,541元及利息44萬7,0 41元,共計1,303萬582元,是其因系爭執行事件所受之利益 為1,303萬582元,並非系爭股票本體,上訴人請求返還系爭 股票或其現值,即不足採。又上訴人實際居住地址為○○市○○ ○路地址,然戶籍地設於臺中市中平路,此非被上訴人   所能知悉,惟自被上訴人收受法院於106年6月20日送達上訴 人聲請撤銷系爭支付命令之書狀及證據時起,其主觀上可認 識系爭支付命令有無效事由,屬惡意受領人,應自斯時起將 所受利益附加利息償還。被上訴人已於108年10月17日將第 一審判命給付之本息等給付上訴人,則被上訴人應返還其分 配受償之系爭支付命令債權本息1,303萬582元,並附加自10 6年6月21日起至108年10月16日止,以年息5%計算之利息, 計151萬4,088元,此部分不得再加計法定遲延利息。又第一 審已判命被上訴人給付1,326萬20元本息,更審前第二審判 命被上訴人再給付128萬4,650元,該部分非本件審理範圍, 是上訴人依民法第179條、第181條後段、第182條第2項規定 ,先位請求被上訴人返還系爭股票,及備位請求被上訴人再 給付2,982萬3,357元本息,均為無理由,不應准許,爰維持 第一審就上開部分所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駁回其上訴。 四、關於廢棄改判(即上訴人請求再給付25萬6,146元)部分: 按執行程序終結後,執行名義所表彰之權利,經確定判決確 認其不存在者,因已終結之執行程序無從再予撤銷,債務人 自得另依不當得利法律關係,對執行債權人請求返還該執行 行為所受之利益,與執行處分經撤銷後之回復原狀有別,非 當然指返還執行客體,仍應視執行債權人因系爭執行行為所 受之具體利益為何而定。本件被上訴人於系爭執行事件拍賣 程序中承受系爭股票,並以債權抵付承受之價金,取得系爭 股票,執行法院扣除被上訴人之執行費22萬9,438元,系爭 支付命令債權分配受償1,303萬582元本息,執行程序業已終 結,嗣上訴人聲請撤銷系爭支付命令確定證明書,經法院裁 定撤銷關於上訴人部分之確定證明書確定,被上訴人自106 年6月20日起已知系爭支付命令關於上訴人部分未據合法送 達,系爭支付命令債權不存在,被上訴人應將所其受利益附 加自106年6月21日起至108年10月16日止之利息返還,而被 上訴人已於111年10月14日償還上訴人128萬4,650元,為原 審認定之事實。系爭支付命令確定證明書關於上訴人部分既 經撤銷,系爭支付命令債權已不存在,被上訴人固無從以執 行債權即執行費及系爭支付命令債權抵付承受之價金,惟原 執行程序業已終結而無從撤銷,價金承受之法律關係尚存, 則被上訴人因該執行行為所受之具體利益,係換價承受時, 以執行債權抵付之1,326萬20元,並應以此計算應償還之附 加利息。原審遽以被上訴人就系爭執行事件僅受償系爭支付 命令債權本息1,303萬582元,謂該金額為其應返還利益,並 據以計算附加利息,於法即有未合。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 此部分不當,求予廢棄,非無理由,應由本院本於原審所確 定之事實(即附加利息之計算期間及被上訴人已償還之附加 利息金額),自為判決,經核算被上訴人就其所受利益應附 加利息計154萬796元,扣除被上訴人已償還之128萬4,650元 ,為25萬6,146元,爰將上訴人此部分敗訴判決廢棄(即第 一審判決及原判決關於駁回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再給付25萬 6,146元之訴及上訴部分),改判命被上訴人如數給付,以 資適法。 五、關於駁回其他上訴(即上訴人請求返還系爭股票、再給付逾 25萬6,146元)部分: 原審本於採證、認事之職權行使,綜合相關事證,認定系爭 支付命令確定證明書固經撤銷,系爭支付命令債權不存在, 被上訴人無從以執行債權抵付承受系爭股票之價金,惟執行 程序業已終結而無從撤銷,其因該執行行為所受之具體利益 ,應為執行分配所獲得滿足而嗣後經確定不存在之債權,並 附加利息償還,並非系爭股票。則上訴人依民法第179條、 第182條第2項前段規定,先位聲明請求被上訴人返還系爭股 票,備位聲明請求被上訴人再給付逾25萬6,164元部分,均 無理由,不能准許。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此部分為不當, 聲明廢棄,非有理由。末查,本院前次發回意旨係指示原審 就被上訴人是否不能返還系爭股票,予以釐清,此非法律上 之判斷,原審本於調查採證、取捨證據而為上開認定,並無 違背民事訴訟法第478條第4項規定。上訴人就此所為指摘, 不無誤會,附此敘明。 六、據上論結,本件上訴一部為有理由,一部為無理由。依民事 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第478條第1項第1款、第481條、第44 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賴 惠 慈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心 怡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11

TPSV-113-台上-1126-20241211-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國家賠償再審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1229號 聲 請 人 周博裕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教育部間請求國家賠償聲請再審事件,對 於中華民國113年2月20日本院裁定(112年度台聲字第1462號) ,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本院確定裁定聲請再審,如其前訴訟程序應委任律師 為訴訟代理人者,應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505條、第 466條之1第1項本文規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次按聲 請再審,應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501條第1項第4款規 定表明再審理由,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所謂表明再審理由 ,必須指明確定裁定有如何合於法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 始為相當;倘僅泛言有何條款之再審事由,而無具體情事者 ,尚難謂已合法表明再審理由。如未表明再審理由,法院無 庸命其補正,逕以裁定駁回之。 二、本件聲請人對於本院112年度台聲字第1462號確定裁定(下 稱原裁定)聲請再審,關於其前訴訟程序應委任律師為訴訟 代理人者(即原裁定附表編號1所示裁定),其聲請再審應委 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且依其於原裁定聲請狀所載,可認其 明知聲請再審要件有欠缺,參照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9條規 定,得不命補正,逕認其此部分再審之聲請非合法。又原裁 定關於前訴訟程序毋庸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者(即原裁定 附表編號2所示裁定),聲請人聲請狀內表明之再審理由,無 非說明其對於前訴訟程序確定裁定不服之理由,對於原裁定 究有如何合於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第13款規定 之具體情事,則未據敘明,依上說明,其聲請自非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   502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心 怡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11

TPSV-113-台聲-1229-20241211-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台上字第2219號 上 訴 人 王如春股份有限公司 法 定代理 人 王陳錦蘭 訴 訟代理 人 劉 建 成律師 被 上訴 人 潤隆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法 定代理 人 邱 秉 澤 兼法定代理人 劉 富 裕(原名劉錦福) 共 同 訴 訟代理 人 顏 世 翠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 112年6月7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第二審判決(111年度重上字 第241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 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 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 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 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 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 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 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 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 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 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 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 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 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 實、適用法律之職權行使所論斷:坐落○○縣○○鄉○○○○○小段2 3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為上訴人所有,第一審共同被告 陳育憲(已確定)與上訴人法定代理人之配偶王滋林於民國10 1年7月27日簽訂租賃契約書,由陳育憲向王滋林承租系爭土 地其中面積6,018平方公尺。被上訴人潤隆建設股份有限公 司(下稱潤隆公司)出廠之系爭產品,為依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於99年7月5日公告修正之「一般廢棄物─垃圾焚化廠焚化底 渣再利用管理方式」第2條規定經前處理後之再利用產品, 非一般廢棄物,復經潤隆公司、被上訴人金兆豐企業股份有 限公司(下稱金兆豐公司)交付使用單位陳育憲合法再利用, 陳育憲事後所為摻合污泥等行為,應與被上訴人無涉。被上 訴人既未曾為加害行為,上訴人之系爭土地遭污染,別有他 人應負其責,與被上訴人所為前處理與運送行為均無關聯。 從而,上訴人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4條第2項、第 185條第1項前段、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上訴人 應與第一審共同被告陳育憲等30人(即第一審判決主文第1項 所列被告)連帶給付新臺幣4,192萬9,428元本息,不應准許 等情,或原審贅述而與上開認定無涉部分,指摘其為不當, 並就原審已論斷或其他於判決結果無影響者,泛言未論斷, 或違背論理法則、證據法則、經驗法則,而非表明該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 具體事實,亦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 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 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末查,證物是否可採、證明力如何,審理事實之法院本得 衡情取捨。原審本其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綜合 相關事證,認定金兆豐公司並非使用單位,僅係運送者,並 說明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用證據,經斟酌後均不影響 判決結果,爰不逐一論列,自無上訴意旨指摘之證據漏未審 酌之違失可言。又上訴人提起第三審上訴後,主張潤隆公司 應實施底渣再利用之第一級自主品質管制,負有監督、追蹤 本件底渣之使用,防止底渣被挪作他用之法定注意義務云云 ,核屬新主張,依民事訴訟法第476條第1項規定,本院不得 審酌。均附此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481條、第444 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許 紋 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書 英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2024-12-11

TPSV-112-台上-2219-20241211-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再抗告而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1226號 聲 請 人 張寶玉 指定送達處所:新北市永和區中正路郵政 第177號信箱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張川間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事件,對於 中華民國113年9月23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113年度抗字第1000 號),提起再抗告,而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 明之。又再抗告人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聲請第三審法院 為之選任律師為其訴訟代理人者,亦同,此觀民事訴訟法第 109條第2項、第284條,及第495條之1第2項準用第466條之2 第1項之規定自明。本件聲請人對於原法院上開裁定提起再 抗告,向本院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律師為其訴訟代理人,未 提出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並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 其無資力之事實,復未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新北分會 申請法律扶助,有該分會函可稽,揆諸前開說明,其聲請即 屬不應准許。至於聲請人所提本院113年度台聲字第194號裁 定,其准予訴訟救助之效力不及於本件,亦難憑為其無資力 之釋明,附此敘明。 二、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許 紋 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書 英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2024-12-11

TPSV-113-台聲-1226-20241211-1

台聲
最高法院

強制執行點交聲請訴訟救助抗告而聲請訴訟救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1225號 聲 請 人 華茂城企業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人 李坤鎔 上列聲請人因與苗栗縣政府稅務局間強制執行點交事件,聲請訴 訟救助,對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31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 3年度聲字第133號),提起抗告,而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資力 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並能即時 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109條第2項、第284 條之規定自明。上開規定,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規定,於強 制執行程序準用之。本件聲請人對於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3 年度聲字第133號裁定,提起抗告,而向本院聲請訴訟救助,然 未釋明其確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之信用,致無資力支出本件 訴訟費用。聲請人復未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新北分會申請 法律扶助,有該分會函可稽。揆諸前開說明,其所為聲請,即屬 不應准許。 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 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吳 青 蓉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書 英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11

TPSV-113-台聲-1225-20241211-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確認股份所有權等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台上字第2376號 上 訴 人 台灣開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兼 法 定 代 理 人 盧永仁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吳欣叡律師 羅韵宣律師 王伊忱律師 蔡建賢律師 被 上訴 人 盧紫櫻 訴訟代理人 朱百強律師 施穎弘律師 羅浩瑋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股份所有權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 112年6月7日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第二審判決(111年度重上字 第105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股份有限公司由董事長對外代表公司,董事長請假或因故 不能行使職權時,依公司法第208條第3項規定由代表公司之 副董事長、常務董事、董事行使其職權。本件訴訟繫屬中, 上訴人台灣開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開得公司)董事長變 更為盧林翠華,然盧林翠華於民國000年0月00日去世,上訴   人盧永仁為開得公司現存董事,有股東臨時會議事錄、董事 會議事錄及戶籍謄本可稽,茲據盧永仁於112年9月1日具狀 聲明承受訴訟,核無不合,先予敘明。 二、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開得公司為伊之家族企業,伊母盧林 翠華持股1000股,盧永仁持股4萬7630股,伊則持股1370股 ,合計5萬股。嗣伊與盧林翠華、盧永仁(下稱盧永仁2人) 於104年7月21日簽署遺產分割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約 定盧永仁作為繼承伊父盧盛源日本東京都港區麻布十番三丁 目14番地8、2土地(下稱東京都港區土地)及其上同丁目14 番8號建物(下稱東京都港區房屋,與上開土地合稱東京都港 區房地)之代償,應讓與伊開得公司股份2萬3130股(下稱 系爭股份),已有讓與系爭股份之意思合致,否則對伊亦負 有移轉義務,開得公司則應變更股東名簿之記載。爰先位依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79條、第767條及公司法第165 條規定,求為確認系爭股份為伊所有;開得公司應將其股東 名簿記載變更為盧永仁及伊各2萬4500股。備位依系爭協議 及公司法第165條規定,請求盧永仁移轉系爭股份予伊,開 得公司將其股東名簿記載變更為盧永仁及伊各2萬   4500股(其他未繫屬本院部分,不予論述)。 三、上訴人則以:盧永仁2人與被上訴人依97年7月21日遺產分割 協議書(下稱97年協議),各自取得被繼承人盧盛源財產所有 權,104年間無遺產可供分配,系爭協議屬自始客觀不能給 付而無效。縱認系爭協議有效,被上訴人應先配合東京都港 區房地之移轉登記,於先行給付履行前,盧永仁尚無移轉股 份之義務;如認此等義務非先行給付,亦應同時履行等語, 資為抗辯。 四、原審維持第一審所為被上訴人先位之訴一部為有理由之判決 ,駁回上訴人之上訴,理由如下: (一)盧永仁2人、被上訴人及被繼承人盧盛源均具我國籍,且本 件因我國公司股權變更、登記涉訟,本事件應以關係最切之 中華民國法律為準據法。 (二)綜酌97年協議、系爭協議、確認書,及見證律師堀敏明報告 書等件,相互以參,可知盧永仁2人、被上訴人於97年間作 成遺產分割協議,各依遺產所在地即日本國法律取得相關權 利,嗣3人於104年7月21日作成系爭協議,將原分配予被上 訴人之東京都港區土地、原分配予盧林翠華之東京都港區房 屋6至7樓協議由盧永仁取得,即東京都港區房地全部由盧永 仁取得,被上訴人另取得原分配予盧林翠華之泰昌商事株式 會社(下稱泰昌會社)股份200股,及其他非遺產範圍之盧 林翠華泰昌會社之股份3800股,且約定:「繼承人盧永仁作 為繼承第2項不動產(即東京都港區房地)之代償,應讓與持 有之開得公司股份4萬7630股中之2萬3130股(即系爭股份) 予繼承人盧紫櫻」等語。基於契約原則,其等以債權協議變 更先前協議,未違反強制禁止規定或公序良俗,並無不許之 理。    (三)參諸盧永仁簽署系爭協議,以系爭股份作為取得東京都港區 房地之代償,未有被上訴人先行給付或附以條件之字句,且 開得公司為未發行股票之公司,股份轉讓不適用公司法第16 4條記名股票轉讓規定,則3方就系爭協議達成意思表示合致 之時,應認東京都港區土地、系爭股份業經盧永仁及被上訴 人轉讓予他方而各自取得所有權。又公司就股東名簿變更登 記之手續,無由讓與人協同為之之必要。從而,被上訴人先 位之訴請求確認系爭股份為其所有,並依公司法第165條第1 項規定請求開得公司將原登記於盧永仁名下之股份,變更登 記為被上訴人持有,即屬有據,應予准許;被上訴人先位之 訴有理由,其備位之訴毋庸審酌。   五、本院之判斷:   按遺產分割協議性質為全體繼承人為終止遺產公同共有關係 之債權契約,其分割方法,僅須共同繼承人全體之同意即可 。又共同繼承人訂立遺產分割協議後,另行變更原約定事項 ,或約定將遺產原物分配於部分繼承人,由該繼承人對於未 分得遺產原物之繼承人以金錢或他物補償,皆為法所不禁。 又取捨證據、認定事實及解釋契約屬於事實審法院之職權, 若其取捨、認事並不違背法令及經驗法則、論理法則或證據 法則,即不許任意指摘其採證或認定不當,以為上訴第三審 理由。原審本於採證、認事及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綜酌系 爭協議之約定內容及調查證據之所得,合法認定系爭協議為 有效成立之債權契約,兩造並於系爭協議成立時就原屬被上 訴人之東京都港區土地、原為盧永仁所有之系爭股份達成讓 與合意,而生物權變動之效力,因以上述理由,為不利上訴 人之判決,經核於法並無違誤。又被上訴人以其為系爭股份 所有權人提起確認之訴,或請求盧永仁負移轉義務,及依公 司法第165條規定請求開得公司將股東名簿內系爭股份變更 登記為其所有,性質為一般民事訴訟事件,原審未依民事訴 訟法第452條規定,將原判決廢棄或移送於臺灣高雄少年及 家事法院,並不違背法令。其餘上訴論旨,均係就原審取捨 證據、認定事實及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指摘原判決違背法 令,聲明廢棄,非有理由。     六、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   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心 怡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11

TPSV-112-台上-2376-20241211-1

台抗
最高法院

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對書記官處分異議)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874號 抗 告 人 謝 諒 獲 指定送達 [email protected] 黃 敏 祚 黃 哲 彥 黃謝桂美之Litigation Trust 信託 Highberger, Kakita,Spencer&Turner MAF Corp. 上 一 人 法定代理人 K. Hung 抗 告 人 一心稅務專利法律師事務所 法定代理人 Paul Hsieh 上列抗告人因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對書記官處分異議)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1年3月30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110年度抗字 第1159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抗告,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規定預納裁判 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本件抗告人謝諒獲、黃敏祚、黃 哲彥、黃謝桂美之Litigation Trust 信託 Highberger, Kakita,Spencer&Turner MAF Corp.及一心稅務專利法律師 事務所對於民國111年3月30日臺灣高等法院110年度抗字第1 159號裁定(下稱原裁定),提起抗告,未據預納裁判費, 雖併向本院聲請訴訟救助,惟經本院以111年度台聲字第165 5號裁定駁回,該裁定已於113年8月8日為公示送達。茲已逾 相當期間,迄未據補正,參照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9條規定 ,可認其明知抗告要件有欠缺,爰不定期間命補正,逕以裁 定駁回之。 二、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 1項、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賴 惠 慈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心 怡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11

TPSV-113-台抗-874-20241211-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定地上權存續期間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1247號 聲 請 人 即被上訴人 祭祀公業法人新北市楊六賽 法定代理人 楊政信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即上訴人饒淑伊等間請求定地上權存續期 間事件(本院113年度台上字第895號),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 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之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為新臺幣三萬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許 紋 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書 英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2024-12-11

TPSV-113-台聲-1247-2024121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