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呂維翰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1-220 筆)

橋簡
橋頭簡易庭

清償信用卡消費款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橋簡字第1199號 原 告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訴訟代理人 高鈺雯 被 告 邱永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信用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 8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柒萬伍仟捌佰壹拾玖元,及自民國九十五 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起至民國一百零四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按週年 利率百分之二十計算之利息,另自民國一百零四年九月一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十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 條各款 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前向原告申辦信用卡並簽訂使用契約,依約 被告得持卡至特約商店簽帳消費,並應於繳款截止日前清償 帳款,若選擇以循環信用方式繳款,仍應於當期繳款期限前 繳付最低付款額,並按週年利率20%計付循環信用利息,另 依銀行法第47條之1之規定,民國104年9月1日後之利息以15 %為上限。詎被告未依約繳款,尚積欠原告本金新臺幣(下 同)75,819元及相關利息未清償,爰依信用卡契約之法律關 係提起本件訴訟。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查原告主張之前揭事實,業經其提出信用卡申請書、信用卡 約定條款、帳務查詢明細、沖償明細、帳單明細等件為證( 見本院卷第11至18、41至82頁),經本院審酌該等證據所載 內容,核屬相符,堪認真實。從而,原告依信用卡契約之法 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款項,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 條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 訴之判決,應依同法第389 條第1 項第3 款規定,依職權宣 告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呂維翰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 記 官  陳勁綸

2025-01-23

CDEV-113-橋簡-1199-20250123-1

橋簡
橋頭簡易庭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橋簡字第1215號 原 告 林淑惠 被 告 富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洪文興 訴訟代理人 汪宜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7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要領 一、本件依民事訴訟法第434條第1項合併記載事實及理由要領。 二、按執行名義成立後,如有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 ,債務人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權人提 起異議之訴。如以裁判為執行名義時,其為異議原因之事實 發生在前訴訟言詞辯論終結後者,亦得主張之。強制執行法 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故就具有確定判決同一效力之執行 名義,債務人僅得以執行名義成立後之消滅或妨礙事由起訴 ,不得對於執行名義成立前之事由再行爭執,若其主張之事 由在執行名義成立之前即已存在,為執行名義之裁判縱有不 當,亦非異議之訴所能救濟,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2653 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本件原告起訴主張被告前向本院聲請對原告強制執行,經本 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42331號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 )受理,但系爭執行事件之債務是原告前配偶訴外人陳俊吉 擅自偽造原告簽名,以原告名義作保所致,與原告無關,故 請求撤銷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等語。然依被告於系爭執 行事件提出之臺灣高雄地方法院95年度執字第18044號債權 憑證,該債權憑證執行名義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2年北簡字 第27487號民事判決及確定證明書(下稱系爭前案),業經 本院調閱系爭執行事件卷宗確認無誤。故依上開說明,原告 僅得以系爭前案判決成立後之事由,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 而原告所主張陳俊吉當年偽造其簽名作保之事,係屬執行名 義即系爭判決成立前即存在之事實,而非執行名義成立後所 發生之事實,依前揭說明,原告自不得據此提出債務人異議 之訴。從而原告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請求撤銷系爭執行事 件之執行程序,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及舉證,經本院審酌後認 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再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呂維翰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 記 官  陳勁綸

2025-01-23

CDEV-113-橋簡-1215-20250123-1

橋簡
橋頭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橋簡字第1235號 原 告 簡義誠 訴訟代理人 簡泋琳 被 告 莊峻源 萬隆通運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誓彬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蔡松淵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 4年1月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陸萬壹仟參佰參拾參元,及自附表所 示利息起算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二分之一,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陸萬壹仟參佰 參拾參元為原告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莊峻源受僱於被告萬隆通運有限公司(下稱 萬隆公司)於民國112年9月10日7時35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 00-0000號營業用大貨車,沿高雄市仁武區鳳仁路由南往北 方向行駛,行經該路218巷口時,本應注意車前狀況,並隨 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且依當時天侯陰、無照明、柏油路 面乾燥、無缺陷、無障礙,且視距良好,更無其他不能注意 之情形,竟疏未注意於此即貿然前行,並撞擊同向前方路旁 之電線桿,致該電線桿倒往對向車道,適對向由原告所駕駛 車牌號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訴外人簡 泋琳所有,已讓與損害賠償請求權)見狀煞車不及,撞擊該 倒下電線桿(下稱系爭事故),致系爭車輛受損嚴重,且因 系爭車輛為94年出廠之老車,修復不符經濟效益,原告只得 將系爭車輛報廢,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系 爭車輛價值新臺幣(下同)118000元等語。 二、被告則以:原告主張之系爭車輛價值過高等語,資為抗辯。 三、本院之判斷: (一)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民法第184 條第1 項前段、第191 條之2 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按受僱 人因執行職務,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由僱用人與行為人 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但選任受僱人及監督其職務之執行, 已盡相當之注意或縱加以相當之注意而仍不免發生損害者, 僱用人不負賠償責任,民法第188條第1項亦有明文。 (二)原告主張之系爭事故發生經過、莊峻源當時受雇萬隆公司駕 車,及系爭車輛因該事故受損維修費過高而報廢,原告因此 受有系爭車輛價值之損害(已自車主受讓損害賠償請求權) 等事實,有本院113年度交簡字第1221號刑事判決、估價單 、廢機動車輛回收管制聯單、債權讓與同意書可參(附民卷 第13至24頁),且被告對此部分事實並未爭執,堪以認定。 莊峻源駕車不慎導致系爭事故發生,原告主張莊峻源應與其 雇主萬隆公司連帶賠償,自非無據。 (三)原告主張系爭車輛之價值為118000元,雖經提出露天拍賣網 頁資料為證(附民卷第11頁),但此類拍賣網站之價格為賣 方開價,未必為最後成交價,為一般所知之事,且不同車輛 之個別車況亦有不同,無從逕以該網頁資料認定系爭車輛價 值。本院依據原告所提出之網頁資料,設定相近年分、型號 搜尋8891中古車網站,有多筆金額不同之搜尋結果(本院卷 第23至25頁),本院將上開搜尋結果提示兩造,經兩造表示 願以該網頁資料同年份、型號之平均價認定本件損害金額( 本院卷第37頁)。經核8891網頁資料與原告所提網頁資料年 份、型號相同之刊登資料共有3筆,金額分別為5.6萬、6.9 萬、5.9萬,取平均值為6.1333萬([5.6+6.9+5.9]/3=00000 00...)即61,333元,故本件原告得請求之車損應以此金額 為準。 四、從而,原告主張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61,333元,及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翌日(如附表所示)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 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則無理 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 條訴訟適用簡易程 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 條第1 項第3 款規定 ,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 條第2 項規定,依 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後,免為假執行。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經審 酌後於本件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呂維翰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 記 官  陳勁綸 附表 被告 送達日 利息起算日 備註 莊峻源 113年6月28日 113年6月29日 附民卷第27頁。 萬隆通運有限公司 114年1月7日(言詞起訴) 114年1月8日 本院卷第35頁。

2025-01-23

CDEV-113-橋簡-1235-20250123-1

橋簡
橋頭簡易庭

清償債務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橋簡字第1167號 原 告 陳麗玲 被 告 楊仁傑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7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拾參萬伍仟伍佰貳拾元,及自民國一百 一十四年九月二十三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 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壹拾參萬伍仟伍佰貳拾元為 原告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 條各款 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前向車商貸款新臺幣(下同)80萬元,分42 期償還,每期應繳19,360元,原告為其連帶保證人,已為被 告清償7期款項共135,520元,爰依保證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 償還上開金額等語。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35,520元及自起 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按保證人向債權人為清償後,於其清償之限度內,承受債權 人對於主債務人之債權,民法第749條前段定有明文。經查 ,原告主張之上揭事實,已據其提出匯款單據7張為證,而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陳述,依民事訴訟法第280 條第3 項準用第1 項規定,視 同自認,是本院依上開證據調查結果,堪認原告主張之事實 為真實。從而原告依保證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償還上開金額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4年9月23日(本院卷第35頁)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 條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 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 條第1 項第3 款規定,應依職權宣 告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呂維翰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 記 官  陳勁綸

2025-01-23

CDEV-113-橋簡-1167-20250123-1

橋小
橋頭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橋小字第1061號 上 訴 人即 被 告 楊雅蘭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即原告張語潔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 人對於民國113年11月28日本院113年度橋小字第1061號第一審判 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查本件上訴人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 8,00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500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 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32第2 項、第442 條第2 項規定,限上訴人 於本裁定送達後5 日內如數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其上訴,特 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呂維翰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 記 官 陳勁綸

2025-01-23

CDEV-113-橋小-1061-20250123-2

橋小
橋頭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橋小字第1368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王婉馨 被 告 詹欽堡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8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萬參仟柒佰零參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 二年八月二十五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一點八四五 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呂維翰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24第2 項:對於本判決之上訴,非以違背 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 須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 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之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 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 記 官  陳勁綸 訴訟費用計算式: 裁判費(新臺幣)  1,000元 合計        1,000元

2025-01-23

CDEV-113-橋小-1368-20250123-1

橋補
橋頭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橋補字第1083號 原 告 第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正漢 上列原告與被告許敏祐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 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22,42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 第249 條第1 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呂維翰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 記 官 陳勁綸

2025-01-23

CDEV-113-橋補-1083-20250123-1

橋簡
橋頭簡易庭

遷讓房屋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橋簡字第725號 原 告 王伍順 訴訟代理人 陳建誌律師 被 告 蔡姿慧即環宙實業行 訴訟代理人 黃順天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7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依民事訴訟法第434條第1項合併記載事實及理由要領。 二、原告為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00巷00弄0號房屋(下稱 系爭房屋)之登記所有人,該屋係於民國112年6月間向前手 訴外人曾順得以新臺幣(下同)1050萬購買(此買賣契約下 稱系爭買賣契約)並登記在原告名下,但由被告占有使用並 由被告按月繳納貸款,原告於113年3月寄送存證信函(下稱 系爭存證信函)向被告表示要收回該屋自用,要求被告遷離 等事實,有系爭房屋建物登記謄本、原告之臺灣銀行存摺明 細、系爭買賣契約、存證信函可參(本院卷第15、63、93、 23頁),且未據兩造爭執,此部分事實首堪認定。 三、原告主張購買系爭房屋後,被告向其租用系爭房屋,並以繳 納貸款之方式給付房租,原告業已透過系爭存證信函終止租 約,故基於所有權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遷讓返還房屋等情, 為被告所否認,辯稱兩造就系爭房屋為借名登記關係,又縱 認借名登記不存在,原告終止租約亦不合土地法第100條規 定等語。經查: (一)按稱「借名登記」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將自己之財產以他 方名義登記,而仍由自己管理、使用、處分,他方允就該財 產為出名登記之契約。又主張有借名委任關係存在事實之當 事人,須就此項利己事實為證明。其就上揭利己之待證事實 ,茍能證明在經驗法則或論理法則上,足以推認該待證事實 存在之間接事實,即無不可,非以直接證明該待證事實為必 要(民事訴訟法第282條規定參照)。此時原不負舉證責任 之對造,即應就與上開事實不能併存之他項事實,為相當於 本證(等同於同法第281條所稱之「反證」)之舉證活動而 予以推翻(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3102號判決意旨參照 )。 (二)系爭契約是由被告以買方名義簽訂,另於契約上手寫加註被 告同意將房屋產權登記為原告名義等語,有系爭契約可參( 本院卷第98頁)。至於當時買賣的經過,證人即房仲林慧玲 證稱:系爭房屋從看屋到後續洽談都是被告跟一位王大哥( 按:即原告父親王建文)出面在處理,他們以夫妻相稱,就 我所知要買房子的就是王大哥跟被告,要買的時候本來要登 記他們名下,但因為被告名下已有房屋貸款成數會比較少, 所以就討論要登記在王大哥兒子名下,王大哥有不只一個兒 子,本來有討論要給哪一個,但因為另一個兒子條件不合所 以就登記原告名下,成交後是被告到場點交,權狀也是交給 被告,我從看屋到點交的過程中都沒有見過原告,因為都是 被告跟王大哥在做主,就我的認知是借名登記給原告等語( 本院卷第180至187頁);證人即代書宋淑芬證稱:我記得簽 約時是被告來簽約,但後來因為被告已經有房子,為了房貸 成數考量,原告的父親王先生說要登記小孩的名字,我說可 以並在契約上由買方指定登記名義人,當時王先生說是要放 工具跟讓員工居住,我從頭到尾只有在銀行對保的時候見過 原告而已等語(本院卷第249至254頁)。故由上述證人之證 述,可知原告並未介入或參與購買系爭房屋的過程,且房仲 跟代書的印象都是被告跟王建文在主導此事,是因為後來出 現房貸成數的考量,才決定登記在原告名下,佐以原告僅出 面辦理對保,系爭房屋是由被告去點交、權狀是由被告領取 ,且房屋是由被告占有使用並由被告繳納房貸等事實,已與 通常一般人購買自己房屋之情形有別。再者,原告本件起訴 時主張系爭房屋是原告購買、兩造就系爭房屋成立租賃關係 (本院卷第7頁);但原告於系爭存證信函中主張兩造就系 爭房屋為借用關係(本院卷第23頁);原告另於本件訴訟之 準備書狀(一)表示當初系爭房屋是王建文說要買一間房屋給 原告,因為王建文會處理,所以原告就沒有出面等語(本院 卷第143頁),顯示原告先後關於系爭房屋究竟是原告自己 要買還是王建文要買給原告、原告究竟是將系爭房屋租或借 給被告等情節,所述均有矛盾,且若原告確實將系爭房屋視 為己有、曾對系爭房屋之購買、使用有所關心,理應不致如 此,以此對照上述證人所述系爭房屋的購買過程,已見被告 所辯借名登記之事,並非全然無稽。 (三)原告雖主張系爭房屋的頭期款是由原告叔叔出錢216萬2188 元先後存入原告帳戶,再由原告將之匯入履保帳戶,可見原 告有實際出資購買系爭房屋等語(本院卷第144至145頁)。 然查原告叔叔即證人王建龍證稱: 當初是王建文跟我說要買 一間房子給原告,頭期款要我出,後面貸款他處理,我跟原 告很好,所以我願意幫原告出錢,但我後來發現事情不是這 樣,竟然是被告在繳貸款的錢,我當初出錢就是因為王建文 說要買給原告,如果是被告要房屋我就不會出頭期款,我不 知道是否原告父親設局給我跳等語(本院卷第188至193頁) ,固顯示其當初確實有要幫忙付頭期款買房子給原告之意, 然由其證述亦顯示其當初是因為王建文向其表示要買房屋給 原告,所以才願意付款。但對照前述房仲、代書的證述,可 知王建文與被告與房仲、代書接洽時,以及其在買賣、點交 等過程及房屋之後續使用,呈現出的態度及作為均非是要買 房子給原告,此與王建文對王建龍的說法有所不同,故雖然 王建龍確實有可能是受到王建文的誤導而同意出這筆頭期款 ,但該筆錢既然不是原告出資,也不是原告要求王建龍為其 出資買房,就無法將王建龍所匯的這筆款項解釋成「原告實 際上有出錢,所以房子是原告自己要買的」,並以此作為反 證推翻前述借名登記的可能性。又依前述證據可知系爭房屋 之購買、使用、找王建龍出資之過程中,王建文均居於關鍵 地位,然本院依原告聲請通知王建文作證,其歷次庭期均未 到庭,原告已捨棄此項聲請(本院卷第255頁),此部分即 未再調查,附此敘明。 (四)再者,即使認定兩造之間並無借名登記關係存在,仍無從認 定原告得請求被告遷讓返還房屋。按不定期之房屋租賃,承 租人積欠租金除擔保金抵償外達2 個月以上時,依土地法第 100條第3款之規定,出租人得收回房屋,惟該條款所謂因承 租人積欠租金之事由收回房屋,應仍依民法第440 條第1 項 規定,對於支付租金遲延之承租人定相當期限催告其支付, 承租人於其期限內不為支付者,始得終止租賃契約,在租賃 契約得為終止前,尚難謂出租人有收回房屋請求權存在(最 高法院42年台上字第1186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本件若依 照原告主張,兩造就系爭房屋之租約並無約定期限,且被告 是以繳付貸款的方式給付房租(本院卷第9頁),因原告並 未主張被告有遲付貸款,即無欠繳租金之情形可言,故原告 要收回房屋,與前述法律規定需欠繳租金達2月以上之要件 已有未合,且原告寄給被告之系爭存證信函僅要求被告1個 月內返還房屋,並未定期催告給付租金(本院卷第23至25頁 ),亦與前述規定不合,故即使認定原告主張屬實,本件仍 無從為有利原告之判斷。 四、從而,原告主張被告應將系爭房屋遷讓返還原告,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及舉證,經本院審酌後認 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再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呂維翰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 記 官  陳勁綸

2025-01-23

CDEV-113-橋簡-725-20250123-2

橋簡
橋頭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橋簡字第51號 原 告 林品尚 上列原告與被告陳淑芬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應依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繳納裁判費 ;又起訴不合程式可以補正者,經審判長定期間命補正而不 補正,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第43 6 條第2 項、第249 條第1 項第6 款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原告起訴尚未繳納足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 1月14日裁定命原告於收受裁定後5日內補繳,否則即駁回其 訴,該裁定已於113年11月18日送達原告,有送達證書可稽 。惟原告逾期迄未補正,有本院簡易庭查詢簡答表及本院答 詢表在卷可稽,其訴顯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第2 項、第249 條第1 項第6 款、第 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呂維翰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 記 官  陳勁綸

2025-01-23

CDEV-114-橋簡-51-20250123-1

橋秩
橋頭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橋頭簡易庭裁定 113年度橋秩字第35號 移送機關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左營分局 被移送人 周秉瑲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113年1 2月26日高市警左分偵字第11374880900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周秉瑲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處罰鍰新臺幣肆仟元 。   事 實 理 由 及 證 據 一、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一)時間:民國113年12月17日22時許。 (二)地點:高雄市○○區○○○路000號前。 (三)行為:被移送人在上開時間地點因故持球棒毀損其女友停 放該處之車輛。 二、上開事實,有下列之事證明屬實: (一)被移送人於警詢時之供述。 (二)現場照片。 三、按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 物品者,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3萬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 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本條款之構成要件,須 行為人客觀上有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 險物品之行為,且該攜帶係無正當理由,因而有危害於行為 人攜帶所處時空之安全情形,始足當之。依上開要件,判定 行為人有無違反本條款非行,首須行為人有攜帶行為,次審 酌該攜帶行為是否係無正當理由,再衡量行為人攜帶行為所 處時空,是否因行為人攜帶該類器械,而使該時空產生安全 上危害。又本條款所稱「無正當理由」,應指行為人若所持 目的與該器械於通常所使用之目的不同,而依當時客觀環境 及一般社會通念,該持有行為因已逾該器械原通常使用之目 的及範疇,致使該器械在客觀上因本具殺傷力之故,易造成 社會秩序不安及存在不穩定危險之狀態,即屬之,當不以行 為人是否已持之要脅他人生命、身體而產生實質危險為斷。 經查,球棒為質地堅硬之物,如朝人揮舞毆打,足以傷害人 之身體、生命,在客觀上足以對人之生命、身體、安全構成 威脅,屬具殺傷力之器械無疑。被被移送人因持之至前述場 所,已足影響社會秩序,核屬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 1項第1款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有殺傷力之器械之行為。爰審酌 被移送人違反本法之手段、違反義務之程度、對社會秩序之 影響、其持球棒毀損他人車輛之行為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 文所示之處罰,以資懲儆。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1項、第63條第1項第1款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呂維翰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出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書 記 官  陳勁綸

2025-01-22

CDEM-113-橋秩-35-2025012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