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廣于霙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41-250 筆)

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602號 原 告 蕭綵珍 被 告 李昇峰 上列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 7號),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本院判決如 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按刑事訴訟諭知無罪、免訴或不受理之判決者,應以判決駁 回原告之訴;但經原告聲請時,應將附帶民事訴訟移送管轄 法院之民事庭,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被告李昇峰被訴對原告蕭綵珍加重詐欺、違反組織犯罪防 制條例等案件,經本院以113年度訴字第57號判決諭知無罪 在案,而原告於起訴時,並未依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但 書規定聲請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審理。是依 首揭說明,原告之訴自應予以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 附麗,應併予駁回。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法 官 陳佳妤   如不服本判決,非對刑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並應於送達後 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 提出上訴狀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2024-11-01

PCDM-113-附民-602-20241101-2

重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重附民字第72號 113年度重附民字第73號 原 告 黃復全 被 告 郭宥昀(原名郭文蓮) 何汕祐 李彥樟 柯君蓉 黃少麒 譚仁瑋 蕭繼忠 上列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113年度訴字第57、4 72號),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 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於刑事訴訟起訴後第二審辯論終結 前為之。但在第一審辯論終結後提起上訴前,不得提起。次 按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 刑事訴訟法第488條、第50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被告郭宥昀(原名郭文蓮)、何汕祐、李彥樟、柯君蓉、 黃少麒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本院以113年度 訴字第57號受理在案,並於民國113年6月5日辯論終結等情 ,有本院審判筆錄在卷可稽。而原告係於上開刑事訴訟案件 辯論終結後之113年6月13日,始具狀對前揭被告提起本件附 帶民事訴訟,此有其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在卷可稽。 是以,原告既係於本案刑事訴訟(113年度訴字第57號)辯 論終結後,始向本院對上開被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揆諸首 揭法律規定,其訴自非合法,應以判決駁回。又原告之訴既 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另上開 刑事案件,如經檢察官或被告依法提起上訴,原告自得於檢 察官或被告上訴後第二審辯論終結前另行依法提起附帶民事 訴訟,附此敘明。 三、另本院所受理113年度訴字第57號、第472號違反組織犯罪防 制條例等案件,檢察官就原告為被害人之部分,係起訴上開 被告及郭正育、黃祐亭、陳耀立、張哲瑋、許哲豪、李昇峰 、張宇誠為被告,並未起訴譚仁瑋、蕭繼忠為被告,且經本 院審理結果,亦未認定被告譚仁瑋、蕭繼忠有共同對原告為 加重詐欺等犯行,此有該刑事案件之起訴書及判決書在卷可 憑。則被告譚仁瑋、蕭繼忠既非原告被詐欺部分之被告或共 犯或其他共同侵權行為之人,原告對被告蕭繼忠等人提起刑 事附帶民事訴訟,於法即有未合,應予駁回。又原告之訴既 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非對刑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並應於送達後 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 提出上訴狀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2024-11-01

PCDM-113-重附民-72-20241101-1

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1361號                   113年度附民字第1418號 原 告 莊瓊惠 被 告 李昇峰 何汕祐 李彥樟 郭宥昀(原名郭文蓮) 上列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 7號),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內容繁雜 ,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 項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2024-11-01

PCDM-113-附民-1418-20241101-1

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1333號 原 告 胡嘉倫 被 告 郭宥昀(原名郭文蓮) 陳淑瑜 吳榮桂 許文綺 上列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 7號),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內容繁雜 ,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 項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2024-11-01

PCDM-113-附民-1333-20241101-1

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1821號 原 告 陳小鏗 被 告 郭宥昀(原名郭文蓮) 上列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113年度訴字第57號 ),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於刑事訴訟起訴後第二審辯論終結 前為之。但在第一審辯論終結後提起上訴前,不得提起。次 按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 刑事訴訟法第488條、第50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被告郭宥昀(原名郭文蓮)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 件,經本院以113年度訴字第57號受理在案,並於民國113年 6月5日辯論終結等情,有本院審判筆錄在卷可稽。而原告係 於上開刑事訴訟案件辯論終結後之113年8月9日,始在本院 另案(113年度訴字第472號)審理時,當庭提起本件附帶民 事訴訟,此有其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在卷可稽。是以 ,原告既係於本案刑事訴訟(113年度訴字第57號)辯論終 結後,始向本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揆諸首揭法律規定,其 訴自非合法,應以判決駁回。又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 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另上開刑事案件,如經 檢察官或被告依法提起上訴,原告自得於檢察官或被告上訴 後第二審辯論終結前另行依法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附此敘明 。 三、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非對刑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並應於送達後 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 提出上訴狀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2024-11-01

PCDM-113-附民-1821-20241101-1

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1361號                   113年度附民字第1418號 原 告 莊瓊惠 被 告 李昇峰 何汕祐 李彥樟 郭宥昀(原名郭文蓮) 上列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 7號),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內容繁雜 ,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 項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2024-11-01

PCDM-113-附民-1361-20241101-1

重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重附民字第72號 113年度重附民字第73號 原 告 黃復全 被 告 郭宥昀(原名郭文蓮) 何汕祐 李彥樟 柯君蓉 黃少麒 譚仁瑋 蕭繼忠 上列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113年度訴字第57、4 72號),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 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於刑事訴訟起訴後第二審辯論終結 前為之。但在第一審辯論終結後提起上訴前,不得提起。次 按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 刑事訴訟法第488條、第50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被告郭宥昀(原名郭文蓮)、何汕祐、李彥樟、柯君蓉、 黃少麒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本院以113年度 訴字第57號受理在案,並於民國113年6月5日辯論終結等情 ,有本院審判筆錄在卷可稽。而原告係於上開刑事訴訟案件 辯論終結後之113年6月13日,始具狀對前揭被告提起本件附 帶民事訴訟,此有其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在卷可稽。 是以,原告既係於本案刑事訴訟(113年度訴字第57號)辯 論終結後,始向本院對上開被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揆諸首 揭法律規定,其訴自非合法,應以判決駁回。又原告之訴既 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另上開 刑事案件,如經檢察官或被告依法提起上訴,原告自得於檢 察官或被告上訴後第二審辯論終結前另行依法提起附帶民事 訴訟,附此敘明。 三、另本院所受理113年度訴字第57號、第472號違反組織犯罪防 制條例等案件,檢察官就原告為被害人之部分,係起訴上開 被告及郭正育、黃祐亭、陳耀立、張哲瑋、許哲豪、李昇峰 、張宇誠為被告,並未起訴譚仁瑋、蕭繼忠為被告,且經本 院審理結果,亦未認定被告譚仁瑋、蕭繼忠有共同對原告為 加重詐欺等犯行,此有該刑事案件之起訴書及判決書在卷可 憑。則被告譚仁瑋、蕭繼忠既非原告被詐欺部分之被告或共 犯或其他共同侵權行為之人,原告對被告蕭繼忠等人提起刑 事附帶民事訴訟,於法即有未合,應予駁回。又原告之訴既 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非對刑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並應於送達後 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 提出上訴狀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2024-11-01

PCDM-113-重附民-73-20241101-1

交簡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2年度交簡字第1298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周則言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2 年度偵字第4321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周則言犯服用毒品致不能安全駕駛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處有 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更正、補充如下所 述外,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㈠犯罪事實欄一第1行「民國112年5月27日18時59分許」更正為 「民國112年5月27日18時59分前某時許」。  ㈡犯罪事實欄一第5行至第8行「嗣於112年5月27日18時59分許 ,行經新北市○○區○○路000號前,經員警發現周則言精神恍 惚,並於周則言駕駛之車輛後座發現毒品咖啡包,當場扣得 毒品咖啡包10包。」更正為「嗣於112年5月27日18時59分許 ,行經新北市○○區○○路000號前,為警攔查,經警發現周則 言對員警指揮及交通號誌無反應或遲緩,駕駛判斷力顯然欠 佳,且其呈現語無倫次、含糊不清、意識模糊注意無法集中 、多語之狀態,對其進行修正前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 案件測試觀察,當場測得其步行時左右搖晃,腳步不穩、身 體前後或左右搖擺不定之客觀情事,並於同日21時許,經周 則言同意採尿後送驗,呈愷他命類、Mephedrone類、BENZE 類陽性反應,始悉上情。」。  ㈢證據並所犯法條欄一第1行「被告周則言於警詢中坦承不諱」 應更正為「被告周則言於警詢時自承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 號自小客車上路」。  ㈣證據並所犯法條欄一第5行「監視器擷取畫面數張」應更正為 「警方密錄器影片擷圖6張」。  ㈤證據補充「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之三第一項第三款案件測試 觀察紀錄表」、「車牌號碼000-0000號車輛詳細報表」。 二、論罪科刑:  ㈠按刑法第2條第1項規定「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 之法律。但行為後之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 為人之法律」,係規範行為後法律變更所生新舊法比較適用 之準據法;該條規定所稱「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包括犯 罪構成要件有擴張、減縮,或法定刑度有變更等情形。故行 為後應適用之法律有上述變更之情形者,法院應綜合其全部 罪刑之結果而為比較適用。惟若新、舊法之條文內容雖有所 修正,然其修正內容與罪刑無關,僅為文字、文義之修正、 條次之移列,或將原有實務見解及法理明文化等無關有利或 不利於行為人之情形,則非屬上揭所稱之法律有變更,亦不 生新舊法比較之問題,而應依一般法律適用原則,逕行適用 裁判時法(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4438號判決意旨參照 )。查被告行為後,刑法第185條之3固於112年12月27日修 正公布,並於同年月29日施行,修正前刑法第185條之3第1 項第3款之構成要件原為「服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修正後之第3款則為「尿液或血 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達行政院 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並增訂第4款「有前款以外之 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能 安全駕駛」,參以立法理由所示,修正後刑法第185條之3第 1項第4款規定,實係將修正前之第185條之3第3款移列為第4 款,並配合修正後之第3款增訂酌作文字修正,可見刑法第1 85條之3第1項第4款之增訂,僅屬條次之移列,並未使犯罪 構成要件有所擴張、減縮,亦無刑度之變更,是本件被告所 涉施用毒品後已不能安全駕駛仍駕駛車輛上路之犯行,實質 上並無法律效果及行為可罰性範圍之變更,依上揭說明,應 依一般法律適用原則,逕行適用裁判時法,合先敘明。  ㈡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4款之服用毒品致 不能安全駕駛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㈢爰審酌被告明知施用第三級毒品苯二氮平類、4-甲基甲基卡 西酮及愷他命後,已不能安全駕駛,竟仍駕駛自小客車上路 ,漠視公眾交通之安全,對行車大眾及路人之生命、身體安 全均生危害,所為亦有可議,參酌被告之犯後態度及服用毒 品後不能安全駕駛之危險程度,及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 段,並兼衡其素行、智識程度(依個人戶籍資料所載)等一 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 準,以示儆懲。 四、扣案之毒品咖啡包10包,被告否認於駕駛車輛上路之3日內 曾施用之,復無證據證明係被告犯罪所用之物,難認與本件 有關,爰均不宣告沒收。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自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廣于霙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應附繕本) 。其未敘述上訴理 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切勿逕送 上級法院」。                 書記官 吳沁莉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6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百萬元 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百 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54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起 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1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 徒刑或5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3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 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百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2年度偵字第43213號   被   告 周則言 男 21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巷00號2            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簡易判決 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周則言於民國112年5月27日18時59分許,在不詳處所,施用 第三級毒品苯二氮平類、4-甲基甲基卡西酮及愷他命,已達 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程度,仍於112年5月27日18時 59分前某時許,在不詳處所,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小 客車上路,嗣於112年5月27日18時59分許,行經新北市○○區 ○○路000號前,經員警發現周則言精神恍惚,並於周則言駕 駛之車輛後座發現毒品咖啡包,當場扣得毒品咖啡包10包。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蘆洲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周則言於警詢中坦承不諱,復有搜 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自願受採尿同意書、台灣檢 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檢驗報告(檢體編號:I00000 00號)、受採集尿液檢體人姓名及檢體編號對照表各1份、 監視器擷取畫面數張、現場及扣案物品照片數張、刑法第18 5條之3第1項第3款案件測試紀錄表1份資料在卷可稽,被告 罪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之駕駛動力交 通工具而服用毒品致不能安全駕駛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8   月  2   日                檢 察 官 陳詩詩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8   月  11  日                 書 記 官 陳昱璇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服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 54 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 起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 1 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無期徒刑或 5 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 3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 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以 下罰金。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4-11-01

PCDM-112-交簡-1298-20241101-1

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1333號 原 告 胡嘉倫 被 告 蕭繼忠 林俊宏 張鈞睿 陳耀立 張哲瑋 李彥樟 柯君蓉 黃少麒(原名黃子齊) 范姜婷 (現另案於法務部○○○○○○○○○執行中) 張宇誠 上列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113年度訴字第57號 ),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按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 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 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被告及依民 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刑事訴訟法第487條 第1項亦有明定,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之對象,除刑事被告 外,固兼及於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惟所謂「依民法負賠 償責任之人」,係指該刑事案件中依民法規定應負賠償責任 之人而言。故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之原告所主張之共同加害人 ,必以在刑事訴訟程序中經認定係共同侵權行為之人,始得 謂為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否則對之提起是項附帶民事訴 訟,即難謂合法(最高法院104年度台附字第10號判決意旨 參照)。 二、經查,本院所受理113年度訴字第57號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 例等案件,檢察官就原告為被害人之部分,係起訴郭宥昀等 4人(業經本院裁定移送民事庭)及何汕祐、許哲豪、黃祐 亭、李昇峰為被告,並未起訴蕭繼忠、林俊宏、張鈞睿、陳 耀立、張哲瑋、李彥樟、柯君蓉、黃少麒、范姜婷、張宇誠 為被告,且經本院審理結果,亦未認定被告蕭繼忠等人有共 同對原告為加重詐欺等犯行,此有該刑事案件之起訴書及判 決書在卷可憑。則被告蕭繼忠等人既非原告被詐欺部分之被 告或共犯或其他共同侵權行為之人,依上開說明,原告對被 告蕭繼忠等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於法即有未合,應予 駁回。又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 應併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非對刑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並應於送達後 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 提出上訴狀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2024-11-01

PCDM-113-附民-1333-20241101-2

重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重附民字第72號                   113年度重附民字第73號 原 告 黃復全 被 告 郭正育 黃祐亭 陳耀立 許哲豪 李昇峰 張哲瑋 上列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本院113年度訴字第4 72號),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內容繁雜 ,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 項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2024-11-01

PCDM-113-重附民-72-20241101-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