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定刑意見

共找到 234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18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南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新國 00000000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新國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壹年捌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因詐欺等罪,先後判決確定如附表所 示,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查受刑人犯如附表所示4罪,先後經法院判決確定,有如附 表所示判決書及臺灣高等法院受刑人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 檢察官聲請本院定其應執行之有期徒刑,經核聲請為正當, 爰就各罪宣告之刑,定其應執行刑。又受刑人附表所示之罪 ,編號1、2所示3罪定刑1年;編號3所示之罪處有期徒刑1年 ,本院審酌被告係於111年5、6月間所犯,均為組織、詐欺 案件,上開4罪造成被害人損失非少,經本院詢問其定刑意 見,其表示無意見,有本院公務電話紀錄可按,綜合審酌受 刑人行為態樣、有賠償部分被害人、坦承犯行之態度、侵害 法益之類型、嚴重程度及受刑人之人格特質等情狀,而整體 評價其應受非難及矯治教化之程度,兼衡刑罰經濟與公平、 比例等原則,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蔡廷宜                    法 官 蔡川富                    法 官 翁世容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本裁定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張妤瑄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2025-03-21

TNHM-114-聲-218-20250321-1

台抗
最高法院

加重詐欺等罪定應執行刑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439號 抗 告 人 林宣文 上列抗告人因加重詐欺等罪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中 華民國113年10月17日定應執行刑之裁定(113年度聲字第941號 ,聲請案號:臺灣高等檢察署臺南檢察分署113年度執聲字第557 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本件原裁定以:抗告人即受刑人林宣文犯原裁定附表編號1至6 (以下僅記載編號序列)所示20罪,經原審法院判處如各該編 號「宣告刑」欄所示之有期徒刑(以下所載主刑種類皆同), 均經分別確定在案。茲檢察官聲請就該20罪合併定其應執行之 有期徒刑,核屬為正當,而裁定抗告人應執行6年。  抗告意旨略稱: ㈠抗告人係於通緝時被判處罪刑、定刑,未經原審詢問定應執行 刑之意見,致原裁定嚴重誤解抗告人所犯刑之程度,侵害抗告 人應有之權益。 ㈡抗告人尚未30歲,年少無知、思維未臻成熟,犯後始終坦承犯 罪,態度良好,亦非犯罪主謀或重要角色,為兼衡刑罰經濟與 公平、比例原則,請重新量處適當刑責等語。 惟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分別宣 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 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 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又數罪併罰定應執行刑之案件,係屬 法院自由裁量之事項,法院所為刑之酌定如未逾越上開規定之 外部界限、定應執行刑之恤刑目的及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即 不得指為違法。本件原裁定所論述檢察官聲請就編號1至6所示 20罪定應執行刑乙節,有卷內資料可稽。又原裁定於該20罪各 刑中之最長期(1年8月)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27年3月) 以下,酌定其應執行6年,並無逾越法律規定之外部性界限、 定應執行刑之恤刑目的之情事,應係法院裁量職權之適法行使  ,於法並無不合。又定應執行刑,不僅攸關國家刑罰權之行使 ,於受刑人之權益亦有重大影響,除顯無必要或有急迫情形外 ,法院於裁定前,固宜予受刑人以言詞、書面或其他適當方式 陳述意見之機會,使程序保障更加周全;惟本件原裁定就此已 說明當時係因抗告人通緝中,致法院無法詢問其定刑意見之旨 (見原裁定第1頁),即無何不當可言。 上開抗告意旨並非依據卷內資料,具體指摘原裁定有何違法或 不當,僅係執抗告人個人主觀意見,對原裁定適法裁量權之職 權行使,任意指摘,核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又原裁定並無應 予撤銷更為裁定之事由,抗告意旨另請本院重新酌定應執行刑 乙節,亦屬無據。 綜上,應認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予以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三庭審判長法 官 林立華 法 官 王敏慧 法 官 莊松泉 法 官 陳如玲 法 官 李麗珠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李淳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2025-03-20

TPSM-114-台抗-439-20250320-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94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朱瑋翔 上列聲請人因對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 之刑(114年度執聲字第29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朱瑋翔犯如附表所載之罪,所處如附表所載之刑,應執行有期徒 刑貳年捌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朱瑋翔因犯詐欺等案件,先後經判決 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定其應執行 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數罪併罰,有二 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又宣 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 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53條及 第51條第5 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因犯詐欺等案件,先後經法院判處如附表所示 之刑,並於如附表所示之日期分別確定,有各該刑事判決及 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其中附表編號1、2 所示之罪係處得易科罰金之刑,附表編號3所示之罪係處不 得易科罰金之刑,合於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第1款之情形, 依同法第50條第2項規定,須經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其 應執行刑,始得依刑法第51條規定定之。本件受刑人業於民 國114年1月2日請求聲請人就如附表所示之罪,聲請合併定 應執行刑,有114年1月2日定刑聲請切結書在卷可稽。是本 件聲請人聲請定應執行刑,本院審核認聲請正當,應予准許 ,爰審酌受刑人所犯各罪之犯罪類型、動機、情節及行為次 數等情狀後整體評價其應受矯正之程度及受刑人於定刑聲請 切結書所陳之定刑意見,並兼衡責罰相當與刑罰經濟之原則 ,定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2 所示之罪雖係處得易科罰金之刑,然因與附表編號3所示判 處不得易科罰金之刑合併定其應執行刑,自不得易科罰金, 附此敘明。 四、依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1條第5款、第53條 、第4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十庭 法 官 林翊臻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楊喻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2025-03-20

PCDM-114-聲-594-2025032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34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漢全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17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漢全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 刑貳年捌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陳漢全因詐欺等案件,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所示,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定其應執 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 ,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 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1項 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又按分屬不同 案件之數罪併罰有應更定執行刑者,本於同為定刑裁定應為 相同處理之原則,法院於裁定定應執行之刑時,自仍應有「 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法理之考量;亦即,另定之執行刑, 其裁量所定之刑期,不得較重於前定之執行刑加計後裁判宣 告之刑之總和(最高法院103 年第14次刑事庭決議參照)。 再按法律上屬於自由裁量事項,尚非概無法律性之拘束,在 法律上有其外部界限及內部界限。前者法律之具體規定,使 法院得以具體選擇為適當裁判,此為自由裁量之外部界限。 後者法院為自由裁量時,應考量法律之目的,法律秩序之理 念所在,此為自由裁量之內部界限。法院為裁判時,二者均 不得有所踰越。在數罪併罰而有二裁判以上,應定其應執行 刑之案件,法院所為刑之酌定,固屬自由裁量事項,然對於 法律之內、外部界限,仍均應受其拘束(最高法院92年度台 非字第187號判決參照)。 三、經查:  ㈠本件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業經臺灣高等法院及本院 先後判處徒刑如附表所示,並於附表所載之日期分別確定在 案,且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係於附表編號1所示之判決確定日 期(民國113年12月19日)前所為,本院為犯罪事實最後判 決之法院等情,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及各該刑事判決書在卷足 憑。  ㈡復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固經臺灣高等法院定應 執行刑為有期徒刑2年確定,惟參照前揭說明,受刑人既有 附表所示之罪應定其應執行刑,則該罪所定應執行刑即當然 失效,本院自可更定附表所示各罪應執行刑。  ㈢爰審酌本件內部性及外部性界限,及受刑人其所犯如附表所 示各罪之犯罪類型、動機、態樣、侵害法益、行為次數等情 狀,復就其所犯之罪整體評價其應受非難及矯治之程度,並 兼衡刑罰經濟與公平、比例等原則,暨本院於裁定前函詢受 刑人定刑意見,已予其表達意見之機會,爰定其應執行之刑 如主文所示。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1 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林記弘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洪婉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表: 編號 1 2 罪名 詐欺 詐欺 宣告刑 有期徒刑1年5月(2罪) 有期徒刑1年3月(1罪) 有期徒刑1年2月 犯罪日期 108/08/06 112/01/13~112/01/20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08年度偵字第11994號等 臺北地檢112年度偵字第35324、38741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高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4369號 113年度訴字第66號 判決日期 113/11/14 113/11/20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高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4369號 113年度訴字第66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3/12/19 113/12/31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備註 士林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51號 臺北地檢114年度執字第566號 經原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2年。

2025-03-17

TPDM-114-聲-234-2025031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76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何志明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13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何志明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 刑拾參年壹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何志明因竊盜等案件,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所示,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定其應執 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者,不 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得 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會勞 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與不 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 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 ,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 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53 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又按分屬不同案件之數罪 併罰有應更定執行刑者,本於同為定刑裁定應為相同處理之 原則,法院於裁定定應執行之刑時,自仍應有「不利益變更 禁止原則」法理之考量;亦即,另定之執行刑,其裁量所定 之刑期,不得較重於前定之執行刑加計後裁判宣告之刑之總 和(最高法院103 年第14次刑事庭決議參照)。再按法律上 屬於自由裁量事項,尚非概無法律性之拘束,在法律上有其 外部界限及內部界限。前者法律之具體規定,使法院得以具 體選擇為適當裁判,此為自由裁量之外部界限。後者法院為 自由裁量時,應考量法律之目的,法律秩序之理念所在,此 為自由裁量之內部界限。法院為裁判時,二者均不得有所踰 越。在數罪併罰而有二裁判以上,應定其應執行刑之案件, 法院所為刑之酌定,固屬自由裁量事項,然對於法律之內、 外部界限,仍均應受其拘束(最高法院92年度台非字第187 號判決參照)。 三、經查:  ㈠本件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業經臺灣高等法院、臺灣 新北地方法院、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及本院判處徒刑如附表所 示,並於附表所載之日期分別確定在案,且附表編號2至19 所示之罪係於附表編號1所示之判決確定日期(民國112年3 月21日)前所為,本院為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等情,有 法院前案紀錄表及各該刑事判決書在卷足憑。  ㈡又如附表編號2、4至5、8至9、11至12、14至17、19所示為得 易科罰金之罪,而附表編號1、3、6至7、10、13、18所示則 屬不得易科罰金之罪,惟受刑人就附表所示各罪,已聲請檢 察官合併定其應執行之刑,此有受刑人簽名之「臺灣臺北地 方檢察署依102年1月23日修正之刑法50條調查受刑人是否聲 請定應執行刑調查表」在卷可參,是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 之刑,經核符合前揭規定,應予准許。  ㈢復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至18所示之罪,固經臺灣新北地方 法院定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13年確定,惟參照前揭說明,受 刑人既有附表所示之罪應定其應執行刑,則該罪所定應執行 刑即當然失效,本院自可更定附表所示各罪應執行刑。爰審 酌本件內部性及外部性界限,及受刑人其所犯如附表所示各 罪之犯罪類型、動機、態樣、侵害法益、行為次數等情狀, 復就其所犯之罪整體評價其應受非難及矯治之程度,並兼衡 刑罰經濟與公平、比例等原則,暨本院於裁定前函詢受刑人 定刑意見,已予其表達意見之機會,爰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 文所示。  ㈣再附表所示依法得易科罰金之罪,因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併 合處罰,依上說明,本院於定執行刑時,自無庸為易科罰金 折算標準之諭知,併此敘明。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1 項、第2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林記弘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洪婉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表: 編號 1 2 3 罪名 竊盜 竊盜、妨害公務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7月(2次) 有期徒刑8月 有期徒刑10月(3次) 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6月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2月 有期徒刑6月(2次) 有期徒刑4月 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 有期徒刑8月 有期徒刑7月(2次) 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 犯罪日期 111年9月12日 111年9月19日 111年8月16日 111年9月19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30297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44970號 臺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28276號等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上易字第59號 112年度上訴字第599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122號 判決日期 112/03/21 112/03/19 112/04/17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上易字第59號 112年度上訴字第599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122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2/03/21 112/05/02 112/05/16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是 否 備註 臺灣高檢112年度執字第63號 新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5781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3203號 編號1至18,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13年度聲字第799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3年確定。 編號 4 5 6 罪名 竊盜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4次) 有期徒刑4月 有期徒刑5月(4次) 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4月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7月 犯罪日期 111年8月13日 111年8月16日 111年9月16日 111年9月19日 111年9月3日 111年9月19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28276號等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59419號等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59419號等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北地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122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239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239號 判決日期 112/04/17 112/03/31 112/03/31 確定判決 法院 臺北地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122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239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239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2/05/16 112/05/10 112/05/10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否 備註 臺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3190號 新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6009號 新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6010號 編號1至18,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13年度聲字第799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3年確定。 編號 7 8 9 罪名 竊盜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8月(4次) 有期徒刑7月 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8月 有期徒刑4月 有期徒刑6月 犯罪日期 111年9月5日 111年9月5日 111年8月16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20451號等 士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20451號等 臺北地檢111年度調院偵字第1723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士林地院 士林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48號等 112年度審易字第48號等 112年度簡字第103號 判決日期 112/04/17 112/04/17 112/05/25 確定判決 法院 士林地院 士林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48號等 112年度審易字第48號等 112年度簡字第103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2/05/16 112/05/16 112/06/27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是 是 備註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2742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2743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4115號 編號1至18,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13年度聲字第799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3年確定。 編號 10 11 12 罪名 竊盜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8月 有期徒刑7月 應執行有期徒刑10月 有期徒刑4月(3次) 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6月 應執行有期徒刑8月 犯罪日期 111年9月5日 111年9月5日 111年8月16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21242號等 士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21242號等 臺北地檢111年度調院偵字第1619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士林地院 士林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162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162號 112年度易字第17號 判決日期 112/04/20 112/04/20 112/03/13 確定判決 法院 士林地院 士林地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162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162號 112年度上易字第719號 (程序駁回) 判決確定日期 112/05/16 112/05/16 112/06/29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是 是 備註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3211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3212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4712號 編號1至18,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13年度聲字第799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3年確定。 編號 13 14 15 罪名 竊盜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7月 有期徒刑8月 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4月(2次) 有期徒刑6月 應執行有期徒刑10月 有期徒刑3月 犯罪日期 111年9月16日 111年9月3日 111年9月19日 111年9月3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北地檢111年度調院偵字第2463號等 新北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818號等 新北地檢112年度偵字第8870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北地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633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900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1002號 判決日期 112/06/29 112/06/30 112/07/27 確定判決 法院 臺北地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633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900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1002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2/08/01 112/08/09 112/09/06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是 是 備註 臺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6204號 新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2192號 新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2971號 編號1至18,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13年度聲字第799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3年確定。 編號 16 17 18 罪名 竊盜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2次) 應執行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4月 有期徒刑7月 犯罪日期 111年8月14日 111年9月3日 111年9月3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12年度偵字第12248號 新北地檢112年度偵字第1969號等 新北地檢112年度偵字第1969號等 最後事實審 法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審簡字第399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2545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2545號 判決日期 112/07/28 112/11/02 112/11/02 確定判決 法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審簡字第399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2545號 112年度審易字第2545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2/09/13 112/12/20 112/12/20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否 備註 新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482號 新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863號 新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864號 編號1至18,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13年度聲字第799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3年確定。 編號 19 罪名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 犯罪日期 111年9月19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偵字第30354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簡字第3325號 判決日期 113/02/26 確定判決 法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簡字第3325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3/03/26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備註 臺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2541號

2025-03-17

TPDM-114-聲-176-2025031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定應執行刑並諭知易科罰金折算標準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6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張美香 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 114年度執聲字第1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張美香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 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張美香因犯竊盜案件,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所示之刑,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定應執 行刑,並諭知易科罰金折算標準,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 第1 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2 以上 裁判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刑法第50條第 1項前段、第53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數罪併罰,分別宣告 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 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1 條第5款亦有明文。又依刑法第53條應依同法第51條第5款至 第7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 決之法院之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第1項亦有明文。 三、經查,本件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經臺灣高雄地方法 院及本院先後判處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刑,均經分別確定在 案,且各罪均為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裁判確定前所犯,有各 該刑事判決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各乙份在卷可稽。是檢察官 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經核符合前揭規定,應予准許。爰審 酌本件內部性及外部性界限,及受刑人其所犯如附表所示各 罪之犯罪類型、動機、態樣、侵害法益、行為次數等情狀, 復就其所犯之罪整體評價其應受非難及矯治之程度,並兼衡 刑罰經濟與公平、比例等原則,暨本院於裁定前函詢受刑人 定刑意見,已予其表達意見之機會,爰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 文所示,併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再按定應執行之刑,應由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檢察官聲 請該法院依上開規定裁定之,不能因犯罪之一部分所科之刑 業經執行完畢,而認檢察官之聲請為不合法,予以駁回。至 已執行部分,自不能重複執行,應由檢察官於指揮執行時扣 除之,此與定應執行刑之裁定無涉(最高法院106年台抗字 第540號裁定意旨參照)。揆諸前揭說明,附表編號1所示之 刑雖已執行完畢,本院仍應依法就受刑人判決確定前所犯之 數罪定其應執行之刑,僅檢察官於指揮執行時,應就已執行 部分予以折抵,附此敘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第1 項,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 3條、第51條第5款、第4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林記弘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洪婉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表: 編號 1 2 罪名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3月 犯罪日期 111/12/27 112/09/10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高雄地檢112年度偵字第11887號 臺北地檢113年度偵字第16042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高雄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簡字第2554號 113年度簡字第2259號 判決日期 112/10/30 113/10/04 確定判決 法院 高雄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簡字第2554號 113年度簡字第2259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2/12/19 113/11/22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備註 高雄地檢113年度執字第296號(已執畢) 臺北地檢114年度執字第80號

2025-03-17

TPDM-114-聲-46-20250317-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刑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34號 聲 請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薛羽彣 (現於法務部○○○○○○○○○執行 中)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18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薛羽彣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 刑參年捌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薛羽彣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 件,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所示,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 第5款,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 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者,不 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得 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會勞 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與不 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 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 ,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 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53 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又按分屬不同案件之數罪 併罰有應更定執行刑者,本於同為定刑裁定應為相同處理之 原則,法院於裁定定應執行之刑時,自仍應有「不利益變更 禁止原則」法理之考量;亦即,另定之執行刑,其裁量所定 之刑期,不得較重於前定之執行刑加計後裁判宣告之刑之總 和(最高法院103 年第14次刑事庭決議參照)。再按法律上 屬於自由裁量事項,尚非概無法律性之拘束,在法律上有其 外部界限及內部界限。前者法律之具體規定,使法院得以具 體選擇為適當裁判,此為自由裁量之外部界限。後者法院為 自由裁量時,應考量法律之目的,法律秩序之理念所在,此 為自由裁量之內部界限。法院為裁判時,二者均不得有所踰 越。在數罪併罰而有二裁判以上,應定其應執行刑之案件, 法院所為刑之酌定,固屬自由裁量事項,然對於法律之內、 外部界限,仍均應受其拘束(最高法院92年度台非字第187 號判決參照)。 三、經查:  ㈠本件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業經本院、臺灣高等法院 先後判處徒刑如附表所示,並於附表所載之日期分別確定在 案,且附表編號2至6所示之罪係於附表編號1所示之判決確 定日期前所為,本院為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等情,有法 院前案紀錄表及各該刑事判決書在卷足憑。  ㈡又如附表編號1至3、6所示為得易科罰金之罪,而附表編號4 至5所示則屬不得易科罰金之罪,惟受刑人就附表所示各罪 ,已聲請檢察官合併定其應執行之刑,此有受刑人簽名之「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修正刑法50條受刑人是否請求檢察官聲 請定應執行刑聲請狀」在卷可參,是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 之刑,經核符合前揭規定,應予准許。  ㈢復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至2所示之罪,固經本院定應執行 刑為有期徒刑5月確定,如附表編號5所示之罪,固經臺灣高 等法院定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3年3月確定,惟參照前揭說明 ,受刑人既有附表所示之罪應定其應執行刑,則該罪所定應 執行刑即當然失效,本院自可更定附表所示各罪應執行刑。 爰審酌本件內部性及外部性界限,及受刑人其所犯如附表所 示各罪之犯罪類型、動機、態樣、侵害法益、行為次數等情 狀,復就其所犯之罪整體評價其應受非難及矯治之程度,並 兼衡刑罰經濟與公平、比例等原則,暨本院於裁定前函詢受 刑人定刑意見,已予其表達意見之機會,爰定其應執行之刑 如主文所示。  ㈣再附表所示依法得易科罰金之罪,因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併 合處罰,依上說明,本院於定執行刑時,自無庸為易科罰金 折算標準之諭知,併此敘明。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1 項、第2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郭又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卓采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4

SLDM-114-聲-234-20250314-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39號 聲 請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王志成 籍設苗栗縣○○鎮○○路000號0○○○○○○○○○)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8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王志成所犯如附件附表所示各罪,所處如附件附表所示之刑,應 執行有期徒刑捌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如附件所載。 二、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 執行之刑;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如宣告多數有期 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 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 有明文。又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 形者,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 。二、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 服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 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 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刑法第50條 亦定有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王志成因犯如附件附表所示各罪,先後經法院 判處如附件附表所示之刑,均經分別確定在案,有各該判決 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又受刑人所犯如附件附表編 號1所示之罪係得易科罰金之罪,而如附件附表編號2所示之 罪則係不得易科罰金之罪,聲請人依受刑人之請求聲請定其 應執行之刑,有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公務詢問紀錄表1份附 卷可憑,經核合於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第1款之情形。茲聲 請人以本院為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聲請就附件附表所 示各罪所處之刑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酌受刑人所犯如附 件附表所示各罪既皆係受刑人於如附件附表編號1所示案件 判決確定前所違犯者,揆諸前揭說明,自應併合處罰之,是 聲請人本件聲請核屬正當,應予准許。爰審酌受刑人所犯如 附件附表編號1至2所示各罪分別為施用毒品罪、竊盜罪,並 考量刑罰邊際效應隨刑期而遞減、行為人所生痛苦程度隨刑 期而遞增之情形及行為人復歸社會之可能性,暨受刑人透過 定刑意見調查表向本院表達之意見等情,對受刑人所犯各罪 為整體之非難評價後,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2項、第1項但書 第1款、第53條、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許文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彥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MLDM-114-聲-139-20250313-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14號 聲 請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王永隆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7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王永隆所犯如附件附表所示各罪,所處如附件附表所示之刑,應 執行有期徒刑肆年參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如附件所載。 二、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 執行之刑;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如宣告多數有期 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 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 有明文。又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 形者,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 。二、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 服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 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 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刑法第50條 亦定有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王永隆因犯如附件附表所示各罪,先後經法院 判處如附件附表所示之刑,均經分別確定在案,有各該判決 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又受刑人所犯如附件附表編 號1所示之罪係不得易科罰金之罪,而如附件附表編號2所示 之罪則係得易科罰金之罪,聲請人依受刑人之請求聲請定其 應執行之刑,有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公務詢問紀錄表1份附 卷可憑,經核合於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第1款之情形。茲聲 請人以本院為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聲請就附件附表所 示各罪所處之刑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酌受刑人所犯如附 件附表所示各罪既皆係受刑人於如附件附表編號1所示案件 判決確定前所違犯者,揆諸前揭說明,自應併合處罰之,是 聲請人本件聲請核屬正當,應予准許。爰審酌受刑人所犯如 附件附表編號1至2所示各罪分別為重傷害未遂罪、違反保護 令罪,並考量刑罰邊際效應隨刑期而遞減、行為人所生痛苦 程度隨刑期而遞增之情形及行為人復歸社會之可能性,暨受 刑人透過定刑意見調查表向本院表達之意見等情,對受刑人 所犯各罪為整體之非難評價後,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2項、第1項但書 第1款、第53條、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許文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彥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MLDM-114-聲-114-2025031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47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謝文雄 上列受刑人因強制性交等案件,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聲請人 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114年度執聲字第439號),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謝文雄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 刑拾陸年伍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因犯強制性交等案件,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執 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又數罪併罰,有 二裁判以上者,依同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 罪併罰,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 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 、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謝文雄因犯如附表所載之強制性交等罪,經法 院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確定在案,有該判決書及法院 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2所示部 分係不得易科罰金且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如附表編號3 所示部分係不得易科罰金但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而受刑人 就附表所示數罪,已具狀請求檢察官聲請合併定其應執行刑 ,此有定刑聲請切結書1份附卷可稽。茲檢察官以本院為上 開案件之最後事實審法院,聲請定其應執行刑,本院審核認 聲請為正當,並審酌受刑人所犯各罪之犯罪類型、行為態樣 、手段、動機、侵害法益種類及責任非難程度,兼衡責罰相 當與刑罰經濟之原則,對於受刑人所犯數罪為整體非難評價 ,及受刑人對於法院定應執行刑表示沒有意見(見定刑聲請 切結書;對本院徵詢定刑意見則未表示意見)等情,定其應 執行如主文所示之刑。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53條、第51條 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曾淑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周品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2025-03-12

PCDM-114-聲-647-2025031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