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聲請費用負擔

共找到 24 筆結果(第 21-24 筆)

嘉再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聲請再審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嘉再簡字第3號 聲 請 人 蔡永取 官美金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嘉義長庚紀念醫院間給付 醫療費聲請再審事件,本庭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再審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規定「再審之訴不合法者,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第507條規定「裁定已經確定,而有第496條第 1項或第497條之情形者,得準用本編之規定,聲請再審」。經 查:本庭110年度嘉簡字第476號原告即本件相對人長庚醫療財 團法人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與被告即本件聲請人間給付醫療費事 件(下稱第一審),於民國110年7月29日判決,聲請人不服提 起上訴,經本院民事庭於111年1月5日以110年度簡上字第75號 判決確定,以後第一審於113年10月11日並未有何裁定,此經 本庭調取上開卷宗查明。聲請人主張第一審於113年10月11日 裁定,並已確定,聲請再審,為不合法,且無從補正,自應駁 回聲請。 聲請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廖政勝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及 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林金福

2024-11-01

CYEV-113-嘉再簡-3-20241101-1

司聲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202號 聲 請 人 陳定富 相 對 人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北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郭曉蓉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09年度存字第175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新臺幣 116,484元,准予發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 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 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 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後段定有明文。前開規定,於 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條所 明定。至所謂訴訟終結,在因假扣押或假處分所供擔保之場 合,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該假扣押或假處分所 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為假扣押 或假處分之執行,則在供擔保人撤回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 前,受擔保利益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既尚未 確定,自難強令其行使權利,必待供擔保人已撤回假扣押或 假處分之執行,始得謂為訴訟終結,最高法院87年度臺抗字 第234號裁定意旨可資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處分強制執行事件,聲 請人前依本院109年度裁全字第17號民事假處分裁定,曾提 供新臺幣116,484元為擔保,並經本院109年度存字第175號 提存事件提存後,以本院109年度司執全字第48號執行假處 分在案。茲因訴訟終結,聲請人已聲請本院定20日以上期間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爰聲請裁定 返還擔保金等語,並提出民事裁定、提存書等影本為證。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本院依職權調閱相關卷 宗查核屬實,聲請人與相對人間之假處分強制執行(本院109 年度司執全字第48號),業經聲請人撤回並由本院撤銷執行 程序在案,訴訟可謂終結。次查,聲請人聲請本院以113年 度司聲字第162號事件,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相對人行使 權利,惟相對人迄未行使權利,此分別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函及本院非訟事件處理中心查詢表附卷可證。揆諸首揭規定 ,聲請人之聲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聲請費用負擔之依據:參照本院110年度羅簡字第97號、111 年度簡上字第29號判決主文關於訴訟費用負擔之諭知,本件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五、爰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楊佳琪

2024-10-28

ILDV-113-司聲-202-20241028-1

輔宣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輔助宣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輔宣字第53號 聲 請 人 李青樺 代 理 人 謝智潔律師 複 代理人 李怡君律師 相 對 人 蔡阿花 關 係 人 蔡萬賜 李可欣 李正芬 李長榮 李康宜 上 一 人 代 理 人 何念屏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輔助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蔡阿花(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選定李青樺(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蔡萬賜(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蔡阿花之共同輔助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人蔡阿花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  ㈠聲請人李青樺及關係人李可欣、李正芬、李長榮、李康宜之 母,即相對人蔡阿花,近年情緒起伏大,有嚴重睡眠障礙、 記憶力明顯減退及出現嚴重意識不清之情形,於民國112年5 月間經國泰綜合醫院診斷有失智情形,伴隨精神行為症狀。  ㈡關係人李康宜、李正芬,於113年初稱要接相對人至臺中居住 ,豈料相對人被載到臺中前,先被帶到新北市住處附近之陽 信商業銀行,讓其匯款新臺幣(下同)1,500萬元至李康宜 之丈夫宋正超之帳戶,惟相對人實際記不得當時匯錢之原因 ,現非常後悔,相對人表示其被李正芬帶到銀行後,被說服 要匯款,嗣相對人致電給聲請人稱想念聲請人及李長榮,故 李正芬二人又將相對人送回聲請人住處。  ㈢本院家事調查官所提報告,建議選定聲請人及關係人蔡萬賜 共同擔任輔助人,較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云云。惟相對人 初始即表明聲請人較適合擔任輔助人,嗣僅因擔心5名子女 會爭吵,始表明由聲請人及蔡萬賜共同擔任輔助人,然5名 子女是否爭吵與相對人最佳利益無涉;蔡萬賜亦認為聲請人 最適合擔任輔助人,聲請人必然能妥適維護相對人之財產, 且蔡萬賜現年已高齡75歲,若選定由聲請人、蔡萬賜共同擔 任輔助人,嗣後恐生須再次選定輔助人之繁,而關係人等必 然又會以此爭吵不休。   倘若本院認為不適合由聲請人單獨擔任相對人之輔助人,聲 請人亦同意由聲請人、蔡萬賜共同擔任相對人之輔助人。  ㈣聲請人及關係人李長榮已與相對人同住新北市長達40餘年, 相對人一直由聲請人照顧,現相對人因有失智、意識不清等 精神行為症狀,致其為(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效果之能力 顯有不足,為此依民法第15條之1第1項、家事事件法第177 條以下規定,檢附相關人戶籍謄本、同意書、親屬系統表、 相對人之陽信銀行新埔分行存摺影本、匯款申請書(代收入 傳票)影本、相關錄影光碟暨譯文、相對人之國泰綜合醫院 心理衡鑑報告、檢驗報告及門診病歷影本等件,聲請宣告相 對人蔡阿花為受輔助宣告之人,併選定聲請人李青樺為受輔 助宣告人蔡阿花之輔助人、關係人蔡萬賜為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等語。 二、關係人李正芬、李康宜陳述略以:  ㈠不同意聲請人擔任相對人蔡阿花之輔助人並指定蔡萬賜為會 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聲請人主張其與相對人同住40餘年云云,惟相對人現住○○市 ○○區○○路00000號14樓(下稱系爭建物),系爭建物為聲請 人及關係人李康宜、李正芬、李長榮等手足與相對人及其夫 共同居住至成年之住所,聲請人、李康宜、李正芬均在成年 各自有穩定家庭關係後即搬離他處,聲請人至111年間因感 情生變始搬回系爭建物,非聲請人所述與相對人持續同住40 餘年。   聲請人與相對人相處過程中,顯示其有情緒不穩,對相對人 部分行為有諸多抱怨,並稱若一直持續在家,可能導致聲請 人精神錯亂,且聲請人於113年8月9日與關係人李長榮發生 口角及肢體衝突,足見聲請人常有情緒失控情形,且相對人 與聲請人同住期間,相對人曾罹患癲癇送醫治療,觀諸新聞 報導可知癲癇成因係缺乏營養素,相對人在聲請人看護下竟 未能攝取足夠營養素致癲癇發作送醫治療,顯見聲請人不適 合單獨擔任相對人之輔助人。  ㈡相對人將其名下2處不動產出租並收租金,惟聲請人搬回系爭 建物與相對人同住後,以上開租金支應相對人生活費為由, 要求租客將租金全數匯入聲請人之帳戶內,聲請人合計每月 領取屬於相對人所有之租金逾11萬元,關係人不斷要求其製 作收支明細以透明帳務,均遭聲請人拒絕。   相對人為提供子女居住處所而購買系爭建物,因相對人之夫 積欠龐大賭債,相對人為避免其名下系爭建物遭債主覬覦, 故將系爭建物先借名登記於聲請人、李可欣名下,聲請人明 知相關購屋款項、貸款及水電費均由相對人支付,且購置系 爭房屋係作為家人共同居住之用,非交由聲請人及李可欣使 用收益,聲請人僅為借名登記之出名人,惟其迄今仍未返還 登記系爭建物予相對人,考量聲請人每月將應屬相對人之租 金轉入自身帳戶使用,又拒絕製作收支明細以透明帳務,若 由聲請人單獨擔任相對人之輔助人,聲請人於未受其他手足 監督下,可能擅自將本應屬相對人之財產或租金任意處分、 花用,甚至拒絕承認系爭建物為借名登記,顯與輔助人應保 障相對人財產權益之職責有利害衝突,實不應准許由聲請人 單獨擔任相對人之輔助人。  ㈢聲請人主張相對人曾於113年初匯款1,500萬元予李康宜且表 示後悔云云。然,李康宜係於當日接獲李正芬告知,相對人 向其表示因李康宜從數年前開始每月、逢年過節交付現金、 匯款給相對人逾1,500萬元之孝親費,相對人表示其名下有 不動產在收租,亦有系爭建物可住,用不到那麼多錢,故將 多餘款項返還李康宜,李康宜認為相對人不用返還到足額, 遂由李康宜之夫宋正超之帳戶匯款500萬元還給相對人,嗣 李康宜才知悉相對人堅持要將上開500萬元返還李康宜,李 康宜遂收下該500萬元現金,相對人當時對於返還500萬元之 原因均有其邏輯及合理性,並無意識不清之情形。   惟相對人近日對於事物認知能力逐漸惡化,有記憶力嚴重衰 退,伴隨被害妄想、嚴重憂鬱之情形,相對人目前精神狀態 恐已達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程度,原僅聲請對相對人 為輔助宣告似有不足,請求本院依民法第15條之1第3項規定 變更為監護宣告。  ㈣關係人李正芬平日與相對人相處融洽,並無聲請人所述相對 人至其住處有焦慮之情,反而會主動要求到其住處共同生活 ,其亦有意願擔任相對人之輔助人,而關係人李長榮為相對 人之長子,實際與相對人同住40餘年,應較蔡萬賜了解相對 人之財產狀況,較適合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退萬步言,縱認相對人不適合由聲請人或李正芬單獨擔任輔 助人,亦請求指定由其二人擔任共同輔助人,並指定主要照 顧者之職務範圍以互相監督,並要求主要照顧者應製作收支 明細以透明財務,以確保相對人之權益等語。  ㈤並聲明:⒈請選定關係人李正芬為輔助人。⒉指定關係人李長 榮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三、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者,法院 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 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輔 助之宣告,民法第15條之1定有明文。 四、本院函請鑑定人即亞東紀念醫院江惠綾醫師鑑定相對人之心 神狀況,依江惠綾醫師鑑定結果,認為「綜合以上所述,蔡 員(即本件相對人蔡阿花)患有『失智症』病史,整體認知能力 存在受損,目前呈現輕度障礙之症狀。目前蔡員受限視力不 佳,基本日常生活及外出活動皆需他人協助,社會性活動方 面,蔡員可理解生活中簡單對話及指令,但記憶力有退化情 況,對於一般事務判斷、金錢計算及管理能力有輕微障礙, 處理複雜事務或情境須由他人陪同及協助。依蔡員目前之功 能與疾病狀態,建議為輔助宣告。」等語,此有該醫院出具 之精神鑑定報告書為憑。綜上事證,依法宣告相對人蔡阿花 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五、按民法第1113條之1規定:「受輔助宣告之人,應置輔助人 。輔助人及有關輔助之職務,準用……第1110條至第1111條之 2、……之規定。」。   又民法第1110條規定:「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 又民法第1111條規定:「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1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1人或數人 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為前項 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提 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 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   又民法第1111條之1規定:「法院選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 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 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 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 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三、監護人之職業 、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法人 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 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   又由民法第15條之2規定可知,受輔助宣告之人並未喪失行 為能力,且未被完全剝奪其財產處分權,僅部分法律行為( 例如:擔任營業負責人、消費借貸、保證、贈與、信託、訴 訟行為、和解調解仲裁契約之簽訂、不動產等重要財產之買 賣處分設定負擔租賃借貸、遺產分割或遺贈或拋棄繼承權) 應經輔助人同意。   再參酌同法第1113條之1規定,並無準用同法第1094條、第1 099條及第1099條之1、第1103條第1項規定,亦即受輔助宣 告人之財產,不由輔助人管理,輔助人對於受輔助宣告人之 財產,並無必要依規定與經法院或主管機關所指定之人會同 開具財產清冊。是以,受輔助宣告者,不必再由法院指定會 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六、經查:  ㈠相對人即受輔助宣告人蔡阿花之夫已過世,最近親屬為五名 子女,即聲請人李青樺及關係人李可欣、李正芬、李長榮、 李康宜,與相對人之胞弟即關係人蔡萬賜,此有其等戶籍謄 本、全戶及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親屬系統表、關係人蔡 萬賜之身分證影本在卷可稽。  ㈡本院命家事調查官訪視聲請人李青樺及關係人李可欣、李正 芬、李長榮、李康宜、蔡萬賜、相對人蔡阿花,家事調查官 作成報告,內容略以:「肆、總結報告:綜合調查內容,相 對人現與聲請人李青樺、關係人李長榮同住,並聘僱外籍看 護照顧,有關相對人之醫療、照顧事宜主要由李青樺負責及 安排,李青樺能詳述相對人之作息、飲食及醫療狀況,另觀 相對人之居住環境合宜,相對人熟悉住家空間方位及擺設, 雖視力不佳,仍能自在於家中行走,評估相對人照顧狀況並 無明顯不妥。就相對人財產部分,按兩造及關係人等陳述, 相對人子女間因相對人財產多所爭執,互不信任,現相對人 將存摺、印章等交由胞弟蔡萬賜保管,對此李正芬表示『姐 妹也都同意,因大家互不信任,只好請蔡萬賜出面,認為蔡 萬賜是公平的,且會公開讓大家知道』,相對人則述與手足 感情佳,對於蔡萬賜保管存摺表達信任。就輔助人之人選, 相對人明確表達希望由李青樺和蔡萬賜共同擔任其輔助人, 如此五名子女比較不會吵架。另相對人子女李青樺及李正芬 均有擔任輔助人之意願,李長榮則認為,最好是相對人子女 共同擔任輔助人,並將相對人財產信託。考量李正芬曾於11 3年2月在相對人心智狀況已逐漸退化下,仍協助相對人匯款 予李康宜配偶1,500萬元,倘由李正芬擔任輔助人,是否可 妥適維護相對人之財產,不無疑慮。復審酌相對人子女間因 相對人財產常有紛爭,而相對人胞弟蔡萬賜較為相對人及其 子女所信任,並同意與李青樺共同擔任輔助人,兼衡相對人 之意願,建議選定李青樺、蔡萬賜共同擔任輔助人,較符合 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等語,此有本院113年度家查字第67 號調查報告附卷可參。  ㈢本院審酌聲請人李青樺、關係人李正芬均為相對人蔡阿花之 子女,關係人蔡萬賜為相對人蔡阿花之胞弟,與相對人有法 律上的利害關係,對於相對人亦有扶養義務,聲請人及關係 人李正芬於家事調查官訪視時均稱有意願且適合擔任相對人 之輔助人,關係人蔡萬賜於家事調查官訪視時則稱「關於輔 助人人選,其認為李青樺最為孝順,最適合擔任,相對人由 李青樺照顧較好,若由其和李青樺共同擔任輔助人,其也同 意」等語,考量相對人的二名子女均有意願擔任相對人之輔 助人,為確保相對人財產運用於自身生活與照護開銷,減少 相對人之猜疑及子女間對於相對人財產運用之爭執,復參酌 相對人之五名子女間因相對人財產常有紛爭,子女間彼此不 信任,而相對人胞弟蔡萬賜較為相對人及其子女所信任,蔡 萬賜亦同意與李青樺共同擔任輔助人,且相對人於家事調查 官訪視時明確表達希望由李青樺和蔡萬賜共同擔任其輔助人 云云,兼衡相對人之意願,宜由聲請人李青樺、關係人蔡萬 賜共同擔任輔助人,始符合受輔助宣告之人蔡阿花之最佳利 益,爰選定聲請人李青樺及關係人蔡萬賜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蔡阿花之共同輔助人。 七、聲請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第177條 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惠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建新

2024-10-17

PCDV-113-輔宣-53-20241017-1

嘉簡調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聲請調解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嘉簡調字第776號 聲 請 人 鄭正山 上列聲請人聲請調解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書狀不合程式或有其他欠缺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 。當事人書狀,除別有規定外,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一、 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當事人為法人、其他團體或機關 者,其名稱及公務所、事務所或營業所。四、應為之聲明或 陳述。法院認調解之聲請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逕以裁 定駁回之:一、依法律關係之性質,當事人之狀況或其他情 事可認為不能調解或顯無調解必要或調解顯無成立之望者。 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第116條第1項第1款、第4款、第 406條第1項第1款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調解,僅記載「租房糾紛」,未明確表明調 解之聲明,且係以小林先生、江先生、李阿忠為相對人,無 法確認小林先生、江先生之真實姓名為何,且除小林先生外 ,並未載明江先生及李阿忠之住所或居所,聲請不合程式, 經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25日裁定命聲請人於7日內補正,該 項裁定已於113年10月1日送達,有聲請人送達證書、本院聯 合服務中心民事收文收狀處之查詢簡答表、簡易庭收文收狀 處之查詢簡答表、收文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存卷可憑。聲請人 逾期迄今仍未補正,可認為不能調解,依上開規定,自應裁 定駁回其聲請。 三、聲請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4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陳劭宇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4  日              書記官 阮玟瑄

2024-10-14

CYEV-113-嘉簡調-776-20241014-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