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趙建舜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1022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吳義文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4年度毒偵字第502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吳義文施用第二級毒品,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吸食器一個,均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如附件)。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用第 二級毒品罪。其持有第二級毒品之低度行為,為施用之高度 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三、本院審酌被告戒絕毒癮之意志不堅,前經觀察、勒戒後,仍 再犯本件施用毒品犯行,本不宜寬貸,惟念其犯後坦承犯行 ,態度良好,及施用毒品乃戕害自身健康,未直接危害他人 ,反社會性不高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 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扣案吸食器1個,為被告所有而供犯罪之用,業據被告於警 詢供述在卷,爰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規定,併予宣告沒 收。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454條第2項、第450條第1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起上 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周宛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 狀(應附繕本)。                 書記官 趙建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附錄論罪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4年度毒偵字第502號   被   告 吳義文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 請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吳義文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依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1年度 毒聲字第268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之 傾向,於民國111年7月27日釋放出所,並由本署檢察官以11 0年度毒偵字第3160號、111年度毒偵字第271號、第1321號 為不起訴處分確定。詎其仍未戒除毒癮,復基於施用第二級 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犯意,於前開釋放日3年內之113年12月1 6日上午某時許,在其位於臺南市○○區○○里000號居所,以將 甲基安非他命置在玻璃球內,燒烤吸食煙霧之方式,施用甲 基安非他命1次。嗣於113年12月18日22時30分許,吳義文在 臺南市新營區長榮路與復興路交岔路口,因交通違規為警攔 查,並經其同意搜索,扣得吸食器1個,復經其同意採尿送驗 結果呈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始查上情。 二、案經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新營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吳義文於警詢時坦承不諱,並有自 院受搜索同意書、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新營分局搜索、扣押筆 錄、扣押物品目錄表、自願受採尿同意書、尿液編號對照表 (113A091)、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濫用藥物尿液檢驗結果報 告(113A091)等件附卷可佐,是其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用第 二級毒品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檢 察 官 郭 文 俐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 記 官 張 來 欣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記事項: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 傳喚被告、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 被告、被害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 撤回告訴或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 ,請即另以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5-03-21

TNDM-114-簡-1022-20250321-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詐欺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967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顏豪均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3364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顏豪均犯詐欺得利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二萬五千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 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之。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 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本院審酌被告傳送虛偽交易明細截圖,致被害人誤認被告已 經付款,而代為下注新臺幣(下同)5萬元之運動彩券,事 後卻置之不理,所為至屬不該,惟念其犯後坦承犯行,態度 尚佳,及案發後業已歸還被害人2萬5千元等一切情狀,量處 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被告於本件之不法利得為5萬元,因已歸還被害人2萬5千元 ,尚保有2萬5千元之不法利得,此部分應依刑法第38條之1 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 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之。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454條第2項、第450條 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起上 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周宛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 狀(應附繕本)。                 書記官 趙建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附錄論罪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 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33646號   被   告 顏豪均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茲 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顏豪均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得利之犯意,於民 國113年6月12日晚間10時35分許,使用暱稱「CHONG」之LIN E帳號委託郭蘭思以新臺幣(下同)5萬元代為下注彩券,復 向郭蘭思傳送虛偽網路銀行交易明細截圖照片1張,致郭蘭 思誤信顏豪均業已支付款項,而為顏豪均下注5萬元,郭蘭 思因此受有損失。嗣郭蘭思驚覺顏豪均並未完成匯款,報警 處理後,始悉上情。 二、案經臺南市政府警察局麻豆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顏豪均於警詢及偵訊中均坦承不諱 ,另核與證人即被害人郭蘭思於警詢及偵訊中經具結之證述 、證人唐冰、鄭孟芳於警詢中之證述大致相符,並有LINE對 話紀錄截圖照片、LINE對話紀錄翻拍照片各2份、虛偽網路 銀行交易明細截圖照片、監視器錄影畫面截圖照片、存摺交 易明細翻拍照片各1份等附卷可證,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 相符,其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39條第2項之詐欺得利罪嫌。至被 告所獲利益,其中2萬5千元業已合法發還被害人等情,為被 害人陳稱在卷,此部分爰不聲請宣告沒收之;尚未發還被害 人之2萬5千元,為其犯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規 定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請依 同條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檢 察 官 桑 婕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 記 官 洪 聖 祐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普通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 50 萬元以 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喚。

2025-03-20

TNDM-114-簡-967-20250320-1

撤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撤銷緩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撤緩字第54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DINH VAN TRUNG 上列受刑人因肇事逃逸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撤銷緩刑之宣告( 114年度執聲字第356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DINH VAN TRUNG因肇事逃逸等案件, 經本院於民國112年1月30日以111年度交訴字第216號判處有 期徒刑6月(肇事逃逸)、拘役40日(過失傷害),均緩刑2 年,並應向被害人支付新臺幣(下同)3萬元損害賠償(應 於判決確定後6個月內支付),於112年3月15日確定在案, 緩刑期間至114年3月14日止。茲受刑人經合法通知未依限履 行,違反刑法第74條第2項第3款所定負擔情節重大,已合於 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4款所定得撤銷緩刑宣告之原因,爰 依法聲請撤銷受刑人前開緩刑之宣告等語。 二、按緩刑宣告,得斟酌情形,命犯罪行為人向被害人支付相當 數額之財產或非財產上之損害賠償,刑法第74條第2項第3款 定有明文。又受緩刑宣告而有違反第74條第2項第1款至第8 款所定之負擔情節重大,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 ,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者,得撤銷其宣告,刑法第75條之1 第1項第4款亦有規定。 三、經查: (一)本件受刑人所犯肇事逃逸等案件,經本院於112年1月30日 以111年度交訴字第216號判處有期徒刑6月(肇事逃逸) 、拘役40日(過失傷害),均緩刑2年,並應於判決確定 後6個月內向被害人支付3萬元損害賠償,於112年3月15日 確定在案,緩刑期間至114年3月14日止,有上開刑事判決 書、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 (二)關於本案執行情形,因受刑人為逃逸外勞,經承辦書記官 詢問臺南專勤隊,得知受刑人自112年3月1日起即未依規 定報到而失聯,檢察官遂於112年3月31日發函通知受刑人 應依判決所示金額及期限賠償被害人,並依法為公示送達 ,嗣書記官於112年12月22日詢問臺南專勤隊受刑人已否 遣返,得知受刑人已於112年12月19日遭查獲而收容中, 尚餘6日即需遣返,受刑人身上並無金錢可支付被害人, 檢察官遂再發函通知受刑人應依判決履行緩刑所附條件, 於113年1月9日送達受刑人,此後,即未有任何執行作為 ,迄至114年3月10日與被害人確認並未收到賠償後,檢察 官於114年3月11日以聲請書聲請撤銷受刑人之緩刑宣告, 於114年3月14日繫屬於本院,以上業經本院調取執行卷宗 核閱無誤。 (三)由上可知,受刑人經通知並未履行緩刑所附條件一情,固 堪認定,惟受刑人之緩刑期滿日為114年3月14日,檢察官 於114年3月11日始出具聲請書聲請撤銷緩刑宣告,於114 年3月14日繫屬於本院,亦即本院受理時,受刑人之緩刑 期間業已屆滿,此時已無撤銷緩刑之必要與實益,是認本 件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周宛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趙建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2025-03-19

TNDM-114-撤緩-54-20250319-1

智簡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違反商標法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智簡字第5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郭香利 上列被告因違反商標法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 第15192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改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郭香利犯商標法第九十七條之非法販賣侵害商標權之商品罪,處 拘役貳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如起訴書附表所示之物,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下列更正、補充外,其餘均引用檢 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一)犯罪事實末行所載搜索扣得仿冒商標商品之數量「1578件 」,更正為「1557件」。 (二)起訴書附表編號1商標文字/圖樣欄所載「POMPOM PUDDING 」,更正為「POMPOMPURIN」;查獲仿冒品欄所載「法飾 」、「1527件」,更正為「髮飾」、「1507件」。 (三)證據部分增列:被告於本院之自白。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商標法第97條非法販賣侵害商標權之商品 罪。被告意圖販賣而持有、陳列之低度行為,為販賣之高度 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被告自民國111年7月22日前某日起 至112年1月16日為警搜索查獲時止,在所經營之蝦皮帳號販 賣仿冒商標之商品,其行為本質上具有延續、反覆實施之性 質,應論以一罪。被告以一延續性之販賣行為,同時侵害起 訴書附表所示各商標權人之法益,為想像競合犯,應從一重 處斷。 三、本院審酌被告為貪圖小利而販賣仿冒商標之商品,侵害商標 專用權人之潛在市場利益,所為實無可取,惟念其犯後於本 院坦承犯行,態度尚佳,所陳列、販賣之商品單價低廉,犯 罪情節非重,且無何犯罪前科,有其前案紀錄表可稽,兼衡 所查獲之仿冒品數量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 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扣案如起訴書附表所示之物,業經鑑定確屬仿冒商標之商品 ,依商標法第98條規定,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應宣告 沒收。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450條第1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周宛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 狀(應附繕本)。                 書記官 趙建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附錄論罪法條: 商標法第97條 明知他人所為之前二條商品而販賣,或意圖販賣而持有、陳列、 輸出或輸入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5萬 元以下罰金;透過電子媒體或網路方式為之者,亦同。

2025-03-18

TNDM-114-智簡-5-20250318-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沒入保證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67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具 保 人 陳奕廷 受 刑 人 張育仁 上列具保人因受刑人犯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沒入保證金( 114年度執聲沒字第36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奕廷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伍萬元及實收利息,沒入之。   理 由 一、按具保之被告逃匿,保證金已繳納者者,沒入之,刑事訴訟 法第118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上開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 收利息併沒入之,同法第119條之1第2項亦有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具保人因受刑人犯詐欺案件,經依法院指定 提出現金新臺幣5萬元之保證金後,將受刑人停止羈押,茲 因受刑人現已逃匿,應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含利息) 等語。 三、經查:受刑人經檢察官依其住居所傳喚、拘提均未到案執行 ,經通知具保人偕同受刑人到庭,亦無效果,有送達證書、 拘票、拘提報告書等在卷可稽,足認受刑人顯已逃匿,自應 將具保人繳納之上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沒入之。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周宛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趙建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2025-03-18

TNDM-114-聲-467-20250318-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918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靜梅 上列被告因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 年度偵字第17323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 命法官獨任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乙○○犯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四十一條之非法利用個人資料罪,處有 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 之記載(如附件)。並就證據部分增列:被告於本院之自白 。 二、本院審酌被告任意將載有告訴人姓名、地址之刑事簡易判決 書張貼於社區公佈欄,侵害告訴人之資訊自主權及隱私權, 所為實屬不該,於偵查中雖否認犯罪,惟於本院業已坦承犯 行,態度尚佳,且無何前科,有其前案紀錄表可稽,兼衡其 於本院提出之身心障礙證明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 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 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起上 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周宛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 狀(應附繕本)。                 書記官 趙建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錄論罪法條: 個人資料保護法第41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或損害他人之利益,而違反第6 條第1項、第15條、第16條、第19條、第20條第1項規定,或中央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第21條限制國際傳輸之命令或處分,足生損 害於他人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百萬元以下罰 金。 附件: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17323號   被   告 乙○○  上列被告因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等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 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乙○○(另被訴涉犯妨害秘密及誹謗等罪嫌部分,另為不起訴 處分)及甲○○均係位在臺南市安南區功安四街64巷社區之住 戶,2人並為鄰居,且因鄰里關係不睦素有紛爭,乙○○依其 智識及經驗,應知悉個人資料之利用,應於蒐集之特定目的 範圍內為之,並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第20條第1項各款情形 ,竟基於意圖損害他人之利益而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犯意 ,於民國112年11月間某時,將載有甲○○之姓名及居住地址 (臺南市○○區○○○街00巷00號)之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2年度 簡字第3437號簡易判決書,張貼在臺南市安南區功安四街64 巷社區大門入口之公佈欄上,致使該社區住戶及出入之人得 以知悉甲○○之個人資料並知悉甲○○之司法爭訟案件,以此非 法方法利用甲○○之個人資料,足以生損害於甲○○之隱私利益 。 二、案經甲○○訴由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三分局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訊據被告乙○○固坦承有於上開時、地,張貼上開簡易判決書 之事實,惟否認涉有何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犯行,辯稱: 姓名是公開資訊;因為判決書是公開資料上網都看得到,而 且我是貼在社區公布欄,鄰居都互相認識;郵差投遞信件時 ,信封上面也都有名字及地址,所以我覺得判決書上只有姓 名跟地址是沒有問題的等語。經查:  ㈠被告有於上開時、地,張貼上開簡易判決書等情,除為被告 所是認,並經證人即告訴人甲○○於警詢時指述明確,且有刑 案現場照片在卷可參,此部分事實首堪認定。  ㈡被告固以鄰居都互相認識等情置辯,然被告於本署偵查中亦 自承:(問:社區只有住戶本人可以出入嗎?)不是,親戚 朋友也是會去拜訪。(問:親戚朋友也都認識全部的住戶嗎 ?)不見得等語,可知被告主觀上亦知悉張貼上開判決書, 亦可能使不特定之人得以獲悉告訴人甲○○之姓名及地址等個 人資訊,是其此部分辯解,自不足採。  ㈢又按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或利用,應尊重當事人之權益, 依誠實及信用方法為之,不得逾越特定目的之必要範圍,並 應與蒐集之目的具有正當合理之關聯,個人資料保護法第5 條定有明文。又非公務機關對個人資料之利用,除個人資料 保護法第6條第1項所規定資料外,若非有同法第20條第1項 但書各款所列情形之一,得為特定目的外之利用者外,應於 蒐集之特定目的必要範圍內為之,個人資料保護法第20條第 1項亦有明定。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或損害他人 之利益,而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第20條第1項規定,足生損 害於他人者,應依同法第41條規定處罰。又無論由該第41條 之修法過程或我國法制觀之,該第41條所稱「意圖為自己或 第三人不法之利益」,其「利益」應限於財產上之利益;至 同條所稱「損害他人之利益」中之「利益」,則不限於財產 上之利益(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869號判決意旨參照 )。查被告無個人資料保護法第20條第1項但書各款所列之 情形,竟將載有告訴人姓名、地址等個人資料之簡易判決書 張貼在本案社區大門公佈欄,使該社區住戶及出入之人得以 閱覽並獲悉告訴人之個人資料及司法爭訟案件,自有損害告 訴人利益之不法意圖,亦可能因此使告訴人受到他人之騷擾 ,自足以生損害於告訴人等,揆諸前揭說明,自應依同法第 41條之規定處罰。 二、是核被告所為,係犯個人資料保護法第41條之違反同法第20 條第1項之非公務機關非法利用個人資料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檢 察 官 蔡 旻 諺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 記 官 邱 鵬 璇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個人資料保護法第20條 非公務機關對個人資料之利用,除第 6 條第 1 項所規定資料外 ,應於蒐集之特定目的必要範圍內為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得為特定目的外之利用: 一、法律明文規定。 二、為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 三、為免除當事人之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上之危險。 四、為防止他人權益之重大危害。 五、公務機關或學術研究機構基於公共利益為統計或學術研究而   有必要,且資料經過提供者處理後或經蒐集者依其揭露方式   無從識別特定之當事人。 六、經當事人同意。 七、有利於當事人權益。 非公務機關依前項規定利用個人資料行銷者,當事人表示拒絕接 受行銷時,應即停止利用其個人資料行銷。 非公務機關於首次行銷時,應提供當事人表示拒絕接受行銷之方 式,並支付所需費用。 個人資料保護法第41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或損害他人之利益,而違反第 6 條第 1 項、第 15 條、第 16 條、第 19 條、第 20 條第 1 項 規定,或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第 21 條限制國際傳輸之命令 或處分,足生損害於他人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 臺幣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2025-03-17

TNDM-114-簡-918-20250317-1

附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附民字第219號 附民原告 林宜靜 附民被告 黃靜梅 上列被告因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 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 ,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 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十庭 審判長法 官 李音儀 法 官 馮君傑 法 官 周宛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趙建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TNDM-114-附民-219-20250317-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妨害自由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2269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莊明勳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營偵字 第136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莊明勳犯強制罪,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 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犯罪事實:   莊明勳於民國113年2月2日(起訴書誤載為27日)18時許, 駕駛車號0000-00號自小客車,行經臺南市柳營區柳營陸橋 時,因超車問題與駕駛車號000-0000號自小客車之陳家緯發 生行車糾紛,於同日時3分許,行至南光中學附近時,莊明 勳攔下陳家瑋與之發生爭論,嗣雙方駕車至路旁停車,莊明 勳下車走近陳家瑋車輛,質問何以逼車,陳家瑋隨即打電話 報警,邊與警方通話確認地點,同時駕車駛離該處繼續前行 ,莊明勳見狀亦駕車跟隨在後,並心生不滿,基於強制之犯 意,於同日時7分許,在新營區中興路與新進路口,趁陳家 緯停等紅燈之際,下車走向陳家瑋車輛駕駛座,拍打車窗要 求陳家瑋下車,陳家瑋不願下車,此時燈號轉為綠燈,莊明 勳即走至車輛前方阻擋陳家瑋駕車前行,並大喊叫警察來, 陳家瑋鬆開煞車致車輛略微往前移動因而觸及莊明勳,莊明 勳即向前趴在引擎蓋上,之後起身咆哮,並站在車頭位置打 電話報警,同時擋住陳家瑋去路,以此強暴方式妨害陳家瑋 自由駕車離去之權利。 二、證據名稱: (一)被告於警詢、偵訊及本院之供述。 (二)證人陳家緯於警詢、偵訊之指訴。 (三)行車紀錄畫面截圖1份(警卷第23-27頁)及光碟1片。 (四)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新營分局函覆之報案紀錄單2紙及職務 報告1份(院卷第35-41頁)。 (五)本院勘驗行車紀錄器光碟之勘驗筆錄及截圖1份(院卷61 -66頁)。 三、對被告辯解不採信之理由:   訊據被告固坦承上開客觀事實經過,惟否認構成強制犯行, 辯稱:因為陳家瑋之駕駛行為異常,我第1次攔他下來,他 說要報警,結果他趁機把車開走,第2次我攔他是因為他在 等紅燈,我敲駕駛座車窗請他下車,他不願意下車,也不願 意拉下車窗,我才去他車子前面擋住他並報警,我不讓他走 ,是因為我要叫警察來處理云云。經查: (一)本案事發經過,業據被告坦承不爭,並有上開證據名稱欄 所列各項證據足資佐證,堪以認定。 (二)按刑法第304條所稱之強暴、脅迫,以所用之強脅手段足 以妨害他人行使權利,或足使他人行無義務之事為已足, 並非以被害人之自由完全受其壓制為必要。又強制罪在刑 法學理上被歸類為「開放性構成要件」,因構成要件欠缺 表徵違法性之功能,不能因構成要件該當就認為具有「刑 事不法」,故需在違法性層次作違法性之正面審查,除由 反面尋找有無阻卻違法事由外,尚須從正面審查強制手段 與強制目的間之關聯性,即「手段與目的關聯性」是否可 非難,以此認定其違法性,若行為人所欲達成之目的與其 採取之手段間,逾越一般社會所能容忍之必要程度,或係 恣意結合此二者,即係欠缺內在關聯性,應認行為人之強 制目的、手段間之關聯具有可非難性,而屬刑法所欲處罰 之強制犯行。 (三)被告因超車行為與陳家瑋發生行車糾紛,雙方於南光中學 附近停車爭論,陳家瑋於報警過程中雖駕車駛離該處,然 陳家瑋於法並無必須留在該處繼續與被告理論或等候警方 到場之義務,其確實可自由駕車離去,被告爭辯陳家瑋報 警後卻又趁機駕車離開一節,並不足合理化被告隨後在車 道上阻擋陳家瑋駕車之行為(詳下述)。 (四)被告在陳家瑋駕車離開後亦跟隨在後,在新營區中興路與 新進路口,趁陳家緯停等紅燈之際,下車拍打陳家瑋駕駛 座車窗要求其下車,見其不願下車,即走至車輛前方,大 喊叫警察來,此時燈號已轉為綠燈,陳家瑋駕車略微往前 而觸及被告,被告即向前趴在引擎蓋上,之後起身咆哮, 並站在車頭位置打電話報警,陳家瑋之去路因而受阻,難 以自由駕車前行。被告於上開過程中,所為拍打車窗、咆 哮、站在車輛前方等等行為,衡諸社會常情,已足使一般 駕駛人感到心理上、物理上之壓迫,核屬強制罪之強暴手 段無誤。又被告縱已當場報警,並認應待警方到場處理雙 方之行車糾紛,然如前述,陳家瑋於法並無配合之義務, 被告若認陳家瑋先前之駕駛行為已有違規,本可檢舉或循 其他合法途徑解決,卻捨此不為,竟在車輛往來通行之車 道上,以上開行為阻擋陳家瑋駕車前行,如肯認此舉,等 同鼓勵一般大眾以私力救濟方式解決紛爭,實非法治社會 所允許,是從整體法秩序之觀點予以判斷,被告所採取之 強制手段與所欲達成之目的,難認具有正當合理關聯,已 具備違法性,構成可罰之強制行為。被告辯稱其係為讓警 察到場處理方阻止陳家瑋駕車離去,不足作為其強制行為 之正當事由,所辯無可採信。 (五)綜上,本案事證明確,被告犯行,堪以認定。 四、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4條第1項之強制罪。 (二)本院審酌被告未能以理性態度處理行車糾紛,先停車與陳 家瑋爭論未果,不滿陳家瑋報警後仍駕車駛離,竟在陳家 瑋行車中途之車道上,為本件強制犯行,妨害陳家瑋自由 駕車前行之權利,被迫於車道上等待警方到場,所為實屬 不當,且犯後否認犯行,法制觀念欠佳,惟並無前科,有 其前案紀錄表可稽,兼衡其行為手段並未造成實質損害, 本件犯罪情節非重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 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第310條之1,判 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董詠勝提起公訴,檢察官郭俊男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周宛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趙建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錄論罪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04條第1項 以強暴、脅迫使人行無義務之事或妨害人行使權利者,處3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2025-03-17

TNDM-113-易-2269-20250317-1

金簡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金簡字第174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貴蘭 上列被告因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 字第31882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改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   主 文 李貴蘭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十九條第一項後段之洗錢罪,處有期 徒刑參月,併科罰金新臺幣壹萬元,有期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 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並就證據部分增列:被告於本院審理時之自白。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 詐欺取財罪,及刑法第30條第1項、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 後段之幫助洗錢罪。被告以一次交付帳戶之行為,助成不法 份子向起訴書附表所示2名被害人詐取匯款及洗錢,係一行 為幫助數次詐欺及洗錢犯行,且同時觸犯數罪名,為想像競 合犯,應從一重之幫助洗錢罪處斷。被告為幫助犯,犯罪情 節顯較正犯輕微,爰依刑法第30條第2項規定,按正犯之刑 減輕之。 三、本院審酌被告任意將金融帳戶交予不法份子使用,除使被害 人受有損害,並製造金流斷點,增加查緝犯罪之困難,破壞 社會治安及金融秩序,所為實不足取,於偵查中雖否認犯罪 ,但於本院業已坦認犯行,態度尚佳,兼衡各被害人受騙之 金額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 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 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起上 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周宛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 狀(應附繕本)。                 書記官 趙建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錄論罪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 金。 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 有第2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併 科新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臺 幣一億元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千萬元 以下罰金。

2025-03-17

TNDM-114-金簡-174-20250317-1

金簡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金簡字第71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清坤 上列被告因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營 偵字第3328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改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   主 文 林清坤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十九條第一項後段之洗錢罪,處有期 徒刑參月,併科罰金新臺幣參仟元,有期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 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並應履行 如附件二調解筆錄所示之分期給付。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事實第8行「於民國113年5月2 7日『某日前』」,更正為『前某日』,倒數第2至3行「匯款附 表所示金額至『附表所示帳戶』內」,更正為『新光帳戶』,其 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一)。並就證據部分 增列:被告於本院之自白。 二、被告行為後,洗錢防制法之洗錢罪規定業經修正,於113年7 月31日公布,同年8月2日施行。修正前該法第14條第1項規 定:「有第2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 併科新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修正後該法第19條第1項規 定:「有第2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 期徒刑,併科新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 上利益未達新臺幣1億元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併科新臺幣5千萬元以下罰金。」經比較結果,修正後第19 條第1項後段就「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臺幣1億元 者」之法定最重本刑降低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屬得易科 罰金之罪,應認修正後規定較有利於被告,依刑法第2條第1 項但書規定,應適用修正後規定論處。 三、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 詐欺取財罪,及刑法第30條第1項、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19 條第1項後段之幫助洗錢罪。被告以一次交付帳戶之行為觸 犯上開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應從一重之幫助洗錢罪處斷。 被告為幫助犯,犯罪情節顯較正犯輕微,爰依刑法第30條第 2項規定,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四、本院審酌被告因網路交友而任意將提款卡(含密碼)交予他 人使用,除使被害人受有損害,並製造金流斷點,增加查緝 犯罪之困難,破壞社會治安及金融秩序,所為實不足取,於 偵查中雖否認犯罪,但於本院業已坦認犯行,態度尚佳,且 與被害人調解成立,約定分期賠償,有本院調解筆錄可稽, 兼衡被害人受騙之金額不高,本件所生危害非鉅等一切情狀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易服勞役之折算 標準。 五、被告無何犯罪前科,有其前案紀錄表可稽,茲念其犯後於本 院坦認犯行,並與被害人調解成立,約定分期給付,斟酌上 情,認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併予諭知緩刑2年 ,並於緩刑期間內,課予被告如附件二調解筆錄所示分期給 付之負擔,以督促其確實履行調解內容,以啟自新。  六、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 處刑如主文。 七、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起上 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周宛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 狀(應附繕本)。                 書記官 趙建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錄論罪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 金。 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 有第2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併 科新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臺 幣一億元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千萬元 以下罰金。

2025-03-17

TNDM-114-金簡-71-202503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