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訴訟繫屬登記

共找到 125 筆結果(第 31-40 筆)

司家聲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家聲字第39號 聲 請 人 ○○○ 相 對 人 ○○○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112年度存字第75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提 存之擔保金新臺幣380,000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分割遺產等事件,聲請人前依本 院110年度家訴聲字第6號民事裁定,提供如主文所示之擔保 ,並以臺灣橋頭地方法院112年度存字第75號擔保提存事件 提存,並就高雄市○○區○○段○○段000地號土地,及其上同段2 306建號建物(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00巷00號)為訴 訟繫屬登記在案。茲因本案訴訟(本院109年度家繼訴字第3 9號及110年度家繼訴第7號民事判決、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 院111年度重家上字第15、16號民事判決)業已判決確定在 案,聲請人並已向地政機關聲請塗銷上開不動產之訴訟繫屬 登記,應認訴訟程序終結,聲請人並已向本院聲請定20日以 上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仍 未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二、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分別定有 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之主張,業據其提出本院110年度家訴聲 字第6號民事裁定、臺灣橋頭地方法院112年度存字第75號提 存書、本院109年度家繼訴字第39號及110年度家繼訴第7號 民事判決、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11年度重家上字第15、1 6號民事判決及裁定、確定證明書、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 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等影本為證,是上開訴訟事件業已確定 ,足認符合訴訟終結之要件。聲請人於上開程序終結後,並 聲請本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於25日內行使權利,該 通知業已送達予相對人,惟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並向本 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亦有本院113 年12月2日高少家秀家 司敦113司家聲字第13 號通知、送達證書、公告、臺灣橋頭 地方法院114年2月5日橋院甯文字第1140004477號函、臺灣 高雄地方法院114年2月14日雄院國文字第1140006430號函附 卷可稽。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金,核與前揭規定,自 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前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鍾仕傑

2025-02-21

KSYV-113-司家聲-39-20250221-1

六訴聲
斗六簡易庭

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登記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六訴聲字第1號 聲 請 人 莊繡如 住雲林縣○○市○○街00號 送達代收人 李佳和 相 對 人 莊昆弦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等事件(本院114年度六 簡調字第42號),聲請人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以新臺幣2,375,722元為相對人供擔保後,許可就相對人 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基於物權關係,且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 、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於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 原告得聲請受訴法院以裁定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前 項聲請,應釋明本案請求;前項釋明如有不足,法院得定相 當之擔保,命供擔保後為登記。其釋明完足者,亦同;第5 項裁定應載明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 ;第5項裁定由原告持向該管登記機關申請登記,民事訴訟 法第254條第5項、第6項前段、第7項、第8項及第9項前段分 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兩造為兄妹關係,兩造父親前至附表所示土 地、建物(下合稱系爭不動產)所在社區看屋,認該處環境 良好,有意作為晚年居住處所,因聲請人為大成商工會計主 任,收入穩定,兩造父親即推薦聲請人購入系爭不動產,聲 請人乃於民國100年3月間購買系爭不動產,嗣因相對人有經 營位於雲林縣斗六市太平路之彩券行(下稱系爭彩券行)之 資金需求,欲以系爭不動產設定抵押向銀行借款,相對人委 由兩造父親,向聲請人請求將系爭不動產暫時移轉登記予相 對人,以便利相對人向銀行借款,聲請人念及兩造兄妹情誼 ,故同意暫將系爭不動產以「贈與」為原因,移轉登記予相 對人,惟聲請人並無移轉系爭不動產之真意,且同時約定附 加之負擔條件係使兩造父親能繼續居住於系爭房屋,並由同 住之相對人繼續照顧兩造父親之生活起居。詎料相對人於11 0年8月間將兩造父親逐出系爭不動產,聲請人始知相對人長 期對兩造父親不孝,且相對人現已無經營系爭彩券行,故兩 造約定移轉登記系爭不動產供辦理抵押借款經營系爭彩券行 之目的已不存在,且相對人不願遵守應依約定照顧兩造父親 之負擔。因兩造就系爭不動產本無贈與移轉之真意,核屬通 謀虛偽意思表示,本為無效,聲請人已對相對人向鈞院提起 民事訴訟,請求相對人應塗銷兩造間就系爭不動產所有權移 轉登記,並回復登記為聲請人所有,現為鈞院繫屬中。爰依 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規定,聲請就系爭不動產裁定許可 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主張其與相對人就系爭不動產為通謀虛偽意思表示之 贈與行為無效,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等規定,請 求相對人應塗銷兩造間就系爭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並回 復登記為聲請人所有,並已向本院提起民事訴訟等情,已據 其提出系爭不動產之登記第一類謄本、大成商工服務證明書 、彩券經銷商管理規定、土地登記申請書、所有權贈與移轉 契約書以為釋明,並經本院調閱114年度六簡調字第42號( 下稱本案)卷宗查證屬實。核其訴訟標的基於物權關係,且 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 與首開規定之要件相符,聲請人聲請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第5項規定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應予准許,惟其釋明仍 有不足,為擔保相對人因訴訟繫屬事實登記可能所受損害, 故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7項規定,命供擔保後為登記。  ㈡按法院定擔保金額而為許可訴訟繫屬事實登記之裁定者,該 項擔保係備供相對人因不當登記所受損害之賠償,其數額應 視個案情節,依標的物受登記後,相對人難以利用或處分該 標的物所受之損害為衡量之標準。聲請人聲請本件訴訟繫屬 事實之登記,雖不能禁止、限制相對人自由處分、收益系爭 不動產,然因該登記之存在,勢仍將妨礙第三人與相對人進 行交易之意願,致相對人處分系爭不動產時有所困難,揆諸 前揭說明,相對人因繫屬登記所受之損害,應係延後處分系 爭不動產所受之利息損失。爰參酌本案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 幣(下同)7,919,072元,屬得上訴第三審之事件,依各級 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第二點規定,本件第一、二、三審通 常程序審判案件之辦案期限分別為2年、2年6月、1年6月, 共計6年,於此期間中相對人處分系爭不動產受有困難,並 依相當於系爭不動產價值之法定利率百分之5計算損害,認 相對人因本件訴訟繫屬登記可能遭受之損害金額計為2,375, 722元【計算式:7,919,072元×年息5%×6年=2,375,722元, 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是應認聲請人供擔保之金額以2,37 5,722元為適當。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楊謹瑜    以上正本係依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須附繕本) ,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蕭亦倫 附表: 土地 土    地    坐    落  面  積 權 利 範 圍 縣 市 鄉鎮市區  段  地號 平方公尺 1 雲林縣 斗六市 中正二段 1080 91.01 全部 2 雲林縣 斗六市 中正二段 1081 445.93 22分之1 建物 建號 建物門牌 建  物  面  積 (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 1 雲林縣○○○○○段000○號 雲林縣○○市○○路000號 194.79平方公尺 全部

2025-02-19

TLEV-114-六訴聲-1-20250219-2

司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31號 聲 請 人 全研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毓英 相 對 人 長鈦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獻儀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0年度存字第674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新臺幣 11,976,300元,在新臺幣385,720元之範圍內,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 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1 款定有明文,依同法第106條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 上之擔保者,亦準用之。次按所謂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在 釋明訴訟繫屬登記之本案請求而供擔保之情形,係擔保相對 人因不當登記所受之損害,故必待無損害發生,或供擔保人 本案訴訟全部勝訴確定,或就受擔保利益人所生之損害已經 賠償時,始得謂供擔保之原因消滅(臺灣高等法院108年度 聲字第103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聲請人為擔 保免為假執行,前遵鈞院109年度重訴字第211號民事判決, 提供新臺幣(下同)11,976,300元為擔保金,並以鈞院110 年度存字第674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相對人於本案判 決確定後,向鈞院聲請對聲請人為強制執行,就鈞院110年 度存字第674號提存事件擔保金取償,相對人就其勝訴部分 已足額受償,執行程序已告終結,爰聲請返還鈞院110年度 存字第674號提存事件剩餘之擔保金385,720元等語。 三、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110年度存字第674號、110年度司執 字第41110號、113年度司執字第61385號卷宗審核,相對人 於113年9月25日向本院民事執行處聲請執行上開擔保金,經 本院提存所就110年度存字第674號部分擔保金11,590,580元 支付轉給本院民事執行處發給相對人,相對人已足額受償, 執行程序已告終結在案。又本院為明瞭聲請人收取前開款項 後,相對人是否仍有因聲請人供擔保免為假執行而受有損害 ,遂於114年2月11日通知相對人陳述意見,相對人於同年月 18日具狀表示其未受有損害等情。是以,相對人既無因聲請 人供擔保免為假執行而受有損害,揆諸首揭規定,聲請人聲 請返擔保金,核無不合,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三庭  司法事務官 郭浩銓

2025-02-19

CHDV-114-司聲-31-20250219-1

訴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聲字第1號 聲 請 人 蘇婉芬 代 理 人 陳永來律師 嚴珮綺律師 相 對 人 林庭年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附表一所示之不動產(下稱系爭不 動產)之實際所有權人,然因稅務規劃,聲請人與相對人合 意將附表一所示之不動產登記於相對人名下,是聲請人與相 對人間就系爭不動產存有借名登記契約關係,又相對人已多 年未回國,故聲請人以對相對人提起訴訟,終止借名登記, 並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相對人將系爭不動產所有權移 轉登記予聲請人,為使第三人知悉本件訴訟標的不動產之訟 爭情事,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規定聲請裁定許可為訴 訟繫屬事實之登記等語。 二、按訴訟標的基於物權關係,且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 、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於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 原告得聲請受訴法院以裁定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民 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定有明文。本條項之立法,旨在防免 因當事人恆定原則,受讓訴訟標的法律關係之第三人受判決 效力所及致生不利,暨減少實體法上因信賴登記而產生紛爭 ,乃以公示制度揭示訴訟繫屬之事實,使欲受讓該權利或標 的物之第三人有知悉訴訟繫屬機會,據為判斷是否受讓,以 維法秩序之安定。惟為避免過度影響被告及第三人權益,暨 維訴訟繫屬登記制度、保全程序之分野,限於繫屬中之訴訟 以物權關係為訴訟標的,且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 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始在適用之列。由此可知裁定 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限於本請求之訴訟標的基於物 權關係,倘訴訟標的法律關係為債之關係,尚無裁定許可餘 地。 三、聲請人主張登記於相對人名下之系爭不動產所有權應為其所 有,係因借名登記法律關係而登記於相對人名下,故請求相 對人將系爭房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聲請人等情,經聲請人表 明訴訟標的為民法第179條、第549條第1項規定;故聲請人 主張之訴訟標的均屬債權性質,僅具有債權效力,聲請人所 取得者既僅為請求移轉系爭不動產之債權,並非基於物權關 係,且其權利之取得、設定、喪失或變更,亦非依法應登記 者,即與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之規定不符,故本件不能 准予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其聲請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江碧珊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林冠諭

2025-02-11

TYDV-114-訴聲-1-20250211-1

家訴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許可訴訟繫屬事實登記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訴聲字第1號 聲 請 人 丁○○ 乙○○ 相 對 人 丙○○ 戊○○ 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登記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人以新臺幣1,044,910元為相對人戊○○、甲○○供擔保後,許 可就相對人戊○○、甲○○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為114年度家繼 訴字第8號給付特留分等事件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其餘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戊○○、甲○○負擔二分之一,餘由聲請人負 擔。   理  由 一、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丁○○、乙○○(下合稱聲請人等2 人)因相對人戊○○、甲○○以遺囑繼承被繼承人己○○所遺如附 表所示全部遺產,侵害聲請人等2人遺產之特留分,已起訴 請求特留分酌減及遺產分割,刻由本院審理中(案號:114年 度家繼訴字第8號,下稱本案訴訟),而相對人戊○○、甲○○已 就如附表所示全部遺產於民國111年11月30日以遺囑繼承為 原因為所有權移轉登記其所有,已妨害聲請人等2人公同共 有權利,聲請人等2人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規定,對相對人 等2人提起本案訴訟(塗銷繼承登記、分割遺產等)。為使第 三人知悉訟爭情事,俾阻卻因信賴登記而善意取得系爭房地 所有權,及避免確定判決效力所及之第三人受不測之損害, 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規定,聲請許可就系爭房地為 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等語。 二、按訴訟標的基於物權關係,且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 、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於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 原告得聲請受訴法院以裁定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前 項聲請,應釋明本案請求;前項釋明如有不足,法院得定相 當之擔保,命供擔保後為登記,為民事訴訟法第254 條第5 項、第6 項前段、第7 項所明定。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 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準用之。 三、經查:聲請人等2人之主張,業經本院調閱本案訴訟核閱無 訛,堪認聲請人等2人就本案請求已為相當之釋明,又兩造 間本案訴訟之訴訟標的,係基於公同共有物之物上請求權之 物權關係,且系爭房地權利之取得、設定、喪失或變更,依 法應經登記,符合民事訴訟法第254 條第5 項所規定得為訴 訟繫屬事實登記之要件,應予准許。然聲請人等2人就本件 請求之釋明尚有不足,且本案訴訟之事實尚未經本院調查審 理完畢,依上說明,自以定相當之擔保,命供擔保後登記為 宜,故本院認聲請人應供相當之擔保後,始得就附表所示全 部遺產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四、按法院定擔保金額而為許可訴訟繫屬事實登記之裁定者,該 項擔保係備供相對人因不當登記所受損害之賠償,其數額應 視個案情節,依標的物受登記後,相對人難以利用或處分該 標的物所受之損害為衡量之標準。本院審酌如附表所示全部 遺產經訴訟繫屬登記後,有致處分不易而妨礙交換價值實現 之虞,而以財政部南區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所列之附表 所示全部遺產價值為5,224,549元(見本院113年度司家調字 第859號卷一第33頁)為計算基準,核定為本件訴訟標的價額 ,已逾150萬元,係屬得上訴第三審之案件,參以本案訴訟 為有關繼承之家事訴訟事件,依少年及家事法院審理期限規 則及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規定,第一、二、三審辦案 期限分別為2年、2年、1年,合計為5年,則依上開規定計算 之辦案期限尚餘5年為相對人可能因此所受損害期間;另參 照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7項立法理由所謂「所命擔保之數額 ,不得逾越同類事件中法官於假扣押、假處分時酌定之擔保 金額」,是上開登記既未禁止或限制相對人處分登記標的, 與保全程序造成之損害情節不同,故酌以80%計算相對人可 能損害,兼衡聲請人等2人於本案訴訟中,所欲請求之權利 範圍為如附表所示房地應有部分各10分之1,再按民法第203 條所定之法定週年利率5 %計算,估算相對人因本件訴訟繫 屬事實登記可能蒙受之損害額為1,044,910元(計算式:5,2 24,549×5年×5%×80%=1,044,910,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是認聲請人等2人所應提供之擔保金額,以1,044,910元為適 當,並准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五、至相對人丙○○部分,因其並非附表所示全部遺產之登記所有 權人,故聲請人聲請就附表所示全部遺產為訴訟繫屬事實之 登記,對於相對人丙○○而言,並無必要,故聲請人此部分之 聲請,於法未合,應予駁回。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規定,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文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做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易佩雯                                附表:        編號 遺產種類 遺產項目 1 土地 臺南市○○區○○段00地號 2 土地 臺南市○○區○○○段000地號 3 土地 臺南市○○區○○○段000地號 4 土地 臺南市○○區○○○段000地號 5 土地 臺南市○○區○○○段000地號 6 土地 臺南市○○區○○○段000地號 7 土地 臺南市○○區○○○段000地號 8 土地 臺南市○○區○○○段000地號 9 土地 臺南市○○區○○○段000地號 10 土地 臺南市○○區○○○段000地號 11 土地 臺南市○○區○○○段000地號 12 土地 臺南市○○區○○○段000地號

2025-02-10

TNDV-114-家訴聲-1-20250210-1

豐小聲
豐原簡易庭

聲請為訴訟繫屬登記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豐小聲字第6號 抗 告 人 即 聲請人 蔣敏洲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邱坤墀間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登記事 件,抗告人對於本院民國114年1月6日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抗告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抗告。   理 由 一、按應為抗告而誤為異議者,視為已提起抗告,民事訴訟法第 495條前段定有明文。本件抗告人於民國114年1月29日所提 「民事異議狀」,固以異議方式對於本院114年1月6日所為 之裁定表明不服之意旨,惟依上開規定,仍應視為抗告,應 逕依抗告程序處理之。次按抗告,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 18規定,及同法第77條之27授權高等法院訂定之臺灣高等法 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 原名稱: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 數標準)第4條第2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50 0元,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抗告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 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 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 1項、第44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抗告人提起本件抗告,未據繳納抗告裁判費1,500元。茲依 前開規定,命抗告人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其抗告。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豐原簡易庭 法 官 曹宗鼎  本裁定不得抗告。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許家豪

2025-02-07

FYEV-113-豐小聲-6-20250207-10

豐小聲
豐原簡易庭

聲請為訴訟繫屬登記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豐小聲字第7號 抗 告 人 即 聲請人 蔣敏洲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蔣敏村間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登記事 件,抗告人對於本院民國114年1月6日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抗告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抗告。   理 由 一、按應為抗告而誤為異議者,視為已提起抗告,民事訴訟法第 495條前段定有明文。本件抗告人於民國114年1月29日所提 「民事異議狀」,固以異議方式對於本院114年1月6日所為 之裁定表明不服之意旨,惟依上開規定,仍應視為抗告,應 逕依抗告程序處理之。次按抗告,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 18規定,及同法第77條之27授權高等法院訂定之臺灣高等法 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 原名稱: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 數標準)第4條第2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50 0元,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抗告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 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 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 1項、第44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抗告人提起本件抗告,未據繳納抗告裁判費1,500元。茲依 前開規定,命抗告人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其抗告。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豐原簡易庭 法 官 曹宗鼎  本裁定不得抗告。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許家豪

2025-02-07

FYEV-113-豐小聲-7-20250207-10

家訴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許可訴訟繫屬事實登記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訴聲字第7號 聲 請 人 鄭博文 鄭傑文 鄭亦欣 相 對 人 鄭郭調琴 鄭揚霖 鄭錦雲 鄭喬勻 鄭瑜 鄭宇寗 鄭錦惠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許可訴訟繫屬事實登記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就被繼承人鄭隆盛所遺不動產已提起 回復繼承權訴訟,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規定,聲請 就該等不動產許可為訴訟繫屬登記等語。 二、按訴訟標的基於物權關係,且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 、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於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 原告得聲請受訴法院以裁定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民 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定有明文,並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 定準用於家事訴訟事件,是本件應由其本案受訴法院管轄。 查本件之本案為本院113年度重家繼訴字第69號回復繼承權 事件,該事件業經本院裁定移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管轄,並 於114年2月3日裁定確定等情,業據本院核閱該事件卷宗無 訛。則本件之本案受訴法院即非本院,應由其受訴法院即臺 灣士林地方法院管轄,爰依家事事件法第6條第1項規定,將 本件移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劉奐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書記官  王嘉麒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2025-02-07

TCDV-113-家訴聲-7-20250207-1

豐小聲
豐原簡易庭

聲請為訴訟繫屬登記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豐小聲字第5號 抗 告 人 即 聲請人 蔣敏洲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邱坤墀間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登記事 件,抗告人對於本院民國114年1月6日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抗告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抗告。   理 由 一、按應為抗告而誤為異議者,視為已提起抗告,民事訴訟法第 495條前段定有明文。本件抗告人於民國114年1月29日所提 「民事異議狀」,固以異議方式對於本院114年1月6日所為 之裁定表明不服之意旨,惟依上開規定,仍應視為抗告,應 逕依抗告程序處理之。次按抗告,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 18規定,及同法第77條之27授權高等法院訂定之臺灣高等法 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 原名稱: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 數標準)第4條第2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50 0元,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抗告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 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 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 1項、第44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抗告人提起本件抗告,未據繳納抗告裁判費1,500元。茲依 前開規定,命抗告人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其抗告。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豐原簡易庭 法 官 曹宗鼎  本裁定不得抗告。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許家豪

2025-02-07

FYEV-113-豐小聲-5-20250207-10

豐小聲
豐原簡易庭

聲請為訴訟繫屬登記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豐小聲字第5號 抗 告 人 即 聲請人 蔣敏洲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邱坤墀間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登記事 件,抗告人對於本院民國114年1月2日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抗告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抗告。   理 由 一、按應為抗告而誤為異議者,視為已提起抗告,民事訴訟法第 495條前段定有明文。本件抗告人於民國114年1月29日所提 「民事異議狀」,固以異議方式對於本院114年1月2日所為 之裁定表明不服之意旨,惟依上開規定,仍應視為抗告,應 逕依抗告程序處理之。次按抗告,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 18規定,及同法第77條之27授權高等法院訂定之臺灣高等法 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 原名稱: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 數標準)第4條第2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50 0元,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抗告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 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 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 1項、第44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抗告人提起本件抗告,未據繳納抗告裁判費1,500元。茲依 前開規定,命抗告人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其抗告。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豐原簡易庭 法 官 曹宗鼎  本裁定不得抗告。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許家豪

2025-02-06

FYEV-113-豐小聲-5-20250206-9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