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

共找到 33 筆結果(第 31-33 筆)

重醫簡
三重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醫簡字第2號 原 告 李營 被 告 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附設醫院 法定代理人 黃瑞仁 訴訟代理人 張玉希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1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下同)2,100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被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 判決。 二、原告主張:  ㈠原告於民國112年12月19日進行椎弓切除神經減壓及骨釘內固 定手術,處理腰椎滑脫併椎管狹窄,同年月24日神經外科門 診檢查治療。從112年12月19日由手術醫生林子淦動刀開脊 椎本來不會痛,可是開了脊椎便會痛,有傷到神經,兩隻腳 會痛,腳盤會麻、抽筋、好熱、很痛,全身會痛,關節也痛 ,走路不穩,需靠輪椅才能走穩(下稱系爭疼痛),所以我 要告輔大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造成我現在全身骨頭、神經 痛,每天都要靠消炎、止痛才能緩和抒解系爭疼痛,我問其 他醫院說開了不成功要再開第二次,造成我心靈恐懼怕又失 敗。為此,請求被告賠償原告之損害。  ㈡聲明:   ⒈被告應給付原告2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主張:   ㈠否認被告或林子淦醫師手術中有過失,原告並未具體指出主 治醫師手術有何疏失。   ㈡否認原告所稱系爭疼痛等現象係112年12月19日手術所造成 。原告於被告醫院就醫期間,即曾自述於112年5月受傷, 門診時就是坐輪椅就醫,並表示下背及下肢疼痛不適及無 力,故原告兩腳疼痛會麻等現象,並非因112年12月19日手 術所引起。   ㈢聲明:   ⒈原告之訴駁回。   ⒉如受不利益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四、本院之判斷:  ㈠本件原告主張被告醫院神經外科林子淦醫生於000年00月00日 為其進行椎弓切除神經減壓及骨釘內固定手術(下稱系爭手 術)後,導致其系爭疼痛,請求被告給付其20萬元,然並未 具體敘明被告醫院林子淦醫生有何違背醫療常規之醫療疏失 及其請求賠償法律依據及計算標準,且原告未於辯論期日到 場致本院無從闡明其為適當之說明,其請求於法已有未合。  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亦有明定。又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 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 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 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依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侵權行為之成立,須行為人因 故意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亦即行為人須具備歸責性、違 法性,並不法行為與損害間有因果關係,始能成立,且主張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人,對於侵權行為之成立要件應 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328號判決意旨參照 )。  ㈢被告否認林子淦醫生有何醫療過失及原告系爭疼痛與系爭手 術間有何因果關係,依上開說明,原告自應就林子淦醫生因 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其權利,且不法行為與損害間有因果關 係等有利於己之事實負舉證責任。經查,本件原告並未提出 除被告及其他醫院診斷證明書外之任何證據,是其既未能舉 證證明林子淦醫生對其所實施之醫療行為或手術有何違反醫 療常規之故意或過失,亦未能證明原告所主張之系爭疼痛是 否與林子淦醫生系爭手術有相當因果關係,是本件原告就其 主張舉證顯有不足,無從憑採。則原告請求被告給付20萬元 ,顯屬無據,礙難准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據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之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給付20萬元,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為判決之基礎事實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所提 證據,核與本件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法 官 王凱俐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前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 後20日補提上訴理由書(均須附繕本),並按上訴標的金額繳納 上審裁判費。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王春森

2024-12-19

SJEV-113-重醫簡-2-20241219-1

簡上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303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張簡裕軒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詐欺等案件,不服本院中華民國113年6月28 日所為113年度簡字第1212號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偵查案號:11 1年度偵字第23427號),提起上訴,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認 不應適用簡易程序,改依通常程序審理,並自為第一審判決如下 : 主 文 原判決撤銷。 本件公訴不受理。 未扣案偽造之「御廷法律事務所」在職證明書上「御廷法律事務 所」印文壹枚沒收。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張簡裕軒(原名:張簡復中)前於民國10 8年間,因詐欺、違反律師法等案件,經本院判處有期徒刑6 月確定,於109年6月15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復於109年間 ,因詐欺、偽造文書、違反律師法等案件,經臺灣臺南地方 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月、4月、5月、6月確定,經定應執行刑 後,於110年11月24日因易科罰金執行完畢。詎仍不知悔改 ,明知其並非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下稱輔仁大 學)法律系博士班之學生,且並無於98年9月1日至110年11月 12日在「御廷法律事務所」法務部門擔任法務長一職、於11 0年9月及10月間在「晶品法律事務所」擔任所長特助一職等 經歷,為謀能進入告訴人億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址設高雄 市○○區○○街0號)擔任法務人員一職,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 利益,基於詐欺得利之犯意,先於110年10月3日前某時,在 1111人力銀行之履歷表應徵備註欄填寫「工作中,目前律師 事務所擔任法務主任」,另在其自傳欄中記載「目前任職於 晶品法律事務所擔任所長特助一職」等不實內容,並於110 年10月3日主動將前開履歷表透過1111人力銀行系統寄至告 訴人公司人事部門員工之郵件信箱(tt9120000000il.com), 表示欲應徵告訴人公司法務人員,經告訴人同意安排被告面 試,被告即承前詐欺之犯意及行使偽造特種文書之犯意,於 110年11月12日前某時,偽造屬特種文書性質之「御廷法律 事務所」在職證明書,用以表示被告曾任職於「御廷法律事 務所」(負責人:許進來、任職日期:98年9月12日至110年1 1月12日、服務部門:法務部門、職稱:法務長,下稱本件 在職證明書),並於110年10月7日某時至告訴人公司面試時 ,向負責面試之告訴人公司人員佯稱其當時係任職於「御廷 法律事務所」,同時就讀於輔仁大學法律系博士班云云,復 於110年11月13日前提出輔仁大學法律系博士班學生證影本 、偽造之本件在職證明書而行使之,以此方式對告訴人施用 詐術,致告訴人公司及負責面試人員均陷於錯誤,誤認被告 具有輔仁大學法律系博士班學籍、於「御廷法律事務所」擔 任法務長、於「晶品法律事務所」擔任所長特助等相關學經 歷,而同意聘用被告擔任法務人員一職,被告並於110年11 月13日至告訴人公司正式上班,而足生損害於告訴人及在職 證明書表彰特定資格之正確性。嗣於111年2月至5月間,被 告因多次請公傷假而無法如期完成工作,遂於111年5月20日 口頭請辭,然經告訴人察覺有異,並搜尋網路資料,始發現 被告前因於104年至106年間,因向他人偽稱係晶品法律事務 所之律師而涉犯詐欺、違反律師法等案件並經法院判決確定 ,且被告業於000年0月間遭輔仁大學法律系博士班開除學籍 ,並查無「御廷法律事務所」之任何資料,始查悉上情,因 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39條第2項之詐欺得利罪及同法第216條 、第212條之行使偽造特種文書罪嫌。 二、按被告死亡者,應諭知公訴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 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本件上訴人即被告張簡裕軒因詐欺等案件,經原審法院於 113年6月28日日以113年度簡字第1212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 月,併科罰金新臺幣22萬元,並諭知未扣案偽造之「御廷法 律事務所」在職證明書上「御廷法律事務所」印文1枚、「 御廷法律事務所」印章1顆均沒收。嗣因被告不服原判決, 於113年7月17日提起上訴,有其所提刑事聲明上訴狀上之本 院收文戳章可證。惟被告提起上訴後,已於113年10月8日死 亡,有被告之戶役政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稽,原審 未及審酌上情,逕對被告為實體有罪之判決,容有未洽,爰 由本院合議庭撤銷原判決,適用通常訴訟程序自為第一審判 決,並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三、沒收:  ㈠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第38條第2項、第3 項之物、第38條之1第1項、第2項之犯罪所得,因事實上或 法律上原因未能追訴犯罪行為人之犯罪或判決有罪者,得單 獨宣告沒收。刑法第40條第2項定有明文。對於因事實上或 法律上原因未能追訴犯罪行為人之犯罪或判決有罪者,例如 犯罪行為人因死亡、曾經判決確定、欠缺責任能力等事由受 不起訴處分或不受理、免訴、無罪判決者;或因罹患疾病不 能到庭而停止審判者及受有罪判決之免刑判決者,均可單獨 宣告沒收之。是若於起訴後始因事實上或法律上之原因,而 無法為被告有罪之判決,或雖不能證明被告犯罪,但檢察官 聲請沒收者為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時,亦非不得為單獨宣 告沒收(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3580號判決意旨參照) 。  ㈡按刑法第219條規定,偽造之印章、印文或署押,不問屬於犯 人與否,沒收之,係採義務沒收主義,凡偽造之印章、印文 或署押,不論是否屬於犯人所有,苟不能證明業已滅失,均 應依法宣告沒收(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1310號判決意旨 可資參照)。次按被告持以行使之偽造文書,既已交付他人 收受,則該物非屬被告所有,除該偽造文書上之偽造署押應 依刑法第219條予以沒收外,即不得再對該文書諭知沒收( 最高法院43年台上字第747號判例要旨可參)。查檢察官已 於起訴書聲請對被告偽造之印文宣告沒收,而被告偽造之表 示「御廷法律事務所」在職證明書1紙,經被告交付告訴人 ,已非屬被告所有,不予宣告沒收,然而其上偽造之「御廷 法律事務所」之印文1枚,屬偽造之印文,爰依刑法第219條 規定宣告沒收。 四、末按適用簡易判決處刑之案件,所科之刑以宣告緩刑、得易 科罰金之有期徒刑及拘役或罰金為限,此觀刑事訴訟法第44 9條第3項規定甚明。又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3項規定, 對於簡易判決之上訴,準用同法第三編第一章及第二章之規 定。是管轄第二審之地方法院合議庭受理簡易判決上訴案件 ,應依通常程序審理。其認案件有刑事訴訟法第452條所定 第一審應適用通常程序審判而不得適用簡易程序審判之情形 者,應撤銷原簡易判決,逕依通常程序為第一審判決(參最 高法院92年度台非字第352號刑事判決意旨)。查被告上開 被訴詐欺得利罪及行使偽造特種文書部分,應諭知不受理之 判決,已不符合得為簡易判決處刑之情形,是本院除撤銷原 判決外,並逕行改依通常程序自為第一審之判決。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452條、 第369條第1項前段、第364條、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判決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1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林明慧 法 官 林育丞   法 官 黃則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如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1  日 書記官 王珮綺

2024-10-21

KSDM-113-簡上-303-20241021-1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聲請保全證據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五庭 113年度聲字第87號 聲 請 人 梁崇民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間有關聘任事件(本院 110年度訴字第177號),聲請保全證據,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證據有滅失或礙難使用之虞,或經他造同意者,得向法 院聲請保全;就確定事、物之現狀有法律上利益並有必要時 ,亦得聲請為鑑定、勘驗或保全書證。」「(第1項)保全 證據之聲請,應表明下列各款事項:一、他造當事人,如不 能指定他造當事人者,其不能指定之理由。二、應保全之證 據。三、依該證據應證之事實。四、應保全證據之理由。( 第2項)前項第1款及第4款之理由,應釋明之。」「釋明事 實上之主張者,得用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之一切證據。 但依證據之性質不能即時調查者,不在此限。」分別為行政 訴訟法第176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368條第1項、第370條及第 284條所規定。而所謂「保全證據應證之事實」,係指所保 全之證據在行政訴訟中究係證明如何之待證事實;所謂「保 全證據之理由」,係指須表明證據有滅失或礙難使用之虞, 或經他造同意之事實;至於所謂「釋明」,係指可使法院信 其主張為真實之得以即時為調查之證據。其立法意旨,係鑑 於證據之調查,本應於訴訟繫屬後已達調查之程度,且有調 查必要者,始得為之,但於此之前,如該證據有滅失或有礙 難使用之虞,卻不能立即調查,將因證據之滅失或情事變更 而礙難使用,致影響日後裁判之正確性,故特設此制以為預 防(最高行政法院105年度裁字第1353號裁定參照)。又保 全證據之聲請,應就保全之必要性及合法性為釋明,且保全 證據之聲請與起訴應具備之要件不同,行政法院就保全證據 之聲請案為審查,如認其聲請為不合法或無理由,即應逕以 裁定駁回之,並無行政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但書規定應由審 判長定期間先命補正之適用(最高行政法院111年度抗字第3 42號裁定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教育部與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 大學(下稱輔仁大學)共同偽、變造性平證據構陷,使法官 審理延宕不決逾恆,且持續造假證據使法官枉法裁判。為此 ,爰依法聲請訊問證人陳秋媛證明輔仁大學造假證據過程, 並保全輔仁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下稱性平會)及防治 組105學年度會議紀錄及原簽(即原始原本)、錄音、錄影 電磁檔(非指加工後製造假影本),另請調閱新莊市福營及 丹鳳派出所卷證等證據。 三、經查,聲請人僅泛稱教育部、輔仁大學及相對人,有偽、變 造證據情形,並未具體表明前揭所欲保全之證據,有何將遭 滅失或礙難使用之虞,亦未說明其保全證據之請求業經他造 同意,復未陳明就確定事、物之現狀,有法律上利益並有必 要之事實等應予保全之理由,遑論其已提出能即時調查之證 據以為釋明,其聲請於法即有未合。又聲請人所涉性騷擾案 件前曾經輔仁大學依教師法第14條第1項第9款及第4項規定 ,予以解聘,並經教育部同意,嗣聲請人就教育部同意輔仁 大學解聘之處分循序提起行政訴訟,經本院108年度訴字第3 70號判決駁回聲請人之訴,聲請人復提起上訴,業經最高行 政法院以109年度上字第243號判決將本院108年度訴字第370 號判決廢棄發回後,經本院111年度訴更一字第79號判決訴 願決定及原處分均撤銷,被告教育部復提起上訴,現由最高 行政法院以113年度上字第192號審理中,迄今仍未終結。而 聲請人所聲請保全之輔仁大學性平會會議紀錄及原始原本等 證據,均係輔仁大學解聘聲請人基礎事實之相關證據,故該 等證據資料實無遭輔仁大學偽造、變造之可能,是以,聲請 人聲請保全前開電磁紀錄及紙本並訊問相關證人,顯非必要 。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聲請人所為之聲請,核與前揭聲請 證據保全之要件不符,應予駁回。 四、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審判長法 官 鍾啟煌 法 官 林家賢 法 官 蔡鴻仁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書記官 吳芳靜

2024-10-07

TPBA-113-聲-87-202410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