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擔保提存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51-60 筆)

司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發還擔保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43號 聲 請 人 廖月菁 相 對 人 方玫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發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504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 新臺幣1,260,126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法院應依供擔保 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 104 條第1 項第2 款定有明文。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 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 條所明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 償事件,聲請人前遵鈞院112年度重簡字第1615號民事判決 ,為供擔保免為假執行,曾提供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並以 鈞院113年度存字第504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嗣因相對人同 意聲請人取回前開擔保金,為此提出提存書、相對人出具之 同意書及其印鑑證明書,爰聲請發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依本院112年度重簡字第1615號民事判決,已 依法提存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且相對人即受擔保利益人已 同意聲請人取回前開擔保金等情,其證據如前所述,業據調 閱本院113年度存字第504號提存卷宗查明屬實,揆諸前揭法 條規定,聲請人之聲請即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 司法事務官 李祐寧

2025-03-24

PCDV-114-司聲-43-20250324-1

司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發還擔保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88號 聲 請 人 王立銘 相 對 人 廖富毓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發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108年度存字第50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 提存之擔保金新臺幣50,000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返還擔保金,依民事訴訟法第106 條準用第104 條之規定 ,須符合:⑴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者;⑵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 利益人同意返還者;⑶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 上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 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 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之要件,法院始得裁定 返還擔保金。次按所謂「訴訟終結」,在因假扣押或假處分 所供擔保之場合,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該假扣 押或假處分所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或假處分 裁定為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則在供擔保人撤回假扣押或 假處分之執行前,受擔保利益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 損害額既尚未確定,自難強令其行使權利,必待供擔保人已 撤回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始得謂為訴訟終結,最高法院 87年度台抗字第234 號裁定意旨可資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前依鈞 院108年度司裁全字第123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押,曾提 供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並以臺灣雲林地方法院108年度存 字第50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聲請人已具狀撤回假扣押 執行程序,復經聲請人定20日以上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 相對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等情,爰聲請發還前開擔保金等語 。 三、經調閱相關卷宗審核,聲請人已撤回對相對人之假扣押執行 ,按諸上開說明,應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04 條第1項第3款 所定之「訴訟終結」情形。又聲請人亦於民國114年1月3日 以嘉義中山路郵局第000003號存證信函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 告相對人行使權利,而相對人收受後迄未行使權利,復有存 證信函暨回執原本、臺灣嘉義地方法院114年2月26日嘉院弘 文字第1140007116號函、臺灣雲林地方法院114年2月19日雲 院仕民字第1140006832號函及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附卷足 憑,從而,聲請人聲請發還本件擔保金,經核於法尚無不合 ,應予准許。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七庭 司法事務官 李祐寧

2025-03-24

PCDV-114-司聲-88-20250324-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8號 聲 請 人 李世遠 李世毓 相 對 人 黃清益 關 係 人 柯秋萍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4年度司執字第5835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 有下列情形之一時,於本院114年度審訴字第194號請求確認本票 債權不存在等事件(含其後所改分之訴訟事件)判決確定或因和 解、撤回起訴或其他原因終結前,暫予停止執行: 一、關係人柯秋萍以書狀向本院提存所,陳明同意以本院114年 度存字第139號擔保提存事件(依本院114年度岡簡聲字第3 號民事裁定供擔保)所提存之擔保新臺幣230,904元,同時 依本件裁定為聲請人全體或聲請人其中一人之利益供擔保時 ,於柯秋萍同意之範圍內,對聲請人全體或聲請人其中一人 之強制執行程序,應暫予停止執行。 二、聲請人其中一人為全體利益,以新臺幣230,904元為相對人 供擔保後,對聲請人全體所為之強制執行程序,應暫予停止 執行。 三、聲請人各為自己,以新臺幣230,904元為相對人供擔保後, 對聲請人各自之強制執行程序,暫予停止執行。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執本院112年度司票字第920號民事裁 定、本票為執行名義(下稱系爭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對 聲請人、關係人柯秋萍強制執行,經本院以114年度司執字 第5835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 ,並已執行聲請人、柯秋萍之財產。聲請人、柯秋萍已提起 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訴訟(本院114年度審訴字第194 號,係由本院114年度岡簡字第69號改分而來,下稱系爭民 事事件),柯秋萍並已對系爭執行事件聲請停止執行,經本 院114年度岡簡聲字第3號民事裁定(下稱系爭停止執行裁定 )准予柯秋萍供擔保後停止執行,柯秋萍並已依系爭停止執 行裁定,於本院114年度存字第139號擔保提存事件(下稱系 爭提存事件)提存新臺幣(下同)230,904元(下稱系爭擔 保金)以為擔保,而柯秋萍於聲請停止執行、供擔保時,係 兼具為聲請人之利益為聲請、供擔保,且系爭停止執行裁定 係以相對人全部債權計算擔保金,是縱以系爭擔保金停止系 爭執行事件,對聲請人、柯秋萍全體之執行程序,亦應已提 供相對人充足之保障,惟聲請人、柯秋萍具狀向系爭執行事 件聲請停止執行時,經系爭執行事件通知,系爭停止執行裁 定之效力未及於聲請人,惟若不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 序,聲請人之財產將遭受難以回復之損害,爰依法聲請一併 停止系爭執行事件對聲請人之強制執行程序等語。 二、按發票人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前條裁定送達後20日 內,得對執票人向為裁定之法院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主張 本票債權不存在而提起確認之訴不合於第1項之規定者,法 院依發票人聲請,得許其提供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停止強制 執行,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 該項擔保係備供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而非用 以代替原執行標的物,亦非逕供債權人執行債權受償之用, 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 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或其因另供擔保強制執行所受之損 害額定之,非以標的物之價值或其債權額為依據。又按如供 反擔保之債務人係為自己之利益提供擔保,即不一併撤銷其 他連帶債務人之假扣押執行程序;如供反擔保之債務人聲明 係為全體之利益提供擔保,即應一併撤銷其他連帶債務人之 假扣押執行程序(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9年法律座談會 民事類提案第52號多數見解)。 三、經查: (一)相對人執系爭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經系爭執行 事件執行聲請人名下之財產,現仍未終結,聲請人對此已 提起系爭民事事件等情,業經本院調取系爭執行事件、系 爭民事事件卷宗核閱無誤。是以,倘不停止執行,將來聲 請人縱獲勝訴判決,將受有難以補償之損害,自有停止系 爭執行事件強制執行程序之必要,故聲請人聲請停止執行 ,即屬有據。 (二)爰審酌系爭執行事件之債權額為新臺幣(下同)923,615 元,相對人因本件停止執行所受損害,相當於上開金額延 後受償之法定遲延利息,至於相對人延後受償期間,則應 視系爭民事事件何時確定為斷。由於何時確定尚無定論, 本院參考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所規定各審級辦案期 限,復審酌本件訴訟之難易度,兼考量其他遲滯因素導致 實際受償日期延宕等一切情事,認相對人因本件停止執行 導致無法及時受償之利息金額約為230,904元(計算式:9 23,615元X法定遲延利息5%X5年=230,904元,元以下四捨 五入),爰依此酌定本件應供擔保金額。 (三)又柯秋萍前已聲請停止執行,經系爭停止執行裁定准予供 擔保後停止執行,柯秋萍並已依系爭停止執行裁定,在系 爭提存事件提存系爭擔保金以為擔保,此已據聲請人提出 系爭停止執行裁定、系爭提存事件提存書為證,並經本院 調閱系爭停止執行裁定卷宗、系爭執行事件卷宗核閱無誤 。依前述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9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 提案第52號多數見解,若柯秋萍提存系爭擔保金,同時有 為聲請人全體或聲請人其中一人之利益為擔保之意時,系 爭執行事件於前揭範圍內,對聲請人全體或聲請人其中一 人之強制執行程序,自應一併停止執行;若柯秋萍提存系 爭擔保金,並無同時為聲請人全體或聲請人其中一人之利 益為擔保之意時,聲請人自應另為全體利益或為自己,為 相對人另行提供擔保後,方得停止系爭執行事件,對聲請 人全體或聲請人其中一人之強制執行程序。爰依前揭說明 ,准聲請人於有如主文一至三項所示情形時,停止系爭執 行事件,對聲請人全體或聲請人其中一人之強制執行程序 。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呂明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 記 官 曾啓聞

2025-03-24

CTDV-114-聲-38-20250324-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139號 聲 請 人 知振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文彬 相 對 人 黃銀呈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1759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150萬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分別定有 明文。又所謂訴訟終結,於假處分執行事件,如供擔保之人 已撤回假處分強制執行之聲請,而其撤回距其收受假處分裁 定已逾30日,依強制執行法第132條第3項規定,已不得再據 以該假處分裁定為聲請強制執行,故此情形亦可認屬所謂之 訴訟終結。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本案兩造間聲請假處分事件,聲請人前 遵本院113年度豐全字第20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處分,曾 提供新臺幣150萬元為擔保,以本院113年度存字第1759號擔 保提存事件提存,並經本院113年度司執全字第544號假處分 執行在案。茲因本案訴訟業經聲請人撤回起訴,復已撤回上 開假處分執行程序在案。又訴訟終結後,聲請人已催告受擔 保利益人即相對人於21日內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 權利,爰聲請返還提存物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本院113年度豐 全字第20號裁定、民事撤回假處分執行狀、催告行使權利之 存證信函暨其回執等影本為憑,並經本院調閱相關卷宗查核 無誤,堪認兩造間假處分事件因聲請人撤回假處分強制執行 ,且已逾收受假處分裁定30日不得再為執行,而告終結。又 上開程序終結後,聲請人復通知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 於21日內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 支付命令或起訴請求損害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 為,此有本院民事庭查詢表在卷可憑。從而,聲請人聲請返 還如主文所示之擔保物,依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祥榮

2025-03-24

TCDV-114-司聲-139-20250324-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394號 聲 請 人 黃家堃 相 對 人 黃明政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219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1000萬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前段分別   定有明文。所謂訴訟終結,在因假扣押或假處分所供擔保之 場合,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假扣押或假處分所 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為假扣押 或假處分之執行,則在供擔保人撤回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 前,受擔保利益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既尚未 確定,自難強令其行使權利,必待供擔保人已撤回假扣押或 假處分之執行,始得謂為訴訟終結(最高法院87年度台抗字 第234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假處分事件,聲請人前依鈞院11 3年度裁全字第72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處分,曾提供如主 文所示之擔保金,並以鈞院113年度存字第2219號擔保提存 事件提存、113年度司執全字第707號強制執行在案。因聲請 人已向鈞院聲請撤回假處分執行,是該程序業已終結,聲請 人並已向定期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相對人 迄今仍未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提出本院113年度裁全字第72號 裁定、113年度存字第2219號提存書、本院113年度司執全字 字第707號民事執行處函文、存證信函暨收件回執等影本資 料為憑,並經本院調閱相關卷宗查核無誤,足見兩造間假扣 押事件因聲請人撤回執行而告終結。又上開程序終結後,聲 請人復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於21日內行使權利,相對 人迄今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支付命令或起訴請求損害 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此有本院民事庭查詢 表在卷可憑。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 依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川苑

2025-03-24

TCDV-114-司聲-394-20250324-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11號 聲 請 人 林盈昇 相 對 人 鄭麗嫺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07年度存字第635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 新臺幣192萬元,關於相對人鄭麗嫺部分,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不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 前段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條所規定。再按其他依法令供訴訟 上之擔保者,依同法第106條準用第104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 ,應指受擔保利益人因該供擔保之原因所受損害已得確定, 且其對供擔保之提存物行使權利並無障礙而言。故債權人於 提供擔保,對債務人財產實施假扣押或執行假處分後,嗣撤 銷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同法第530條第3項、第533條前段 、第538條之4),復撤回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債務人因 假扣押或假處分執行所受之損害已往後確定不再發生,損害 可得確定,並得據以行使權利請求賠償時,債權人即得依上 開規定,以「訴訟終結」為由,定期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 權利而未行使後,聲請法院裁定返還提存物,不以該假扣押 或假處分之本案訴訟終結為必要(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 第652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前依本院10 7年度司裁全字第487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押,曾提供新 臺幣192萬元為擔保金,並聲請假扣押強制執行在案。因相 對人鄭麗嫺已向本院聲請撤銷假扣押裁定,經本院112年度 司裁全聲字第210號民事裁定撤銷上開假扣押裁定關於相對 人鄭麗嫺確定在案,再經本院民事執行處撤銷本院107年度 司執全字第278號假扣押執行,關於相對人鄭麗嫺部分。又 聲請人並已定20日以上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 權利,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提出本院107年度存字第635號提 存書、本院民事執行處函文、郵局存證信函暨掛號郵件收件 回執等影本資料為憑,並經本院調閱相關卷宗查核無誤,足 見兩造間假扣押事件因相對人聲請撤銷該假扣押執行而告終 結。又上開程序終結後,聲請人復已通知催告受擔保利益人 即相對人於21日內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未對聲請人關於假 扣押之損害聲請調解、核發支付命令或起訴請求損害賠償等 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此有本院民事庭查詢表在卷 可憑。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依前開 規定,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祥榮

2025-03-24

TCDV-114-司聲-211-20250324-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提存異議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79號 異 議 人 蔣敏洲 相 對 人 邱昆墀 上列異議人不服本院提存所114 年度存字第95號擔保提存事件 之處分,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異議意旨略以:本件提存程序不合法,應廢棄命補正繳交金 額。本院113年度豐訴字第5號訴訟標的金額至今不明,裁定 相對人得假執行之擔保金額違背強制執行法,嚴重偏袒相對 人,涉及違法,執行處未依法裁定反擔保,為此聲明異議等 語。 二、按提存事件係屬非訟程序,提存所僅得就形式上之程式為審 查,凡提存人主張之原因事實合於提存法第9 條及其施行細 則第3 條規定審查之範圍,即應准予提存,而有關實體之原 因事實,提存所並無權為審查及認定。又提存法第9 條第1 項第6 款、第3 項分別規定:「提存書應記載下列事項:‧‧ ‧六、擔保提存者,應記載命供擔保法院之名稱及案號。」 、「擔保提存應附具法院裁判書正本或影本。」。 三、經查,相對人已於提存書載明依據本院113年度豐訴字第5號 民事判決提供擔保,並檢具上開判決書影本、身分證影本等 件為證,業經本院調取本院114年度存字第95號提存卷宗核 閱無誤,依前開說明,本院提存所依相對人所提出之上開判 決影本准予提存,即無不合。異議人上開異議理由,非屬  提存程序中所應為之形式上審查內容。從而,本院提存所為 之處分,即無不合,異議人對該處分聲明異議,核無理由, 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謝慧敏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張隆成

2025-03-24

TCDV-114-聲-79-20250324-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112號 聲 請 人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進一 代 理 人 施鍠瑋 相 對 人 亞勁貿易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沈庭萱 住○○市○○區○○路○段000巷000 號 兼法定代理 王莉臻即賀培怡 人 兼法定代理 沈浩鈞 人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05年度存字第2361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36萬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前段分別   定有明文。又債權人依假扣押裁定供擔保後,已經假扣押執 行,嗣撤銷該假扣押裁定或於收受假扣押裁定後已逾30日( 強制執行法第132條第3項),撤回假扣押執行者,債務人就 假扣押執行所受之損害,已得確定並能行使,於此情形,債 權人自得依上述規定,定期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於 債務人未行使後,聲請法院裁定發還提存之擔保物(最高法 院102年度第12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意旨參照)。 二、次按公司經中央主管機關廢止登記者,應行清算,廢止登記 之公司於清算範圍內,視為尚未解散;公司之清算人,在執 行職務範圍內,亦為公司負責人;清算人有數人時,得推定 一人或數人代表公司,如未推定時,各有對於第三人代表公 司之權;有限公司之清算,除非公司法或章程另有規定或經 股東決議另選清算人,否則以全體股東為清算人;公司法第 26條之1準用同法第24條、第25條,同法第8條、第85條第1 項前段、第113條第2項準用同法第79條規定甚明。查相對人 亞勁貿易有限公司於民國109年8月13日經廢止登記,尚未清 算完畢,且查無向法院陳報清算人之紀錄,故應以該公司股 東王莉臻即賀培怡、沈浩鈞、沈庭萱、沈逸夫(已於108年11 月17日死亡) 清算人,並代表公司等情,有經濟部商工登記 公示資料查詢服務資料、當事人索引卡查詢清單、相對人亞 勁貿易有限公司變更登記表等件,此業經調取本院113年度 司聲字第950號卷宗核閱無訛。至沈逸夫雖亦名列相對人亞 勁貿易有限公司股東,惟沈逸夫業已於死亡,故其已非相對 人亞勁貿易有限公司清算人。是聲請人對相對人亞勁貿易有 限公司就兩造間假扣押事件既尚有本件應返還之擔保金,顯 見相對人亞勁貿易有限公司實質上有清算事務尚未辦理完竣 ,依前揭規定,應認其法人人格尚未消滅,仍具有當事人能 力,並應以其股東為法定代理人。 三、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聲請對相對人財產假扣押,並 依鈞院105年度司裁全字第2395號民事裁定,提供如主文所 示之擔保金,以鈞院105年度存字第2361號提存後,對相對 人之責任財產假扣押強制執行在案。因假扣押執行程序已終 結,聲請人復已聲請法院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限期行 使權利,相對人迄未對聲請人行使權利(即鈞院113年度司聲 字第950號),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四、聲請人上開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假扣押民事裁定、提存 書、民事撤回強制執行聲請狀、本院112年9月20日中院平10 5司執全善字第1004號函(原卷附於該案證物袋內)、本院113 年度司聲字第990號函等件影本為證,復經本院依職權調閱 前開相關案卷核實無訛,本件聲請人確已於收受該假扣押裁 定30日後撤回假扣押強制執行程序在案,足認符合訴訟終結 之要件。又訴訟終結後,聲請人復向本院聲請對受擔保利益 人即相對人於催告限期行使權利,惟相對人經受上開催告通 知後,迄今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支付命令或起訴請求 損害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並向本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復有本院民事庭查詢表、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函 文在卷可稽。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 依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五、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川苑

2025-03-24

TCDV-114-司聲-112-20250324-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18號 聲 請 人 洪華鄉 相 對 人 曾翠鈴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0年度存字第287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 新臺幣4萬5,449元,在新臺幣2萬2,734元之範圍內,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分別定有 明文。又所謂訴訟終結,在准予停止執行所供擔保之情形, 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不當停止強制執行程序所 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停止執行裁定停止執行之程序 ,嗣因准予停止執行原因之再審或異議之訴,經判決確定、 和解或撤回起訴,應繼續強制執行程序時,即相當於同法第 104條第1項第3款所指之訴訟終結(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抗 字第1395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本案兩造間因債務人異議之訴,聲請 停止執行事件,聲請人前遵本院110年度中簡聲字第7號民事 裁定,為停止執行曾提供如主文所示之擔保,並以本院110 年度存字第287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本案訴訟( 本院110年度中簡字第242號)業經聲請人撤回起訴而告終結 ,聲請人並向本院聲請通知相對人即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 (113年度司聲字第1888號),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 為此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本院110年度中簡聲字 第7號民事裁定、110年度存字第287號提存書、及113年度司 聲字第1888號通知函等件影本為證,復經本院調閱相關卷宗 查核無誤,堪認兩造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業已訴訟終結, 且聲請人於訴訟終結後復向本院聲請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 對人於21日內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 核發支付命令或起訴請求損害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 訟行為,且未向本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此有民事庭查詢表 在卷可憑,復經依職權調閱本院113年度司聲字第1888號卷 宗核實無額。又查,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新臺幣(下同) 45,449元,其中22,715元,業經相對人聲請強制執行,經本 院民事執行處以110年度司執字第139785號執行程序對上開 擔保金強制執行在案,並經本院提存所支付22,715元(本院 111年度取字第88號),尚餘擔保金22,734元,亦經本院調 閱相關卷宗核實無訛。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如主文所示之 擔保金,依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祥榮

2025-03-24

TCDV-114-司聲-218-20250324-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150號 聲 請 人 戴金龍 相 對 人 林慧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2年度存字第2225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14,170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分別定有 明文。又所謂訴訟終結,在准予停止執行所供擔保之情形, 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不當停止強制執行程序所 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停止執行裁定停止執行之程序 ,嗣因准予停止執行原因之再審或異議之訴,經判決確定、 和解或撤回起訴,應繼續強制執行程序時,即相當於同法第 104條第1項第3款所指之訴訟終結(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抗 字第1395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本案兩造間因債務人異議之訴,聲請 停止執行事件,聲請人前遵本院112年度中簡聲字第116號民 事裁定,為停止執行曾提供如主文所示之擔保,並以本院11 2年度存字第2225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本案訴訟 (本院112年度中簡字第3458號)業經兩造訴訟和解成立而 告終結,聲請人並向本院聲請通知相對人即受擔保利益人行 使權利(113年度司聲字第464號),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 利,為此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本院112年度中簡聲字 第116號民事裁定、112年度中簡字第3458號和解筆錄、及11 3年度司聲字第464號通知函等件影本為證,復經本院調閱相 關卷宗查核無誤,堪認兩造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業已訴訟 終結,且聲請人於訴訟終結後復向本院聲請催告受擔保利益 人即相對人於21日內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未對聲請人聲請 調解、核發支付命令或起訴請求損害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 果之訴訟行為,且未向本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此有民事庭 查詢表在卷可憑,復經依職權調閱本院113年度司聲字第464 號卷宗核實無額。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如主文所示之擔保 金,依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祥榮

2025-03-24

TCDV-114-司聲-150-2025032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