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李宗霖

共找到 63 筆結果(第 61-63 筆)

司促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7003號 債 權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債 務 人 李宗霖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下同)50,000元,及自民國11 2年10月1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 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500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 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緣債務人李宗霖於民國103年06月26日向聲請人請領卡號為0 000000000000000之信用卡使用,依約債務人得於特約商店 記帳消費,但應於各記帳消費所約定之繳款截止日前向聲請 人清償,詎料債務人未按期給付,經聲請人迄次催索,債務 人均置之不理,實有督促履行之必要。本件係請求一定金額 之給付,有約定書相關證據為憑。為求簡速,爰依民事訴訟 法之規定,狀請 鈞院鑒核,迅對債務人核發支付命令,如 債務人文書無法送達,請准依民事訴訟法第一三八條之規定 ,將文書以寄存送達之方式為送達,實感德便。釋明文件: 申請書、約定書、帳務明細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謝宛君

2024-10-14

MLDV-113-司促-7003-20241014-1

原金訴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原金訴字第92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李宗霖 選任辯護人 吳秋樵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不服本院113年度 原金訴字第92號,中華民國113年7月26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1334號),提起上 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李宗霖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伍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 理 由 一、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應向管轄第二審之高   等法院為之。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上 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於原審法 院。逾期未補提者,原審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 訟 法第361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即被告李宗霖提起上訴並未敘述上訴理由,爰依 刑事訴訟法第361 條第3項之規定,命被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 日內補正上訴理由,特此裁定。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361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梁昭銘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書記官 郭雪節

2024-10-07

HLDM-113-原金訴-92-20241007-2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給付買賣價金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1867號 原 告 百建塑膠企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宗霖 訴訟代理人 陳秀嬋律師 黃毓棋律師 李羽加律師 被 告 黃嘉禾即偉源行 訴訟代理人 簡瑛鳳 莊華瑋律師 張進豐律師 上 1 人 複 代理人 徐盈竹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18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自民國107年5月31日起至111年8月24日 止之期間陸續向原告購買伸縮管、進水管等商品(下稱系爭 貨物),詳細交易日期及金額如附表所示之127筆交易(下 稱系爭買賣契約),總計價金為新臺幣(下同)248萬1,978 元,經催討後,被告僅給付20萬元貨款,尚欠原告228萬1,9 78元未給付,爰依民法第367條請求被告給付貨款等語,並 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228萬1,978元,及自支付命令送達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請准予宣 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否認兩造間有系爭買賣契約存在,原告提出之送 貨單上均無被告之簽名,其亦無法證明有將系爭貨物交付予 被告。兩造雖曾有國稅局函復內容之交易往來,惟被告均已 以支票付款完畢,蓋被告如長期未依約付款,原告豈有可能 與被告維持交易。縱認兩造間有成立系爭買賣契約,惟於原 告證明已將貨物交付予被告前,被告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 又原告遲至111年11月15日始催告被告給付,則附表編號1至 61部分之貨款請求權均已罹於時效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 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得心證理由:    ㈠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定有明文。又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 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 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 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 高法院17年上字第917號裁判意旨參照)。次按稱買賣者, 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財產權於他方,他方支付價金之契約 ;當事人就標的物及其價金互相同意時,買賣契約即為成立 ;民法第345條復有明定。  ㈡原告主張兩造間有系爭買賣契約存在,並舉證物2之送貨單為 證(下稱系爭送貨單,見112年度司促字第6193號卷第11至5 8頁),然查:觀諸系爭送貨單,雖有記載「偉源 台照」、 日期、貨物品名、單價、總價等資訊,惟此均係製作送貨單 之原告所單方面記載,並未有任何收貨人簽收或確認等字樣 ,則被告抗辯其未曾見過系爭送貨單,並未有各紙送貨單之 買賣關係存在,亦未收到送貨單所載之貨物等節,並非全然 無稽。再查,不論係以「被告為申報義務人所申報進項對象 為原告」之營業人進銷項交易對象明細表,抑或以「原告為 申報義務人申報銷貨對象為被告」之營業人統一發票明細統 計表,均顯示兩造間於107年至112年間之交易總金額為1,23 4,455元,此有財政部臺北國稅局113年5月6日財北國稅大同 營業字第1132603209號函檢送之資料及財政部高雄國稅局鳳 山分局113年7月16日財高國稅鳳銷字第1132249570號函檢送 之資料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70至173頁、第210至212頁) ,其金額遠低於附表所載之系爭買賣契約總價,且原告復無 法說明附表所示各筆交易是否有涵括在前揭國稅局檢送之交 易明細內?其二者之關係如何?(見本院卷第238至239頁筆 錄),顯見原告亦無法指明其有向國稅局申報而實際存在之 兩造間各筆交易日期及金額。再參以原告復自承因原告公司 經營出現斷層,故無法自行提出每年申報資料而請求本院函 調前揭國稅局資料等情(見本院卷第203頁筆錄),則以原 告公司因經營出現斷層,連其公司依法向國稅局申報之資料 都無法自行提出,何以能肯定其片面製作之送貨單,究係因 經營出現斷層而無法尋得當初交易後續資料及買受人清償貨 款明細,抑或買受人確實未清償?已有可疑。再者,倘兩造 間確有系爭買賣契約存在,且被告均未給付貨款,惟附表所 載之系爭買賣契約多達127筆,時間長達4年多,倘被告均未 付款,何以原告仍願意持續供貨,且遲至111年11月15日, 距第1筆欠款已4年半,始向被告催告給付貨款?(見本院卷 第70頁律師函),以上各節均與常情有違。  ㈢原告復舉其長期配合之物流公司如原證5之送貨紀錄(下稱系 爭送貨紀錄,見本院卷第112至136頁)為系爭買賣契約存在 之證據方法云云,惟查:系爭送貨紀錄僅記載送貨日期、地 點、運費等情,而就地點之記載,亦僅有「台北」、「台南 」、「桃園」,並未記載明確之地點,是系爭送貨紀錄縱有 記載貨物送至「台北」,亦無法證明究係運送何種貨物至台 北何處,給何人簽收?是以系爭送貨紀錄充其量僅為物流公 司向原告請領運費之依據,並無法證明被告確有受領系爭貨 物。  ㈣從而,原告所舉之系爭送貨單、系爭送貨紀錄及國稅局前揭 函復內容,均無法證明兩造間確有如附表所示之系爭買賣契 約存在,則其請求被告給付系爭貨物貨款,自屬無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367條規定,請求被告給付228萬1, 978元,及自支付命令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 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 行之聲請亦已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之。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所提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 本院審酌後,核與本件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 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原訂同年10月3日宣判,因颱風防災假,順延1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菊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若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書記官 鍾堯任

2024-10-04

SLDV-112-訴-1867-2024100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