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寄存送達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71-80 筆)

司促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1795號 債 權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債 務 人 楊琇鈴即楊力蓉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13,158元,及自民國98年4月1 0日起至104年8月31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利息, 暨自104年9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15計算之 利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否則應於本命令 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緣債務人楊琇鈴即楊力蓉於民國92年7月24日向聲請人簽訂 信用貸款,約定債務人可於一定額度內使用金融卡提款或進 行現金轉帳交易,並於次月相當期日需繳還最低應繳金額。 有關借款期限、還款金額、繳息方式及利息、違約金之計算 等約定均記載於現金卡信用貸款約定書。詎料債務人未依約 繳款,經聲請人迭次催索,債務人均置之不理,依信用貸款 約定書第九條第一款約定債務人已喪失期限利益,視為全部 到期,本件係請求給付一定金額之給付,有約定書為憑。為 求簡速,特依民事訴訟法之規定,狀請鈞院鑒核,迅賜對債 務人發給支付命令,如債務人文書無法送達,請准依民事訴 訟法第138條之規定,將文書以寄存送達之方式為送達,實 感德便。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附記: 一、嗣後遞狀均須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聲請人 請勿庸另行聲請。 三、債務人如有戶籍地以外之其他可為送達之地址,請債權人 應於收受本命令後7日內向本院陳報,以利合法送達本命 令。

2025-03-27

NTDV-114-司促-1795-20250327-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472號 聲 請 人 呂萬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霧峰分局等間訴訟救助 及選任訴訟代理人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29日本院113年 度聲字第433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有所不服,除合於法定再審原因得聲 請再審外,不容以其他之方法聲明不服,故不服終審法院之 裁定而未以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者,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 ,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本件聲請人提出「行政訴訟 抗告狀」對於本院確定裁定聲明不服,依上說明,仍應視其 為再審之聲請,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次按聲請再審 ,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及第3項至第5項規 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為無須委任訴訟代理人或係委 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之相關釋明,並應依行政訴訟 法第98條之3第2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再審,未據繳納裁判費及委任律師或得為訴 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經本院以裁定命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民國113年10月1日寄存送達於中華郵 政股份有限公司○○○○○郵局;而其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 代理人,亦經本院113年度聲字第608號裁定駁回,該裁定並 於114年2月3日寄存送達於同上郵局,有各該送達證書在卷 可稽。上開裁定並依行政訴訟法第73條第3項規定,自寄存 之日起經10日發生效力。聲請人迄未補正繳納裁判費及委任 律師或得為訴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其再審之聲請為不 合法,應予駁回。另聲請再審係對於確定裁定所設救濟程序 ,應以已受裁定之當事人為對象始得提起,聲請人除原確定 裁定之相對人外,尚增列其他相對人部分,於法亦有未合, 應併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陳 國 成 法官 簡 慧 娟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林 麗 真 法官 高 愈 杰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章 舒 涵

2025-03-27

TPAA-113-聲再-472-20250327-1

司聲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45號 聲 請 人 李振愷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陳南鎮、黃輝雄、陳謝蹣、陳源彬、呂淑份 、陳杰煒、陳張足、李永順、沈悅姬間分割共有物事件,聲請人 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法院未於訴訟費用之裁判確定其費用額者,於訴訟終結後   ,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民事訴訟法第91   條第1項定有明文。是聲請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須於訴訟   終結即本案裁判確定後,始得為之。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分割共有物事件,經   鈞院112年度投簡字第495號判決確定,爰依民事訴訟法第91 條之規定,聲請裁定確定訴訟費用等語。 三、經本院依職權調本院112年度投簡字第495號卷宗審查,該案   件於民國113年11月7日判決,判決書於113年11月20日寄存 送達於相對人陳南鎮之戶籍址,惟相對人陳南鎮於判決後、 寄存送達於戶籍址前之113年11月18日已死亡,此有戶役政 資訊網站查詢-個人基本資料在卷可查。是本件聲請人聲請 確定訴訟費用額之裁判尚未確定,從而,本件聲請與首開法 條規定不符,不應准許,應予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賴思岑

2025-03-27

NTDV-114-司聲-45-20250327-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609號 聲 請 人 呂萬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霧峰分局等間訴訟救助 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0日本院113年度聲字第502號裁 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有所不服,除合於法定再審原因得聲 請再審外,不容以其他之方法聲明不服,故不服終審法院之 裁定而未以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者,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 ,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本件聲請人提出「行政訴訟 抗告狀」對於本院確定裁定聲明不服,依上說明,仍應視其 為再審之聲請,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次按聲請再審 ,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及第3項至第5項規 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為無須委任訴訟代理人或係委 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之相關釋明,並應依行政訴訟 法第98條之3第2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聲請人聲請再審未據繳納裁判費,亦未委任律師或得為訴訟 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或釋明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 情形,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4日以裁定命於裁定送達後1 0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113年11月20日寄存送達;又聲請人 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亦經本院以113年度聲字 第731號裁定駁回,該裁定並於114年2月3日寄存送達,依行 政訴訟法第73條第3項規定,均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發生效 力,有各該送達證書附於各該卷可稽。聲請人迄未補正繳納 裁判費及委任律師或得為訴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或釋明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其再審之聲請為不合法,應予 駁回。另聲請再審係對於確定裁定所設救濟程序,應以已受 裁定之當事人為對象始得提起,聲請人除原確定裁定之相對 人外,尚增列其他相對人部分,於法亦有未合,應併予駁回 。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王 碧 芳 法官 王 俊 雄 法官 鍾 啟 煒 法官 林 秀 圓 法官 陳 文 燦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章 舒 涵

2025-03-27

TPAA-113-聲再-609-20250327-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555號 聲 請 人 呂萬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霧峰分局等間訴訟救助 及選任訴訟代理人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12日本院113年 度聲字第314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有所不服,除合於法定再審原因得聲 請再審外,不容以其他之方法聲明不服,故不服終審法院之 裁定而未以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者,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 ,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本件聲請人提出「行政訴訟 抗告狀」對於本院確定裁定聲明不服,依上說明,仍應視其 為再審之聲請,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次按聲請再審 ,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及第3項至第5項規 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為無須委任訴訟代理人或係委 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之相關釋明,並應依行政訴訟 法第98條之3第2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聲請人聲請再審未據繳納裁判費,亦未委任律師或得為訴訟 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或釋明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 情形,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1日以裁定命於裁定送達後1 0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113年11月13日寄存送達;又聲請人 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亦經本院以113年度聲字 第677號裁定駁回,該裁定並於114年2月8日寄存送達,依行 政訴訟法第73條第3項規定,均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發生效 力,有各該送達證書附於各該卷可稽。聲請人迄未補正繳納 裁判費及委任律師或得為訴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或釋明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其再審之聲請為不合法,應予 駁回。另聲請再審係對於確定裁定所設救濟程序,應以已受 裁定之當事人為對象始得提起,聲請人除原確定裁定之相對 人外,尚增列其他相對人部分,於法亦有未合,應併予駁回 。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王 碧 芳 法官 王 俊 雄 法官 鍾 啟 煒 法官 林 秀 圓 法官 陳 文 燦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章 舒 涵

2025-03-27

TPAA-113-聲再-555-20250327-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552號 聲 請 人 呂萬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霧峰分局等間訴訟救助 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30日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203號裁 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有所不服,除合於法定再審原因得聲 請再審外,不容以其他之方法聲明不服,故不服終審法院之 裁定而未以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者,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 ,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本件聲請人提出「行政訴訟 抗告狀」對於本院確定裁定聲明不服,依上說明,仍應視其 為再審之聲請,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次按當事人向 本院聲請再審,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及第3 項至第5項規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如為無須委任 訴訟代理人或係委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應於提起 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應依同法第98條之3第2項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再審,未據繳納裁判費,且未委任律師或得 為訴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1 日以裁定命其於收受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同 年月14日寄存,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則自寄存之日起,經 10日發生效力(行政訴訟法第73條第3項)。而其聲請訴訟 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亦經本院以113年度聲字第681號裁 定駁回,該裁定已於114年2月21日寄存送達,有該送達證書 在卷可稽。聲請人迄未補正繳納裁判費,有本院答詢表可供 證明,亦未委任律師或得為訴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其 再審之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至聲請人於書狀贅列非屬 本院確定裁定當事人之陳國成等為相對人,於法不合,應併 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李 君 豪 法官 李 玉 卿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林 欣 蓉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 玉 純

2025-03-26

TPAA-113-聲再-552-20250326-1

台抗
最高法院

違反洗錢防制法聲請回復原狀並補行上訴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572號 再 抗告 人 梁恩豪 上列再抗告人因違反洗錢防制法聲請回復原狀並補行上訴案件, 不服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中華民國114年1月24日駁回抗告之裁 定(114年度抗字第28號),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按上訴期間為20日,自送達判決後起算,刑事訴訟法第349 條前段定有明文;第一審法院認為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 法律上不應准許或其上訴權已經喪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刑事訴訟法第349條前段、第362條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刑 事訴訟法第62條規定,送達文書,除刑事訴訟法第一編第六 章有特別規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而民事訴訟法第 136條、第137條規定,送達於應受送達人之住居所、事務所 或營業所行之;於應送達處所不獲會晤應受送達人者,得將 文書付與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同居人或受僱人;同法第138條 規定,送達不能依前2條規定為之者,得將文書寄存送達地 之地方自治或警察機關,並作送達通知書兩份,一份黏貼於 應受送達人住居所、事務所、營業所或其就業處所門首,另 一份置於該送達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寄存 送達,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發生效力,至於應受送達人何 時領取或實際有無領取寄存之應送達文書,於送達之效力不 生影響。再聲請回復原狀,乃救濟非因過失而遲誤上訴、抗 告等法定期間之程序,所謂非因過失,係指逾期之緣由非可 歸責於當事人而言,若其不能遵守期限由於自誤,即不能謂 非過失。 二、本件原裁定以:再抗告人梁恩豪因違反洗錢防制法案件,經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於民國113年7月29日以112年度金訴字第3 86號判決判處罪刑,該判決已依卷存資料,以郵寄方式送達 至再抗告人位於○○市○○區○○路000巷0號0樓之1戶籍地址,因 未獲會晤本人,亦無受領該文書之同居人或受僱人,而於11 3年8月7日將該判決正本寄存該送達處所轄內之派出所(高 雄市政府警察局鹽埕分局建國四路派出所),並作送達通知 書2份,1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所之門首,另置1份於該 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有送達證書在卷可按,是 該判決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即同年8月17日生合法送達效力 ,並自該日起算上訴期間20日,不需加計在途期間,於同年 9月6日(週五,非例假日或休息日)屆滿,惟再抗告人遲至 同年11月14日始具狀向第一審法院聲請回復原狀並補行上訴 ,有聲請狀及第一審收狀章戳在卷足憑,顯已逾法定上訴期 間,並記明依卷證,再抗告人於該案第一審審理期間,迭於 112年6月27日、同年12月11日準備程序、113年5月15日審理 程序到庭時,均陳明住居於○○市○○區○○路000巷0號0樓之1戶 籍地址,上開期日之傳票亦均送達至上揭戶籍地址,於宣判 期日之前,未曾向第一審法院聲請變更送達地址,再抗告人 就該案件審理期間至辯論終結止,係陳明以上開戶籍地址為 其實際居住地,第一審判決正本對上開戶籍地址為送達,即 無違誤,又所陳113年9月19至23日住院治療、同年10月26日 至11月8日接受教育召集期間,已在上訴不變期間後相當時 日,對於上訴期間之遲誤並無影響,再抗告人逾期提起上訴 ,係因其自誤之過失所致。抗告意旨主張曾向法院陳明未實 際居住在上址戶籍地,實際居所地為○○市○○區○○○街00巷00○ 0號,及上開住院及教召期間其行動自由受拘束,非因過失 遲誤上訴期間等旨,為無理由。因認第一審法院裁定駁回其 聲請回復原狀之聲請,並以所補行之上訴,仍逾上訴期間, 且無從補正,而併予駁回,要無違誤,乃駁回再抗告人在第 二審之抗告,經核於法並無不合。 三、再抗告意旨略以:其於警詢、偵查時確曾表示實際住所為○○ 市○○區○○○街00巷00○0號,該筆錄未予記載之不利益不可歸 責於再抗告人,第一審未調查其實際住居所,未將   判決書送達上址居所,自非適法,另居住戶籍地址之祖母未 曾代其收受該判決書,亦未在戶籍地見過張貼於門首之通知 書,不合於寄存送達之規定。 四、經查,再抗告人並未提出其於第一審審理期間曾向法院陳報 其住居所有何異動之事證,則第一審法院依再抗告人之供述 、查詢之戶籍資料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以再抗 告人非在監在押,將判決正本寄存送達至其陳明之戶籍地址 ,並無違誤,且依送達證書上相關欄位之記載,從形式上觀 察,郵務人員已依規定為寄存送達,即生合法送達效力,   無論再抗告人是否確有領取,業經原裁定敘明其裁酌之理由 ,經核再抗告意旨係就原裁定已說明指駁之事項,再事爭執 ,並徒憑己見,任意指為違法,其再抗告難認為有理由,應 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刑事第六庭審判長法 官 段景榕 法 官 洪兆隆 法 官 何俏美 法 官 林婷立 法 官 汪梅芬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珈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2025-03-26

TPSM-114-台抗-572-20250326-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95號 原 告 潘穎芝 被 告 劉傑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或第77條之14 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者 ,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 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3日 裁定命原告於收受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繳裁判費新台幣17,13 7元,該裁定已於114年2月8日寄存送達於原告所在地之新竹 縣政府警察局竹北分局三民派出所,依法自寄存之日起經10 日,即同年月18日發生效力,有送達證書2件在卷可佐(見 本院卷第79、81頁),惟原告逾期迄今仍未補繳,有送達證 書、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及本院答詢表在卷可憑, 揆諸上開規定,其訴顯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曾士哲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陳恩慈

2025-03-26

PTDV-114-訴-195-20250326-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820號 原 告 郭義明 被 告 李振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 者,其情形可以補正,審判期間命其補正,逾期仍未補正, 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亦定明文。 二、經查:  ㈠原告與被告李振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請求被告 李振智應賠償新臺幣(下同)1,000,000元,惟原告起訴未 繳納裁判費,嗣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7日以113年度補字 第1507號裁定命原告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10,90 0元,該裁定於114年2月27日寄存送達於新竹市警察局第一 分局北門派出所,而原告於同日已至該派出所領取裁定,有 本院送達證書、派出所傳真資料等件可佐(本院卷第11-13 頁)。  ㈡然原告迄今仍未補繳裁判費,有本院民事科查詢簡答表、答 詢表、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收文收狀資料查詢清 單足憑(本院卷第35-49頁),依上開規定,原告起訴自非 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 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潘曉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陳佩伶

2025-03-26

TYDV-114-訴-820-20250326-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607號 聲 請 人 呂萬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霧峰分局等間訴訟救助 及選任訴訟代理人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0日本院113年 度聲再字第296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有所不服,除合於法定再審原因得聲 請再審外,不容以其他之方法聲明不服,故不服終審法院之 裁定而未以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者,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 ,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本件聲請人提出「行政訴訟 抗告狀」對於本院確定裁定聲明不服,依上說明,仍應視其 為再審之聲請,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次按當事人向 本院聲請再審,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及第3 項至第5項規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如為無須委任 訴訟代理人或係委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應於提起 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應依同法第98條之3第2項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再審,未據繳納裁判費,且未委任律師或得 為訴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4 日以裁定命其於收受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同 年月20日寄存,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則自寄存之日起,經 10日發生效力(行政訴訟法第73條第3項)。而其聲請訴訟 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亦經本院以113年度聲字第730號裁 定駁回,該裁定已於114年2月4日寄存送達,有該送達證書 在卷可稽。聲請人迄未補正繳納裁判費,有本院答詢表可供 證明,亦未委任律師或得為訴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其 再審之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至聲請人於書狀贅列非屬 本院確定裁定當事人之蕭惠芳等為相對人,於法不合,應併 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陳 文 燦 法官 李 玉 卿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林 欣 蓉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 玉 純

2025-03-26

TPAA-113-聲再-607-2025032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contact@know99.com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