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信託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81-90 筆)

店簡
新店簡易庭

代位終止信託登記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店簡字第1455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蔡興諺 被 告 王采紅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代位終止信託登記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14,572,096元。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35 ,014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分別 定有明文。又債權人代位債務人對第三人起訴,係以債務人 與第三人間之債權債務關係為訴訟標的,故代位訴訟之標的 價額,應就債務人與第三人間權利義務關係定之(最高法院 108年度台抗字第1042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原告依民法第242條、信託法第63條第1項規定,代位 訴外人即原告之債務人宋瑋達終止其與被告間就如附表所示 不動產(下稱系爭房地)之信託關係,並請求被告將系爭房 地之所有權移轉登記為宋瑋達所有,乃係本於代位權為主張 ,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系爭房地之價額為斷。依前揭法 條及說明,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據此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4 ,572,096元(計算式如附表所示),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40, 304元,扣除原告已繳5,290元,尚應補繳135,014元。茲依 首揭規定及說明,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向本庭 (新北市○○區○○路0段000號)如數繳納,逾期未補正,即駁 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新店簡易庭                法 官 林易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關於命 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黃品瑄 附表:(單位均為民國/新臺幣) 編號 財產種類 地號/建號 權利範圍 訴訟標的價額 備註 1 土地 新北市○○區○○段0地號 2298/200000 編號4、5建物之基地,價額核定參編號4、5建物 2 土地 新北市○○區○○段0地號 2178/200000 編號5建物之基地,價額核定參編號5建物 3 土地 新北市○○區○○段0地號 14/100000 編號5建物之基地,價額核定參編號5建物 4 建物 新北市○○區○○段000○號 (即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街00巷0號) 全部 13,384,593元 編號4建物主體構造為鋼筋混凝土造、地上樓層數5層、建物屋齡35年9月(自78年2月2日建築完成日至113年10月24日起訴狀到達法院之日,未滿1月部分以1月計算)、建物面積192.15平方公尺(含主建物180.72平方公尺、附屬建物面積11.43平方公尺,合計為192.15平方公尺【計算式:180.72+11.43=192.15】),參酌與編號4建物條件相似之鄰近房屋土地於113年6月29日實價登錄之交易價額,每平方公尺單價為69,657元,故編號4建物及其基地即編號1土地之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3,384,593元【69,657元192.15平方公尺=13,384,593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5 建物 新北市○○區○○段000○號 (即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街00巷0號地下層) 1/117 1,187,503元 編號5建物主體構造為鋼筋混凝土造、地上樓層數5層、建物屋齡35年9月(自78年2月2日建築完成日至113年10月24日起訴狀到達法院之日,未滿1月部分以1月計算)、建物面積1,994.6平方公尺(含主建物1,052.41平方公尺、附屬建物面積942.19平方公尺,合計為1,994.6平方公尺【計算式:1,052.41+942.19=1,994.6】),參酌與編號5建物條件相似之鄰近房屋土地於113年6月29日實價登錄之交易價額,每平方公尺單價為69,657元,故編號5建物及其基地即編號1至3土地之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187,503元【69,657元1,994.6平方公尺1/117=1,187,503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合計 14,572,096元 【計算式:13,384,593+1,187,503=14,572,096】

2024-12-27

STEV-113-店簡-1455-20241227-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確認信託關係不存在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668號 原 告 蔡隆儀 訴訟代理人 陳國瑞律師 被 告 巨信地產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易廷 訴訟代理人 李茂華 被 告 李富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信託關係不存在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並指定民國114年2月11日下午3時10分, 在本院第九法庭行言詞辯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陳思睿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吳佩芬

2024-12-24

CYDV-112-訴-668-20241224-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確認信託契約存在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417號 上 訴 人 黃琳貯 被 上訴 人 安和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特別代理人 詹連財律師 被 上訴 人 全國農業金庫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簡展穎 參 加 人 東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錦富 上列當事人間因本院113年度訴字第2417號確認信託契約存在等 事件,上訴人提起上訴到院,查本件第二審訴訟標的價額依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12規定核定為新臺幣壹佰陸拾伍萬元,應徵第二 審裁判費合新臺幣貳萬陸仟零貳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 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該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後七日內如 數向本院繳納,毋得延誤,逾期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賴錦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其他命補正事項 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玉鈴

2024-12-24

TPDV-113-訴-2417-20241224-3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撤銷信託行為等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890號 原 告 羅慧文 訴訟代理人 雷皓明律師 王郁萱律師 蘇端雅律師 被 告 蔡政恩 蔡鐘美惠 謝宗穎 上當事人間撤銷信託行為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 「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 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 高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 ,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定有明文。又債權人 行使撤銷權之目的,在使其債權獲得清償,故應以債權人因撤銷 權之行使所受利益為準,原則上以債權人主張之債權額,計算其 訴訟標的價額;但被撤銷法律行為標的之價額低於債權人主張之 債權額時,則以該被撤銷法律行為標的之價額計算(最高法院97 年度第1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查原告訴之聲明一、二、三 、四項請求被告間就如附表所示不動產(下稱系爭不動產)所為 信託契約債權行為、信託登記物權行為均應予撤銷,被告謝宗穎 應將系爭不動產以信託為登記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 銷,系爭不動產價額為新臺幣(下同)107,899,682元【公告土 地現值元/㎡土地面積㎡權利範圍+房屋現值⇒蔡正恩部分:(1098 地號235,976元134㎡1/2+明誠二路482號房屋3,255,400元)+蔡 鐘美惠部分:(1098-1地號233,080元121㎡1/2+明誠二路478號 房屋2,919,600元)+(1098-2地號246,666元121㎡+明誠二路480號 房屋3,258,200元)+(1098-3地號267,096元134㎡+明誠二路476號 房屋2,917,300元)⇒(15,810,392元+3,255,400元)+(14,101,340 元+2,919,600元)+(29,846,586元+3,258,200元)+(35,790,864元 +2,917,300元)=107,899,682元】;原告訴之聲明五、六、七、 八項確認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普通抵押權登記擔保之債權47,000 ,000元不存在,被告謝宗穎應將系爭不動產普通抵押權登記塗銷 ,訴訟標的價額為47,000,000元。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5 4,899,682元(計算式:107,899,682元+47,000,000元=154,899,6 82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314,73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日內補繳,逾期 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民事審查庭法 官 朱玲瑤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瑩萍

2024-12-24

CTDV-113-補-890-20241224-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確認信託關係無效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525號 原 告 吳善修 訴訟代理人 陳稚平律師 被 告 姜智浩 吳信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信託關係無效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 項規定即明。次按因不動產之物權或其分割或經界涉訟者, 專屬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其他因不動產涉訟者,得由 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10條亦有明定。而 原告依民法第242條、第767條第1項中段規定,代位真正所 有人請求登記名義人塗銷不動產設定登記,係代位行使所有 人之除去妨害請求權,乃因不動產之物權涉訟,應專屬該不 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最高法院74年度台上字第280號判 決、111年度台抗字第520號裁定意旨參照)。復按同一訴訟 ,數法院有管轄權者,原告得任向其中一法院起訴,民事訴 訟法第22條定有明文。而原告就不同之訴訟標的,對於同一 被告提起合併之訴,其中一訴訟標的為專屬管轄,他訴訟標 的非屬專屬管轄,得否分由不同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漏未 規範,應併由專屬管轄法院審理,以填補該漏洞,並兼顧兩 造之訴訟利益及節省司法資源之公共利益(最高法院108年 度台抗字第51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原告先位請求確認被告間就坐落臺中市○○區○○段000地 號土地及其上同段96建號建物(下稱系爭房地)於民國113 年7月24日所成立之信託債權契約(下稱系爭債權行為)及 同年月31日所為信託登記(下稱系爭登記)之物權行為(下 稱系爭物權行為),均屬通謀虛偽意思表示而無效;並依民 法第242條、第767條第1項中段規定,代位被告姜智浩請求 被告吳信穎塗銷系爭登記。如認系爭債權及物權行為有效成 立,則備位依信託法第6條第1項、類推適用民法第244條第4 項、民法第242條、第767條第1項中段規定,請求撤銷系爭 債權及物權行為,及請求吳信穎塗銷系爭登記。上開關於請 求確認系爭物權行為無效及塗銷系爭登記部分,均屬因不動 產物權涉訟,應專屬系爭房地所在地之臺灣臺中地方法院管 轄。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尚有違誤,爰依職權移送 該管轄法院。至原告其餘請求部分,係與不動產有關事項涉 訟,且不宜割裂由不同法院管轄,併依職權移送該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譚德周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陳今巾

2024-12-24

TYDV-113-訴-2525-20241224-1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塗銷信託登記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重訴字第653號 原 告 合勤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柏憲 訴訟代理人 魏德昌 被 告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衍茂 訴訟代理人 詹登宇 王希平 被 告 富景建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廖泳泰 訴訟代理人 陳朝宜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信託登記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2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應於原告給付自民國11 2年5月起至辦理塗銷後述信託登記之日止,按月以新臺幣1 萬1,000元計算之信託手續費之同時,就苗栗縣○○市○○段000 000地號土地,經苗栗縣苗栗地政事務所以民國108年8月7日 苗地資字第49810號收件、登記日期為民國108年8月8日、原 因發生日期為民國108年8月7日之信託登記予以塗銷。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負擔25%, 餘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被告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合庫銀行)法定 代理人原為雷仲達,嗣變更為林衍茂,並經其具狀聲明承受 訴訟,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二、被告富景建設有限公司(下稱富景公司)未於最後言詞辯論 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之情形,爰依 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伊與被告富景公司、訴外人大暐建設有限公司( 下稱大暐公司)於民國107年6月11日簽訂合建契約書(下稱 系爭合建契約),約定由被告富景公司提供其所有苗栗縣○○ 市○○段000000地號等19筆土地(該19筆土地復合併為1筆即 同段2094-6地號,下稱系爭土地),伊與大暐公司為建築方 ,合作興建房屋(下稱系爭合建案),伊與大暐公司、被告 富景公司並於108年1月21日簽訂合建買賣契約書(下稱系爭 合建買賣契約),嗣兩造與大暐公司、訴外人合眾建築經理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合眾公司)於108年7月22日簽訂不動產 開發信託契約書(下稱系爭信託契約),將系爭土地信託登 記予被告合庫銀行。因系爭合建案未能依約按期完成興建, 被告富景公司乃寄發存證信函予伊及大暐公司,告知如未履 行系爭合建買賣契約,則以該函解除系爭合建契約,而伊及 大暐公司未於受通知期限內履行,被告富景公司遂於109年9 月24日向臺灣苗栗地方法院(下稱苗栗地院)起訴請求拆屋 還地(案列:110年度重訴字第89號),後伊與被告富景公 司經調解成立(下稱系爭調解),被告富景公司願將系爭土 地出賣並移轉登記予伊。嗣被告合庫銀行於112年5月4日發 函予兩造及大暐公司,告知因信託目的無法達成,將依全體 委託人申請辦理系爭信託契約終止事宜。依土地登記規則第 128條規定,應由被告富景公司會同被告合庫銀行申請塗銷 登記,惟被告富景公司遲未請求被告合庫銀行協同辦理塗銷 系爭土地信託登記,致無法將系爭土地移轉登記予伊,影響 伊因系爭調解結果所得享有之權利,足認被告富景公司怠於 對被告合庫銀行行使權利,爰依民法第242條、信託法第62 條規定,代位被告富景公司行使其對被告合庫銀行辦理塗銷 信託登記之權利等語,聲明:被告富景公司應協同被告合庫 銀行就系爭土地經苗栗縣苗栗地政事務所以108年8月7日苗 地資字第49810號收件、登記日期為108年8月8日、原因發生 日期為108年8月7日之信託登記予以塗銷。 二、被告則以:  ㈠被告合庫銀行抗辯:原告、大暐公司、被告富景公司與伊簽 訂系爭信託契約,委託伊為系爭土地開發案之信託關係受託 人,並將系爭土地信託登記予伊。依系爭信託契約第5條第1 項約定,伊應依全體委託人即原告、大暐公司、被告富景公 司之共同指示,始得辦理塗銷信託登記等相關事宜。因系爭 信託契約之信託目的無法達成致信託關係消滅,伊曾先後發 文予系爭信託契約之全體委託人,通知因信託目的無法達成 ,將依全體委託人申請,辦理系爭信託契約終止事宜,然因 委託人間無共識,迄未辦理終止系爭信託契約,且依土地登 記規則第125條、第128條第1項規定,應由被告富景公司會 同伊向主管機關申請塗銷系爭土地之信託登記。再者,依系 爭信託契約第15條及附件二之約定,系爭信託契約於112年4 月到期,超逾該期間,原告及大暐公司應按月給付逾期信託 手續費新臺幣(下同)1萬1,000元,自112年5月起至113年6 月止,尚欠信託手續費15萬4,000元,且此費用仍按月增加 中,另依系爭信託契約第19條第2項約定,於信託人清償伊 因處理信託事務所支出之稅捐、費用或負債之債務、及繳清 逾期信託手續費前,伊得拒絕返還信託財產等語,聲明:原 告之訴駁回。  ㈡被告富景公司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據其之前言詞辯 論期日到場所為陳述:如果原告願意付清土地款尾款,伊願 按照原告請求塗銷等語置辯。  三、兩造均不爭執:  ㈠原告與大暐公司、被告富景公司於107年6月11日簽訂系爭合 建契約,約定被告富景公司為地主方,提供其所有系爭土地 ,原告與大暐公司為建築方,合作系爭合建案。  ㈡原告與大暐公司、被告富景公司於108年1月21日簽訂系爭合 建買賣契約處理被告富景公司分配之不動產。  ㈢兩造及大暐公司與合眾公司於108年7月22日簽訂系爭信託契 約,將系爭土地信託登記予被告合庫銀行。  ㈣因系爭合建案未能依約按期完成建物興建,被告富景公司寄 發存證信函予原告及大暐公司,告知如未履行系爭合建買賣 契約,則以該函解除系爭合建契約,因原告及大暐公司未於 受通知之期限內履行,被告富景公司於109年9月24日向苗栗 地院起訴請求原告及大暐公司拆屋還地,經苗栗地院以110 年度重訴字第89號受理,嗣原告與被告富景公司經調解成立 ,被告富景公司願將系爭土地出賣並移轉登記予原告。  ㈤被告合庫銀行曾於112年5月4日發函予原告及大暐公司、被告 富景公司,告知因信託目的無法達成,將依全體委託人申請 辦理系爭信託契約終止事宜。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債務人怠於行使其權利時,債權人因保全債權,得以自己 之名義,行使其權利。但專屬於債務人本身者,不在此限, 民法第242條定有明文。又債權人以自己之名義為原告,代 位債務人對第三債務人提起訴訟,其所代位行使者乃債務人 之權利,自無再以債務人為訴訟當事人之餘地,是其提起之 訴訟,僅能以第三債務人為被告(最高法院71年度台上字第 4342號民事裁判意旨參照)。又債權人起訴以自己之名義代 位債務人向第三債務人行使權利者,不得將被代位人(債務 人)列為共同被告,否則應將其對於債務人部分之訴,予以 駁回(最高法院64年度第5次民庭庭推總會議決定㈠參照)。 準此,原告以自己之名義代位富景公司請求被告合庫銀行塗 銷系爭土地之信託登記,依上開說明,自不得將被代位人即 富景公司列為共同被告,故原告對被告富景公司之起訴,於 法顯有未合,應予駁回。  ㈡按稱信託者,謂委託人將財產權移轉或為其他處分,使受託 人依信託本旨,為受益人之利益或特定之目的,管理或處分 信託財產之關係;信託關係,因信託行為所定事由發生,或 因信託目的已完成或不能完成而消滅;信託關係消滅時,信 託財產之歸屬,除信託行為另有訂定外,依左列順序定之: 享有全部信託利益之受益人。委託人或其繼承人,信託法 第1條、第62條、第65條分別定有明文。再按,下列土地權 利之取得、設定、移轉、喪失或變更,應辦理登記:所有 權;土地登記,除本規則另有規定外,應由權利人及義務人 會同申請之;信託財產依第125條辦理信託登記後,於信託 關係消滅時,應由信託法第65條規定之權利人會同受託人申 請塗銷信託或信託歸屬登記,土地登記規則第4條第1項第1 款、第26條、第128條第1項亦分有明定。  ㈢查兩造均不爭執系爭信託契約信託目的無法達成,又依前開 不爭執事項㈣所載(並有本院卷第79-87頁之調解筆錄及其附 件土地權利讓渡書、協議書、支票影本可證),堪認原告對 被告富景公司有移轉系爭土地之債權存在。惟被告富景公司 遲未請求被告合庫銀行協同辦理塗銷系爭土地信託登記,則 系爭信託契約既因目的無法達成而消滅,被告富景公司又怠 於請求被告合庫銀行會同申請塗銷信託登記,依前開規定, 原告為保全其債權,自得代位被告富景公司請求被告合庫銀 行協同辦理塗銷系爭土地之信託登記,是原告此部分主張, 應予准許。  ㈣按因契約互負債務者,於他方當事人未為對待給付前,得拒 絕自己之給付,民法第26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被告合庫 銀行抗辯依系爭信託契約第19條第2項約定,於委託人即被 告富景公司、原告及大暐公司清償自112年5月起積欠之信託 手續費前得拒絕辦理塗銷系爭信託登記等語,核與系爭信託 契約第19條第2項「甲(即被告富景公司)、乙方(即原告 與大暐公司)未依本契約約定支付相關稅費及清償一切債務 前,丙方(即被告合庫銀行)得拒絕返還信託財產,並得處 分信託財產抵償之,甲、乙方不得異議。」之約定相合(見 本院卷第29頁),堪認受託人即被告合庫銀行辦理塗銷系爭 土地信託登記與委託人即原告、被告富景公司、大暐公司給 付信託手續費間互為對待給付,原告亦陳明對被告合庫銀行 上開同時履行抗辯沒有意見,同意先清償逾期信託手續費( 見本院卷第317頁),則被告合庫銀行請求清償逾期信託手 續費之同時履行抗辯,應屬可採。至於被告合庫銀行關於委 託人應清償其因處理信託事務所支出之稅捐、費用或負債之 債務此抗辯,因其未提出任何證據證明有支出何費用或負債 債務,該同時履行抗辯,自無足採。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242條、信託法第62條規定,代位 被告富景公司請求被告合庫銀行就系爭土地之系爭信託登記 予以塗銷,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又被告合庫銀行為清償逾 期信託費用之同時履行抗辯,亦有理由,應由本院命原告為 對待給付同時履行之判決。至原告其餘請求則不應准許,應 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 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1條第2款。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筠諼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王曉雁

2024-12-20

TPDV-112-重訴-653-20241220-1

最高行政法院

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1年度上字第892號 上 訴 人 湯明真 訴訟代理人 林宗憲 律師 被 上訴 人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代 表 人 彭金隆 訴訟代理人 林曉韻 呂盈錄 巫清長 上列當事人間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 111年10月13日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10年度訴字第1404號判決,提 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上訴駁回。 二、上訴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高等行政法院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 不得為之,行政訴訟法第242條定有明文。依同法第243條第 1項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而 判決有同法條第2項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違背法令 。是當事人對於高等行政法院判決上訴,如依行政訴訟法第 243條第1項規定,以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適用 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指摘,並揭示 該法規之條項或其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該 法則之旨趣;倘為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法法庭裁判意旨, 則應揭示該解釋、裁判之字號或其內容。如以行政訴訟法第 243條第2項所列各款情形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 揭示合於該條項各款之事實。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此項方 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 對高等行政法院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其上訴自難 認為合法。 二、被上訴人以上訴人於民國109年度擔任○○證券投資信託股份 有限公司(下稱○○公司)○○部○○○期間,於109年8月25日製 作○○○○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公司)股票(下稱○○股票)投資 分析共用報告(下稱共用報告)時,其報告內容核有顯然欠 缺合理分析基礎與根據之情事,違反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 (下稱證券投顧法)第59條第8款及第71條第1項規定,足以 影響○○公司全權委託投資業務之正常執行,依同法第104條 規定,以110年4月22日金管證投字第011003616763號裁處書 (下稱原處分),命令○○公司停止上訴人1個月業務之執行 ,期間自110年5月16日起至110年6月15日止。上訴人不服, 循序提起行政訴訟,聲明:確認原處分為違法。經原判決駁 回。 三、上訴人對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主張 略以:㈠「電訪」包含由○○○以電話聯繫、自行檢索政府機關 公開資訊、上市櫃公司公布財報、業界相關研究資訊分享等 ,而上訴人自104年任職○○公司以來所受公司之教育及任職 期間未曾見聞○○公司於來源記載「親訪」、「電訪」以外之 選項,此亦有○○公司110年6月25日○○字第1101100621號函( 下稱○○公司110年6月25日函)及證人○○○於臺灣臺北地方法 院(下稱臺北地院)110年度金重訴字第10號證券交易法等刑 事案件(下稱刑事案件)證述明確。上訴人無違反證券投顧 法之故意、過失,更無使共用報告來源流於形式且與事實不 符之行為。㈡上訴人有追蹤經濟部統計處所公告之每月最新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之總體經濟資訊,以瞭 解我國綜合商品零售業中關於百貨公司之基本面向與總體經 濟面向。共用報告建議之買進價格「新臺幣(下同)27元以 下買進」,係以「股價淨值比」並參酌報告上傳之最新收盤 價或上傳當時股票區間價格,保守加計0%至4.5%為買進價格 之研究方法,具備合理分析基礎與根據。上訴人當時已預估 110年○○公司之表現將大幅優於109年獲利表現,且有相當顯 著之成長性,自不得以上訴人因未曾遭遇不確定之疫情影響 ,而保守下修預估○○公司109年第3季、第4季之稅後盈餘等 主觀判斷,認定上訴人未完整考量基本面與總體經濟面之依 據。㈢原判決忽視刑事案件判決上訴人無罪之證據,徒以法 務部廉政署廉政官(下稱廉政官)詢問、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 檢察官(下稱檢察官)訊問及被上訴人所轄證券期貨局承辦人 員(下稱證期局人員)訪談筆錄之片段內容,採信原處分之理 由,並認為○○股票目標價格區間訂定之研究方法是否欠缺合 理分析基礎與根據,非屬原處分認定上訴人違法之範疇云云 ,有未依證據認定事實及判決理由不備之違法等語。   四、惟查,原判決已敘明:上訴人撰寫投資報告,就包含產業概況、公司營運展望、獲利預估及財務狀況等有關實質影響投資決策之變動情形,應依據合理分析基礎與根據而為投資分析並詳列資料來源。○○公司共用報告系統格式之「報告來源」欄至少有「親訪」、「電訪」及「其他」等3個選項,依一般大眾認知,「電訪」係指透過電話或其他電子媒介方式進行訪談,上訴人就此更具明辨判斷資料來源之專業能力,惟其既非以此方式取得更新資訊,卻於共用報告來源欄位勾選「電訪」,與事實不符。上訴人前後於109年5月29日及109年8月25日出具2份共用報告,顯示○○公司每股盈餘較以往衰退,所預測○○公司未來營業毛利、稅前淨利率、營業收入淨額、稅後淨利等公司財務資料則大多呈現衰退,並因而下修○○公司109年第3季、第4季之稅後盈餘,參以108年1月1日至109年8月2日○○股票「收盤價」均未達27元,但上訴人於接受廉政官詢問、檢察官訊問及證期局人員訪談時自承係憑前一日收盤價格建議○○股票買進價格為27元,然於原審審理時一方面主張係依據經濟部統計處所公告之「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顯示我國零售百貨業人潮已有恢復,總體或個體經濟面均逐漸好轉,預期○○公司股價有補漲空間,另一方面卻主張未曾遭遇新冠疫情不確定因素,基於保守原因而下修○○公司109年第3季、第4季之稅後盈餘,是以上訴人忽視上述衰退情節,逕於共用報告上調○○股票建議買進價格,前後矛盾,其未完整考量基本面與總體經濟等因素而上調○○股票買進價格至27元,欠缺合理分析基礎與根據,足以影響○○公司全權委託投資業務之正常執行。又○○公司110年6月25日函係就與該公司自身法律上利害相關事項函復臺北地院,其內容核與○○公司之內部控制制度「拾壹、全權委託投資操作管理循環一、投資或交易分析作業(一)通則」第2點所規定個股分析報告,應「詳列資料來源如研究報告、報章雜誌、財務報告、會議紀錄、訪談資料」並不相符,另證人○○○於刑事案件作證時仍受僱於○○公司,並在上訴人所製作之共用報告之「部門主管」及「權責主管」欄上蓋章,有附和上訴人及○○公司說詞之疑,實難盡信。刑事判決係針對上訴人所涉業務上登載不實文書犯行為無罪諭知,並未肯認上訴人製作共用報告之建議價格具備合理分析基礎與根據,無從援引為有利上訴人之認定。上訴人主張其勾選「電訪」係依照○○公司過往作業習慣,其主觀上不具違犯證券投顧法之故意等語,顯係規避相關行政責任之詞,不足採信等語甚詳。經核上訴意旨無非重述其在原審提出而為原審所不採之主張,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指摘其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斷及指駁不採或其他贅述而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者,泛言原判決不備理由及違背法令,而非具體表明原判決究竟有如何合於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或有行政訴訟法第243條第2項所列各款之情形,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前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前段、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陳 國 成  法官 高 愈 杰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林 麗 真 法官 簡 慧 娟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蕭 君 卉

2024-12-19

TPAA-111-上-892-20241219-1

竹北簡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塗銷信託登記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北簡字第344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林志淵 被 告 曾明雄 曾品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信託登記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1 日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曾明雄、曾品富就如附表所示不動產於民國112年7月17日所 為信託行為,及於民國112年8月1日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行為 ,均應予撤銷。 被告曾品富應將前項不動產向新竹縣竹北地政事務所以112年竹 北字第120480號收件字號所辦理之以信託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 轉登記(登記日期:民國112年8月1日)予以塗銷。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喪失訴訟能力或法定代理人死亡或其代理權消滅者 ,訴訟程序在有法定代理人或取得訴訟能力之本人,承受其 訴訟以前當然停止;上開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 ,應即為承受之聲明;聲明承受訴訟,應提出書狀於受訴法 院,由法院送達於他造,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75條第1 項、第176條分別定有明文。查原告之法定代理人原為利明 献,嗣於訴訟進行中變更法定代理人為陳佳文,並據陳佳文 具狀聲明承受訴訟(見本院卷第131至133頁),依前揭規定 ,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二、又訴訟之結果對於第三人有法律上利害關係者,法院得於第 一審或第二審言詞辯論終結前相當時期,將訴訟事件及進行 程度以書面通知該第三人,民事訴訟法第67條之1 第1 項定 有明文。所謂有法律上利害之關係之第三人,係指本訴訟之 裁判效力及於第三人,該第三人私法上之地位,因當事人之 一造敗訴,而將致受不利益,或本訴訟裁判之效力雖不及於 第三人,而第三人私法上之地位因當事人之一造敗訴,於法 律上或事實上依該裁判之內容或執行結果,將致受不利益者 而言(最高法院51年台上字第3038號裁判意旨參照)。查原 告起訴請求被告曾品富應將如附表所示不動產(以下合稱系 爭不動產)向新竹縣竹北地政事務所以112年竹北字第12048 0號收件字號所辦理之以信託為原因所為所有權移轉登記( 民國112年8月1日)予以塗銷,惟被告曾明雄前於99年間以 系爭不動產設定擔保債權金額為新臺幣(下同)3,000,000 元之最高限額抵押權予訴外人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 司(下稱合庫商銀),用以擔保被告曾明雄之債務,有系爭 不動產之土地及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附卷可佐(見本院卷第 55至69頁),則合庫商銀就本件訴訟結果應有法律上利害關 係,本院已依職權將本件訴訟事件及進行程度通知合庫商銀 (見本院卷第129頁),惟其並未聲明參加訴訟,爰將其列 為受告知人,附此敘明。 三、本件被告2人經合法通知,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 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 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曾明雄前積欠原告信用卡消費款債務未清償 ,原告已對被告曾明雄取得本院核發之112年度司促字第747 0號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被告曾明雄應給付原告112,852 元及其利息,然經原告催討未獲置理,嗣經原告查調被告曾 明雄財產資料,始知被告曾明雄將其所有之系爭不動產以信 託為原因,於112年8月1日移轉登記予被告曾品富,被告2人 間之信託及移轉登記行為使被告曾明雄之責任財產減少,害 及原告債權。為此,爰依信託法第6條1項規定,訴請撤銷被 告2人就系爭不動產所為之信託行為及所有權移轉行為,並 類推適用民法第244條4項規定,請求被告曾品富將系爭不動 產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2項所示 。 二、被告2人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 或陳述。 三、本院之判斷: (一)按信託行為有害於委託人之債權人權利者,債權人得聲請 法院撤銷之,信託法第6條第1項定有明文,考其立法意旨 係為防止委託人藉成立信託脫產,害及其債權人之權益, 乃參考民法第244條第1項規定,明定信託行為有害於委託 人之債權人之權利者,債權人得聲請法院撤銷之,而不以 委託人於行為時明知並受益人於受益時亦知其情事者為限 ,以保障委託人之債權人,並期導信託制度於正軌。準此 ,依前揭條文之立法意旨,足知信託行為倘有害於委託人 之債權人權利者,債權人即得本於信託法第6條第1項規定 ,聲請法院撤銷該信託行為,而不以委託人於行為時、受 益人於受益時亦明知其情事者為限;又前揭條文係參考民 法第244條第1項所訂定,則此項撤銷權之效力,不特及於 債權行為,即物權行為亦無例外(最高法院42年度台上字 第323號、48年度台上字第1750號判決意旨參照),且依 該條規定聲請法院撤銷信託行為時,應得類推適用民法第 244條第4項規定,聲請命受益人或轉得人回復原狀。 (二)經查,原告主張被告曾明雄積欠112,852元債務未清償等 情,業據其提出本院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等件為證(見 本院卷第27至31頁);原告另主張被告曾明雄將系爭不動 產信託移轉登記予被告曾品富之後,其所有財產已不足清 償對於原告之債務乙節,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被告曾明雄 之財產所得資料可稽(另附於限閱卷);又被告2人於112 年7月17日就系爭不動產為信託債權行為,並於112年8月1 日以此為登記原因,將系爭不動產所有權移轉予被告曾品 富並完成登記等節,亦有系爭不動產之土地及建物登記第 一類謄本、土地登記聲請書及信託契約書在卷可參(見本 院卷第55至69頁、第73至79頁),則原告主張被告曾明雄 將系爭不動產信託移轉登記予被告曾品富後,其所有財產 已不足清償對於原告之債務,其2人上開行為有害於原告 之債權乙節,即非無據,且被告2人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 通知,既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未提出任何書狀以 供本院審酌,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第1項 前段規定,視同自認原告之主張,自堪信原告之前揭主張 為真正。 (三)本件原告為被告曾明雄之債權人,被告曾明雄於原告對其 之消費借貸債權成立後,本應以其全部財產為清償債務之 責任財產,而為其所負債務之總擔保,然被告間就系爭不 動產所為之信託債權行為及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 致原告無法就系爭不動產聲請強制執行以滿足債權,而有 害原告債權之實現,故原告依信託法第6條第1項,請求撤 銷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所為之信託行為及所有權移轉登記 行為,並類推適用民法第244條第4項規定,請求被告曾品 富塗銷系爭不動產以信託為原因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即屬 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信託法第6條第1項、類推適用民法第244 條第4項之規定,請求撤銷被告間就系爭不動產所為之信託 行為及所有權移轉登記行為、並請求被告曾品富塗銷以信託 為原因之所有權移轉登記,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潘韋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 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佩瑩 附表: 不動產標示 權利範圍 新竹縣○○市○○段000地號土地 全部 新竹縣○○市○○段000○號建物 (門牌號碼:新竹縣○○市○○○路0000巷00弄00號) 全部

2024-12-19

CPEV-113-竹北簡-344-20241219-1

重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撤銷信託登記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581號 原 告 林明和 被 告 菱暘金屬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宜達 被 告 蘇翊中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撤銷信託登記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原告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第77條 之14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法定必備程式;如有欠缺,經審 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此 觀同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規定即明。查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本院前於民國113年10月18日裁定限其於5日內補正 ,其於同年月30日收受裁定(見本院卷第77頁),然迄未補 正,有繳費及收狀收文查詢資料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83至 99頁),依上說明,其起訴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二、據上論結,本件起訴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譚德周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今巾

2024-12-18

TYDV-113-重訴-581-20241218-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撤銷不動產信託登記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771號 原 告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訴訟代理人 黎逸青 被 告 陳阿銀 訴訟代理人 陳聲凱 被 告 瑞興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釧溥 訴訟代理人 葉建廷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撤銷不動產信託登記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朱慧真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劉芷寧

2024-12-18

PCDV-113-訴-1771-2024121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