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81-90 筆)

司執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債)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139121號 債 權 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台北市○○區○○○路0段000號及1             17號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簡文琪              住○○市○○區○○○街00巷00弄00號             6樓               債 務 人 侯慶隆  住宜蘭縣○○鄉○○路0段000號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由 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依 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 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 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債權人聲請逕換發債權憑證,惟債務人籍設宜蘭縣,有債務 人戶籍資料附卷可參。依上開規定,本件應屬臺灣宜蘭地方 法院管轄,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屬有 誤,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范文昇

2024-11-22

TYDV-113-司執-139121-20241122-1

司執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139192號 聲 請 人 即 債權人 富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上列聲請人與債務人馬淑娟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聲請人強制執行之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法院對當事人之認定,係以有當事人存在為前提,當事人 不存在,即無訴訟程序主體,是故法院應先調查當事人是 否存在,當事人在形式上存在,始進行審查有無當事人能力 。而當事人在形式上是否存在,法院固應依職權調查,惟當 事人既已不存在,乃屬不能補正事項,自應依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第6款規定以原告起訴不合法,裁定駁回原告之 訴。又前開規定於強制執行程序準用之,亦為強制執行法第 30條之1所明定。 二、本件債權人聲請對債務人馬淑娟強制執行,惟查,債務人已 於民國111年12月10日死亡,有其戶籍查詢資料在卷可稽, 則債權人於聲請時所列債務人既不存在,揆諸首揭說明,本 件強制執行之聲請自非適法,應予駁回。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 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郭君怡

2024-11-22

TYDV-113-司執-139192-20241122-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安置適當場所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558號 聲 請 人 桃園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張善政 相 對 人 即受安置人 A(姓名年籍詳對照表) 相對人 之 法定代理人 B(姓名年籍詳對照表) C(姓名年籍詳對照表) 上列當事人間安置適當場所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相對人A自民國113年11月19日起,繼續安置於適當場所 3個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即受安置人A(民國000年0月生)係 未滿1歲之嬰幼兒,聲請人於113年11月15日接獲通報,獲悉 相對人後腦杓有一腫包、生殖器周圍與肛門處有明顯尿布疹 ,經就醫檢測相對人體內呈愷他命陽性反應,相對人之父母 (即法定代理人B、C)及照顧之友人未能提出合理解釋,且 未有替代之具體照顧規劃,亦無親屬照顧資源,為維護相對 人之人身安全及受穩定且妥適之照顧,聲請人於113年11月1 6日11時起緊急安置相對人,並通報法院。又因72小時內無 法有效改善相對人之教養環境,為求相對人獲得適切之保護 照顧,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聲 請准予繼續安置相對人於適當場所3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 安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二、兒童及 少年有立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三、兒童及少年遭 受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 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 難以有效保護。」「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72小時以 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 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 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個月。」「聲請及抗告期間,原安置 機關、機構或寄養家庭得繼續安置。」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57條第2項及第59條第2項分別定 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有聲請人所提本件兒少保護案件 通報表、相對人之照片、相對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之戶籍資料 在卷可稽,復經本院職權調閱相對人法定代理人之臺灣高等 法院施用毒品案件紀錄表、本件兒少保護案件通報表所載相 對人之主要照顧者(即相對人法定代理人之友人)另案113 年10月27日兒少保護案件通報表在卷可憑,堪信聲請人之主 張為真實。本院審酌全情,認為保護相對人,有由聲請人繼 續安置之必要,是本件聲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翁健剛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書記官  趙佳瑜 附件:113年度護字第558號真實姓名對照表

2024-11-22

TYDV-113-護-558-20241122-1

司執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131228號 債 權 人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債 務 人 李遠裕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 人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強制執行法第30 條之1 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債權人聲請向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函查投保 資料以強制執行,惟查債務人現籍設新北市淡水區,非在本 院轄區,有戶役政資料在卷可稽,依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2項 之規定,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 由債務人之住、居所所在地之法院管轄,是本件自應由臺灣 士林地方法院管轄。茲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 行,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前開法院。 三、依首開法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吳光彧

2024-11-22

TYDV-113-司執-131228-20241122-1

司執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137586號 債 權 人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區○○○路○段00號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張良宇              住○○市○○區○○路○段000號11樓 債 務 人 張勝華即張武郎            住宜蘭縣○○鄉○○村0鄰○○路○段 000巷00號二樓之2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事件,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準 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自明。 二、本件債權人聲請查詢債務人之壽險投保資料後為強制執行, 此為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不明之情形,查債務人之住居所 係在宜蘭縣,依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2項之規定,自應由臺灣 宜蘭地方法院管轄,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前開法院。 三、如對司法事務官所為之裁定不服,得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 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 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2024-11-22

TYDV-113-司執-137586-20241122-1

重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抵價地分配權利移轉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重訴字第7號 原 告 張良陳 訴訟代理人 康英彬律師 被 告 莊裴君 張僑偉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吳恆輝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抵價地分配權利移轉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 年10月2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但書第2款規定:「訴狀送達後 ,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不在此限:二、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者。」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聲明為:「(一)被告應將起訴狀附表 所示土地,依桃園市航空城附近地區(第一期)特定區區段 徵收案所得抵價地分配權利移轉予原告,並偕同原告辦理權 利移轉登記。(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嗣原告變 更訴之聲明為:「(一)被告應將桃園市○○區○○段○○○段000 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依桃園市航空城附近地區 (第一期)特定區區段徵收案所得抵價地分配並完成所有權 第一次登記後,將該抵價地權利之二分之一移轉登記予原告 。(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見本院卷第85頁) 三、經核原告前、後訴之聲明,均係主張系爭土地原借名登記於 被告之被繼承人張永武名下,因系爭土地經桃園市政府徵收 ,故請求將系爭土地變形之抵價地,移轉登記1/2予原告, 是原告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其訴之變更應屬適法。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   被告之被繼承人張永武前向原告借款,約定以大園區橫山段 湳子小段148-4地號土地(下稱148-4號土地)抵償,但仍借 名登記於被告名下,兩造並曾於80年5月21日就此簽立借名 登記契約(下稱系爭契約);嗣後148-4號土地經分割出系 爭土地,系爭土地後又遭徵收,張永武選擇分配抵價地。原 告前已向張永武終止借名登記契約,被告為張永武之繼承人 ,即應將抵價地分配權利移轉予原告。爰依民法第541條第2 項、225條第2項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 上開變更後訴之聲明。 二、被告答辯 (一)張永武未曾向原告借款。系爭契約係因張永武長年在美國 生活,其兄即訴外人張永和、原告向張永武詐欺稱系爭契 約係要將被告繼承遺產之一半交給張永和,被告一時未查 而簽立,故並無成立契約之意思。縱認被告有成立契約之 意思,然系爭契約係遭詐欺簽立,依民法第198條主張廢 止原告就系爭契約之權利。 (二)又系爭契約記載地號為同段148地號土地,而系爭土地係 分割自148-4地號土地,而於簽立系爭契約當時,148地號 及148-4地號土地已分割,故應認兩造間真意係指148地號 土地,而非148-4地號土地,及其嗣後分割之系爭土地。 (三)系爭土地為農地,原告於簽立系爭契約時無自耕能力,應 不得為系爭土地所有權人,故系爭契約應屬無效。且縱認 系爭契約有效,原告行使權利亦已罹於時效等語。並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憲法第143條第4項規定:「國家對於土地之分配與整理 ,應以扶植自耕農及自行使用土地人為原則,並規定其適 當經營之面積。」而民國89年1月26日刪除前之土地法第3 0條第1項前段規定:「私有農地所有權之移轉,其承受人 以能自耕者為限」其立法意旨在於貫徹耕者有其田之基本 國策,防止農地由無自耕能力之人承受以供耕作以外之用 途,藉以發揮農地之效用(最高法院87年度台上字第2359 號判決意旨參照)。末按當事人為規避強行法規之適用, 以迂迴方法達成該強行法規所禁止之相同效果行為,其事 實上之效果違反法律規定之意旨,屬脫法行為,應非法之 所許,自屬無效(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65號判決意 旨參照)。 (二)依上開規定及說明可知,於89年1月26日前,土地法第30 條之規定保障農地為自耕農所使用,其規範係基於憲法之 價值選擇,具公益目的,司法機關有遵守之義務,並應據 以判斷相關契約是否符合上開貫徹耕者有其田之憲法價值 。故如借名人於民國89年1月26日土地法第30條刪除前, 其於法律上無自耕農資格,實質上亦未就借名取得之農地 為耕作,則應認係規避上開法律之限制而成立借名登記契 約,有違前述憲法保障耕者有其田之基本國策,應認該借 名登記契約屬脫法行為而無效。至於89年1月26日以後, 雖因社會經濟環境變遷,放寬農地農有政策之執行而刪除 土地法第30條之規定,然並不影響於此前已成立之契約解 釋。 (三)本件原告主張其將系爭土地借名登記予被告等語。查系爭 土地係分割自148-4號土地,有148-4號土地登記謄本在卷 可參(見本院卷一第63頁)。次查148-4號土地之手抄土 地登記簿,148-4號土地於原告主張兩造成立系爭契約時 之80年5月21日,其地目為田,並編定使用種類為農業用 地(見本院卷一第43頁),可知148-4號土地為土地法第3 0條所規定之農地。 (四)而系爭契約係成立於80年5月21日,為兩造所不爭執。於 系爭契約成立時,土地法第30條尚未刪除,是本院自應按 上開說明,認定系爭契約是否有效。查原告之手抄戶籍謄 本所示,原告於75年8月15日即自桃園市遷出至臺北市( 見本院卷一第41頁),客觀上顯難自行就148-4號土地為 耕作。原告亦未就此提出任何證據證明其於當時具有自耕 農身分或有自行耕作之事實,則依上開說明,應認兩造間 借名登記契約,係屬脫法行為而無效。 (五)系爭契約既屬無效,則原告主張被告應返還148-4號土地 之替代物,即系爭土地經徵收後所得分配之抵價地,自屬 無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541條第2項、225條第2項之法律關 係,請求被告將系爭土地依桃園市航空城附近地區(第一期 )特定區區段徵收案所得抵價地分配,並完成所有權第一次 登記後,將該抵價地權利之二分之一移轉登記予原告,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其依據,應併予駁回 。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經審 酌均與本院前揭判斷無影響,毋庸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周仕弘 上判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 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書記官 蘇玉玫

2024-11-22

TYDV-112-重訴-7-20241122-1

簡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簡上字第396號 上 訴 人 林榮基 訴訟代理人 林清漢律師(嗣解除委任) 被 上訴人 陳玉葉 訴訟代理人 陳冠穎 複 代理人 丁奕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上訴人對於 民國112年11月10日本院桃園簡易庭111年度桃簡字第824號第一 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於113年10月1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 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駁回上訴人後開第二項之訴部分,及該部分假執行之 聲請暨訴訟費用(除確定部分外)之裁判均廢棄。 前項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應再給付上訴人新臺幣18萬元,及自民 國110年12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其餘上訴駁回。 第一審(除確定部分外)、第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30 %,餘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於第二審為訴之變更或追加,非經他造同意,不得為之。 但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 法第446條第1項、第255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依同法第4 36條之1第3項規定,於簡易訴訟上訴程序準用之。又原告在 第二審減縮起訴之聲明者,該減縮部分雖經第一審判決,但 因有此減縮,於該減縮範圍內使訴訟繫屬消滅,第一審判決 應於減縮範圍內失效,第二審無庸再就減縮部分為裁判(最 高法院76年度台上字第1659號裁判意旨參照)。經查,本件 上訴人於原審起訴後聲明迭經變更,最終訴之聲明為:被上 訴人應給付上訴人新臺幣(下同)513萬3,384元,及其中51 2萬2,984元自民國110年12月11日起,鑑定費用1萬400元自1 12年10月17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願 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原審卷第121頁);經原審為上 訴人部分勝訴之判決,上訴人就其敗訴部分(即勞動力減損 43萬1,863元、精神慰撫金18萬元),提起上訴,於本院聲 明請求:被上訴人應再給付上訴人61萬1,863元,及自110年 12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本院卷第11 頁),核屬應受判決事項聲明之縮減,與前揭規定相符,應 予准許,且該減縮部分之訴訟繫屬消滅,第一審判決於其減 縮之範圍內即失其效力,本院無庸再就減縮部分為裁判,併 予敘明。 貳、實體部分: 一、上訴人方面:上訴人於109年12月29日晚間6時41分許,駕駛 車牌號碼AMG-9017號自用小客車(下稱肇事車輛),行經桃 園市龜山區新樂街由南往北方向行駛並左轉中和南路時,因 未注意車前狀況,碰撞正於中和南路行人穿越道旁徒步之上 訴人(下稱系爭事故),上訴人因而受有右側近端脛骨平台 骨折之傷勢(下稱系爭傷害),為此,依民法侵權行為之法 律關係,請求被上訴人除原審認定之賠償醫藥費16萬5,264 元、看護費用8萬3,600元、交通費2萬3,685元、精神慰撫金 12萬元外,應再賠償61萬1,863元(包含勞動力減損43萬1,8 63元、精神慰撫金18萬元)。 二、被上訴人則以:上訴人於系爭事故發生之際年齡為66歲,已 逾勞動基準法規定之退休年齡65歲,且上訴人主張以平均餘 命年齡計算其勞動力減損,實無理由;原審認定之精神慰撫 金數尚屬妥適等語,資為抗辯。 三、原審為上訴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之判決,即判命被上訴人 應給付上訴人39萬2,549元,及自110年12月11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並駁回上訴人其餘之訴(被上訴 人敗訴部分並無上訴,已告確定)。上訴人就其敗訴部分不 服,提起上訴,並聲明:㈠原判決不利上訴人部分廢棄。㈡上 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應再給付上訴人61萬1,863元,及自1 10年12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被上訴 人則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民法第184 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汽車行駛至 交岔路口,其行進、轉彎,應依下列規定:…七、轉彎車應 讓直行車先行,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02條第1項第7款亦定 有明文。經查,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駕駛肇事車輛於上揭時 、地,因未注意車前狀況,因而碰撞在行人穿越道旁徒步之 上訴人,致生系爭事故,上訴人因此受有系爭傷害及損害, 被上訴人嗣經本院刑事庭以110年度桃交簡字第2997號刑事 簡易判決判處拘役40日等情,有上開刑事判決附卷可憑。是 被上訴人上開過失行為與上訴人所受傷害有相當因果關係, 且為被上訴人所不爭執,是被上訴人自應就不法侵害上訴人 之身體、健康損失負賠償責任,則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賠償 其所受損失,即屬有據。  ㈡茲就上訴人請求之項目及金額,分認如下:     ⒈經查,原審判決認定上訴人於系爭事故所受損害,就醫療費 用認定16萬5,264元(黑棗汁部分認屬無據)、看護費用部 分認定逾8萬3,600元之請求無理由、交通費用部分認定2萬3 ,685元,並駁回上訴人請求鑑定費用部分,此部分為上訴人 所不爭執,亦未據被上訴人就此聲明不服,是原審上開所認 ,應屬妥適,堪可認定。  ⒉精神慰撫金:   上訴人因系爭事故受有系爭傷害,歷經手術、多次回診及復 健,治療期間長達數月,其精神上所受痛苦,自屬非輕。本 院審酌兩造學經歷及收入,及系爭事故發生原因、上訴人因 系爭事故所受傷害實屬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佐以兩造之 身分及社會地位等一切情狀,認原審僅判命被上訴人給付之 精神慰撫金12萬元,尚有不足,上訴人就此部分再請求18萬 元,核屬適當有據。    ⒊勞動力減損:   查上訴人現已逾勞動基準法所定之得退休年齡,為上訴人自 承在卷,而上訴人主張其仍有從事農活並販售農產以牟生工 作,故受有勞動能力之損失云云,並提出位在改制前臺南縣 ○鎮鄉○鎮段00000地號土地之土地所有權狀為據(原審卷第1 28頁)。惟土地所有權狀僅能表彰上訴人為土地所有權人, 無從難證明上訴人有從事農活之事實,又上訴人就其仍有擺 攤販售農產乙節,無法提出任何事證,實與常情有違,況由 上訴人勞保查詢資料觀之(原審卷第27至29頁),上訴人自 64年起至111年止,長期投保塑膠公司,難認上訴人平日係 以務農為業。據此,上訴人並未提出相關事證對於其尚有勞 動力減損之損害舉證以實其說,則上訴人此部分之請求,即 難認有據。  ㈢是以,前開上訴人得請求之費用合計為57萬2,549元(計算式 :165264+83600 +23685+300000 =572549) 五、綜上所述,本件上訴人依據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上 訴人給付上訴人57萬2,54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之法定遲延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 圍所為之請求,則屬無理由,不應准許,應予駁回。原審判 決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39萬2,549元本息,並就上述判決 宣告得假執行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部分,認事用法, 固無違誤。惟原判決就其餘應准許上訴人請求之部分,予以 駁回,依上述說明,容有未洽。是上訴意旨就此部分,請求 將原判決予以廢棄,並請求被上訴人再給付上訴人18萬元之 範圍內,乃於法有據,屬有理由,應予准許,爰由本院就此 部分,將原判決廢棄,並另改判如主文第二項所示。逾前述 範圍對於被上訴人所為之請求,依上述說明,則屬無理由, 不應准許。就此部分,原審判決予以駁回,認事用法,並無 違誤;上訴意旨就此部分,執詞指摘原審判決不當,請求予 以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是此部分,應駁回其上訴。 六、本件為判決基礎之事實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其他 攻擊防禦方法暨所提出未經援用之資料,核與本件判決結果 均無影響,爰不逐一論駁,附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爰判決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漢權                             法 官 孫健智                                      法 官 李思緯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書記官 蕭竣升

2024-11-22

TYDV-112-簡上-396-20241122-1

簡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82號 上 訴 人 即 附 帶 被 上訴人 楊譯宣 被上訴人即 附帶上訴人 廖雅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2 年10月19日本院中壢簡易庭112年度壢簡字第1510號第一審判決 提起上訴,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   主  文 一、上訴及附帶上訴均駁回。 二、第二審訴訟費用,關於上訴部分,由上訴人負擔;關於附帶 上訴部分,由附帶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審原告即被上訴人即附帶上訴人廖雅萍主張   引用原審判決之記載。 二、原審被告即上訴人即附帶被上訴人楊譯宣答辯   引用原審判決之記載。並補充:兩造是互毆,且廖雅萍之憂 鬱症復發與本件事故無因果關係,原判決未敘明審酌慰撫金 時,有無將此部分疾病包含在內,有判決不備理由之違背法 令。且原判決認定慰撫金新臺幣(下同)8萬元過高,至多 為3萬元等語。 三、原審判決及兩造聲明 (一)原審判決:「⒈被告應給付原告80,848元,及自民國112年 8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⒉原告 其餘之訴駁回。⒊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15%,餘由原告負擔 。⒋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⒌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 請駁回。」 (二)上訴聲明:「⒈原判決命上訴人給付超過848元本息部分及 假執行之宣告廢棄。⒉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第一審之 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見本院卷第199頁第19至2 2行)(就原判決命上訴人給付848元本息部分未據上訴, 非本件審理範圍) (三)被上訴聲明:「上訴駁回。」   (四)附帶上訴聲明:「⒈原判決不利附帶上訴人部份廢棄。⒉上 開廢棄部分,附帶被上訴人應再給付附帶上訴人462,720 元,及自112年8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 之利息。」(見本院卷第200頁8至11行) (五)附帶被上訴聲明:「附帶上訴駁回。」 四、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76、77頁) (一)兩造間有感情糾紛,楊譯宣於111年5月23日凌晨2時許, 前往廖雅萍位在桃園市○○區○○路000號14樓住家,未經廖 雅萍同意,侵入其住家,並徒手將廖雅萍拉出其住家後, 在其住家門口走廊,以徒手、腳、包包等方式毆打廖雅萍 ,並向廖雅萍恫稱:「讓妳死」等語(下稱系爭侵權行為 ),致廖雅萍心生畏懼並受有左前額、左頰、雙手及右膝 多處挫傷等傷害。 (二)廖雅萍因系爭侵權行為於111年5月23日至聖保祿醫院就診 ,支出醫療費用848元。 五、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一)楊譯宣是否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⒈按民事訴訟法第276條第1項規定:「未於準備程序主張之 事項,除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外,於準備程序後行言詞辯論 時,不得主張之:一、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之事項。二、該 事項不甚延滯訴訟者。三、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之事由不 能於準備程序提出者。四、依其他情形顯失公平者。」   ⒉本院認楊譯宣所為已侵害廖雅萍之權利,應就廖雅萍所受 之損害,負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其理由與原判決相 同,茲引用原判決所載理由。   ⒊楊譯宣雖辯稱兩造是互毆等語,然楊譯宣於準備程序均未 提起此項主張,迄至言詞辯論期日始為提出(見本院卷第 75至78頁、200頁第27行),難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276條 第1項之規定,本院本無須審酌。況楊譯宣亦未提出任何 證據證明其主張,難認楊譯宣此部分答辯可採。 (二)廖雅萍得請求楊譯宣賠償之金額若干?   ⒈本院認廖雅萍得向楊譯宣請求之金額為醫療費848元、慰撫 金8萬元,共計80,848元,其理由與原判決相同,茲引用 原判決所載理由。   ⒉廖雅萍雖主張其因楊譯宣之行為導致憂鬱症加重,因而不 能工作等語。然查廖雅萍就診之安心診所病歷所示,廖雅 萍自103年起,均有定期至安心診所就診,且於系爭侵權 行為後,醫師所開立之處方亦與先前相同(見本院卷第85 、157頁),是尚難認廖雅萍有因系爭侵權行為導致憂鬱 症加重,或有因而不能工作之情形,廖雅萍此部分主張, 並不可採。   ⒊楊譯宣則辯稱原判決未敘明審酌慰撫金時,有無將此部分 疾病包含在內,有判決不備理由之違背法令云云。廖雅萍 之憂鬱症與系爭侵權行為無相當因果關係,已如前述。而 本院斟酌廖雅萍系爭侵權行為所受傷害,於精神上可能承 受之無形痛苦、兩造之學歷(見本院卷第201頁第24至28 頁)、財產所得(見壢簡個資卷)等一切情狀,認廖雅萍 請求楊譯宣賠償8萬元精神慰撫金,應屬適當。 (三)遲延利息    本院認遲延利息應自112年8月14日起,按週年利率5%計算 ,理由與原判決相同,茲引用原判決所載理由。 六、綜上所述,廖雅萍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楊譯宣給付 80,848元,及自112年8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則屬無據, 應予駁回。原審為兩造一部勝、敗之判決,於法有據,當無 違誤。上訴及附帶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 ,均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經審 酌均與本院前揭判斷無影響,毋庸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漢權                              法 官 李思緯                   法 官 周仕弘 上判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書記官 蘇玉玫

2024-11-22

TYDV-113-簡上-82-20241122-1

司執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136289號 債 權 人 富全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設台北市○○區○○○路000號 法定代理人 陳文展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陳慧菁              住○○市○○區○○路0段000號 債 務 人 黃承偉(歿) 上列債權人因與債務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債權人之強制執行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理 由 一、債務人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無當事人能力者,法 院應以裁定駁回債權人之強制執行聲請,此觀強制執行法第 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1項、第249條第1項第3款 規定自明。又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民法第6 條復有明定。是債務人已死亡者,其權利能力歸於消滅,即 無當事人能力。倘債權人對之聲請強制執行,法院應駁回其 強制執行之聲請。 二、本件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時,債務人早已死亡而無訴訟法上 當事人能力,此屬無從補正之法定要件欠缺,其聲請自應駁 回。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 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黃瀞誼

2024-11-21

TYDV-113-司執-136289-20241121-1

監宣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774號 聲 請 人 吳梅瓏 相 對 人 吳恩如 關 係 人 游蘭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宣告相對人吳恩如(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聲請人吳梅瓏(女、民國00年0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吳恩如之監護人。 指定關係人游蘭(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000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姑姑,相對人因重度身心 障礙,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 表示之效果,爰依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第1111條 及家事事件法第164條之規定,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 然因為相對人的父親已過世,其母罹癌,需要有人來幫忙處 理相對人之事務。故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暨指定 關係人即相對人之母游蘭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本院審酌下列證據:  ㈠兩造及關係人之戶籍謄本、相對人之親屬系統表。  ㈡相對人之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  ㈢本院於聯新國際醫院(下稱聯新醫院)鑑定醫師陳修弘前訊 問相對人之民國113年10月25日訊問筆錄(相對人呈坐姿、 無反應、無語言能力)。  ㈣聯新醫院113年11月6日聯新醫字第2024110022號函所附精神 鑑定報告書,鑑定結果略以:據病歷記載、家屬陳述、鑑定 當日訪談及心理衡鑑之綜合判斷,相對人無法理解基本指令 與測驗指導語,無法完成置了測驗。相對人母親填寫ABAS-I I顯示,相對人一般適應組合(GAC=40),落在非常低下範 圍,日常生活適應均較同齡表現落後,生活適應需要大量的 協助,推估其整體認知表現落在極重度智能不足範圍,致不 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 等語。  ㈤桃園市社會工作師公會113年11月7日桃社師字第113069號函 及後附桃園市政府社會局社會工作科監護(輔助)宣告調查 訪視報告。 三、綜上,本院認相對人已因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亦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准依聲請人之聲 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本件相對人查無意定監護人,有意 定監護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參,茲參考訪視報告及上開事證 酌認本案之聲請人吳梅瓏為相對人大姑,關係人游蘭為相對 人母親。相對人與關係人同住桃園市桃園區,為居家式照顧 ,相對人不具生活自理能力,由關係人照顧其日常生活起居 、主責處理其事務與保管重要證件,聲請人保管相對人存簿 與管理其財務、協助購買尿布,紓愛居家長照機構居家照顧 服務員每週五天至相對人住所,協助相對人擦澡、肢體關節 活動與陪伴服務。相對人為低收入戶身分,毋須負擔居家照 顧費用,而日常生活開銷、伙食費及水電費均與全家共同使 用,未單獨計算,上述費用係由相對人每月身心障礙者生活 補助費9千4百餘元、關係人低收入戶生活補助6千8百餘元與 相對人父親之手足3人每人每月給關係人5千元(即1萬5千元 )生活費支付。查聲請人、關係人均為相對人之至親,有意 願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及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並經相對 人母親游蘭、伯父吳煜強、姑姑吳梅瑛同意推舉聲請人、關 係人擔任上開職務,亦有其等出具之同意書在卷可佐(見本 院卷第4頁),且經核聲請人、關係人均無消極不適任之情 狀存在,按其知識、經驗、能力,得為擔任上開職務之人, 是以聲請人、關係人於本件應為適任該等職務之人,爰選定 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另指定關係人為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 四、又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之規定 ,於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人之財產,應會同 關係人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於開具完成 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人之財產,僅得為管 理上必要之行為,附此敘明。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李佳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書記官 林傳哲

2024-11-21

TYDV-113-監宣-774-202411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