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莊書雯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81-90 筆)

審易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3232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時行 選任辯護人 李毓倫律師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35091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陳時行於民國113年6月21日10時許,搭 乘綠13號公車時與告訴人楊宏欣因座位使用問題發生爭執, 雙方在新北市新店區三民公園前公車站下車後,被告竟基於 傷害之犯意,徒手毆打告訴人楊宏欣之臉部及肩膀數下,致 其受有頭頸部挫傷、右側肩膀挫傷、右側腕部挫傷、右側膝 部挫傷等傷害;拉扯中適有告訴人蘇凱畇途經該處,見狀上 前攔阻被告,亦遭被告基於傷害之犯意以腳踢其身體及手部 等處,致告訴人蘇凱畇因而受有右側前臂瘀傷、左側大腿瘀 傷及擦傷、右側膝蓋瘀傷等傷害。因認被告所為,係犯刑法 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且得不經言詞辯 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第307 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告訴人2人告訴被告傷害案件,檢察官認被告係涉犯 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依刑法第287條前段之規定 ,須告訴乃論。茲據告訴人2人分別具狀撤回告訴,此有刑 事撤回告訴狀2紙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45、67頁),依照 前開說明,本件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 法 官 莊書雯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楊盈茹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07

TPDM-113-審易-3232-20250307-1

審附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因詐欺案附帶民訴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審附民字第608號 原 告 劉正儀 被 告 許芷瑄 上列被告因本院113年度審訴字第2057號詐欺等案件,經原告提 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 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 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莊書雯 法 官 翁毓潔 法 官 葉詩佳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楊盈茹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2025-03-07

TPDM-114-審附民-608-20250307-1

審簡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妨害自由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簡上字第179號 上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韋嘉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妨害自由案件,不服本院中華民國113年3月21 日113年度審簡字第29號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起訴案號:112年 度偵字第4319號),提起上訴,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判決如 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按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刑 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定有明文,此為簡易判決之上訴程序 所準用,同法第455條之1第3項亦有明文。次查依前揭規定 修正之立法意旨,可知上訴權人得僅針對刑、沒收或保安處 分一部提起上訴,未表明上訴之認定犯罪事實部分,則不在 第二審之審判範圍,是如就上開刑、沒收或保安處分部分單 獨提起上訴,其上訴範圍並不包含犯罪事實或其他部分。查 本案上訴人檢察官僅針對量刑提起上訴,本案審理範圍自僅 針對量刑部分,合先敘明。 二、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論罪理由部分,除證據部分補充被告 黃韋嘉於本院準備程序中之自白外,均引用如附件之第一審 簡易判決(含起訴書)。 三、檢察官上訴意旨略以:被告雖坦承犯行,然其犯後態度不佳 ,雖與告訴人達成和解,但仍未見悔意,亦未向告訴人道歉 ,犯後態度難謂良好,原審所量處之刑度有不當之處等語。 四、按量刑之輕重,係屬事實審法院得依職權自由裁量之事項, 苟於量刑時,已依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斟酌刑法第57條 各款所列情狀,而未逾越法定範圍,又未濫用其職權,即不 得遽指為違法(最高法院72年台上字第6696號判例意旨參照 )。在同一犯罪事實與情節,如別無其他加重或減輕之原因 ,下級審法院量定之刑,亦無過重或失輕之不當情形,則上 級審法院對下級審法院之職權行使,原則上應予尊重(最高 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2446號判決意旨參照)。查: ㈠、本案原審量刑時已審酌被告與告訴人間有工程款糾紛,不思 理性處理,竟率爾對告訴人為起訴書所載之恐嚇行為,使告 訴人心生畏懼,實不足取,惟念被告犯後坦承犯行,並與告 訴人以新臺幣8萬元達成和解,願分期賠償告訴人,兼衡被 告無前科之素行、犯罪之動機、手段、情節,暨其為大學畢 業之教育程度,及其自陳之職業、無扶養人口等家庭經濟生 活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拘役30日,及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 標準,足認原審顯已具體審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形,而 為科刑輕重標準之綜合考量;而經本院綜合審酌被告於本院 第二審準備程序中仍坦承犯行,並已依原審調解之內容給付 完畢,有被告所提網路銀行轉帳交易結果截圖2張在卷可稽 (見本院審簡上字卷第39至40頁),雙方既已調解以定紛止 爭,被告亦已依約履行完畢,綜衡上情,堪認原審量定之刑 罰,客觀上並未逾越法定刑度,亦與罪刑相當原則無悖,難 認有逾越法律所規定之範圍,或濫用其裁量權限之違法情形 。上訴意旨稱原審所量刑不當等語,尚非有據,應予駁回。 五、按第二審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不到庭者,得不待 其陳述,逕行判決,刑事訴訟法第371條定有明文。又對於 簡易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準用上開規定,同法第455條之1第 3項亦定有明文。查本案被告經本院合法傳喚,有本院送達 證書、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見本院審簡上字卷第52至 53頁、第60頁),其無正當理由未到庭,爰依前揭規定,不 待其陳述,由本院逕為審判。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68條 、第371條、第373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岫璁提起公訴,檢察官林珮菁提起上訴,檢察官 李彥霖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刑事第二十庭 審判長法 官 洪英花                    法 官 宋恩同                    法 官 謝欣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黃傳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附件: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29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韋嘉 男 民國00年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市○○區○○路000巷00號3樓           居臺北市○○區○○○路00巷0○0號2樓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4 319號),因被告於本院審理時自白犯罪(112年度審易字第2726 號),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裁定適用簡易程序,判決如 下:   主 文 黃韋嘉犯恐嚇危害安全罪,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並應依如附表所示內容支付損害 賠償。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補充「被告黃韋嘉於本院訊問時之 自白」為證據外,其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所載(如附件) 。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5條之恐嚇危害安全罪。  ㈡被告數個恐嚇告訴人簡邦宇之行為,係於密切接近之時間實 施,並侵害同一法益,各行為之獨立性極為薄弱,依一般社 會健全概念,在時間差距上,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 ,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 ,較為合理,應論以接續犯之一罪。  ㈢爰審酌被告與告訴人間有工程款糾紛,不思理性處理,竟率 爾對告訴人為起訴書所載之恐嚇行為,使告訴人心生畏懼, 實不足取,惟念被告犯後坦承犯行,並與告訴人以新臺幣( 下同)8萬元達成和解,願分期賠償告訴人,有本院和解筆 錄1份在卷可憑(見本院審簡字卷第73頁),兼衡被告無前 科之素行、犯罪之動機、手段、情節,暨其為大學畢業之教 育程度,有卷附之被告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可憑,及其自 陳之職業、無扶養人口等家庭經濟生活狀況等一切情狀(見 本院審易字卷第34頁),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  ㈣查被告前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臺灣 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爰考量被告於犯後坦承 犯行,且已與告訴人以8萬元達成和解,業如前述,可見被 告犯後已有悔意。本院認被告因一時失慮,致罹刑典,經此 教訓後,當能知所警惕而信無再犯之虞,本院認前所宣告之 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規定諭 知緩刑期間如主文所示,以勵自新。且本院為使告訴人獲得 更充足之保障,爰斟以雙方和解之內容(見本院審簡字卷第 73頁),依同條第2項第3款規定,以如附表所示內容作為緩 刑之條件,併予宣告如主文所示。又倘被告不履行上開負擔 ,且情節重大,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 行刑罰之必要者,依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4款規定,得撤 銷其緩刑宣告,附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林岫璁提起公訴,檢察官林珮菁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3  月   21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法 官 莊書雯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楊盈茹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3   月  22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05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 於安全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附表: 告訴人 被告應支付之損害賠償 簡邦宇 黃韋嘉應支付簡邦宇新臺幣(下同)捌萬元,支付方式如下:於民國一一三年三月二十日支付柒萬伍仟元,餘款伍仟元於一一三年四月五日以前支付完畢,如有一期未支付,視為全部到期。(以上款項逕匯入國泰世華銀行,帳號:○○○○○○○○○○○○號,戶名:簡邦宇帳戶)。 附件: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2年度偵字第4319號   被   告 黃韋嘉 男 36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0號3樓             居臺北市○○區○○○路00巷0○0號              2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 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黃韋嘉(所涉業務侵占等犯嫌另為不起訴處分)於民國111年1 1月中旬某日,承攬簡邦宇所經營,址設臺北市○○區○○路0段 000號1樓之店面裝潢工程。黃韋嘉與簡邦宇並於同年12月4 日上午11時許到場驗收。黃韋嘉明知簡邦宇於驗收前,業已 給付裝潢工程款項新臺幣(下同)30萬元,且相關裝潢工程業 已裝設在店內,其已無所有權限,縱有款項糾紛,亦應循適 當途徑救濟,詎其仍因不滿簡邦宇指出裝潢工程有瑕疵,且 不願同意額外支付其主張之監工費用及額外施工費用共3萬8 000元,竟基於恐嚇之犯意,手持鐵鎚作勢破壞店面內設備 ,並對簡邦宇恫稱:「你是不是覺得我一定不會拆啊,我告 訴你,我真的會」、「你不滿意我就把它拆掉」、「所以你 沒有要讓是不是?我要拆囉」、「我敲我的吧檯,又不是敲 店面」、「所以我打算用拆的,如果你可以談,我早就離開 了」等語,以此等加害簡邦宇財產之事恐嚇簡邦宇,使簡邦 宇心生畏懼,致生危害於安全。嗣因簡邦宇不甘權益受損, 訴警究辦,始查悉上情。 二、案經簡邦宇訴由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二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清單 待證事實 1 被告黃韋嘉於警詢、偵查中之供述。 1、被告自承曾手持鐵鎚,並向告訴人簡邦宇稱欲拆除店內設備之事實。 2、被告自承告訴人業已給付30萬元裝潢費用,但有百分之10監工費用3萬,還有施工過程中下水道問題追加費用8000元未給付之事實。 2 告訴人簡邦宇於警詢、偵查中之指訴。 全部犯罪事實。 3 告訴人提供存摺影本1份。 告訴人於111年11月14日、12月2日分別匯款15萬元,共計30萬元給付本案裝潢工程費用之事實。 4 告訴人提出之檔案名稱:「對方手持榔頭欲侵入店面破壞裝潢」監視錄影電磁紀錄、譯文,暨本署檢察事務官勘查報告各1份。 被告持鐵鎚,並揚言拆除告訴人店內設備之事實。 5 被告提供與通訊軟體LINE暱稱「Dennis」對話紀錄截圖1份。 被告於111年12月4日下午2時16分許,傳訊告訴人稱「你把38000付了我明天找師傅把副吧檯尺寸改好」、「鑰匙也可以立刻給你」、「你週末可以營業才能雙贏 不然一直耗著也不是辦法」、「換鎖解決不了問題啦」、「你想好要吧檯 還是酒櫃了嗎?」等語之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5條之恐嚇罪嫌。至告訴及報告 意旨認被告於上開時、地,亦以「店外落地窗很大片」、「 冷氣機放室外都不怕」、「店內投影機很值錢」、「你一個 人開店的人怎麼防得住人家進來」等語恫嚇告訴人,然此情 為被告否認,且告訴人提出之現場錄影畫面,未見被告有此 言行,自難認被告有此部分之恐嚇犯行。然此部分告訴事實 ,與本案犯罪事實為同一社會事實,為本件起訴效力所及, 爰不另為不起訴處分,併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10  月  22  日                檢 察 官 林岫璁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12  月  07  日                書 記 官 鍾承儒

2025-03-07

TPDM-113-審簡上-179-20250307-1

審附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因詐欺案附帶民訴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審附民字第609號 原 告 陳採雲 被 告 許芷瑄 上列被告因本院113年度審訴字第2057號詐欺等案件,經原告提 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 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 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莊書雯 法 官 翁毓潔 法 官 葉詩佳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楊盈茹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2025-03-07

TPDM-114-審附民-609-20250307-1

審附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因偽造文書案附帶民訴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審附民字第525號 原 告 歐陽君強 被 告 朱健群 上列被告因本院113年度審訴字第2902號詐欺等案件,經原告提 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 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 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莊書雯 法 官 葉詩佳 法 官 翁毓潔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陽雅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06

TPDM-114-審附民-525-20250306-1

審附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因偽造文書案附帶民訴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審附民字第524號 原 告 楊明隆 被 告 楊京諺 上列被告因本院113年度審訴字第2922號詐欺等案件,經原告提 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 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 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莊書雯 法 官 葉詩佳 法 官 翁毓潔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陽雅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2025-03-06

TPDM-114-審附民-524-20250306-1

審附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因偽造文書案附帶民訴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審附民字第527號 原 告 林秋滿 被 告 程彥達 上列被告因本院113年度審訴字第2739號詐欺等案件,經原告提 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 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 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莊書雯 法 官 葉詩佳 法 官 翁毓潔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陽雅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06

TPDM-114-審附民-527-20250306-1

審附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因偽造文書案附帶民訴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審附民字第538號 原 告 林沛玥 被 告 蔡惟信 李柏勳 劉承展 彭政哲 (另案於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被告等因本院113年度審訴字第2844號偽造文書等案件,經 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 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規定,將本件附 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至同案被告張琪森部分 ,尚在本院審理中,待本院另行處理,附此說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莊書雯 法 官 翁毓潔 法 官 葉詩佳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吳琛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2025-03-06

TPDM-114-審附民-538-20250306-1

審易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審易字第3209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具 保 人 即 被 告 陳冠傑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9745 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冠傑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伍仟元及實收利息均沒入之。   理 由 一、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前項規定,於檢察官依第93條第3 項但書及第228 條第4 項   命具保者,準用之;依第118 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   息併沒入之;沒入保證金,以法院之裁定行之,刑事訴訟法   第118條、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  ㈠本件被告陳冠傑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指定保證金額新臺幣5 千元,由被告繳納現金後,將被告釋放等情,有臺灣臺北地 方檢察署(下稱臺北地檢署)民國113年5月22日訊問筆錄、 刑字第00000000號國庫存款收款書在卷可稽(見臺北地檢署 113年度偵字第19745號卷第357至369頁)。  ㈡嗣本案經檢察官起訴繫屬本院後,被告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 當理由不到庭,本院復依被告之住、居所予以囑託拘提,仍 因未尋獲被告而未能拘提到案,復未因另案在監、所執行或 羈押等節,有本院審判筆錄、報到單、拘票、報告書、個人 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及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等件在卷可稽,堪 認被告已然逃匿,揆諸首揭規定,自應將具保人原繳納上開 保證金及實收利息沒入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 法 官 莊書雯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楊盈茹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2025-03-06

TPDM-113-審易-3209-20250306-1

審附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家庭暴力罪之恐嚇附帶民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審附民字第523號 原 告 莊佩璋 被 告 劉順鋒 上列被告因本院113年度審易字第3109號傷害案件,經原告提起 附帶民事訴訟。因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 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 訟移送本院民事庭審理,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莊書雯 法 官 葉詩佳 法 官 翁毓潔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陽雅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2025-03-06

TPDM-114-審附民-523-2025030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