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江美惠

共找到 9 筆結果(第 1-9 筆)

司促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4972號 債 權 人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代 理 人 蘇尤如 債 務 人 廖穎哲 債 務 人 江美惠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連帶清償新臺幣壹拾捌萬零捌佰壹拾貳元 ,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七月一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 分之二點七七五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八月二 日起至清償日止,其逾期在六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百分 之十,逾期超過六個月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二十計算之違 約金,並連帶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否則應於本 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不附理由向本院提出異議 。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㈠緣債務人廖穎哲前就讀僑光科技大學時,邀同債務人江美 惠為連帶保證人向聲請人訂借就學貸款4筆,合計借款本 金新臺幣221,284元整,並約定於學業完成或休退學或服 兵役後滿一年之次日起攤還本息。 ㈡依借據約定借用人倘不依期還本,付息或償付本息時,除 應就遲延還本部份,自遲延日起按本借款利率計付遲延利 息外,並就遲延還本付息部份,本金自到期日起,利息自 付息日起,照應還金額,逾六個月(含)以內者,按本借款 利率百分之十,逾期六個月以上者,就超過六個月部份, 按本借款利率百分之二十計付違約金。 ㈢另依借據約定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或攤還本金時,即 視為全部到期。 ㈣詎債務人廖穎哲自民國113年08月01日起即未依約履行債務 ,迄今尚欠新臺幣180,812元及如請求標的所示之利息、 違約金,雖經聲請人再三催討未果,債務人江美惠自應負 連帶清償責任。 ㈤依民事訴訟法第508條之規定,狀請 鈞院依督促程序對債 務人發支付命令,以保權益。 釋明文件:1.放出查詢單乙份。2.放款借據影本乙份。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附註: 一、債權人收到支付命令後,請即時核對內容,如有錯誤應速依 法聲請更正裁定或補充裁定。 二、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三、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不必另 行聲請。

2025-02-25

TCDV-114-司促-4972-20250225-1

司促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3114號 債 權 人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債 務 人 廖穎哲 江美惠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連帶清償新臺幣參萬伍仟貳佰柒拾貳元, 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七月一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 之二點七七五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八月二日 起至清償日止,其逾期在六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 十,逾期超過六個月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二十計算之違約 金,並連帶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否則應於本命 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不附理由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一)查債務人廖穎哲前就讀私立 大明高中時,邀債務人江美惠為其連帶保證人,向債權人訂 借就學貸款一筆,金額40,000元整,約定應於借款人該階段 學業完成後或服役期滿後滿一年之次日起開始攤還本息。倘 借款人不依期償還本息時,除自逾期日起按約定利率計付逾 期息外,對應付未付本息自應還款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者 按逾期利率百分之十,逾期六個月以上者,按逾期利率百分 之二十加計違約金。 (二)惟債務人廖穎哲自應還款日民 國113年08月01日起,並未依約履行繳納,迄今尚欠本金35, 272元整及逾期利息、違約金,雖經債權人屢次催討,均置 之不理。依借據之約定,借款人逾期不繳付本息時,即喪失 分期償還利益,債權人得終止契約,追償全部借款本息,另 債務人江美惠既為連帶保證人,對本債務自應擔負連帶清償 責任。(三)為此,狀請 鈞院鑒核,准依民事訴訟法第五 0八條及第五一0條之規定,迅賜對債務人發給支付命令,以 保債權,實為法便。釋明文件:放款借據、就學貸款放出查 詢單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附註: 一、債權人收到支付命令後,請即時核對內容,如有錯誤應速依 法聲請更正裁定或補充裁定。 二、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三、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不必另 行聲請。

2025-02-07

TCDV-114-司促-3114-2025020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確認土地通行權存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625號 原 告 日月興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振訓 訴訟代理人 謝秉錡律師 複代理人 劉靜芬律師 陳冠宏律師 被 告 羅鎰雄 羅予珮 羅茂升 羅世明 羅世一 羅許玉釵 梁國華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張淑華 被 告 梁國坤 羅柏周 羅柏輝 梁玉佩 梁玉青 梁琇雯 梁雅婷 梁孟儒 羅江美惠 陳俊良 羅碧裕 羅惠敏 王俊傑 王俊凱 劉文彬 劉文清 羅銘敦 羅宇竣 羅雅瑄 江尉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土地通行權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 2月1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被告羅鎰雄、羅予珮、羅茂升、羅世明、羅世一、羅許玉釵 、梁國華、梁國坤、羅柏周、梁玉佩、梁玉青、梁琇雯、梁 雅婷、梁孟儒、羅江美惠、陳俊良、羅碧裕、羅惠敏、王俊 傑、王俊凱、劉文彬、劉文清、羅銘敦、羅宇竣、羅雅瑄、 江尉卿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均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 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原告主張:   原告於民國100年6月28日購得坐落臺中市○○區○○段000地號 土地(面積1066.37平方公尺,下稱系爭土地)應有部分6萬 分之3063而與被告共有系爭土地,系爭土地之現況係作為私 設通路使用。原告所有同段238-6、238-7、238-15地號土地 (下合稱系爭建築基地)欲興建廠房,因申請建造執照及使 用執照,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下稱都發局)要求須徵得 系爭土地其他共有人出具同意書,同意系爭土地作為私設通 路使用,原告遂發出「私設通路通行同意書意見徵詢」(下 稱徵詢書)予被告,然僅少數被告回覆,且願在土地使用同 意書上簽章者更僅有6位共有人,原告就系爭土地有無通行 權之法律地位不明確,爰依民法第818條規定提起本件訴訟 。並聲明:確認原告就兩造共有之系爭土地有通行權存在。 參、被告抗辯:  一、被告羅柏輝部分:系爭土地原即作為道路使用,原告為系 爭土地之共有人,有通行系爭土地之權,原告也有通行之 事實,被告並未阻攔原告通行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 回。  二、被告羅碧裕、梁國華、梁國坤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據其前到場及提出書狀陳述略以:系爭土地為兩造所共 有,系爭土地為私設通路(即臺中市豐原區圓環北二路31 7巷73弄)已供人車通行使用多年,原告為系爭土地共有 人,依民法第818條規定原即有通行系爭土地之權,無須 經被告同意,且被告未曾阻止原告通行,原告並無確認利 益存在。況原告所有系爭建築基地緊鄰道路,並非袋地, 並無袋地通行權規定之適用,是本件依原告主張之事實, 亦欠缺權利保護必要。原告為申請建築執照變更設計而提 起本件訴訟,伊等不同意原告在系爭土地上指定建築線, 亦無配合原告出具土地使用權同意書之義務等語。並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  三、被告梁玉佩、梁玉青、梁琇雯、梁雅婷、梁孟儒未於言詞 辯論期日到場,據其前提出書狀陳述略以:原告所有之系 爭建築基地面臨道路,並非袋地,無須請求確認通行權。 原告於110年10月間寄送予共有人之徵詢書內容,與嗣後 所寄之土地使用權同意書內容完全不同,事實上原告係為 申請建築執照變更設計增設停車空間,而須使用系爭土地 所有權全部,主管機關於核准時,同時將系爭土地套繪管 制,禁止重複使用,嚴重損害其他共有人之權益等語。並 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被告羅世一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據其前到場陳述 略以:同意原告請求。    五、被告羅惠敏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據其前到場陳述 略以:系爭土地為私設道路,僅供系爭土地後方袋地通行 使用,原告所有系爭建築基地面臨8米寬計畫道路,無須 以系爭土地對外通行,且羅惠敏與其他共有人未曾阻攔原 告通行系爭土地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六、被告羅銘墩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據其前到場陳述 略以:同意原告通行系爭土地,不同意原告以系爭土地指 定建築線申請建築等語。並聲明:同意原告請求。   七、被告羅鎰雄、羅予珮、羅茂升、羅世明、羅許玉釵、羅柏 周、羅江美惠、陳俊良、王俊傑、王俊凱、劉文彬、劉文 清、羅宇竣、羅雅瑄、江尉卿(下合稱羅鎰雄等15人)未 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肆、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 益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 明確,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 ,且此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最 高法院52年度台上字第1240號判決意旨參照)。本件原告 主張就兩造共有之系爭土地有通行權存在,到庭之被告固 均表示未曾阻攔原告通行系爭土地,惟羅鎰雄等15人均未 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述,羅鎰雄等15人對 原告就系爭土地是否有通行權乙節有無爭執,尚屬不明, 委難遽予推認羅鎰雄等15人不爭執原告得通行系爭土地, 則原告主張其主觀上認就系爭土地之通行權存否有不安之 狀態,尚非全屬空言,而此不安之狀態得以確認判決除去 之,是原告提起本件確認之訴,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 利益存在,合先敘明。  二、原告主張系爭土地為兩造所共有,及系爭土地係作為私設 通路(即臺中市豐原區圓環北二路317巷73弄)使用等語 ,為被告所不爭執,且有土地登記謄本、地籍圖謄本在卷 可稽,堪信為真。  三、按「各共有人,除契約另有約定外,按其應有部分,對於 共有物之全部,有使用收益之權。」民法第818條定有明 文。基此,各共有人得就共有物全部,依物之用法,於不 毀損或變更其性質、且無害他共有人之權利限度內,可按 其應有部分行使用益權。原告為系爭土地之共有人,且系 爭土地目前係作為私設通路使用,已如前述,則原告基於 系爭土地共有人之身分,自得按其應有部分之權利比例行 使其通行系爭土地之用益權,而原告並未舉證證明其通行 系爭土地時有遭任何共有人阻攔或妨礙之事實,原告依民 法第818條規定,請求確認原告就系爭土地有通行權存在 ,洵屬無據。原告雖以其所有系爭建築基地因指定建築線 ,有提出系爭土地之土地權利證明文件之需要,然多數共 有人消極不表示意見,主張原告有提起本件訴訟之必要, 俾以法院判決作為土地權利證明文件等語。惟被告依前揭 規定,固有容忍同為系爭土地共有人之原告按其權利比例 行使系爭土地用益權而為通行之義務,然並無出具土地使 用權同意書供原告申請指定建築線之義務,況系爭土地目 前雖為私設通路,然如賴系爭土地對外通行之袋地,日後 因情事變更而無以系爭土地對外通行之必要時,系爭土地 共有人尚得依民法第820條第1項「共有物之管理,除契約 另有約定外,應以共有人過半數及其應有部分合計過半數 之同意行之。但其應有部分合計逾三分之二者,其人數不 予計算。」之規定,變更系爭土地之使用、收益方法,而 系爭土地倘經原告用以申請指定建築線,日後將無從變更 使用、收益方法,嚴重損及被告就系爭土地之共有權利, 殊非法之所許。更何況,原告自認其在系爭建築基地上所 興建之大樓,已指定建築線在同段238-2地號土地上(見 本院卷一第347頁),原告並無因無法指定建築線,而致 系爭建築基地無法供建築使用之問題,原告提起本件訴訟 ,尤屬無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818條規定,請求確認原告就系 爭土地有通行權存在,為無理由,不應准許。  五、本件判決之結果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經審 酌均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毋庸一一贅述,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呂麗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許靜茹

2025-01-17

TCDV-113-訴-1625-20250117-1

士簡
士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士簡字第1430號 原 告 鄭捷方 被 告 江美惠 上列當事人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7日 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貳佰貳拾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略以:原告和被告為鄰居,被告於民國112年2 月22日對原告提起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民事訴訟,經本院以 112年度士小字第1081號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下稱系爭 民事案件)審理後判命被告敗訴確定,被告明知原告於系爭 民事案件所引用之證據均為其於112年4月26日提交之書狀所 附之白色USB資料證據,竟誣指原告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取 得上開證據而提起刑事告訴,嗣經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 官以113年度偵字第10553號為不起訴處分,並經臺灣高等檢 察署以113年度上聲議字第6170號處分書駁回再議確定(下 稱系爭刑事案件)在案,然被告前開對原告所為之民刑事訴 訟,已使原告需花費時間、金錢撰寫書狀及應訴,且無法出 國工作,侵害原告之自由權,另被告前開訴訟行為,使原告 須承受鄰居等人異樣眼光,侵害原告之名譽權,造成原告精 神受損、焦慮及恐懼不安,故就被告前開提起系爭民事及刑 事案件之行為,分別請求給付慰撫金新臺幣(下同)2萬元及1 0萬元,爰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 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2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且願供擔 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其對原告提起系爭民事及刑事案件之訴訟行為, 均係合法行使其訴訟上權利,且被告並未憑空捏造,並已逐 一確認查證過程,基於合理懷疑而提告,並非惡意誣告;又 被告就系爭民事案件之起訴狀僅檢附噪音錄音錄影檔,且於 112年4月26日提交之民事準備狀僅檢附留言錄音檔,迄至11 3年6月14日閱卷拷貝USB檔案後,始知有其他原告所稱檔案 ,並無惡意提告之情事等語資為抗辯,故聲明請求駁回原告 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准免宣告 假執行。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又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 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84條 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是侵權行為 所發生之損害賠償請求權,以有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 利為其成立要件,若不能證明被告有不法侵害他人權利之行 為,即無由令其負賠償責任。查原告主張被告對其提起系爭 民事案件,業經本院以112年度士小字第1081號判決被告敗 訴確定,另系爭刑事案件,則經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以113年度偵字第10553號為不起訴處分,並經臺灣高等檢察 署以113年度上聲議字第6170號處分書駁回再議確定在案, 此有原告提出上開案件之不起訴處分書及處分書在卷可稽, 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系爭民事案件卷宗及系爭刑事案件之偵 查卷宗查明無訛,且為被告所不爭執,是此部分之事實,應 堪信為真正。又告訴或自訴權,均屬憲法第16條賦予人民基 本之訴訟權,凡犯罪之被害人皆得提出告訴或自訴,刑事訴 訟法第232條、第319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故而就所訴之 事實足認為被害人者,即得依上開規定行使憲法保障之權利 ,且尚難單憑嗣後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或法院判決被告無 罪確定,遽推論告訴人或自訴人係濫訴而認有侵害被告名譽 權之情事(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1525號判決要旨參照) 。是本件原告主張被告以上開方式不法侵害其名譽權及自由 權,即應就此負舉證責任,而難以被告所提前開違反個人資 料保護法之告訴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或被告所提前開 民事訴訟業受敗訴之判決,遽認被告即有不法侵害他人權利 之行為。  ㈡原告主張被告明知其於系爭民事案件所引用之證據均為被告 於112年4月26日提交之書狀所附之白色USB資料證據,誣指 原告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取得上開證據而提起刑事告訴乙情 ,固經其提出於本院閱卷時讀取白色USB檔案之照片為證, 然依本院調取系爭民事案件卷宗之結果,被告於系爭民事案 件之起訴狀所檢附證物為噪音錄音錄影檔USB隨身碟,並於1 12年4月26日提交之民事準備狀檢附留言錄音檔1件為證,此 有民事起訴狀及112年4月26日提交之民事準備狀影本在卷可 參,且原告主張被告於系爭民事案件起訴狀所檢附為藍色US B,於112年4月26日提交之民事準備狀所檢送者為白色USB, 足見被告於112年4月26日提交之民事準備狀併送之白色USB 僅係為檢附留言錄音檔為證,而依原告所提前開照片所示, 原告於系爭民事案件所引用之證據係於該白色USB內路徑「\ RecycleBin\file」內檔案,堪認被告提交該USB之際,尚無 將該路徑下各該檔案於前開民事準備狀援引作為證據之意, 則被告據此認為原告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取得上開證據而提 出告訴,尚非憑空虛捏事實;參以被告係於112年6月1日具 狀對原告提起系爭刑事案件之告訴,此有刑事告訴狀影本在 卷可參,而被告迄至113年6月14日閱卷並拷貝USB檔案,亦 有民事聲請閱卷狀影本為證,自難認被告於提起上開刑事告 訴之際,即有虛構事實之故意;又被告於前開偵查案件所指 訴之內容是否構成刑事犯罪,仍有待檢察官調查之結果,且 前開不起訴處分,乃係檢察官於該偵查案件進行調查後,就 相關事證進行證據評價而為是否構成犯罪之判斷,自難認為 被告於提起告訴之際所得預見之結果,而被告既係基於一定 事實基礎而對原告提出告訴,自無從排除被告係出於誤會、 懷疑或請求司法機關釐清事實真相之意而提出告訴之可能, 尚難僅憑被告於偵查中對司法機關所為之指訴內容,遽認被 告即有不法侵害原告名譽權之情事;另被告所提系爭民事案 件,雖經本院判決其敗訴確定,然依系爭民事案件之判決理 由所載,法院乃審酌被告提出之證據認其舉證不足而受敗訴 之判決,並未認定被告明知不實故為起訴,且被告提起民事 訴訟縱經法院判決駁回確定,尚不能僅因被告主張之內容與 法律構要件有間、抑或舉證不足致受敗訴判決,即謂被告依 法起訴主張行使權利、利用訴訟程序之行為係濫用訴訟制度 ,或係不法侵害原告權利之行為;況被告提出前開告訴,係 為保護其自身權利,主觀上欠缺不法侵害之故意,亦難認係 出於詆毀原告在社會上評價之意思所為,而原告並未提出其 他證據證明被告有其他侵害其名譽權之行為,亦未就被告不 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且情節重大乙節舉證以實其說,是原告 主張被告以上開行為侵害其名譽權等人格法益,應負損害賠 償責任云云,舉證不足,難認有據。至原告雖主張因被告上 開民刑事訴訟行為,使其需花費時間、金錢撰寫書狀及應訴 ,且無法出國工作,而侵害原告之自由權云云,然被告提起 上開訴訟之行為,原告因應訴所為金錢或時間之耗費,均屬 其等實現權利或履行義務之訴訟上必要行為,而原告因此無 法出國工作,亦屬其為維護自身權益所致,尚難認被告有何 不法侵害其自由權之情形。從而,原告依上開法律關係,請 求被告應給付原告12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又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 ,應併予駁回。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經核與 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無逐一論列之必要;至被告雖聲請本院 傳喚海悅觀海城堡社區管理委員會前來作證,以證明原告曾 請該社區管理委員會監視其行動之事實,然該等待證事實並 不影響本院之判斷,故無再行調查之必要,併予敘明。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適用簡易程序所為原告敗 訴之判決,依同法第78條之規定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為1220 元(第一審裁判費),應由原告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黃雅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應 記載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 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書記官 陳香君

2024-12-06

SLEV-113-士簡-1430-20241206-1

士簡
士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士簡字第1430號 反訴原告 江美惠 反訴被告 鄭捷方 上列當事人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反訴原告提起反訴,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反訴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反訴訴訟費用由反訴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反訴之標的,如與本訴之標的及其防禦方法不相牽連者, 不得提起,民事訴訟法第260條第1項後段定有明文。又原告 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之情形,依其情形可 以補正者,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未補正,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亦有明文。又依 同法第436條第2項之規定,前揭規定於簡易訴訟程序亦適用 之。又民事訴訟法第260條第1項所稱之「相牽連」,係指為 反訴標的之法律關係與本訴標的之法律關係間,或為反訴標 的之法律關係與作為本訴防禦方法所主張之法律關係間,兩 者在法律上或事實上關係密切,審判資料有其共通性或牽連 性者而言。換言之,為本訴標的之法律關係或作為防禦方法 所主張之法律關係,與為反訴標的之法律關係同一,或當事 人兩造所主張之權利,由同一法律關係發生,或為本訴標的 之法律關係發生之原因,與為反訴標的之法律關係發生之原 因,其主要部分相同,方可認為兩者間有牽連關係(最高法 院98年度台抗字第1005號民事裁判要旨可資參照),是反訴 標的與本訴之標的及其防禦方法不相牽連,即難認符合上開 條文所稱之「相牽連」,自不具備反訴之要件。 二、本件本訴部分為原告(即反訴被告)主張就被告(即反訴原 告)關於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10553號違反個 人資料保護法案件及本院112年度士小字第1081號侵權行為 損害賠償事件所為提告行為請求給付精神慰撫金,而反訴原 告提出反訴則係主張反訴被告關於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113 年度偵字第8850號妨害自由等案件所為提告行為請求給付精 神慰撫金,綜觀兩造本訴、反訴之主張、聲明及陳述,雖均 係主張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法律關係而為請求,然本訴原 告提起本訴之原因事實係針對本訴被告前開提告行為所生損 害賠償,而反訴原告所提反訴之原因事實則係針對反訴被告 上開提告行為所生損害賠償,是此兩者侵權行為事實顯然非 源於同一法律關係而生,且本訴標的法律關係發生之原因, 與反訴標的法律關係發生之原因亦不相同,證據資料及攻擊 、防禦方法缺少共通性或相牽連,揆諸前揭之說明,反訴原 告於本訴之訴訟繫屬中提起本件反訴,與法未合,應予駁回 。又反訴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 應併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黃雅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書記官 陳香君

2024-12-06

SLEV-113-士簡-1430-20241206-2

司促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9200號 債 權 人 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宋耀明 代 理 人 杭立強 債 務 人 江美惠 上列當事人間支付命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下同)32,454元,及自民國 100年5月17日起至104年8月31日止,按年息20%計算之利息 ,暨自104年9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5%計算之利息, 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500元整,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 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陳述略以如附件事實欄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4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朱旆瑩 附註: 一、債權人、債務人如於事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勿 庸另行聲請。 三、支付命令不經言詞辯論,亦不訊問債務人,債務人對於債權 人之請求未必詳悉,是債權人、債務人獲本院之裁定後,請 詳細閱讀裁定內容,若發現有錯誤,請於確定前向本院聲請 裁定更正錯誤。 四、依據民事訴訟法第519條規定: 債務人對於支付命令於法定期間合法提出異議者,支付命令 於異議範圍內失其效力,以債權人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 訴或聲請調解。 前項情形,督促程序費用,應作為訴訟費用或調解程序費用 之一部。

2024-11-14

CYDV-113-司促-9200-20241114-1

小上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小上字第70號 上 訴 人 江美惠 被上訴人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台南區營業處 法定代理人 黃明舜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 28日本院臺南簡易庭113年度南小字第813號第一審小額民事判決 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關於請求給付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或有價證券之訴訟,其標 的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下同)10萬元以下者,適用小額程 序;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 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並表明 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可認原判 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 第436條之24第2項、第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所謂違背 法令,依同法第436條之32準用同法第468條、第469條第1款 至第5款之規定,係指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判決法 院組織不合法、依法律或裁判應迴避之法官參與裁判、法院 於權限之有無辨別不當或違背專屬管轄之規定、當事人於訴 訟未經合法代理、違背言詞辯論公開規定之情形。是當事人 如依民事訴訟法第468條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為上訴 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 ,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之字號,或成文法以外 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 所列各款事由提起上訴者,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 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 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10萬元 ,原審依小額訴訟程序審理而為判決。上訴人對於該小額訴 訟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並具體指摘原判決違背民事訴 訟法第267規定,其提起本件上訴,程序上合於上開規定, 先予敘明。 二、上訴意旨以:上訴人提出新證物,以「違約損害賠償」再提 起訴訟,並提出全程在場的鄰居薛先生書面說明書,證明被 上訴人未告知上訴人,半夜入侵上訴人私有騎樓,破壞天花 板,導致上訴人每日進出精神備受打擊;另提出友人林秀芝 證明書,證明上訴人這兩年半來,夜不成眠而傳Line訊息, 並至各處拜拜收驚的照片;另提出中西醫師診斷證明書,證 明上訴人因本案導致情緒無法平靜而患有憂鬱症。原審法官 本應依正常程序召開準備庭,或傳喚當時到場警方人員,了 解上訴人驚恐狀態倒在牆邊憤怒與痛苦樣子,以及傳喚上開 兩位證人到庭了解真實狀況,惟原審法官為求快速結案,於 113年8月8日第一次開庭後直接發給5天後開第二次辯論庭的 通知單,導致上訴人無法聲請相關證人出庭作證,且被上訴 人於113年8月8日第一次言詞辯論期日開庭當日才提出答辯 狀,明顯違背民事訴訟法第267條規定。原判決認定被上訴 人工作地點在上訴人住家之可供公眾通行騎樓,然該處兩邊 高牆完全封閉,屬上訴人私人透天住宅位置,且由上訴人繳 納該處相關照明設備電費,應為上訴人之用電場所,懇請法 官蒞臨現場作出公平判決。上訴人依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消費性用電服務契約(下稱系爭用電契約)向被上訴人申請 用電,已付龐大費用給被上訴人,兩造應共同遵守系爭用電 契約,惟被上訴人檢修供電線路工作並非緊急狀況,卻違背 系爭用電契約第17條告知義務,擅自破壞上訴人天花板後揚 長而去,未貼上字條告知是何人所為,導致上訴人清晨起來 ,驚恐萬分,被上訴人粗暴無禮,與霸凌無異。上訴人為特 殊體質的中風患者,中西醫師一再叮嚀要保持情緒平穩以免 二度中風,被上訴人在原審法官請出場後,還能向法官表示 「長官有帶水果到原告家中致歉」這種毫無事實傷害上訴人 心理的話。被上訴人傷害行為,侵害上訴人身體法益,致上 訴人因此受到驚嚇,產生恐懼,兩者間具有相當因果關係, 上訴人身心嚴重受創,爰請求被上訴人賠償非財產上之損害 等語。並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10萬 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 之5計算之利息。㈢第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㈣ 上訴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經查:    ㈠上訴人指摘原判決違反民事訴訟法第267條規定部分:  ⒈按當事人因準備言詞辯論之必要,應以書狀記載其所用之攻 擊或防禦方法,及對於他造之聲明並攻擊或防禦方法之陳述 ,提出於法院,並以繕本或影本直接通知他造;被告於收受 訴狀後,如認有答辯必要,應於10日內提出答辯狀於法院, 並以繕本或影本直接通知原告;如已指定言詞辯論期日者, 至遲應於該期日5日前為之,固為民事訴訟法第265條第1項 、第267條第1項所明定,然該規定係針對通常訴訟第一審之 言詞辯論準備程序規定,本案係小額訴訟程序,並非當然適 用。復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準用同法第431條規定:「 當事人於其聲明或主張之事實或證據,以認為他造非有準備 不能陳述者為限,應於期日前提出準備書狀或答辯狀,並以 繕本或影本直接通知他造;其以言詞為陳述者,由法院書記 官作成筆錄,送達於他造。」是以,在小額訴訟程序,當事 人主張事實或證據,如他造非有準備不能陳述者,應於期日 前提出準備書狀或答辯狀並通知他造,否則於期日提出,並 非法所不許。  ⒉本件原審定於113年8月8日進行第一次言詞辯論程序,被上訴 人當庭提出民事答辯狀交由上訴人收受,原審另訂113年8月 14日再行第二次言詞辯論程序,上訴人雖於113年8月9日具 狀表示被上訴人違反民事訴訟法第267條第1項規定(原審卷 第77-93頁),惟依上開說明,被上訴人已依民事訴訟法第43 6條之23準用同法第431條規定,於第二次言詞辯論期日前提 出答辯狀並通知上訴人,且本件並非通常訴訟程序,原審訴 訟程序難謂有何違反民事訴訟法第267條之情事,上訴人指 摘原判決違背法令,自不足採。  ㈡再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第469條第6款之 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之當然違背法令於小額事件之上訴 程序並不準用,是於小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並不包含認 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實或證據疏 於調查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又取捨證據、認定 事實屬於事實審法院之職權,若其取證、認事並不違背法令 及經驗法則、論理法則或證據法則,即不許任意指摘其採證 或認定不當,以為上訴理由(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85 1號判決意旨參照)。上訴人於第二審提出鄰居薛先生書面 說明書(附件一)、友人林秀芝證明書暨通訊軟體line對話截 圖(附件二)、健康存摺就醫紀錄(附件三)、臺南市政府警察 局第五分局和緯派出所受(處)理案件證明書(附件四)、上訴 人房子外觀照片(附件五),欲證明被上訴人未告知上訴人 ,半夜入侵上訴人私有騎樓,破壞天花板,導致上訴人每日 進出精神備受打擊;及上訴人這兩年半來,夜不成眠而傳Li ne訊息,並至各處拜拜收驚的照片;以及上訴人因本案導致 情緒無法平靜而患有憂鬱症之事實,係對原審法院取捨證據 及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指摘其不當,然依上開說明,小額事 件所謂違背法令不包含認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不當等情形 ,上訴人以此為上訴理由,其上訴難認合法。 四、綜上所述,原判決並無上訴人所指違背法令之情事,上訴人 提起上訴,為無理由;上訴人另對原審法院取捨證據及認定 事實之職權行使指摘其不當,上訴顯不合法。爰依民事訴訟 法第436條之29第2款規定,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其 上訴。   五、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項準用 第436條之19條第1項規定確定其數額為1,500元,由敗訴之 上訴人負擔,爰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六、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3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曾仁勇                  法 官 田玉芬                  法 官 張桂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書記官 林彥丞

2024-11-13

TNDV-113-小上-70-20241113-1

司票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9663號 聲 請 人 遠信國際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沈文斌 相 對 人 江美惠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對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簽發本票內載憑票交付 聲請人新臺幣(下同)參萬伍仟伍佰陸拾捌元,其中之參仟玖佰 伍拾貳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百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伍佰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簽發如主文所示之本票 ,詎經提示尚有如主文所示之請求金額及利息未獲清償,為 此提出本票一件,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 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 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 文。 四、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應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 之不變期間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訴。 六、發票人已提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 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2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吳宛珊 附註: 一、案件一經確定本院即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庸具 狀聲請。 二、事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4-11-12

PCDV-113-司票-9663-20241112-1

士小
士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士小字第926號 原 告 國泰世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萬祥 訴訟代理人 陳巧姿 被 告 詹以群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 2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0,972元,及自民國113年6月8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其中新臺幣65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加 給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 息,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0,972元預供 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原告承保訴外人江美惠所有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 (下稱系爭車輛)因本件事故受損,支出修繕費新臺幣(下 同)22,330元(包括工資4,700元、烤漆13,450元、零件4,1 80元),原告如數理賠江美惠後取得代位權。系爭車輛自民 國111年1月出廠(見本院卷第29頁行車執照),迄111年3月 21日本件事故發生時,已使用3月,則零件扣除折舊後之修 復費用估定為3,794元(計算式詳附表);加計無庸計算折 舊之工資、烤漆費用後,系爭車輛因本件事故受損金額應為 21,944元(計算式:工資4,700元+烤漆13,450元+零件3,794 元=21,944元)。 二、被告與訴外人潘建勛過失行為俱為本件事故原因,為共同侵 權行為人,依民法第185條第1項規定,應負連帶損害賠償責 任。原告本件受損害金額為21,944元,依民法第280條本文 規定,被告、潘建勛各應分擔10,972元(計算式:21,944元 /2人=10,972元)。而原告已與潘建勛以5,500元和解,經潘 建勛履行乙情,有和解書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89頁)。原 告與潘建勛和解金額低於潘建勛應分擔額,並經潘建勛履行 ,依民法第274條、第276條第1項規定,應認被告就潘建勛 應分擔部分亦同免責任,應予扣除。故本件原告得請求被告 賠償10,972元(計算式:損害額21,944元-潘建勛應分擔部 分10,972元=10,972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歐家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應 記載上訴理由,表明關於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 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 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 (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書記官 王若羽  附表 折舊時間      金額 第1年折舊值    4,180×0.369×(3/12)=386 第1年折舊後價值  4,180-386=3,794

2024-10-09

SLEV-113-士小-926-2024100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