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江金財

共找到 8 筆結果(第 1-8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700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江金財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40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江金財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刑,應執行有期徒刑貳年柒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如附件。 二、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 得易科罰金之罪,不在此限;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 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刑法第50條第 1項但書第1款、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數罪併罰,分別宣 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 ,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 51條第5款亦有明文。另數罪併罰中之一罪,依刑法規定得 易科罰金,若因與不得易科之他罪併合處罰結果而不得易科 罰金時,原可易科部分所處之刑,亦無庸為易科折算標準之 記載,此有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144號、第679號解釋意旨足 參。至已執行部分,自不能重複執行,應由檢察官於指揮執 行時扣除之,此與定應執行刑之裁定無涉(最高法院81年度 台抗字第464號、75年度台抗字第472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本案受刑人江金財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 分別經判處如附表所示之罪刑,並均確定在案,有各該刑事 判決書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其中附表 編號3、4均係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其餘俱屬得易科罰金之罪 ,合於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第1款情形,須經受刑人請求檢 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刑者,始得依第51條規定定之。茲受刑 人具狀向聲請人請求就附表所示之罪併定應執行刑,有受刑 人是否聲請定應執行刑調查表可佐,而聲請人以本院為該案 件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 核認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併衡酌附表所示各罪之法益侵 害類型、犯罪手法、犯罪動機、犯罪時間之間隔及受刑人之 意見等,爰裁定其應執行之有期徒刑如主文所示。另附表部 分之刑,雖已執行完畢,然參諸前揭最高法院裁判意旨,仍 得由檢察官於換發執行指揮書時,扣除該部分已執行完畢之 刑,並不影響本案應予定其應執行刑之結果。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1項第1款、第2 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華民國114年3月31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蔡旻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徐家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2025-03-31

TYDM-114-聲-700-20250331-1

簡上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54號 上 訴 人 簡詠翰 訴訟代理人 王泓典律師(原名王家鋐律師) 複代理人 徐千羽 被上訴人 林江金財 訴訟代理人 黃憲男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7月1日本院羅東簡易庭112年度羅簡字第388號第一審判決提 起上訴,本院於114年2月2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第二審判決書內應記載之事實,得引用第一審判決。當事 人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者,應併記載之。判決書內應記載 之理由,如第二審關於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及法律上之意 見與第一審判決相同者,得引用之;如有不同者,應另行記 載。關於當事人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應併記載之 ,民事訴訟法第454條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簡易訴訟程序 之上訴,依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規定亦準用之。本件經本 院審理結果,認第一審判決所載事實及理由,其認事用法均 屬允當,爰依上開規定引用之。 二、原審為上訴人全部敗訴之判決,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於 本院補陳:被上訴人之子即訴外人林煌基持自己身分證及已 簽好其父親即被上訴人姓名之附表所示本票(下稱系爭本票 ),且提出被上訴人名下有不動產之房產資料,表示具相當 資力可為擔保,上訴人始會出借款項予林煌基,縱認系爭本 票發票人並非被上訴人親自簽名,然依上情,亦有表見代理 之適用,被上訴人應負表見代理之責任等語。並聲明:㈠原 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在原審之訴駁回。被上訴人則答辯聲 明:上訴駁回。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除依首開法條規定,均引用原審判決理由 外,另就上訴意旨有無理由,分述如下:  ㈠按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為票據法第5條第 1項所明定。次按本票為無因證券,僅就本票作成前之債務 關係,無庸證明其原因而已,至該本票本身是否真實,即是 否為發票人所作成,即應由本票債權人負證明之責,此觀民 事訴訟法第277條規定之法理至明(最高法院50年台上字第1 659號裁判、最高法院65年度第6次民庭庭推總會決議參照) 。系爭本票上發票欄之被上訴人之簽名、身分證字號及住址 欄地址等筆跡,被上訴人否認為其所書寫,且上訴人亦自承 當時係被上訴人之子林煌基拿已簽好被上訴人姓名之系爭本 票、林煌基自己的身分證以及被上訴人房產權狀,向上訴人 借款,並交付系爭本票為還款擔保等語(見本院卷第13頁、 第43頁、第57頁),顯見上訴人並未親自目睹被上訴人簽發 系爭本票,此外上訴人亦未能舉證證明被上訴人有親自於系 爭本票簽名之事實,揆諸前揭說明,除非上訴人能證明被上 訴人有授權他人簽發系爭本票之事實(詳下述),否則被上 訴人自毋庸負票據責任。  ㈡另按由自己之行為表示以代理權授與他人,或知他人表示為 其代理人而不為反對之表示者,對於第三人應負授權人之責 任。民法第169條本文定有明文。是以本人應負表見代理之 責任,必須有表見事實之外觀存在,始足當之。所謂「由自 己之行為表示以代理權授與他人」,係指無代理權人以本人 名義為法律行為,惟具有使第三人信賴其具有代理權之權利 外觀(表見事實),為保護交易安全,而令本人負授權人責 任。故本人就他人以其名義與第三人所為之代理行為應負授 權人之責任者,須有足使第三人就該法律行為信其有將代理 權授與他人之表見事實存在始可,不能徒憑持有他人之身分 證件、印章及所有權狀等物品,即推認以本人名義所訂立之 契約或其他法律行為,均須由本人負表見代理之授權人責任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197號裁判意旨參照)。上訴 人固主張林煌基借貸時除提出已有被上訴人簽名之系爭本票 外,並有提出自己身分證以及被上訴人房產資料,表明與被 上訴人間為父子關係且被上訴人有足夠資產為借款擔保,而 使上訴人相信林煌基已取得被上訴人授權之外觀等語。然揆 諸前揭說明,上訴人須舉證證明就簽發系爭本票之行為,被 上訴人有將代理權授與林煌基之表見事實存在。而以上訴人 上開自承取得系爭本票之過程,足見被上訴人未曾有以自己 之行為向上訴人表示授與林煌基代理權之情形甚明,無從僅 憑林煌基持有被上訴人房產資料以及兩人為父子關係,即逕 認有表見代理之權限外觀,顯與表見代理之要件不合。此外 ,上訴人復稱若無林煌基提供被上訴人之身分證字號,上訴 人亦無從領得原審被證一所示之建物登記謄本等情。然查, 上訴人收受系爭本票時,系爭本票業經記載被上訴人之身分 證字號,此有系爭本票可憑,並非被上訴人有向上訴人親自 表示其身分證字號或授意上訴人前往調取謄本資料,是縱使 上訴人知悉被上訴人之身分證字號,且經向地政機關申請取 得被上訴人不動產謄本資料,亦難認符合「由自己之行為表 示以代理權授與他人,或知他人表示為其代理人而不為反對 之表示」之要件。從而,依前述說明,上訴人僅憑林煌基借 款時所提出之父子關係以及被上訴人資力證明,即主張被上 訴人應依表見代理而負票據上責任等語,並無理由。 四、綜上所述,被上訴人請求確認上訴人所持有之系爭本票票據 債權對被上訴人不存在,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原審為上訴 人敗訴之判決,並無不合。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 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暨攻 擊防禦方法,經本院斟酌後,核與本件判決結果不生影響, 爰不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六、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436條之1第3項 、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庭 審判長法 官 伍偉華                 法 官 黃千瑀                 法 官 蔡仁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高雪琴                    附表(新臺幣): 編號 發票人 受款人 票據號碼 發票日 到期日 票面金額 1 林江金財 無 CH0000000 112年1月15日 112年2月16日 30萬元

2025-03-19

ILDV-113-簡上-54-20250319-1

聲保
臺灣高等法院

假釋付保護管束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保字第143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江金財 上列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聲請人聲請付保護管 束(114年度執聲付字第3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江金財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江金財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罪案件, 先後經判刑及執行,在監獄執行中,茲於民國114年1月16日 核准假釋在案,依刑法第93條第2項之規定,在假釋中應付 保護管束,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 二、本院審核法務部矯正署114年1月16日法矯署教字第11301946 201號函及所附法務部○○○○○○○假釋出獄人交付保護管束名冊 ,認聲請人之聲請為正當,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刑法第96條但書、第 93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 官 潘翠雪                    法 官 許文章                    法 官 商啟泰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潘文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2025-01-21

TPHM-114-聲保-143-20250121-1

家繼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家繼訴字第183號 原 告 江美玲 訴訟代理人 王仲軒律師 複代理人 蔡思葦律師 被 告 江金財 江秋梅 江承洋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壹 萬零參佰玖拾伍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足裁判費 。經查,本件原告主張欲分割之遺產,其中如附表所示之不 動產,其價值依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計算,故遺產價值如 附表所示共計新臺幣(下同)12,162,862元,則原告可得利 益即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3,040,716元(計算式:遺產總價1 2,162,862元×原告應繼分1/4=3,040,716元,元以下四捨五 入),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1,195元,扣除已繳20,800元,尚 須補繳10,395元。茲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24 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二、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曹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王沛晴 附表: 編號 項目 面積(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數量 參考依據 價值(新台幣) 1 新北市○○區○○○道○段000巷00號16樓房屋(即新北市○○區○○段0000號)及坐落之同段581地號土地 層次面積: 91.99㎡ 陽台: 11.07㎡ 花台 1.46㎡ 總面積: 104.52㎡ 1/1 依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網頁資料所示,附近建物交易價格每平方公尺約103,000元 10,765,560元 2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存款 參遺產稅核定通知書 2,089元 3 中華郵政存款 489,515元 4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存款 421元 5 新莊區農會存款 1,498元 6 悠遊卡0000000000 453元 7 悠遊卡0000000000 179元 8 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903,147元 總價 12,162,862元

2024-12-17

PCDV-112-家繼訴-183-20241217-1

審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2103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江金財 上列被告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 度毒偵字第300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江金財施用第一級毒品,處有期徒刑拾壹月。又施用第二級毒品 ,處有期徒刑貳月又拾伍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 日。   事 實 一、江金財前因施用第一級毒品案件,經依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下稱新竹地院)109年度毒聲字第209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 認有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再經同法院以110年度毒聲字第145 號裁定令入戒治處所施以強制戒治,於民國110年10月15日 停止強制戒治處分出監,並經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 110年度戒毒偵字第26號案件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另因搶奪 案件經台灣新竹地方法院以108年度訴字第544號判處有期徒 刑1年確定;因施用第一級毒品、竊盜等案件,分別經本院 以108年度審訴字第2386號、109年度壢簡字第2074號判處有 期徒刑7月、3月確定,上開案件經台灣新竹地方法院以111 年度聲更一字第3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7月確定,於111 年11月1日縮短刑期執行完畢。詎其仍不知悔改,於上開強 制戒治停止執行釋放後3年內,復基於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 品之犯意,於113年4月13日上午11時35分許為警採尿起回溯 26小時內之某時,在桃園市觀音區觀音工業區某處,以針筒 注射之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1次;又於113年4月13 日上午11時35分許為警採尿起回溯120小時內之某時,在臺 灣地區不詳地點,以將甲基安非他命置於玻璃球燒烤吸食煙 霧之方式,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嗣於113年4 月13日上午9時55分許,因另案通緝,為警在桃園市○○區○○ 街000號查獲,因其為須尿液定期採驗毒品人口,經同意採 集其尿液送驗,始悉上情。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楊梅分局移送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檢察 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證據能力: 一、本件採得之尿液,係經被告同意採尿而採得,有被告自願受 採尿同意書在卷可考(見毒偵卷第33頁),是採得之尿液自 具有證據能力。復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 陳述,除法律有規定者外,不得作為證據」,刑事訴訟法第 159條第1項固定有明文,然「鑑定之經過及其結果,應命鑑 定人以言詞或『書面』報告」,同法第206條第1項亦規定甚明 ,是鑑定人以書面為鑑定報告提出於法院,依刑事訴訟法第 159條第1項立法理由及同法第206條第1項規定,即具有證據 能力。又法院或檢察官得囑託醫院、學校或其他相當之機關 、團體為鑑定,或審查他人之鑑定,並準用第203條至第206 條之1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208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依此 ,檢察官對於偵查中之案件,認須實施鑑定者,固應就具體 個案,選任鑑定人或囑託鑑定機關(團體)為之;但對於司 法警察機關調查中之案件,或有量大或急迫之情形,為因應 實務之現實需求,如檢察官針對該類案件之性質(例如:查 扣之毒品必須檢驗其成份、對施用毒品之犯罪嫌疑人必須檢 驗其體內有無毒品代謝反應、對於查扣之槍砲彈藥必須檢驗 有無殺傷力、對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案件必須鑑定是否屬於 保育類動物案件等),認為當然有鑑定之必要者,經參看法 務部92年5月20日法檢字第092080203號函送之法務部「因應 刑事訴訟法修正工作小組」研討之刑事訴訟法修正相關議題 第21則之共識結論,以及臺灣高等法院於92年8月1日舉行之 刑事訴訟法新制法律問題研討會第三則法律問題研討結果之 多數說(載於司法院92年8月印行「刑事訴訟法新制法律問 題彙編」第15頁至第18頁),基於檢察一體原則,得由該管 檢察長對於轄區內之案件,以事前概括選任鑑定人或囑託鑑 定機關(團體 )之方式,俾便轄區內之司法警察官、司法 警察對於調查中之此類案件,得即時送請事前已選任之鑑定 人或囑託之鑑定機關(團體)實施鑑定,該鑑定人或鑑定機 關(團體)亦應視同受承辦檢察官所選任或囑託而執行鑑定 業務,其等出具之書面鑑定報告應屬刑事訴訟法第206條所 定之傳聞例外,當具有證據能力(參看法務部92年9月1日法 檢字第09200350 83號函)。從而,本件扣案之被告尿液, 經由查獲之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楊梅分局依法務部、轄區檢察 長事前概括之選任,而委由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 出具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自應認具有證據能力而得為本 件之證據。 二、本判決以下所引用之非供述證據,均與本件事實具有自然關 聯性,且核屬書證、物證性質,又查無事證足認有違背法定 程序或經偽造、變造所取得等證據排除之情事,復經本院依 刑事訴訟法第164條、第165條踐行物證、書證之調查程序, 況檢察官及被告對此部分之證據能力亦均不爭執,是堪認均 具有證據能力。 貳、實體部分: 一、訊據被告江金財對於上開事實坦承不諱,復有桃園市政府警 察局楊梅分局查獲施用(持有)毒品案件經過情形紀錄表、 委託辦理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自願受採 尿同意書、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檢驗報告等 證據資料在卷可稽,本件事證明確,被告上揭犯行,已堪認 定,應予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第2項之 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罪。被告施用毒品前持有毒品之低 度行為,應為施用毒品之高度行為吸收,不另論罪。被告所 犯2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㈡又按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660號裁定意旨 「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及應加重其刑之事項,均應由檢察官 主張並具體指出證明之方法後,經法院踐行調查、辯論程序 ,方得作為論以累犯及是否加重其刑之裁判基礎。」等語。 本件起訴書已載明被告係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累犯,而該次執 行完畢構成累犯之罪名係與被告於本件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 相同之罪名,被告上開構成施用第一級毒品罪之累犯之事實 亦經本院於審理時提出該項事實命檢察官及被告表示意見在 案,復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依司法院 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及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10年度台上 大字第5660號裁定意旨為個案情節審酌後,足認被告本次施 用第一級毒品犯行確有「刑罰反應力薄弱」之情狀,加重最 低本刑對其人身自由所為限制自無過苛之侵害,是認本件均 應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至被告構成累犯之罪 名既僅有與被告於本件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相同罪名之施用 第一級毒品罪,本件就被告施用第二級毒品罪部分,本無從 認其有何「刑罰反應力薄弱」之情狀,依上開裁定意旨,不 得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法定最低本刑。  ㈢另按刑法第62條所規定之自首,以對於未發覺之罪,向有偵 查權之機關或公務員自承犯罪,進而接受裁判為要件;而具 有裁判上一罪或實質上一罪關係之犯罪,苟全部犯罪未被發 覺前,行為人僅就其中一部分犯罪自首,仍生全部自首之效 力(最高法院107年台上字第821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 被告於警詢時主動坦承其將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放入玻璃球 燒烤吸食煙霧,而施用第二級毒品,並配合警方採尿送驗, 有被告之警詢筆錄可參(見毒偵卷第15-16頁),應認被告 在職司犯罪偵查之公務員發覺前即承認犯罪,並自願接受裁 判,合於自首之要件,依刑法第62條前段規定減輕其刑,並 先加後減。至被告施用第一級毒品經查獲採尿,雖於鑑驗前 向警自承施用第一級毒品之行為,然其所供承之施用時間已 過海洛因代謝期間,是其所供之施用海洛因犯行並非事實, 不能認為對於犯罪行為自首,併此指明。  ㈣爰審酌被告尿液中所含安非他命類、鴉片類代謝物之濃度均 甚高(其中甲基安非他命高達17,940ng/ml、嗎啡高達267,6 62ng/ml)、被告係於最近一次觀察勒戒完畢後,第六犯施 用第一級毒品罪及第二犯施用第二級毒品罪(有臺灣高等法 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 之刑,並就得易科罰金之部分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被 告於本案前後另犯他罪,是不在本案定其應執行之刑。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毒品危害防制條 例第10條第1項、第2項,刑法第11條前段、第47條第1項、第62 條前段、第41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徐銘韡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刑事審查庭法 官 曾雨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翁珮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12-03

TYDM-113-審易-2103-20241203-1

審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審易字第2246號                   113年度審易字第938號                   113年度審易字第1344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江金財 上列被告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 度毒偵字第3160號、第5638號、第5926號、第6311號),本院判 決如下:   主 文 江金財所犯之罪所處之刑,均如附表「宣告刑」欄所示。   事 實 一、江金財前因施用第一級毒品案件,經依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下稱新竹地院)109年度毒聲字第209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 認有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再經同法院以110年度毒聲字第145 號裁定令入戒治處所施以強制戒治,於民國110年10月15日 停止強制戒治處分出監,並經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 110年度戒毒偵字第26號案件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另因搶奪 案件經新竹地院以108年度訴字第544號判處有期徒刑1年確 定;因施用第一級毒品、竊盜等案件,分別經本院以108年 度審訴字第2386號、109年度壢簡字第2074號判處有期徒刑7 月、3月確定,上開案件經新竹地院以111年度聲更一字第3 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7月確定,於111年11月1日縮短刑 期執行完畢。詎其仍不知悔改,於上開強制戒治停止執行釋 放後3年內,分別為下列犯行:  ㈠於112年5月1日11時8分許為警採尿前回溯26小時內某時,基於 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犯意,在桃園市楊梅區幼獅工業區某工地 內,以摻入針筒加水注射之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1 次,嗣為警於桃園市○○區○○路000巷0號前攔查,發現其係應 受採尿人口,並徵得其同意採驗尿液而查獲上情。(112年 度毒偵字第3160號)  ㈡於112年9月12日某時,基於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犯意,在不詳 地點,以摻入針筒加水注射之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 1次。嗣於112年9月13日20時25分許,為警在桃園市桃園區 春日路與鎮安街口盤查,經警方詢問近期是否施用毒品,即 主動坦承112年9月12日有施用,並於112年9月13日21時20分 許配合警方採集尿液送驗,結果呈第一級毒品嗎啡、可待因 陽性反應,而悉上情。(112年度毒偵字第5638號)  ㈢於112年10月5日10時50分許為警方採尿起回溯26小時內某時 ,基於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犯意,在居所桃園市○○區○○街000 號1樓,以摻入針筒加水注射之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 因1次。嗣於112年10月5日為警在桃園市楊梅區文化街610巷 口盤查,並於112年10月5日10時50分許採集尿液送驗,結果 呈第一級毒品嗎啡、可待因陽性反應,而悉上情。(112年 度毒偵字第5926號)  ㈣於112年7月28日20時50分許為警方採尿起回溯26小時內某時 ,基於同時施用第一級及第二級毒品之犯意,在桃園市中壢 區某工地,以摻入針筒加水注射之方式,同時施用第一級毒 品海洛因及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嗣因其為毒品列 管人口,經警方對其採集尿液送驗,結果呈第一、二級毒品 嗎啡、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而悉上情。(112年度毒偵 字第6311號)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楊梅分局移送臺灣桃園地 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證據能力: 一、本件事實欄一㈠至㈣採得之尿液,均係經被告同意採尿而採得 ,有被告自願受採尿同意書在卷可考,是採得之尿液自具有 證據能力。復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 ,除法律有規定者外,不得作為證據」,刑事訴訟法第159 條第1項固定有明文,然「鑑定之經過及其結果,應命鑑定 人以言詞或『書面』報告」,同法第206條第1項亦規定甚明, 是鑑定人以書面為鑑定報告提出於法院,依刑事訴訟法第15 9條第1項立法理由及同法第206條第1項規定,即具有證據能 力。又法院或檢察官得囑託醫院、學校或其他相當之機關、 團體為鑑定,或審查他人之鑑定,並準用第203條至第206條 之1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208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依此, 檢察官對於偵查中之案件,認須實施鑑定者,固應就具體個 案,選任鑑定人或囑託鑑定機關(團體)為之;但對於司法 警察機關調查中之案件,或有量大或急迫之情形,為因應實 務之現實需求,如檢察官針對該類案件之性質(例如:查扣 之毒品必須檢驗其成份、對施用毒品之犯罪嫌疑人必須檢驗 其體內有無毒品代謝反應、對於查扣之槍砲彈藥必須檢驗有 無殺傷力、對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案件必須鑑定是否屬於保 育類動物案件等),認為當然有鑑定之必要者,經參看法務 部92年5月20日法檢字第092080203號函送之法務部「因應刑 事訴訟法修正工作小組」研討之刑事訴訟法修正相關議題第 21則之共識結論,以及臺灣高等法院於92年8月1日舉行之刑 事訴訟法新制法律問題研討會第三則法律問題研討結果之多 數說(載於司法院92年8月印行「刑事訴訟法新制法律問題 彙編」第15頁至第18頁),基於檢察一體原則,得由該管檢 察長對於轄區內之案件,以事前概括選任鑑定人或囑託鑑定 機關(團體 )之方式,俾便轄區內之司法警察官、司法警 察對於調查中之此類案件,得即時送請事前已選任之鑑定人 或囑託之鑑定機關(團體)實施鑑定,該鑑定人或鑑定機關 (團體)亦應視同受承辦檢察官所選任或囑託而執行鑑定業 務,其等出具之書面鑑定報告應屬刑事訴訟法第206條所定 之傳聞例外,當具有證據能力(參看法務部92年9月1日法檢 字第09200350 83號函)。從而,本件扣案之被告尿液,均 經由查獲之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楊梅分局依法務部 、轄區檢察長事前概括之選任,而委由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並出具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自應認均具有證據 能力而得為本件之證據。 二、本判決以下所引用之非供述證據,均與本件事實具有自然關 聯性,且核屬書證、物證性質,又查無事證足認有違背法定 程序或經偽造、變造所取得等證據排除之情事,復經本院依 刑事訴訟法第164條、第165條踐行物證、書證之調查程序, 況檢察官及被告對此部分之證據能力亦均不爭執,是堪認均 具有證據能力。 貳、實體部分: 一、訊據被告江金財對於上開事實坦承不諱,復有如附表「書證 」欄所示之證據資料等在卷可稽,本件事證明確,被告上揭 犯行,已堪認定,應予依法論科。 二、核被告就事實欄一㈠、㈡、㈢所為,均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10條第1項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就事實欄一㈣所為,係犯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第2項之施用第一級、第二 級毒品罪。被告施用毒品前持有毒品之低度行為,應為施用 毒品之高度行為吸收,不另論罪。被告就事實欄一㈣係以一 行為同時施用第一、二級毒品,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 55條規定,從較重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處斷。被告所犯4罪 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又按最高法院刑 事大法庭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660號裁定意旨「被告構成累 犯之事實及應加重其刑之事項,均應由檢察官主張並具體指 出證明之方法後,經法院踐行調查、辯論程序,方得作為論 以累犯及是否加重其刑之裁判基礎。」等語。本件起訴書已 載明被告係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累犯,而該次執行完畢構成累 犯之罪名係與被告於本件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相同之罪名, 被告上開構成施用第一級毒品罪之累犯之事實亦經本院於審 理時提出該項事實命檢察官及被告表示意見在案,復有臺灣 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775號解釋及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660號 裁定意旨為個案情節審酌後,足認被告本次施用第一級毒品 犯行確有「刑罰反應力薄弱」之情狀,加重最低本刑對其人 身自由所為限制自無過苛之侵害,是認本件均應依刑法第47 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至被告構成累犯之罪名既僅有與被 告於本件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相同罪名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 ,本件就被告施用第二級毒品罪部分,本無從認其有何「刑 罰反應力薄弱」之情狀,然其既同時施用第一、第二級毒品 ,而僅構成一罪,是加重施用第一級毒品罪刑時,自已含施 用第二級毒品罪之部分。另按刑法第62條所規定之自首,以 對於未發覺之罪,向有偵查權之機關或公務員自承犯罪,進 而接受裁判為要件;而具有裁判上一罪或實質上一罪關係之 犯罪,苟全部犯罪未被發覺前,行為人僅就其中一部分犯罪 自首,仍生全部自首之效力(最高法院107年台上字第821號 判決意旨參照)。經查:就事實欄一㈡部分,被告經警盤查 ,主動坦承112年9月12日有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並配合 警方採尿送驗,有被告之警詢筆錄可參(見112毒偵5638卷 第8頁),應認被告在職司犯罪偵查之公務員發覺前即承認 犯罪,並自願接受裁判,合於自首之要件,依刑法第62條前 段規定減輕其刑,並先加後減。至被告其餘各次經查獲採尿 ,雖於鑑驗前向警自承施用毒品之行為,然其所供承之施用 時間均已過海洛因代謝期間,不能認為對於犯罪行為自首, 併此指明。爰審酌被告各次犯行尿液中所含安非他命類、鴉 片類代謝物之濃度(見附表「代謝物濃度」欄)、被告係於 最近一次觀察勒戒完畢後,第二犯至第五犯施用第一級毒品 罪及第一犯施用第二級毒品罪(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 錄表附卷可稽)、被告同時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足致毒 品用量增加,對於健康危害甚鉅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 示之刑,並就得易科罰金之部分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被告於本案前後另犯他罪,是不在本案定其應執行之刑。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毒品危害防制條 例第10條第1項、第2項,刑法第11條前段、第47條第1項、第62 條前段、第55條、第41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郭印山、徐銘韡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刑事審查庭法 官 曾雨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翁珮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表: 編號 犯罪事實 書證 代謝物濃度 宣告刑 1 事實欄一㈠ ①自願受採尿同意書 ②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楊梅分局被採尿人尿液暨毒品真實姓名與編號對照表 ③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檢驗報告 檢驗結果判定為嗎啡陽性,嗎啡濃度812ng/ml。未檢出可待因。 江金財施用第一級毒品,處有期徒刑柒月。 2 事實欄一㈡ ①自願受採尿同意書 ②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實驗室-台北112年9月28日(檢體編號D-0000000)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 ③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 ①可待因濃度高達13162ng/ml ②嗎啡濃度高達000000ng/ml 江金財施用第一級毒品,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台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3 事實欄一㈢ ①自願受採尿同意書 ②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楊梅分局查獲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尿液」初步鑑驗報告單及照片、真實姓名與尿液、毒品編號對照表、查獲施用(持有)毒品案件經過情形紀錄表 ③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實驗室-台北112年9月28日(檢體編號Z000000000000)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 ①可待因濃度高達8398ng/ml ②嗎啡濃度高達53333ng/ml 江金財施用第一級毒品,處有期徒刑柒月。 4 事實欄一㈣ ①自願受採尿同意書 ②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楊梅分局真實姓名與尿液、毒品編號對照表、查獲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尿液」初步鑑驗報告單、查獲施用(持有)毒品案件經過情形紀錄表 ③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實驗室-台北112年9月28日(檢體編號Z000000000000)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 ①安非他命濃度為202ng/ml ②甲基安非他命濃度為750ng/ml ③可待因濃度高達7499ng/ml ④嗎啡濃度高達70474ng/ml 江金財施用第一級毒品,處有期徒刑拾壹月。

2024-10-25

TYDM-113-審易-938-20241025-1

審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審易字第2246號                   113年度審易字第938號                   113年度審易字第1344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江金財 上列被告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 度毒偵字第3160號、第5638號、第5926號、第6311號),本院判 決如下:   主 文 江金財所犯之罪所處之刑,均如附表「宣告刑」欄所示。   事 實 一、江金財前因施用第一級毒品案件,經依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下稱新竹地院)109年度毒聲字第209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 認有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再經同法院以110年度毒聲字第145 號裁定令入戒治處所施以強制戒治,於民國110年10月15日 停止強制戒治處分出監,並經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 110年度戒毒偵字第26號案件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另因搶奪 案件經新竹地院以108年度訴字第544號判處有期徒刑1年確 定;因施用第一級毒品、竊盜等案件,分別經本院以108年 度審訴字第2386號、109年度壢簡字第2074號判處有期徒刑7 月、3月確定,上開案件經新竹地院以111年度聲更一字第3 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7月確定,於111年11月1日縮短刑 期執行完畢。詎其仍不知悔改,於上開強制戒治停止執行釋 放後3年內,分別為下列犯行:  ㈠於112年5月1日11時8分許為警採尿前回溯26小時內某時,基於 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犯意,在桃園市楊梅區幼獅工業區某工地 內,以摻入針筒加水注射之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1 次,嗣為警於桃園市○○區○○路000巷0號前攔查,發現其係應 受採尿人口,並徵得其同意採驗尿液而查獲上情。(112年 度毒偵字第3160號)  ㈡於112年9月12日某時,基於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犯意,在不詳 地點,以摻入針筒加水注射之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 1次。嗣於112年9月13日20時25分許,為警在桃園市桃園區 春日路與鎮安街口盤查,經警方詢問近期是否施用毒品,即 主動坦承112年9月12日有施用,並於112年9月13日21時20分 許配合警方採集尿液送驗,結果呈第一級毒品嗎啡、可待因 陽性反應,而悉上情。(112年度毒偵字第5638號)  ㈢於112年10月5日10時50分許為警方採尿起回溯26小時內某時 ,基於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犯意,在居所桃園市○○區○○街000 號1樓,以摻入針筒加水注射之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 因1次。嗣於112年10月5日為警在桃園市楊梅區文化街610巷 口盤查,並於112年10月5日10時50分許採集尿液送驗,結果 呈第一級毒品嗎啡、可待因陽性反應,而悉上情。(112年 度毒偵字第5926號)  ㈣於112年7月28日20時50分許為警方採尿起回溯26小時內某時 ,基於同時施用第一級及第二級毒品之犯意,在桃園市中壢 區某工地,以摻入針筒加水注射之方式,同時施用第一級毒 品海洛因及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嗣因其為毒品列 管人口,經警方對其採集尿液送驗,結果呈第一、二級毒品 嗎啡、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而悉上情。(112年度毒偵 字第6311號)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楊梅分局移送臺灣桃園地 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證據能力: 一、本件事實欄一㈠至㈣採得之尿液,均係經被告同意採尿而採得 ,有被告自願受採尿同意書在卷可考,是採得之尿液自具有 證據能力。復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 ,除法律有規定者外,不得作為證據」,刑事訴訟法第159 條第1項固定有明文,然「鑑定之經過及其結果,應命鑑定 人以言詞或『書面』報告」,同法第206條第1項亦規定甚明, 是鑑定人以書面為鑑定報告提出於法院,依刑事訴訟法第15 9條第1項立法理由及同法第206條第1項規定,即具有證據能 力。又法院或檢察官得囑託醫院、學校或其他相當之機關、 團體為鑑定,或審查他人之鑑定,並準用第203條至第206條 之1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208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依此, 檢察官對於偵查中之案件,認須實施鑑定者,固應就具體個 案,選任鑑定人或囑託鑑定機關(團體)為之;但對於司法 警察機關調查中之案件,或有量大或急迫之情形,為因應實 務之現實需求,如檢察官針對該類案件之性質(例如:查扣 之毒品必須檢驗其成份、對施用毒品之犯罪嫌疑人必須檢驗 其體內有無毒品代謝反應、對於查扣之槍砲彈藥必須檢驗有 無殺傷力、對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案件必須鑑定是否屬於保 育類動物案件等),認為當然有鑑定之必要者,經參看法務 部92年5月20日法檢字第092080203號函送之法務部「因應刑 事訴訟法修正工作小組」研討之刑事訴訟法修正相關議題第 21則之共識結論,以及臺灣高等法院於92年8月1日舉行之刑 事訴訟法新制法律問題研討會第三則法律問題研討結果之多 數說(載於司法院92年8月印行「刑事訴訟法新制法律問題 彙編」第15頁至第18頁),基於檢察一體原則,得由該管檢 察長對於轄區內之案件,以事前概括選任鑑定人或囑託鑑定 機關(團體 )之方式,俾便轄區內之司法警察官、司法警 察對於調查中之此類案件,得即時送請事前已選任之鑑定人 或囑託之鑑定機關(團體)實施鑑定,該鑑定人或鑑定機關 (團體)亦應視同受承辦檢察官所選任或囑託而執行鑑定業 務,其等出具之書面鑑定報告應屬刑事訴訟法第206條所定 之傳聞例外,當具有證據能力(參看法務部92年9月1日法檢 字第09200350 83號函)。從而,本件扣案之被告尿液,均 經由查獲之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楊梅分局依法務部 、轄區檢察長事前概括之選任,而委由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並出具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自應認均具有證據 能力而得為本件之證據。 二、本判決以下所引用之非供述證據,均與本件事實具有自然關 聯性,且核屬書證、物證性質,又查無事證足認有違背法定 程序或經偽造、變造所取得等證據排除之情事,復經本院依 刑事訴訟法第164條、第165條踐行物證、書證之調查程序, 況檢察官及被告對此部分之證據能力亦均不爭執,是堪認均 具有證據能力。 貳、實體部分: 一、訊據被告江金財對於上開事實坦承不諱,復有如附表「書證 」欄所示之證據資料等在卷可稽,本件事證明確,被告上揭 犯行,已堪認定,應予依法論科。 二、核被告就事實欄一㈠、㈡、㈢所為,均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10條第1項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就事實欄一㈣所為,係犯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第2項之施用第一級、第二 級毒品罪。被告施用毒品前持有毒品之低度行為,應為施用 毒品之高度行為吸收,不另論罪。被告就事實欄一㈣係以一 行為同時施用第一、二級毒品,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 55條規定,從較重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處斷。被告所犯4罪 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又按最高法院刑 事大法庭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660號裁定意旨「被告構成累 犯之事實及應加重其刑之事項,均應由檢察官主張並具體指 出證明之方法後,經法院踐行調查、辯論程序,方得作為論 以累犯及是否加重其刑之裁判基礎。」等語。本件起訴書已 載明被告係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累犯,而該次執行完畢構成累 犯之罪名係與被告於本件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相同之罪名, 被告上開構成施用第一級毒品罪之累犯之事實亦經本院於審 理時提出該項事實命檢察官及被告表示意見在案,復有臺灣 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775號解釋及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660號 裁定意旨為個案情節審酌後,足認被告本次施用第一級毒品 犯行確有「刑罰反應力薄弱」之情狀,加重最低本刑對其人 身自由所為限制自無過苛之侵害,是認本件均應依刑法第47 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至被告構成累犯之罪名既僅有與被 告於本件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相同罪名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 ,本件就被告施用第二級毒品罪部分,本無從認其有何「刑 罰反應力薄弱」之情狀,然其既同時施用第一、第二級毒品 ,而僅構成一罪,是加重施用第一級毒品罪刑時,自已含施 用第二級毒品罪之部分。另按刑法第62條所規定之自首,以 對於未發覺之罪,向有偵查權之機關或公務員自承犯罪,進 而接受裁判為要件;而具有裁判上一罪或實質上一罪關係之 犯罪,苟全部犯罪未被發覺前,行為人僅就其中一部分犯罪 自首,仍生全部自首之效力(最高法院107年台上字第821號 判決意旨參照)。經查:就事實欄一㈡部分,被告經警盤查 ,主動坦承112年9月12日有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並配合 警方採尿送驗,有被告之警詢筆錄可參(見112毒偵5638卷 第8頁),應認被告在職司犯罪偵查之公務員發覺前即承認 犯罪,並自願接受裁判,合於自首之要件,依刑法第62條前 段規定減輕其刑,並先加後減。至被告其餘各次經查獲採尿 ,雖於鑑驗前向警自承施用毒品之行為,然其所供承之施用 時間均已過海洛因代謝期間,不能認為對於犯罪行為自首, 併此指明。爰審酌被告各次犯行尿液中所含安非他命類、鴉 片類代謝物之濃度(見附表「代謝物濃度」欄)、被告係於 最近一次觀察勒戒完畢後,第二犯至第五犯施用第一級毒品 罪及第一犯施用第二級毒品罪(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 錄表附卷可稽)、被告同時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足致毒 品用量增加,對於健康危害甚鉅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 示之刑,並就得易科罰金之部分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被告於本案前後另犯他罪,是不在本案定其應執行之刑。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毒品危害防制條 例第10條第1項、第2項,刑法第11條前段、第47條第1項、第62 條前段、第55條、第41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郭印山、徐銘韡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刑事審查庭法 官 曾雨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翁珮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表: 編號 犯罪事實 書證 代謝物濃度 宣告刑 1 事實欄一㈠ ①自願受採尿同意書 ②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楊梅分局被採尿人尿液暨毒品真實姓名與編號對照表 ③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檢驗報告 檢驗結果判定為嗎啡陽性,嗎啡濃度812ng/ml。未檢出可待因。 江金財施用第一級毒品,處有期徒刑柒月。 2 事實欄一㈡ ①自願受採尿同意書 ②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實驗室-台北112年9月28日(檢體編號D-0000000)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 ③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 ①可待因濃度高達13162ng/ml ②嗎啡濃度高達000000ng/ml 江金財施用第一級毒品,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台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3 事實欄一㈢ ①自願受採尿同意書 ②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楊梅分局查獲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尿液」初步鑑驗報告單及照片、真實姓名與尿液、毒品編號對照表、查獲施用(持有)毒品案件經過情形紀錄表 ③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實驗室-台北112年9月28日(檢體編號Z000000000000)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 ①可待因濃度高達8398ng/ml ②嗎啡濃度高達53333ng/ml 江金財施用第一級毒品,處有期徒刑柒月。 4 事實欄一㈣ ①自願受採尿同意書 ②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楊梅分局真實姓名與尿液、毒品編號對照表、查獲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尿液」初步鑑驗報告單、查獲施用(持有)毒品案件經過情形紀錄表 ③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實驗室-台北112年9月28日(檢體編號Z000000000000)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 ①安非他命濃度為202ng/ml ②甲基安非他命濃度為750ng/ml ③可待因濃度高達7499ng/ml ④嗎啡濃度高達70474ng/ml 江金財施用第一級毒品,處有期徒刑拾壹月。

2024-10-25

TYDM-112-審易-2246-20241025-1

審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審易字第2246號                   113年度審易字第938號                   113年度審易字第1344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江金財 上列被告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 度毒偵字第3160號、第5638號、第5926號、第6311號),本院判 決如下:   主 文 江金財所犯之罪所處之刑,均如附表「宣告刑」欄所示。   事 實 一、江金財前因施用第一級毒品案件,經依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下稱新竹地院)109年度毒聲字第209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 認有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再經同法院以110年度毒聲字第145 號裁定令入戒治處所施以強制戒治,於民國110年10月15日 停止強制戒治處分出監,並經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 110年度戒毒偵字第26號案件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另因搶奪 案件經新竹地院以108年度訴字第544號判處有期徒刑1年確 定;因施用第一級毒品、竊盜等案件,分別經本院以108年 度審訴字第2386號、109年度壢簡字第2074號判處有期徒刑7 月、3月確定,上開案件經新竹地院以111年度聲更一字第3 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7月確定,於111年11月1日縮短刑 期執行完畢。詎其仍不知悔改,於上開強制戒治停止執行釋 放後3年內,分別為下列犯行:  ㈠於112年5月1日11時8分許為警採尿前回溯26小時內某時,基於 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犯意,在桃園市楊梅區幼獅工業區某工地 內,以摻入針筒加水注射之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1 次,嗣為警於桃園市○○區○○路000巷0號前攔查,發現其係應 受採尿人口,並徵得其同意採驗尿液而查獲上情。(112年 度毒偵字第3160號)  ㈡於112年9月12日某時,基於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犯意,在不詳 地點,以摻入針筒加水注射之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 1次。嗣於112年9月13日20時25分許,為警在桃園市桃園區 春日路與鎮安街口盤查,經警方詢問近期是否施用毒品,即 主動坦承112年9月12日有施用,並於112年9月13日21時20分 許配合警方採集尿液送驗,結果呈第一級毒品嗎啡、可待因 陽性反應,而悉上情。(112年度毒偵字第5638號)  ㈢於112年10月5日10時50分許為警方採尿起回溯26小時內某時 ,基於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犯意,在居所桃園市○○區○○街000 號1樓,以摻入針筒加水注射之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 因1次。嗣於112年10月5日為警在桃園市楊梅區文化街610巷 口盤查,並於112年10月5日10時50分許採集尿液送驗,結果 呈第一級毒品嗎啡、可待因陽性反應,而悉上情。(112年 度毒偵字第5926號)  ㈣於112年7月28日20時50分許為警方採尿起回溯26小時內某時 ,基於同時施用第一級及第二級毒品之犯意,在桃園市中壢 區某工地,以摻入針筒加水注射之方式,同時施用第一級毒 品海洛因及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嗣因其為毒品列 管人口,經警方對其採集尿液送驗,結果呈第一、二級毒品 嗎啡、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而悉上情。(112年度毒偵 字第6311號)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楊梅分局移送臺灣桃園地 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證據能力: 一、本件事實欄一㈠至㈣採得之尿液,均係經被告同意採尿而採得 ,有被告自願受採尿同意書在卷可考,是採得之尿液自具有 證據能力。復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 ,除法律有規定者外,不得作為證據」,刑事訴訟法第159 條第1項固定有明文,然「鑑定之經過及其結果,應命鑑定 人以言詞或『書面』報告」,同法第206條第1項亦規定甚明, 是鑑定人以書面為鑑定報告提出於法院,依刑事訴訟法第15 9條第1項立法理由及同法第206條第1項規定,即具有證據能 力。又法院或檢察官得囑託醫院、學校或其他相當之機關、 團體為鑑定,或審查他人之鑑定,並準用第203條至第206條 之1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208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依此, 檢察官對於偵查中之案件,認須實施鑑定者,固應就具體個 案,選任鑑定人或囑託鑑定機關(團體)為之;但對於司法 警察機關調查中之案件,或有量大或急迫之情形,為因應實 務之現實需求,如檢察官針對該類案件之性質(例如:查扣 之毒品必須檢驗其成份、對施用毒品之犯罪嫌疑人必須檢驗 其體內有無毒品代謝反應、對於查扣之槍砲彈藥必須檢驗有 無殺傷力、對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案件必須鑑定是否屬於保 育類動物案件等),認為當然有鑑定之必要者,經參看法務 部92年5月20日法檢字第092080203號函送之法務部「因應刑 事訴訟法修正工作小組」研討之刑事訴訟法修正相關議題第 21則之共識結論,以及臺灣高等法院於92年8月1日舉行之刑 事訴訟法新制法律問題研討會第三則法律問題研討結果之多 數說(載於司法院92年8月印行「刑事訴訟法新制法律問題 彙編」第15頁至第18頁),基於檢察一體原則,得由該管檢 察長對於轄區內之案件,以事前概括選任鑑定人或囑託鑑定 機關(團體 )之方式,俾便轄區內之司法警察官、司法警 察對於調查中之此類案件,得即時送請事前已選任之鑑定人 或囑託之鑑定機關(團體)實施鑑定,該鑑定人或鑑定機關 (團體)亦應視同受承辦檢察官所選任或囑託而執行鑑定業 務,其等出具之書面鑑定報告應屬刑事訴訟法第206條所定 之傳聞例外,當具有證據能力(參看法務部92年9月1日法檢 字第09200350 83號函)。從而,本件扣案之被告尿液,均 經由查獲之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楊梅分局依法務部 、轄區檢察長事前概括之選任,而委由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並出具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自應認均具有證據 能力而得為本件之證據。 二、本判決以下所引用之非供述證據,均與本件事實具有自然關 聯性,且核屬書證、物證性質,又查無事證足認有違背法定 程序或經偽造、變造所取得等證據排除之情事,復經本院依 刑事訴訟法第164條、第165條踐行物證、書證之調查程序, 況檢察官及被告對此部分之證據能力亦均不爭執,是堪認均 具有證據能力。 貳、實體部分: 一、訊據被告江金財對於上開事實坦承不諱,復有如附表「書證 」欄所示之證據資料等在卷可稽,本件事證明確,被告上揭 犯行,已堪認定,應予依法論科。 二、核被告就事實欄一㈠、㈡、㈢所為,均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10條第1項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就事實欄一㈣所為,係犯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第2項之施用第一級、第二 級毒品罪。被告施用毒品前持有毒品之低度行為,應為施用 毒品之高度行為吸收,不另論罪。被告就事實欄一㈣係以一 行為同時施用第一、二級毒品,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 55條規定,從較重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處斷。被告所犯4罪 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又按最高法院刑 事大法庭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660號裁定意旨「被告構成累 犯之事實及應加重其刑之事項,均應由檢察官主張並具體指 出證明之方法後,經法院踐行調查、辯論程序,方得作為論 以累犯及是否加重其刑之裁判基礎。」等語。本件起訴書已 載明被告係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累犯,而該次執行完畢構成累 犯之罪名係與被告於本件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相同之罪名, 被告上開構成施用第一級毒品罪之累犯之事實亦經本院於審 理時提出該項事實命檢察官及被告表示意見在案,復有臺灣 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775號解釋及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660號 裁定意旨為個案情節審酌後,足認被告本次施用第一級毒品 犯行確有「刑罰反應力薄弱」之情狀,加重最低本刑對其人 身自由所為限制自無過苛之侵害,是認本件均應依刑法第47 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至被告構成累犯之罪名既僅有與被 告於本件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相同罪名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 ,本件就被告施用第二級毒品罪部分,本無從認其有何「刑 罰反應力薄弱」之情狀,然其既同時施用第一、第二級毒品 ,而僅構成一罪,是加重施用第一級毒品罪刑時,自已含施 用第二級毒品罪之部分。另按刑法第62條所規定之自首,以 對於未發覺之罪,向有偵查權之機關或公務員自承犯罪,進 而接受裁判為要件;而具有裁判上一罪或實質上一罪關係之 犯罪,苟全部犯罪未被發覺前,行為人僅就其中一部分犯罪 自首,仍生全部自首之效力(最高法院107年台上字第821號 判決意旨參照)。經查:就事實欄一㈡部分,被告經警盤查 ,主動坦承112年9月12日有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並配合 警方採尿送驗,有被告之警詢筆錄可參(見112毒偵5638卷 第8頁),應認被告在職司犯罪偵查之公務員發覺前即承認 犯罪,並自願接受裁判,合於自首之要件,依刑法第62條前 段規定減輕其刑,並先加後減。至被告其餘各次經查獲採尿 ,雖於鑑驗前向警自承施用毒品之行為,然其所供承之施用 時間均已過海洛因代謝期間,不能認為對於犯罪行為自首, 併此指明。爰審酌被告各次犯行尿液中所含安非他命類、鴉 片類代謝物之濃度(見附表「代謝物濃度」欄)、被告係於 最近一次觀察勒戒完畢後,第二犯至第五犯施用第一級毒品 罪及第一犯施用第二級毒品罪(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 錄表附卷可稽)、被告同時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足致毒 品用量增加,對於健康危害甚鉅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 示之刑,並就得易科罰金之部分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被告於本案前後另犯他罪,是不在本案定其應執行之刑。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毒品危害防制條 例第10條第1項、第2項,刑法第11條前段、第47條第1項、第62 條前段、第55條、第41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郭印山、徐銘韡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刑事審查庭法 官 曾雨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翁珮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表: 編號 犯罪事實 書證 代謝物濃度 宣告刑 1 事實欄一㈠ ①自願受採尿同意書 ②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楊梅分局被採尿人尿液暨毒品真實姓名與編號對照表 ③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檢驗報告 檢驗結果判定為嗎啡陽性,嗎啡濃度812ng/ml。未檢出可待因。 江金財施用第一級毒品,處有期徒刑柒月。 2 事實欄一㈡ ①自願受採尿同意書 ②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實驗室-台北112年9月28日(檢體編號D-0000000)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 ③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 ①可待因濃度高達13162ng/ml ②嗎啡濃度高達000000ng/ml 江金財施用第一級毒品,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台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3 事實欄一㈢ ①自願受採尿同意書 ②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楊梅分局查獲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尿液」初步鑑驗報告單及照片、真實姓名與尿液、毒品編號對照表、查獲施用(持有)毒品案件經過情形紀錄表 ③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實驗室-台北112年9月28日(檢體編號Z000000000000)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 ①可待因濃度高達8398ng/ml ②嗎啡濃度高達53333ng/ml 江金財施用第一級毒品,處有期徒刑柒月。 4 事實欄一㈣ ①自願受採尿同意書 ②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楊梅分局真實姓名與尿液、毒品編號對照表、查獲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尿液」初步鑑驗報告單、查獲施用(持有)毒品案件經過情形紀錄表 ③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實驗室-台北112年9月28日(檢體編號Z000000000000)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 ①安非他命濃度為202ng/ml ②甲基安非他命濃度為750ng/ml ③可待因濃度高達7499ng/ml ④嗎啡濃度高達70474ng/ml 江金財施用第一級毒品,處有期徒刑拾壹月。

2024-10-25

TYDM-113-審易-1344-2024102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