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王秋麗

共找到 4 筆結果(第 1-4 筆)

投金簡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洗錢防制法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投金簡字第27號 公 訴 人 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紀懿峻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 度偵字第7825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 ,爰不經通常訴訟程序(原案號:114年度金訴字第77號),裁 定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紀懿峻幫助犯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十九條第一項後段之一般洗錢 罪,處有期徒刑陸月,併科罰金新臺幣伍萬元,有期徒刑如易科 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壹、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補充被告紀懿峻於本院審 理時坦認犯行之自白外,餘均引用如附件起訴書之記載。 貳、論罪科刑 一、新舊法比較   被告行為後,洗錢防制法關於一般洗錢罪之規定,業於民國 113年7月31日修正公布、同年8月2日起生效施行。被告所犯 一般洗錢罪,依113年7月31日修正公布前之洗錢防制法第14 條第1項規定,其法定刑為有期徒刑2月以上7年以下,而被 告於偵查中及本院審理時,均自白其本案幫助一般洗錢犯行 ,則如依被告行為時(即112年6月16日修正生效後、113年8 月2日修正生效前)之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項及幫助犯之規 定減輕其刑後,其處斷刑範圍為有期徒刑15日以上5年以下 (5年刑之上限乃因被告本案所亦犯之幫助詐欺取財罪乃幫 助一般洗錢罪之特定前置犯罪,而幫助詐欺取財罪之法定最 重本刑,依刑法第339條第1項規定,僅有期徒刑5年,故如 按行為時之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第16條第2項及幫助犯 之減刑規定,對被告本案幫助一般洗錢犯行論罪科刑,其刑 之上限先自7年減輕至6年11月【幫助犯為得減,故僅調整處 斷刑下限】,復適用行為時之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3項規定 ,再限縮至5年);又若依113年8月2日起生效施行之修正後 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規定,其法定刑為有期徒刑6月 以上5年以下,因被告符合偵審自白要件,業如前敘,又無 積極證據可證明有實際獲取犯罪所得(詳後述),不生應否 繳回之問題,自亦符合113年8月2日起生效施行之修正後洗 錢防制法第23條第3項前段規定之減刑要件,則適用該修正 後減刑規定及幫助犯減刑規定之結果,其處斷刑範圍即為有 期徒刑1.5月以上4年11月以下(幫助犯為得減,故僅調整處 斷刑下限)。經適用與本案新舊法罪刑相關事項之結果,依 刑法第35條第2項規定為比較後,舊法之最高度刑(5年)長 於新法(4年11月),自以舊法為重,則行為時即修正前之 洗錢防制法規定於本案既非有利於被告,應適用113年8月2 日起生效施行之修正後洗錢防制法規定論處。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 幫助詐欺取財罪,及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修正後洗錢 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之幫助一般洗錢罪。被告係以一配 合詐欺成員指示,提供金融帳戶資料予詐欺成員使用之幫助 行為,使詐欺成員得以之作為收受詐騙款項之工具,進而訛 騙本案受詐騙之複數人等,致其等陸續匯入款項至本案金融 帳戶,乃以單一之幫助詐欺行為,侵害多數遭詐騙之人之財 產法益,為同種想像競合犯。又被告之行為同時使詐欺成員 經由掌控金融帳戶資料之使用權限,進而掩飾犯罪所得之真 正去向、所在,是被告所犯上開幫助詐欺取財罪、幫助一般 洗錢罪,成立異種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條前段規定, 從較重之幫助一般洗錢罪論處。 三、被告未實際參與洗錢等犯行,所犯情節較正犯輕微,爰依刑 法第30條第2項規定,按正犯之刑減輕之,且於偵查中及本 院審理時,就本案幫助一般洗錢犯行部分有所自白,復無犯 罪所得繳回問題,應適用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23條第3項前 段規定減輕其刑,並依法遞減輕之。 四、爰以行為人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自身雖未實際參與詐欺取 財及洗錢犯行,但其配合詐欺成員指示,提供金融帳戶資料 給詐欺成員作非法使用,造成執法機關不易查緝犯罪行為人 ,危害社會治安、助長犯罪風氣,復未能與本案遭詐騙而受 有財損之人成立調、和解並賠償損害,誠值非難;然慮及被 告始終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兼衡其於本院審理時自陳之教 育程度、職業及家庭生活經濟狀況,暨檢察官、被告對刑度 之意見、本案遭詐騙之人數及金額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 所示之刑,並諭知易刑處分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五、被告陳稱其未因從事本案幫助洗錢等犯行而實際獲有報酬(   院卷頁35),且依卷存資料,亦無證據可以證明被告所述為 不實,則被告既無實際取得或保有任何本案幫助洗錢等犯行 之款項、所衍生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或從事犯罪行為之報 酬,自不生適用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25條第1項、第2項,或 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及第3項規定,對被告宣告沒收本案洗 錢犯罪款項,或沒收犯罪所得併追徵價額之問題。 參、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肆、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表明上訴   理由,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洪英丰提起公訴,檢察官石光哲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南投簡易庭  法 官 陳育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均須 按他造當事人之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 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林儀芳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19條 有第二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併科新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 臺幣1億元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千萬元 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0條 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 亦同。 幫助犯之處罰,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 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7825號   被   告 紀懿峻 男 31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南投縣○○鄉○○巷0○0號               居高雄市○○區○○街0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 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紀懿峻明知依一般社會生活之通常經驗,本可預見將金融機 構帳戶提供不相識之人使用,可能幫助犯罪集團作為不法收 取他人款項之用,並協助詐欺集團成員隱匿其等犯罪所得, 竟仍不違其本意,基於幫助詐欺取財及洗錢之不確定故意, 藉由通訊軟體LINE(下稱LINE)與真實姓名、年籍均不詳之 某詐欺集團成員聯繫加LINE,而依該成員指示,申辦國泰世 華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之帳戶(下稱國泰銀行外匯 帳戶),並於民國113年5、6月間透過LINE告知該成員其所申 辦國泰銀行外匯帳戶、國泰世華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 號、遠東銀行0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分別稱國泰銀 行帳戶、遠東銀行帳戶,合稱國泰銀行等3帳戶)之網路銀行 帳號及密碼,並依指示設定約定帳戶。嗣該詐欺集團成員取 得國泰銀行等3帳戶之資料後,基於詐欺取財及掩飾、隱匿 詐欺犯罪所得去向及所在之洗錢犯意聯絡,以假投資之方式 ,詐騙附表所示之人,致渠等均陷於錯誤,因而於附表所示 之匯款時間,將附表所示之金額轉、匯入附表所示之帳戶內 ,旋遭轉帳一空,以此方式製造金流斷點,隱匿詐欺犯罪所得 去向。嗣經附表所示之人轉帳後察覺有異,報警處理而查獲 上情。 二、案經附表所示之人均訴由南投縣政府警察局南投分局報告偵 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紀懿峻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被告坦承國泰銀行等3帳戶為其所申辦,伊跟貸款公司業務人員加LINE,該人員告知伊審核後跟伊說伊貸款分數不夠,可以透過將金流匯入伊銀行帳戶之方式,讓伊帳戶資金流通比較多筆, 伊就依照對方指示,於113年5、6月間,將國泰銀行等3帳戶透過LINE傳送其帳號、密碼、網路銀行帳戶及密碼等語。 2 ①如附表所示之人於警詢中之證述 ②如附表所示之人提供之對話紀錄、交易明細擷圖資料等 ③被告所申辦國泰銀行等3帳戶之開戶基本資料及交易明細表 證明如附表所示之人遭詐騙後轉帳至國泰銀行等3帳戶之事實。 3 被告國泰銀行等3帳戶之基本資料、交易明細 附表之人受騙匯款至國泰銀行等3帳戶後,旋遭轉匯其他帳戶,而製造金流斷點,隱匿詐欺犯罪所得、去向之事實。 4 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各司法警察機關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受(處)理案件證明單、陳報單 證明如附表所示之人因遭本案詐欺集團詐騙而報警之事實。 二、被告將其申辦之國泰銀行等3帳戶之資料提供予姓名、年籍 不詳之詐欺集團成員,嗣本案詐欺集團不詳成員對如附表所 示之告訴人施以詐術,致渠等均陷於錯誤,因而依指示轉帳 、匯款至附表所示之帳戶內,是被告所為固未直接實行詐欺 取財、掩飾、隱匿詐欺犯罪所得去向及所在之構成要件行為 ,惟其交付帳戶資料之行為,確對本案詐欺集團成員遂行詐 欺取財、掩飾、隱匿詐欺犯罪所得去向及所在資以助力,有 利詐欺取財及洗錢之實行,在無積極證據足證被告係以正犯 而非以幫助犯之犯意參與犯罪之情形下,應認其所為係幫助 犯而非正犯行為。查洗錢防制法於112年6月14日修正公布, 並於同年月16日施行,其中增訂第15條之2(於113年7月31 日修正公布,於同年0月0日生效施行改列為第22條)關於無 正當理由而交付、提供帳戶、帳號予他人使用之管制予處罰 規定,並於該條第3項針對惡性較高之有對價交付、一行為 交付或提供合計3個以上帳戶、帳號,及裁處後5年以內再犯 等情形,科以刑事處罰。揆諸立法理由所載敘:「有鑑於洗 錢係由數個金流斷點組合而成,金融機構、虛擬通貨平台及 交易業務之事業以及第三方支付服務業,依本法均負有對客 戶踐行盡職客戶審查之法定義務,任何人將上開機構、事業 完成客戶審查後同意開辦之帳戶、帳號交予他人使用,均係 規避現行本法所定客戶審查等洗錢防制措施之脫法行為,現 行實務雖以其他犯罪之論處,惟主觀犯意證明困難,影響人 民對司法之信賴,故有立法予以截堵之必要」等旨,可見本 條之增訂,針對司法實務上關於提供人頭帳戶行為之案件, 常因行為人主觀犯意不易證明,致使無法論以幫助洗錢罪或 幫助詐欺罪之情形,以立法方式管制規避洗錢防制措施之脫 法行為,截堵處罰漏洞。易言之,洗錢防制法第15條之2第3 項(於113年7月31日修正公布,於同年0月0日生效施行改列 為第22條第3項)刑事處罰規定,係在未能證明行為人犯幫 助詐欺取財、幫助洗錢等罪時,始予適用。倘能逕以該等罪 名論處,依上述修法意旨,即欠缺無法證明犯罪而須以該條 項刑事處罰規定截堵之必要,自不再適用該條項規定,最高 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3769號判決可資參照。本案被告行為 後,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於113年7月31日修正公布,於 同年0月0日生效施行改列為第19條第1項,該條後段就金額 未達1億元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本案修正後 新法有利於被告,經比較新舊法之結果,應依刑法第2條第1 項後段規定,適用修正後之上開規定。核被告所為,係犯刑 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及刑法 第30條第1項前段、洗錢防制法第2條第1款、洗錢防制法第1 9條第1項後段之幫助隱匿、掩飾特定犯罪所得去向、所在之 幫助洗錢等罪嫌。被告以一提供國泰銀行等3帳戶之幫助行 為,同時觸犯幫助詐欺取財及幫助洗錢等罪,且侵害數被害 人之財產法益,為想像競合犯,請依刑法第55條前段規定, 從一重之幫助洗錢罪處斷。又被告係基於幫助之犯意而為之 ,請依刑法第30條第2項規定,按正犯之刑減輕之。末本案 並無積極證據足認被告因提供國泰銀行等3帳戶之資料有獲 取任何對價,爰不予聲請宣告沒收,附此敘明。 三、南投縣政府警察局南投分局已於113年10月12日依洗錢防制 法第22條第2項之規定,對被告裁處告誡,有該分局案件編 號00000000000-00書面告誡可按,併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檢 察 官 洪英丰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 凃乃如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0條 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 亦同。 幫助犯之處罰,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 50 萬元以 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洗錢防制法第2條 本法所稱洗錢,指下列行為: 一、隱匿特定犯罪所得或掩飾其來源。 二、妨礙或危害國家對於特定犯罪所得之調查、發現、保全、沒   收或追徵。 三、收受、持有或使用他人之特定犯罪所得。 四、使用自己之特定犯罪所得與他人進行交易。 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 有第 2 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 刑,併科新臺幣 1 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 未達新臺幣一億元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 臺幣 5 千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被害人 詐騙方式 匯款時間 匯款金額 (新臺幣) 匯入帳戶 1 張財添 (提告) 假投資 ①113年6月21日13時27分許 ②113年6月24日14時42分許 ①66萬4,000元 ②200萬5,000元 被告之國泰銀行帳戶 2 王秋麗 (提告) 假投資 113年6月25日13時49分許 380萬元(折合港幣91萬1,000元) 被告之國泰銀行帳戶(並於同日13時53分許匯入被告之國泰銀行外匯帳戶) 3 阮婉琳 (提告) 假投資 113年6月27日12時48分許 100萬元 被告之遠東銀行帳戶

2025-03-03

NTDM-114-投金簡-27-20250303-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144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甲○○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6 802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失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罪,處有期徒刑5月,如易科 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   犯 罪 事 實 甲○○為嘉義市○區○○○路000巷00弄00號建築物之共有人,獨居在 該處。其於民國113年1月20日上午4時59分許,在上址住宅廚房 烹煮食物時,本應注意隨時留意烹煮情形,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 ,以防止不慎發生火災,而依當時情形,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 甲○○仍疏忽注意,未留意烹煮情形,導致煮食食物溢出鍋外而引 燃起火。甲○○見狀始試圖滅火未果,因而逃離該處,火勢自該住 宅廚房南側牆面中間瓦斯爐附近起燃後延燒,導致該住宅之屋頂 、牆面燬損而燒燬,再延燒至林森東路691巷60弄12號、10號, 致前開房屋燒燬(如附表編號1、2所示);林森東路000巷00弄0 0號、00號雖未損及房屋主要結構,然屋內之物品亦因而燒燬( 如附表編號5、6所示),致生公共危險。   理 由 一、程序部分 (一)本判決參考司法院107年3月28日「刑事判決精簡原則」製 作。 (二)本判決所引以下證據之證據能力部分因當事人均未爭執, 依上開原則,不予說明。 二、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警詢及本院審理中均坦承不諱( 警卷第3-7頁、本院卷第72、76頁),並有證人王秋麗、黃 雅蕙、郭金玉、洪素眞、李采玲、陳錦鳳、蕭文福於警詢中 之證述(警卷第13-16、19-22、25-28、31-34、37-40、43- 46、49-52頁、偵卷第17-20頁)、嘉義市政府消防局嘉市消 調字第1130800079號函及所附火災原因調查鑑定書在卷可證 。 三、論罪科刑 (一)按所謂燒燬,係指燃燒毀損之意,亦即標的物已因燃燒結 果喪失其效用而言(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2608號、87 年度台上字第1719號刑事判決意旨參照);又刑法第173 條第2項失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現有人所在之建築 物)罪,其燒燬係指該住宅(建築物)主要部分或效用滅 失,如該住宅(建築物)本身尚未達喪失其效用之程度, 因該罪並無處罰未遂犯之規定,則行為人自係觸犯刑法第 175條第3項之失火罪(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2495號、 71年度台上字第6583號刑事判決意旨足參),是以刑法第 173條第2項、第174條第3項之「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 ,自須「住宅構成之重要部分」已達喪失其效用之程度。 (二)如附表編號1、2所示之住宅部分,木質天花板受燒碳化燬 損垮落或燒失,應已達燒燬之程度。至如附表編號5、6所 示之住宅部分,係受有如附表編號5、6「受損情形」欄所 載受損情況,此部分住宅主體結構並未受影響,難謂已達 喪失該住宅本身效用之程度。 (三)被告以一失火行為,燒燬如附表編號1、2之住宅,附表編 號5、6所示住宅內之物品。本應就附表編號1、2部分,論 以刑法第173條第2項之罪;就附表編號5、6部分,則應論 以刑法第175條第3項之罪名。惟刑法第173條至第176條之 公共危險罪,其直接被害法益為一般社會之公共安全,雖 私人之財產法益亦同時受其侵害,但各該罪係列入公共危 險罪章,自以社會公安之法益為重,故以單一放火或失火 行為燒燬多家房屋,或燒燬對象縱有不同,均仍僅構成單 純一罪。是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73條第2項之失火燒 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罪。 (四)爰審酌因被告之過失行為,導致如附表編號1、2房屋之居 住者無家可歸,家當付之一炬,如附表編號5、6房屋之居 住者亦須支付相當費用修繕房屋,犯罪所造成之損害非輕 。被告坦承犯行,其領有中度身心障礙手冊(本院卷第81 頁),111、112年均未有收入(本院卷第83、85頁)。被 告自陳:工專肄業,先前在舞廳、電動玩具工作,其餘工 作都沒有長久。本案事發時為獨居、無業。本案事發後, 又再次因煮東西燒到手,目前因手部燒燙傷勢無法工作, 未有收入,生活靠親戚幫助。對鄰居不好意思,總是要賠 償給人家,但現在沒有工作,要等我找到工作才有辦法等 語(本院卷第77-78頁)。陪同被告到庭之被告姊夫表示 :被告之前酗酒,長期沒有工作,母親去世後心情不好。 火災發生前,被告精神正常。但不知道是火災嚇到還是撞 到頭,被告常常問今天星期幾,才帶他去給醫生看,被告 有失智症等語(本院卷第72、77頁)。被告目前未能賠償 被害人所受損害,及告訴人王秋麗、黃雅蕙、被害人郭金 玉、洪素眞、李采玲對本案之意見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 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五)不另為無罪諭知部分:   1、公訴意旨另以:本件被告之行為,尚造成附表編號3、4、 7之損害,認被告就此部分亦同為刑法第173條第2項之失 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所及。   2、然依嘉義市政府消防局113年2月17日嘉市消調字第113080 0079號函及所附之現場照片可知,附表編號3、4係受有內 部空間牆面及物品附著煙粒子燻黑,未受火勢直接波及。 亦即不僅住宅未達燒燬程度,內部物品亦無證據遭燒燬。 附表編號7,係鐵皮外牆輕微受熱燒烤。卷內並無證據證 明附表編號3、4、7住宅內之物品已達燒燬之程度,與刑 法第173條第2項、第175條第3項之構成要件均不該當。檢 察官所提出之證據既不足以證明被告確有上開被訴犯行, 本應諭知被告無罪,然因此部分與前開認定被告有罪部分 ,為實質上一罪之關係,爰不另為無罪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依刑事裁判精簡 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文),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賴韻羽提起公訴,檢察官葉美菁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鄭諺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李玫娜 附錄論罪法條 刑法第173條第2項 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或現有人所在之建築物、礦坑、火車 、電車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機者,處無 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失火燒燬前項之物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 下罰金。 附表: 編號 被害住戶 房屋(住宅)門牌 受損情形 1 王秋麗 林森東路000巷00弄12號 客廳:北側牆面受燒碳化情形以西端較嚴重,向東漸輕,下部擺放木櫃及塑鞋架附著煙粒子燻黑,未受火勢直接波及;南側木質牆面受燒碳化燒穿及粉飾牆面灼燒燒白情形以東端上部較嚴重,向西漸輕;西側木質牆面受燒碳化燒穿及粉飾牆面灼燒燒白情形以中間偏北端較嚴重,向兩側漸輕;東側木質牆面受燒碳化燒穿及粉飾牆面灼燒燒白情形以中間偏北端較嚴重,向兩側漸輕。 臥室1:北側牆面受燒碳化燒白情形以東端較嚴重,向西漸輕;西側牆面受燒碳化燒白情形以北端較嚴重,向南漸輕;南側牆面受燒碳化燒白情形以東端較嚴重,向西漸輕;東側牆面受燒碳化燒白情形以北端較嚴重,向南漸輕。 臥室2:牆面受燒碳化燒白情形以南側牆面東端較嚴重,向北漸輕,擺放木衣櫃受燒碳化燬損情形以上部東端較嚴重。 倉庫1:牆面受燒碳化燒白情形以東側較嚴重,向西漸輕,下部靠牆擺放木櫃受燒碳化燒失情形以南端較嚴重。 倉庫2:粉飾牆面受燒碳化剝落情形以東側較嚴重,向西漸輕,木質天花板殘存木支架受燒碳化燒失情形以南端較嚴重;西側木質牆面受燒垮落嚴重,殘存木支架受燒碳化情形以南端較嚴重,向北漸輕。 廚房及廁所:廁所牆面受燒碳化磁磚龜裂情形以北側較嚴重,向南漸輕,木質天花板殘存木支架受燒碳化燒失情形以北端較嚴重;廚房西側上部鐵皮牆面灼燒燒白變色及下部粉飾牆面受燒碳化燒白情形以南端較嚴重,向北漸輕,洗衣機及冰箱灼燒燒白變色情形以東端較嚴重;廚房北側粉飾牆面受燒碳化燒白情形以東端較嚴重,向西漸輕,下部擺放木架受燒碳化情形以東端較嚴重;廚房東側牆面受燒碳化磁磚掉落情形以北端較嚴重,向南漸輕,屋頂鐵皮灼燒燒白變色情形以東北端較嚴重;廚房南側鐵皮牆面灼燒燒白變色情形以東端較嚴重,向西漸輕,抽油煙機灼燒變色情形以上部較嚴重,上部鋁框灼燒燬損及下部木櫃受燒碳化情形以東端較嚴重。 2 蕭福信 已歿 林森東路000巷00弄10號 客廳:南側牆面附著煙粒子燻黑,下部靠牆擺放物品受燃掉落物局部燒蝕灼黑;西側牆面灼燒燒白情形以南端較嚴重,向北漸輕,下部靠牆擺放物品受燃燒掉落物局部燒蝕灼黑;北側牆面灼燒燒白情形以東端較嚴重,向西漸輕,下部靠牆擺放物品受燃燒掉落物局部燒蝕灼黑,木質天花板受燒碳化燬損垮落情形以南端較嚴重;東側牆面灼燒燒白情形以南端較嚴重,向北漸輕,木瓦屋頂受燒碳化情形以東南端較嚴重。 臥室1:塑質牆面灼燒焦熔垂落情形以東北端較嚴重,木質天花板受燒燬損情形以東端較嚴重,擺放物品附著煙粒子燻黑,未受火勢直接波及。 臥室2:牆面及擺放物品附著煙粒子燻黑,未受火勢直接波及,木質天花板受燒碳化燒穿情形以西北端較嚴重。 臥室3:南側牆面受燒碳化及下部擺放衣櫃受熱火烤情形以東端較嚴重,向西漸輕;東側粉飾牆面灼燒燒白情形以北端較嚴重,向南漸輕,下部擺放床頭櫃受燒碳化情形以北端較嚴重;北側粉飾牆面灼燒燒白情形以東端較嚴重,向西漸輕,木瓦屋頂灼燒掉落燬損情形以東端較嚴重;西側粉飾牆面灼燒燒白掉落燬損情形以北端較嚴重,向南漸輕。 玄關:牆面及擺放物品附著煙粒子燻黑,未受火勢直接波及。 廚房及廁所:洗衣機附近空間牆面及物品附著煙粒子燻黑,未受火勢直接波及;廁所空間牆面及物品附著煙粒子燻黑,未受火勢直接波及,塑質天花板灼燒垮落情形以東端較嚴重;廚房西側牆面受燒碳化及木質天花板殘存木支架受燒碳化燒細情形以北端較嚴重,向南漸輕,下部擺放物品受掉落物局部燒蝕灼黑;廚房北側牆面受燒碳化情形以西端較嚴重 ,向東漸輕,下部擺放物品受掉落物局部燒蝕灼黑;廚房南側牆面受燒碳化情形以東端較嚴重,向西漸輕,下部擺放物品灼燒燬損情形以東端較嚴重;廚房東側牆面受燒碳化及殘存木支架受燒碳化燒細燒失情形以南端較嚴重,向北漸輕,下部擺放物品灼燒燬損情形以東端較嚴重,抽油煙機灼燒變色情形以東端較嚴重。 3 黃雅蕙 林森東路691巷60弄8號 內部空間牆面及物品附著煙粒子嚴重燻黑,未受火勢直接波及。 4 郭金玉 林森東路000巷00弄6號 內部空間牆面及物品附著煙粒子燻黑,未受火勢直接波及。 5 洪素眞 林森東路000巷00弄11號 西北側角落塑質天花板灼燒焦熔垂落,其餘內部空間牆面及物品均完好,未受火勢波及。 6 李采玲 林森東路000巷00弄9號 東北側角落上部木質牆面受燒碳化燒穿,其餘內部空間牆面及物品均完好,未受火勢波及。 7 陳錦鳳 林森東路000巷68號 西側鐵皮外牆受熱火烤,內部空間牆面物品未受火勢波及。

2025-02-13

CYDM-113-易-1144-20250213-1

聲自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准許提起自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自字第216號 聲 請 人 即 告訴人 新史資產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送臺北市○○區○○路000號0樓之0(送達代收人吳磺慶律師) 兼法定代理人 林冠谷 送臺北市○○區○○路000號0樓之0(送達代收人吳磺慶律師) 代 理 人 吳磺慶律師 被 告 林冠羣 上列聲請人即告訴人因被告侵占等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檢察署檢 察長中華民國113年8月12日113年度上聲議字第7901號駁回再議 之處分(原不起訴處分案號: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續 字第490號),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告訴人不服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認再議為無理由 之駁回處分者,得於接受處分書後10日內委任律師提出理由 狀,向該管第一審法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依法已不得提起 自訴者,不得為前項聲請。但第321條前段或第323條第1項 前段之情形,不在此限,刑事訴訟法第258條之1第1項、第2 項分別定有明文。查聲請人即告訴人新史資產管理顧問股份 有限公司(下稱聲請人公司)及聲請人即聲請人公司之法定 代理人林冠谷(下稱聲請人)對被告林冠羣提出刑法第335 條第1項侵占罪、同法第342條背信罪之告訴,經臺灣臺北地 方檢察署(下稱臺北地檢署)檢察官於113年6月30日以112 年度偵續字第490號為不起訴處分(下稱112偵續490不起訴 處分書),復經臺灣高等檢察署(下稱高檢署)檢察長於11 3年8月12日以113年度上聲議字第7901號處分書,認為再議 無理由而為駁回再議之處分,該處分書於113年8月15日送達 予聲請人公司之送達代收人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臺北 地檢署112年度偵續字第490號全卷(下稱偵續卷)、112年 度偵字第29784號全卷(下稱偵卷)、高檢署113年度上聲議 字第7901號全卷(下稱上聲議卷)核閱無訛,嗣聲請人公司 於113年8月26日(不變期間之末日即113年8月25日為星期日 ,故順延至113年8月26日為末日)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具狀向 本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等情,有各該處分書、高檢署發回命 令、送達證書、刑事聲請許可自訴狀上本院收狀戳章(見上 聲議卷第2至4頁、第10至11頁反面、本院卷第5頁)在卷可 稽,核聲請人公司之聲請合於「再議前置原則」及「強制律 師代理」之要件,並於法定聲請期間提出聲請,與法定程序 相符,且查無聲請人公司及聲請人有何依法已不得提起自訴 之情形,故聲請人之聲請程序核屬適法。  二、原告訴意旨略以:   聲請人公司之董事長為聲請人,其胞弟即被告林冠羣則為聲 請人公司之董事,為聲請人公司全體股東處理事務之人,本 應盡善良管理人注意及忠實義務,為聲請人公司謀取利益,避免 聲請人公司承受財產上風險或損害。因聲請人長期居留國外 ,遂將聲請人公司大小章委由會計人員王秋麗保管,詎被告 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侵占之犯意,於107年間某 日,自王秋麗處取得公司大小章後拒絕返還,侵占入己。復 於111年7月間,意圖為自己不法之利益,基於背信之犯意, 利用其持有聲請人公司大小章之機會,使法院訴訟文書持續 寄送至被告掌控之地址,致聲請人全然不知聲請人公司之監 察人劉立恩與被告於111年8月24日在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下 稱士林地院)達成訴訟上和解,擅自將聲請人公司持有英屬 開曼群島Spirit Scientific Co.,Ltd之普通股550萬股之股 權移轉予被告。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35條第1項侵占及同法 第342條背信等罪嫌。 三、聲請人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意旨如「刑事聲請許可自訴狀」所 載(詳附件)。 四、關於准許提起自訴之審查,刑事訴訟法第258條之3修正理由 第2點雖指出「法院裁定准許提起自訴之心證門檻、審查標 準,或其理由記載之繁簡,則委諸實務發展」,未於法條內 明確規定,然觀諸同法第258條之1修正理由第1點、第258條 之3修正理由第3點可知,裁定准許提起自訴制度仍屬「對於 檢察官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之外部監督機制」,其重點仍在 於審查檢察官之不起訴處分或緩起訴處分是否正確,以防止 檢察官濫權。而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規定「檢察官依偵 查所得之證據,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者,應提起公訴」,此 所謂「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者」,乃檢察官之起訴門檻需有 「足夠之犯罪嫌疑」,並非所謂「有合理可疑」而已。基於 體系解釋,法院於審查應否裁定准許提起自訴時,亦應如檢 察官決定應否起訴時一般,採取相同之心證門檻,以「足認 被告有犯罪嫌疑」為審查標準。又同法第258條之3第4項雖 規定,法院就准許提起自訴之聲請為裁定前,得為必要之調 查。然所謂得為必要之調查,依上揭制度之立法精神,其調 查證據之範圍,應以偵查中曾顯現之證據為限,不可就聲請 人新提之證據再為調查,亦不可蒐集偵查卷以外之證據,否 則將與刑事訴訟法第260條之再行起訴規定,混淆不清,亦 使法院僭越檢察官之職權,而有回復「糾問制度」之虞。是 法院裁定准許提起自訴之前提,必須偵查卷內所存證據已符 合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規定「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 亦即該案件已經跨越起訴門檻。從而,法院就聲請人聲請准 許提起自訴之案件,若依原檢察官偵查所得事證,依經驗法 則、論理法則判斷未達起訴門檻,原不起訴處分並無違誤時 ,即應依同法第258條之3第2項前段之規定,以告訴人之聲 請無理由而裁定駁回之。次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 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2項定有明文 。又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雖不以直接證據為限,間接 證據亦包括在內;然而無論直接或間接證據,其為訴訟上之 證明,須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 實之程度者,始得據為有罪之認定,倘其證明尚未達到此一 程度,而有合理之懷疑存在時,事實審法院復已就其心證上 理由予以闡述,敘明其如何無從為有罪之確信,因而為無罪 之判決,尚不得任意指為違法;刑事訴訟法上所謂認定犯罪 事實之證據,係指足以認定被告確有犯罪行為之積極證據而 言,該項證據自須適合於被告犯罪事實之認定,始得採為斷 罪資料;認定不利於被告之事實,須依積極證據,苟積極證 據不足為不利於被告事實之認定時,即應為有利於被告之認 定,更不必有何有利之證據(最高法院76年台上字第4986號 、29年上字第3105號、30年上字第816號判決先例意旨參照 )。 五、聲請人以前揭聲請意旨聲請准許提起自訴,經本院依職權調 閱偵卷、偵續卷、上聲議卷及其相關卷宗後,認聲請人之聲 請為無理由,分述如下:  ㈠侵占部分  ⒈觀諸聲請人與被告間之電子郵件往來(見臺北地檢署112年度 他字第3530號卷【下稱他卷】第8頁),聲請人先於107年10 月16日傳送電子郵件通知被告:伊將以申辦僑外資法人購取 聲請人公司股份乙事為由,指示王秋麗持聲請人公司大小章 承辦相關業務等情,嗣經被告於同日以電子郵件回覆:伊作 為聲請人公司印章保管者,不能將聲請人公司大章交給外人 等情。是被告雖曾表示其保管公司大章,惟據證人即曾任職 聲請人公司之會計王秋麗於偵查中結證稱:伊自101年間任 職於聲請人公司擔任會計迄108年,聲請人公司之大小章係 由伊保管,聲請人曾要求伊辦理聲請人公司之僑外股本投資 ,然之後沒有辦成,嗣被告向伊拿取聲請人公司大章稱要自 己保管,這是於辦理僑外股本投資前後發生之事,因伊每個 月要代轉聲請人公司之房租,該大章也是銀行章,故伊與被 告間來回拿幾次大章後,被告就將聲請人公司大章還給伊, 之後該大章就一直在伊這裡,伊於108年離職時將聲請人公 司印章交給總經理謝建興等語(見他卷第41頁反面)。核與 被告於偵查中稱:伊只知道印章由王秋麗保管,王秋麗離職 之後就不知道係由何人保管印章等語相符(見他卷第42頁) 。  ⒉是被告固然曾於聲請人主張要辦理僑外投資時於電子郵件中 稱印章由其保管,惟證人王秋麗結證於聲請人表示要辦理僑 外投資前後期間,被告雖曾向其拿取過聲請人公司大章,惟 當證人王秋麗須辦理聲請人公司房租轉帳事宜時,被告會將 大章交回給其,且嗣後被告業將該大章交由其保管,聲請人 公司之印章由其保管迄其離職時,方將聲請人公司印章交付 謝建興等語明確,證人王秋麗與被告、聲請人間均無親誼、 利害關係,且於偵查中具結作證,應無甘冒偽證罪之風險為 不實之證述,可認其前開證述可信,足見聲請人公司之大章 雖曾一度由被告取走,然被告於聲請人公司有使用大章需求 時仍會將大章返還,且嗣被告業將該大章返還王秋麗由其保 管,被告是否確實持有聲請人公司之大小章已屬有疑。  ⒊聲請人另提出催告被告交付印章之存證信函暨所附之聲請人 公司董事會議事錄、聲請人公司員工林麗卿催告被告返還印 章之對話紀錄(見他卷第10至12、14至16頁),然上開資料 至多僅足證明聲請人曾委由律師及林麗卿催告被告交付聲請 人公司大小章,均無從證明被告確持有該等印章,聲請人另 主張傳訊謝建興到庭作證,而經臺北地檢署檢察官傳喚證人 謝建興到庭作證,惟謝建興因病治療中無法到庭乙節,亦有 該署辦案進行單及點名單、謝建興之陳報狀暨檢附之振興醫 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113年2月16日診斷證明書可參(見偵續 卷第57、59、63、65、73頁),況聲請人係主張被告「自10 7年間」即自王秋麗處取得公司大小章等語(見刑事告訴狀 第1頁,見他卷第2頁),然其主張已與證人王秋麗上開證言 不符,且本案別無其他事證補強聲請人之證述,是難遽為被 告不利之認定。  ㈡背信部分  ⒈聲請人主張被告利用持有聲請人公司大小章機會,使法院訴 訟文書持續寄送至被告掌控之地址,致聲請人不知悉聲請人 公司之監察人劉立恩與被告於111年8月24日在臺灣士林地方 法院達成訴訟上和解云云,惟依卷內事證已難認被告確持有 聲請人公司大小章乙情,業論述如上。  ⒉復查,被告以對聲請人公司主張返還借款為由,向士林地院 聲請核發支付命令,經該院於111年1月27日以111年度司促 字第526號核發支付命令,因聲請人聲明異議,由士林地院 以111年度重訴字第220號民事事件(下稱另案民事事件)審 理,該案係由聲請人公司之監察人劉立恩代表聲請人公司為 被告,且據劉立恩於該案言詞辯論程序中表示:經確認後, 就被告主張支付命令表格編號1至4部分與聲請人公司間確存 有借貸關係,至於其餘部分尚待調取帳冊後方能確認;聲請 人長年在美國沒有回來,也不處理這件事情;聲請人公司有 和解意願等語,嗣經該民事事件承審法官勸諭被告與聲請人 公司和解後,雙方達成和解各節,有聲請人之刑事告訴狀、 士林地院111年度司促字第526號支付命令、111年度重訴字 第220號民事事件言詞辯論筆錄、和解筆錄可參(見他卷第2 頁反面、9頁、偵卷第26至27、29、36、38頁)。  ⒊公司與董事間訴訟,由監察人代表公司,公司法第213條定有 明文。又按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係以合議方式決定公司業務 之執行,於公司與董事間訴訟,為避免董事代表公司恐循同 事之情,損及公司利益,故公司法第213條規定,應由監察 人或股東會另選之人代表公司為訴訟(最高法院103年度台 抗字第603號民事裁定可佐)。查劉立恩係聲請人公司之監 察人,有聲請人公司經濟部商工登記資料可參(見他卷第7 頁),顯見另案民事事件中,係由劉立恩依上開公司法之規 定,以聲請人公司監察人之身分代表聲請人公司與被告間進 行訴訟,可見被告就該案民事事件中,並非受聲請人公司委 任處理事務之人,已與背信罪之為他人處理事務之構成要件 不合。況聲請人身為聲請人公司之法定代理人,於聲請人公 司面臨另案民事事件時,自負有為聲請人公司謀求福祉之權 利及義務,而聲請人既然自承於被告聲請核發支付命令時旋 聲明異議(見他卷第2頁反面),顯見聲請人已知悉被告向 聲請人公司主張返還借款乙情,然迄聲請人公司經士林地院 於111年9月30日以110年度司字第30號民事裁定聲請人公司 應予解散前,聲請人公司已無營業,亦無員工上班,自106 年至108年持續虧損,且聲請人公司之董事長即聲請人自108 年12月19日已出境,且戶籍已遷出國外,有上開民事裁判主 文暨理由可佐(見偵卷第20、21頁),核與劉立恩於另案民 事事件中稱聲請人長年在美國沒有回來,也不處理這件事情 等語(見偵卷第26頁反面)相符,查上開支付命令係於111 年1月27日核發(見他卷第9頁),復被告與聲請人公司係於 111年8月24日於另案民事事件中達成和解(見偵卷第38頁) ,益徵聲請人自108年12月19日出境後已長年未入境,於上 開支付命令核發時及和解筆錄作成時均未曾歸國,既然聲請 人未曾返臺處理聲請人公司所涉之另案民事事件,其對於被 告與聲請人公司間達成和解乙情並不知悉自非違常,且既然 聲請人自出境後未曾歸國,其是否確能知悉聲請人公司之大 小章由何人保管,及其主張被告因持有印章而持續將法院文 書寄至被告掌控之址致其不知悉上開和解內容云云,更屬有 疑,更無從僅憑聲請人不知悉上開和解內容,遽認被告涉犯 背信犯行。 六、綜上所述,臺北地檢署檢察官及高檢署檢察長依據偵查結果 ,認為聲請人2人指訴被告涉犯侵占、背信犯行,犯罪嫌疑 不足,因而分別為不起訴處分及駁回再議處分,於事實調查 程序及相關事證之評價認定,於法均無不合,復無違背論理 法則、經驗法則或證據法則之情事,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意旨 仍以上開不起訴處分、再議處分已為論斷之事項,再為爭執 ,並不足採。況本院依職權調閱全卷審核結果,亦認依現有 證據所能證明被告所涉嫌疑,尚不足以跨越起訴門檻,是本 案亦未存有應起訴之犯罪事實與理由。聲請人猶執前詞聲請 准許提起自訴,其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依刑事訴訟法第258條之3第2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刑事第四庭審判長 法 官 李佳靜                   法 官 郭子彰                   法 官 陳盈呈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程于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2024-12-26

TPDM-113-聲自-216-20241226-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372號 聲 請 人 王秋麗 上聲請人聲請宣告證券無效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229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9月3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2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冠霖 上為正本證明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2  日 書記官 廖日晟    股票附表: 113年度司催字第229號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備考 001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02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03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04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05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06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07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08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09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10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11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12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13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14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15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16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17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18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19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20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21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22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23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24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25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26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27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28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29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30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31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32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33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34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35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36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37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38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39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40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41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42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43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44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45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46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47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48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49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50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51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52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53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54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55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56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57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58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59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60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61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62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63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64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65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66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67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68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69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70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71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72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73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74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75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76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77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78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79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80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81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82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83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84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85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86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87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88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89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90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91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92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93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94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95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96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97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98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099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00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01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02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03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04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05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06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07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08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09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10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11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12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13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14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15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16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17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18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19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20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21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22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23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24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25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26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27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28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29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130 台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88-ND-0000000-0 1 1000

2024-10-22

TCDV-113-除-372-2024102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