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盧勤

共找到 4 筆結果(第 1-4 筆)

輔宣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改定輔助人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輔宣字第67號 聲 請 人 即輔助人 鄒建發 代 理 人 楊朝淵律師(法扶律師) 相對人即受 輔助宣告人 鄒美蓮 關 係 人 鄒建華 鄒美珠 關 係 人 新竹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邱臣遠 上列當事人間改定輔助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改定關係人新竹市政府法定代理人(市長)為相對人鄒美 蓮(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 0號)之輔助人。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緣相對人即受輔助宣告人鄒美蓮(下稱相對 人)前經鈞院以民國112年度監宣字字315號裁定受輔助之宣 告,並選定聲請人為其之輔助人。然聲請人於113年健康狀 況惡化,除曾置換人工髖關節、有腰椎退行性病變外,並曾 因左側腮腺腫瘤而接受手術,迄今仍持續追蹤中,是聲請人 身體狀況不佳,行動不便,而難有能力再擔任相對人之輔助 人,已不適任相對人之輔助人,從而如其繼續擔任輔助人, 並不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是聲請人向鈞院聲請為相對人 改定輔助人。而相對人未婚、無子女,其父母鄒士邦、鄒盧 勤均已死亡,其有5名兄弟姐妹,其中大姊鄒金蓮、大弟鄒 建章亦均已死亡,聲請人,關係人鄒建華、鄒美珠分別為其 之三弟、二弟、胞妹。而關係人鄒建華及鄒美珠較諸聲請人 均更為年邁,且身體及健康狀況較諸聲請人甚至均更為惡劣 ,加以其等經聲請人詢問亦均表明無擔任輔助人之意願,是 其等均更無適任之可能。兩造均設籍新竹市,新竹市政府為 社會福利之主管機關,長期經辦各項社會福利業務,經驗豐 富,並有眾多學有專精之社會工作人員從事該府業務,而相 對人無其他適合親屬可擔任輔助人,是本件改定新竹市政府 為相對人之輔助人,應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依準用民 法第1106條之1規定,聲請改定新竹市政府為相對人之輔助 人等語。 二、按有事實足認監護人不符受監護人之最佳利益,或有顯不適 任之情事者,法院得依受監護人、四親等內之親屬、檢察官 、主管機關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改定適當之監護人, 民法第1106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又法院選定監護人時,應 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之 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㈠、受監護宣告之 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㈡、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 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㈢、監護人 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㈣ 、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 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1條之1亦定有明 文。前開規定於成年人之監護、輔助人及有關輔助之職務, 依民法第1113條、第1113條之1第2項規定準用之。 三、經查: (一)聲請人主張相對人前經本院112年度監宣字第315號裁定宣告 為受輔助宣告之人,並選定聲請人為其輔助人,然聲請人現 因身罹疾症、身體狀況不佳等源由,致無法續任相對人之輔 助人,及相對人其餘弟妹鄒建華、鄒美珠亦均不適任相對人 輔助人之職等情,業據聲請人及其代理人到庭陳述明確,並 提出本院112年度監宣字第315號民事裁定及確定證明書、聲 請人之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 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診斷證明書(均影本)等件為 證,且經調閱本院112年度監宣字第315號監護宣告事件卷宗 核閱明確。而關係人鄒建華亦到庭陳稱:我自己年紀大了也 無法擔任輔助人,我眼睛2年前開刀,現在看不太到,也有 坐骨神經痛,我自顧無暇,而且我現在住在桃園等語;關係 人鄒美珠亦到庭陳稱:我也不想擔任輔助人,我這兩年髖關 節、子宮都開刀,心臟也有問題,今年2月3日還呼吸不起來 就醫,我也是住在桃園等語,是聲請人上開主張,堪予憑認 。 (二)查本件原輔助人即聲請人既有上揭無法續任相對人輔助人之 困窘難處,而相對人亦到庭對本件聲請表明肯認之意。又關 係人鄒建華、鄒美珠亦均到庭表明自身無法接任相對人輔助 人之緣故,是亦皆難認其等可適任本件輔助人之職責。是相 對人既已無適合擔任其輔助人之親屬,爰審酌新竹市政府係 相對人戶籍所在地及實際居住所之主管機關,且擁有一定之 人力、財力等資源,並有眾多學有專精之社會工作人員從事 相關社福業務,對於輔助宣告事宜具專業性及公正性,衡情 對相對人之狀況應能有相當程度之掌控,是本院認由新竹市 政府擔任相對人之輔助人,應會對相對人為最妥善之照護, 爰依前揭規定選定新竹市政府法定代理人(市長)為相對人 之輔助人,以資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又查本案相對人之 弟妹鄒建華、鄒美珠及未到庭之主管機關新竹市政府,爰均 依職權通知上開事宜,併此敘明。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77條第2項、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需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依113年 12月30日發布、114年1月1日施行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 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4條第2項規定,抗告 裁判費提高為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 記 官 鄭筑尹

2025-02-12

SCDV-113-輔宣-67-20250212-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7187號 原 告 盧勤 訴訟代理人 張軒豪律師 莊鎔瑋律師 被 告 蔡素鑾 訴訟代理人 林慶苗律師 複 代理 人 陳柏翰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 月2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因法律關係之存否不 明確,致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而此項危險 得以對於被告之確認判決除去之者而言。本件被告執有原告 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下總稱系爭本票,分別則稱編號1 本票、編號2本票、編號3本票、編號4本票),向臺灣新北 地方法院(下稱新北地院)聲請本票准予強制執行,經該院 以113年度司票字第3972號裁定(下稱系爭本票裁定)准許 在案,惟原告否認系爭本票之票據債權存在,是被告得否主 張系爭本票之票據債權,影響原告之法律上地位,且此不安 之狀態,得以本件確認判決將之除去,揆諸前揭說明,原告 提起本件確認之訴,應有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自應准 許。 二、原告主張:被告持有原告簽發之系爭本票,經系爭本票裁定 准予強制執行,惟兩造間並無任何債權債務關係,編號3本 票之發票日、金額、支付日期亦非原告所寫;而系爭本票為 訴外人呂秀櫻請託原告擔任薰香屋商行(下稱薰香屋)之登 記名義人後,再向原告稱因經營薰香屋之需要而要原告開立 ;又被告主張係自民國108年起因呂秀櫻向被告借款而供原 告經營薰香屋所用等語,顯非事實;縱認兩造非票據直接前 後手,被告提出與呂秀櫻之借款金額,亦與系爭本票所開立 之金額不符,是被告與呂秀櫻並無借貸關係而取得系爭本票 ,顯屬以不相當對價取得本票,又呂秀櫻取得系爭本票並非 對原告有債權債務關係,是呂秀櫻對原告本不得主張票據上 權利,被告對原告亦不得主張票據上權利等情,爰依民法第 247條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確認被告持有之系 爭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不存在。 三、被告則以:被告與原告原先並不認識,係被告之鄰居即呂秀 櫻於108年起多次向被告借款以供原告經營薰香屋事業,又 被告與呂秀櫻之借款模式為如於呂秀櫻向被告借款新臺幣( 下同)20萬元後,呂秀櫻會開立同價額之支票給被告以作為 債權憑證兼還款工具,而系爭本票係於呂秀櫻給付之支票多 次跳票後,被告及呂秀櫻以多筆借款彙整而開立,並開立金 額較大之系爭本票以延長還款期限,而被告為確保編號1至3 本票之清償能力,即要求呂秀櫻於該等本票後背書,是兩造 就編號1至3本票並非直接前後手。又編號4本票,則係原告 為擔保呂秀櫻對被告之51萬債務所開立,此為原告自陳在案 ;被告對原告及呂秀櫻間之債權債務關係並不了解,僅知呂 秀櫻稱向被告借款之目的係為了再借貸予原告經營薰香屋; 被告取得呂秀櫻給付之本票,金額與被告及呂秀櫻間之借款 金額相符,難謂有顯不相當之對價取得票據;另空白授權票 據依法仍屬有效,是原告主張附表編號3所示本票欠缺必要 記載事項而屬無效,被告亦否認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執票人善意取得 已具備本法規定應記載事項之票據者,得依票據文義行使權 利;票據債務人不得以票據原係欠缺應記載事項為理由,對 於執票人,主張票據無效;票據債務人不得以自己與發票人 或執票人之前手間所存抗辯之事由對抗執票人。但執票人取 得票據出於惡意者,不在此限;無對價或以不相當之對價取 得票據者,不得享有優於其前手之權利,票據法第5條第1項 、第11條第2項、第13條、第14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 票據乃文義證券及無因證券,票據上之權利義務悉依票上所 載文義定之,與其基礎之原因關係各自獨立,票據上權利之 行使不以其原因關係存在為前提。執票人行使票據上權利時 ,就其基礎之原因關係確係有效存在不負舉證責任。且若票 據債務人以自己與執票人間所存抗辯之事由對抗執票人,依 票據法第13條規定觀之雖非法所不許,仍應先由票據債務人 就該抗辯事由之基礎原因關係負舉證之責任。惟當票據基礎 之原因關係確立後,法院就此項原因關係進行實體審理時, 當事人於該原因關係是否有效成立或已否消滅等事項有所爭 執,即應適用各該法律關係之舉證責任分配原則,而非猶悉 令票據債務人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05年度台簡上字第1號 判決意旨參照)。又票據債務人依票據法第13條前段規定之 反面解釋,對票據執票人主張兩造間存有直接抗辯之事由, 而提起確認票據債權不存在之訴者,因票據係文義證券及無 因證券,屬不要因行為,票據行為一經成立後,即與其基礎 之原因關係各自獨立,而完全不沾染原因關係之色彩,亦即 票據原因應自票據行為中抽離,而不影響票據之效力(或稱 無色性或抽象性)。此項票據之無因性,為促進票據之流通 ,應絕對予以維護,初不問其是否為票據直接前、後手間而 有不同。故執票人於上開訴訟中,祇須就該票據作成之真實 負證明之責,關於票據給付之原因,並不負證明之責任。於 此情形,票據債務人仍應就其抗辯之原因事由,先負舉證責 任,俾貫徹票據無因性之本質,以維票據之流通性。又所謂 執票人善意取得已具備本法規定應記載事項之票據者,得依 票據文義行使權利,係指執票人取得票據時,該票據業已具 備票據法所規定應記載事項者而言(最高法院71年度台上字 第380號判決意旨參照);票據債務人於簽名後,就票據絕 對應記載事項部分空白,雖保留自己之補充權,未授權他人 填寫,惟因其可得預見該空白票據有由他人補充完成,使票 據流通之可能性存在,基於票據重視流通性及文義性原則, 票據債務人對於信賴票據外觀之善意第三人,仍不得主張免 責,方能維護票據交易安全。再按票據法第14條第2項所謂 不得享有優於其前手之權利,固指前手之權利如有瑕疵,該 取得人即應繼受其瑕疵,人的抗辯並不中斷;如前手無權利 時,取得人即不能取得權利而言,惟該前手權利瑕疵或無權 利之抗辯事由,仍應由票據債務人負證明之責;如票據債務 人主張執票人取得票據係無對價或以不相當對價取得,亦應 由該債務人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286號、8 9年度台上字第1313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民事訴訟如係 由原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 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之事 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 請求(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415號判決意旨參照)。  ㈡經詢問原告系爭本票簽發之原因事實後,原告及其訴訟代理 人稱:編號1、2本票為呂秀櫻說店裡(註:即薰香屋)需要 錢而要求我開立的,金額則為呂秀櫻和我說多少我就開多少 ;編號4本票則為呂秀櫻向被告借款51萬元後,將以薰香屋 為發票人名義開立之面額51萬元支票交予被告,然被告原欲 將上開支票拿去兌現,呂秀櫻為了不讓該支票跳票,故另請 被告將51萬元存入該支票之帳戶,又呂秀櫻後再向我稱被告 要求開立1張以原告、呂秀櫻為共同發票人之本票以負連帶 付款之責任,故我就聽從呂秀櫻的話開立編號4本票等語; 就編號3本票部分,原告主張則為:因原告很信任呂秀櫻, 故自109年起就將空白之本票、支票交給呂秀櫻等語。而就 係如何取得系爭本票部分,被告則以:呂秀櫻和我說要跟原 告一起開公司,有資金需求故向我借款,編號1、2本票是由 呂秀櫻拿給我的,因為我和原告不熟所以就要求呂秀櫻在背 後背書,之後我去呂秀櫻的店面,看到呂秀櫻和原告商談後 ,呂秀櫻就將載有完整記載之編號1、2本票給我;編號3、4 本票則為呂秀櫻先給我看除了蓋有印鑑章之本票後,等補足 了原告的印鑑章後,才將本票交付給我等語,並提出華南商 業銀行存款往來明細表暨對帳單、支票影本、切結書等件以 佐其言(見本院卷第99至123頁)。是綜據上述及各項證據 及間接事實,原告既不否認並未親自交付系爭本票予被告乙 節,而與被告商談借款事宜並達成借款合意、借款交付之對 象既為呂秀櫻,系爭本票亦係由呂秀櫻交付予被告用於擔保 其與被告間之借款,則兩造就系爭本票並非直接前後手,原 告徒以與被告間並無債權債務存在為由作為抗辯事由對抗被 告,難認可採。  ㈢又原告雖另主張編號3本票之發票日、金額、支付日期亦非原 告所寫等語,然被告業取得已具備票據法規定應記載事項之 編號3本票並以此行使權利乙節,業據本院依職權調閱系爭 本票裁定卷宗核對無訛,而原告並未舉證證明被告係惡意或 重大過失取得編號3本票,自不得以編號3本票之發票日、金 額、支付日期亦非原告所寫為由對執票人即被告主張票據無 效。況依原告所言,其自陳於109年起就將空白之本票、支 票交給呂秀櫻等語,則縱所言為真,原告於交付編號3本票 時即已明確知悉該本票上未載金額,而非於簽發該本票之過 程中遭外力中斷其簽發行為,顯已對編號3本票後可由呂秀 櫻填載以完成發票行為等情,有所預見且同意,亦無法免除 其發票人責任。末原告雖另抗辯被告係以不相當之對價取得 系爭本票等語,然未提出任何證據以實其說;又被告就其主 張之事實,業已提出華南商業銀行存款往來明細表暨對帳單 、支票影本、切結書等件以佐其言(見本院卷第99至123頁 ),所言亦非明顯悖於經驗法則,則尚難認被告係以不相當 對價取得系爭本票,是原告既就應為舉證之事實未盡舉證, 前開主張自不足採。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247條規定,訴請確認被告所持如附表所示之系爭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不存在,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經本院 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判決結果,爰不逐一論列,附此 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得上訴(20日) 以上正本係照原告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路 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附表: 編號 發票日 發票人 票面金額 到期日 票據號碼 1 110年6月20日 盧勤 80萬元 111年4月20日 TH0000000 2 110年8月27日 盧勤 85萬元 111年4月27日 TH0000000 3 111年4月26日 盧勤 90萬元 111年10月26日 TH0000000 4 112年3月21日 盧勤 呂秀櫻 51萬元 112年4月21日 TH0000000

2025-02-11

TPEV-113-北簡-7187-20250211-1

司促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5250號 債 權 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債 務 人 盧勤淳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下同)9,490元,及如附表所 示之利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500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 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緣債務人於民國111年9月5日開始與債權人成立信用卡使用 契約,此有線上申辦專用申請書暨信用卡約定條款可證。依 信用卡約定條款,債務人領用系爭信用卡後,即得於各特約 商店記帳消費,並應就使用系爭信用卡所生之債務,負全部 給付責任(第3條)。且應於當期繳款截止日前向債權人全部 清償,或以循環信用方式繳付最低應繳金額(第14、15條), 逾期清償者,除喪失期限利益外(第22、23條),應按所屬分 級循環信用利率給付債權人年息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查債 務人至民國113年9月22日止,帳款尚餘9,490元,及其中本 金9,490元未按期繳付,迭經催討無效。爰特檢附相關證物 ,狀請 鈞院鑒核,並依民事訴訟法第五百零八條規定,迅 對債務人發支付命令,以維權益,實感德便!另按債務人與 債權人所成立信用卡使用契約,因係透過電子及通訊設備向 債權人申請所成立,其申請內容需透過科技設備始能呈現, 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63第2項規定提出呈現其申請內容之書面 ,併予陳明。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吳銀漢 附表-113年度司促字第005250號 利息: 本金 序號 本金 相關債務人 利息起算日 利息截止日 利息計算方式 001 6171元 盧勤淳 自民國113年9月23日起 至清償日止 年息13.75% 002 3319元 盧勤淳 自民國113年9月23日起 至清償日止 年息15% ◎附註: 一、債權人、債務人如於事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 庸另行聲請。

2024-11-08

ILDV-113-司促-5250-20241108-1

事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事聲字第23號 異 議 人 梁丁財 相 對 人 盧麗珍 送達代收人 黃新雅 相 對 人 邱首祿即邱冠景 送達代收人 許俐婷 施伯宜 施伯岳 施金棟 施秋媖 陳進義 陳進益 林陳碧珠 曾陳金秋 施額 林施只 趙晰威 趙旭華 趙旭絢 趙施尾 洪麗琴即施洪麗琴 施淑雲 施珠美 施依辰 施振瑞 陳施美麗 洪施美雀 施燈志 施登木 戴施美端 施美蓉 施義臣 施盧勤 張掬芬 施冠宇 施力綺 施丁聚 施佩玲 楊施阿里 施金寶 施振富 施振強 施衣容 施金印 施金立 陳施蓮 方施秀卿 施齊 林清池 施瑞恩 楊淑雰 施丁福 施永清 施伯輝 施致良 施智翔 施佳伶 李白芬 李鸝珍 范施秋丹 施秀娟即施秀絹 施秀靈即施秀杏 陳柏宇 陳姿吟 施王金鳳 孫施秀蘭 王施美慎 李施秀珍 施秀珠 施秀玉 施美年兼施謝玉霞之繼承人 施美利兼施謝玉霞之繼承人 施權洲兼施謝玉霞之繼承人 施丁仁兼施謝玉霞之繼承人 李麒麟 李重興 李麗葉 李重義 李慧玲 陳黃阿雪 陳建霖 陳如萍 陳建榮 方俊哲 方俊凱 方沛淋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事件,異議人對於民國113年7 月18日本院司法事務官所為112年度司聲字第731號民事裁定提出 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 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 。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 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異議 為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 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1項本文、第2項、第3 項分別定有明文。本院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7月18日以11 2年度司聲字第731號所為確定訴訟費用額裁定,該裁定於11 3年7月30日送達異議人,異議人不服而於113年8月5日提起 本件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其異議無理由而送請本院裁定,核 與上開條文規定及意旨相符,先予敘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異議人與相對人間分割共有物事件,經臺灣 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11年度上易字第178號民事判決確定並命 負擔訴訟費用。而異議人於第一審支出不動產估價服務費新 臺幣(下同)6萬元,極待一併請求強制執行,然原裁定僅 就相對人提出之單據計入訴訟費用額,異議人提出之費用均 未列入計算,顯有違誤,為此提出異議等語。 三、按當事人分擔訴訟費用者,在當事人一造聲請確定訴訟費用 額之情形,為避免他造另行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之煩,法院 應於裁判前命他造於一定期間內,提出費用計算書、交付聲 請人之計算書繕本或影本及釋明費用額之證書。於他造遲誤 該期間者,依民事訴訟法第92條第2項規定,法院得僅就聲 請人一造之費用裁判之,但他造嗣後仍得聲請確定其訴訟費 用額。經查:相對人盧麗珍就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11年 度上易字第178號民事確定判決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本院 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1月3日通知異議人於文到5日內提出 相關訴訟費用計算書及單據,該通知於同年月11日送達異議 人,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惟異議人並未遵期提出相關訴訟 費用計算書及單據。揆諸上開說明,異議人既未遵期提出訴 訟費用計算書及單據,則本院司法事務官自無從就異議人應 負擔之訴訟費用,就相等之額為抵銷,並進而確定其一造應 賠償他造差額。 四、綜上所述,本院司法事務官因異議人未遵期提出訴訟費用計 算書及單據,未將異議人支出之不動產估價服務費6萬元加 入計算,並依確定判決及相對人盧麗珍、邱首祿即邱冠景提 出之計算書所為確定訴訟費用額之裁定,經核並無違誤。是 異議人以前揭異議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請求廢棄原裁定,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1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第二庭 法 官 王 獻 楠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1  日 書記官 李 雅 涵

2024-10-21

TNDV-113-事聲-23-202410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