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蔡偉志

共找到 2 筆結果(第 1-2 筆)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95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杜唯瑋 選任辯護人 陳興蓉律師(法扶律師) 楊一帆律師(嗣解除委任)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年度偵字第6482號、113年度偵字第711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杜唯瑋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主文欄所示之刑及沒收, 應執行有期徒刑拾貳年。   事 實 一、杜唯瑋明知甲基安非他命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所列管之第二級 毒品,不得非法販賣,竟基於販賣第二級毒品以營利之犯意, 於如附表所示之時間、地點,以如附表所示之數量、金額,販 賣甲基安非他命予如附表所示之人。 二、案經新竹市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報告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證據能力部分: 一、被告杜唯瑋爭執證人即買受人蔡偉誌、張秀雲、彭仕銘於警 詢證述證據能力部分:   上開證人等於警詢中之證述為傳聞證據,且其等陳述亦無較 為可信之特別情況,即無同法第159條之2之適用餘地,亦無 同法第159條之3所規定之情事,是依刑事訴訟法第159條第1 項規定,對被告而言不具證據能力。 二、本案認定事實所引用之卷內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 書面陳述,檢察官、被告及其辯護人於本院審理中均未爭執 證據能力,復於辯論終結前未對該等證據之證據能力聲明異 議,本院復審酌前揭陳述作成時之情況,並無違法取證之瑕 疵,亦認以之作為證據為適當,是本案有關被告以外之人於 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等供述證據,依刑事訴訟法第159 條之5規定,自均得為證據。至其餘非供述證據部分,本院 查無有何違反法定程序取得之情形,復經本院於審理中踐行 證據調查程序,亦應認有證據能力。 貳、實體部分: 一、被告答辯暨辯護要旨:     被告坦承有於附表所示之時間,以本案監聽電話0000000000 與附表所示之人聯繫(院卷第54頁),惟辯稱:我沒有賣毒 品給附表所示之人,更沒有收過他們的錢,蔡偉誌、張秀雲 只有來我這裡自己拿我的毒品施用,彭仕銘只有跟我一起施 用毒品云云(院卷第286、302頁)。 二、本院認定事實之理由 (一)基礎事實:   被告有如附表所示之時間,與附表所示之人聯繫等情,有證 人蔡偉誌、張秀雲、彭仕銘等人於偵訊、本院審理中之證述 (他卷第68-69、79-80、54-55、57頁、院卷第169-178、27 3-298頁),被告持用門號0000000000號與蔡偉誌、張秀雲 持用門號0000000000號、與彭仕銘持用門號0000000000、00 00000000號之通訊監察譯文(譯文編號14-17、26-27、63、 偵6482卷第15-16、21頁;譯文編號40-42、50-51,偵6482 卷第28-29頁)等在卷可佐,是此部分之事實已堪認定。 (二)就附表編號1、2蔡偉誌及附表編號3張秀雲之部分  1.蔡偉誌、張秀雲分別與被告聯繫之目的,經蔡偉誌於偵訊及 本院審理中均明確證稱:譯文編號14-17(即附表編號1之部 分)是我與被告的對話,我要跟他拿毒品,當天有交易,我 以新臺幣(下同)2500元購買1公克之安非他命,當天有交 易成功,地點是在明新工專大門口左手邊被告當時的租屋處 等語(他卷第68-69頁、院卷第274-275頁);譯文編號63( 即附表編號2之部分)也是我跟被告之對話,當天也是過去 找被告買毒品,以3000元購買1公克之安非他命等語(他卷 第68-69頁、院卷第275-276頁);張秀雲於偵訊及本院審理 中明確證稱:因為蔡偉誌有跟被告買,所以我知道可以跟被 告買毒品,附表編號3那次是因為我跟蔡偉誌吵架,才會想 要找被告買毒品,我有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價格、數量、時 間及地點向被告購買毒品,譯文編號26、27是我與被告的通 話,就是要找被告買毒品等語(他卷第79-80頁、院卷第288 -290頁),則蔡偉誌、張秀雲始終均證稱上開日期與被告聯 繫目的即係為購買毒品,並由被告分別販賣如附表編號1、2 、3所示之毒品供蔡偉誌或張秀雲施用之事實,本非無憑。  2.而觀諸蔡偉誌、張秀雲與被告之通訊監察譯文略以:   (譯文編號14-17、111年7月15日)   (譯文編號14、12時8分4秒許)   蔡偉誌:我大概3-4點,我過去喔   被 告:早一點可以嗎   蔡偉誌:我下班也要3點多啊   被 告:好     (譯文編號15、15時48分48秒許)   被 告:你多久可以過來這裡   張秀雲:阿偉還沒下班,我問他一下(張秀雲為蔡偉誌之同 居人)   被 告:我等一下要出門   張秀雲:好我問一下   (譯文編號16、16時32分31秒許)   蔡偉誌:現在有在家嗎   被 告:在家阿   蔡偉誌:馬上過去   被 告:好   (譯文編號17、16時52分50秒許)   蔡偉誌:到了阿   被 告:上來阿(偵6482卷第15-16頁)   (譯文編號26-27、111年7月23日)   (譯文編號26、11時15分13秒許)   張秀雲:我現在過去拿,有嗎   被 告:有阿,多久到   張秀雲:15分鐘   被 告:我來不及回來,要半小時   張秀雲:你回來打給我   被 告:好   (譯文編號27、11時47分32秒許)   張秀雲:到了嗎   被 告:怎樣   張秀雲:我們到了   被 告:好,我出去(偵6482卷第21頁)   (譯文編號63、111年9月2日8時55分47秒許)   蔡偉誌:到了   被 告:我到樓下   蔡偉誌:好(偵6482卷第15頁)   則由上開對話內容觀之,明確可知係蔡偉誌或張秀雲欲找被 告,且其中張秀雲更明確提及要向被告「過去拿」之行為, 而被告就此於警詢中自陳:蔡偉誌跟張秀雲要跟我買安非他 命,蔡偉誌有來我家,張秀雲也有跟我見面,但因為藥頭沒 有來,所以我沒有東西賣他們等語(偵6482卷第4-6頁); 於偵訊中自陳:蔡偉誌、張秀雲很常來找我,附表編號1、2 、3這3次就是要來找我買毒品,但我沒有賣給他們,如果我 拒絕他們,他們會一直來,所以我在電話中用呼攏的方式說 我有毒品,但實際上我沒有,我只有拿1、2次毒品給他們吃 ,他們會在電話中問我報價多少,我也會告訴他們,他們來 找我就是要購買毒品等語(他卷第32-35頁),則被告自始 均坦承蔡偉誌、張秀雲與其聯繫係因販賣毒品,且其等對話 中更刻意省略相關細節,觀此等過程通話內容及脈絡,與一 般購毒者之交易方式相去不遠,是前揭通訊監察譯文亦可作 為被告如附表編號1、2、3所示販賣第二級毒品之補強證據 。是此部分堪認被告確有如附表編號1、2、3所示販賣第二 級毒品之犯行明確。  3.而被告就有無販賣如附表編號1、2、3所示毒品與蔡偉誌或 張秀雲,先後於警詢、偵查於本院審理中有不同之供述: (1)警詢中供稱:我有跟蔡偉誌、張秀雲如附表編號1、2、3所 示時間見面,他們來找我是要買毒品,但因藥頭沒來所以沒 賣等語(偵6482卷第4-6頁)。 (2)偵查中供稱:因為他們很常來我家吃喝,我不想他們一直跑 來找我,我是為了呼嚨蔡偉誌、張秀雲才欺騙2人有毒品可 以販賣,這樣他們以後就不會來,我有時有拿1、2次毒品給 他們吃,但我沒有賣給他們,我也會在電話中跟他們報價毒 品價錢是多少等語(他卷第32-35頁)。 (3)審理中供稱:我沒有給過2人毒品,是2人自行前往我家中蹭 吃蹭喝,還拿我的毒品來用等語(院卷第286、302頁)。   是綜觀其上開供述內容,已有明顯矛盾,已難採信。  4.再者,觀之上開譯文之脈絡而言,蔡偉誌、張秀雲與被告相 約之時,被告甚至還主動聯繫蔡偉誌確認多久可以抵達、或 向張秀雲表示何時可以抵達等情,有上開譯文可佐,顯然被 告並無拒絕、反對蔡偉誌2人向其聯繫購買毒品之舉動,反 係積極確認其等到達之時點,當中更有被告主動外出見面之 情形,如被告真為欺瞞蔡偉誌2人,本無須主動向其等詢問 到達之時間,更無須親自出門見面,顯然被告上開所為實與 一般毒品交易之情形相符,則其上開供述,自與事實相悖而 不足採信。  5.又辯護人雖以蔡偉誌、張秀雲2人之證述內容於偵訊及本院 審理中有所出入,且其2人隱瞞與被告間存有糾紛之情形, 所言不足採信云云,然查,被告於偵訊時已自陳:我跟蔡偉 誌、張秀雲沒有什麼仇怨,只有之前買車約3萬元的債務等 語(他卷第32頁),而張秀雲於本院審理中對此證稱:我跟 被告有因買賣車輛的事情發生糾紛,但沒有因為毒品發生糾 紛,那時因為我小孩生病需要車接送,所以才向被告買,但 被告沒有介紹成功,價金也沒還我們,我們也沒有因為被告 未還錢而故意誣陷他等語(院卷第295-296頁),則被告既 認知未因上開價金與蔡偉誌2人產生結仇之問題,而張秀雲 於本院審理中就此節更據實詳述,實難認蔡偉誌、張秀雲有 故意誣陷被告之可能。而蔡偉誌、張秀雲於本院審理中,雖 就是否曾於電話中向被告提及購買毒品之隱蔽用語或是否曾 與被告吃飯聊天之情形有所不同,然此僅為細節上不一致之 情形,或可能出於認知不同所造成,自尚難憑此節為有利被 告之認定。  6.而辯護人再以被告與蔡偉誌等人之通訊監察譯文並沒有提及 交易毒品之種類、數量及金額,難以此補強證人證述之憑信 性云云,然查,現今科技發展迅速,一般毒品交易常在電話 中隱蔽交易之細節,以避免遭檢警查獲之情形所在多有,而 本案被告與蔡偉誌、張秀雲等人之監聽譯文雖未有提及毒品 之種類、數量及金額,然毒品交易本可當面確認或者透過其 他通訊方式達成合意,自尚難僅以通訊監察譯文未提及毒品 買賣之價金、數量、種類而為有利被告之認定。  7.又被告再以蔡偉誌、張秀雲2人無資力而不可能向其購買毒 品云云,然查,被告於本院審理中自陳:蔡偉誌、張秀雲有 因為買車而把錢交給我,我是中間人,後來車被別人開走, 我之後會還錢給他們等語(院卷第295頁),顯然蔡偉誌、 張秀雲2人並非完全無資力而無從購得毒品,否則其等又如 何向被告購車,是其所辯均不可採信。 (三)就附表編號4、5彭仕銘之部分  1.彭仕銘與被告聯繫之目的,經彭仕銘於偵訊及本院審理中明 確證稱:譯文編號40-42(即附表編號4)是我與被告的對話 ,我要跟他買安非他命,我有如附表編號4之情形購得毒品 ;譯文編號50-51(即附表編號5)也是我與被告的對話,我 要跟他買安非他命,我有如附表編號5之情形購得毒品等語 (他卷第54-55頁、院卷第172-174頁),則彭仕銘始終均證 稱上開日期與被告聯繫目的係為購買毒品,並由被告販賣如 附表編號4、5所示之毒品供彭仕銘施用之事實,本非無憑。  2.而觀諸彭仕銘與被告之通訊監察譯文略以:   (譯文編號40-42、111年8月12日)    (譯文編號40、19時58分42秒許)   彭仕銘:你在哪裡   被 告:你誰啊   彭仕銘:阿弟仔   被 告:我在竹北阿   彭仕銘:我要叫小姐啦,幫我聯絡一下   被 告:我問一下   彭仕銘:1個啦   被 告:好啦   (譯文編號41、20時13分43秒許)   彭仕銘:我到了,我在樓下,我直接上去喔,剛好有人開       門   被  告:好   (譯文編號42、20時49分5秒許)   彭仕銘:我要到凌晨左右錢才會進來,一拿到我再拿過來       給你(偵6482卷第29頁)   (譯文編號50-51、111年8月23日)   (譯文編號50、3時32分33秒許)   被 告:你誰   彭仕銘:阿弟仔   被 告:請說   彭仕銘:要..   被 告:你在哪   彭仕銘:從台北回去   被 告:什麼   彭仕銘:8+1啦   被 告:好   彭仕銘:多少   被 告:7跟8之間   彭仕銘:OK   被 告:多久到   彭仕銘:1個小時內到   被 告:好     (譯文編號51、4時51分7秒許)   彭仕銘:杜哥,你那邊什麼情況   被 告:我剛有傳訊息給你,沒接電話,你在哪   彭仕銘:我在市區   被 告:你看要不要過來我這邊阿   彭仕銘:你那邊可以處理嗎   被 告:你先過來看看阿   彭仕銘:好,馬上(偵6482卷第28頁)   則由上開對話內容觀之,彭仕銘與被告間對話存有「叫小姐 」、「8+1」等暗語,而此等暗語之意思,經被告於警詢中 自陳:這些對話內容是彭仕銘要跟我買毒品,但我沒有毒品 ,所以只聊天一下彭仕銘就離開了等語(偵6482卷第4-6頁 );於偵訊中自陳:這些對話內容是我跟彭仕銘的對話,他 想要跟我拿安非他命,我幫他問問看,譯文中提到「8+1」 是4公克的意思,我跟他說7跟8之間就是毒品價格7千到8千 ,因為每個時期賣價不一樣等語(他卷第32-35頁),則被 告自始均坦承彭仕銘與其聯繫係因販賣毒品,且其等對話中 更提及毒品交易之暗語,觀此等過程通話內容及脈絡,與一 般購毒者之交易方式相去不遠,是前揭通訊監察譯文亦可作 為被告如附表編號4、5所示販賣第二級毒品之補強證據。是 此部分堪認被告確有如附表編號4、5所示販賣第二級毒品之 犯行明確。  3.而辯護人雖以彭仕銘有曾向被告購毒,但因被告無毒品可供 販賣而交易失敗之情形,且彭仕銘在112年間警詢、偵訊中 因為服用藥物而有記憶不清楚之情形,故其上開證述無從為 被告不利之認定等語,然查,觀之上開譯文之脈絡而言,就 附表編號4之部分,彭仕銘已明確向被告提及購買之毒品種 類(小姐即安非他命),被告也明確回覆好,而事後彭仕銘 因此前往被告家中,倘彭仕銘真未與被告交易成功,當無可 能事後再次聯繫被告,並表明要把錢交予給被告;而就附表 編號5之部分,彭仕銘亦向被告表明購買毒品之數量,而被 告因此回覆交易價金之區間,雙方還確認交易時點,事後被 告更隱晦的在通話中向彭仕銘表明可以先過來看看,顯然該 次被告確實已有拿取毒品,始主動告知彭仕銘,則該次交易 當已成功,而彭仕銘雖於本院審理中證稱:我在警詢時是警 察給我看譯文,我當時有在吃精神科的藥,我不知道要怎麼 講,那時候我也有賣,有可能混淆等語(院卷第175-176頁 ),然查,彭仕銘於偵查及本院審理中均一致證稱被告就附 表編號4、5之部分確實有販賣毒品等情已如前述,且彭仕銘 於偵訊時更證稱:我的證述內容是實在的,我沒有為了要陷 害被告而亂說,到法院也不會翻供,沒有其他陳述等語(他 卷第55頁),顯然其於偵訊時並無受到藥物影響而有記憶錯 誤之情形,況且,其均可就購買毒品之數量、金額、種類或 過程為詳細之證述,可見其作證時意識清晰,自不能因其可 能服用精神症狀相關藥物等節,率認其於偵查中所述有何不 實。  4.又辯護人雖以交易之價額不一致,而無從為被告不利之認定 等語,然查,被告於偵查中已自陳:毒品的價格每個時期不 一樣等語(他卷第34頁),衡與常情相符,是此部分辯護人 所指,尚屬無稽。  (四)綜上所述,被告與其辯護人辯護意旨,均係為其事後卸責之 詞,不足採信。本案事證已臻明確,被告所為附表編號1至5 所示犯行,均已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五)至辯護人雖聲請傳喚證人洪昇群(即張秀雲之表弟),欲證 明蔡偉誌、張秀雲2人並無資力購買毒品施用,被告並未販 賣毒品予其2人,惟上開待證事項已臻明確,且被告於本院 自陳積欠蔡偉誌款項,堪認蔡偉誌並非毫無資力,且有無資 力與是否購毒並無關聯,故此部分對本案事實之認定不生影 響,本院認無調查之必要,應予駁回,附此敘明。 三、法律適用: (一)核被告就附表所為,均係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2項 之販賣第二級毒品罪。其販賣前持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 命之低度行為,應各為販賣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又其上開所犯,犯意各別,行為互殊,均應予分論併罰。 (二)累犯:被告前因竊盜、違反藥事法等案件,經法院判處徒刑 確定(相關案號:本院105年度審簡字第99號、臺灣苗栗地 方法院105年度苗簡字第381號、106年度聲字第496號),於 106年8月1日執行完畢,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 卷可查,是其就附表編號1、3所為,均係受徒刑之執行完畢 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依法固為累 犯,然參酌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衡酌被告 前揭構成累犯之前案為轉讓禁藥、竊盜等案件,與被告本案 所犯販賣毒品之犯罪類型及罪質均迥異,犯罪手段、侵害法 益亦不同,要難憑此推論被告主觀上有何特別惡性或刑罰反 應力薄弱之情,本院審酌各項量刑事由後,已足以充分評價 被告所應負擔之罪責,認無加重最低本刑之必要,揆諸上開 解釋意旨,爰就此部分不加重其最低本刑。至被告就附表編 號2、4、5所為,距上開執行完畢日期已逾5年,自不符累犯 之要件,公訴人誤認有累犯之情形,尚屬誤會。  四、量刑審酌: (一)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所為本案犯行,係貪圖 不法利得而販賣毒品,助長甲基安非他命在社會之流通性, 對於社會治安及國民健康所生危害非微;兼衡其本案販賣毒 品之數量、獲利數額及販賣對象人數,且衡及被告否認之犯 後態度,暨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素行、前科、所生 損害,於本院審理時自陳之智識程度及家庭經濟狀況等一切 情狀,分別量處如附表主文欄所示之刑。 (二)又數罪定其應執行刑時,除應就各別刑罰規範之目的、輕重 罪間體系之平衡、整體犯罪非難評價、各行為彼此間之偶發 性、與被告前科之關聯性、各行為所侵害法益之專屬性或同 一性、數罪對法益侵害之加重效應、罪數所反映之被告人格 特性與犯罪傾向等,為綜合判斷外,尤須參酌上開實現刑罰 公平性,以杜絕僥倖、減少犯罪之立法意旨,為妥適之裁量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2017號判決意旨參照)。本院審 酌被告各次犯行之時間接近,販賣毒品之對象人數,犯罪目 的、手段相當,並係侵害同一種類之法益,足認責任非難之 重複程度較高,數罪對法益侵害之加重效應非鉅,如以實質 累加之方式定應執行刑,處罰之刑度顯將超過其行為之不法 內涵而違反罪責原則,是以隨罪數增加遞減其刑罰之方式, 當足以評價其行為不法性(即多數犯罪責任遞減原則)。爰 綜合斟酌其不法與罪責程度、各罪彼此之關聯性、數罪對法 益侵害之加重效應、罪數所反映之其人格特性與犯罪傾向, 及對其施以矯正之必要性、未來復歸社會可能性等情,並衡 以各罪之原定刑期、定應執行刑之外部性界限及內部性界限 、刑罰公平性之實現各節,進而為整體非難之評價,定其應 執行刑如主文所示。    五、沒收:   未扣案如附表所示之各次販賣毒品實際收取之代價,乃被告 各次販賣毒品之犯罪所得,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 項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 ,追徵其價額。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亭宇提起公訴,由檢察官馮品捷、張馨尹到庭執 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黃美盈                   法 官 蔡玉琪                   法 官 李建慶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上 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 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狀於本院(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 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慧儀 附表:(貨幣為新臺幣) 編號 時間 地點 交易對象 交易數量 金額 1 111年7月15日16時52分許 新竹縣新豐鄉明星街附近 蔡偉誌 甲基安非他命1小包(1公克) 2,500元 主文欄: 杜唯瑋販賣第二級毒品,處有期徒刑拾年陸月。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貳仟伍佰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2 111年9月2日8時55分許(起訴書誤載為111年9月20日,經檢察官當庭更正,院卷第281頁) 新竹縣新豐鄉明星街附近 蔡偉誌 甲基安非他命1小包(1公克) 3,000元 主文欄: 杜唯瑋販賣第二級毒品,處有期徒刑拾年陸月。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參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3 111年7月23日11時47分許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十一街附近 張秀雲 甲基安非他命1小包(1公克) 2,500元 主文欄: 杜唯瑋販賣第二級毒品,處有期徒刑拾年陸月。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貳仟伍佰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4 111年8月12日20時15分許 新竹縣竹北市明科街附近 彭仕銘 甲基安非他命1小包(1公克) 2,000元 主文欄: 杜唯瑋販賣第二級毒品,處有期徒刑拾年陸月。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貳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5 111年8月23日5時10分許 新竹縣竹北市明科街附近 彭仕銘 甲基安非他命1小包(4公克) 8,000元 主文欄: 杜唯瑋販賣第二級毒品,處有期徒刑拾年拾月。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捌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附錄本判決論罪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2項 製造、運輸、販賣第二級毒品者,處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 刑,得併科新臺幣1千5百萬元以下罰金。

2024-12-24

SCDM-113-訴-295-2024122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公同共有物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09年度訴字第2870號 原 告 游文吉 游博源 蔡偉志 蔡瑋凱即蔡瑋楷 游勝欽 游士賢 游两儒 游濟銘 洪聖賢(即游美燕、游重春承受訴訟人) 游惠裕(即游重春承受訴訟人) 兼上二人 訴訟代理人 游美鳳(即游重春承受訴訟人) 住○○市○○區○○街000號三樓 原告 游朝淵 游朝安 游朝期 游重孝 游重順 游舜智 游宗旻 游宗霖 游舜發 游舜旭 游信郎 蔡依萍 游家凌(即游常明之承受訴訟人) 游家偉(即游常明之承受訴訟人) 陳錦雲(即游常明之承受訴訟人) 游劉阿桂 上二十七人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陳宏雯律師 林楷傑律師 原 告 游金龍(即游重春承受訴訟人) 吳雅雯(即游美燕之繼承人即游重春承受訴訟人) 游傑竣 游粘龍珠 游紋燕 游琇姬 吳麗紅 劉華中 劉華南 劉蕙芳 被 告 游永倫 莊富成 游文志 上三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吳益群律師 被 告 游振峰 郭承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公同共有物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並指定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一月二十二日下 午四時,在本院第七法庭為言詞辯論期日。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朱慧真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書記官 劉芷寧

2024-12-13

PCDV-109-訴-2870-20241213-3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