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賴昭廷

共找到 3 筆結果(第 1-3 筆)

交易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易字第544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賴昭廷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 1984號),嗣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 本院告知簡式審判程序意旨,並聽取當事人之意見後,裁定進行 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賴昭廷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以上而駕駛動力 交通工具,處有期徒刑拾壹月。   事 實 一、賴昭廷於民國113年10月7日晚間9時許至同日晚間11時許止 之期間,在其位於嘉義縣民雄鄉之住處內飲用米酒,而有吐 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之情形,於113年10 月8日上午9時許,竟仍基於酒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意, 騎乘微型電動車上路前往臺灣嘉義地方法院開庭,於開庭結 束後之同日上午11時許,再接續騎乘微型電動車上路欲返家 ,於同日上午11時13分行經嘉義市東區忠孝路與新生路交岔 路口時為警攔查,經警於同日上午11時15分實施酒精測定, 測得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61毫克,始悉上情。 二、案經嘉義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報告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本案被告賴昭廷所犯係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以 上有期徒刑以外之罪,其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 陳述,經本院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檢察官及被告 之意見後,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又依刑事訴訟法第273 條之2、同法第159條第2項之規定,簡式審判程序不適用傳 聞法則有關限制證據能力之相關規定,合先敘明。 二、前揭事實,業據被告於警詢、偵訊時、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 時均坦承不諱(見嘉市警二偵字第1130706638號卷【下稱警 卷】第2至4頁,113年度偵字第11984號卷第19頁,本院交易 字卷第123、130頁),並有嘉義市政府警察局當事人酒精測 定紀錄表、嘉義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 知單、微型電動車照片等件在卷可稽(見警卷第7、10、12 頁),被告上開任意性自白核與事實相符,應堪採信。本案 事證明確,被告之犯行堪可認定,應依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吐氣所含酒 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㈡被告先後兩次騎乘微型電動車上路之行為,係於密切接近之 時地實施,侵害同一法益,各行為間獨立性極為薄弱,依一 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難以強行分開,應視為數個 舉動之接續實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屬接續犯。  ㈢被告前①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本院以106年度交易字第290號判 決判處有期徒刑7月確定;②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本院以106 年度交易字第326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8月確定,上開①、②所 示二案嗣經本院以106年度聲字第1258號裁定定應執行刑為 有期徒刑1年2月確定,於108年4月15日執行完畢;又③因公 共危險案件,經本院以109年度交易字第206號判決判處有期 徒刑9月確定,於110年7月4日執行完畢;又④因公共危險案 件,經本院以110年度交易字第478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月 確定;⑤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本院以111年度交易字第306號 判決判處有期徒刑8月確定,上開④、⑤所示罪刑經接續執行 後,於113年1月3日縮刑期滿執行完畢(又接續另案判處之 拘役,於113年1月23日出監),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 (見本院交易字卷第9至23頁),其受徒刑之執行完畢後,5 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檢察官於 起訴書及本院審理時(見本院交易字卷第131頁)已就被告 有上開構成累犯之前科紀錄及應加重其刑之情形為主張,審 酌被告於上開案件執行完畢後,未能自我控管以期順利復歸 社會,竟於5年以內再犯本案相同罪質之酒後駕車犯行,足 見被告有其特別惡性及對刑罰之反應力薄弱,又本案縱予加 重最低本刑,本院於法定刑內所為之量刑尚屬合理,被告之 人身自由並無因此遭受過苛侵害或超過其所應負擔罪責之情 形,爰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及參酌司法院釋字第775號 解釋意旨、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5660號判決意旨,加 重其刑及最低本刑。又本案雖論以累犯,然參酌最高法院11 0年度台上字第5660號判決意旨及基於精簡裁判之要求,不 於主文為累犯之諭知,附此敘明。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飲用酒類後,於體內酒 精未完全代謝而不能安全駕駛之情形下,仍貿然騎乘微型電 動車上路,造成道路交通之潛在危險,所為不該;又被告於 本案前除有上開構成累犯之酒後駕車紀錄外(此部分為免重 複評價,不再於此審酌),另有多次因酒後駕車遭法院判刑 之紀錄,本案為被告第11次因酒後駕車遭查獲,有法院前案 紀錄表在卷可憑(見本院交易字卷第9至23頁),被告屢次 無視道路交通安全及政府遏止酒後駕車之政策駕駛動力交通 工具上路,應得給予較重程度之非難;被告經測得吐氣所含 酒精濃度為每公升0.61毫克,濃度不低;然被告騎乘之動力 交通工具種類為微型電動車,且未肇事造成用路人之生命或 身體之損害,此部分事實可徵之危險度較小,由上開犯罪情 節,應得給予被告偏向中度之刑度非難,併參考被告前述公 共危險前案中所判處之刑度加以微調;又念及被告犯後坦承 犯行,態度良好,應得為較有利於被告之考量,兼衡於本院 審理時自承之智識程度與生活狀況(見本院交易字卷第130 至131頁)等節,於量刑上並不為特別之斟酌等一切情狀,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以示懲儆。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第47條第1項,刑法施行法第1 條之1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張建強提起公訴,檢察官陳志川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官怡臻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劉佳欣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2025-03-19

CYDM-113-交易-544-20250319-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479號 原 告 賴昭廷 訴訟代理人 陳信宏律師 被 告 賴昭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6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兩造共有坐落嘉義縣○○鄉○○段000地號土地及其上同段51建號建 物,應予變價分割,所得價金按原告應有部分2分之1、被告應有 部分2分之1之比例分配。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2分之1,餘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坐落嘉義縣○○鄉○○段000地號土地及其上同段51 建號建物(下合稱系爭不動產,分則稱系爭土地、建物)為 兩造所共有,應有部分比例均係原告2分之1、被告2分之1。 系爭不動產並無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 之期限之情形,且兩造無法協議決定分割之方法。又系爭土 地面積僅132平方公尺(臨路面寬只有約5公尺),如採原物 分配時,面積過小,依相關建築法令規定將無法建築使用, 且其上系爭建物為一整體之建築,無法細分,故系爭不動產 性質上已不適宜為實物分割,爰依民法第823條第1項、第82 4條第2項第2款規定,請求就系爭不動產為變價分割等語。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作何聲明或 陳述。 三、按各共有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 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 在此限。又共有物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 後因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人拒絕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 人之請求,命為下列分配:㈠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 共有人均受原物之分配顯有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 有人。㈡原物分配顯有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 於各共有人;或以原物之一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 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變賣共有物時,除買受人為共 有人外,共有人有依相同條件優先承買之權,有二人以上願 優先承買者,以抽籤定之。民法第823條第1項、第824條第2 項、第7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系爭不動產為兩造所共有, 應有部分比例均係原告2分之1、被告2分之1,且兩造無法達 成分割協議,暨系爭不動產無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兩 造亦無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有系爭不動產登記第一類謄 本、查詢資料附卷可稽,堪信為真實。從而,原告訴請分割 系爭不動產,洵屬有據。 四、復按分割共有物,除應斟酌各共有人之意願、利害關係及共 有物之性質外,尚應斟酌分得部分所得利用之價值、經濟效 用等原則。且裁判分割共有物,屬形成判決,法院定共有物 之分割方法,固應斟酌當事人之聲明及上開事項等,而本其 自由裁量權為公平合理之分配,但並不受當事人聲明、主張 或分管約定之拘束。系爭不動產分割方法,本院斟酌如次:  ㈠系爭建物之門牌號碼為嘉義縣○○鄉○○村00鄰○○街000號,1樓 為神明廳、客廳,目前無人使用,2樓為臥室,目前為原告 居住使用,3樓目前無人使用,4樓為露臺,無雨棚,系爭建 物之出入口在一樓,為原告所自承,並經本院勘驗現場查明 屬實,製有勘驗筆錄1份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85至87頁) ,復有照片在卷足憑(見本院卷第133至151頁)。  ㈡系爭建物為一整體使用之建築物,系爭土地為系爭建物之坐 落基地,系爭建物無從切割為數獨立之建物而分配於各共有 人,故依系爭建物之建築形態及使用情形,顯不宜以原物分 配方式分割系爭建物。至於系爭土地,倘依兩造持分比例分 割,兩造持有權利範圍(即應有部分)各僅2分之1,分得面 積顯然過於細小,且系爭土地上目前已搭建系爭建物,如採 原物分割,除各共有人分得之土地面積過於狹小,不利建築 使用,將造成經濟價值降低外,更將使系爭建物面臨必須拆 除之窘境,對於全體共有人均屬不利,故系爭土地亦不宜以 原物分配方式進行分割。又共有土地或建築物之分割,其目 的在於促進共有人對於土地或建物之改良運用,以利共有物 之利用,並避免共有人間因利用共有物產生紛爭,降低其可 用性及經濟上價值,故原告既已表明就系爭不動產不願繼續 維持共有,且希望以變價分割方式由兩造依應有部分比例分 受價金,被告經通知未到庭表示意見。而透過變賣方式,基 於市場之自由競爭,可使系爭不動產之市場價值得以極大化 ,對於共有人而言,自屬有利。故本院斟酌系爭不動產之型 態、使用情形、經濟效用、兩造之利益及意願等一切情形, 認為系爭不動產予以變價分割,以變價後價金按兩造之所有 權應有部分比例分配為適當,爰判決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五、末按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件涉訟,由 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 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 。系爭不動產因兩造無法自行協議分割,依前開說明,本院 認本件訴訟費用應由兩造按應有部分比例負擔,爰判決如主 文第2項所示。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民二庭法 官 黃茂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對 造人數提出繕本)並表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 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1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狀,並依上訴利 益繳交第二審裁判費,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 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王嘉祺

2024-12-10

CYDV-113-訴-479-20241210-1

交易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易字第322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賴昭廷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7 588號),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以簡 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當事人之意見後,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 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並判決如下:   主 文 賴昭廷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以上而駕駛動力 交通工具,處有期徒刑拾月。   犯罪事實 一、賴昭廷於民國113年7月15日3至5時許,在嘉義縣○○鄉○○街00 0號之居處飲用米酒半罐,而有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 .25毫克以上之情形,竟仍基於酒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 意,於飲用上開米酒完畢後,於翌(16)7時30分許自該處 騎乘電動自行車上路。嗣於同日9時15分許(起訴書誤載為9 時18分許,應予更正),行經嘉義市東區保建街與義教街70 6巷之交岔路口時,因未將安全帽扣妥而為警攔查,經警於 同日9時18分實施酒精測定,測得其吐氣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 .66毫克,始悉上情。 二、案經嘉義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報告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認定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上開事實,業據被告賴昭廷於警詢、偵查、本院準備程序及 審理時坦承不諱(見警卷第2至4頁、偵卷第13、14頁、本院 卷第79、91頁),並有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酒精測定紀錄表 (見警卷第7頁)、嘉義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 理事件通知單及嘉義市政府警察局執行交通違規移置保管車 輛通知單(見警卷第10頁)附卷可查,足認被告之任意性自 白與事實相符,被告犯行堪以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吐氣所含酒 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㈡被告前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本院以109年度交易字第206號判 決判處有期徒刑9月確定,於110年7月4日執行完畢;再因公 共危險案件,經本院以111年度交易字第306號判決判處有期 徒刑8月確定,於113年1月3日執行完畢,有被告之臺灣高等 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22至24頁),被告於 5年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而檢察官 於起訴書內,已就被告構成累犯之前科紀錄及應加重其刑之 理由為主張,並指出證明之方法。本院衡酌被告前已曾因不 能安全駕駛案件,經法院判處罪刑並執行完畢,又故意再犯 本案酒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公共危險罪,足見其對於上開 罪質之犯罪存在特別惡性,刑罰反應力薄弱,如加重最低本 刑,並不會造成行為人所受之刑罰超過其所應負擔罪責之結 果,其人身自由亦不會因此遭受過苛之侵害,參酌大法官釋 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實有對被告加重其刑之必要,爰依最 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5660號判決意旨及刑法第47條第1項 之規定,加重其刑及最低本刑。又本案雖論以累犯,然參酌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5660號判決意旨,併基於精簡裁 判之要求,不於主文為累犯之諭知,附此敘明。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飲用酒類後,在注意能 力降低之情形下,仍貿然騎乘電動自行車上路,對自身及公 眾之安全造成嚴重之危害,所為顯非可取;被告經測得吐氣 所含酒精濃度為每公升0.66毫克,濃度並非甚為微;被告除 有上開構成累犯之不能安全駕駛前案紀錄外(累犯部分不重 複審酌),又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本院分別以106年度交易 字第290號、106年度交易字第326號判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7 月、8月確定,上開2罪復經本院以106年度聲字第1258號裁 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2月,顯見被告素行甚劣;兼衡被告 於警詢、偵查、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中均坦承犯行,犯後態 度良好;於審理時自述專科畢業之智識程度、現在沒有工作 、未婚、無子女、獨居等一切情狀(見本院卷第96頁),量 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郁雯提起公訴,檢察官廖俊豪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9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昱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怡辰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2024-11-19

CYDM-113-交易-322-2024111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