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鄭鈺穎

共找到 5 筆結果(第 1-5 筆)

板簡
板橋簡易庭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板簡字第2519號 原 告 鄭林昕 被 告 鄭素華 鄭美華 鄭麗華 鄭仿借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周惠敏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9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要領 一、本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4條第1項規定,合併記載事實及理 由要領,其中原告之主張與被告之答辯,並依同條項規定, 引用其如附件民事起訴狀民事答辯狀、民事補正所載(本院 卷第11至13頁、第131至133頁、第147至153頁)及民國114 年1月9日言詞辯論筆錄。 二、法院之判斷: (一)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 利益,民法第179條前段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 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 7條本文定有明文。而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者, 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 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 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 (二)本件原告主張代墊被繼承人鄭黃月裡之喪葬費用新臺幣( 下同)175,936元等節,業據其提出運德生命禮儀公司明 細單、LINE對話紀錄、運德殯儀禮品有限公司專用收據等 為證,惟此為被告所否認,辯稱已從鄭黃月裡之租金分配 款預支40萬元給原告之兄鄭鈺穎作為鄭黃月裡喪事需要, 且有領用鄭黃月裡之農民健康保險喪葬津貼153,000元, 並提出預支款借據、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函為證,揆諸前開 說明,原告自應就其所主張之事實負舉證之責。經查,證 人鄭鈺穎到庭證稱其確實有領用前述40萬元及農保之153, 000元,且有支出農保之153,000元及桌錢現金32,000元, 與原告提出與訴外人鄭昭湟間之LINE對話截圖:「因為哥 哥(即鄭鈺穎)說這個都是麻煩你處理的,然後有拿32,0 00現金給你,想跟你問一下,想請問這個金額對嗎?」等 語相符,則原告主張鄭黃月裡之喪葬費用都是其所支出, 鄭鈺穎沒有支出,農保之153,000元是其用鄭鈺穎名義申 請,除此之外並未收受任何喪葬費用等情,已與事實不符 。 (三)又原告與鄭鈺穎為兄妹,在原告與被告間之多起家族訴訟 中,原告與鄭鈺穎利益相同,住址同一,足認原告與鄭鈺 穎之關係密切,則被告抗辯鄭鈺穎既然有收錢,原告不能 選擇性跟被告要錢等情,並非無據。原告既然不能證明鄭 黃月裡之喪葬費用是由其所支出,且未收受被告交付給鄭 鈺穎之前述40萬元,則原告之主張即屬不能證明,依據前 述說明,應駁回原告之請求。 三、從而,原告依據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連帶給付175,9 36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而原告之訴既 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時瑋辰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詹昕容

2025-03-13

PCEV-113-板簡-2519-20250313-1

司促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976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鄭鈺穎發支付命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支付命令之聲請專屬債務人為被告時,依民事訴訟法第1 條、第2條、第6條或第20條規定有管轄權之法院管轄,民事 訴訟法第510 條定有明文;又按支付命令之聲請,不合於第 510 條之規定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513 條第1項明文可參。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鄭鈺穎發支付命令,查相對人鄭鈺 穎設籍於桃園市桃園區,非本院轄區,本院無管轄權,則依 前開規定,聲請人向本院聲請發支付命令,殊不合法,應予 駁回。 三、爰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陳登意

2025-02-04

TPDV-114-司促-976-20250204-1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

詐欺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上易字第1302號 上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鄭鈺穎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詐欺案件,不服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2年度易 字第49號,中華民國113年5月23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臺灣 桃園地方檢察署110年度調偵續字第18號),提起上訴,本院判 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起訴事實及所犯法條略以:被告鄭鈺穎明知其債信不佳,竟 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之犯意,於民國108 年5月間,以通訊軟體LINE向魏皓恩佯稱其經營動物買賣, 若投資新臺幣(下同)50萬元,保證每月獲利2萬5千元,致 魏皓恩陷於錯誤,分別於108年5月8日、108年5月13日與被 告鄭鈺穎簽立投資合約書,魏皓恩並陸續給付被告鄭鈺穎共 計200萬元。嗣被告鄭鈺穎僅給付魏皓恩108年6月及7月之紅 利,後即未再給付,魏皓恩始悉受騙。檢察官因認被告鄭鈺 穎涉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之詐欺取財罪嫌。 二、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其犯罪事實;又 不能證明被告犯罪者,應諭知被告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 第154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而事實之認定 ,應憑證據,如未發現相當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自不能 以推測或擬制之方法,為裁判基礎(最高法院40年台上字第 86號判決意旨參照)。再認定不利於被告之事實,須依積極 證據,苟積極證據不足為不利於被告事實之認定時,即應為 有利於被告之認定,更不必有何有利之證據;又所謂「積極 證據足以為不利被告事實之認定」係指據為訴訟上證明之全 盤證據資料,在客觀上已達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於有所懷 疑,而得確信被告確曾犯罪之程度,若未達到此一程度,而 有合理懷疑之存在時,即無從為有罪之認定(最高法院30年 上字第816號、76年台上字第4986號判決意旨參照)。而檢 察官對於起訴之犯罪事實,應負提出證據及說服之實質舉證 責任,倘其所提出之證據,不足為被告有罪之積極證明,或 其指出證明之方法,無從使事實審法院得有罪之確信時,基 於無罪推定之原則,即應由法院諭知被告無罪之判決。 三、檢察官認被告鄭鈺穎涉有詐欺取財犯嫌,無非係以被告之供 述、告訴人魏皓恩之指訴、LINE對話紀錄擷圖、投資合約書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08年度訴字第397號民事判決、同院11 1年5月17日桃院增資檔字第1110066980號函暨所附108年度 訴字第397號返還不當得利民事卷民事聲明異議狀、民事補 陳證物(件)狀、台新國際商業銀行111年5月27日台新作文 字第11117152號函暨所附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桃園分署107年6 月6日桃執仁107罰00000000字第1070139073A號執行命令等 ,為其主要論據。訊據被告固坦承於108年5月間以LINE向告 訴人傳送訊息,告知每投資50萬元,每月可獲利2萬5,000元 ,於108年5月8日、13日簽訂投資合約書後,向告訴人陸續 收受共200萬元,嗣後共給付告訴人20萬元各節,惟堅詞否 認有何詐欺取財犯行,辯稱:我確實有在經營寵物買賣跟寵 物進出口事業,當時我因有資金周轉需求,向告訴人借款, 並非要求告訴人投資,我答應每月固定支付5%之金額係作為 借款利息,我後來因為遭到詐騙,才無法依約履行等語。 四、經查:  ㈠就被告上開坦認部分,核與告訴人所為證述相符(參偵續卷 第31至34、53、54頁、原審易字卷第266至280頁),且有被 告告訴人間LINE對話紀錄擷圖、投資合約書等在卷可佐(參 他卷第21、23頁、原審易字卷第67至113、155至261頁), 是此部分事實,固堪予認定。  ㈡而觀諸告訴人與被告間之LINE對話紀錄,先係由告訴人向被 告表示稱可投資其經營之炸雞店,之後被告才向告訴人稱若 有興趣,可投資其經營之寵物買賣,若投資50萬元,每月可 獲「利息」2.5萬元,告訴人並詢問「本金」多久拿回等情 (參原審易字卷第155至261頁),雖有提及「投資」之用語 ,然又使用一般民法上之消費借貸關係中關於「利息」之約 定,甚且有談及返還本金之情,則尚難逕認被告與告訴人間 確為投資關係,仍應參酌其他事證以確定被告與告訴人間之 真意。在上開對話紀錄中,告訴人先後於108年5月6日、13 日傳送合約書之電子檔予被告,應足認內容係由告訴人所擬 定。而2份合約書之標題雖均為「投資合約書」,然其上之 記載均略以:⒈被告向告訴人收取「本金」100萬元(2合約 總計200萬元),被告每月須支付告訴人「利息」合計5萬元 (2合約共計10萬元),如被告逾約定給付期日未給付全額 「利息」予告訴人,被告須支付懲罰性違約金500萬元。⒉告 訴人所存放於被告之「本金」,告訴人最短3個月可取回, 最長可存放24個月,存取時間由告訴人決定,告訴人須於1 個月以上通知被告,被告不得單方面延長或解約,如有違反 上述規定,被告須支付懲罰性違約金500萬元。⒊被告應簽署 商業本票500萬元作為擔保,被告若違反本合約規定,告訴 人得持該本票作為被告所須支付懲罰性違約金之賠償,被告 不得異議,然被告若無任何違約事由,告訴人不得擅自執行 該本票等語(參他卷第21、23頁)。自前揭合約書之條款文 義觀之,被告與告訴人間之資金往來關係,係由告訴人提供 被告200萬元資金,被告每月固定給付相當於5%之金額予告 訴人,告訴人於3個月後即可經提前預告後取回所有金額, 被告另須簽發本票以擔保契約之履行,條文中並使用「利息 」、「本金」等用詞,則被告與告訴人間所成立之契約,性 質上應較接近於「保證取回本金,每期固定給付利息」之消 費借貸關係。況若係投資關係,投資款項本無保證可取回之 理,亦無可能得固定每月獲利一定金額,在上開合約書及對 話紀錄中,復均未就被告經營寵物賣賣之商業盈虧狀況,告 訴人應如何進行分潤或分擔虧損,為任何之約定,足徵該2 合約書之約定內容,顯與投資關係有間,應認屬於借貸關係 甚明。  ㈢再者,在上開合約書中尚約定若被告違約,需負擔懲罰性違 約金,被告並須先行簽立金額高達500萬元之本票,以擔保 契約履行,足認告訴人於簽訂合約書時,本即預見其所貸予 被告之款項,將來有可能不能受償之風險,故方在合約書中 增訂擔保受償之條款,告訴人本應承擔被告不能履約之風險 ,此並堪認告訴人非因受被告施以詐術陷入錯誤,始交付20 0萬元予被告。是尚不能以被告嗣後未能履行契約,即率予 推論被告自始無履行該消費借貸契約之意思,況且被告確有 支付頭2期之利息共20萬元予告訴人,縱使嗣後未能繼續支 付,亦不能逕認有詐術之施用。   ㈣至檢察官固認為被告於向告訴人收取200萬元時,已屬債信不 佳之狀態,但同前所述,此本屬告訴人於決定出借款項予被 告時,所應承擔之風險,縱使被告斯時另有債務問題,亦不 表示其向告訴人借款時,即自始無還款意願而出於不法所有 意圖,並有詐欺取財犯意。  ㈤至被告所稱有經營寵物買賣等情,依被告所提出之相關資料 ,皆僅屬片段資訊,甚且有無從看出對話雙方為何人之情, 尚難使本院遽信屬實。惟檢察官本負有舉證責任,應證明被 告主觀上確係基於不法所有意圖及詐欺取財犯意,而為上開 向告訴人取款之行為,縱使被告所為抗辯不足憑採,亦難逕 認其所為抗辯均屬虛偽,並進而遽認其有本件詐欺取財犯行 。本件檢察官所為舉證,尚無從使本院形成有罪之確信,依 有疑唯利被告,自難逕以詐欺取財罪相繩,而應為無罪之諭 知 五、原判決以檢察官所舉證據不足以對被告形成有罪之確信,因 而為被告無罪之諭知,結論與本院並無二致,應予維持。檢 察官不服原判決,提起上訴,僅就原審依審判職權為證據取 捨及心證形成之事項再事爭執,並未提出其他積極證據可供 調查審認,核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不到庭,爰不待其陳述,逕 行判決。 七、依刑事訴訟法第371條、第368條,作成本判決。 八、本案經檢察官詹東祐提起公訴,檢察官蔡雅竹提起上訴,檢 察官詹常輝於本院實行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侯廷昌                    法 官 黃紹紘                    法 官 陳柏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賴尚君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2024-12-25

TPHM-113-上易-1302-2024122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1725號 原 告 鄭林恩 訴訟代理人 郭益廷 上列原告與被告葉文芩、鄭鈺穎間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原告鄭林恩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十五日內補正輔助人葉文芩同 意原告鄭林恩為本件訴訟行為之文書,如該輔助人不為同意,得 向本院家事法庭聲請許可進行本件訴訟及為訴訟行為,逾期未補 正,即駁回本件訴訟。 理 由 一、按受輔助宣告之人為訴訟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此應經 輔助人同意之行為,無損害受輔助宣告之人利益之虞,而輔 助人仍不為同意時,受輔助宣告之人得逕行聲請法院許可後 為之。輔助人同意受輔助宣告之人為訴訟行為,應以文書證 之,民法第15條之2第1項第3款、第4項及民事訴訟法第45條 之1第1項定有明文。又能力、法定代理權或為訴訟所必要之 允許有欠缺而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民事 訴訟法第49條前段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民事訴訟法第50 條規定,於民事訴訟法第45條之1受輔助宣告之人為訴訟行 為者,準用之。 二、本件原告鄭林恩於民國113年8月28日經本院以113年度輔宣 字第100號裁定為受輔助宣告之人,並選定葉文芩為原告鄭 林恩之輔助人確定,有該裁定及個人戶籍資料可稽,而本件 原告鄭林恩為本件訴訟行為,屬民法第15條之2第1項第3款 所定事項,應經輔助人葉文芩同意,然卷內未見輔助人葉文 芩同意原告鄭林恩為本件訴訟行為之文書,原告鄭林恩為本 件訴訟行為所必要之允許即有欠缺,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0條 準用第49條規定,裁定命原告鄭林恩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5 日內補正輔助人葉文芩同意原告鄭林恩進行本件訴訟及為訴 訟行為之文書,如該輔助人不同意,原告鄭林恩得向本院家 事法庭聲請為本件訴訟許可,逾期不補正,即駁回本件訴訟 (另原告鄭林恩與輔助人葉文芩於本件訴訟為立場對立之兩 造,由葉文岑擔任受輔助宣告人鄭林恩之輔助人,利害衝突 ,是否符合受輔助宣告人鄭林恩之最佳利益?)。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8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陳佳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8  日 書記官 康閔雄

2024-10-18

PCDV-112-訴-1725-20241018-4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1725號 被 告 葉文芩 鄭鈺穎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鄭林昕 上列被告與原告鄭素華等人間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撤銷鄭林昕擔任被告葉文芩、鄭鈺穎訴訟代理人之許可。     理 由 一、按訴訟代理人應委任律師為之。但經審判長許可者,亦得委 任非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前項之許可,審判長得隨時以裁定 撤銷之,並應送達於為訴訟委任之人,民事訴訟法第68條第 1、2項定有明文。上開關於審判長權限之規定,於受命法官 行準備程序時準用之,同法第272條第1項亦著有明文。 二、本件被告葉文芩、鄭鈺穎委任之訴訟代理人鄭林昕,無律師 資格,並非律師,經本院於民國112年8月24日、112年11月9 日言詞辯論期日,依民事事件委任非律師為訴訟代理人許可 準則第3條規定許可鄭林昕為葉文芩、鄭鈺穎之訴訟代理人 ,惟鄭林昕為本件訴訟之原告,其與被告葉文芩、鄭鈺穎為 本件訴訟對立之兩造,法律上之利害關係衝突,爰依首開規 定,撤銷鄭林昕擔任被告葉文芩、鄭鈺穎訴訟代理人之許可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8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陳佳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8  日                書記官 康閔雄

2024-10-18

PCDV-112-訴-1725-20241018-3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