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明飛

共找到 8 筆結果(第 1-8 筆)

重再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移轉土地所有權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再字第12號 再審原告 林芳伃(即陳風之承受訴訟人) 陳妙怡(即陳風之承受訴訟人) 陳柏諺(即陳風之承受訴訟人) 陳柏維(即陳風之承受訴訟人)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高峯祈律師 廖顯頡律師 再審被告 陳貴金 陳貴月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許龍升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移轉土地所有權事件,再審原告對於中華民國 112年9月27日本院112年度重上字第47號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 ,本院於114年1月1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訴駁回。 再審訴訟費用由再審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再審原告主張:再審被告與許陳貴美(下合稱許陳貴美3人 )從未有管理、使用、處分訟爭土地之行為,與借名登記契 約要件不符。許陳貴美3人與陳風亦未曾有過借名登記合意 ,原判決未具體說明何能透過第三人媒介達成意思表示之合 致,逕認許陳貴美3人與陳風間成立借名登記契約,核屬民 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所定適用法規錯誤之情形。民 國107年7月16日在證人陳招娣(陳明飛之妻)之自宅錄音檔 (下稱系爭錄音檔),內容涉及陳劉金葉為陳明飛賣地償債 情形,可證許陳貴美3人所述分產及換地等節不符實情。該 錄音內容如經斟酌,再審原告可受有利裁判,然因原二審法 院未適度公開心證,致未能及時提出,符合民事訴訟法第49 6條第1項第13款事由。爰提起再審之訴,聲明請求將原確定 判決關於再審被告部分廢棄,駁回其等之訴(按:再審原告 對許陳貴美提起再審之訴部分,因許陳貴美於再審起訴前死 亡,經本院於114年1月13日裁定駁回此部分之起訴,故本件 僅就再審被告即陳貴金、陳貴月被訴部分為審理)。 二、再審被告則以:再審原告所指原判決適用法律顯有錯誤部分 ,係針對事實審法院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為指摘,不符合民 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情形。系爭錄音檔係於1 07年間即已錄製,再審原告亦自承知悉此項證物之存在,然 未於前程序對該音檔未置一詞,迨至判決確定後始行提出, 已與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355號解釋意旨有違,且該音檔內 容係陳招娣、陳俊元於錄音當日到庭作證後之對話,所述內 容與彼等當日證述相符,縱經斟酌亦無法作有利再審原告之 認定,再審原告執此為由提起再審,即非適法有據。答辯聲 明求予駁回再審之訴。 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 指確定判決依其所認定之事實為基礎,判斷其適用之法規, 顯然不合於法律規定,或與司法院現尚有效之解釋顯有違反 ,或消極的不適用法規,顯然影響裁判者而言,並不包括判 決理由矛盾、理由不備、取捨證據及認定事實錯誤之情形在 內。事實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為,無適用法規顯 有錯誤可言。查,原法院係以陳明吉另案訴請陳風移轉土地 、給付租金事件確定判決(本院106年度重上字第21號)所 認定:陳明吉就高雄市○○區○○○段OOO之O地號土地(權利範 圍79752/133982,下稱系爭土地)有應有部分1/3權利,並 借名登記於陳風名下之事實,不容陳風及其繼受人於本件為 相反之主張,故依陳明吉所為與該案判決認定事實情節相同 之證述,及陳明飛之妻陳招娣、陳風小舅子林漢武之證詞, 暨仲介劉榮明所製作關於土地租金、費用之計算暨分配文件 ,認定確有許陳貴美3人所主張彼等父母分產及互換協議、 各按應有部分比例收租之事,並敍明第三人為媒介而將各方 互為之意思表示從中傳達因而獲致意思表示之一致者,仍得 成立契約,故而許陳貴美3人於分產及互換協議時雖未在場 ,然經陳明吉、陳劉金葉將彼等與陳風商討售、換地之協議 及分產情形告知許陳貴美3人並獲同意後,許陳貴美3人已與 陳風達成借名登記合意。由此足見原法院並無再審原告所指 未說明兩造如何達成借名登記意思表示合致之情事,且依確 定判決認定關於上該許陳貴美3人有按比例收租之事實,亦 見許陳貴美3人對系爭土地有管理使用之行舉,合乎借名登 記契約之要件。再審原告猶稱再審被告未曾管理、使用或處 分上該土地,且未與陳風達成借名登記契約之合意,據而主 張原判決認定兩造間存有借名登記之關係,適用法規顯有錯 誤云云,自非可採。 四、按當事人發現未經斟酌之證物或得使用該證物,如經斟酌可 受較有利益之裁判者,得以再審之訴對於確定終局判決聲明 不服,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3款固有明文。惟所謂當 事人發現未經斟酌之證物,係指前訴訟程序事實審言詞辯論 終結前已存在之證物,因當事人不知有此,致未經斟酌,現 始知之者而言;該款所定得使用未經斟酌之證物,必須當事 人在客觀上確不知該證物存在致未斟酌現始知之,或依當時 情形有不能檢出該證物者始足當之,倘按其情狀依一般社會 之通念,尚非不知該證物或不能檢出或命第三人提出者,均 無該條款規定之適用。此乃為促使當事人在前訴訟程序事實 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將已存在並已知悉而得提出之證物全部 提出,以防止當事人於判決發生既判力後,濫行提起再審之 訴,而維持確定裁判之安定性(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 173號判決意旨參照)。再審原告雖主張107年7月16日之錄 音檔雖於前程序即已存在並為渠等所知悉,然因原二審法院 未適時公開心證、表明法律見解而未提出(本院卷第23-25 頁)。惟上該錄音檔係於另案二審審理中所錄製,然未經陳 風提出為證,暨陳風於該案係受敗訴判決確定等情,為兩造 所不爭執。則依再審原告所述,該音檔係能證明上該分產及 換地協議不存在之事證,而此該事實之有無,復為另案與本 件原程序共同之爭執事項,是陳風受另案敗訴判決確定後, 衡情益當主動將此「有利事證」併同其他證據提出作為訴訟 之攻防方法,藉以除促進訴訟之進行外,更可避免受不利判 決之風險,然卻未有此情,足徵陳風未於前程序提出上該錄 音內容為證,係有其他考量,與法院有無適時公開心證無涉 。是再審原告所執前揭情詞,自非可作為其未能及時提出之 正當理由,非但無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3款前段規定 之適用,更遑論所引對話內容,核屬陳招娣及陳俊元個人主 觀認知及意見,依同款但書規定縱經斟酌亦無可使再審原告 受有利之判決,亦與上揭再審事由不符。 五、綜上,再審原告主張原確定判決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 第1款、第13款之再審事由,核非有據,其提起再審之訴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許明進                   法 官 周佳佩                   法 官 蔣志宗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其 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具 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並依附註條文規定辦理。如委任律師 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駱青樺 附註: 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 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但上訴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 上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為 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經法 院認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 第1項但書及第2項情形,應於提起上訴或委任時釋明之。

2025-02-11

KSHV-113-重再-12-20250211-3

金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金訴字第186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719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1216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明飛 選任辯護人 彭彥植律師 蕭棋云律師 被 告 商家豪 選任辯護人 孟欣達律師 陳建佑律師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358 72、47069、51803、52519、53820、70901、73260、79610號) 及追加起訴 (112年度偵字第 72705號、113年度偵字第6211、1 4030號、4372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陳明飛犯如附表三主文欄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三主文欄所示之 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參年捌月。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53,767 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 商家豪犯如附表三編號1至7主文欄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三編號 1至7主文欄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參年。未扣案之犯罪所得 新臺幣13,410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 ,追徵其價額。 扣案如附表五所示之物均沒收。   事 實 陳明飛、商家豪於民國112年間某日起,加入由真實姓名年籍不 詳、暱稱「程偉」、「顏伏民」、「奌奌(点点、Dian Dian, 下稱奌奌)」等人所組成之詐欺集團,由商家豪擔任向他人收取 人頭帳戶並交予詐欺集團使用、俗稱「收簿手」之工作,且由陳 明飛擔任提領、匯款被害人所匯入款項,再轉交集團上層,俗稱 「車手」之工作,陳明飛、商家豪即與上開真實身分不詳詐欺集 團成員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 及洗錢之犯意聯絡,先由陳明飛將如附表一所示之帳戶交予商家 豪(就陳明飛提供附表一編號4所示帳戶部分,商家豪未據檢察 官追加起訴),再由商家豪轉交予「顏伏民」等詐欺集團成員使 用,後由不詳詐欺集團成員,於附表二所示詐欺時間,以附表二 所示詐欺方式詐欺如附表二所示之人,致渠等均陷於錯誤,於附 表二所示匯款時間將匯款金額匯至附表二所示之匯入帳戶內(就 附表二編號8至11所示部分,商家豪未據檢察官追加起訴),再 由陳明飛依「奌奌」指示,於附表二所示提領(轉帳)時間、地 點提領(轉帳)如附表二所示金額後,將所提領(轉帳)之款項 ,自行尋找可將新臺幣匯兌成人民幣之管道,將新臺幣地下匯兌 為人民幣,並以匯款方式,將其所兌換之人民幣匯予「程偉」、 「顏伏民」所指定之中國大陸(下稱大陸)金融機構帳戶內,而 輾轉將詐欺所得款項繳回該詐欺集團,以此方式隱匿詐欺犯罪所 得(附表二編號5至7所示匯入款項因遭圈存,未經陳明飛提領轉 帳而洗錢犯行止於未遂)。   理 由 一、認定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訊據被告陳明飛固坦承有交付附表一所示帳戶予被告商家豪 ,並有依「奌奌」指示轉帳或提領上開帳戶內款項,經地下 匯兌為人民幣後再匯入「程偉」、「顏伏民」指定之大陸帳 戶;被告商家豪坦承有向被告陳明飛取得帳戶並轉交給「顏 伏民」使用,並由陳明飛將匯入帳戶內款項辦理地下匯兌為 人民幣事宜,惟均矢口否認有何詐欺取財、洗錢犯行,辯稱 :渠等僅是協助「顏伏民」等人將投資款項匯回大陸,並無 詐欺或洗錢犯意云云。經查: (一)被告商家豪有向被告陳明飛索取金融帳戶,被告陳明飛遂 交付如附表一所示帳戶資料給被告商家豪提供予「顏伏民 」使用(就被告陳明飛提供附表一編號4所示帳戶部分, 被告商家豪未據檢察官追加起訴),且附表二所示之人有 因受詐欺集團成員以附表二所示詐欺方式詐騙,而於附表 二所示匯款時間、匯款如附表二所示匯款金額至附表二所 示匯入帳戶(就附表二編號8至11所示部分,被告商家豪 未據檢察官追加起訴),且被告陳明飛有再依「奌奌」指 示,於附表二所示提領或轉帳時間,提領或轉帳如附表二 所示之金額後,再將所提領、轉帳之款項,自行尋找可將 新臺幣匯兌成人民幣之管道,將新臺幣地下匯兌為人民幣 ,再以匯款方式將其所兌換之人民幣匯予「程偉」、「顏 伏民」所指定之大陸金融機構帳戶內等情,為被告陳明飛 、商家豪所不爭執,且經證人楊立暐於偵訊時證述明確( 偵字第52519號卷第413至419、455至456頁),並有陳明 飛之中信帳戶基本資料、存款交易明細、IP登入位置、新 臺幣存提款交易憑證影本與提款卡正反面影本、監視器錄 影畫面暨翻拍照片、方佩馨之招商銀行帳號000000000000 0000號帳戶交易明細擷圖、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土城分局扣 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下稱新 北地檢署)112年10月24日、113年1月2日、113年1月16日 勘驗筆錄(含附件及翻拍照片)、新北地檢署收受贓證物 品清單、陳明飛與楊立暐之LINE對話紀錄擷圖、陳明飛之 國泰帳戶基本資料、交易明細、對帳單、帳戶交易明細查 詢、IP登入位置資料、陳明飛之一銀帳戶開戶資料(含開 戶照片、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印鑑卡、第e個網業務申請 書、各類存款開戶暨往來業務項目申請書)、存摺存款客 戶歷史交易明細表、陳明飛之新北市○○區○○○號000000000 00000號帳戶基本資料(含印鑑卡、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存摺歷史交易明細查詢結果、楊立暐手機內之虛擬貨幣 帳戶介面、與LINE暱稱「Alex Chen-00000」(即陳明飛 )之對話紀錄翻拍照片、楊立暐中信帳戶基本資料、存款 交易明細、自動化交易LOG資料-財金交易、警示圈存資訊 、存摺及金融卡掛失變更資料、商家豪手機內與暱稱「Al ex」(即陳明飛)之對話紀錄翻拍照片、陳明飛之陽信帳 戶基本資料、客戶帳卡資料列印結果、取款條、大額現金 收付、換鈔登記簿、匯款申請書(兼取款憑條)、匯款申 請書(代收入傳票)影本(偵字第35872號卷第21至30、7 3、97、161、207至211、233至286頁,偵字第51803號卷 第327至354、449至451頁,偵字第47069號卷第38至47頁 ,偵字第51803號卷第355至371、453頁,偵字第52519號 卷第141至169、213至230、421至451頁,偵字第72705號 卷第12至18頁,偵字第53820號卷第25至29、153至155頁 ,偵字第70901號卷第67至77頁,偵字第73260號卷第35至 102、111、127、169至191頁,偵字第43725號卷第9至10 、57至62頁)及如附表四證據出處欄所示證據在卷可稽( 告訴人、被害人證述出處同列此處),故此部分之事實應 堪認定,足見被告陳明飛所交付被告商家豪提供給「顏伏 民」等人使用如附表一所示金融帳戶,確供詐欺集團成員 用以作為詐欺取財之工具而供本案告訴人、被害人匯入款 項使用甚明。 (二)被告2人雖均辯稱渠等僅係提供帳戶予「顏伏民」使用、 幫忙「顏伏民」把經營酒店賺的錢換匯回大陸,只是在做 地下匯兌云云,然查:   1、就附表二所示匯入被告陳明飛、楊立暐帳戶內款項之性質 為何,被告商家豪於偵訊時供稱:「顏伏民」是其大陸供 應商,「顏伏民」要給其貨款,因為其不想收人民幣,所 以「顏伏民」給其臺幣云云(偵字第73260號卷第29至30 頁);惟於同次偵訊時又分別改稱:其自己的貨款要付給 大陸供應商或「顏伏民」,其遂把臺幣給被告陳明飛,由 陳明飛幫其安排貨款云云(偵字第73260號卷第31頁)、 是「顏伏民」想要把臺灣所得換回去,其不知道所得是什 麼,其認知是「顏伏民」有出貨到臺灣其他客戶,陳明飛 需要楊立暐帳戶去收「顏伏民」的貨款云云(偵字第7326 0號卷第31至33頁);迄於本院審理時,又稱該等款項均 係「顏伏民」投資酒店之獲利云云(本院金訴字第186號 卷第454至455頁),則就附表二所示匯入款項之原因為何 ,被告商家豪偵審期間歷次說詞即有不同,其辯詞之可信 性即大有可疑。   2、又被告陳明飛於本案三次警詢程序,均稱係因其在大陸之 友人(亦為某加工廠負責人)王輝積欠其貨款80萬元,其 才提供附表一所示帳戶給王輝,王輝陸續匯款300萬元進 其帳戶,其以為是還款,就自行提領或轉帳他人云云(偵 字第35872號卷第13頁,偵字第43725號卷第6頁,偵字第5 3820號卷第12至13頁);於偵訊時始改稱:其係自108年 開始配合商家豪做地下匯兌,商家豪說112年2月匯入的錢 都是大陸人「程偉」、「顏伏民」在臺灣投資酒店的錢要 匯回去云云(偵字第43725號卷第53頁,偵字第35872號卷 第88至89頁),則就其收受本案匯入款項之原因究係為何 ,被告陳明飛於警詢、偵訊時所述大相逕庭,其所言是否 可信,亦非無疑。   3、被告陳明飛、商家豪於本院審理時,雖均稱該等匯入款項 係「顏伏民」投資酒店款項要請被告陳明飛進行地下匯兌 後匯回去大陸云云。然按非銀行業或經主管機關許可之行 業,不得辦理國內外匯兌業務,此為銀行法第29條第1項 所明定,如為私人透過非法地下管道將新臺幣兌換成人民 幣並匯回至大陸,仍涉及不法,被告2人對渠等所為將涉 及違法事項,當有所知悉。再者,被告商家豪於本院審理 時亦陳稱:其並沒有與「顏伏民」一起從事酒店投資業務 ,其也無法確定「顏伏民」所稱換匯資金來源等語(本院 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51頁),被告陳明飛於本院審理時亦 供稱:其只知道是酒店投資獲利、但不知道是哪間酒店, 其也沒有再去問商家豪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84 頁),則被告2人未再深入瞭解該金錢來源,仍無法認定 被告2人已合理且確實查證本案款項之來源係屬合法。況 依被告陳明飛於本院審理時所稱:其並未見過「顏伏民」 、「程偉」,也不清楚其等之年籍資料,其與該2人間並 未有任何業務往來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91至49 2頁),顯見被告陳明飛與「顏伏民」等人素不相識、並 無任何交情或信任基礎。而查,我國就兌換人民幣現鈔並 無對象限制,不論本國人、中國大陸地區人民及外國人等 自然人,均可到經許可買賣人民幣現鈔之金融機構兌換買 賣人民幣,或到外幣兌換處買入人民幣現鈔,且上開合法 兌換機構每日均會公布人民幣與新臺幣兌換匯率,一般人 上網查詢均可輕易查知,經由上開合法兌換機構買賣人民 幣,亦可避免買入或賣出之人民幣為偽鈔之風險,尚稱快 速、安全、便利,反之,未經許可買賣兌換人民幣,可能 涉及地下匯兌之違法,若非此等款項確屬違法所得,實難 想像「顏伏民」等人有捨合法兌換機構,而委請素不相識 之被告陳明飛收受款項、並由被告陳明飛輾轉委託他人兌 換為人民幣後再匯至大陸帳戶之必要,反徒增款項遭侵占 之高度風險及成本。由此種種,均足證明被告陳明飛收受 之款項並非兌幣款項,而是詐欺贓款,此由被告商家豪於 偵訊時坦稱:其容認有可能是詐欺款項匯款至被告陳明飛 帳戶等語(偵字第73260號卷第144頁),及被告陳明飛於 偵訊時坦稱:其有懷疑「程偉」匯入之款項是不法所得等 語(偵字第35872號卷第120頁)益可明之。   4、況依被告陳明飛於本院審理時所稱:匯到其帳戶內之款項 ,其除了可以賺取匯差之外,另外還可從中獲取5%數額當 作報酬,其中2%要給「程偉」、「顏伏民」,他們2人各 分得1%,其餘3%則是其和被告商家豪對半分等語(本院金 訴字第186號卷第493至494頁),此與被告陳明飛和商家 豪之iMessage對話紀錄中,被告陳明飛所傳送之表格顯示 :2/17有收款臺幣91萬元、13萬6千元、23萬元,且各筆 款項均列有5%之手續費等情互核相符(偵字第73260號卷 第55頁,偵字第35872號卷第227頁),堪可信實。依此以 觀,果若被告陳明飛、商家豪所協助處理者,確係「顏伏 民」等人在臺灣投資酒店之獲利,要兌換為人民幣匯回大 陸,則該等投資收益款項理應「全數」屬於「顏伏民」、 「程偉」所有,則為何「顏伏民」、「程偉」等人還需要 「從中抽取2%」之金額作為報酬?且「顏伏民」、「程偉 」委請被告商家豪、陳明飛處理換匯事宜,除了讓被告陳 明飛賺到匯差以外,還要額外再給予被告2人合計3%之報 酬數額,顯然增加大筆支出金額之負擔,如此一來,豈有 達到委請被告陳明飛等人進行地下匯兌減省費用支出之目 的?顯屬不合常情,由此益徵被告2人辯稱,渠等係在協 助「顏伏民」等人進行地下匯兌等節,不足採信。   5、再稽諸被告陳明飛與商家豪之對話紀錄,被告商家豪傳送 予被告陳明飛之擷圖中,暱稱為「愛因斯坦」之人標記被 告陳明飛之國泰帳戶,並詢問「这台车洗好了吗?(即「 這台車洗好了嗎」之簡體字),經對話他方回稱:「可以 」,「愛因斯坦」即再表示「入8+4两笔(即「入8+4兩筆 」之簡體字),「愛因斯坦」接著詢問該國泰帳戶之分行 地址(偵字第73260號卷第44至45、187頁),且於被告商 家豪傳送上開擷圖予被告陳明飛後,被告陳明飛即表示「 收到18」、「10+2+3+3」、「都小筆的進來」、「應該是 手機轉的」等語,被告陳明飛並再接著傳送「2/17」表格 擷圖,並傳訊給被告商家豪敘明「本日戰績」等語(偵字 第73260號卷第45至46頁),顯見有配合收款再統計獲利 「戰績」之情,而「車」為詐欺集團所使用「銀行帳戶」 之暗語,此亦為本院辦理詐欺案件職務上已知之事實,是 由被告陳明飛、商家豪上開對話以觀,足見被告2人均知 悉匯入被告陳明飛帳戶者係為詐騙被害人所得款項無訛。 又觀諸被告陳明飛與商家豪之對話紀錄,被告商家豪尚有 傳送告訴人彭松鑫受騙交款之對話紀錄擷圖予被告陳明飛 乙情(偵字第73260號卷第76頁),就此部分,被告商家 豪於本院審理時自陳係因陳明飛提供之帳戶出問題,其始 向「顏伏民」取得該對話紀錄,「顏伏民」說是「程偉」 在弄的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57至458頁)。而 查,上開對話紀錄係告訴人彭松鑫遭詐欺集團成員詐騙而 付款之對話紀錄,此對話過程紀錄必定屬於詐欺集團內部 成員所有,則由被告商家豪得以直接向「顏伏民」取得本 案被害人遭詐欺集團詐騙之對話紀錄、而詐欺集團成員亦 願意提供如此重要之詐騙被害人紀錄給被告商家豪,可見 被告商家豪係屬詐欺集團內部成員無疑。況觀被告商家豪 傳送上開告訴人受騙對話紀錄之擷圖予被告陳明飛後,旋 又傳送人頭帳戶交易糾紛之文章予被告陳明飛,並向被告 陳明飛表示「那個朋友(指楊立暐)不是初犯,感覺是會 麻煩一點」、「想想如同他直接扛,不知道價碼多少,呵 」等語(偵字第73260號卷第79至81頁),被告商家豪就 此部分於本院審理時亦稱:其當下認知是出事了,其覺得 告訴人彭松鑫被話術了,因為告訴人彭松鑫去報警,被告 陳明飛收到詐騙款項,其在與被告陳明飛之對話中提及「 他們很笨」,是因為投資詐騙的話術都很粗糙,但還是會 被騙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59至461頁),被告 陳明飛於本院審理時亦稱:被告商家豪於上開對話紀錄傳 訊給其表示「那個朋友不是初犯,感覺是會麻煩一點」、 「想想如同他直接扛,不知道價碼多少,呵」,其中「那 個朋友」就是指楊立暐,因為楊立暐之前人頭帳戶有被凍 結過,被告商家豪說「直接扛」就是要楊立暐直接扛、不 要影響到其跟被告商家豪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 89至490頁),是由其等對話紀錄,足見被告2人對於匯入 附表二所示帳戶內款項係屬詐騙所得,當屬明知,始會設 想出要付多少價碼以令楊立暐出面扛下刑責之詞。   6、至被告商家豪另辯稱:係因「顏伏民」所經營之深圳明進 康公司並無收受外幣能力,無法開立美金帳戶,其才將要 給付予「顏伏民」之貨款委請陳明飛匯兌為人民幣後再將 錢給明進康公司云云(偵字第73260號卷第116頁,本院金 訴字第186號卷第468頁)。然被告商家豪於本院審理時已 明確供稱,就本案附表二所示款項,均非其要付給「顏伏 民」之貨款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70頁),則被 告商家豪辯稱係因要給付貨款才要委請被告陳明飛進行地 下匯兌云云,已不足採,被告商家豪所提出其與明進康公 司交易之證據資料等項,亦無從據為其有利之認定。況且 ,證人即被告商家豪所營前鉅數位公司之員工田憶琴於本 院審理時亦證稱:其公司要付的貨款有時是其去銀行匯款 ,有時是被告商家豪自己處理,其負責處理付款予明進康 公司時,係匯款美金至明進康公司在大陸的帳戶等語(本 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500至502頁),可見明進康公司於 大陸之帳戶可以收受美金,顯無不能收受外幣之情形,則 被告商家豪辯稱係因明進康公司並無收受外幣能力,才輾 轉委由被告陳明飛進行地下匯兌後匯付給明進康公司云云 ,亦不可採,併此敘明。   7、再參酌詐欺集團為免遭警方查獲,於取得詐欺款項之後, 多會設立層層斷點,由多位詐欺集團成員將詐欺款項層層 轉交給下一階層之成員,這樣即使在某一階層被查獲,也 阻斷了偵查機關繼續往下追查,詐欺集團之損失也僅止於 該階層;又為了確保詐欺款項能夠透過層層轉交順利上繳 集團,詐欺款項在每一階層之收受及交付,自當早已安排 妥當。當某A成員一拿到詐欺款項,就會隨即將款項交給 下一階層的某B成員,避免金錢在某一階段停留太久,增 加被查獲之風險,故各階層「收錢」與「交錢」之間,自 是非常緊密,因為只要任一階段發生差錯,將使詐欺集團 前階段詐欺被害人取得款項之努力付諸東流,故在詐欺集 團縝密之層層分工下,為求順利取得贓款並製造金流斷點 以躲避查緝,必須確保各階段收受及交付款項之人員均可 即時到位,衡諸常情,自須由聽從指揮之集團成員隨時配 合行事以克竟其功,實無可能隨意將詐欺款項交給不知內 情之被告陳明飛收受,蓋若被告陳明飛在收款、兌換人民 幣或交款過程中任一程序出了問題,詐欺集團將無從取得 詐欺款項、甚或將遭檢警查緝。故被告陳明飛收受如附表 二所示詐欺款項,顯係基於本案詐欺集團事先分工之結果 ,至為明確,被告2人辯稱渠等不知匯入款項係屬詐騙款 項云云,要與詐欺集團分工之常態不符,顯不足採信。   8、被告陳明飛之辯護人雖辯稱:被告陳明飛係提供自己之帳 戶收受款項,顯見被告陳明飛不知該等款項為詐欺所得云 云。惟詐欺集團所分派收款之車手、收水工作,本無一定 行為模式,犯罪行為人加入詐欺集團並提供自己帳戶收款 、提款者,實務上所在多有,且詐欺集團車手明知檢警機 關於案發後必定會調閱金融帳戶交易明細資料,且銀行櫃 臺或自動櫃員機亦均廣設有監視器鏡頭,仍甘願冒險親自 提款、匯款或臨櫃領、匯款,或使用自己之帳戶為領、匯 款之用,在司法實務上均非罕見,亦多有查獲帳戶持用人 從事詐欺、洗錢犯行之情形,則被告陳明飛之辯護人僅以 被告陳明飛使用自己名下之帳戶收受匯款等項,即無詐欺 或洗錢之犯意,尚嫌無據。至被告陳明飛之辯護人雖援引 被告陳明飛另案民事判決,主張該案法官表示無法認定被 告2人係故意協助詐欺集團收集帳戶云云,然查,個別案 件之證據本屬有別,他案判決並無當然拘束本案判決之效 力,本院依調查審理之結果,本於獨立審判及自由心證之 職權,認定被告2人確有參與本案詐欺集團犯行,辯護人 所舉前開判決結果,尚無拘束本院之效力,亦無從作為被 告2人有利之認定,併此敘明。 (三)綜上所述,被告2人之辯解有上開諸多不合理之處,顯難 採信。且參酌詐欺集團犯罪分工之常態模式,皆足以彰顯 被告2人非但為本件犯罪分工之一員,更居於詐欺集團之 重要地位,其2人主觀上確實知悉被害人所匯款之金錢, 係詐欺而來之款項至為明確。而被告2人既然知道其所收 受的金錢是詐欺款項,且聽從上手成員「程偉」、「顏伏 民」之指示,將所收款項兌換成人民幣上繳回集團,反而 更能證明其等已非單純地改變詐欺款項之處所,而係屬於 澈底地將詐欺款項性質改變之階段(從「新臺幣」變成「 人民幣」),成為連結「詐欺」犯罪與「洗錢」犯罪之樞 紐,將詐欺款項澈底地洗白,大大地增加偵查機關追查之 困難度,自足以彰顯被告2人係居於詐欺集團之重要地位 ,足認被告2人均具有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及一般洗錢 之故意甚明。 (四)再按共同正犯之成立,祇須具有犯意之聯絡,行為之分擔 ,既不問犯罪動機起於何人,亦不必每一階段犯行,均經 參與(最高法院34年度上字第862號、108年度台上字第38 38號判決意旨參照)。又共同正犯之意思聯絡,原不以數 人間直接發生者為限,即有間接之聯絡者,亦包括在內( 最高法院77年度台上字第2135號、107年度台上字第4583 號判決意旨參照)。而現今詐欺集團詐騙之犯罪型態,自 收購、取得人頭帳戶、撥打電話實施詐騙、指定被害人匯 款帳戶、自人頭帳戶提領款項、取贓分贓等階段,乃係需 由多人縝密分工方能完成之集團性犯罪,倘其中某一環節 脫落,將無法順利達成詐欺結果,各該集團成員雖因各自 分工不同而未自始至終參與其中,惟各該集團成員所參與 之部分行為,仍係利用集團其他成員之行為,以遂行犯罪 目的。被告2人雖未參與對本案告訴人、被害人施用詐術 之行為,然其等分別負責取得人頭帳戶、收取詐欺所得款 項後,匯兌為人民幣輾轉交予詐欺集團上手,製造金流斷 點,足認被告2人與「程偉」、「顏伏民」、「奌奌」及 本案詐欺集團其他成員間,係在合同意思範圍內,各自分 擔犯罪行為之一部,並相互利用他人之行為,以達遂行犯 罪之目的,自應對全部所發生之結果,共同負責。是被告 2人與上開詐欺集團成員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而該當 共同正犯,要無疑義。 (五)綜上所述,被告陳明飛、商家豪上開所辯,均無足採,本 案被告2人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洗錢等犯行,事證 明確,堪以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一)按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 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刑法 第2條第1項定有明文。被告2人行為後,洗錢防制法於113 年7月31日修正公布,並自同年0月0日生效施行。修正前 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規定:「有第2條各款所列洗錢行 為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 」,修正後移列至第19條第1項並規定為:「有第2條各款 所列洗錢行為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 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 臺幣1億元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 千萬元以下罰金」,比較修正前後之規定,有關洗錢之財 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1億元者,修正後第19條第1項後段之 規定將法定最重本刑降低為有期徒刑5年,自應以修正後 之規定較有利於被告2人,依刑法第2條第1項但書,被告 本案洗錢犯行應適用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之規 定。 (二)經查,如附表二編號5至7所示被害人匯款後,因該帳戶遭圈存,被告陳明飛遂未及提領此部分款項,此有楊立暐中信帳戶交易明細存卷可考(偵字第53820號卷第153至155頁),是就此部分僅能論以洗錢罪之未遂犯(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3197號判決意旨參照)。是核被告陳明飛就附表二編號1至4、8至11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之洗錢罪;核被告商家豪就附表二編號1至4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之洗錢罪。被告陳明飛、商家豪就附表二編號5至7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2項、第1項後段之洗錢未遂罪。公訴意旨就被告2人所犯如附表二編號5至7之洗錢罪部分認亦該當既遂,容有未洽,惟因既遂犯與未遂犯犯罪之態樣或結果雖有不同,惟其基本事實均相同,不生變更起訴法條之問題(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239號判決意旨參照),本院自毋庸變更起訴法條,附此說明。 (三)被告陳明飛、商家豪與「顏伏民」、「程偉」、「奌奌」 及所屬本案詐欺集團成員間,就上開犯行,具有犯意聯絡 及行為分擔,均應論以共同正犯。被告陳明飛、商家豪就 上開各別所涉犯行,皆係以一行為同時觸犯三人以上共同 詐欺取財罪與洗錢既遂(未遂)罪,均為想像競合犯,應 依刑法第55條規定,各從一重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 處斷。又被告陳明飛所為11次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犯行 ,被告商家豪所為7次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犯行,均屬 犯意各別,行為互殊,均應予分論併罰。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2人均正值壯年,卻 不思以正途賺取所需,被告商家豪恣意向他人取得金融帳 戶供作收受詐欺款項之用,被告陳明飛提轉帳戶內詐欺款 項後,將之兌換為人民幣匯回大陸,以此方式隱匿詐欺犯 罪所得,使被害人蒙受鉅額損失,並製造犯罪金流斷點, 增加檢警機關追查詐欺集團上游之困難,對於社會治安及 財產交易安全均生危害,所屬均屬不該,兼衡被告2人犯 罪之動機、目的、手段、參與程度、本案被害人所受損害 金額,及被告2人各別之智識程度、家庭生活經濟狀況, 暨被告2人犯後皆一再飾詞否認犯行、且未與本案被害人 達成和解賠償損害等一切情狀,分別就其等所犯之罪,各 量處如附表三主文欄所示之刑,並審酌被告2人犯行均屬 罪質相同之詐欺罪,及其2人於本案所涉犯罪整體侵害之 法益規模、行為期間、罪數所反映之受刑人人格特性與犯 罪傾向等項,分別定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三、沒收部分: (一)按沒收、非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適用裁判時之法律, 刑法第2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犯詐欺犯罪,其供犯罪所用 之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之,詐欺犯罪危 害防制條例第48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扣案如附表五所示之物,各為被告陳明飛、商家豪持供犯 本案詐欺犯罪所用之物,此有被告商家豪、陳明飛手機內 對話紀錄擷圖在卷可稽(偵字第73260號卷第35至101頁, 偵字第35872號卷第233至286頁),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 與否,均應依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48條第1項規定宣 告沒收。 (三)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 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第38條之 1第1項前段、第3項定有明文。經查:   1、被告陳明飛於本院審理時供稱:其將自匯入帳戶款項抽取 3%金額作為報酬,並與被告商家豪平分,其餘另有2%報酬 為「程偉」、「顏伏民」所有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 卷第493至494頁),核與其所製表格顯示獲利共5%之情形 相符(偵字第73260號卷第55頁),應屬可採。是本院即 據此計算被告陳明飛之犯罪所得為53,767元(被告陳明飛 附表二經手金額合計為3,584,500元X3%/2=53,767元;其 中附表二編號5至7之款項業遭圈存不予加計,附表二編號 4、8、11被告陳明飛提轉金額較被害人匯入金額為低者, 依罪證有疑利歸被告原則,均以較低者計算,以下被告商 家豪部分同),被告商家豪之犯罪所得為13,410元(被告 商家豪就附表二編號1至4部分合計金額894,000元X3%/2=1 3,410元,就附表二編號8至11部分,因檢察官並未追加起 訴被告商家豪,故不予加計其此部分犯罪所得),各應依 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諭知沒收,並依同條第3 項規定,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 其價額。   2、至被告陳明飛所經手之其餘款項(其中2%為「程偉」、「 顏伏民」之報酬),已兌換為人民幣交予詐欺集團上游成 員,未經查獲,且無證據證明被告2人就前開款項得以管 領支配,爰不予宣告沒收,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黃偉、陳楚妍提起公訴,檢察官劉文瀚、莊勝博追 加起訴,檢察官余佳恩、邱蓓真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決定,應於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覆審狀。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洗錢防制法第19條: 有第二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併科新臺幣一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 臺幣一億元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五千 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之4 犯第三百三十九條詐欺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一年以上七年 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一、冒用政府機關或公務員名義犯之。 二、三人以上共同犯之。 三、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等傳播工具, 對公眾散布而犯之。 四、以電腦合成或其他科技方法製作關於他人不實影像、聲音或 電磁紀錄之方法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一】 編號 金融機構帳戶 戶名 1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陳明飛中信帳戶) 陳明飛 2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國泰帳戶) 陳明飛 3 第一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一銀帳戶) 陳明飛  4 陽信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陽信帳戶) 陳明飛 5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楊立暐中信帳戶) 楊立暐 【附表二】 編號 告訴人/ 被害人 詐欺時間 詐欺 方式 匯款時間、金額 匯入帳戶 提領/轉帳 時間、金額 案號 1 被害人 范綉莉 112年2月4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0日9時39分許,34萬元 國泰帳戶 112年2月20日11時24分許,轉帳88萬830元至黃雲城之上海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帳戶 本案起訴部分 2 被害人 劉怡君 112年2月間某日 假投資(假博弈) 112年2月20日9時48分許,10萬元 陳明飛中信帳戶 112年2月20日11時42分許,40萬元 112年2月22日11時35分許,30萬元 國泰帳戶 112年2月22日13時4分至9分許,提領10萬元(5次),合計50萬元 3 被害人 楊程豪 111年12月17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0日12時43分許,5萬元 陳明飛中信帳戶 112年2月20日14時12分許,10萬元 112年2月20日12時44分許,5萬元 4 被害人 郭藹芙 112年1月11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9時15分許,5萬元 楊立暐中信帳戶 已遭圈存 112年2月22日9時42分許,5萬元 112年2月22日12時15分許,10萬元 一銀帳戶 112年2月23日13時30分許,行動轉出5萬元至陳明飛之蘆洲區農會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 112年2月23日16時48分許,行動轉出4,000元至其他帳戶。 5 告訴人 彭松鑫 112年2月1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10時29分許,5萬元 楊立暐中信帳戶 已遭圈存。 6 被害人 李雪莉 112年1月初某日(起訴書誤載為2月)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11時18分許,5萬元 楊立暐中信帳戶 已遭圈存。 7 告訴人陳勝科 111年11月25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11時43分許,5萬元 楊立暐中信帳戶 已遭圈存。 8 告訴人盧奎毓 112年2月17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12時4分許,5萬元 112年2月22日12時5分許,5萬元 一銀帳戶 112年2月23日13時30分許,5萬元;112年2月23日16時48分許,4,000元(即同編號4所示一銀帳戶轉出情形) 112年度偵字第72705號追加起訴部分 9 告訴人陳寶珠 110年12月1日 假博弈 112年2月17日11時53分許,30萬元 國泰帳戶 112年2月17日12時9分許,84萬3,349元 113年度偵字第6211號追加起訴部分 112年2月20日9時58分許,5萬元 陳明飛中信帳戶 112年2月20日11時42分許,40萬元 10 告訴人 石和榮 112年1月9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0日12時20分許,15萬元 陳明飛中信帳戶 112年2月20日12時39分許,22萬元 113年度偵字第14030號追加起訴部分 11 被害人 王國緯 111年11月間起(起訴書誤載為112年2月22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11時44分許,220萬元 陽信帳戶 112年2月22日14時5分許,44萬500元 112年2月22日14時9分許,90萬元 112年2月23日14時47分許,85萬元 112年度偵字第43725號追加起訴部分 【附表三】 編號 事實 主文 1 如附表二編號1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捌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捌月。 2 如附表二編號2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捌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捌月。 3 如附表二編號3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陸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陸月。 4 如附表二編號4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柒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柒月。 5 如附表二編號5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6 如附表二編號6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7 如附表二編號7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8 如附表二編號8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陸月。 9 如附表二編號9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捌月。 10 如附表二編號10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柒月。 11 如附表二編號11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拾月。 【附表四】 編號 告訴人/被害人 證據出處 1 范綉莉 ①證人即被害人范綉莉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47069號卷第11頁) ②被害人范綉莉之郵局帳戶存摺封面影本、郵政跨行匯款申請書、遭詐騙之拍賣成交確認書、司法拍賣申請表、匯豐銀行交易單據及LINE對話紀錄擷圖(偵字第47069號卷第69、71、73、74頁背面至75頁)  2 劉怡君 ①證人即被害人劉怡君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51803號卷第11至14頁) ②被害人劉怡君之臺灣銀行匯款申請書翻拍照片、網路轉帳交易明細、遭詐騙之博弈網站介面擷圖及LINE對話紀錄(偵字第51803號卷第117至326頁) 3 楊程豪 ①證人即被害人楊程豪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35872號卷第15至16頁) ②被害人楊程豪之遭詐騙之LINE對話紀錄、網路轉帳交易明細、出金紀錄擷圖(偵字第35872號卷第56至59頁) 4 郭藹芙 ①證人即被害人郭藹芙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52519號卷第15至17頁) ②被害人郭藹芙之第一銀行存摺存款/支票存款憑條存根聯、網路轉帳交易明細翻拍照片、遭詐騙之買賣協議書影本、虛擬貨幣交易明細及LINE對話紀錄翻拍照片(偵字第52519號卷第67、73、78、81至139頁 5 彭松鑫 ①證人即告訴人彭松鑫於警詢及檢察事務官詢問時之證述(偵字第53820號卷第15至17頁) ②告訴人彭松鑫遭詐騙之投資平臺介面、LINE、臉書對話紀錄、網路轉帳交易明細擷圖(偵字第53820號卷第45至47頁) 6 李雪莉 ①證人即被害人李雪莉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53820號卷第19至20頁) ②被害人李雪莉之網路轉帳交易明細、遭詐騙之投資平臺介面、客服對話紀錄翻拍照片、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偵字第53820號卷第67至69、79頁 7 陳勝科 ①證人即告訴人陳勝科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79610號卷第35至37頁) ②告訴人陳勝科遭詐騙之交友軟體、LINE對話紀錄、網路轉帳交易明細擷圖(偵字第79610號卷第47至52、57頁) 8 盧奎毓 ①證人即告訴人盧奎毓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72705號卷第4至5頁) ②告訴人盧奎毓之網路轉帳交易明細、遭詐騙之LINE對話紀錄擷圖(偵字第72705號卷第6至10頁) 9 陳寶珠 ①證人即告訴人陳寶珠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6211號卷第13至32頁) ②告訴人陳寶珠整理之匯款一覽表、國泰世華銀行交易明細表、華南商業銀行存摺存款期間查詢結果、台北富邦商業銀行網路銀行歷史交易明細、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存款憑證、國泰世華銀行、華南商業銀行與台北富邦商業銀行帳戶存摺封面影本、遭詐騙之LINE對話紀錄及手機通話紀錄擷圖(偵字第6211號卷第43至81頁) 10 石和榮 ①證人即告訴人石和榮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14030號卷第5至6頁) ②告訴人石和榮之郵政跨行匯款申請書(偵字第14030號卷第16頁) 11 王國緯 ①證人即被害人王國緯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43725號卷第11至13頁) ②被害人王國緯遭詐騙之LINE對話紀錄擷圖、郵政跨行匯款申請書、郵局、農會與銀行存摺封面影本(偵字第43725號卷第14至17、21、45頁) 【附表五】 編號 扣案物 所有人 1 iPhone 手機1支 陳明飛 2 iPhone 14 Pro 手機1支(含門號0000000000號SIM卡1張) 商家豪

2025-01-24

PCDM-113-金訴-719-20250124-1

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2332號 原 告 郭藹芙 被 告 陳明飛 商家豪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186號),經原告 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 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將本件 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2025-01-24

PCDM-113-附民-2332-20250124-1

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2314號 原 告 石和榮 被 告 陳明飛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719號),經原告 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 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將本件 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2025-01-24

PCDM-113-附民-2314-20250124-1

金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金訴字第186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719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1216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明飛 選任辯護人 彭彥植律師 蕭棋云律師 被 告 商家豪 選任辯護人 孟欣達律師 陳建佑律師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358 72、47069、51803、52519、53820、70901、73260、79610號) 及追加起訴 (112年度偵字第 72705號、113年度偵字第6211、1 4030號、4372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陳明飛犯如附表三主文欄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三主文欄所示之 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參年捌月。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53,767 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 商家豪犯如附表三編號1至7主文欄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三編號 1至7主文欄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參年。未扣案之犯罪所得 新臺幣13,410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 ,追徵其價額。 扣案如附表五所示之物均沒收。   事 實 陳明飛、商家豪於民國112年間某日起,加入由真實姓名年籍不 詳、暱稱「程偉」、「顏伏民」、「奌奌(点点、Dian Dian, 下稱奌奌)」等人所組成之詐欺集團,由商家豪擔任向他人收取 人頭帳戶並交予詐欺集團使用、俗稱「收簿手」之工作,且由陳 明飛擔任提領、匯款被害人所匯入款項,再轉交集團上層,俗稱 「車手」之工作,陳明飛、商家豪即與上開真實身分不詳詐欺集 團成員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 及洗錢之犯意聯絡,先由陳明飛將如附表一所示之帳戶交予商家 豪(就陳明飛提供附表一編號4所示帳戶部分,商家豪未據檢察 官追加起訴),再由商家豪轉交予「顏伏民」等詐欺集團成員使 用,後由不詳詐欺集團成員,於附表二所示詐欺時間,以附表二 所示詐欺方式詐欺如附表二所示之人,致渠等均陷於錯誤,於附 表二所示匯款時間將匯款金額匯至附表二所示之匯入帳戶內(就 附表二編號8至11所示部分,商家豪未據檢察官追加起訴),再 由陳明飛依「奌奌」指示,於附表二所示提領(轉帳)時間、地 點提領(轉帳)如附表二所示金額後,將所提領(轉帳)之款項 ,自行尋找可將新臺幣匯兌成人民幣之管道,將新臺幣地下匯兌 為人民幣,並以匯款方式,將其所兌換之人民幣匯予「程偉」、 「顏伏民」所指定之中國大陸(下稱大陸)金融機構帳戶內,而 輾轉將詐欺所得款項繳回該詐欺集團,以此方式隱匿詐欺犯罪所 得(附表二編號5至7所示匯入款項因遭圈存,未經陳明飛提領轉 帳而洗錢犯行止於未遂)。   理 由 一、認定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訊據被告陳明飛固坦承有交付附表一所示帳戶予被告商家豪 ,並有依「奌奌」指示轉帳或提領上開帳戶內款項,經地下 匯兌為人民幣後再匯入「程偉」、「顏伏民」指定之大陸帳 戶;被告商家豪坦承有向被告陳明飛取得帳戶並轉交給「顏 伏民」使用,並由陳明飛將匯入帳戶內款項辦理地下匯兌為 人民幣事宜,惟均矢口否認有何詐欺取財、洗錢犯行,辯稱 :渠等僅是協助「顏伏民」等人將投資款項匯回大陸,並無 詐欺或洗錢犯意云云。經查: (一)被告商家豪有向被告陳明飛索取金融帳戶,被告陳明飛遂 交付如附表一所示帳戶資料給被告商家豪提供予「顏伏民 」使用(就被告陳明飛提供附表一編號4所示帳戶部分, 被告商家豪未據檢察官追加起訴),且附表二所示之人有 因受詐欺集團成員以附表二所示詐欺方式詐騙,而於附表 二所示匯款時間、匯款如附表二所示匯款金額至附表二所 示匯入帳戶(就附表二編號8至11所示部分,被告商家豪 未據檢察官追加起訴),且被告陳明飛有再依「奌奌」指 示,於附表二所示提領或轉帳時間,提領或轉帳如附表二 所示之金額後,再將所提領、轉帳之款項,自行尋找可將 新臺幣匯兌成人民幣之管道,將新臺幣地下匯兌為人民幣 ,再以匯款方式將其所兌換之人民幣匯予「程偉」、「顏 伏民」所指定之大陸金融機構帳戶內等情,為被告陳明飛 、商家豪所不爭執,且經證人楊立暐於偵訊時證述明確( 偵字第52519號卷第413至419、455至456頁),並有陳明 飛之中信帳戶基本資料、存款交易明細、IP登入位置、新 臺幣存提款交易憑證影本與提款卡正反面影本、監視器錄 影畫面暨翻拍照片、方佩馨之招商銀行帳號000000000000 0000號帳戶交易明細擷圖、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土城分局扣 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下稱新 北地檢署)112年10月24日、113年1月2日、113年1月16日 勘驗筆錄(含附件及翻拍照片)、新北地檢署收受贓證物 品清單、陳明飛與楊立暐之LINE對話紀錄擷圖、陳明飛之 國泰帳戶基本資料、交易明細、對帳單、帳戶交易明細查 詢、IP登入位置資料、陳明飛之一銀帳戶開戶資料(含開 戶照片、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印鑑卡、第e個網業務申請 書、各類存款開戶暨往來業務項目申請書)、存摺存款客 戶歷史交易明細表、陳明飛之新北市○○區○○○號000000000 00000號帳戶基本資料(含印鑑卡、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存摺歷史交易明細查詢結果、楊立暐手機內之虛擬貨幣 帳戶介面、與LINE暱稱「Alex Chen-00000」(即陳明飛 )之對話紀錄翻拍照片、楊立暐中信帳戶基本資料、存款 交易明細、自動化交易LOG資料-財金交易、警示圈存資訊 、存摺及金融卡掛失變更資料、商家豪手機內與暱稱「Al ex」(即陳明飛)之對話紀錄翻拍照片、陳明飛之陽信帳 戶基本資料、客戶帳卡資料列印結果、取款條、大額現金 收付、換鈔登記簿、匯款申請書(兼取款憑條)、匯款申 請書(代收入傳票)影本(偵字第35872號卷第21至30、7 3、97、161、207至211、233至286頁,偵字第51803號卷 第327至354、449至451頁,偵字第47069號卷第38至47頁 ,偵字第51803號卷第355至371、453頁,偵字第52519號 卷第141至169、213至230、421至451頁,偵字第72705號 卷第12至18頁,偵字第53820號卷第25至29、153至155頁 ,偵字第70901號卷第67至77頁,偵字第73260號卷第35至 102、111、127、169至191頁,偵字第43725號卷第9至10 、57至62頁)及如附表四證據出處欄所示證據在卷可稽( 告訴人、被害人證述出處同列此處),故此部分之事實應 堪認定,足見被告陳明飛所交付被告商家豪提供給「顏伏 民」等人使用如附表一所示金融帳戶,確供詐欺集團成員 用以作為詐欺取財之工具而供本案告訴人、被害人匯入款 項使用甚明。 (二)被告2人雖均辯稱渠等僅係提供帳戶予「顏伏民」使用、 幫忙「顏伏民」把經營酒店賺的錢換匯回大陸,只是在做 地下匯兌云云,然查:   1、就附表二所示匯入被告陳明飛、楊立暐帳戶內款項之性質 為何,被告商家豪於偵訊時供稱:「顏伏民」是其大陸供 應商,「顏伏民」要給其貨款,因為其不想收人民幣,所 以「顏伏民」給其臺幣云云(偵字第73260號卷第29至30 頁);惟於同次偵訊時又分別改稱:其自己的貨款要付給 大陸供應商或「顏伏民」,其遂把臺幣給被告陳明飛,由 陳明飛幫其安排貨款云云(偵字第73260號卷第31頁)、 是「顏伏民」想要把臺灣所得換回去,其不知道所得是什 麼,其認知是「顏伏民」有出貨到臺灣其他客戶,陳明飛 需要楊立暐帳戶去收「顏伏民」的貨款云云(偵字第7326 0號卷第31至33頁);迄於本院審理時,又稱該等款項均 係「顏伏民」投資酒店之獲利云云(本院金訴字第186號 卷第454至455頁),則就附表二所示匯入款項之原因為何 ,被告商家豪偵審期間歷次說詞即有不同,其辯詞之可信 性即大有可疑。   2、又被告陳明飛於本案三次警詢程序,均稱係因其在大陸之 友人(亦為某加工廠負責人)王輝積欠其貨款80萬元,其 才提供附表一所示帳戶給王輝,王輝陸續匯款300萬元進 其帳戶,其以為是還款,就自行提領或轉帳他人云云(偵 字第35872號卷第13頁,偵字第43725號卷第6頁,偵字第5 3820號卷第12至13頁);於偵訊時始改稱:其係自108年 開始配合商家豪做地下匯兌,商家豪說112年2月匯入的錢 都是大陸人「程偉」、「顏伏民」在臺灣投資酒店的錢要 匯回去云云(偵字第43725號卷第53頁,偵字第35872號卷 第88至89頁),則就其收受本案匯入款項之原因究係為何 ,被告陳明飛於警詢、偵訊時所述大相逕庭,其所言是否 可信,亦非無疑。   3、被告陳明飛、商家豪於本院審理時,雖均稱該等匯入款項 係「顏伏民」投資酒店款項要請被告陳明飛進行地下匯兌 後匯回去大陸云云。然按非銀行業或經主管機關許可之行 業,不得辦理國內外匯兌業務,此為銀行法第29條第1項 所明定,如為私人透過非法地下管道將新臺幣兌換成人民 幣並匯回至大陸,仍涉及不法,被告2人對渠等所為將涉 及違法事項,當有所知悉。再者,被告商家豪於本院審理 時亦陳稱:其並沒有與「顏伏民」一起從事酒店投資業務 ,其也無法確定「顏伏民」所稱換匯資金來源等語(本院 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51頁),被告陳明飛於本院審理時亦 供稱:其只知道是酒店投資獲利、但不知道是哪間酒店, 其也沒有再去問商家豪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84 頁),則被告2人未再深入瞭解該金錢來源,仍無法認定 被告2人已合理且確實查證本案款項之來源係屬合法。況 依被告陳明飛於本院審理時所稱:其並未見過「顏伏民」 、「程偉」,也不清楚其等之年籍資料,其與該2人間並 未有任何業務往來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91至49 2頁),顯見被告陳明飛與「顏伏民」等人素不相識、並 無任何交情或信任基礎。而查,我國就兌換人民幣現鈔並 無對象限制,不論本國人、中國大陸地區人民及外國人等 自然人,均可到經許可買賣人民幣現鈔之金融機構兌換買 賣人民幣,或到外幣兌換處買入人民幣現鈔,且上開合法 兌換機構每日均會公布人民幣與新臺幣兌換匯率,一般人 上網查詢均可輕易查知,經由上開合法兌換機構買賣人民 幣,亦可避免買入或賣出之人民幣為偽鈔之風險,尚稱快 速、安全、便利,反之,未經許可買賣兌換人民幣,可能 涉及地下匯兌之違法,若非此等款項確屬違法所得,實難 想像「顏伏民」等人有捨合法兌換機構,而委請素不相識 之被告陳明飛收受款項、並由被告陳明飛輾轉委託他人兌 換為人民幣後再匯至大陸帳戶之必要,反徒增款項遭侵占 之高度風險及成本。由此種種,均足證明被告陳明飛收受 之款項並非兌幣款項,而是詐欺贓款,此由被告商家豪於 偵訊時坦稱:其容認有可能是詐欺款項匯款至被告陳明飛 帳戶等語(偵字第73260號卷第144頁),及被告陳明飛於 偵訊時坦稱:其有懷疑「程偉」匯入之款項是不法所得等 語(偵字第35872號卷第120頁)益可明之。   4、況依被告陳明飛於本院審理時所稱:匯到其帳戶內之款項 ,其除了可以賺取匯差之外,另外還可從中獲取5%數額當 作報酬,其中2%要給「程偉」、「顏伏民」,他們2人各 分得1%,其餘3%則是其和被告商家豪對半分等語(本院金 訴字第186號卷第493至494頁),此與被告陳明飛和商家 豪之iMessage對話紀錄中,被告陳明飛所傳送之表格顯示 :2/17有收款臺幣91萬元、13萬6千元、23萬元,且各筆 款項均列有5%之手續費等情互核相符(偵字第73260號卷 第55頁,偵字第35872號卷第227頁),堪可信實。依此以 觀,果若被告陳明飛、商家豪所協助處理者,確係「顏伏 民」等人在臺灣投資酒店之獲利,要兌換為人民幣匯回大 陸,則該等投資收益款項理應「全數」屬於「顏伏民」、 「程偉」所有,則為何「顏伏民」、「程偉」等人還需要 「從中抽取2%」之金額作為報酬?且「顏伏民」、「程偉 」委請被告商家豪、陳明飛處理換匯事宜,除了讓被告陳 明飛賺到匯差以外,還要額外再給予被告2人合計3%之報 酬數額,顯然增加大筆支出金額之負擔,如此一來,豈有 達到委請被告陳明飛等人進行地下匯兌減省費用支出之目 的?顯屬不合常情,由此益徵被告2人辯稱,渠等係在協 助「顏伏民」等人進行地下匯兌等節,不足採信。   5、再稽諸被告陳明飛與商家豪之對話紀錄,被告商家豪傳送 予被告陳明飛之擷圖中,暱稱為「愛因斯坦」之人標記被 告陳明飛之國泰帳戶,並詢問「这台车洗好了吗?(即「 這台車洗好了嗎」之簡體字),經對話他方回稱:「可以 」,「愛因斯坦」即再表示「入8+4两笔(即「入8+4兩筆 」之簡體字),「愛因斯坦」接著詢問該國泰帳戶之分行 地址(偵字第73260號卷第44至45、187頁),且於被告商 家豪傳送上開擷圖予被告陳明飛後,被告陳明飛即表示「 收到18」、「10+2+3+3」、「都小筆的進來」、「應該是 手機轉的」等語,被告陳明飛並再接著傳送「2/17」表格 擷圖,並傳訊給被告商家豪敘明「本日戰績」等語(偵字 第73260號卷第45至46頁),顯見有配合收款再統計獲利 「戰績」之情,而「車」為詐欺集團所使用「銀行帳戶」 之暗語,此亦為本院辦理詐欺案件職務上已知之事實,是 由被告陳明飛、商家豪上開對話以觀,足見被告2人均知 悉匯入被告陳明飛帳戶者係為詐騙被害人所得款項無訛。 又觀諸被告陳明飛與商家豪之對話紀錄,被告商家豪尚有 傳送告訴人彭松鑫受騙交款之對話紀錄擷圖予被告陳明飛 乙情(偵字第73260號卷第76頁),就此部分,被告商家 豪於本院審理時自陳係因陳明飛提供之帳戶出問題,其始 向「顏伏民」取得該對話紀錄,「顏伏民」說是「程偉」 在弄的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57至458頁)。而 查,上開對話紀錄係告訴人彭松鑫遭詐欺集團成員詐騙而 付款之對話紀錄,此對話過程紀錄必定屬於詐欺集團內部 成員所有,則由被告商家豪得以直接向「顏伏民」取得本 案被害人遭詐欺集團詐騙之對話紀錄、而詐欺集團成員亦 願意提供如此重要之詐騙被害人紀錄給被告商家豪,可見 被告商家豪係屬詐欺集團內部成員無疑。況觀被告商家豪 傳送上開告訴人受騙對話紀錄之擷圖予被告陳明飛後,旋 又傳送人頭帳戶交易糾紛之文章予被告陳明飛,並向被告 陳明飛表示「那個朋友(指楊立暐)不是初犯,感覺是會 麻煩一點」、「想想如同他直接扛,不知道價碼多少,呵 」等語(偵字第73260號卷第79至81頁),被告商家豪就 此部分於本院審理時亦稱:其當下認知是出事了,其覺得 告訴人彭松鑫被話術了,因為告訴人彭松鑫去報警,被告 陳明飛收到詐騙款項,其在與被告陳明飛之對話中提及「 他們很笨」,是因為投資詐騙的話術都很粗糙,但還是會 被騙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59至461頁),被告 陳明飛於本院審理時亦稱:被告商家豪於上開對話紀錄傳 訊給其表示「那個朋友不是初犯,感覺是會麻煩一點」、 「想想如同他直接扛,不知道價碼多少,呵」,其中「那 個朋友」就是指楊立暐,因為楊立暐之前人頭帳戶有被凍 結過,被告商家豪說「直接扛」就是要楊立暐直接扛、不 要影響到其跟被告商家豪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 89至490頁),是由其等對話紀錄,足見被告2人對於匯入 附表二所示帳戶內款項係屬詐騙所得,當屬明知,始會設 想出要付多少價碼以令楊立暐出面扛下刑責之詞。   6、至被告商家豪另辯稱:係因「顏伏民」所經營之深圳明進 康公司並無收受外幣能力,無法開立美金帳戶,其才將要 給付予「顏伏民」之貨款委請陳明飛匯兌為人民幣後再將 錢給明進康公司云云(偵字第73260號卷第116頁,本院金 訴字第186號卷第468頁)。然被告商家豪於本院審理時已 明確供稱,就本案附表二所示款項,均非其要付給「顏伏 民」之貨款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70頁),則被 告商家豪辯稱係因要給付貨款才要委請被告陳明飛進行地 下匯兌云云,已不足採,被告商家豪所提出其與明進康公 司交易之證據資料等項,亦無從據為其有利之認定。況且 ,證人即被告商家豪所營前鉅數位公司之員工田憶琴於本 院審理時亦證稱:其公司要付的貨款有時是其去銀行匯款 ,有時是被告商家豪自己處理,其負責處理付款予明進康 公司時,係匯款美金至明進康公司在大陸的帳戶等語(本 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500至502頁),可見明進康公司於 大陸之帳戶可以收受美金,顯無不能收受外幣之情形,則 被告商家豪辯稱係因明進康公司並無收受外幣能力,才輾 轉委由被告陳明飛進行地下匯兌後匯付給明進康公司云云 ,亦不可採,併此敘明。   7、再參酌詐欺集團為免遭警方查獲,於取得詐欺款項之後, 多會設立層層斷點,由多位詐欺集團成員將詐欺款項層層 轉交給下一階層之成員,這樣即使在某一階層被查獲,也 阻斷了偵查機關繼續往下追查,詐欺集團之損失也僅止於 該階層;又為了確保詐欺款項能夠透過層層轉交順利上繳 集團,詐欺款項在每一階層之收受及交付,自當早已安排 妥當。當某A成員一拿到詐欺款項,就會隨即將款項交給 下一階層的某B成員,避免金錢在某一階段停留太久,增 加被查獲之風險,故各階層「收錢」與「交錢」之間,自 是非常緊密,因為只要任一階段發生差錯,將使詐欺集團 前階段詐欺被害人取得款項之努力付諸東流,故在詐欺集 團縝密之層層分工下,為求順利取得贓款並製造金流斷點 以躲避查緝,必須確保各階段收受及交付款項之人員均可 即時到位,衡諸常情,自須由聽從指揮之集團成員隨時配 合行事以克竟其功,實無可能隨意將詐欺款項交給不知內 情之被告陳明飛收受,蓋若被告陳明飛在收款、兌換人民 幣或交款過程中任一程序出了問題,詐欺集團將無從取得 詐欺款項、甚或將遭檢警查緝。故被告陳明飛收受如附表 二所示詐欺款項,顯係基於本案詐欺集團事先分工之結果 ,至為明確,被告2人辯稱渠等不知匯入款項係屬詐騙款 項云云,要與詐欺集團分工之常態不符,顯不足採信。   8、被告陳明飛之辯護人雖辯稱:被告陳明飛係提供自己之帳 戶收受款項,顯見被告陳明飛不知該等款項為詐欺所得云 云。惟詐欺集團所分派收款之車手、收水工作,本無一定 行為模式,犯罪行為人加入詐欺集團並提供自己帳戶收款 、提款者,實務上所在多有,且詐欺集團車手明知檢警機 關於案發後必定會調閱金融帳戶交易明細資料,且銀行櫃 臺或自動櫃員機亦均廣設有監視器鏡頭,仍甘願冒險親自 提款、匯款或臨櫃領、匯款,或使用自己之帳戶為領、匯 款之用,在司法實務上均非罕見,亦多有查獲帳戶持用人 從事詐欺、洗錢犯行之情形,則被告陳明飛之辯護人僅以 被告陳明飛使用自己名下之帳戶收受匯款等項,即無詐欺 或洗錢之犯意,尚嫌無據。至被告陳明飛之辯護人雖援引 被告陳明飛另案民事判決,主張該案法官表示無法認定被 告2人係故意協助詐欺集團收集帳戶云云,然查,個別案 件之證據本屬有別,他案判決並無當然拘束本案判決之效 力,本院依調查審理之結果,本於獨立審判及自由心證之 職權,認定被告2人確有參與本案詐欺集團犯行,辯護人 所舉前開判決結果,尚無拘束本院之效力,亦無從作為被 告2人有利之認定,併此敘明。 (三)綜上所述,被告2人之辯解有上開諸多不合理之處,顯難 採信。且參酌詐欺集團犯罪分工之常態模式,皆足以彰顯 被告2人非但為本件犯罪分工之一員,更居於詐欺集團之 重要地位,其2人主觀上確實知悉被害人所匯款之金錢, 係詐欺而來之款項至為明確。而被告2人既然知道其所收 受的金錢是詐欺款項,且聽從上手成員「程偉」、「顏伏 民」之指示,將所收款項兌換成人民幣上繳回集團,反而 更能證明其等已非單純地改變詐欺款項之處所,而係屬於 澈底地將詐欺款項性質改變之階段(從「新臺幣」變成「 人民幣」),成為連結「詐欺」犯罪與「洗錢」犯罪之樞 紐,將詐欺款項澈底地洗白,大大地增加偵查機關追查之 困難度,自足以彰顯被告2人係居於詐欺集團之重要地位 ,足認被告2人均具有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及一般洗錢 之故意甚明。 (四)再按共同正犯之成立,祇須具有犯意之聯絡,行為之分擔 ,既不問犯罪動機起於何人,亦不必每一階段犯行,均經 參與(最高法院34年度上字第862號、108年度台上字第38 38號判決意旨參照)。又共同正犯之意思聯絡,原不以數 人間直接發生者為限,即有間接之聯絡者,亦包括在內( 最高法院77年度台上字第2135號、107年度台上字第4583 號判決意旨參照)。而現今詐欺集團詐騙之犯罪型態,自 收購、取得人頭帳戶、撥打電話實施詐騙、指定被害人匯 款帳戶、自人頭帳戶提領款項、取贓分贓等階段,乃係需 由多人縝密分工方能完成之集團性犯罪,倘其中某一環節 脫落,將無法順利達成詐欺結果,各該集團成員雖因各自 分工不同而未自始至終參與其中,惟各該集團成員所參與 之部分行為,仍係利用集團其他成員之行為,以遂行犯罪 目的。被告2人雖未參與對本案告訴人、被害人施用詐術 之行為,然其等分別負責取得人頭帳戶、收取詐欺所得款 項後,匯兌為人民幣輾轉交予詐欺集團上手,製造金流斷 點,足認被告2人與「程偉」、「顏伏民」、「奌奌」及 本案詐欺集團其他成員間,係在合同意思範圍內,各自分 擔犯罪行為之一部,並相互利用他人之行為,以達遂行犯 罪之目的,自應對全部所發生之結果,共同負責。是被告 2人與上開詐欺集團成員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而該當 共同正犯,要無疑義。 (五)綜上所述,被告陳明飛、商家豪上開所辯,均無足採,本 案被告2人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洗錢等犯行,事證 明確,堪以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一)按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 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刑法 第2條第1項定有明文。被告2人行為後,洗錢防制法於113 年7月31日修正公布,並自同年0月0日生效施行。修正前 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規定:「有第2條各款所列洗錢行 為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 」,修正後移列至第19條第1項並規定為:「有第2條各款 所列洗錢行為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 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 臺幣1億元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 千萬元以下罰金」,比較修正前後之規定,有關洗錢之財 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1億元者,修正後第19條第1項後段之 規定將法定最重本刑降低為有期徒刑5年,自應以修正後 之規定較有利於被告2人,依刑法第2條第1項但書,被告 本案洗錢犯行應適用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之規 定。 (二)經查,如附表二編號5至7所示被害人匯款後,因該帳戶遭圈存,被告陳明飛遂未及提領此部分款項,此有楊立暐中信帳戶交易明細存卷可考(偵字第53820號卷第153至155頁),是就此部分僅能論以洗錢罪之未遂犯(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3197號判決意旨參照)。是核被告陳明飛就附表二編號1至4、8至11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之洗錢罪;核被告商家豪就附表二編號1至4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之洗錢罪。被告陳明飛、商家豪就附表二編號5至7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2項、第1項後段之洗錢未遂罪。公訴意旨就被告2人所犯如附表二編號5至7之洗錢罪部分認亦該當既遂,容有未洽,惟因既遂犯與未遂犯犯罪之態樣或結果雖有不同,惟其基本事實均相同,不生變更起訴法條之問題(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239號判決意旨參照),本院自毋庸變更起訴法條,附此說明。 (三)被告陳明飛、商家豪與「顏伏民」、「程偉」、「奌奌」 及所屬本案詐欺集團成員間,就上開犯行,具有犯意聯絡 及行為分擔,均應論以共同正犯。被告陳明飛、商家豪就 上開各別所涉犯行,皆係以一行為同時觸犯三人以上共同 詐欺取財罪與洗錢既遂(未遂)罪,均為想像競合犯,應 依刑法第55條規定,各從一重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 處斷。又被告陳明飛所為11次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犯行 ,被告商家豪所為7次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犯行,均屬 犯意各別,行為互殊,均應予分論併罰。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2人均正值壯年,卻 不思以正途賺取所需,被告商家豪恣意向他人取得金融帳 戶供作收受詐欺款項之用,被告陳明飛提轉帳戶內詐欺款 項後,將之兌換為人民幣匯回大陸,以此方式隱匿詐欺犯 罪所得,使被害人蒙受鉅額損失,並製造犯罪金流斷點, 增加檢警機關追查詐欺集團上游之困難,對於社會治安及 財產交易安全均生危害,所屬均屬不該,兼衡被告2人犯 罪之動機、目的、手段、參與程度、本案被害人所受損害 金額,及被告2人各別之智識程度、家庭生活經濟狀況, 暨被告2人犯後皆一再飾詞否認犯行、且未與本案被害人 達成和解賠償損害等一切情狀,分別就其等所犯之罪,各 量處如附表三主文欄所示之刑,並審酌被告2人犯行均屬 罪質相同之詐欺罪,及其2人於本案所涉犯罪整體侵害之 法益規模、行為期間、罪數所反映之受刑人人格特性與犯 罪傾向等項,分別定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三、沒收部分: (一)按沒收、非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適用裁判時之法律, 刑法第2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犯詐欺犯罪,其供犯罪所用 之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之,詐欺犯罪危 害防制條例第48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扣案如附表五所示之物,各為被告陳明飛、商家豪持供犯 本案詐欺犯罪所用之物,此有被告商家豪、陳明飛手機內 對話紀錄擷圖在卷可稽(偵字第73260號卷第35至101頁, 偵字第35872號卷第233至286頁),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 與否,均應依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48條第1項規定宣 告沒收。 (三)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 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第38條之 1第1項前段、第3項定有明文。經查:   1、被告陳明飛於本院審理時供稱:其將自匯入帳戶款項抽取 3%金額作為報酬,並與被告商家豪平分,其餘另有2%報酬 為「程偉」、「顏伏民」所有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 卷第493至494頁),核與其所製表格顯示獲利共5%之情形 相符(偵字第73260號卷第55頁),應屬可採。是本院即 據此計算被告陳明飛之犯罪所得為53,767元(被告陳明飛 附表二經手金額合計為3,584,500元X3%/2=53,767元;其 中附表二編號5至7之款項業遭圈存不予加計,附表二編號 4、8、11被告陳明飛提轉金額較被害人匯入金額為低者, 依罪證有疑利歸被告原則,均以較低者計算,以下被告商 家豪部分同),被告商家豪之犯罪所得為13,410元(被告 商家豪就附表二編號1至4部分合計金額894,000元X3%/2=1 3,410元,就附表二編號8至11部分,因檢察官並未追加起 訴被告商家豪,故不予加計其此部分犯罪所得),各應依 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諭知沒收,並依同條第3 項規定,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 其價額。   2、至被告陳明飛所經手之其餘款項(其中2%為「程偉」、「 顏伏民」之報酬),已兌換為人民幣交予詐欺集團上游成 員,未經查獲,且無證據證明被告2人就前開款項得以管 領支配,爰不予宣告沒收,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黃偉、陳楚妍提起公訴,檢察官劉文瀚、莊勝博追 加起訴,檢察官余佳恩、邱蓓真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決定,應於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覆審狀。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洗錢防制法第19條: 有第二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併科新臺幣一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 臺幣一億元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五千 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之4 犯第三百三十九條詐欺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一年以上七年 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一、冒用政府機關或公務員名義犯之。 二、三人以上共同犯之。 三、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等傳播工具, 對公眾散布而犯之。 四、以電腦合成或其他科技方法製作關於他人不實影像、聲音或 電磁紀錄之方法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一】 編號 金融機構帳戶 戶名 1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陳明飛中信帳戶) 陳明飛 2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國泰帳戶) 陳明飛 3 第一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一銀帳戶) 陳明飛  4 陽信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陽信帳戶) 陳明飛 5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楊立暐中信帳戶) 楊立暐 【附表二】 編號 告訴人/ 被害人 詐欺時間 詐欺 方式 匯款時間、金額 匯入帳戶 提領/轉帳 時間、金額 案號 1 被害人 范綉莉 112年2月4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0日9時39分許,34萬元 國泰帳戶 112年2月20日11時24分許,轉帳88萬830元至黃雲城之上海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帳戶 本案起訴部分 2 被害人 劉怡君 112年2月間某日 假投資(假博弈) 112年2月20日9時48分許,10萬元 陳明飛中信帳戶 112年2月20日11時42分許,40萬元 112年2月22日11時35分許,30萬元 國泰帳戶 112年2月22日13時4分至9分許,提領10萬元(5次),合計50萬元 3 被害人 楊程豪 111年12月17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0日12時43分許,5萬元 陳明飛中信帳戶 112年2月20日14時12分許,10萬元 112年2月20日12時44分許,5萬元 4 被害人 郭藹芙 112年1月11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9時15分許,5萬元 楊立暐中信帳戶 已遭圈存 112年2月22日9時42分許,5萬元 112年2月22日12時15分許,10萬元 一銀帳戶 112年2月23日13時30分許,行動轉出5萬元至陳明飛之蘆洲區農會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 112年2月23日16時48分許,行動轉出4,000元至其他帳戶。 5 告訴人 彭松鑫 112年2月1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10時29分許,5萬元 楊立暐中信帳戶 已遭圈存。 6 被害人 李雪莉 112年1月初某日(起訴書誤載為2月)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11時18分許,5萬元 楊立暐中信帳戶 已遭圈存。 7 告訴人陳勝科 111年11月25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11時43分許,5萬元 楊立暐中信帳戶 已遭圈存。 8 告訴人盧奎毓 112年2月17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12時4分許,5萬元 112年2月22日12時5分許,5萬元 一銀帳戶 112年2月23日13時30分許,5萬元;112年2月23日16時48分許,4,000元(即同編號4所示一銀帳戶轉出情形) 112年度偵字第72705號追加起訴部分 9 告訴人陳寶珠 110年12月1日 假博弈 112年2月17日11時53分許,30萬元 國泰帳戶 112年2月17日12時9分許,84萬3,349元 113年度偵字第6211號追加起訴部分 112年2月20日9時58分許,5萬元 陳明飛中信帳戶 112年2月20日11時42分許,40萬元 10 告訴人 石和榮 112年1月9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0日12時20分許,15萬元 陳明飛中信帳戶 112年2月20日12時39分許,22萬元 113年度偵字第14030號追加起訴部分 11 被害人 王國緯 111年11月間起(起訴書誤載為112年2月22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11時44分許,220萬元 陽信帳戶 112年2月22日14時5分許,44萬500元 112年2月22日14時9分許,90萬元 112年2月23日14時47分許,85萬元 112年度偵字第43725號追加起訴部分 【附表三】 編號 事實 主文 1 如附表二編號1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捌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捌月。 2 如附表二編號2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捌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捌月。 3 如附表二編號3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陸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陸月。 4 如附表二編號4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柒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柒月。 5 如附表二編號5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6 如附表二編號6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7 如附表二編號7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8 如附表二編號8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陸月。 9 如附表二編號9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捌月。 10 如附表二編號10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柒月。 11 如附表二編號11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拾月。 【附表四】 編號 告訴人/被害人 證據出處 1 范綉莉 ①證人即被害人范綉莉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47069號卷第11頁) ②被害人范綉莉之郵局帳戶存摺封面影本、郵政跨行匯款申請書、遭詐騙之拍賣成交確認書、司法拍賣申請表、匯豐銀行交易單據及LINE對話紀錄擷圖(偵字第47069號卷第69、71、73、74頁背面至75頁)  2 劉怡君 ①證人即被害人劉怡君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51803號卷第11至14頁) ②被害人劉怡君之臺灣銀行匯款申請書翻拍照片、網路轉帳交易明細、遭詐騙之博弈網站介面擷圖及LINE對話紀錄(偵字第51803號卷第117至326頁) 3 楊程豪 ①證人即被害人楊程豪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35872號卷第15至16頁) ②被害人楊程豪之遭詐騙之LINE對話紀錄、網路轉帳交易明細、出金紀錄擷圖(偵字第35872號卷第56至59頁) 4 郭藹芙 ①證人即被害人郭藹芙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52519號卷第15至17頁) ②被害人郭藹芙之第一銀行存摺存款/支票存款憑條存根聯、網路轉帳交易明細翻拍照片、遭詐騙之買賣協議書影本、虛擬貨幣交易明細及LINE對話紀錄翻拍照片(偵字第52519號卷第67、73、78、81至139頁 5 彭松鑫 ①證人即告訴人彭松鑫於警詢及檢察事務官詢問時之證述(偵字第53820號卷第15至17頁) ②告訴人彭松鑫遭詐騙之投資平臺介面、LINE、臉書對話紀錄、網路轉帳交易明細擷圖(偵字第53820號卷第45至47頁) 6 李雪莉 ①證人即被害人李雪莉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53820號卷第19至20頁) ②被害人李雪莉之網路轉帳交易明細、遭詐騙之投資平臺介面、客服對話紀錄翻拍照片、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偵字第53820號卷第67至69、79頁 7 陳勝科 ①證人即告訴人陳勝科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79610號卷第35至37頁) ②告訴人陳勝科遭詐騙之交友軟體、LINE對話紀錄、網路轉帳交易明細擷圖(偵字第79610號卷第47至52、57頁) 8 盧奎毓 ①證人即告訴人盧奎毓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72705號卷第4至5頁) ②告訴人盧奎毓之網路轉帳交易明細、遭詐騙之LINE對話紀錄擷圖(偵字第72705號卷第6至10頁) 9 陳寶珠 ①證人即告訴人陳寶珠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6211號卷第13至32頁) ②告訴人陳寶珠整理之匯款一覽表、國泰世華銀行交易明細表、華南商業銀行存摺存款期間查詢結果、台北富邦商業銀行網路銀行歷史交易明細、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存款憑證、國泰世華銀行、華南商業銀行與台北富邦商業銀行帳戶存摺封面影本、遭詐騙之LINE對話紀錄及手機通話紀錄擷圖(偵字第6211號卷第43至81頁) 10 石和榮 ①證人即告訴人石和榮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14030號卷第5至6頁) ②告訴人石和榮之郵政跨行匯款申請書(偵字第14030號卷第16頁) 11 王國緯 ①證人即被害人王國緯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43725號卷第11至13頁) ②被害人王國緯遭詐騙之LINE對話紀錄擷圖、郵政跨行匯款申請書、郵局、農會與銀行存摺封面影本(偵字第43725號卷第14至17、21、45頁) 【附表五】 編號 扣案物 所有人 1 iPhone 手機1支 陳明飛 2 iPhone 14 Pro 手機1支(含門號0000000000號SIM卡1張) 商家豪

2025-01-24

PCDM-113-金訴-1216-20250124-1

金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金訴字第186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719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1216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明飛 選任辯護人 彭彥植律師 蕭棋云律師 被 告 商家豪 選任辯護人 孟欣達律師 陳建佑律師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358 72、47069、51803、52519、53820、70901、73260、79610號) 及追加起訴 (112年度偵字第 72705號、113年度偵字第6211、1 4030號、4372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陳明飛犯如附表三主文欄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三主文欄所示之 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參年捌月。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53,767 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 商家豪犯如附表三編號1至7主文欄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三編號 1至7主文欄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參年。未扣案之犯罪所得 新臺幣13,410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 ,追徵其價額。 扣案如附表五所示之物均沒收。   事 實 陳明飛、商家豪於民國112年間某日起,加入由真實姓名年籍不 詳、暱稱「程偉」、「顏伏民」、「奌奌(点点、Dian Dian, 下稱奌奌)」等人所組成之詐欺集團,由商家豪擔任向他人收取 人頭帳戶並交予詐欺集團使用、俗稱「收簿手」之工作,且由陳 明飛擔任提領、匯款被害人所匯入款項,再轉交集團上層,俗稱 「車手」之工作,陳明飛、商家豪即與上開真實身分不詳詐欺集 團成員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 及洗錢之犯意聯絡,先由陳明飛將如附表一所示之帳戶交予商家 豪(就陳明飛提供附表一編號4所示帳戶部分,商家豪未據檢察 官追加起訴),再由商家豪轉交予「顏伏民」等詐欺集團成員使 用,後由不詳詐欺集團成員,於附表二所示詐欺時間,以附表二 所示詐欺方式詐欺如附表二所示之人,致渠等均陷於錯誤,於附 表二所示匯款時間將匯款金額匯至附表二所示之匯入帳戶內(就 附表二編號8至11所示部分,商家豪未據檢察官追加起訴),再 由陳明飛依「奌奌」指示,於附表二所示提領(轉帳)時間、地 點提領(轉帳)如附表二所示金額後,將所提領(轉帳)之款項 ,自行尋找可將新臺幣匯兌成人民幣之管道,將新臺幣地下匯兌 為人民幣,並以匯款方式,將其所兌換之人民幣匯予「程偉」、 「顏伏民」所指定之中國大陸(下稱大陸)金融機構帳戶內,而 輾轉將詐欺所得款項繳回該詐欺集團,以此方式隱匿詐欺犯罪所 得(附表二編號5至7所示匯入款項因遭圈存,未經陳明飛提領轉 帳而洗錢犯行止於未遂)。   理 由 一、認定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訊據被告陳明飛固坦承有交付附表一所示帳戶予被告商家豪 ,並有依「奌奌」指示轉帳或提領上開帳戶內款項,經地下 匯兌為人民幣後再匯入「程偉」、「顏伏民」指定之大陸帳 戶;被告商家豪坦承有向被告陳明飛取得帳戶並轉交給「顏 伏民」使用,並由陳明飛將匯入帳戶內款項辦理地下匯兌為 人民幣事宜,惟均矢口否認有何詐欺取財、洗錢犯行,辯稱 :渠等僅是協助「顏伏民」等人將投資款項匯回大陸,並無 詐欺或洗錢犯意云云。經查: (一)被告商家豪有向被告陳明飛索取金融帳戶,被告陳明飛遂交付如附表一所示帳戶資料給被告商家豪提供予「顏伏民」使用(就被告陳明飛提供附表一編號4所示帳戶部分,被告商家豪未據檢察官追加起訴),且附表二所示之人有因受詐欺集團成員以附表二所示詐欺方式詐騙,而於附表二所示匯款時間、匯款如附表二所示匯款金額至附表二所示匯入帳戶(就附表二編號8至11所示部分,被告商家豪未據檢察官追加起訴),且被告陳明飛有再依「奌奌」指示,於附表二所示提領或轉帳時間,提領或轉帳如附表二所示之金額後,再將所提領、轉帳之款項,自行尋找可將新臺幣匯兌成人民幣之管道,將新臺幣地下匯兌為人民幣,再以匯款方式將其所兌換之人民幣匯予「程偉」、「顏伏民」所指定之大陸金融機構帳戶內等情,為被告陳明飛、商家豪所不爭執,且經證人楊立暐於偵訊時證述明確(偵字第52519號卷第413至419、455至456頁),並有陳明飛之中信帳戶基本資料、存款交易明細、IP登入位置、新臺幣存提款交易憑證影本與提款卡正反面影本、監視器錄影畫面暨翻拍照片、方佩馨之招商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交易明細擷圖、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土城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下稱新北地檢署)112年10月24日、113年1月2日、113年1月16日勘驗筆錄(含附件及翻拍照片)、新北地檢署收受贓證物品清單、陳明飛與楊立暐之LINE對話紀錄擷圖、陳明飛之國泰帳戶基本資料、交易明細、對帳單、帳戶交易明細查詢、IP登入位置資料、陳明飛之一銀帳戶開戶資料(含開戶照片、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印鑑卡、第e個網業務申請書、各類存款開戶暨往來業務項目申請書)、存摺存款客戶歷史交易明細表、陳明飛之新北市○○區○○○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基本資料(含印鑑卡、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存摺歷史交易明細查詢結果、楊立暐手機內之虛擬貨幣帳戶介面、與LINE暱稱「Alex Chen-50000」(即陳明飛)之對話紀錄翻拍照片、楊立暐中信帳戶基本資料、存款交易明細、自動化交易LOG資料-財金交易、警示圈存資訊、存摺及金融卡掛失變更資料、商家豪手機內與暱稱「Alex」(即陳明飛)之對話紀錄翻拍照片、陳明飛之陽信帳戶基本資料、客戶帳卡資料列印結果、取款條、大額現金收付、換鈔登記簿、匯款申請書(兼取款憑條)、匯款申請書(代收入傳票)影本(偵字第35872號卷第21至30、73、97、161、207至211、233至286頁,偵字第51803號卷第327至354、449至451頁,偵字第47069號卷第38至47頁,偵字第51803號卷第355至371、453頁,偵字第52519號卷第141至169、213至230、421至451頁,偵字第72705號卷第12至18頁,偵字第53820號卷第25至29、153至155頁,偵字第70901號卷第67至77頁,偵字第73260號卷第35至102、111、127、169至191頁,偵字第43725號卷第9至10、57至62頁)及如附表四證據出處欄所示證據在卷可稽(告訴人、被害人證述出處同列此處),故此部分之事實應堪認定,足見被告陳明飛所交付被告商家豪提供給「顏伏民」等人使用如附表一所示金融帳戶,確供詐欺集團成員用以作為詐欺取財之工具而供本案告訴人、被害人匯入款項使用甚明。 (二)被告2人雖均辯稱渠等僅係提供帳戶予「顏伏民」使用、 幫忙「顏伏民」把經營酒店賺的錢換匯回大陸,只是在做 地下匯兌云云,然查:   1、就附表二所示匯入被告陳明飛、楊立暐帳戶內款項之性質 為何,被告商家豪於偵訊時供稱:「顏伏民」是其大陸供 應商,「顏伏民」要給其貨款,因為其不想收人民幣,所 以「顏伏民」給其臺幣云云(偵字第73260號卷第29至30 頁);惟於同次偵訊時又分別改稱:其自己的貨款要付給 大陸供應商或「顏伏民」,其遂把臺幣給被告陳明飛,由 陳明飛幫其安排貨款云云(偵字第73260號卷第31頁)、 是「顏伏民」想要把臺灣所得換回去,其不知道所得是什 麼,其認知是「顏伏民」有出貨到臺灣其他客戶,陳明飛 需要楊立暐帳戶去收「顏伏民」的貨款云云(偵字第7326 0號卷第31至33頁);迄於本院審理時,又稱該等款項均 係「顏伏民」投資酒店之獲利云云(本院金訴字第186號 卷第454至455頁),則就附表二所示匯入款項之原因為何 ,被告商家豪偵審期間歷次說詞即有不同,其辯詞之可信 性即大有可疑。   2、又被告陳明飛於本案三次警詢程序,均稱係因其在大陸之 友人(亦為某加工廠負責人)王輝積欠其貨款80萬元,其 才提供附表一所示帳戶給王輝,王輝陸續匯款300萬元進 其帳戶,其以為是還款,就自行提領或轉帳他人云云(偵 字第35872號卷第13頁,偵字第43725號卷第6頁,偵字第5 3820號卷第12至13頁);於偵訊時始改稱:其係自108年 開始配合商家豪做地下匯兌,商家豪說112年2月匯入的錢 都是大陸人「程偉」、「顏伏民」在臺灣投資酒店的錢要 匯回去云云(偵字第43725號卷第53頁,偵字第35872號卷 第88至89頁),則就其收受本案匯入款項之原因究係為何 ,被告陳明飛於警詢、偵訊時所述大相逕庭,其所言是否 可信,亦非無疑。   3、被告陳明飛、商家豪於本院審理時,雖均稱該等匯入款項 係「顏伏民」投資酒店款項要請被告陳明飛進行地下匯兌 後匯回去大陸云云。然按非銀行業或經主管機關許可之行 業,不得辦理國內外匯兌業務,此為銀行法第29條第1項 所明定,如為私人透過非法地下管道將新臺幣兌換成人民 幣並匯回至大陸,仍涉及不法,被告2人對渠等所為將涉 及違法事項,當有所知悉。再者,被告商家豪於本院審理 時亦陳稱:其並沒有與「顏伏民」一起從事酒店投資業務 ,其也無法確定「顏伏民」所稱換匯資金來源等語(本院 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51頁),被告陳明飛於本院審理時亦 供稱:其只知道是酒店投資獲利、但不知道是哪間酒店, 其也沒有再去問商家豪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84 頁),則被告2人未再深入瞭解該金錢來源,仍無法認定 被告2人已合理且確實查證本案款項之來源係屬合法。況 依被告陳明飛於本院審理時所稱:其並未見過「顏伏民」 、「程偉」,也不清楚其等之年籍資料,其與該2人間並 未有任何業務往來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91至49 2頁),顯見被告陳明飛與「顏伏民」等人素不相識、並 無任何交情或信任基礎。而查,我國就兌換人民幣現鈔並 無對象限制,不論本國人、中國大陸地區人民及外國人等 自然人,均可到經許可買賣人民幣現鈔之金融機構兌換買 賣人民幣,或到外幣兌換處買入人民幣現鈔,且上開合法 兌換機構每日均會公布人民幣與新臺幣兌換匯率,一般人 上網查詢均可輕易查知,經由上開合法兌換機構買賣人民 幣,亦可避免買入或賣出之人民幣為偽鈔之風險,尚稱快 速、安全、便利,反之,未經許可買賣兌換人民幣,可能 涉及地下匯兌之違法,若非此等款項確屬違法所得,實難 想像「顏伏民」等人有捨合法兌換機構,而委請素不相識 之被告陳明飛收受款項、並由被告陳明飛輾轉委託他人兌 換為人民幣後再匯至大陸帳戶之必要,反徒增款項遭侵占 之高度風險及成本。由此種種,均足證明被告陳明飛收受 之款項並非兌幣款項,而是詐欺贓款,此由被告商家豪於 偵訊時坦稱:其容認有可能是詐欺款項匯款至被告陳明飛 帳戶等語(偵字第73260號卷第144頁),及被告陳明飛於 偵訊時坦稱:其有懷疑「程偉」匯入之款項是不法所得等 語(偵字第35872號卷第120頁)益可明之。   4、況依被告陳明飛於本院審理時所稱:匯到其帳戶內之款項 ,其除了可以賺取匯差之外,另外還可從中獲取5%數額當 作報酬,其中2%要給「程偉」、「顏伏民」,他們2人各 分得1%,其餘3%則是其和被告商家豪對半分等語(本院金 訴字第186號卷第493至494頁),此與被告陳明飛和商家 豪之iMessage對話紀錄中,被告陳明飛所傳送之表格顯示 :2/17有收款臺幣91萬元、13萬6千元、23萬元,且各筆 款項均列有5%之手續費等情互核相符(偵字第73260號卷 第55頁,偵字第35872號卷第227頁),堪可信實。依此以 觀,果若被告陳明飛、商家豪所協助處理者,確係「顏伏 民」等人在臺灣投資酒店之獲利,要兌換為人民幣匯回大 陸,則該等投資收益款項理應「全數」屬於「顏伏民」、 「程偉」所有,則為何「顏伏民」、「程偉」等人還需要 「從中抽取2%」之金額作為報酬?且「顏伏民」、「程偉 」委請被告商家豪、陳明飛處理換匯事宜,除了讓被告陳 明飛賺到匯差以外,還要額外再給予被告2人合計3%之報 酬數額,顯然增加大筆支出金額之負擔,如此一來,豈有 達到委請被告陳明飛等人進行地下匯兌減省費用支出之目 的?顯屬不合常情,由此益徵被告2人辯稱,渠等係在協 助「顏伏民」等人進行地下匯兌等節,不足採信。   5、再稽諸被告陳明飛與商家豪之對話紀錄,被告商家豪傳送 予被告陳明飛之擷圖中,暱稱為「愛因斯坦」之人標記被 告陳明飛之國泰帳戶,並詢問「这台车洗好了吗?(即「 這台車洗好了嗎」之簡體字),經對話他方回稱:「可以 」,「愛因斯坦」即再表示「入8+4两笔(即「入8+4兩筆 」之簡體字),「愛因斯坦」接著詢問該國泰帳戶之分行 地址(偵字第73260號卷第44至45、187頁),且於被告商 家豪傳送上開擷圖予被告陳明飛後,被告陳明飛即表示「 收到18」、「10+2+3+3」、「都小筆的進來」、「應該是 手機轉的」等語,被告陳明飛並再接著傳送「2/17」表格 擷圖,並傳訊給被告商家豪敘明「本日戰績」等語(偵字 第73260號卷第45至46頁),顯見有配合收款再統計獲利 「戰績」之情,而「車」為詐欺集團所使用「銀行帳戶」 之暗語,此亦為本院辦理詐欺案件職務上已知之事實,是 由被告陳明飛、商家豪上開對話以觀,足見被告2人均知 悉匯入被告陳明飛帳戶者係為詐騙被害人所得款項無訛。 又觀諸被告陳明飛與商家豪之對話紀錄,被告商家豪尚有 傳送告訴人彭松鑫受騙交款之對話紀錄擷圖予被告陳明飛 乙情(偵字第73260號卷第76頁),就此部分,被告商家 豪於本院審理時自陳係因陳明飛提供之帳戶出問題,其始 向「顏伏民」取得該對話紀錄,「顏伏民」說是「程偉」 在弄的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57至458頁)。而 查,上開對話紀錄係告訴人彭松鑫遭詐欺集團成員詐騙而 付款之對話紀錄,此對話過程紀錄必定屬於詐欺集團內部 成員所有,則由被告商家豪得以直接向「顏伏民」取得本 案被害人遭詐欺集團詐騙之對話紀錄、而詐欺集團成員亦 願意提供如此重要之詐騙被害人紀錄給被告商家豪,可見 被告商家豪係屬詐欺集團內部成員無疑。況觀被告商家豪 傳送上開告訴人受騙對話紀錄之擷圖予被告陳明飛後,旋 又傳送人頭帳戶交易糾紛之文章予被告陳明飛,並向被告 陳明飛表示「那個朋友(指楊立暐)不是初犯,感覺是會 麻煩一點」、「想想如同他直接扛,不知道價碼多少,呵 」等語(偵字第73260號卷第79至81頁),被告商家豪就 此部分於本院審理時亦稱:其當下認知是出事了,其覺得 告訴人彭松鑫被話術了,因為告訴人彭松鑫去報警,被告 陳明飛收到詐騙款項,其在與被告陳明飛之對話中提及「 他們很笨」,是因為投資詐騙的話術都很粗糙,但還是會 被騙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59至461頁),被告 陳明飛於本院審理時亦稱:被告商家豪於上開對話紀錄傳 訊給其表示「那個朋友不是初犯,感覺是會麻煩一點」、 「想想如同他直接扛,不知道價碼多少,呵」,其中「那 個朋友」就是指楊立暐,因為楊立暐之前人頭帳戶有被凍 結過,被告商家豪說「直接扛」就是要楊立暐直接扛、不 要影響到其跟被告商家豪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 89至490頁),是由其等對話紀錄,足見被告2人對於匯入 附表二所示帳戶內款項係屬詐騙所得,當屬明知,始會設 想出要付多少價碼以令楊立暐出面扛下刑責之詞。   6、至被告商家豪另辯稱:係因「顏伏民」所經營之深圳明進 康公司並無收受外幣能力,無法開立美金帳戶,其才將要 給付予「顏伏民」之貨款委請陳明飛匯兌為人民幣後再將 錢給明進康公司云云(偵字第73260號卷第116頁,本院金 訴字第186號卷第468頁)。然被告商家豪於本院審理時已 明確供稱,就本案附表二所示款項,均非其要付給「顏伏 民」之貨款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470頁),則被 告商家豪辯稱係因要給付貨款才要委請被告陳明飛進行地 下匯兌云云,已不足採,被告商家豪所提出其與明進康公 司交易之證據資料等項,亦無從據為其有利之認定。況且 ,證人即被告商家豪所營前鉅數位公司之員工田憶琴於本 院審理時亦證稱:其公司要付的貨款有時是其去銀行匯款 ,有時是被告商家豪自己處理,其負責處理付款予明進康 公司時,係匯款美金至明進康公司在大陸的帳戶等語(本 院金訴字第186號卷第500至502頁),可見明進康公司於 大陸之帳戶可以收受美金,顯無不能收受外幣之情形,則 被告商家豪辯稱係因明進康公司並無收受外幣能力,才輾 轉委由被告陳明飛進行地下匯兌後匯付給明進康公司云云 ,亦不可採,併此敘明。   7、再參酌詐欺集團為免遭警方查獲,於取得詐欺款項之後, 多會設立層層斷點,由多位詐欺集團成員將詐欺款項層層 轉交給下一階層之成員,這樣即使在某一階層被查獲,也 阻斷了偵查機關繼續往下追查,詐欺集團之損失也僅止於 該階層;又為了確保詐欺款項能夠透過層層轉交順利上繳 集團,詐欺款項在每一階層之收受及交付,自當早已安排 妥當。當某A成員一拿到詐欺款項,就會隨即將款項交給 下一階層的某B成員,避免金錢在某一階段停留太久,增 加被查獲之風險,故各階層「收錢」與「交錢」之間,自 是非常緊密,因為只要任一階段發生差錯,將使詐欺集團 前階段詐欺被害人取得款項之努力付諸東流,故在詐欺集 團縝密之層層分工下,為求順利取得贓款並製造金流斷點 以躲避查緝,必須確保各階段收受及交付款項之人員均可 即時到位,衡諸常情,自須由聽從指揮之集團成員隨時配 合行事以克竟其功,實無可能隨意將詐欺款項交給不知內 情之被告陳明飛收受,蓋若被告陳明飛在收款、兌換人民 幣或交款過程中任一程序出了問題,詐欺集團將無從取得 詐欺款項、甚或將遭檢警查緝。故被告陳明飛收受如附表 二所示詐欺款項,顯係基於本案詐欺集團事先分工之結果 ,至為明確,被告2人辯稱渠等不知匯入款項係屬詐騙款 項云云,要與詐欺集團分工之常態不符,顯不足採信。   8、被告陳明飛之辯護人雖辯稱:被告陳明飛係提供自己之帳 戶收受款項,顯見被告陳明飛不知該等款項為詐欺所得云 云。惟詐欺集團所分派收款之車手、收水工作,本無一定 行為模式,犯罪行為人加入詐欺集團並提供自己帳戶收款 、提款者,實務上所在多有,且詐欺集團車手明知檢警機 關於案發後必定會調閱金融帳戶交易明細資料,且銀行櫃 臺或自動櫃員機亦均廣設有監視器鏡頭,仍甘願冒險親自 提款、匯款或臨櫃領、匯款,或使用自己之帳戶為領、匯 款之用,在司法實務上均非罕見,亦多有查獲帳戶持用人 從事詐欺、洗錢犯行之情形,則被告陳明飛之辯護人僅以 被告陳明飛使用自己名下之帳戶收受匯款等項,即無詐欺 或洗錢之犯意,尚嫌無據。至被告陳明飛之辯護人雖援引 被告陳明飛另案民事判決,主張該案法官表示無法認定被 告2人係故意協助詐欺集團收集帳戶云云,然查,個別案 件之證據本屬有別,他案判決並無當然拘束本案判決之效 力,本院依調查審理之結果,本於獨立審判及自由心證之 職權,認定被告2人確有參與本案詐欺集團犯行,辯護人 所舉前開判決結果,尚無拘束本院之效力,亦無從作為被 告2人有利之認定,併此敘明。 (三)綜上所述,被告2人之辯解有上開諸多不合理之處,顯難 採信。且參酌詐欺集團犯罪分工之常態模式,皆足以彰顯 被告2人非但為本件犯罪分工之一員,更居於詐欺集團之 重要地位,其2人主觀上確實知悉被害人所匯款之金錢, 係詐欺而來之款項至為明確。而被告2人既然知道其所收 受的金錢是詐欺款項,且聽從上手成員「程偉」、「顏伏 民」之指示,將所收款項兌換成人民幣上繳回集團,反而 更能證明其等已非單純地改變詐欺款項之處所,而係屬於 澈底地將詐欺款項性質改變之階段(從「新臺幣」變成「 人民幣」),成為連結「詐欺」犯罪與「洗錢」犯罪之樞 紐,將詐欺款項澈底地洗白,大大地增加偵查機關追查之 困難度,自足以彰顯被告2人係居於詐欺集團之重要地位 ,足認被告2人均具有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及一般洗錢 之故意甚明。 (四)再按共同正犯之成立,祇須具有犯意之聯絡,行為之分擔 ,既不問犯罪動機起於何人,亦不必每一階段犯行,均經 參與(最高法院34年度上字第862號、108年度台上字第38 38號判決意旨參照)。又共同正犯之意思聯絡,原不以數 人間直接發生者為限,即有間接之聯絡者,亦包括在內( 最高法院77年度台上字第2135號、107年度台上字第4583 號判決意旨參照)。而現今詐欺集團詐騙之犯罪型態,自 收購、取得人頭帳戶、撥打電話實施詐騙、指定被害人匯 款帳戶、自人頭帳戶提領款項、取贓分贓等階段,乃係需 由多人縝密分工方能完成之集團性犯罪,倘其中某一環節 脫落,將無法順利達成詐欺結果,各該集團成員雖因各自 分工不同而未自始至終參與其中,惟各該集團成員所參與 之部分行為,仍係利用集團其他成員之行為,以遂行犯罪 目的。被告2人雖未參與對本案告訴人、被害人施用詐術 之行為,然其等分別負責取得人頭帳戶、收取詐欺所得款 項後,匯兌為人民幣輾轉交予詐欺集團上手,製造金流斷 點,足認被告2人與「程偉」、「顏伏民」、「奌奌」及 本案詐欺集團其他成員間,係在合同意思範圍內,各自分 擔犯罪行為之一部,並相互利用他人之行為,以達遂行犯 罪之目的,自應對全部所發生之結果,共同負責。是被告 2人與上開詐欺集團成員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而該當 共同正犯,要無疑義。 (五)綜上所述,被告陳明飛、商家豪上開所辯,均無足採,本 案被告2人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洗錢等犯行,事證 明確,堪以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一)按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 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刑法 第2條第1項定有明文。被告2人行為後,洗錢防制法於113 年7月31日修正公布,並自同年0月0日生效施行。修正前 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規定:「有第2條各款所列洗錢行 為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 」,修正後移列至第19條第1項並規定為:「有第2條各款 所列洗錢行為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 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 臺幣1億元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 千萬元以下罰金」,比較修正前後之規定,有關洗錢之財 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1億元者,修正後第19條第1項後段之 規定將法定最重本刑降低為有期徒刑5年,自應以修正後 之規定較有利於被告2人,依刑法第2條第1項但書,被告 本案洗錢犯行應適用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之規 定。 (二)經查,如附表二編號5至7所示被害人匯款後,因該帳戶遭 圈存,被告陳明飛遂未及提領此部分款項,此有楊立暐中 信帳戶交易明細存卷可考(偵字第53820號卷第153至155 頁),是就此部分僅能論以洗錢罪之未遂犯(最高法院11 1年度台上字第3197號判決意旨參照)。是核被告陳明飛 就附表二編號1至4、8至11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39條之4 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洗錢防制法第19 條第1項後段之洗錢罪;核被告商家豪就附表二編號1至4 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 詐欺取財罪、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之洗錢罪。被 告陳明飛、商家豪就附表二編號5至7所為,均係犯刑法第 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洗錢防 制法第19條第2項、第1項後段之洗錢未遂罪。公訴意旨就 被告2人所犯如附表二編號5至7之洗錢罪部分認亦該當既 遂,容有未洽,惟因既遂犯與未遂犯犯罪之態樣或結果雖 有不同,惟其基本事實均相同,不生變更起訴法條之問題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239號判決意旨參照),本 院自毋庸變更起訴法條,附此說明。 (三)被告陳明飛、商家豪與「顏伏民」、「程偉」、「奌奌」 及所屬本案詐欺集團成員間,就上開犯行,具有犯意聯絡 及行為分擔,均應論以共同正犯。被告陳明飛、商家豪就 上開各別所涉犯行,皆係以一行為同時觸犯三人以上共同 詐欺取財罪與洗錢既遂(未遂)罪,均為想像競合犯,應 依刑法第55條規定,各從一重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 處斷。又被告陳明飛所為11次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犯行 ,被告商家豪所為7次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犯行,均屬 犯意各別,行為互殊,均應予分論併罰。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2人均正值壯年,卻 不思以正途賺取所需,被告商家豪恣意向他人取得金融帳 戶供作收受詐欺款項之用,被告陳明飛提轉帳戶內詐欺款 項後,將之兌換為人民幣匯回大陸,以此方式隱匿詐欺犯 罪所得,使被害人蒙受鉅額損失,並製造犯罪金流斷點, 增加檢警機關追查詐欺集團上游之困難,對於社會治安及 財產交易安全均生危害,所屬均屬不該,兼衡被告2人犯 罪之動機、目的、手段、參與程度、本案被害人所受損害 金額,及被告2人各別之智識程度、家庭生活經濟狀況, 暨被告2人犯後皆一再飾詞否認犯行、且未與本案被害人 達成和解賠償損害等一切情狀,分別就其等所犯之罪,各 量處如附表三主文欄所示之刑,並審酌被告2人犯行均屬 罪質相同之詐欺罪,及其2人於本案所涉犯罪整體侵害之 法益規模、行為期間、罪數所反映之受刑人人格特性與犯 罪傾向等項,分別定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三、沒收部分: (一)按沒收、非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適用裁判時之法律, 刑法第2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犯詐欺犯罪,其供犯罪所用 之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之,詐欺犯罪危 害防制條例第48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扣案如附表五所示之物,各為被告陳明飛、商家豪持供犯 本案詐欺犯罪所用之物,此有被告商家豪、陳明飛手機內 對話紀錄擷圖在卷可稽(偵字第73260號卷第35至101頁, 偵字第35872號卷第233至286頁),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 與否,均應依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48條第1項規定宣 告沒收。 (三)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 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第38條之 1第1項前段、第3項定有明文。經查:   1、被告陳明飛於本院審理時供稱:其將自匯入帳戶款項抽取 3%金額作為報酬,並與被告商家豪平分,其餘另有2%報酬 為「程偉」、「顏伏民」所有等語(本院金訴字第186號 卷第493至494頁),核與其所製表格顯示獲利共5%之情形 相符(偵字第73260號卷第55頁),應屬可採。是本院即 據此計算被告陳明飛之犯罪所得為53,767元(被告陳明飛 附表二經手金額合計為3,584,500元X3%/2=53,767元;其 中附表二編號5至7之款項業遭圈存不予加計,附表二編號 4、8、11被告陳明飛提轉金額較被害人匯入金額為低者, 依罪證有疑利歸被告原則,均以較低者計算,以下被告商 家豪部分同),被告商家豪之犯罪所得為13,410元(被告 商家豪就附表二編號1至4部分合計金額894,000元X3%/2=1 3,410元,就附表二編號8至11部分,因檢察官並未追加起 訴被告商家豪,故不予加計其此部分犯罪所得),各應依 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諭知沒收,並依同條第3 項規定,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 其價額。   2、至被告陳明飛所經手之其餘款項(其中2%為「程偉」、「 顏伏民」之報酬),已兌換為人民幣交予詐欺集團上游成 員,未經查獲,且無證據證明被告2人就前開款項得以管 領支配,爰不予宣告沒收,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黃偉、陳楚妍提起公訴,檢察官劉文瀚、莊勝博追 加起訴,檢察官余佳恩、邱蓓真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決定,應於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覆審狀。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洗錢防制法第19條: 有第二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併科新臺幣一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 臺幣一億元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五千 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之4 犯第三百三十九條詐欺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一年以上七年 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一、冒用政府機關或公務員名義犯之。 二、三人以上共同犯之。 三、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等傳播工具, 對公眾散布而犯之。 四、以電腦合成或其他科技方法製作關於他人不實影像、聲音或 電磁紀錄之方法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一】 編號 金融機構帳戶 戶名 1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陳明飛中信帳戶) 陳明飛 2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國泰帳戶) 陳明飛 3 第一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一銀帳戶) 陳明飛  4 陽信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陽信帳戶) 陳明飛 5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楊立暐中信帳戶) 楊立暐 【附表二】 編號 告訴人/ 被害人 詐欺時間 詐欺 方式 匯款時間、金額 匯入帳戶 提領/轉帳 時間、金額 案號 1 被害人 范綉莉 112年2月4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0日9時39分許,34萬元 國泰帳戶 112年2月20日11時24分許,轉帳88萬830元至黃雲城之上海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帳戶 本案起訴部分 2 被害人 劉怡君 112年2月間某日 假投資(假博弈) 112年2月20日9時48分許,10萬元 陳明飛中信帳戶 112年2月20日11時42分許,40萬元 112年2月22日11時35分許,30萬元 國泰帳戶 112年2月22日13時4分至9分許,提領10萬元(5次),合計50萬元 3 被害人 楊程豪 111年12月17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0日12時43分許,5萬元 陳明飛中信帳戶 112年2月20日14時12分許,10萬元 112年2月20日12時44分許,5萬元 4 被害人 郭藹芙 112年1月11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9時15分許,5萬元 楊立暐中信帳戶 已遭圈存 112年2月22日9時42分許,5萬元 112年2月22日12時15分許,10萬元 一銀帳戶 112年2月23日13時30分許,行動轉出5萬元至陳明飛之蘆洲區農會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 112年2月23日16時48分許,行動轉出4,000元至其他帳戶。 5 告訴人 彭松鑫 112年2月1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10時29分許,5萬元 楊立暐中信帳戶 已遭圈存。 6 被害人 李雪莉 112年1月初某日(起訴書誤載為2月)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11時18分許,5萬元 楊立暐中信帳戶 已遭圈存。 7 告訴人陳勝科 111年11月25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11時43分許,5萬元 楊立暐中信帳戶 已遭圈存。 8 告訴人盧奎毓 112年2月17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12時4分許,5萬元 112年2月22日12時5分許,5萬元 一銀帳戶 112年2月23日13時30分許,5萬元;112年2月23日16時48分許,4,000元(即同編號4所示一銀帳戶轉出情形) 112年度偵字第72705號追加起訴部分 9 告訴人陳寶珠 110年12月1日 假博弈 112年2月17日11時53分許,30萬元 國泰帳戶 112年2月17日12時9分許,84萬3,349元 113年度偵字第6211號追加起訴部分 112年2月20日9時58分許,5萬元 陳明飛中信帳戶 112年2月20日11時42分許,40萬元 10 告訴人 石和榮 112年1月9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0日12時20分許,15萬元 陳明飛中信帳戶 112年2月20日12時39分許,22萬元 113年度偵字第14030號追加起訴部分 11 被害人 王國緯 111年11月間起(起訴書誤載為112年2月22日) 假投資 112年2月22日11時44分許,220萬元 陽信帳戶 112年2月22日14時5分許,44萬500元 112年2月22日14時9分許,90萬元 112年2月23日14時47分許,85萬元 112年度偵字第43725號追加起訴部分 【附表三】 編號 事實 主文 1 如附表二編號1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捌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捌月。 2 如附表二編號2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捌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捌月。 3 如附表二編號3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陸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陸月。 4 如附表二編號4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柒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柒月。 5 如附表二編號5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6 如附表二編號6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7 如附表二編號7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商家豪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伍月。 8 如附表二編號8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陸月。 9 如附表二編號9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捌月。 10 如附表二編號10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柒月。 11 如附表二編號11所示部分 陳明飛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拾月。 【附表四】 編號 告訴人/被害人 證據出處 1 范綉莉 ①證人即被害人范綉莉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47069號卷第11頁) ②被害人范綉莉之郵局帳戶存摺封面影本、郵政跨行匯款申請書、遭詐騙之拍賣成交確認書、司法拍賣申請表、匯豐銀行交易單據及LINE對話紀錄擷圖(偵字第47069號卷第69、71、73、74頁背面至75頁)  2 劉怡君 ①證人即被害人劉怡君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51803號卷第11至14頁) ②被害人劉怡君之臺灣銀行匯款申請書翻拍照片、網路轉帳交易明細、遭詐騙之博弈網站介面擷圖及LINE對話紀錄(偵字第51803號卷第117至326頁) 3 楊程豪 ①證人即被害人楊程豪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35872號卷第15至16頁) ②被害人楊程豪之遭詐騙之LINE對話紀錄、網路轉帳交易明細、出金紀錄擷圖(偵字第35872號卷第56至59頁) 4 郭藹芙 ①證人即被害人郭藹芙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52519號卷第15至17頁) ②被害人郭藹芙之第一銀行存摺存款/支票存款憑條存根聯、網路轉帳交易明細翻拍照片、遭詐騙之買賣協議書影本、虛擬貨幣交易明細及LINE對話紀錄翻拍照片(偵字第52519號卷第67、73、78、81至139頁 5 彭松鑫 ①證人即告訴人彭松鑫於警詢及檢察事務官詢問時之證述(偵字第53820號卷第15至17頁) ②告訴人彭松鑫遭詐騙之投資平臺介面、LINE、臉書對話紀錄、網路轉帳交易明細擷圖(偵字第53820號卷第45至47頁) 6 李雪莉 ①證人即被害人李雪莉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53820號卷第19至20頁) ②被害人李雪莉之網路轉帳交易明細、遭詐騙之投資平臺介面、客服對話紀錄翻拍照片、金融機構聯防機制通報單(偵字第53820號卷第67至69、79頁 7 陳勝科 ①證人即告訴人陳勝科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79610號卷第35至37頁) ②告訴人陳勝科遭詐騙之交友軟體、LINE對話紀錄、網路轉帳交易明細擷圖(偵字第79610號卷第47至52、57頁) 8 盧奎毓 ①證人即告訴人盧奎毓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72705號卷第4至5頁) ②告訴人盧奎毓之網路轉帳交易明細、遭詐騙之LINE對話紀錄擷圖(偵字第72705號卷第6至10頁) 9 陳寶珠 ①證人即告訴人陳寶珠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6211號卷第13至32頁) ②告訴人陳寶珠整理之匯款一覽表、國泰世華銀行交易明細表、華南商業銀行存摺存款期間查詢結果、台北富邦商業銀行網路銀行歷史交易明細、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存款憑證、國泰世華銀行、華南商業銀行與台北富邦商業銀行帳戶存摺封面影本、遭詐騙之LINE對話紀錄及手機通話紀錄擷圖(偵字第6211號卷第43至81頁) 10 石和榮 ①證人即告訴人石和榮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14030號卷第5至6頁) ②告訴人石和榮之郵政跨行匯款申請書(偵字第14030號卷第16頁) 11 王國緯 ①證人即被害人王國緯於警詢時之證述(偵字第43725號卷第11至13頁) ②被害人王國緯遭詐騙之LINE對話紀錄擷圖、郵政跨行匯款申請書、郵局、農會與銀行存摺封面影本(偵字第43725號卷第14至17、21、45頁) 【附表五】 編號 扣案物 所有人 1 iPhone 手機1支 陳明飛 2 iPhone 14 Pro 手機1支(含門號0000000000號SIM卡1張) 商家豪

2025-01-24

PCDM-113-金訴-186-20250124-1

雄小
高雄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小字第1791號 原 告 陳勝科 被 告 楊立暐 陳明飛             商家豪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民國(下同)113年12月24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由要領 無法認定被告楊立暐係故意提供帳戶供詐騙(臺灣士林地方檢察 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20864號、112年度偵續字第300號不起訴 處分書見解略同足資參照),亦無法認定被告陳明飛、商家豪故 意協助詐騙集團收集帳戶供詐騙,是判決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峻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對於本判決之上訴,非以違背法 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 記 官 武凱葳

2025-01-14

KSEV-113-雄小-1791-20250114-1

民專訴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

確認專利權等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民專訴字第5號 原 告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法定代理人 陳明飛 訴訟代理人 許宏迪律師 被 告 朗齊生物醫學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丘泓 訴訟代理人 陳家輝律師 複 代理 人 蔡映萱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專利權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9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中華民國證書號第I672150號抗生素藥物臨床新應用專利、中 華民國專利證書號第I663969號莫諾苯宗藥物應用於癌症治療專利、 中華民國專利證書號第I663984號神經疾病用藥臨床新應用專利、中 華民國專利證書號第I652060號阿折地平藥物應用於癌症治療專利 、中華民國專利證書號第I621434號「千憂解藥物應用於癌症治療 專利之專利申請權為兩造共有。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四分之一,餘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部分: 壹、原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被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依現行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民國112年1月12日修正、同年 8月30日施行)第75條第1項前段規定:本法112年1月12日修 正之條文施行前,已繫屬於法院之智慧財產民事事件,適用 本法修正施行前之規定。本件係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修正施 行前繫屬於本院,應適用修正前之規定,合先敘明。 參、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而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 明確,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 且此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若縱經 法院判決確認,亦不能除去其不安之狀態者,即難認有受確 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最高法院52年台上字第1240號判決先 例、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060號民事判決要旨參照) 。查本件原告主張系爭專利之專利申請權、專利權為原告及中 興大學所有,而為被告所否認;準此,兩造間就系爭專利之 專利申請權、專利權歸屬之法律關係即有不明確,導致原告私 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非經判決確認,無以除去,且 原告為除去上開危險,除提起確認請求權不存在之訴外,無 從提起其他訴訟,則原告提起本件確認之訴,於法即無不合 。  乙、實體部分: 壹、原告主張: 一、爰訴外人即原告聘任之教授蕭乃文於101年起主導「老藥癌用 開發案」,由訴外人即國立中興大學(下稱中興大學)聘任 之教授莊秀美、研究生梁瑞岳、陳筱彤協助實驗,原告於10 3年10月24日將上開實驗之具體初步結果以「具有抑制不同類型 癌細胞之藥物及其應用(THE DRUGS OF INHIBITING DIFFERE NT TYPES OF CANCER AND USE THEREOF)」研發成果(下稱 系爭研發成果)申請美國專利臨時案(申請案號:62/068,298 ,下稱系爭臨時案),並以蕭乃文、莊秀美、梁瑞岳、陳筱彤 為系爭臨時案之發明人提出申請專利授權,取得國際優先權期 限至104年10月24日。蕭乃文為繼續開發系爭臨時案,而即開 始向業界找尋合作廠商,於103年11月經介紹與訴外人肽湛生 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肽湛公司)之總經理陳丘泓接洽, 嗣肽湛公司於104年5月1日向原告智慧財產權審議暨管理委員 會(下稱智審會)提出以現金新臺幣(下同)100萬元或是價 值200萬之肽湛公司股份作為取得系爭臨時案授權之費用, 然因授權費用金額未達成共識,而未取得授權。於104年6月 間原告之研發處與肽湛公司決定先不進行系爭臨時案之授權, 而改以產學合作之方式,進行後續實驗,並為專利佈局,待 取得專利再討論系爭臨時案之授權,並簽訂署化合物結構生物 資訊分析產學合約書(下稱系爭契約)。因肽湛公司為IVD (體外檢測)公司,依規定無法開發新藥,故肽湛公司於同 年9月轉投資成立為被告朗齊生物醫學股份有限公司,並由陳丘 泓擔任負責人。 二、詎被告於104年10月23日以依附系爭臨時案優先權,向經濟部 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提出專利申請,並以蕭乃文、莊 秀美、梁瑞岳、陳筱彤及陳丘泓同列為發明人,申請並取得中 華民國專利證書號第I672150號抗生素藥物臨床新應用(下稱 系爭專利1)、中華民國專利證書號第I663969號莫諾苯宗藥物 應用於癌症治療(下稱系爭專利2)、中華民國專利證書號第I 663984號神經疾病用藥臨床新應用(下稱系爭專利3)、中華 民國專利證書號第I652060號阿折地平藥物應用於癌症治療( 下稱系爭專利4)、中華民國專利證書號第I621434號「千憂 解藥物應用於癌症治療」專利(下稱系爭專利5,前開5項專利 合稱系爭專利)之專利權。經技術比對及所請求之權利保護範 圍,可知系爭臨時案與系爭專利內容部分為同一技術,部分為 系爭臨時案之衍伸結果,無論系爭臨時案或系爭專利均屬蕭 乃文之職務上發明,故原告享有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被告 未經原告同意或授權,逕向智慧局提出專利申請,並將陳丘 泓列為系爭專利之發明人,經原告發函要求被告提出解決方案 ,為被告拒絕,並表示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是兩造就系 爭專利之歸屬已生紛爭,爰依專利法第5條、第7條、民法第17 9條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 三、並聲明:  ㈠先位聲明:   ⒈確認被告就系爭專利之專利申請權、專利權不存在。   ⒉確認系爭專利之專利申請權、專利權為原告所有。   ⒊被告應將系爭專利權變更登記為原告所有。   ⒋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㈡備位聲明:   ⒈確認系爭專利之專利申請權、專利權為兩造共有。   ⒉被告應將系爭專利權變更登記為兩造共有。   ⒊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貳、被告答辯: 一、肽湛公司經由蕭乃文介紹於104年3月間與原告之智審會洽談 系爭臨時案之授權事宜,然因智審會提出之授權費過高而未 達成共識。嗣蕭乃文主動向肽湛公司表示可以產學合作之方 式取得系爭臨時案之引用權及後續研究成果之智慧財產權, 肽湛公司遂於104年5月26日與原告簽訂系爭契約,而蕭乃文 陸續依約將系爭臨時案申請文件、實驗數據資料及由莊秀美 執行之癌症細胞株存活率分析數據均交予陳丘泓,並替肽湛 公司委請戰國策智慧財產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戰國策公司 )著手處理專利前案調查、規劃及專利申請事宜,肽湛公司 考量莊秀美之實驗範圍未及於動物實驗,為完善抗癌化合物 之實驗數據,另委請中國醫藥大學魏宗德教授進行動物實驗 ,以確保實驗數據之準確性及全面性。104年9月24日肽湛公 司轉投資成立被告,由陳丘泓擔任董事長,肽湛公司將自系 爭契約所取得之智慧財產權均授權予被告。104年10月23日 戰國策公司取得蕭乃文提供之發明人資料,以被告為申請人 向智慧局申請系爭專利。是系爭專利為系爭契約之研發成果 ,依系爭契約第10條約定計畫成果之智慧財產權歸屬肽湛公 司,肽湛公司當然取得系爭專利之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亦 得再行授權予被告,則被告亦取得系爭專利之專利申請權及 專利權等語,資為抗辯。 二、並聲明:   ㈠原告之訴駁回。   ㈡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參、兩造不爭執事項(本院卷二第7至8頁,並依本院論述與妥適 調整文句): 一、蕭乃文於103年10月24日以系爭研發成果申請系爭臨時案。 二、原告與肽湛公司於104年5月26日簽署系爭契約。 三、肽湛公司於104年9月轉投資成立被告,並由陳丘泓擔任負責 人。 四、被告於104年10月23日依附系爭臨時案優先權,以蕭乃文、 莊秀美、梁瑞岳、陳筱彤與陳丘泓為發明人,被告為申請人 向智慧局提出下列專利之申請。  ㈠系爭專利1:申請日為104年10月23日,公告日為108年9月21 日,專利權期間124年10月22日止。  ㈡系爭專利2:申請日為104年10月23日,公告日為108年7月1日 ,專利權期間124年10月22日止。  ㈢系爭專利3:申請日為104年10月23日,公告日為108年7月1日 ,專利權期間124年10月22日止。  ㈣系爭專利4:申請日為104年10月23日,公告日為108年3月1日 ,專利權期間124年10月22日止。  ㈤系爭專利5:申請日為104年10月23日,公告日為107年4月21 日,專利權期間124年10月22日止。  肆、本件爭點(本院卷二第79至80頁,並依本院論述與妥適調整 文句): 一、先位聲明:   系爭專利之專利申請權、專利權是否為原告所有? 二、備位聲明:   ㈠系爭專利之專利申請權、專利權是否為兩造共有?   ㈡原告請求被告將系爭專利移轉登記為兩造共有,有無理由? 伍、得心證之理由: 一、系爭專利1之分析:  ㈠技術內容: 本發明提供多種抗生素藥物的新臨床之應用。該多種抗生素 藥物皆是經過衛生署通過核准上市的抗生素藥物。本發明提 供多種抗生素藥物有效的抑制不同類型的癌細胞(參系爭專 利1摘要,本院卷一第41頁)。 ㈡專利範圍分析 一種通佐溴胺(Thonzonium Bromide)或者它的一藥學上可接 受的鹽類供應用於製備一用來治療癌症之醫藥品的用途,其 中,該癌症是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的群組:肺癌、胃腸道癌 、大腸直腸癌、腎臟癌、舌癌、骨肉瘤、膀胱癌、子宮頸癌 、乳癌、血癌、皮膚癌、肝癌、胰臟癌、卵巢癌,以及它們 的組合。 二、系爭專利2之分析: ㈠技術內容: 本發明提供莫諾苯宗藥物的新臨床之應用。莫諾苯宗藥物是 經過衛生署通過核准上市的局部使用的脫色劑藥物。本發明 提供莫諾苯宗藥物有效的抑制不同類型的癌細胞(參系爭專 利2摘要,本院卷一第45頁)。 ㈡主要圖式:    圖一:顯示本發明莫諾苯宗用藥應用於抑制癌細胞分析結 果,莫諾苯宗藥物對於不同的癌症細胞有不等的抑制效果 。  ㈢專利範圍分析: 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共計2項,其中第1項為獨立項,第2 項為附屬項,如下所示。 ⒈一種莫諾苯宗(Monobenzone)或者它的一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 供應用於製備一用來抑制腎臟癌之醫藥品的用途。 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莫諾苯宗或者它的藥 學上可接受的鹽類的有效劑量為每日20mg/kg~500mg/kg。 三、系爭專利3之分析: ㈠技術內容: 本發明提供多種神經疾病用藥的新臨床之應用。該多種神經 疾病用藥皆是經過衛生署通過核准上市的神經疾病用藥。本 發明提供多種神經疾病用藥有效的抑制不同類型的癌細胞( 參系爭專利3摘要,本院卷一第49頁)。 ㈡主要圖式: 圖一:各種的神經疾病用藥分子對於各種癌症細胞的抑制效 果不盡相同。   ㈢專利範圍分析: 一種Penfluridol供應用於製備一用來治療癌症之醫藥品的 用途,其中,該癌症是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的群組:胃癌、 肝癌、攝護腺癌、膀胱癌、血癌、子宮頸癌,以及它們的組 合。 四、系爭專利4之分析: ㈠技術內容:   本發明提供阿折地平藥物的新臨床之應用。阿折地平藥物是 經過衛生署通過核准上市的局部使用的高血壓藥物。本發明 提供阿折地平藥物有效的抑制不同類型的癌細胞(參系爭專 利4摘要,本院卷一第53頁)。 ㈡主要圖式:    圖一:顯示本發明阿折地平用藥應用於抑制癌細胞分析結果 ,阿折地平藥物對於不同的癌症細胞有不等的抑制效果。  ㈢專利範圍分析: 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共計2項,其中第1項為獨立項,第2 項為附屬項,如下所示。 ⒈一種阿折地平(Azelnidipine)或者它的一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類供應用於製備一用來抑制癌症之醫藥品的用途,其中,該 癌症是選自於由下列所構成的群組:非-小細胞肺癌、雌激 素受體-陽性的乳癌、胰臟癌、舌癌,以及骨肉癌。 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途,其中阿折地平或者它的藥 學上可接受的鹽類的有效劑量為每日20mg/kg~500mg/kg。 五、系爭專利5之分析: ㈠技術內容:   本發明提供千憂解藥物的新臨床之應用。該千憂解藥物是經 過衛生署通過核准上市的精神病藥物。本發明提供千憂解藥 物有效的抑制不同類型的癌細胞(參系爭專利5摘要,本院卷 一第57頁)。 ㈡主要圖式:    圖一:顯示本發明千憂解用藥應用於抑制癌細胞分析結果, 千憂解藥物對於不同的癌症細胞有不等的抑制效果。 ㈢專利範圍分析: 系爭專利申請專利範圍共計7項,其中第1項為獨立項,其餘 為附屬項,如下所示。 ⒈一種千憂解或者它的一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類供應用於製備一 用來抑制癌症之醫藥品的用途。 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癌症係選自由胸腔 相關癌症、腹腔相關癌症、內分泌相關癌症及消化道相關癌 症所組成之群組。 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癌症係選自由骨肉 瘤相關癌症、皮膚癌相關癌症及血癌相關癌症所組成之群組 。 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胸腔相關癌症係指 肺癌。 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腹腔相關癌症係選 自由膀胱癌及子宮頸癌所組成之群組。 ⒍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內分泌相關癌症係 選自由前列腺癌、乳癌及卵巢癌所組成之群組。 ⒎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消化道相關癌症係 選自由胃癌、肝癌、大腸癌、胰臟癌及舌癌所組成之群組。 六、原告請求確認就系爭專利申請權、專利權為其所有,為無理 由:  ㈠按專利申請權人,除本法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約定外,指發 明人、新型創作人、設計人或其受讓人或繼承人,專利法第 5條第2項定有明文。由上開規定可知,專利申請權人係指發 明人或創作人,所謂「發明人」係指實際進行研究發明之人 ,「創作人」係指實際進行研究創作新型之人,發明人或創 作人均須係對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技術特徵具有實質貢獻 之人,其須就發明或新型所欲解決之問題或達成之功效產生 構想,並進而提出具體而可達成該構想之技術手段。   ㈡查系爭臨時案之發明內容為提供多種藥物的新適應症之應用 (參摘要,本院卷一第32頁),該等藥物可依其原適應症區 分為原心血管疾病用藥、原消化系統疾病用藥、原內分泌疾 病用藥、原免疫疾病用藥、原微生物感染疾病用藥、原炎症 用藥、原代謝性疾病用藥、原神經系統疾病用藥、原呼吸系 統疾病用藥、原驅蟲藥、原癌症用藥及其他用藥(段落【001 6】,本院卷一第356頁),其係將如表一所示之不同癌症類 型的細胞株分裝至96孔盤,再加入市售藥物放置72小時後, 以進行細胞存活分析(段落【0011】~【0014】),以分析該 等藥物對於不同癌症細胞之抑制效果。其中所篩選出之藥物 包括通佐溴胺(ThonzoniumBromide)(說明書第27頁,本院卷 一第383頁)、莫諾苯宗(Monobenzone)(說明書第32頁,本院 卷一第388頁)、Penfluridol(說明書第43頁,本院卷一第39 9頁)、阿折地平(Azelnidipine)(說明書第41頁,本院卷一 第397頁)、千憂解(說明書第38頁,本院卷一第394頁)等。 從表一所記載之癌症類型可知,該臨時案所測試之癌症種類 可以包括肺癌、胃癌、肝癌、直腸癌、皮膚癌、子宮頸癌、 攝護腺癌、膀胱癌、乳癌及血癌。   ㈢系爭專利1與系爭臨時案實質上非同一技術:   觀之系爭專利1說明書關於「經抗生素處理之各癌症細胞株 的存活率(%)」(包括Thonzonium Bromide)數據之記載(本院 卷一第190、193頁),與系爭臨時案說明書關於「原微生物 感染疾病用藥能抑制不同癌症類型之細胞株」(包括Thonzon ium Bromide,標題參見表六,本院卷1第373頁)數據之記載 (本院卷一第383頁),可知兩者針對相同癌症細胞株測試所 得出之存活率數據不相同,又系爭專利1就卵巢癌細胞株(NI H-OVCAR-3及TOV-21G)、胰腺癌細胞株(AsPC-1及BxPC-3)、 舌癌細胞株(SAS)、骨肉癌細胞株(U2OS)、腎臟癌細胞株(78 6-O)之記載內容未被系爭臨時案所揭露,即系爭臨時案所測 試之癌症細胞株未對應系爭專利1關於「腎臟癌、舌癌、骨 肉癌、胰臟癌、卵巢癌」治療之記載,故系爭專利1說明書 雖包含系爭臨時案就Thonzonium Bromide等藥物於治療癌症 用途之內容,然系爭專利1係將系爭臨時案初步篩選出之藥 物,進一步以更多不同癌症類型細胞株進行細胞存活率測試 ,因此兩者實質上非同一技術,系爭專利1為系爭臨時案之 延伸。 ㈣系爭專利2與系爭臨時案實質上非同一技術:   比較系爭專利2說明書就莫諾苯宗對於各癌症細胞株包括腎 臟癌癌症細胞株786-O等以及正常細胞株的存活率(%)之數據 、莫諾苯宗於動物實驗對癌症之抑制效果(本院卷一第207至 217頁),及系爭臨時案說明書就「表八、原代謝性感染疾病 用藥能抑制不同癌症類型之細胞株」(包括Monobenzone)之 數據(本院卷一第388頁),可知系爭臨時案所測試之癌症種 類,未包括系爭專利2所記載之「腎臟癌」及有效劑量,故 系爭專利2說明書雖包含系爭臨時案揭露之Monobenzone於治 療癌症用途之內容,惟系爭專利2係將系爭臨時案初步篩選 出之藥物其中之Monobenzone,進一步以更多不同癌症類型 細胞株進行細胞存活率測試、動物實驗,並新增對正常細胞 株抑制效果的測試,可知兩者實質上非同一技術,系爭專利 2為系爭臨時案之延伸。 ㈤系爭專利3與系爭臨時案實質上非同一技術:   觀諸系爭專利3說明書就「神經疾病用藥對各癌症細胞株之 抑制效果」,即各癌症細胞株存活率之數據(本院卷一第26 2、268、276頁),與系爭臨時案說明書就「原神經系統疾病 用藥能抑制不同癌症類型之細胞株」之數據(本院卷一第391 、399頁),可知系爭臨時案關於癌症細胞株HL-60(血癌)之 數據為空白,而系爭專利3就此部分有相關研究數據之記載 ,其餘之實驗項目與數據,二者皆相同,是系爭臨時案所測 試之癌症細胞株並未對應系爭專利3請求項1就「血癌」治療 之記載,故系爭專利3說明書雖包含系爭臨時案揭露之Penfl uridol等藥物於治療癌症用途之內容,然系爭專利3就系爭 臨時案初步篩選出之藥物Penfluridol,進一步以血癌癌症 細胞株進行細胞存活率測試,因此兩者實質上非同一技術, 系爭專利3為系爭臨時案之延伸。 ㈥系爭專利4與系爭臨時案實質上非同一技術:   對照系爭專利4說明書關於阿折地平對於各癌症細胞株、正 常細胞株存活率之數據、於動物實驗對癌症之抑制效果之記 載(本院卷一第311至321頁),與系爭臨時案說明書關於「原 神經系統疾病用藥能抑制不同癌症類型之細胞株」之數據( 本院卷一第391、397頁),可知兩者對相同癌症細胞株測試 所得出之存活率數據不相同,又系爭臨時案未揭露系爭專利 4關於胰腺癌細胞株(AsPC及BxPC)、舌癌細胞株(SAS)、骨肉 癌細胞株(U2OS)之研究內容,是系爭臨時案所測試之癌症細 胞株未對應系爭專利4請求項1所記載抑制之「胰臟癌、舌癌 以及骨肉癌」,亦未記載關於系爭專利4請求項2之有效劑量 ,故系爭專利4說明書雖包含系爭臨時案揭露Azelnidipine 於治療癌症用途之內容,然系爭專利4就系爭臨時案初步篩 選出之藥物中就Azelnidipine進一步以更多不同癌症類型細 胞株進行細胞存活率測試並進行動物實驗,及新增對正常細 胞株抑制效果的測試,故兩者實質上非同一技術,系爭專利 4為系爭臨時案之延伸。 ㈦系爭專利5與系爭臨時案實質上非同一技術: 觀之系爭專利5說明書關於千憂解對於各癌症細胞株以及正 常細胞株存活率(%)之數據、於動物實驗對癌症抑制效果之 記載(本院卷一第335至344頁),與系爭臨時案說明書就「原 神經系統疾病用藥能抑制不同癌症類型之細胞株」之數據( 本院卷一第391、394頁),可知兩者對於相同癌症細胞株測 試所得出之存活率數據不相同,又系爭臨時案未揭露系爭專 利5關於胰腺癌細胞株(AsPC及BxPC)、舌癌細胞株(SAS)、骨 肉癌細胞株(U2OS)之研究內容,是系爭臨時案所測試之癌症 細胞株未對應系爭專利5請求項3所記載抑制之「骨肉癌相關 癌症及血癌相關癌症」、請求項6所記載抑制之「卵巢癌」 以及請求項7所記載抑制之「胰臟癌及舌癌」,故系爭專利5 說明書雖包含系爭臨時案揭露之DuloxetineHCl於治療癌症 用途之內容,然系爭專利5就系爭臨時案初步篩選出之化合 物中就DuloxetineHCl進一步以更多不同癌症類型細胞株進 行細胞存活率測試並進行動物實驗,及新增對正常細胞株抑 制效果的測試,因此兩者實質上非同一技術,系爭專利5為 系爭臨時案之延伸。 ㈧證人蕭乃文雖曾證稱系爭專利與系爭臨時案均為同一技術, 惟如前所述,系爭專利1、2、4、5與系爭臨時案之實驗數據 並不相同,系爭專利3所處理之癌症細胞株HL-60(血癌)之實 驗數據並未見於系爭臨時案,且系爭臨時案未能對應系爭專 利1請求項1所記載治療之「腎臟癌、舌癌、骨肉癌、胰臟癌 、卵巢癌」、系爭專利2請求項1所記載抑制之「腎臟癌」、 請求項2所記載之有效劑量、系爭專利3請求項1所記載治療 之「血癌」、系爭專利4請求項1所記載治療之「胰臟癌、舌 癌以及骨肉癌」、系爭專利5請求項3所記載抑制之「骨肉癌 相關癌症及血癌相關癌症」、請求項6所記載抑制之「卵巢 癌」以及請求項7所記載抑制之「胰臟癌及舌癌」,且經查 系爭臨時案中並無系爭專利2之指定代表圖,系爭專利2指定 代表圖所顯示之數據亦未與系爭臨時案對應,顯見系爭專利 1至5與系爭臨時案並非同一技術,故證人蕭乃文前開所述, 並非可信。  ㈨綜上,系爭專利1至5說明書雖包含系爭臨時案揭露之特定藥 物於治療癌症用途之部分內容,然系爭專利1至5主要係將系 爭臨時案所初步篩選出之特定藥物進一步以更多不同癌症類 型細胞株進行細胞存活率測試,系爭專利2、4、5更新增關 於藥物於動物實驗對癌症之抑制效果數據之記載,惟系爭臨 時案則完全未揭露任何藥物於動物實驗對癌症之抑制效果, 是系爭臨時案與系爭專利1至5實質上非同一技術,系爭專利 1至5為系爭臨時案之延伸,故原告主張系爭專利之專利申請 權為其單獨所有,為無理由。原告請求確認系爭專利之專利 申請權、專利權為其所有,並訴請被告將系爭專利權移轉登 記為其所有,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原告主張系爭專利之專利申請權為兩造共有,為有理由: ㈠系爭契約研究成果之智慧財產權歸屬於被告:   觀諸系爭契約第10條關於計畫成果歸屬約定「一、甲方(原 告)因執行本研究計畫所產生之營業秘密、專利權、著作權 及積體電路電路佈局權等及其他智慧財產權皆歸屬乙方(肽 湛公司)所有。二、乙方使用甲方之研究成果而進一步之發 展技術,其智慧財產權歸乙方所有,但甲方得為無償使用」 (本院卷一第36至37頁);又證人蕭乃文於本院言詞辯論時 證稱:西元2014年其研究關於癌症藥物之治療,並於同年10 月向美國申請系爭臨時案,系爭臨時案係其職務上之發明, 依僱傭關係權利人應為原告;嗣後其曾與陳丘泓談及此研究 臨時案,陳丘泓表示有合作意願,西元2015年5月1日學校之 智審會就此合作召開審查會,因有委員認為該研究之授權金 應為1,000萬元,而肽湛公司僅願意提出現金100萬元或該公 司200萬元之股份作為授權金,且考量其所提出之財務報表 顯示營運狀況為虧損,故當下沒有通過。會後,其向陳丘泓 告知會議內容,因系爭臨時案須在西元2015年10月前提出正 式案,學校也希望能夠促成該研究後續發展,故研發長跟其 討論是否先以產學合作方式進行,待有初步結果後,再進行 鑑價,其也將該討論內容告知陳丘泓,之後就簽訂系爭契約 ,該產學合作並非授權系爭臨時案;系爭產學合作計劃書之 「化合物結構生物資訊分析」係指前案分析,實驗數據好壞 、藥物原來特性、毒性劑型、劑量綜合考量,其取得中興大 學之重複實驗數據前會用系爭臨時案之數據,進行前案分析 ,藉由此分析後,提供肽湛公司建議,評估哪些藥物符合商 業利益,對於商業開發及專利都有關係,肽湛公司需付產學 合作之費用,供我們進行研究,產學合作期間所得之研究成 果歸屬廠商即肽湛公司,產學合作契約期間從臨時案中去篩 選可以繼續研究的藥物做後續研究,系爭契約第11條第1項 規定「本產學之合作結果,為甲方供乙方將來研發、製造參 考之用,非為乙方技術或產品之一部分」係指資料給廠商, 但能不能用、怎麼用學校不負擔保責任;系爭專利之研發結 果最主要是系爭臨時案之數據,還包含產學合作案成果及中 興大學的產學合作案結果,故系爭專利應該是系爭契約研發 成果之延伸等語(本院卷一第190至202頁);且證人莊秀美 於本院言詞辯論時證稱:其與蕭乃文曾合作抗癌效果老藥之 研究,並於西元2014年10月24日以該研究向美國申請系爭臨 時案,嗣蕭乃文找到肽湛公司合作後續研究,經討論後決定 肽湛公司分別與中興大學、原告以產學合作方式繼續實驗, 合作期間原告負責抗癌資料分析統計、專利佈局,中興大學 是負責細胞實驗及數據分析;依照中興大學與肽湛公司產學 合作契約,肽湛公司可以將產學合作研究成果申請專利,系 爭專利都是臨時案延伸下來,用相同的概念進行,故有關聯 性。因肽湛公司為IVD公司不能生產新藥,所以於西元2015 年成立朗齊公司以準備申請PCT及臺灣專利等語(本院卷二 第276至283頁),足證系爭契約之研究成果應歸屬肽湛公司 。另肽湛公司將系爭契約之研究成果授權予被告,有技術授 權契約書可參(本院卷一第433至442頁),可知被告取得系 爭契約研究成果之授權。故是被告辯稱肽湛公司為系爭契約 研究成果之權利人,並將該研究成果授權予被告,應屬有據 而堪採信。 ㈡被告未取得系爭臨時案之授權:   被告雖辯稱:蕭乃文於系爭契約簽訂後主動寄發含有系爭臨 時案內容、實驗數據之電子郵件予肽湛公司,可知原告依系 爭契約有技術移轉或授權被告使用系爭臨時案云云。然原告 之智審會未決議同意授權系爭臨時案與肽湛公司,業據蕭乃 文證述如前,又觀之系爭契約之內容並無記載技術移轉或授 權系爭臨時案之約定,可知原告未同意授權系爭臨時案予被 告。蕭乃文雖不否認曾寄送含有系爭臨時案內容之電子郵件 予肽湛公司,然陳稱肽湛公司未取得系爭臨時案之授權,因 為當時系爭臨時案轉正式案時間快要來不及,因為如果先取 得原告授權再申請專利時間會來不及,所以為了讓臨時案可 以轉正式案,故其同意陳丘泓去申請專利,但陳丘泓應該再 去找學校補系爭臨時案之授權,專利申請前其擔心申請程序 會來不及,未曾告知原告及中興大學等語(本院卷二第190 至202頁);且證人莊秀美證稱:其寄發電子郵件提供資料 時不會去詳細區分產學合作案簽約前或後之資料,為了要讓 研究能夠成功,所以會將之前之數據一併分享,故郵件所附 之資料是從實驗開始到當時實驗數據之統計表,部分資料是 因合約而提供,有些資料不是等語(本院卷二第276至283頁 ),可知蕭乃文、莊秀美於產學合作期間提供關於系爭臨時 案之資料,係為促使產學合作之研究能順利進行,並非基於 授權。再者,如前述原告之智審員會於審議是否授權系爭臨 時案予肽湛公司認肽湛公司所提出現金100萬元之授權金過 低而未同意,而系爭契約約定產學合作支出資金額為25萬元 ,更低於100萬元,難認原告會同意以更低之價格於產學合 作關係中授權系爭臨時案,是被告此部分所辯顯不可採,故 肽湛公司並未取得系爭臨時案之授權,自無從再轉讓予被告 。證人陳丘泓雖證稱系爭契約第10條約定之範圍包含系爭臨 時案及系爭契約之研究成果等語,然系爭契約未包含系爭臨 時案之授權業如前述,且陳丘泓同時為肽湛公司及被告之法 定代理人,故其所述是否真實尚非無疑。 ㈢綜上可知,系爭臨時案之權利人為原告,系爭契約研究成果 之權利人為被告,而中興大學就系爭臨時案、系爭專利均不 主張為權利人乙情,有該校113年5月27日興產字第11300099 92號函可佐(本院卷二第219頁),系爭專利之內容包含系 爭臨時案及系爭契約研究成果,且被告曾召開與系爭專利相 關之智財或專家會議(乙證13至15,本院卷一第461至471頁) ,實質參與系爭專利之藥物數據討論、分析等,是被告就系 爭專利有實質貢獻,故系爭專利之專利申請權應為兩造所共 有。原告請求確認系爭專利申請權為兩造共有,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八、原告請求確認系爭專利權為兩造共有,並訴請被告將系爭專 利權移轉登記為兩造共有,均為無理由:     ㈠按專利權,為專利專責機關本於行政權作用所核准。審理智 慧財產事件之民事法院對於行政權之行使,僅得為適法之監 督,而不應越俎代庖,就行政行為自為行使。故民事法院縱 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細則第2條第2款規定,得於專利權權利 歸屬或其申請權歸屬爭議事件,自為判斷專利權有無應撤銷 或廢止之原因,該自為判斷仍應居於補充地位,無權就專利 權逕行予以撤銷或廢止。當真正創作人與新型專利權人發生 新型專利權權利歸屬爭執時,除雇用人與受雇人間得依專利 法第10條規定,向專利專責機關申請變更權利人,或當事人 間達成讓與新型專利權之協議外,僅得依專利法第120條準 用同法第35條之規定,由真正創作人於該專利案公告後2年 內,以違反專利權人為非專利申請人之規定提起舉發,並於 舉發撤銷確定後2個月內就相同創作申請新型專利,以該經 撤銷確定之新型專利權之申請日為其申請日。真正創作人未 經專利專責機關依法公告給予專利權之前,得否逕認其專利 權受潛稱專利申請權人侵害,而依侵權行為規定請求潛稱專 利申請權人回復原狀,移轉該專利權予己?又不當得利係指 無法律上原因受有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而言,受益人所受利 益與受害人所受損害間,須有因果關係存在。潛稱專利申請 權人取得之專利權係專利專責機關所給予,真正創作人未經 專利專責機關依法公告給予專利權之前,可否認其所受損害 即為該專利權,而請求返還該專利權?亦均非無進一步推究 之餘地(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155號民事判決意旨參 照)。 ㈡經查,發明專利須專利申請權人向智慧局提出申請,經智慧 局形式審核通過,作成核准審定之行政處分,申請人始能取 得專利權,系爭專利乃被告向智慧局提出申請,經智慧局核 准審定後被告取得系爭專利,被告並非無法律上原因而受有 系爭專利之利益,況被告現仍為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原告 既未向智慧局提出申請並經其核准審定給予專利權,是原告 既非系爭專利之專利權人,自無從認定原告所受損害為系爭 專利,原告請求確認系爭專利權為其所有,復依民法第179 條為其請求權基礎,請求被告移轉登記系爭專利,揆諸前開 說明,均難認該當上開規定之構成要件,原告亦未說明其他 請求權基礎可確認或直接取得系爭專利之專利權,故原告直 接訴請確認其為系爭專利權之所有人,進而訴請被告移轉登 記系爭專利為原告所有,均非有據,不應准許。  九、綜上所述,原告請求確認其為系爭專利申請權之共有人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至其餘部分,原告之請求為無理由,不應 准許。 十、本件判決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均 已無礙本院上開審認,自毋庸逐一論駁,附此敘明。 十一、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修正前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條 ,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3  日    智慧財產第二庭    法 官 王碧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3  日    書記官 楊允佳

2024-10-23

IPCV-112-民專訴-5-20241023-3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