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移民署
相關判決書
死亡宣告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105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代 理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事務官黃瓊慧 失 蹤 人 甲○○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甲○○死亡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對失蹤人甲○○(男,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號,失蹤前最後住所:高雄市○○區○○○路○○○號)為宣告 死亡之公示催告。 該失蹤人應於本公示催告經公告揭示之翌日起陸個月內,向本院 陳報其生存,如不陳報,本院將宣告其為死亡。 無論何人,凡知該失蹤人之生死者,均應於上開時日以前,將其 所知之事實,陳報本院。 理 由 一、按失蹤人失蹤滿七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 請,為死亡之宣告,民法第8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宣告死亡 或撤銷、變更宣告死亡之裁定,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聲請 之;法院准許宣告死亡之聲請者,應公示催告,家事事件法 第155條、第156條第1項亦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失蹤人甲○○現年高齡96歲,籍設高雄○○○○○○ ○○,在臺無配偶、子女及直系血親,於民國72年1月17日經 戶政事務所註記於47年1月28日行方不明,且查無 其在監在押、通緝、入出境、殯葬設施使用、社會局安置紀 錄、勞保及健保就醫紀錄、領取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各項給付、社會福利津貼、勞保老年給付、老農津貼、公教 退撫給與等紀錄,足認失蹤人至遲於72年1月17日(斯時54 歲)行蹤不明,失蹤迄今已逾7年,爰依法聲請對失蹤人甲○ ○為死亡宣告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戶籍資料、三親 等及己身一親等資料查詢結果、在監在押記錄表、通緝簡表 、完整矯正簡表、全國刑案資料查註表、健保系統資料、11 2年度稅務資料、高雄○○○○○○○○113年10月29日高市鼓戶字第 11370580500號函檢附之80歲以上行方不明人口社會生活軌 跡資料比對紀錄、内政部移民署函、高雄市殯葬管理處函、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函、高雄市政府警察局鼓山分局函等件為 憑,參以上開戶籍資料顯示失蹤人於72年1月17日經戶政事 務所註記於47年1月28日行方不明,堪認失蹤人至遲於72年1 月17日起即已失蹤,失蹤迄今已逾7年為真實。從而,本件 宣告死亡之聲請,核屬正當,應予准許,並依法為公示催告 ,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家事第三庭 法 官 羅婉怡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謝佳妮
2025-02-05
KSYV-113-亡-105-20250205-1
死亡宣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71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閏股)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林萬福死亡事件,聲請公示催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一、准對失蹤人林萬福(男,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 號:Z000000000號,最後設籍地址:新北市○○區○○○路000○0 0號0樓)為宣告死亡之公示催告。 二、該失蹤人應於本公示催告揭示於法院公告處或資訊網路最後 公告之翌日起六個月內,向本院陳報現尚生存,如不陳報, 本院將宣告其為死亡。 三、無論何人,凡知該失蹤人之生死者,均應於上開時日前,將 其所知之事實,陳報本院。 理 由 一、按失蹤人失蹤滿7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 請,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80歲以上者,得於失蹤滿3年 後,為死亡之宣告,民法第8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次按法院准許宣告死亡之聲請者,應公示催告;公示催告 應揭示於法院公告處、資訊網路及其他適當處所;法院認為 必要時,並得命登載於公報或新聞紙,或用其他方法公告之 。又前開陳報期間,自揭示之日起,應有6個月以上。失蹤 人滿百歲者,其陳報期間,得定為自揭示之日起2個月以上 ,家事事件法第156條、第130條第3項至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 。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失蹤人林萬福係民國00年0月0日出生, 為80歲以上之人,戶籍設在臺北縣新莊市(現改制為新北市 ○○區○○○○路000○00號0樓,家屬於91年4月1日申報離家出走 ,失蹤人林萬福未曾請領新式國民身分證,亦未投保全民健 康保險、無入出境、治喪、各項津貼給付或安置紀錄,且其 家屬甲○○、乙○○、丙○○、丁○○等4人均無意願聲請死亡宣告 ,另查訪失蹤人林萬福之長子乙○○及原戶籍里民,均稱未曾 見過失蹤人,足徵失蹤人林萬福自91年4月1日起經列為失蹤 人口後,迄今已逾3年仍未尋獲,生死不明,為此聲請准予 公示催告等語。 三、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失蹤人林萬福之戶籍登記簿 、戶籍資料、明細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單、新北○○○○○○○○108 年7月4日新北莊戶字第1085018405號函、108年7月17日新北 莊戶字第1085018958號函、109年4月23日新北莊戶字第1095 805229號函、109年4月23日新北莊戶字第10958052291號函 、送達證書、訪查紀錄表、公務電話紀錄表、新北市政府殯 葬管理處113年4月19日新北殯館字第1135164170號函、臺北 市殯葬管理處113年4月23日北市殯儀二字第1133004586號函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113年4月19日新北社老字第1130746363 號函及同年月22日新北社老字第1130761353號 函、勞動部勞工保險局113年4月22日保國三字第1131303336 0號函、新北市新莊區公所113年4月18日新北莊社字第11322 76663號函、中外旅客個人歷次入出境資料、內政部移民署1 13年4月9日移署資字第1130041832號函、新北○○○○○○○○113 年4月3日新北永莊字第1135843317號函等件在卷可稽,並經 本院查詢相對人之前案記錄、財產所得清單、二親等查詢單 等附卷可憑,堪信聲請人之主張為真實。而聲請人為臺灣新 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揆諸前開規定,其所為聲請核無不合 ,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5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謝茵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吳昌穆
2024-12-30
PCDV-113-亡-71-20241230-1
離婚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婚字第267號 原 告 乙○○ 住○○市○○區○○路000巷00○0號 被 告 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離婚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15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准兩造離婚。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 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規定,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為大陸地區人民,兩造於民國92年10月17日 於大陸地區福建省寧德市登記結婚,復於92年11月11日在臺 灣地區辦理結婚登記。又被告雖於兩造婚後之92年12月20日 入境臺灣地區,並與原告同住於○○市○○區○○○路00○00號,惟 被告因故性情大變,趁原告外出工作之際,擅自離家不告而 別,自此一去不復返,甚於返回大陸地區後對原告提起離婚 之訴,顯見被告並無維持婚姻之意。據此,兩造之婚姻徒具 形式,自屬難以繼續維持之重大事由。為此,爰依民法第10 52條第2項規定提起本訴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至被告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 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戶籍謄本、財團法 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證明書、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寧德市公 證處公證書、結婚公證書、民事訴狀、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 人民法院送達回證、民事訴訟舉證通知書、應訴通知書及傳 票等證據(本院卷第11至28頁)為憑,並有高雄市三民戶政 事務所113年6月3日高市三民戶字第11370360800號函附兩造 之結婚登記申請書等相關資料及內政部移民署113年6月12日 移署南字第1130065638號函附被告之出入境資料、分文清單 、大陸地區人民進入臺灣地區旅行證申請書、大陸地區人民 進入臺灣地區保證書、桃園縣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函文、偵 訊(調查)筆錄各1份(本院卷41至46及49至74頁)附卷可 稽。至被告則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未提 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除堪信原告上開主張屬實,亦可認 被告因查獲從事性交易,於93年2月4日經強制出境至今。 四、有民法第1052條第1項以外之重大事由,難以維持婚姻者, 夫妻之一方得請求離婚。同法第1052條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 。蓋婚姻以雙方共同生活、相互扶持為目的,並以深摯情感 為基礎,如夫妻雙方婚姻生活之感情基礎業已破裂,且客觀 上亦難以期待其回復者,即可認有難以維持婚姻之重大事由 ,實無強求繼續維持婚姻關係之必要。查兩造婚姻關係雖仍 存續中,惟被告於婚後來臺未及數日,即擅離住處,並經查 獲從事性交易,於93年2月4日經強制出境至今,復由被告於 大陸地區對原告提出離婚訴訟乙情觀之,足見被告亦無維繫 婚姻之意願。此外,兩造分居至今未有任何聯繫與互動,彼 此感情疏離,兩造之婚姻實無何幸福可期,故原告主張兩造 婚姻有難以維持之重大事由,洵堪採憑。又被告之不告而別 等上述各行為,導致兩造婚姻產生破裂且無法回復,被告實 難辭其咎而應屬有責。從而,原告依民法第1052條第2項規 定請求判決離婚,於法相合,應予准許。 五、依首開規定,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9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劉子健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 按對造人數提出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 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9 日 書記官 洪大貴
2024-10-29
KSYV-113-婚-267-20241029-1
死亡宣告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家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76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 失 蹤 人 甲OO 應受送達處所不明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宣告陳妙先死亡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對失蹤人甲○○(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最後住所:OO市○○ 區○○路000○0號)為宣告死亡之公示催告。 該失蹤人應於本公示催告公告之翌日起陸個月內,向本院陳報現 尚生存,如不陳報,本院將宣告其為死亡。 無論何人,凡知該失蹤人之生死者,均應於上開期間內,將其所 知之事實,陳報本院。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失蹤人甲○○(年籍詳如主文)之父母均歿, 未婚無子女,在臺亦無其他親屬,業於110年7月7日列管為 失蹤人口,又查無失蹤人領取社會福利津貼、公職、公教或 軍職人員退撫給與、勞保退休金、國民年金、老農津貼等項 ,亦查無其入出境資料、安置或殮葬紀錄、健保資料,是失 蹤人至遲於110年7月7日(當時為80歲以上)起即處於失蹤 狀態,迄今已滿3年,爰依民法第8條第1項、第2項、家事事 件法第155條規定,聲請對失蹤人甲○○為死亡宣告等語。 二、按失蹤人失蹤滿7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 請,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80歲以上者,得於失蹤滿3年 後,為死亡之宣告,民法第8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又 法院准許宣告死亡之聲請者,應公示催告;公示催告,應記 載下列各款事項:㈠、失蹤人應於期間內陳報其生存,如不 陳報,即應受死亡之宣告。㈡、凡知失蹤人之生死者,應於 期間內將其所知陳報法院;前項公示催告,準用第130條第3 項至第5項之規定。但失蹤人滿百歲者,其陳報期間,得定 為自揭示之日起2個月以上。前項公告應揭示於法院公告處 、資訊網路及其他適當處所;法院認為必要時,並得命登載 於公報或新聞紙,或用其他方法公告之;第1項報明期間, 自前項揭示之日起,應有6個月以上。家事事件法第156條、 第130條第4項、第5項亦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前揭主張,業據其提出戶籍登記簿、戶籍資料 、明細戶籍資料查詢結果、財政部高雄國稅局113年7月16日 財高國稅徵資字第1132108414號函暨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 查詢清單、高雄市政府社會局113年7月17日高市社救助字第 11303717000號函暨協查名冊、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113年7 月17日總處資字第1130018521號函、勞動部勞工保險局113 年7月18日保普老字第11313048050號函、國軍退除役官兵輔 導委員會高雄市榮民服務處113年7月16日高市榮字第113000 8600號函暨協查名冊、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下稱高雄地檢 )電話紀錄單、內政部移民署110年5月21日移署資字第1100 055359號函暨中外旅客個人歷次入出境資料查詢、高雄市政 府社會局113年7月18日高市社老福字第11335836700號函、 高雄市殯葬管理處113年7月18日高市殯處武字第1137073720 0號函及查詢網頁資料、失蹤人之全民健保資料查詢、三親 等資料查詢結果、入出境查詢結果、個人就醫紀錄查詢、全 國刑案資料查註表、完整矯正簡表等件在卷可憑。本院綜合 上開各事證,堪信聲請人主張失蹤人於110年7月7日業已失 蹤(當時80歲以上),且生死不明已逾3年等情為可採,爰 依法為公示催告,並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王奕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書記官 陳長慶
2024-10-16
KSYV-113-亡-76-20241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