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翠珊
相關判決書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2年度附民字第1439號 原 告 謝昀容 被 告 王冠賢(原名:吳柏毅)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本院112年度金訴字第1077 號),經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 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按法院認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之訴不合法者,對於附帶民事 訴訟部分應以判決駁回原告之訴,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 定有明文;又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 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被告即依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 其損害,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是附帶民 事訴訟之提起,必以刑事訴訟程序之存在為前提,若刑事訴 訟未提起公訴或自訴,即不得對於應負賠償責任之人,提起 附帶民事訴訟(最高法院29年附字第64號判決先例意旨參照 )。次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向檢察官提出告訴,檢察官以 同一案件已經起訴,認該告訴部分之事實,為起訴效力所及 ,出具移送併辦意旨書移送法院併辦,而告訴人於刑事訴訟 審理中,對於該案被告請求回復其損害,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法院審理結果,認移送併辦部分與起訴部分,無裁判上一 罪關係,而予退併辦。此時關於附帶民事訴訟,如原告未聲 請將之移送管轄法院之民事庭,法院即應以其起訴不合法判 決駁回(最高法院107年度台附字第10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被告被訴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固經臺灣新北地檢署 檢察官以112年度偵字第20384、31816號移送併辦意旨書移 送併辦,惟經本院審理結果,就被告經起訴之部分諭知無罪 判決,上開移送併辦部分即與起訴部分無裁判上一罪關係, 無從併予審理,應退回檢察官另為適法處理。則原告以其為 移送併辦部分犯罪事實之被害人身分,向本院提起附帶民事 訴訟,既乏刑事訴訟之繫屬,原告之訴自於法未合,應予駁 回。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刑事第二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王國耀 法 官 林翠珊 法 官 呂子平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非對刑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並應於送達後 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書記官 吳庭禮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2024-12-27
PCDM-112-附民-1439-20241227-1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2年度附民字第1262號 原 告 蔡智婷 被 告 王冠賢(原名:吳柏毅)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本院112年度金訴字第1077 號),經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 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按法院認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之訴不合法者,對於附帶民事 訴訟部分應以判決駁回原告之訴,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 定有明文;又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 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被告即依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 其損害,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是附帶民 事訴訟之提起,必以刑事訴訟程序之存在為前提,若刑事訴 訟未提起公訴或自訴,即不得對於應負賠償責任之人,提起 附帶民事訴訟(最高法院29年附字第64號判決先例意旨參照 )。次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向檢察官提出告訴,檢察官以 同一案件已經起訴,認該告訴部分之事實,為起訴效力所及 ,出具移送併辦意旨書移送法院併辦,而告訴人於刑事訴訟 審理中,對於該案被告請求回復其損害,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法院審理結果,認移送併辦部分與起訴部分,無裁判上一 罪關係,而予退併辦。此時關於附帶民事訴訟,如原告未聲 請將之移送管轄法院之民事庭,法院即應以其起訴不合法判 決駁回(最高法院107年度台附字第10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被告被訴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固經臺灣新北地檢署 檢察官以111年度偵字第44992、49616、55842號、111年度 偵緝字第5013、5014、5015號移送併辦意旨書移送併辦,惟 經本院審理結果,就被告經起訴之部分諭知無罪判決,上開 移送併辦部分即與起訴部分無裁判上一罪關係,無從併予審 理,應退回檢察官另為適法處理。則原告以其為移送併辦部 分犯罪事實之被害人身分,向本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既乏 刑事訴訟之繫屬,原告之訴自於法未合,應予駁回。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刑事第二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王國耀 法 官 林翠珊 法 官 呂子平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非對刑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並應於送達後 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書記官 吳庭禮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2024-12-27
PCDM-112-附民-1262-20241227-1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緝字第42號 原 告 吳孟璇 被 告 陳錦秋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本院113年度金訴緝字第79 號),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 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之 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刑事第二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王國耀 法 官 林翠珊 法 官 呂子平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吳庭禮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2024-12-03
PCDM-113-附民緝-42-20241203-1
妨害名譽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自更一字第1號 自 訴 人 騁宇策略行銷有限公司 (原名稱:旺德富企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姿潔 自訴代理人 黃心賢律師 被 告 關心羚 上列被告因妨害名譽案件,經自訴人提起自訴(111年度自字第3 2號)後,追加自訴,前經本院於民國112年1月31日以111年度自 字第32號判決就追加部分無罪後,自訴人不服提起上訴,經臺灣 高等法院於112年6月7日以112年度上易字第458號判決撤銷此部 分判決並發回更審,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自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追加自訴意旨略以:被告關心羚另於如附表編號1、3至7及1 0所示之時間,於社群軟體FACEBOOK(下稱臉書)張貼如附 表編號1、3至7及10所示之文字,足生損害於自訴人旺德富 企業有限公司之名譽,爰提起追加自訴等語。 二、按已經提起公訴或自訴之案件,在同一法院重行起訴者,得 不經言詞辯論,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2 款、第307條定有明文。又自訴程序,除刑事訴訟法第二編 第二章有特別規定外,準用同法第246條、第249條及前章第 2節、第3節關於公訴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343條定有明文 。而刑事訴訟法第343條準用第265條第1項規定,訴之追加 ,僅限於與本案相牽連之犯罪或本罪之誣告罪,即其對象為 犯罪事實及被告之擴張,並不包括自訴人之擴張在內;且如 追加自訴之犯罪,與原自訴案件之犯罪有實質上一罪(如接 續犯、繼續犯、集合犯)或裁判上一罪(如想像競合犯、刑 法修正前之牽連犯、連續犯)之單一性不可分關係,依同法 第343條準用第267條,既為原自訴效力所及,對該追加之訴 ,自應認係就已經提起自訴之案件,在同一法院重行起訴, 依同法第343條準用第303條第2款,應為不受理之諭知(最 高法院87年台上字第540號判例、104年度台上字第548號判 決意旨參照)。另於公訴程序中,若於已經起訴之案件中, 就同一被告之同一犯罪事實尚有未行告訴之被害人欲提起告 訴並參與程序時,應由檢察官以移送併辦之方式為之,不得 就同一案件追加起訴,而自訴程序既準用公訴程序中起訴及 審判程序之規定,除自訴代理人與公訴程序中檢察官之地位 類同外,自訴人亦與公訴程序中告訴人之地位相似,是被害 人若欲就同一案件表達訴追之意,亦不得就已提起自訴之同 一案件追加自訴。 三、經查,自訴人前以被告於臉書張貼如附表編號2、8及9所示 之文字而公然侮辱、加重誹謗自訴人名譽為由,於111年9月 21日向本院提起自訴,此有刑事自訴狀及其上本院收狀戳在 卷足憑(見本院自字卷一第5至7頁,自訴部分前經本院以11 1年度自字第32號判決無罪,經上訴後,由臺灣高等法院以1 12年度上易字第458號判決駁回上訴確定),而自訴人於該 案繫屬於本院期間,復以被告於臉書發表如附表編號1、3至 7及10所示之文字而公然侮辱、加重誹謗自訴人,於111年12 月13日向本院追加自訴,復有刑事自訴補充理由二狀_兼追 加自訴人和犯罪事實及其上本院收狀戳可查(見本院自字卷 一第361至371頁),然被告既係於密接時間內發布如附表各 編號所示之文字,同時侵害自訴人之法益,具有接續犯、想 像競合犯之實質上、裁判上一罪關係,應屬同一案件,而自 訴人於同一案件繫屬後在同一法院再提起本件追加自訴,當 屬案件已經提起自訴者,在同一法院重行自訴,且不能補正 ,揆諸上開說明,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不受理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43條、第303條第2款、第307條,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一庭 法 官 林翠珊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其未敘述上訴理 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切勿逕送 上級法院」。 書記官 劉德玉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8 日 【附表】 編號 貼 文 時 間 貼 文 內 容 1 111年8月2日 10時15分許 吃出問題死了,也永遠不會有知道 2 111年8月2日 22時41分許 你們這些混蛋東西,真的是把飼主當成盤子是嗎? 3 111年8月2日 23時11分許 毛毛的愛 你們這間公司,我公開抵制到底。 4 111年8月3日 15時1分許 人的保健品再製成寵物保健品 台灣市面上到底多少不老實的東西 5 111年8月3日 1.(回覆留言表示)不轟炸一些在我生病時入我眼的爛東西,我對不起自己 2.(回覆留言表示)擋到動物活路我會很火 6 111年8月5日 10時7分許 一些本身是飼主要投入這個寵物食品業的人,望自重,你吃給大家看,不代表狗貓吃了不會死,不要給我演這種戲碼,看了會上火。 7 111年8月5日 10時7分許 轉貼8月2日貼文:毛毛的愛 你們這間公司,我公開抵制到底。 8 111年8月8日 11時32分許 詐欺罪是不是公訴呢? 先來去開刀 9 111年8月9日 16時36分許 剩下的益生菌麻煩就餵自己的寵物 記得先去做肝指數檢查 要實驗就拿自己的動物實驗 看看多久跟吃幾包會肝衰竭 木糖醇對狗貓就是毒 一點點都不能容忍 10 111年8月9日 只能請妳轉告施陳娜娜(毛毛的愛負責人)及她周邊的各種護航(如合作開發的廠商-X寶生技的那個女老闆),此時一直講別家產品怎麼樣,只會更難下台而已~ (以下空白)
2024-10-17
PCDM-112-自更一-1-20241017-3
聲請付與卷內資料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3789號 聲 請 人 葉雯心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丁逸安詐欺案件(本院110年度簡上字第398號 ),聲請付與卷內資料,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葉雯心因於民國109年10月6日遭詐騙 集團詐騙指示匯款至被告丁逸安之中國信託銀行商業銀行帳 號000000000000號帳戶內,經聲請人提出告訴,經臺灣新北 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認被告交付前揭帳戶而涉犯幫助詐欺、幫 助洗錢等犯行,業經本院以110年度簡上字第398號判決確定 ,而聲請人所提出之告訴事實,與前揭經判決確定之事實, 屬一行為侵害數被害人之財產法益,為想像競合犯之法律上 同一案件,而以113年度偵字第46138號為不起訴處分,爰聲 請補發本院110年度簡上字第398號判決書、111年1月5日判 決確定等前案判決書、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等相關資料。 二、按本法稱當事人者,謂檢察官、自訴人及被告;裁判制作裁 判書者,除有特別規定外,應以正本送達於當事人、代理人 、辯護人及其他受裁判之人;判決正本,並應送達於告訴人 及告發人;刑事訴訟法第3條、第227條第1項及第314條第2 項定有明文。又按被告於審判中得預納費用請求付與卷宗及 證物之影本,但卷宗及證物之內容與被告被訴事實無關或足 以妨害另案之偵查,或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之隱私或業務秘 密者,法院得限制之,刑事訴訟法第33條第2項定有明文。 由該條項規定之文義可知,僅被告有聲請付與卷宗及證物之 影本之權利,告訴人並無此項權利,又查該條項規定之立法 目的係為保障無辯護人之被告防禦權,並兼顧司法資源之有 效運用,爰明定無辯護人之被告得預納費用請求付與卷宗及 證物之影本之影本,而告訴人並無上述訴訟防禦權應予保護 之需求,自無類推適用該條項規定而付與其是項權利之必要 。準此,告訴人並無刑事訴訟法第33條第2項規定之聲請卷 宗及證物之影本之權利甚明。 三、經查,本件係被告於109年7月初某日22時許,在新北市三重 區天臺廣場旁之某銀行門口,將其所申設之合作金庫商業銀 行帳號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合庫銀行帳戶)及中 國信託銀行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中 信銀行帳戶)之存摺、提款卡與密碼,交予真實姓名、年籍 均不詳之詐欺集團成員即綽號「劉詩詩」之成年男子使用, 嗣該詐欺集團成員取得上開帳戶資料後,即共同意圖為自己 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之犯意聯絡,分別對被害人陳銀 麗、謝靜雯、告訴人陳藝文、楊菁秀、林玫宏、劉永春、蕭 鈺鈞施用詐術,致其等均陷於錯誤,而各自匯款款項至被告 申設之前開合庫銀行帳戶或中信銀行帳戶內,旋遭提領一空 等情,經本院以110年度簡上字第398號判決被告幫助犯詐欺 取財罪,處有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 算1日,於111年1月5日確定等情,有該案判決書、臺灣高等 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查,是聲請人並非上開判決之當 事人、告訴人及告發人,亦非該案件之代理人、辯護人、其 他受裁判之人,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聲請人向本院聲請發 給判決正本或前案判決書、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等相關資料 ,依法洵屬無據,歉難准許。從而,本件聲請為不合法,應 予駁回。 四、本案判決係屬公開之判決,上網至「法學資料檢索系統」查 閱,就可查得,是聲請人若需該判決內容,上網查閱即可, 併此敘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刑事第二十一庭 法 官 林翠珊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劉德玉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2024-10-09
PCDM-113-聲-3789-20241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