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鈜

26 篇判決書中提及

相關判決書

雄簡
高雄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簡字第2352號 原 告 陳昭福 被 告 周碧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2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兩造分別為本院民國112年度雄簡字第1923號請 求修繕房屋等事件(下稱系爭事件)之原、被告。詎被告於 112年11月16日提出系爭事件答辯書狀(下稱系爭書狀)時 ,竟虛構如附表所示不實事實,與該案件攻防方法毫無關連 ,不法侵害伊名譽,致伊受有莫大精神上痛苦,依法應賠償 精神慰撫金新臺幣(下同)20萬元。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 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段等規定起訴。         二、被告則以:兩造因鄰居相處不睦已有嫌隙,而伊於系爭書狀 均為指摘原告長期不法對待伊之合理答辯,意在證明原告於 系爭事件主張內容不實,主觀上並無侵害原告名譽意思,實 係原告為報復伊前對其提起恐嚇及毀損刑事告訴並經本院判 決有罪確定,始提起本件訴訟等語置辯,聲明:原告之訴駁 回。 三、得心證理由  ㈠經查,兩造為高雄市○○區○○路00號4、5樓上下層鄰居,原告 曾以其自108年9月起即受被告所製造噪音干擾其住居安寧, 並因此罹患憂鬱症、焦慮症為由,對被告請求損害賠償精神 慰撫金15萬元,並提出其自行於111年9月14日「凌晨」時間 自行錄音整理表為證,經本院以系爭事件事件審理;而被告 曾於該事件提出系爭書狀等情,為被告所不爭(本院卷第12 5頁),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事件卷宗查閱無訛,固認屬實 。惟原告主張被告提出系爭書狀侵害其名譽權,為被告所否 認,並以前揭情詞置辯,是本件應予審究爭點厥為:被告於 系爭事件提出系爭書狀是否侵害原告名譽權?  ㈡按民法上名譽權有無受損害,應以社會上對其人評價是否貶 損作為判斷之依據,苟其行為足以使他人在社會上之評價受 到貶損,不論其為故意或過失,均可構成侵權行為,其行為 亦不以廣布於社會為必要,僅使第三人知悉其事,即足當之 。再涉及侵害他人名譽言論,可包括事實陳述與意見表達, 前者具有可證明性,後者則係行為人表示自己之見解或立場 ,無所謂真實與否。民法上名譽權侵害雖與刑法誹謗罪不盡 相同,惟刑法第310條第3項「真實不罰」、第311條「合理 評論」規定,係為調和個人名譽與言論自由發生衝突而設, 個人名譽與言論自由發生衝突情形,於民事上亦然,是有關 上述不罰規定,於民事事件即非不得採為審酌標準,有最高 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928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又訴訟權為 憲法所保障之權利,而訴訟本質含訟爭對立性,藉由雙方攻 擊、防禦往來過程,以發現訴訟上真實,倘過於箝制訴訟中 言論,則難期訴訟權完整行使,故應賦予訴訟中言論更大空 間,是除訴訟案件當事人於訴訟程序中,故意就與本案爭訟 無關事實,虛構陳述詆譭他人事實以侵害他人名譽為法所不 許外,若當事人就訴訟事件爭點而為攻擊防禦陳述,非就與 爭點毫無關聯之情事任意指摘,應認未逾行使正當訴訟攻防 之合理範圍者,符合刑法第311條所謂「自衛、自辯或保護 合法利益」免責範圍,亦即當事人於訴訟程序進行中,為說 明其請求及抗辯事實為正當,就其爭訟相關事實提出有利其 請求主張或抗辯,縱使因此影響他人名譽,然其與爭訟事項 相關主張及抗辯,係當事人在訴訟程序中權利行使,為因自 衛、自辯或保護合法利益所發表善意言論,非不法侵害他人 人格權。  ㈢查被告以系爭書狀指摘如附表㈠㈡所示內容,業經其於系爭事 件及本件均提出自行拍攝房屋外觀管線出口照片、被告屋內 下水孔照片為證(系爭事件卷第173至175頁,本院卷第79至 83、97至99頁),可見被告房屋有連接對外管線,得推論該 房屋內有受外界氣體影響生活作息可能,而個人對氣體好惡 或身體反應牽涉嗅覺刺激程度等主客觀條件,且氣味品質良 窳亦可能因氣體逸散而不易收集,或因欠缺專業科技設備而 難以量化,本難以被告於系爭書狀內就其自身對屋內氣體之 意見表達或陳述主觀身體感受,逕予推認被告業已貶損原告 名譽權。再者,被告於系爭書狀均已明確答辯附表㈠至㈢所示 狀態或行為,發生時間均為「深夜」,且書狀內容亦曾敘及 :原告白天睡飽了,晚上可以不用睡覺也不讓別人睡等語( 系爭事件卷第151頁,本院卷第11頁);比對原告於系爭事 件內主張內容則為其受被告影響而造成長期睡眠障礙(系爭 事件卷第12頁),而其提出之證據亦是原告於深夜時段自行 錄音整理資料(系爭事件卷第39至79頁),可見被告提出系 爭書狀係為指摘原告作息與被告不同,用以駁斥原告並無如 其所主張影響夜間睡眠而受有精神上痛苦情形存在,顯未逸 脫系爭事件審理範圍,則被告於系爭書狀提出此等答辯既為 其訴訟上攻擊防禦方法,難謂屬全然無稽之抽象謾罵、攻訐 ,縱令原告感受不快,惟此在訴訟程序中,本於訴訟權所進 行攻防仍屬言論自由保障範疇,不該當不法侵權行為,故原 告此部分主張難認有理。  ㈣又被告前曾以原告於109年2月14日5時10分許,手持鐵鎚持續 敲擊被告住處牆壁及大門,並曾對被告出言辱罵「幹」,對 原告提起毀損及恐嚇刑事告訴,經本院以110年度簡上字第1 62號判決原告有罪確定在案等情,有卷附該案起訴書、歷審 判決為憑(本院卷第67至77頁);原告則曾於對被告提起毀 損及恐嚇刑事告訴,經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0年 度偵字第10168號案件偵查後認被告犯罪嫌疑不足而為不起 訴處分確定等情,亦有該不起訴處分書在卷可稽(本院卷第 91至93頁);而被告以系爭書狀指摘如附表㈣所示內容,亦 經其於系爭事件及本件均提出牆面記載「00000000 00,想 打炮找我25歲1300元,0000000000」之照片為證(系爭事件 卷第195頁,本院卷第115頁),足見兩造於系爭事件繫屬前 早有糾葛,亦不乏互相指控對方涉及刑事犯罪行為,可徵兩 造對立性甚深,且非一時半刻之偶然齟齬,則被告於系爭事 件以該牆面照片凸顯兩造衝突強烈,並質疑原告係記掛先前 冤仇始提出損害賠償請求,僅係在表達其對系爭事件起因與 背景之解讀,以供法院為事實認定及證據取捨判斷,是其陳 述內容雖帶有個人認知或不滿對立用語,惟難指與系爭事件 攻防方法毫無關連,自無從推論被告係故意就與爭訟無關事 實,虛構陳述詆毀原告,仍屬被告在訴訟程序中合法權利行 使,非不法侵害原告名譽權,堪可確定。  ㈤準此,被告於系爭事件並無以系爭書狀不法侵害原告名譽權 ,則原告主張其名譽權受損,請求被告賠償精神慰撫金,於 法無據,不應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 段等規定,請求被告給付20萬元本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六、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無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宇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麗文 附表 編號 被告所述不實事實 ㈠ 原告開始每天從他家的前陽台、後陽台、側陽台三個點,釋放化毒氣體,尤其半夜12點至隔天早上8點,這段時間他會釋放兩次,每次至少一個鐘頭,數年如一日,不曾間斷,所飄進寒舍的惡氣令空氣混濁不堪到叫人無法成眠,而且會頭暈,口乾舌燥,胸口灼熱,有時會腸胃不適。 ㈡ 原告常在半夜裏對寒舍的下水道施放一種會使屋內發熱之惡臭化學品,衝上來的氣體會使整個屋內像火爐般燥熱難當。 ㈢ 原告在10月12日深夜剪斷我裝在寒舍樓下的監視器電線,在監視器失去作用下,他把我摩托車前後車輪的氣體全部放掉,在座椅和座椅前方的踏板、安全帽及防曬長袖套全噴上化學毒液。 ㈣ 原告為了遂行他的報復行為,把被告的手機寫在公園的男公廁裏,上頭寫著打炮1300元,有位男仕來電問我知不知道是誰寫的,我答說是原告。

2024-12-27

KSEV-113-雄簡-2352-20241227-1

雄小
高雄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小字第2547號 原 告 臺灣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台南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蕭凱聰 訴訟代理人 陳冠宏 被 告 謝承江(原名謝聰儒)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1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0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9月23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00,000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9月3日2時47分許,駕駛車牌號 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沿高雄市新興區達仁街路與復橫 一路由北往南方向行駛時,在上開無號誌交岔路口,支道車 未禮讓幹道車先行。適有原告承保丙式限額車體險、由訴外 人張富雄駕駛訴外人江東交通有限公司所有車牌號碼000-00 00號計程車(下稱系爭汽車)沿復橫一路由西往東方向駛來 ,兩車因此發生碰撞,致系爭汽車受損(下稱系爭事故), 送修支出零件新臺幣(下同)122,771元(已扣除折舊數額 )、工資41,800元及烤漆20,000元,計為184,571元,原告 已依保險契約賠付10萬元。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 191條之2及保險法第53條等規定起訴,聲明:被告應給付原 告1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9月23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得心證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民法第184 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定有明文。又汽車行駛無號誌或 號誌故障而無交通指揮人員指揮之交岔路口,支線道車應暫 停讓幹線道車先行,為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道安規則)第10 2條第1項第2款所明定。查原告主張上情,業據其提出高雄 市政府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初步分析研判 表、汽(機)車險理賠申請書、任意險理賠計算書(理賠用 )、傑誠企業有限公司估價單、三聯式統一發票、在職證明 書、保單條款、彩色車損照片等件為證(卷第11至17、21至 31、59、103至131頁),核與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三民第二分 局所提供系爭事故資料相符(卷第133至151頁)。參以被告 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 出書狀以為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 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揆諸前開規定,被告自應就其過失 行為致系爭車輛損害負賠償責任。  ㈡復按被保險人因保險人應負保險責任之損失發生,而對於第 三人有損失賠償請求權者,保險人得於給付賠償金額後,代 位行使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之請求權。但其所請求之數額, 以不逾賠償金額為限,保險法第53條第1項規定甚明;損害 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償金額, 或免除之,民法第217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規定目的,在謀 求加害人與被害人間之公平,故在裁判上法院得以職權減輕 或免除之。又行車速度,依速限標誌或標線之規定,無速限 標誌或標線者,應依減速慢行之標誌、標線或號誌指示行駛 ;「慢」字,用以警告車輛駕駛人前面路況變遷,應減速慢 行,道安規則第93條第1項、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 則第163條第1項亦分別訂有明文。經查,系爭事故發生時, 張富雄同有行經設有「慢」字標線路口未依指示行駛之與有 過失,有初判表及現場照片為證(卷第133、151頁),且為 原告所不爭(卷第156頁),則原告自應承擔與有過失責任 無訛。是本院審諸被告及張富雄上開過失情節,暨其等對系 爭事故發生原因力強弱及過失輕重程度,認張富雄應負40% 過失責任,並可據此減輕被告40%賠償責任,方屬公允。  ㈢從而,張富雄就系爭事故既有40%過失責任,自應減輕被告賠 償責任40%,故被告應負賠償責任範圍應為110,743元(計算 式:184,571×60%=110,743,元以下四捨五入),而原告行 使保險代位權係基於受害人損害賠償請求權之法定債權移轉 ,其僅請求其中10萬元本息,洵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及保 險法第53條等規定,請求被告給付10萬元,及自113年9月23 日起(卷第83頁送達證書)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 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規定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為 被告敗訴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職權宣告假執行 。併依同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條第2項,適用同法第392 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 七、訴訟費用負擔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另 依同法第436條之19第1項規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如主文第2 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宇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對於本判決之上訴,非以違背法 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 須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 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之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 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麗文

2024-12-27

KSEV-113-雄小-2547-20241227-1

雄簡
高雄簡易庭

分割共有物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雄簡字第1950號 原 告 謝義旭 被 告 許進士 陳振生(兼許進福之承當訴訟人) 蔡宜君 許嘉祥(即許進明之承受訴訟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1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兩造共有附表一所示不動產應予變價分割,所得價金由兩造依附 表二所示比例分配。 訴訟費用由兩造依附表二所示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原列被告許進明於民國113年3月22日訴訟繫屬中死亡,被告 許嘉祥為其繼承人,並辦畢分割繼承登記而成為如附表一所 示不動產(下合稱系爭房地)共有人等情,有許進明戶役政 資訊網站-個人資本資料、親等關聯查詢結果、許進明繼承 系統表、戶籍謄本(除戶部分)、系爭土地登記公務用謄本 、系爭房屋稅籍證明書為憑(卷一第175至178、307、313頁 ,卷二第17至19、49至54頁),並據原告具狀聲明承受訴訟 (卷二第37至43頁),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二、又原列被告許進福已於113年4月3日將系爭房地全部應有部分讓與被告陳振生,經辦畢所有權移轉登記等情,有前揭土地登記謄本及房屋稅籍證明書可考(卷二第17至19、49至54頁),復據陳振生聲請承當訴訟(卷一第359至361頁),亦已徵得原告同意(卷一第381頁),核與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2項規定相符,是許進福應已脫離訴訟。 三、被告許進士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 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 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兩造為系爭房地共有人,應有部分如附表二所示 ,而系爭土地依其使用目的並無不能分割情形,共有人間復 無不能分割約定,惟就分割方案無法達成協議,為各共有人 利益及促進房地利用,爰依民法第823、824條規定起訴,聲 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答辯:  ㈠蔡宜君及許嘉祥均同意變價分割。  ㈡陳振生則主張原物分割,由其單獨取得系爭房地所有權,並 同意以金錢補償其他共有人。惟認本院囑託大有國際不動產 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為鑑定報告(下稱系爭鑑定報告)找補 金額過高。若其他共有人皆主張變價分割,亦可以接受。  ㈢許進士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惟曾到庭主張採原物分 割,由其單獨取得系爭房地所有權,並同意以金錢補償其他 共有人(卷一第116頁);嗣具狀改稱願交由房屋仲介以市 場價進行買賣再分配價金等語(卷一第171頁)。 三、本院判斷  ㈠按各共有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 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定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 在此限;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 方法不能協議者,法院得依任何共有人之聲請,以原物分配 於各共有人。但原物分配顯有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 金分配於各共有人。以原物為分配時,如共有人中有未受分 配,或不能按其應有部分受分配者,得以金錢補償之,民法 第823條第1項、第824條第1項、第2項第2款、第3項分別定 有明文。  ㈡經查,系爭房地為兩造共有,應有部分比例如附表二所示, 而系爭土地使用分區及用地類別均為「空白」等情,有系爭 土地謄本可稽(卷二第17頁),復為兩造所不爭(卷二第61 至62頁)。又系爭土地無申請建築執照記載,不受建築基地 法定空地分割辦法限制,亦經高雄市政府工務局以113年3月 14日高市工務建字第11332157400號函覆在卷(卷一第145頁 ),且卷內亦無證據顯示系爭土地有不得分割約定情事,則 兩造就系爭房地既無法達成分割協議,原告訴請裁判分割系 爭房地,洵屬有據。  ㈢復按法院裁判分割共有物,須斟酌各共有人之利害關係、使 用情形、共有物之性質及價值、經濟效用,符合公平經濟原 則(最高法院90年度台上字第1607號判決意旨參照)。法院 裁判分割為形成之訴,關於定分割方法,應依職權為公平之 裁量,採取最適當之方法為分割,以符合共有人之利益,不 受共有人所主張分割方法之拘束,是就系爭房地之最佳分割 方法,本院審酌如下:  ⒈陳振生雖主張由其單獨取得系爭房地所有權,並同意以金錢 補償其他共有人(卷二第61頁),而其系爭鑑定報告經以11 3年7月22日為價格日期,進行產權、一般因素(含政策面、 經濟面、不動產景氣)、市場因素(含市場供給、市場需求 、市場產品型態、不動產市場價格水準分析)、區域因素( 含近鄰地區之土地與建物利用情形、公共設施及服務設施概 況、交通運輸概況)、個別因素(含土地及建物個別條件、 土地法定使用管制與其他管制事項、土地利用情況、建物使 用現況及維護保養管理現況、建物與基地及周遭環境適合性 )及勘估標的依最有效使用、預估土地增值稅情況下,以比 較法及土地開發分析法評估價格後,估定陳振生應找補金額 如附表三所示,雖有系爭鑑定報告在卷足憑(卷一第417頁 及外放估價報告書),然陳振生已表明該鑑定金額過高(卷 二第61頁),可徵其無欲負擔該等補償金額,如准予其取得 系爭房地,並以更低金額准予其單補償其他共有人,將使系 爭房地無法發揮其最大經濟效用,難謂妥適;而許進士先前 雖曾表示有意以原物分割並同意金錢找補(卷第116頁), 惟其後改稱願交由市場機制進行買賣再分配價金(卷一第17 1頁),足見其前後主張分割方案不一,且其未於最後言詞 辯論期日到場,復未就金錢找補金額再表示意見,自難認其 仍有主張原物分割之意,且原告亦稱兩造無法協調找補金額 (卷二第62頁),足徵兩造對於採用此方法分割顯有困難, 並違背當事人意願。  ⒉又系爭房地經本院履勘結果,系爭房地目前僅2樓由許嘉祥占 有使用,其餘層次目前閒置,有本院履勘筆錄及現場照片在 卷可考(卷一第331至357頁),且許嘉祥已表示同意採變價 分割方案(卷二第61頁),可認就共有物在生活上有密不可 分依存關係之共有人亦已無欲採行原物分割,更難認系爭房 地採行原物分割方案為妥適。  ⒊是本院考量系爭房地臨鼓山二路,房屋面寬約可垂直停放2輛 汽車等情,有上述履勘筆錄及照片為憑(卷一第331至357頁 ),應具相當市場競爭力,如採變價分割方案,兩造尚得盱 衡其對系爭房地利用需求程度暨自身資力等因素,以決定是 否於變價拍賣程序參與競標,或依民法第824條第7項行使優 先承買權利,以單獨取得系爭房地所有權,且陳振生亦已表 示可接受變價分割方案(卷二第62頁),足認採用變價分割 由兩造依應有部分比例分配價金,一方面可維持良性公平競 價結果,發揮共有物最大經濟效益;一方面符合最多數共有 人利益,自屬適當、合理及公平之分割方法。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第823、824條規定,請求變價分割系爭房 地,並將所得價金依附表二所示比例分配,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六、末按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件涉訟,由 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 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 。又分割共有物之訴,兩造本可互換地位,由任一共有人起 訴請求分割,均無不可,且性質上並無所謂何造勝訴或敗訴 問題,乃由法院斟酌各項情事並兼顧兩造利益,以決定適當 之分割方法,故本件訴訟費用負擔,自以參酌如附表二所示 比例分擔較為公允,爰依職權酌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七、據上論結,原告之訴有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宇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麗文 附表一(分割不動產) 編號 不動產內容 ㈠ 高雄市○○區○○段○○段000地號土地(上稱系爭土地) ㈡ 及其上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00號房屋(上稱系爭房屋,坐落於系爭土地,未辦理保存登記建物) 附表二(應有部分比例) 編號 共有人 應有部分比例 ㈠ 謝益旭 100分之1 ㈡ 許嘉祥 5分之1 ㈢ 許進士 5分之1 ㈣ 陳振生 100分之49 ㈤ 蔡宜君 10分之1 附表三(幣別:新臺幣),以陳振生為補償義務人。 應受補償人 謝益旭 許嘉祥 許進士 蔡宜君 受補償金額 181,559元 3,631,184元 3,631,184元 1,815,592元

2024-12-20

KSEV-112-雄簡-1950-20241220-1

雄小
高雄簡易庭

清償電信費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小字第2535號 原 告 晨旭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偕漢佳 訴訟代理人 楊紋卉 被 告 黃婉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電信費事件,經臺灣嘉義地方法院裁定移 送前來(113年度嘉小調字第1292號),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5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1,573元,及其中新臺幣10,213元自 民國113年11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本判決確定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31,573元為原告 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宇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對於本判決之上訴,非以違背法 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 須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 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之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 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麗文

2024-12-20

KSEV-113-雄小-2535-20241220-1

雄小
高雄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小字第2930號 原 告 黃盈慈 被 告 張靜芸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 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交簡附民字第149號) ,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5,970元。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35,970元為原告 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12月22日8時19分許,駕駛車牌 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在劃設有分向限制線(雙黃線 )之高雄市○鎮區○○○路000號前由西向東方向起駛,欲迴轉 至對向車道行駛時,違規跨越分向限制線逕自迴轉。適原告 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二聖二路由西向 東方向駛至,見狀閃避不及,致原告所騎乘機車前車頭與被 告所駕駛車輛左側車身發生碰撞,原告當場人車倒地(下稱 系爭事故),受有左下肢挫擦傷、左前臂挫傷等傷害(下稱 系爭傷害。原告因系爭事故受有如附表所示損害,計為新臺 幣(下同)95,970元。被告上開過失行為業經本院113年度 交簡字第102號刑事判決(下稱系爭刑案)犯過失傷害罪確 定在案,依法應負賠償之責。爰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起訴, 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95,970元。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本院判斷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民法第184 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定有明文。又在劃有分向限制線 之路段,不得迴車,為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 甚明。查被告於上開時地,駕駛汽車違規跨越分向限制線逕 自迴轉,發生系爭事故,致原告受有系爭傷害等情,有高雄 市政府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道路交通事故 調查報告表㈠㈡-1、談話紀錄表、事故現場圖、現場照片、阮 綜合醫療社團法人阮綜合醫院(下稱阮綜合醫院)診斷證明 書等件為憑(本院卷第31至48、71頁),並經本院依職權調 閱系爭刑案卷宗確認無訛(本院卷第16頁),有系爭刑案判 決(本院卷第11至14頁)及電子卷證可憑,則原告依上開規 定,請求被告賠償自屬有理。  ㈡復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或健康者,對於被害人因此喪失或 減少勞動能力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 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93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 前段分別有明文。查被告就系爭事故應對原告負賠償責任, 已如前述,茲就原告請求項目分論如下:  ⒈附表編號㈠   查原告主張因系爭事故支出醫療費5,970元,業經提出上述 診斷證明書及收據為證(本院卷第57至71頁),核其數額與 主張金額相符,自應認列為系爭事故所致損害。  ⒉附表編號㈡   查原告就此部分損害僅泛稱:其所有機車因系爭事故受損, 由被告於112年12月底將機車送修,迄至113年5月20日始修 繕完畢,期間上班日均搭乘計程車而受有6萬元損害云云( 本院卷第88頁)。惟未提出實際花費搭乘計程車之憑證,且 原告於系爭事故發生前騎乘機車往返工作地點,同具有伴隨 須耗費油資及車輛使用磨耗等不利益,而原告所受系爭傷害 亦無導致其行動不便,衡情原告非不得搭乘捷運、公車等大 眾交通工具,是原告請求被告賠償原告往返工作地點之交通 費用,難以准許。  ⒊附表編號㈢   按慰撫金之賠償,須以人格權遭遇侵害使精神上受有如何苦 痛為必要,其核給之標準,固與財產上損害之計算不同,然 非不可斟酌雙方身份、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 ,核定相當之數額。原告就系爭事故受有系爭傷害,已如前 述,則其主張精神、肉體受相當痛苦,請求被告賠償精神慰 撫金,洵屬有據。本院審酌原告為碩士畢業,現於環保局任 職,月薪約37,000餘元,名下有投資1筆;被告為高職畢業 ,事故發生時投保薪資為24,000元,名下有車輛2部等節, 經原告陳明在卷(本院卷第88頁),並有兩造稅務T-Road資 訊連結作業財產所得查詢結果、戶役政資料查詢結果、勞保 投保查詢資料可憑(置於限閱卷),是依其等身分、經濟狀 況、社會地位、原告所受痛苦等一切情狀,認原告請求精神 慰撫金3萬元,要屬允當。   ㈢準此,原告得請求被告給付如附表「本院認定金額」欄所示 金額,合計35,970元(計算如附表)。又原告目前尚未因系 爭事故受領強制險或補償基金理賠,有財團法人交通事故特 別補償基金113年9月18日補償發字第1131004385號函存卷可 查(本院卷第29頁),故原告得請求數額亦不生扣除問題, 附此敘明。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35,970 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則屬無據,應予駁回。 六、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規定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為 被告敗訴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職權宣告假執行 。併依同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條第2項,適用同法第392 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 七、本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由本院刑事庭依刑事訴訟 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前來,依同條第2項規定免繳 納裁判費,其於本院審理期間,亦未衍生其他訴訟必要費用 ,並無訴訟費用負擔問題,附此說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宇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對於本判決之上訴,非以違背法 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 須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 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之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 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麗文 附表 編號 原告請求項目 原告請求金額 本院認定金額 ㈠ 醫療費 5,970元 5,970元 ㈡ 交通費 60,000元 0元 ㈢ 精神慰撫金 30,000元 30,000元 合計 95,970元 35,970元

2024-12-20

KSEV-113-雄小-2930-20241220-1

雄補
高雄簡易庭

給付電信費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雄補字第2273號 原 告 遠傳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井琪 上列原告與被告杜幸瑾間請求給付電信費事件,曾聲請對被告發 支付命令,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依民事 訴訟法第519條第1項規定,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經查 ,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3,021元,應徵第一審裁 判費1,000元,扣除前聲請支付命令所繳500元,尚應補繳500元 。茲依同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 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5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宇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5 日 書記官 林麗文

2024-10-15

KSEV-113-雄補-2273-2024101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