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蔡尹暄

共找到 3 筆結果(第 1-3 筆)

智附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 112年度智附民字第32號 原 告 阿迪達斯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淑芬 訴訟代理人 謝尚修律師 複代理人 卓容安律師 住○○市○區○○路0段000號00樓之 0 被 告 蔡尹暄 上列被告因違反商標法案件(112年度智易字第91號),經原告 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6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阿迪達斯公司新臺幣伍萬柒仟陸佰元,及自民國 一百一十二年十二月五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 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伍萬柒仟陸佰 元為原告阿迪達斯公司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關於由侵權行為而生之債,依侵權行為地法。但另有關係最 切之法律者,依該法律。因侵權行為涉訟者,得由行為地之 法院管轄。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25條、民事訴訟法第15條 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所謂行為地,包含一部實行行為或其 一部行為結果發生之地。查本件原告為外國法人,故本件具 有涉外因素,性質上係屬涉外民事事件,原告主張被告在我 國境內侵害其等之商標權,其侵權行為地在我國,自應適用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以定本件之管轄法院及準據法。因涉外 民事法律適用法未就法院之管轄予以規定,審諸本件之侵權 行為地係在我國,當應類推適用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 項規定,由我國法院管轄,且被告之侵權行為地在本院管轄 區域內,是本院自具有管轄權。又依前開規定,關於涉外侵 權行為之準據法,應適用侵權行為地法,是本件涉外事件之 準據法,應依我國之法律。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明知如附表所示商品上之商標圖樣,已經原 告阿迪達斯公司向我國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商標註冊核准 登記,取得於專用期間指定使用於各類鞋子、襪子等商品之 商標專用權,現均仍於商標專用期間內,未經商標權人授權 或同意,不得輸入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標之同一或類似商品, 竟未經商標權人授權或同意,被告仍與自稱「徐文雄」之大 陸地區人民(真實姓名及年籍不詳,下稱甲男)共同基於透 過網路販賣仿冒附表所載商標商品之犯意聯絡,自民國111 年2月某日起,使用被告申辦之蝦皮購物帳戶(帳號:riva9 20;下稱系爭帳戶),販賣仿冒上開商標之鞋子,以此方式 侵害原告之商標權。嗣經警依蒐證程序,透過系爭帳戶向蔡 尹暄及甲男購買仿冒附表商標之鞋1雙(價格新臺幣288元) 送鑑定,經鑑定確認為仿冒品,乃向本院聲請搜索票,於11 2年4月27日14時7分許,前往蔡尹暄位在臺中市○里區○○路0 段000號之住處搜索,扣得如附表所示之物,且業經臺灣臺 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2年度偵字第37283號聲請簡易判決 處刑書提起公訴,爰依商標法第69條第3項、民法第195條第 1項後段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主張以零售單價新臺幣(下 同)288元為基礎,並以1,000倍為計算倍率,請求被告賠償 貳拾捌萬捌仟元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阿迪達斯 公司計新臺幣(以下同)貳拾捌萬捌仟元整,並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㈡、前項判決請准供擔保宣告假執行。㈢、被告應將侵害原 告商標權情事之刑事附帶民事判決主文內容以長二十五公分 、寬十九公分之篇幅、十號細明體字體,分別登載於含自由 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等三報全國版面之首頁下半頁各乙 日。㈣、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二、被告則以:伊不是真實的賣家,販賣的價金也是案外人徐文 雄拿走,且本案販賣的商品並沒有造成混淆誤認,至於賠償 金額可以由法院計算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附帶民事訴訟之判決,應以刑事訴訟判決所認定之事實為 據,刑事訴訟法第500條前段定有明文。查被告於上揭時地 基於販賣仿冒商標商品之犯意,販賣上開仿冒原告之附表所 示商標之運動商品,侵害原告之商標權。嗣經警於上開時地 查獲,並扣得附表所示仿冒商標商品。被告所犯商標法第97 條後段之透過網路方式販賣侵害商標權之商品罪,業經本院 以112年度智易第91號刑事判決認定明確,判處罪刑在案, 是原告主張被告侵害其等商標權,堪信為真。  ㈡而上開法條所謂「零售單價」係指侵害他人商標權之商品實 際出售之單價,並非指商標權人自己商品之零售價或批發價 (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295號裁判意旨參照)。又按有 多樣侵權商品而其零售單價不同時,應以各侵權商品零售價 格之「平均數」作為計算零售單價之基礎。倘一律以「最高 零售價格」作為計算零售單價之基礎,乃易使商標權人獲取 遠逾其所受損害之賠償,而有不當得利之情事;又倘以各項 侵害商品單價分別乘以倍數後,再加總數額,作為損害賠償 金額之計算方法,亦易使被害人獲取遠逾其所受損害之賠償 ,反而致商標權人有不當得利之情事,有違損害賠償之目的 係在於填補被害人實際損害之立法目的,非立法者之本意。 是原告本件主張以「警方基於採證之目的,於蝦皮購物賣場 以288元購得仿冒原告商標之鞋子商品」作為零售單價之基 礎,為有理由,本院因認應以前述被告販售仿冒原告商標之 鞋子商品價格288元為零售單價,作為計算損害賠償之基礎 。  ㈢衡諸商標法第71條第1項、第2項之規範體系架構,侵害商標 權之損害賠償責任並未逸脫損害賠償理論中「填補損害」之 核心概念,商標法第71條第1項第3款僅為免除商標權人就實 際損害額之舉證責任,始以法律明定其法定賠償額,以侵害 商標權商品之零售價倍數計算,認定其實際損害額。是商標 權人固得選擇以查獲侵害商標權商品之零售單價1,500倍以 下之金額定賠償金額,然另一方面,立法者亦考量以倍數計 算之方法,致所得之賠償金額顯不相當者,賦予法院依同條 第2項酌減之權限,法院可審酌其賠償金額是否與被害人之 實際損害相當,倘顯不相當,應予酌減,使商標權人所得賠 償與其實際上損害情形相當,以杜商標權人有不當得利或懲 罰加害人之疑,以符合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在於填補被 害人實際損害之立法目的。而判斷侵害商標權之損害賠償範 圍,應以加害人之侵害情節及權利人所受損害為主,是以有 關加害人之經營規模、仿冒商標商品之數量、侵害行為之期 間、仿冒商標之相同或近似程度,及註冊商標商品真品之性 質與特色、在市場上流通情形、加害人所可能對商標權人所 創造並維護之商標權所生之損害範圍及程度等均為審酌之因 素。本院審酌:  ⒈被告以遠低於真品之價格販售及其販售之方式係在網際網路 ,衡諸常情,消費者因此當能知悉所購買者並非原告出售之 商品。又被告販賣期間為111年2月間某日起至112年4月27日 為警查獲止,所為侵權行為時間非短,惟被告行為所造成之 潛在商業利益損害尚屬有限;另衡酌被告獲利金額、犯罪手 段、情節、被告並非製造商或販售仿冒商品之大盤商、扣案 侵害原告商標權之仿冒商標商品數量與真品售價,參以兩造 資力、被告之教育程度、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認如以上揭 零售單價288元乘以原告阿迪達斯公司主張之1,000倍計算損 害賠償金額,顯不相當,有使商標權人不當得利或懲罰加害 人之疑,是認應以被告零售單價之200倍計算賠償額,較為 允當。  ⒉是以,本院認原告阿迪達斯公司得請求被告賠償金額應為57, 600元(計算式:288元×200=57,600元),逾此範圍之請求 ,即屬無據,不應准許。    ㈣又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 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 ,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民法第195條第1項定有明 文。原告固依上開規定請求被告以將判決書登報之方式回復 原告名譽,然名譽有無受侵害,應以社會上之評價是否貶損 作為判斷之依據,且所謂適當之處分,係指該處分在客觀上 足以回復被害人之名譽且屬必要者而言。本院審酌原告之商 標商品,均在國內外行銷多年,具相當知名度,價值不斐, 本件被告販賣仿冒商標商品,售價遠低於真品市價,一般消 費者較無可能誤認該仿冒商品係屬真品。且本件並無證據證 明被告係以將仿冒品宣稱為真品方式進行銷售,能否認為消 費者必然誤將品質低劣之仿冒商品當成原告販售之真品,進 而使消費者留下對原告商品品質低劣印象,並非無疑。再參 酌被告販賣仿冒商品時間非長,商品種類及扣案涉及侵害原 告商標權之商品數量尚非龐大,難認該等仿冒商標商品已流 入我國廣大消費市場,使原告之業務上信譽遭受全國性之損 害,而有藉由刊登判決主文內容於原告所主張之各大報全國 版面之首頁下半頁各1日予以回復之必要。再者,命被告於 上揭各報之全國版刊登侵害商標權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主文內容,所需篇幅非小,刊登費用不低,對於被告造成之 負擔至為沉重,相對於被告侵權行為所致之損害及原告藉由 此一登報行為所可獲致回復商譽之實際效益,亦難認合乎比 例原則,況縱認原告名譽權受有損害,由本次違反商標法案 件之刑事判決及本件刑事附帶民事判決,均以全文上網公開 方式公告週知,應足以澄清,是認尚無以原告主張之上開方 式登報之必要,是原告此部分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㈤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又遲延之債務,以支 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息之債務, 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 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及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 。本件原告對被告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債權,核屬無確定期 限之給付,自應經原告之催告而未為給付,被告始負遲延責 任。準此,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自民事訴訟起訴狀繕本送達翌 日即112年12月5日起(送達證書見本院卷第3頁)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洵屬可採,應予准許 。 四、綜上所述,原告阿迪達斯公司請求被告給付57,600元,及自 112年12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 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 五、原告固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然本判決就其勝訴部 分未逾50萬元,爰依職權為假執行之宣告,並依職權就被告 部分,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而為預供擔保免為假執行之宣告 。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依附,應併予駁 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本院審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此 敘明。 七、本件係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事件,依法免納裁判費,且本件訴 訟程序中,兩造並無其他訴訟費用之支出,自毋庸為訴訟費 用負擔之諭知。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黃光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本判決非對於刑事訴訟之判決有上訴時不得上訴。                 書記官 洪愷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附表】 編號 商標權人 物品名稱 種類 數量 侵害商標 0 德商阿迪達斯公司 (提告) 仿冒ADIDAS商標圖樣商標商品 鞋 60雙 商標審定號 00000000等

2025-03-26

TCDM-112-智附民-32-20250326-1

智易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違反商標法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智易字第91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蔡尹暄 選任辯護人 姜百珊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商標法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112 年度偵字第37283號),本院認不宜以簡易判決為之,改分普通 程序案件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蔡尹暄共同犯商標法第九十七條後段透過網路方式販賣侵害商標 權之商品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 算壹日。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捌萬肆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 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扣案如附表二編號一、二、四所示之物均沒收。   犯罪事實 一、蔡尹暄明知附表一所載文字及圖樣,係由附表一所載各公司 向我國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註冊,於專用期限內,就所指 定之鞋、襪等商品取得商標權,現仍於專用期限內,非經該 等公司授權或同意,不得於同一或類似商品,使用相同或近 似之商標圖樣,亦不得販賣有上開情事之商品;且其亦明知 上開商標之商品,在國內、外市場行銷多年,具有相當之聲 譽,已廣為相關事業或消費者所普遍認知,而屬於「著名商 標」。惟蔡尹暄仍與自稱「徐文雄」之大陸地區人民(真實 姓名及年籍不詳,下稱甲男)共同基於透過網路販賣仿冒附 表一所載商標商品之犯意聯絡,自民國111年2月某日起,使 用蔡尹暄申辦之蝦皮購物帳戶(帳號:riva920;下稱系爭 帳戶),販賣仿冒上開商標之鞋、襪。嗣經警依蒐證程序, 透過系爭帳戶向蔡尹暄及甲男購買仿冒附表一編號2商標之 鞋1雙送鑑定,經鑑定確認為仿冒品,乃向本院聲請搜索票 ,於112年4月27日14時7分許,前往蔡尹暄位在臺中市○里區 ○○路0段000號之住處搜索,扣得如附表二編號一、二、四所 示之物,始悉上情。 二、案經德商阿迪達斯公司委由謝尚修律師訴由內政部警政署保 安警察隊第二總隊移送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   理  由 一、證據能力之說明: (一)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刑事訴訟法第159 條之1至第159條之4之規定,而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意作 為證據,法院審酌該言詞陳述或書面陳述作成時之情況,認 為適當者,亦得為證據;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於法院調 查證據時,知有同法第159條第1項不得為證據之情形,而未 於言詞辯論終結前聲明異議者,視為有前項之同意,刑事訴 訟法第159條之5定有明文。本判決認定事實所引用之供述證 據(含文書證據),被告蔡尹暄(下稱被告)及辯護人於本 院準備程序均不爭執其證據能力(詳本院卷第27頁),且未 於言詞辯論終結前聲明異議,本院審酌各該證據作成時之情 況,並無違法不當或證明力明顯過低之瑕疵,亦認以之作為 證據應屬適當,是依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5規定,均有證據 能力。 (二)至於被告及辯護人於本院提出自稱徐文雄之人所拍攝與本案 犯罪事實相關之影片,及影片中所陳述內容,對於證明被告 有無涉犯違反商標法之犯罪事實而言,為被告以外之人於審 判外之言詞陳述,為傳聞證據,而檢察官已就該證據之證據 能力提出爭執(詳本院卷第66頁),又查無得例外取得證據 能力之法律依據,應認被告及辯護人所提自稱徐文雄之人於 影片所為之審判外陳述無證據能力,不得採為對被告有利之 證據資料。   (三)本判決所引用之非供述證據,查無有何違反法定程序作成或 取得之情形,且經本院依刑事訴訟法第164條、第165條踐行 物證、書證之調查程序,自得採為證據。 二、訊據被告矢口否認有何違反商標法之犯行,辯稱:我的蝦皮 帳號借給一個叫做徐文雄的人,我並不知道他賣不合規的商 品,他也向我保證他是合法經營在賣東西的,我是借帳號給 他用,在聊天紀錄裡,徐文雄有告訴我他是合法在賣東西。 我不知道徐文雄所賣的商品是仿冒品等語。辯護人為被告辯 護稱:本案被扣案商品上之商標與「ADIDAS」、「NIKE」之 商標,並不構成近似,而本案扣案商品及「ADIDAS」、「NI KE」商品也不構成類似,而觀察兩者商標之識別性及市場之 通用程度,本案並無造成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遑論被 告主觀上並無故意販售仿冒商品之犯意,只是單純借用蝦皮 帳號提供中國友人,從客觀及主觀綜合論,被告並無起訴書 所記載之犯行,請為被告無罪之諭知等語。經查: (一)犯罪事實欄一所載之客觀事實,業據被告於警詢、偵查及本 院審理程序中供承在卷,並有蝦皮購物網站截圖〈帳號:riv a920〉(偵卷第97至107頁)、帳號riva925之用戶基本資料 (偵卷第109至121頁)、蔡尹暄提供之蝦皮賣場評價截圖( 偵卷第181至187頁)、蔡尹暄提供與暱稱「徐文雄」之微信 對話截圖(偵卷第123至159頁)、蔡尹暄之網銀APP交易明 細截圖(偵卷第161至179頁)、告訴人阿迪達斯公司之刑事 陳報(二)狀及檢附證據一:被告共同經營蝦皮代號「riva92 0」存證網頁截圖壹份(智易卷第163至165頁)、證據二:阿 迪達斯公司原廠真品與本案仿冒商標商品之真仿品對照表及 說明壹份(智易卷第167頁)、證據三:商標註冊證00000000 號之商標單筆詳細報表影本壹份(智易卷第169頁)、證據四 :商標註冊證00000000號之商標單筆詳細報表影本壹份(智 易卷第171頁)、證據五:商標註冊證00000000號之商標單筆 詳細報表影本壹份(智易卷173頁)、鑑定證人李穎甄庭呈阿 迪達斯公司鑑別委任狀、被告共同經營蝦皮代號「riva920 」蝦皮購物網頁截圖(智易卷205至213頁)、本院112年聲搜 字第755號搜索票(偵卷第65至67頁)、搜索照片(偵卷第4 2至43頁)、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二總隊刑事警察大隊 偵二隊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押物品收據(偵 卷第69至79頁)、扣押物品照片(見本院卷第67頁)等資料 附卷可稽,並有如附表二編號一、二、四所示證物扣案可參 ,此部分事實堪以認定。 (二)被告對於犯罪事實欄一所載之客觀事實並不爭執,已如前述 ,其雖辯稱不知如附表二編號一、二、四所示扣押物品是仿 冒品,然「ADIDAS」、「NIKE」乃全球知名運動鞋、襪之品 牌,「ADIDAS」、「NIKE」商標權人所生產之各項商品,在 國際及國內市場均行銷多年,風行全球,經電視、雜誌、報 紙、電腦網際網路等大眾傳播媒體廣告所披載,係一般消費 大眾所熟知之商品,並有固定之銷售通路及相當之市場價格 水準,以被告之年紀、學經歷及社會歷程(見本院卷第245 頁),暨被告有申辦本案之蝦皮購物帳戶,足以認定被告有 相當之網路使用經驗,參以現今網路資訊發達,僅需在網路 上稍加搜尋,即可輕易查悉同類、同等級商品之合理市場價 格,被告當可藉此知悉本案所販售之商品並非真品,則其對 於該商品為仿冒品乙節,自不得諉為不知。是被告辯稱其不 知販賣之商品為仿冒品云云,自無可採信。 (三)辯護人雖以本案被扣案商品上之商標與「ADIDAS」、「NIKE 」之商標,並不構成近似,而本案扣案商品及「ADIDAS」、 「NIKE」商品也不構成類似,而觀察兩者商標之識別性及市 場之通用程度,本案並無造成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等詞 為被告置辯。然按所謂商標構成相同或近似者,係指以具有 通常知識經驗之一般商品購買人,於購買時施以通常之注意 ,就兩商標整體之外觀、觀念或讀音隔離觀察,有無引起混 同誤認之虞以為斷。所謂有致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者, 係指兩商標因相同或構成近似,致使同一或類似商品或服務 之相關消費者,誤認兩商標為同一商標;或雖不致誤認兩商 標為同一商標,而極有可能誤認兩商標之商品或服務為同一 來源之系列商品或服務;或誤認兩商標之使用人間有關係企 業、授權關係、加盟關係或其他類似關係而言(最高行政法 院103年度判字第99號判決意旨參照)。而判斷二者有無混 淆誤認之虞,應參酌:⑴商標識別性之強弱;⑵商標是否近似 暨其近似之程度;⑶商品、服務是否類似暨其類似之程度;⑷ 先權利人多角化經營之情形;⑸實際混淆誤認之情事;⑹相關 消費者對各商標熟悉之程度;⑺系爭商標之申請人是否善意 ;⑻其他混淆誤認之因素等,而「混淆誤認之虞」之參酌因 素必須綜合認定,方得判定先後商標是否已達有致相關消費 者產生混淆誤認之虞,非僅謂合於單一因素即可認定有致相 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最高行政法院106年度判字第574號 判決意旨參照)。本案鑑定人於審理中到庭結證稱:「本案 有兩次最主要的鑑定,第一次是警方為了聲請搜索票為目的 ,有先採證取得一個有標示本案告訴人商標的商品,本件已 經做過第一次鑑定,在當時也有針對這該賣場,做銷售廣告 的存證,也發現該賣場有非常多三線商標,也是臺灣註冊商 標圖案三條線在鞋側,第二次主要鑑定是警方查扣之後,有 請我們事務所過去拍照,並做商品鑑定及識別,這套完整資 料拍照完做了真仿品對照資料,確認是侵害告訴人的商標權 ,我們就會將商標鑑定報告的內容提供給當事人確認,我們 就實品部分,鑑定人會拍攝一套完整的套圖,第一個先判斷 商品上面是否有明顯商標,在該商品上面不論是實品或是銷 售的網路廣告上面,都一定有當事人三條線商標,甚至有一 些會把 ADIDAS 加中間的一個英文字母,去造成消費者混淆 誤認。這個商品是很明顯的侵權商品,因為鞋子是穿在人的 身上,目視所及看到最明顯的就是最著名的三線商標,所以 有很明確侵權的事證。本案中的仿品或是網頁上的銷售圖面 都有用到很明顯的三線商標,所以剛才講的流程裡面,包括 接觸實品、拍攝套圖,去跟商標註冊證上面的商標做比對, 去跟當事人的真品做比對,本件是因為一般人看到三線商標 ,這個註冊的商標,就已經知道是阿迪達斯公司的商標,更 別說扣案物商品裡面有一些直接是使用我們的三葉草商標, 只是被告會在裡加一個Y8或者是ADIDAS下面的ADIDAS可能多 加個D或是A,可是一般消費者不用專業的知識,看到三線又 看到三葉草,又看到ADI這些東西,就會誤認為是阿迪達斯 公司授權的產品。(辯護人問:想請鑑定人表示鑑定報告當 中的哪一點是表示有構成混淆誤認之虞?)近似的商標也就 是鑑定報告書前兩個部分,是有經過有一點點變形,就是字 的部分有加字,但圖的部分是完全一模一樣,那我們是在做 商標辨識,有無造成消費者混淆誤認,我在鑑定報告書上面 寫它為什麼不是授權的產品,原因很簡單,這雙鞋子上面標 示了三線註冊商標,完全一模一樣,但我們的東西應該具備 有什麼標示,一個鞋舌內側要有產品資訊標籤,我們需要有 一個專用的吊牌,這都是一個真品應該要有的,不是仿冒品 要做的完全一模一樣就叫仿冒品,市面上很多粗製濫造的仿 冒品,有的時候本來就會把商標加一兩個字,他賭的就是有 一些消費者看不太懂,更別說這份商標鑑定報告書上面三線 商標完全長的一模一樣。我不會在報告書上面寫有沒有判斷 造成消費者混淆誤認,更別說前面那兩個商標,一個三葉草 下面寫ADIDAS,三葉草完全長的一樣,ADIDAS中間加一兩個 字沒有意義,因為一看到就是三葉草,還是一樣是類似、近 似的商標」等語(詳本院卷第194至203頁)。故辯護人所稱 :「本案扣案商品與「ADIDAS」、「NIKE」商品也不構成類 似,亦無造成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等語,並非可採。 (四)員警依蒐證程序,透過系爭帳戶向蔡尹暄及甲男購買仿冒附 表一編號2商標之鞋1雙送鑑定,經鑑定確認為仿冒品,乃向 本院聲請搜索票,並前往蔡尹暄位在臺中市○里區○○路0段00 0號之住處搜索,扣得如附表二編號一、二、四所示之物, 故員警前揭所為係基於蒐證目的,而無購買之意,則被告雖 有販賣之故意,惟因員警並無買受之真意,尚難認此部分屬 販賣既遂,附此敘明。 (五)綜上所述,本案事證明確,被告犯行洵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 三、論罪部分: (一)核被告所為,係犯商標法第97條後段之透過網路方式販賣侵 害商標權之商品罪。其意圖販賣而持有及透過網路方式陳列 侵害商標權商品之低度行為,均為其透過網路方式販賣侵害 商標權商品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二)被告與自稱「徐文雄」之大陸地區人民(即甲男)就本案犯 行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應論以共同正犯。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商標具有辨識商品來源功用 ,商標權人須經過相當時間並投入大量資金於商品行銷及品 質改良,始令商標具有代表一定品質之效果,被告及甲男透 過網路方式販賣、意圖販賣而透過網路方式陳列侵害商標權 之商品,均缺乏尊重他人智慧財產權之觀念,且破壞商品交 易秩序,減損商標所表彰之功能,造成商標權人受有損害, 所為殊不可取,暨衡酌被告所販賣、意圖販賣而陳列仿冒商 標商品之數量不低,時間亦長;及參酌被告之學經歷、從事 行業、及其等家庭、經濟等生活狀況(見本院卷第245頁) ,及被告否認犯罪之態度,復未與商標權人達成和解等一切 情狀,就其所犯之罪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併諭知易科罰金 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四、沒收部分: (一)按「侵害商標權、證明標章權或團體商標權之物品或文書, 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商標法第98條定有明 文。扣案如附表二編號一、二、四所示之物,均係侵害商標 權之物品,不問屬於被告與否,應依上開規定宣告沒收。至 於辯護人於偵查中提出附表二編號三之鞋子1雙,因不知該 雙鞋子自何而來,且該雙鞋子之真偽亦未經鑑定,故不予宣 告沒收,附此敘明。 (二)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 者,依其規定。前二項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 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 項分別定有明文。被告於偵查中由辯護人為被告所提之刑事 辯護意旨狀中自承:被告自111年2月至112年4月,幫助徐文 雄貼單並寄送被查獲之系爭商品,共賺取新臺幣84,000元之 所得等語(詳見偵卷第215頁),故本案被告之犯罪所得為 新臺幣84,000元,此為被告不爭之事實,前揭款項應依刑法 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 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依同條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 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張國強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檢察官林佳裕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黃光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不服判決,應備理由具狀向檢察官請求上訴, 上訴期間之計算,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起算。                  書記官 洪愷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附表一(商標資料) 編號 商標名稱及圖形 註冊/審定號 商標權人 1 「NIKE」文字及圖樣 00000000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2 「ADIDAS」文字及圖樣 00000000等 德商阿迪達斯公司 附表二(扣押物品) 編號 品名 數量 所有人 1 仿冒附表一編號1商標之鞋 210雙 蔡尹暄 2 仿冒附表一編號1商標之襪 68雙 同上 3 仿冒附表一編號1商標之鞋(蔡尹暄於偵查中自行提出經扣案) 1雙 同上 4 仿冒附表一編號2商標之鞋(含員警蒐證購買之1雙) 60雙 同上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商標法第97條 明知他人所為之前二條商品而販賣,或意圖販賣而持有、陳列、 輸出或輸入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 5 萬元以下罰金;透過電子媒體或網路方式為之者,亦同。

2025-03-26

TCDM-112-智易-91-20250326-1

豐簡
豐原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豐簡字第171號 原 告 游楷澤 訴訟代理人 楊博任律師 被 告 蔡尹暄 訴訟代理人 林佳怡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2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0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2月5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00,000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緣兩造原為夫妻關係,於民國109年12月24日簽 立離婚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書),約定就未成年子女之權 利義務行使或負擔,為雙方共同行使負擔,但由被告負主要 照顧者之責。嗣兩造於110年3月間約定由原告給付被告新臺 幣(下同)20萬元(下稱系爭款項)後,變更未成年子女之 權利義務行使或負擔,改由原告單獨任之(下稱系爭協議) ,原告遂於110年3月至4月間陸續給付共計20萬元,兩造並 於110年4月21日透過通訊軟體LINE(下稱LINE)確認以原告 前已給付之20萬元作為變更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或負擔 之對價。經原告於110年5月20日向鈞院家事法庭聲請改定未 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案號:110年度家親聲字第864 、865號,下稱另案),惟被告於另案審理期間之111年7月2 5日以書狀表示不同意系爭協議內容,原告始知悉遭被告欺 騙;又另案審理後,裁定理由認兩造間就系爭協議尚未達成 合意,是被告收取系爭款項顯無法律上原因。詎被告仍以系 爭款項係用以償還被告原先為原告墊付之婚禮喜宴及聘金等 費用為由,拒不返還系爭款項。為此,爰依民法第92條第1 項前段規定撤銷與被告間之系爭協議,並依民法第184條第1 項侵權行為及民法第179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 訴訟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20萬元,及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㈡ 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  ㈠針對原告撤銷受詐欺之意思表示及依侵權行為請求等主張, 提出時效抗辯。  ㈡否認曾收受原告所給付之20萬元,及系爭款項為變更兩造未 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或負擔之對價。實則原告為清償被告 前代為墊付之結婚費用、產檢費用,及被告曾將聘金36萬元 借予原告買受登記為原告所有之房屋等事由,曾向被告提出 金錢給付,是縱有原告所稱20萬元給付,亦為兩造間之金錢 糾葛,與兩造未成年子女之親權行使無關。況另案裁定亦已 認定兩造間就系爭協議並未達成合意,且系爭協議因違反公 序良俗而無效,是原告主張受被告詐欺及被告有不當得利或 侵權行為等情,顯屬無據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1.原告 之訴駁回。2.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被詐欺或被脅迫而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撤銷其意思 表示。民法第92條第1項定有明文。所謂因被詐欺或被脅迫 而為意思表示者,係指對於表意人意思形成過程屬於重要而 有影響之不真實事實,表示其為真實,而使他人陷於錯誤、 加深錯誤或保持錯誤者,致為意思表示而言。惟當事人主張 其意思表示係因被詐欺或脅迫而為之者,應就其被詐欺或被 脅迫之事實,負舉證之責任(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2948 號判決意旨參照)。又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 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 存在者,亦同。民法第179條定有明文。主張不當得利請求 權存在之當事人,對於不當得利請求權之成立要件應負舉證 責任,即應證明他方係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其受有 損害(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913號判決意旨參照)。再 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民法 第184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所謂故意係指行為人對於構成侵 權行為之事實,明知並有意使其發生或預見其發生,而其發 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而言(最高法院76年度台上字第2724號判 決意旨參照)。末按法律行為,有背於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 者,無效。民法第72條定有明文。又所謂法律行為有背於公 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無效,乃指法律行為本身違反國家社會 一般利益及道德觀念而言(最高法院88年度台上字第1356號 裁定意旨參照)。  ㈡被告並不構成民法第92條第1項、第184條第1項之詐欺及侵權 行為:  ⒈經查,兩造於109年12月24日協議離婚,有兩造所簽立之系爭 協議書1份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95頁至第101頁),其中, 針對系爭協議書內容中有關未成年子女親權行使、負擔及探 視方法,兩造約定:「雙方共同所生之未成年子女游○○之權 利義務行使或負擔,為雙方共同行使負擔,但由女方負主要 照顧者之責」等語。另觀諸兩造LINE對話紀錄,原告曾於11 0年4月21日向被告表示:「20萬給妳,妹妹以後不再見妳」 、「好的,找時間簽一下」、「女兒撫養權歸我」,被告則 回覆以:「(OK符號)育兒津貼給你,誰撫養就是誰領」、「 好」等語為應允,嗣被告以「探視權是法定公權」為由,拒 絕原告之請求,兩造遂對於原告給付之20萬元部分有所爭執 。而針對原告多次請求返還系爭款項,被告亦駁斥原告以: 「你結婚費用20萬不用幫忙出嗎?」、「聘金還我,喜宴還 我」、「去法院講,那20萬是你該還我的」、「我做(註: 應為「坐」)月子你要幫忙嗎,我知道你在想什麼,因為20 萬是對你的保障」等語,此有兩造LINE對話紀錄擷圖1份在 卷可參(見本院卷第29頁至第35頁、第103頁至第107頁)。 是依兩造上開LINE對話紀錄內容,被告並不否認原告有給付 系爭款項予被告,僅係不認同原告主張系爭款項之給付係作 為系爭協議中原告取得兩造未成年子女親權之對價,原告給 付系爭款項之事實應屬真正,是即便被告嗣後於審理中抗辯 原告給付系爭款項之時間及給付方式不明,仍無礙本件被告 有收受原告系爭款項事實之認定。  ⒉又原告雖主張被告先以系爭協議內容為對價,向原告請求給 付系爭款項,嗣於原告給付系爭款項後,被告始反悔系爭協 議之約定,並改口稱系爭款項係償還被告過去代墊之結婚費 、產檢費、提供36萬元聘金供原告置產買房費用等支出,因 而認為被告構成詐欺及故意侵權之行為等語。惟針對被告有 何積極施用詐術致原告陷於錯誤因而給付系爭款項,或被告 明知無正當理由取得系爭款項,仍故意詐欺原告,侵害原告 財產權之事實,應由主張系爭詐欺撤銷權及侵權行為損害賠 償請求權存在之原告負擔舉證責任;然依據原告所提出之證 據,僅能認定兩造間因對於系爭協議內容意見分歧,在未能 達成合意下由原告給付系爭款項,兩造嗣因對於夫妻關係存 續期間之衝突,針對系爭款項是否應返還予原告產生爭執, 此僅係兩造間事後對於系爭款項給付目的為何存有歧見,被 告因不認同原告之主張而拒絕返還系爭款項而發生爭吵,尚 難以此逕自認定被告於原告給付系爭款項之初有何故意詐欺 或侵害原告權利之行為,原告此部分權利之主張尚難採憑。 又原告此部分權利既經本院認定不存在,則被告所為時效之 抗辯,自無庸再予審酌。  ㈢被告構成民法第179條不當得利:  ⒈觀諸原告主張系爭協議係以給付20萬元作為對價,換取被告 同意將兩造未成年子女親權改由原告單獨任之一事,業經本 院認定被告因對未成年子女之探視權尚有意見,故認兩造此 部分協議未能達成合意;復會面交往乃基於親子關係所衍生 之自然權利,除顯有不利於未成年子女之情事外,兩造均有 與子女會面交往之權利,是前述訊息即原告稱「20萬給妳, 妹妹以後不再見妳」及被告回覆OK符號之內容基於身分行為 具有公益性及不可強制履行性,為避免所附條件懸而未決, 造成身分關係陷於不確定狀態,及產生不當壓力致影響當事 人自由意志,本於公序良俗,即便兩造有就系爭協議成立合 意,仍屬民法第72條違反善良風俗無效之情形,應認系爭協 議並未有效,而此部分法律效果之認定,亦與另案即本院11 0年度家親聲字第864、865號民事裁定認定內容相符(見本 院卷第177頁至第192頁)。  ⒉是原告基於無效之系爭協議給付系爭款項予被告,被告已構 成無法律上原因受有系爭款項之不當得利情形,被告仍保有 系爭款項,應負有返還系爭款項之責,原告自得本於民法第 179條不當得利,請求被告給付系爭款項予原告。  ⒊又被告雖辯稱系爭款項係原告給付被告所代墊之上開費用, 惟參酌兩造間LINE對話紀錄內容,被告係於原告給付系爭款 項後始為上開主張,被告未能證明原告在給付系爭款項時, 兩造有針對系爭款項係用來償還被告代墊款一事有所合致, 故被告以此為抗辯有法律上之原因受有系爭款項之給付,並 不可採。  ㈣末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 任。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前項催告定有期限者 ,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為民法第229條所明 定。又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 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息較高者,仍從其約定 利率;而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 者,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33條第1項、第203條亦有明文 。查本件原告依民法第179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被 告給付系爭款項,屬給付無確定期限,則依前揭說明,原告 主張自113年2月5日即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見本院卷 第53頁送達證書,本件係寄存送達)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 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於法即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79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 被告給付原告20萬元,及自113年2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判決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規定適用簡易訴訟程序 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 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原告雖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 然其聲請僅係促使法院為職權之發動,爰不另為假執行准駁 之諭知。又被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見本院 卷第87頁),核無不合,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核與本件判決 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併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5  日          豐原簡易庭  法 官 林冠宇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5  日                  書記官 林錦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2024-11-15

FYEV-113-豐簡-171-2024111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