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賴思蓉

共找到 7 筆結果(第 1-7 筆)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偽造文書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上訴字第893號 上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賴思蓉 選任辯護人 朱從龍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偽造文書案件,不服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2年 度簡上字第496號中華民國113年5月30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33533號),提起上訴,本 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告訴人丙○○與被告乙○○前係夫妻,於民國10 9年8月10日協議離婚,被告明知雙方協議離婚時,將其2人 之未成年子簡○睿(000年00月生,年籍詳卷)、女簡○筠(0 00年00月生,年籍詳卷)之權利義務行使約定由告訴人單獨 負擔,被告不用支付扶養費用,並於同日向臺中○○○○○○○○○ 辦理登記。詎被告明知其已未負擔簡○睿、簡○筠之權利義務 行使,非該2人之法定代理人,未得告訴人之同意,於110年 5月20日,在不詳地點,以其為要保人、以其子簡○睿、其女 簡○筠為被保險人,受益人均為被告,向其任職之三商美邦 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商美邦人壽公司)分別投保 「二十年繳費金享福小額終身壽險(20GWL)」,保險金額5 0萬元之人壽保險(簡○睿之保單號碼:000000000000_01『下 稱A保單』;簡○筠之保單號碼:000000000000_01『下稱B保單 』),並於A保單被保險人欄位偽造簡○睿之署名1枚,於法定 代理人之欄位簽署其姓名;再於B保單被保險人欄位偽造簡○ 筠之署名1枚,並於法定代理人簽署其姓名,以示A保單為簡 ○睿親自簽名,並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B保單為簡○筠之法 定代理人簽名,並以乙○○為保險業務員,將該2保單交予不 知情之三商美邦人壽公司員工投保以行使,致三商美邦人壽 公司誤以為簡○睿、簡○筠係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投保上揭2 保單,而准以核保,致生損害簡○睿、簡○筠、告訴人及三商 美邦人壽公司就保單管理之正確性,嗣告訴人於111年12月 間,接獲被告向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聲請簡○睿、簡○筠之親權 改定之調解通知,查詢簡○睿、簡○筠之投保情形,而查悉上 情等語,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16條、210條之行使偽造私文 書罪嫌。 二、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不 能證明被告犯罪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54 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事實之認定,應 憑證據,如未能發現相當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自不能 以推測或擬制之方法,為裁判基礎;且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 證據,雖不以直接證據為限,間接證據亦包括在內,然而無 論直接證據或間接證據,其為訴訟上之證明,須於通常一般 之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者,始得據 為有罪之認定,倘其證明尚未達到此一程度,而有合理之懷 疑存在而無從使事實審法院得有罪之確信時,即應由法院為 諭知被告無罪之判決,有最高法院40年度台上字第86號、76 年台上字第4986號判決先例可資參照。40年度台上字第86號 及76年度台上字第4986號判決意旨參照)。再按刑法第210 條之偽造文書,以無制作權之人冒用他人名義而制作該文書 為要件,如行為人基於他人之授權委託,即不能謂無制作權 ,自不成立該條之罪(最高法院47年台上字第226號判決要 旨參照)。又刑法上偽造私文書之偽造,係指無製作權而擅 自製作而言,必行為人具有無製作權之認識,始克與擅自製 作相當,否則行為人因欠缺偽造之故意,即難以刑法第210 條之罪相繩。而行為人逾越所賦予之權限,以授予代理權之 本人名義作成私文書時,就其逾越之部分,因無製作權,固 仍不失為偽造之行為,但如果行為人基於他人之授權委託, 即不能謂無製作權。茍係出於誤信他人授權之委託而製作者 ,亦因欠缺偽造之故意,自均不成立該條之罪。蓋刑法上偽 造文書罪之成立,須行為人明知其對於該文書並無製作權, 仍故意虛偽製作,方才構成。倘行為人主觀上善意認為其係 受有他人之授權委託而有權製作該文書,即自始並無犯罪之 認識,亦無明知而仍故意為之的犯罪故意可言,不應構成犯 罪,而無庸逕以刑法上之偽造文書罪課以刑責(最高法院10 2年度台上字第468號判決、104年度台上字第695號判決、10 5年台上字第3044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公訴意旨認被告涉有上揭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嫌,無非係以被 告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證人即告訴人於警詢及偵查之指 述、卷附之三商美邦人壽公司112年5月17日(112)三法字第1 019號函暨上開A、B保單影本、告訴人提供之戶籍謄本等件 為其主要依據。訊據被告堅詞否認有何行使偽造私文書之犯 行,辯稱:保險契約上孩子的簽名是我簽的,但投保時我認 為我是孩子的法定代理人,協議書約定未成年子女的權利義 務是親權部分,我想說在法律上父母都可以代理,幫小孩投 保也是給小孩保障,當時我的小孩未滿7歲,需由父母簽名 才可以投保,所以我才會簽名,我那時候不知道監護人及法 定代理人這部分資訊等語;辯護人則為被告辯護稱:被告的 想法是父母跟小孩的關係永遠存在,可以幫小孩保險,被告 沒有犯罪動機也沒有犯罪之意,另依保險法第105條規定, 由第三人訂定的死亡保險契約沒有經過被保險人書面同意而 且約定保險金額契約是無效,同法第107條第1項、第2項規 定,未滿15歲的未成年人訂定的人壽保險契約除了喪葬費用 給付外,其餘的死亡給付要在未成年人滿15歲後始生效力, 所以被告為未成年子女投保應無道德風險,亦非獲得鉅額利 益,被告誤認保險契約只需父母任何一方就可以投保,因其 2名子女有過動症,被告為了給子女未來保障,才會幫小孩 投保,被告並無偽造文書之犯意,行為亦無造成損害等語。 經查: ㈠、被告與告訴人原係配偶關係,雙方於109年8月10日協議離婚 ,約定對於未成年子女簡○睿、簡○筠之權利行使及義務負擔 單獨歸告訴人,並於同日向臺中○○○○○○○○○辦理登記。被告 於110年5月20日以其為要保人、以簡○睿、簡○筠為被保險人 向三商美邦人壽公司分別投保A保單及B保單,分別於A保單 、B保單被保險人欄位簽署簡○睿、簡○筠之姓名而投保上揭2 保單等情,業據被告於警詢、偵查、原審及本院準備程序及 審理中均供述明確(見他卷第61至63、70至71頁、原審簡上 卷一第85至86頁、原審簡上卷二第199至200、208至209頁、 本院卷第101、102、131至133頁),核與證人即告訴人於警 詢、偵查中證述、證人林益辰於偵查中證述情節大致相符( 見他字卷第61至63、73至74頁、偵卷第21至22頁),並有離 婚協議書、戶籍謄本、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 果表、三商美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12年5月17日(112 )三法字第01019號函檢送簡○睿、簡○筠保單影本、中華民 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112年12月11日壽會遊字第1120130 577號函檢送簡○睿、簡○筠投保資料等件在卷可稽(見他字 卷第7至15、17至19、23至27、33至50頁、原審簡上卷一第3 9至44頁),則此部分之事實,首堪認定。公訴意旨雖認被 告為其子簡○睿投保時,簡○睿當時已滿7足歲,保單應由簡○ 睿親自簽名,然被告於110年5月20日投保A保單時,簡○睿尚 未滿7歲乙情,此觀諸A保單上投保日期與簡○睿出生日期自 明,起訴書此部分顯有誤會。 ㈡、被告於警詢中供稱:離婚協議上有註記小孩保險的部分,保 險費及保險理賠都是由要保人處理,本案的兩個保險契約保 費都是由我支出,所以我認為不用告知對方我有幫小孩投保 等語(見他字卷第71頁)。觀諸卷附之A保單、B保單,被告為 子女簡○睿、簡○筠投保時,係於要保人及法定代理人欄位簽 立自己的姓名,有該等保單在卷可佐(見他字卷第43、49頁) ,並非以告訴人之名義為之,則本案被告是否有行使偽造私 文書之犯行應審究者為:被告與告訴人離婚後,為子女簡○ 睿、簡○筠所投保之A保單、B保單時,就上開投保事項是否 具有法定代理權: ㊀、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之法定代理人,民法第1086條第1項定有 明文。又夫妻離婚者,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 擔,依協議由一方或雙方共同任之。未為協議或協議不成者 ,法院得依夫妻之一方、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 害關係人之請求或依職權酌定之,民法第1055條第1項定有 明文。故依民法之規定,父母均為未成年子女之法定代理人 ,然夫妻離婚後,可由夫妻協議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 使或負擔之內容。  ㊁、被告於109年8月10日與告訴人協議離婚前,係簡○睿、簡○筠 之法定代理人。被告與告訴人於109年8月10日離婚後,對簡 ○睿、簡○筠法定代理權之範圍,則應依其等離婚協議書之內 容定之。依被告與告訴人間離婚協議內容以觀,就簡○睿、 簡○筠該2名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行使及負擔,係約定由告 訴人單獨任之,然雙方亦約定如該2名未成年子女發生醫療 或住院情事,告訴人應主動告訴被告,以共同照顧未成年子 女,若衍生醫療費用而向保險公司聲請醫療給付時,該保險 公司所給付之醫療給付於支付醫療衍生費用(包含但不限於 看護、自費費用等)後如有剩餘,歸支付保費之一方所有, 雙方離婚協議書第4條第1項、第2項第2款約定甚明(見他字 卷第8、9頁),並未約定被告於離婚後不得再為子女投保保 險,是由雙方離婚協議書可知,就簡○睿、簡○筠之醫療、住 院等保險事宜,被告與告訴人仍各自為簡○睿、簡○筠之法定 代理人。復參以告訴人於偵查中陳稱,離婚時是由律師打該 份離婚協議書,律師沒有跟被告說明離婚後,所有法定代理 人都是由告訴人代理,就說由告訴人單獨行使親權而已等語 (見他字卷第110頁),而依現行保險實務,醫療、住院等 保險事項,係屬保險附加契約,須附掛於保險主契約內,本 件被告為簡○睿、簡○筠投保之保險為三商美邦人壽公司「二 十年繳費金享福小額終身壽險(20GWL),依該保單之內容 ,主契約為人壽保險,該份保單可附加個人傷害、住院、醫 療等附加契約,業於A保單與B保單之契約內容記載明確,則 被告得於其後再增加上開附加契約,故被告為簡○睿、簡○筠 投保A保單、B保單,應屬其與告訴人離婚協議所約定被告仍 保有法定代理權之事項。 ㊂、本件被告以自己為要保人及法定代理人,為子女簡○睿、簡○ 筠分別投保A保單及B保單,主觀上係因認為自己有投保之代 理權,客觀上亦具有法定代理權,而依上開見解,刑法上偽 造私文書之偽造,係指無製作權而擅自製作而言,本件被告 既無偽造私文書之犯意,亦屬有權製作私文書,自難以刑法 第210條之罪相繩,不應構成犯罪。 四、綜上所述,被告前揭所辯尚非全然無憑,自無從率予摒棄不 採。而依舉證分配法則,對於被告之成罪事項,應由檢察官 負實質舉證責任,然檢察官未能舉證被告確有被訴之行使偽 造私文書犯行,本案依檢察官提出之證據及其指出之證明方 法,對於公訴意旨所指被告涉有該犯行,仍存有合理懷疑, 尚未達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有所疑義,而得確信其為真實 之程度。原審依調查證據之結果,認本件被告被訴行使偽造 私文書罪嫌,檢察官所提出之證據或所指出之證明方法,尚 不足為被告有罪之積極證明,或說服法院形成被告有罪之心 證,基於「罪證有疑,利於被告」之刑事訴訟原則,自不得 對被告為有罪之認定,原審判決被告無罪,經核並無不合。 檢察官執前詞仍認被告本案為有罪,上訴意旨無非係就原判 決已明確論斷說明之事項,所持不同見解之爭執,仍未能提 出適合於證明犯罪事實之積極證據,上訴意旨所稱洵無法動 搖原判決之基礎,從而,檢察官上訴指摘原判決不當,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8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何宗霖提起公訴,檢察官劉世豪提起上訴,檢察官 陳惠珠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刑事第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張 國 忠                 法 官 李 雅 俐                 法 官 劉 麗 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檢察官除有妥適審判法第9 條所定理由外,被告及檢察官均不得 上訴。                 書記官 梁 棋 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附錄法條: 刑事妥速審判法第9條 除前條情形外,第二審法院維持第一審所為無罪判決,提起上訴 之理由,以下列事項為限: 一、判決所適用之法令牴觸憲法。 二、判決違背司法院解釋。 三、判決違背判例。 刑事訴訟法第377條至第379條、第393條第1款規定,於前項案件 之審理,不適用之。

2025-02-25

TCHM-113-上訴-893-20250225-1

司促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575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相 對 人 即債務人 賴思蓉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156,947元,及其中㈠新臺幣5, 394元,自民國113年12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 之5.5計算之利息;㈡新臺幣3,836元,自113年12月23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㈢新臺幣130,343 元,自113年12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5.63 計算之利息;㈣新臺幣15,253元,自113年12月23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8.63計算之利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 用新臺幣500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 ,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支付命令聲請狀繕本)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附記: 一、嗣後遞狀均須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聲請人 請勿庸另行聲請。 三、債務人如有戶籍地以外之其他可為送達之地址,請債權人 應於收受本命令後7日內向本院陳報,以利合法送達本命 令。

2025-02-05

NTDV-114-司促-575-20250205-1

司票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634號 聲 請 人 東元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佳琳 相 對 人 賴思蓉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對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簽發本票內載憑票無 條件支付聲請人新臺幣(下同)陸萬肆仟柒佰伍拾貳元,其中之 參萬柒仟柒佰柒拾貳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柒佰伍拾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簽發如主文所示之本票 ,付款地為本院轄區,未載到期日(視為見票即付),並免 除作成拒絕證書,詎經提示尚有如主文所示之請求金額未獲 清償,為此提出本票一件,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 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 文。 四、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應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 之不變期間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訴。 六、發票人已提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 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蔡松儒                     附註: 一、案件一經確定本院即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庸具 狀聲請。 二、事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5-01-17

PCDV-114-司票-634-20250117-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毀棄損壞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易字第37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謝安東 上列被告因毀棄損害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113 年度偵字第14122 號),就毀損部分,本院認不應以簡易判 決處刑(原簡易案件案號:113 年度嘉簡字第1593號),改依通 常程序審理,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謝安東被訴毀損部分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意旨如附件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所載(其所涉恐嚇部分   由本院另行審結)。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   法第238 條第1 項及第303 條第3 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件被告謝安東因毀棄損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聲請   簡易判決處刑),認被告係犯刑法第354 條之毀損罪,而該   罪,依刑法第357 條前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據告訴人   賴思蓉於民國113 年12月25日具狀撤回其告訴,有撤回告訴   狀1 份在卷可稽(本院於同日收狀,見嘉簡卷第19-21 頁)   ,揆諸前開說明,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 條、第303 條第3 款、第307 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黃天儀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王品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戴睦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2025-01-15

CYDM-114-易-37-20250115-1

司催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公示催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催字第23號 聲 請 人 惠眾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淑雅 上列聲請人請求公示催告事件,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7 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應補正之事項: 一、系爭支票為記名支票,聲請人非發票人或受款人,請釋明取 得票據權利之原因。 二、請提出向銀行購買支票(票號:FM9190510)之收據相關文 件影本以釋明其為票據權利人(如本行支票、申請書代收入 傳票、取款憑條等)。 三、請陳明系爭支票之發票人為何?究為「臺灣中小企業銀行新 店分行」?抑為「本行支票專戶 賴思蓉」?若為前者,請 提出記載正確之掛失申請書正本;若為後者,請更正附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陳登意

2025-01-07

TPDV-114-司催-23-20250107-1

司票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15219號 聲 請 人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源龍 相 對 人 賴思蓉 當事人間聲請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八月十五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交 付聲請人新臺幣陸拾貳萬肆仟參佰陸拾元,其中之新臺幣肆拾捌 萬玖仟零捌拾貳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十六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稱: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2年8月15日簽發 之本票一紙,內載金額新臺幣624,360元,到期日為民國113 年10月15日,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經聲請人向相對人提 示未獲付款,相對人至今尚欠新臺幣489,082元未清償,為 此提出本票一紙,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之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 提出抗告狀,並需繳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應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 之不變期間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 訴。發票人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 定聲請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鳳山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周士翔 附註: 一、案件一經確定本院即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庸具 狀申請。 二、嗣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4-11-28

KSDV-113-司票-15219-20241128-1

司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31496號 聲 請 人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源龍 相 對 人 賴思蓉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 交付聲請人新臺幣壹拾參萬壹仟零肆拾元,其中之新臺幣陸萬伍 仟伍佰貳拾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二十六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1年11月25 日簽發之本票1紙,內載金額新臺幣(下同)131,040元,付 款地在臺北市,利息按年息16%計算,免除作成拒絕證書, 到期日113年9月25日,詎於到期後經提示僅支付其中部分外 ,其餘65,520元未獲付款,為此提出本票1紙,聲請裁定就 上開金額及依約定年息計算之利息准許強制執行等語。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內 ,得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如已提 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 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 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2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陳登意

2024-11-12

TPDV-113-司票-31496-2024111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