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不動產所在地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91-100 筆)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174號 原 告 白石森活休閒農場即黃明瑩 劉憶臻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李如龍律師 被 告 薰衣草森林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村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 有明文。次按因不動產之物權或其分割或經界涉訟者,專屬 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同法第10條第1項復有明文。而 所謂因不動產物權涉訟者,其訴訟標的非僅限於確認物權本 體之存否,本於物權而生之物上請求權亦同屬之。又於原告 就不同之訴訟標的,對於同一被告為同一聲明而提起合併之 訴,其中一訴訟標的為專屬管轄,他訴訟標的屬於兩造合意 管轄時,應審酌民事訴訟法第248條前段規範意旨,於客觀 訴之合併情形原則上側重於便利當事人訴訟之規範目的,另 基於專屬管轄之公益性,有助於裁判之正確及訴訟之進行, 是此類訴訟事件,應本於前開原則,併由專屬管轄法院審理 ,以填補民事訴訟法之規範漏洞,並兼顧兩造之訴訟利益及 節省司法資源之公共利益(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第67號 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主張:原告劉憶臻與被告間就劉憶臻所 有之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除 2樓約22坪之使用空間外之1、2樓建物(下稱系爭建物)訂 有租賃契約(下稱系爭租約),兩造另於112年7月26日、11 3年1月9日簽訂合作協議書及增補協議書。詎被告自113年4 月起未給付租金,經催告未果,依約系爭租約已終止,相關 合作協議書及增補協議書亦一併終止,爰依民法第767條規 定,訴請被告遷讓返還系爭建物及土地,並依系爭租約之約 定請求被告將系爭房屋回復原狀或賠償回復原狀之費用,再 依系爭租約之約定,訴請被告返還所積欠之租金、電費,另 依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 末依債務不履行之規定,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等語。是 原告關於請求遷讓飯還系爭件物及土地部分,既主張以民法 第767條之物上請求權為訴訟標的,屬因不動產物權涉訟, 自應專屬系爭建物及土地所在地法院即臺灣士林地方法院管 轄;又,原告另依據系爭租約、不當得利、債務不履行之法 律關係所為之其餘請求,縱系爭租約條款中已有約定兩造合 意由本院管轄,然揆諸上開說明,仍應併由上開專屬管轄法 院審理,以兼顧兩造訴訟利益並節省司法資源。從而,本件 應專屬臺灣士林地方法院管轄,原告逕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 訴,核有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賴淑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李昱萱

2025-02-12

TPDV-114-重訴-174-20250212-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04號 原 告 顧蕙蓉 被 告 侯秉宏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因不動產之物權或其分割或 經界涉訟者,專屬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 28條第1項及同法第10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所謂因不動產 物權涉訟者,其訴訟標的非僅限於確認物權本體之存否,即 本於物權而生之物上請求權亦屬之(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 字第439號裁定意旨參照)。蓋物上請求權僅為物權之作用 ,與物權本體有不可或分之關係,不可強為割裂,是基於不 動產所有權而生之所有物返還請求權、除去妨害請求權、防 止妨害請求權之訴,係屬「因不動產之物權涉訟」,而專屬 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次按專屬管轄事件與非專屬管轄 事件,如係基於同一原因事實者,不宜割裂由不同法院管轄 ,應併由專屬管轄法院審理,始兼顧兩造之訴訟利益及節省 司法資源之公共利益(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第67號裁定 意旨參照)。 二、本件原告起訴主張被告無權占有原告所有門牌號碼高雄市○ 鎮區○○路000號11樓之6房屋(下稱系爭建物),而依民法第 767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應將系爭建物騰空遷讓返還予原告 ,並請求被告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查原告所有之系 爭建物係坐落於高雄市前鎮區,而原告請求被告返還系爭建 物之法律關係為物上請求權,應認原告此部分之請求專屬不 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另原告本於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 求被告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此部分亦係因被告無權 占有原告所有系爭建物而起,與返還系爭建物之攻擊防禦方 法互相牽連,為求證據調查之便利、兩造間紛爭一併解決並 避免裁判歧異,揆諸前開說明,不宜割裂由不同之法院管轄 ,仍應併由專屬管轄法院即臺灣高雄地方法院管轄。茲原告 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 該管轄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審查庭 法 官 張琬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謝群育

2025-02-12

CTDV-114-補-104-20250212-1

簡抗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返還租賃房屋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簡抗字第1號 抗 告 人 林仲正 相 對 人 余張堂(原姓名:余吉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租賃房屋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 年11月13日本院士林簡易庭所為113年度士簡字第1529號裁定, 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伊依民法第455條規定及兩造間租賃契約, 請求被告將臺北市○○區○○街00號房屋地下室(下稱系爭房屋 )騰空返還予伊,核係屬民事訴訟法第10條第2項所規定之 其他因不動產涉訟者,應得由系爭房屋所在地之法院即本院 管轄,詎原裁定以本院無管轄權,將本件移送臺灣新竹地方 法院,顯有違誤,爰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二、按因不動產之物權或其分割或經界涉訟者,專屬不動產所在 地之法院管轄。其他因不動產涉訟者,得由不動產所在地之 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10條定有明文。所謂「其他因不動 產涉訟」,係指因不動產之物權或其分割或經界以外,與不 動產有關之一切事項涉訟者而言,申言之,凡與不動產有關 之一切事項涉訟,均得由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最高法 院98年度台抗字第155號、86年度台抗字第79號裁定意旨參 照)。又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 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同法第28條第1 項亦有明文,是法院依職權以裁定將訴訟移送他法院管轄者 ,須對於所移送之民事訴訟無管轄權,始足當之。 三、經查,細譯抗告人於原審起訴狀所載事實、理由及所附證據 資料,可徵抗告人係以其出租系爭房屋予相對人之租期屆至 ,依民法第455條規定及兩造間租賃契約法律關係,請求相 對人遷讓系爭房屋及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依上開說 明,本件核屬民事訴訟法第10條第2項所定其他因不動產涉 訟者無訛。又系爭房屋所在地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為本院轄 區,是本院為本件有管轄權之法院,原裁定逕依職權依同法 第28條第1項規定,將本件移送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於法自 有未合。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有理由, 爰由本院廢棄原裁定。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謝佳純                   法 官 蘇怡文                   法 官 劉瓊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劉淑慧

2025-02-11

SLDV-114-簡抗-1-2025021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031號 原 告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被 告 張哲榮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被告住所、不動產所在 地、侵權行為地或其他據以定管轄法院之地,跨連或散在數 法院管轄區域內者,各該法院俱有管轄權;訴訟之全部或一 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 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一條第一項前段、第二十一條 、第二十八條第一項定有明文。又對於同一被告之數宗訴訟 ,除定有專屬管轄者外,得向就其中一訴訟有管轄權之法院 合併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八條前段亦有明定。 二、本件原告起訴主張:㈠兩造於民國一0一年七月二十七日訂立 信用卡契約,約定由被告向原告領用信用卡,被告得在特約 商店簽帳消費,並於當期繳款截止日前項原告全部清償,或 繳付最低應繳金額後,以循環信用方式計付利息,如未繳足 最低應繳金額,視為全部到期,應按約定利率計付遲延利息 ;計至一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止,被告持卡共積欠新臺幣 (下同)十二萬二千零四十七元,及自一一三年十二月二十 三日起至清償日止,其中九萬五千二百八十一元按週年利率 百分之十三‧二五計算,其中二萬六千七百六十六元按週年 利率百分之十五計算之利息,迄未清償;㈡兩造於一一0年十 二月七日訂立借貸契約,約定由被告向原告借款六十萬元, 借款期間自同日起至一一三年十二月六日止,共三十六期、 以一個月為一期,利息按指數型房貸基準利率加碼百分之九 ‧一九計算,依年金法按月平均攤還本息,如有任何一宗債 務不依約清償本金或不依約支付利息、費用、其他應付款項 ,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詎被告僅攤還本息至一一三年十月六 日止,即未依約清償,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尚積欠五萬七千 五百九十二元,及自一一三年十月七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百分之十‧九計算之利息,迄未清償;㈢兩造於一一二 年九月八日二度訂立借貸契約,約定由被告向原告借款一百 二十二萬元,借款期間自同日起至一一七年九月七日止,共 六十期、以一個月為一期,利息按指數型房貸基準利率加碼 百分之九‧一九計算,依年金法按月平均攤還本息,如有任 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或不依約支付利息、費用、其他 應付款項,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詎被告僅攤還本息至一一三 年九月七日止,即未依約清償,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尚積欠 一百零二萬五千九百四十一元,及自一一三年九月八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十‧九計算之利息,迄未清償 ;爰依兩造間信用卡契約、借貸契約請求被告如數清償。 三、經查:被告住所在高雄市○○區○○○路○○○號,有司法院戶役政 連結作業系統查詢單可稽,且與原告起訴狀所載暨兩造締約 時被告檢附之身分證影本所示一致,不在本院管轄區域內, 揆諸首揭法條,本件自應由被告住所地法院即臺灣高雄地方 法院管轄。茲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 職權將本件移送於管轄法院即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四、原告所提出之信用卡約定條款第二十六條係記載:「甲方( 即被告)‧不履行本約定條款致涉訟時,同意以臺灣士林地 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卷第三八頁),已非 約定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至信用貸款契約書第十五條 固記載:「‧‧‧甲方(即被告)不履行本契約致涉訟時,同 意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卷第十 一、二七頁),惟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明定:「當事人得 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關係而生之 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是關於當事人定第 一審管轄法院之合意,非唯限於由一定法律關係而生之訴訟 ,且須以文書證之,而足以證明當事人是項合意之文書,自 以經雙方當事人簽署為前提,否則無異指任一當事人得於訴 訟中片面製作一紙文書,載稱雙方合意以特定法院為第一審 管轄法院,他方即喪失訴訟法上由便利法院管轄之利益,悖 於事理;而遍觀本件原告所提信用貸款契約書,要為原告單 方製作,咸未經被告簽名或蓋章表示同意或確認,自不足以 證明兩造間就信用貸款契約有合意定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 之合意;既無文書足證兩造間有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之 合意,本院並無管轄權。 五、依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一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洪文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王緯騏

2025-02-11

TPDV-114-訴-1031-2025021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707號 原 告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被 告 傅立絜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被告住所、不動產所在 地、侵權行為地或其他據以定管轄法院之地,跨連或散在數 法院管轄區域內者,各該法院俱有管轄權;訴訟之全部或一 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 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一條第一項前段、第二十一條 、第二十八條第一項定有明文。又對於同一被告之數宗訴訟 ,除定有專屬管轄者外,得向就其中一訴訟有管轄權之法院 合併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八條前段亦有明定。 二、本件原告起訴主張:㈠兩造於民國一一0年五月十三日訂立信 用卡契約,約定由被告向原告領用信用卡,被告得在特約商 店簽帳消費,並於當期繳款截止日前項原告全部清償,或繳 付最低應繳金額後,以循環信用方式計付利息,如未繳足最 低應繳金額,視為全部到期,應按約定利率計付遲延利息; 計至一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止,被告持卡共積欠新臺幣(下 同)十萬三千一百六十元,及其中十萬一千八百八十八元自 一一三年十二月十三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十 五計算之利息,迄未清償;㈡兩造於一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訂立借貸契約,約定由被告向原告借款二十萬元,借款期間 自同日起至一一五年十一月十日止,共四十八期、以一個月 為一期,利息按指數型房貸基準利率加碼百分之六‧一九計 算,依年金法按月平均攤還本息,如有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 清償本金或不依約支付利息、費用、其他應付款項,債務視 為全部到期;詎被告僅攤還本息至一一三年九月十三日止, 即未依約清償,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尚積欠十一萬五千三百 一十八元,及自一一三年九月十四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百分之七‧九計算之利息,迄未清償;㈢兩造於一一二年 七月十日二度訂立借貸契約,約定由被告向原告借款三十四 萬元,借款期間自同日起至一一八年七月九日止,共七十二 期、以一個月為一期,利息按指數型房貸基準利率加碼百分 之八‧四二計算,依年金法按月平均攤還本息,如有任何一 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或不依約支付利息、費用、其他應付 款項,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詎被告僅攤還本息至一一三年九 月九日止,即未依約清償,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尚積欠二十 八萬七千九百零三元,及自一一三年九月十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十‧一三計算之利息,迄未清償;爰依 兩造間信用卡契約、借貸契約請求被告如數清償。 三、經查:被告住所在苗栗縣○○鄉○○村○○○○號,有司法院戶役政 連結作業系統查詢單可稽,且與原告起訴狀所載暨兩造締約 時被告檢附之身分證影本所示一致,不在本院管轄區域內, 揆諸首揭法條,本件自應由被告住所地法院即臺灣苗栗地方 法院管轄。茲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 職權將本件移送於管轄法院即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四、原告所提出之信用卡約定條款第二十六條係記載:「甲方( 即被告)‧不履行本約定條款致涉訟時,同意以臺灣士林地 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卷第四十頁),已非 約定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至信用貸款契約書第十五條 固記載:「‧‧‧甲方(即被告)不履行本契約致涉訟時,同 意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卷第十 一、二九頁),惟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明定:「當事人得 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關係而生之 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是關於當事人定第 一審管轄法院之合意,非唯限於由一定法律關係而生之訴訟 ,且須以文書證之,而足以證明當事人是項合意之文書,自 以經雙方當事人簽署為前提,否則無異指任一當事人得於訴 訟中片面製作一紙文書,載稱雙方合意以特定法院為第一審 管轄法院,他方即喪失訴訟法上由便利法院管轄之利益,悖 於事理;而遍觀本件原告所提信用貸款契約書,要為原告單 方製作,咸未經被告簽名或蓋章表示同意或確認,自不足以 證明兩造間就信用貸款契約有合意定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 之合意;既無文書足證兩造間有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之 合意,本院並無管轄權。 五、依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一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洪文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王緯騏

2025-02-11

TPDV-114-訴-707-20250211-1

重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72號 原 告 李媗琳 訴訟代理人 陳健律師 被 告 卓宇豪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因不動產之物權或其分割或經界涉訟者,專屬不動產所在 地之法院管轄。其他因不動產涉訟者,得由不動產所在地之 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10條定有明文。所謂因不動產物權 涉訟者,其訴訟標的非僅限於確認物權本體之存否,即本於 物權而生之物上請求權亦屬之(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第4 39號裁定參照);所指其他因不動產涉訟,係指因不動產之 物權或其分割或經界以外,與不動產有關之一切事項涉訟者 而言(同院104年度台抗字第538號裁定參照)。又專屬管轄 事件與非專屬管轄事件,如係基於同一原因事實者,不宜割 裂由不同法院管轄(同院85年度台上字第296號、87年度台 上字第788號判決參照)。另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 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 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亦有明定。 二、本件原告起訴主張其將門牌號碼南投縣○○鎮○○路000○000巷0 0弄00號及同巷50弄98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出租予被告, 嗣兩造間租賃契約(下稱系爭租約)業經原告終止,惟被告 仍無權占有系爭房屋未予返還,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 455條前段、第179條、第181條規定及系爭租約約定,請求 被告騰空返還系爭房屋,並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積 欠之租金等語。經核就原告主張本於民法第767條第1項規定 請求被告返還系爭房屋部分,係以物上請求權為訴訟標的, 屬民事訴訟法第10條第1項所稱因不動產物權涉訟之事件, 應專屬不動產所在地之臺灣南投地方法院管轄。   至原告另依民法第455條前段、第179條、第181條規定及系 爭租約約定,請求被告返還租賃物、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 得利及欠繳之租金部分,其主張之事實與請求返還系爭房屋 同一,與前述專屬管轄部分之攻擊防禦方法亦互相牽連,屬 因不動產之其他情事而涉訟,依民事訴訟法第10條第2項規 定,亦得由臺灣南投地方法院合併管轄,為避免裁判歧異兼 顧訴訟經濟,不宜割裂由不同法院審理,故原告對被告提起 本件遷讓房屋等訴訟,宜全部由專屬管轄法院即臺灣南投地 方法院審理。從而,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 ,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專屬管轄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簡佩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郭盈呈

2025-02-10

TCDV-114-重訴-72-2025021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撤銷信託行為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822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胡志明市分行 設Suite 0,0,0,0 0th floor, Suite 0-0, 0th floor, MPlaza Saigon Tower, No.00 Le Duan Street, Ben Nghe Ward, District 0, Ho Chi MinhCity, Vietnam 法定代理人 陳清泉 訴訟代理人 李志成律師 被 告 王智弘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慶言 上列當事人間撤銷信託行為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 定有明文。次按共同訴訟之被告數人,其住所不在一法院管 轄區域內者,各該住所地之法院俱有管轄權。但依第4條至 前條規定有共同管轄法院者,由該法院管轄。為同法第20條 所明定。因不動產之物權或其分割或經界涉訟者,專屬不動 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其他因不動產涉訟者,得由不動產所 在地之法院管轄,同法第10條亦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起訴主張被告間就起訴狀附表所載位於臺北市大同 區之不動產(下稱系爭不動產)所為信託債權行為及信託物 權行為,有害於原告之債權等情,依信託法第6條第1項及類 推適用民法第244條第4項規定,請求撤銷被告間就系爭不動 產所為之信託債權行為及信託物權行為,並請求被告將系爭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回復登記予被告王智弘。原告 本件訴訟,核屬不動產物權以外之其他因不動產涉訟,依民 事訴訟法第10條第2項規定,得由系爭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 即臺灣士林地方法院管轄。而被告王智弘住所位於新北市新 莊區、被告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所在地位於 臺北市中山區,有個人基本資料、公司基本資料可稽,非屬 同一法院管轄區域內,依民事訴訟法第20條但書規定,自應 由共同管轄法院即臺灣士林地方法院管轄。原告起訴狀亦未 敘明本院具特別審判籍之情事,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 ,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鄧晴馨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江慧君

2025-02-10

TPDV-114-訴-822-20250210-1

司拍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拍字第57號 聲 請 人 陳玉玫 相 對 人 蘇柏瑞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民法所定抵押權人、質權人、留置權人及依其他法律所定 擔保物權人聲請拍賣擔保物事件,由拍賣物所在地之法院管 轄,非訟事件法第72條定有明文。又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 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 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 項有明文規定。此於非訟事 件亦準用之,非訟事件法第5 條亦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對相對人所有之不動產聲請拍賣,惟查相對人之 不動產所在地係在新北市新店區,此有聲請人提出之建物及 土地登記謄本為證,依前開法條規定,本件自應由臺灣臺北 地方法院管轄,茲聲請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顯係違誤 ,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李思賢

2025-02-10

PCDV-114-司拍-57-20250210-1

司執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4337號 債 權 人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台北市○○區○○路00號5樓    法定代理人 賴進淵  住○○市○○區○○路00號5樓    代 理 人 蒲素芳  住屏東縣○○市○○路000號     債 務 人 陳明雄  住○○市○○區○○街000號12樓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債 務 人 石惠琴  住○○市○○區○○○○街00號9樓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 院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 由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 院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 依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1條、第28條第1項規定 ,債務人住所、不動產所在地、侵權行為地或其他據以定管 轄法院之地,跨連或散在數法院管轄區域內者,各該法院俱 有管轄權;強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 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次按法 院辦理人壽保險契約金錢債權強制執行原則第2點規定,債 權人聲請強制執行壽險契約金錢債權,未具體表明執行標的 債權,並聲請法院調查債務人有關壽險契約之保險人名稱、 保險種類或名稱等事項,即屬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 執行行為地不明,應由債務人之住、居所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 二、經查,債權人聲請查詢債務人2人之勞保投保資料、郵局存 款資料及人身保險資料並請求執行保險契約金錢債權,核屬 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之情形,本件 實應由債務人2人之住所地之法院管轄。惟債務人2人住所地 分別係高雄市鳳山區、高雄市仁武區,本院職權調取債務人 2人之戶籍謄本附卷可參。依上開規定,本件應屬臺灣高雄 地方法院或臺灣橋頭地方法院管轄,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本 院聲請強制執行,顯屬有誤,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魏可欣

2025-02-08

PTDV-114-司執-4337-20250208-1

竹北小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損害賠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竹北小字第323號 原 告 陳○愷 年籍資料詳卷 法定代理人 陳○維 年籍資料詳卷 彭○欣 年籍資料詳卷 被 告 江○軒 年籍資料詳卷 江○品 年籍資料詳卷 兼 共 同 法定代理人 江○輝 年籍資料詳卷 洪○琦 年籍資料詳卷 被 告 陳○涵 年籍資料詳卷 陳○帆 年籍資料詳卷 兼 共 同 法定代理人 陳○詩 年籍資料詳卷 洪○婷 年籍資料詳卷 上四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洪○琦 年籍資料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9日辯論終結 ,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因侵權行為涉訟者,得由行為地之法院管轄;被告住所、 不動產所在地、侵權行為地或其他據以定管轄法院之地,跨 連或散在數法院管轄區域內者,各該法院俱有管轄權;同一 訴訟,數法院有管轄權者,原告得任向其中一法院起訴,民 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第21條、第22條分別定有明文。本 件被告戊○○、丁○○、陳○詩、洪○婷之住所雖均設於苗栗縣竹 南鎮,不在本院管轄區域內。惟原告主張其係在小叮噹科學 股份有限公司所經營之小叮噹科學主題樂園(下稱小叮噹樂 園)遊玩時,其權利受到侵害,即侵權行為地在本院管轄區 域內,是依前開規定,本院自有管轄權,先予敘明。 二、次按宣傳品、出版品、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對 為刑事案件、少年保護事件之當事人或被害人之兒童及少年 ,不得報導或記載其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身分之資訊;行政 機關及司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開之文書,除前項第3款或其 他法律特別規定之情形外,亦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前項兒童及 少年身分之資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第1 項第4款、第2項定有明文。本件行為人為被告乙○○、甲○○、 戊○○、丁○○為未滿18歲之少年及兒童,係少年保護案件之當 事人;被告江○輝、洪○琦、陳○詩、洪○婷分別為渠等之法定 代理人,爰依前開規定,均將其身分資訊予以隱匿,詳細年 籍資料詳如卷附之個人戶籍資料及附件,先予敘明。 三、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查原告起訴原聲明:㈠被告小叮噹 科學股份有限公司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27,430元,及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最後一名被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被告乙○○、甲○○、江○輝、洪○琦應 給付原告127,43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最後一名被告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㈢被告戊○○ 、丁○○、陳○詩、洪○婷應給付原告127,430元,及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最後一名被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㈣前三項各被告為全部或一部清償時,在該清 償範圍內,他被告同免其責;㈣請依職權宣告假執行;㈤訴訟 費用由被告負擔等語;嗣原告於民國113年5月28日與小叮噹 科學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和解,並對小叮噹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之其餘請求拋棄,有調解筆錄在卷可稽(見竹北司簡調卷第1 01-102頁),並變更聲明如後述原告訴之聲明(見本院卷第5 9頁),核其所為與前開規定均無不合,亦應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原告於111年7月20日與法定代理人陳○維、彭○欣 前往小叮噹樂園玩,當日於親子戲水池中有噴泉設施及幫浦 ,起先原告單獨於親子戲水池中玩耍,接著另有3位小朋友 進入戲水區,搶玩原告在玩的噴泉設施,正當陳○維、彭○欣 準備收拾東西離去時,聽到原告大叫並大哭,陳○維、彭○欣 始發現原告右手無名指在冒血(下稱系爭事故),同時聽到 在汲水幫浦操作位置之小朋友說:「夾到他了。」,陳○維 、彭○欣一面聯絡救護車,另有2位家長協助尋找斷指,詎肇 事之兒童及其家長竟跑離現場,原告因此受有「右手無名指 遠端指截肢,併甲床撕裂,指尖粉碎性骨折」之傷害,另醫 師囑言有「回接之遠端指尖呈觸、壓、溫、痛覺喪失」之傷 害(下稱系爭傷害),經陸續回診治療後,原告右手指雖未形 成重傷之結果,仍缺少指尖一小段手指。惟原告於系爭事故 發生時僅係2歲8個月大之幼童,事發後出現睡眠不安穩,行 為退化等創傷壓力症候群及急性壓力症狀,須持續追蹤治療 ,此身心俱創之結果,與3位小朋友操作汲水幫浦不慎壓碎 原告無名指指端有關,為此,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85條及 第187條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 (一)被告乙○○、甲○○、江○輝、洪○琦、戊○○、丁○○、陳○詩、洪○ 婷應連帶給付原告63,715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最後一位 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請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乙○○、甲○○、江○輝、洪○琦、戊○○、丁○○、陳○詩、洪○ 婷均以: (一)原告固主張其右手無名指受有系爭傷害,但當日原告究竟遭 何人以如何不法作為與其受有上開傷害結果之發生間有無因 果關係等情均未見有具體敘明,僅空言指稱有3名小朋友跑 進戲水區奔跑並搶玩原告在玩的噴泉設施(被告否認之),事 實上,被告洪○婷與胞妹洪○琦、母親等3人帶著子女戊○○(10 歲)、丁○○(8歲)、陳○安(3歲)、乙○○(8歲)、甲○○(7歲)及江 ○樂(1歲)等6名孩童於事發當日前往小叮噹科學主題遊樂區 戲水遊玩,而被告洪○婷、洪○琦、母親均全程照看6名孩童 ,洪○婷亦親身教導4名孩童如何使用該汲水幫浦,並明確告 知一次僅能有1人操作使用等語,並無共同按壓汲水幫浦之 情。被告一行人準備收拾東西離去時,獲悉原告受傷流血, 被告洪○婷本欲提供協助,卻見原告身邊已圍繞多人幫忙而 作罷,且當被告一行人離去時,戲水池周圍已不見其他人, 原告法定代理人卻稱被告等人肇事逃逸云云,絕非事實。據 被告洪○婷詢問戊○○、丁○○等2人關於原告受傷之情形,得知 戊○○、陳○安斯時並不在原告受傷之戲水區域,而係與其他 孩子在噴水瀑布區域玩耍,故對原告受傷之情毫無所悉。丁 ○○雖有在事發之戲水池中游玩並見原告於受傷前在該戲水池 中之汲水幫浦至噴泉間來回移動,惟原告受傷當下,其早已 操作汲水幫浦完成並於聽見原告哭聲後回頭看,但並未目睹 原告受傷之經過等語。然原告法定代理人竟未經同意且在事 情尚未查明前,竟將被告家人照片公開於網路上,並逕指被 告等人肇事逃逸云云,迫使被告及其家人均遭受網路流言攻 擊,業已造成被告及家人莫大心理壓力。原告另主張其法定 代理人上前查看原告傷勢之當下聽到站在汲水幫浦操作位置 之小朋友說夾到他了云云,倘若此情為真,而該名小朋友係 基於何緣故口出此言?係因操作不慎夾傷原告或其目睹事發 經過?甚且該名孩童性別穿著等均未見原告具體說明,自難 單憑原告之陳述,遽認其已盡舉證之責,而為不利被告之認 定。 (二)退步言之,鈞院如認被告操作汲水幫浦不慎與原告之受傷間 具有相當因果關係而應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者(假設語 ,被告否認之),原告因系爭傷害分別支出住院醫療費1,330 元、停車費330元、醫材費295元、回診交通費3,340元、回 診掛號費/醫療費3,740元、回診停車費360元、托嬰保母費2 ,000元等支出,是否屬於系爭事故支出之必要費用?均未具 體敘明,且其中托嬰保母費2,000元係為照顧原告胞妹,但 原告當時年僅2歲餘尚無照護其妹之法定扶養義務,原告亦 未提出確有此部分之損失及其支出之必要關聯性,是此部分 之請求於法無據不應准許。原告另請求精神慰撫金之部分, 被告及家人均不認識原告,原告受有系爭傷害如認係因被告 所為亦非故意為之,係因一時疏忽不慎造成其受傷。原告所 受之傷害程度亦非屬無法治療或難治之程度,且原告之所以 受傷容係因其接觸該汲水幫浦時,已有他人正在使用而伸手 遭機身夾傷手指等情,故衡酌上情以觀,自不得將責任完全 苛責於被告始符公平允當,是原告請求精神慰撫金120,000 元顯有過高之嫌。 (三)又陳○維、彭○欣為原告父母,原告於系爭事故發生時年僅2 歲餘,陳○維、彭○欣自有保護原告人身安全之義務,應將原 告置於其視線或控制力所及之範圍,始屬善盡保護之責,又 小叮噹科學遊樂園內之遊樂設施並非全然不具危險性,尤其 兒童對危險警覺性較低,常有非以正常使用遊樂器材之方式 嬉戲而致生危險,家長對此亦應有所認識,觀之原告於起訴 狀內自陳「正準備收拾東西離去之同時,聽到原告大叫並大 哭,法定代理人陳○維趕緊過去抱原告」等語,可見原告父 母斯時未陪同看顧原告於系爭戲水池遊玩,及時防止原告伸 手觸及他人正在操作之汲水幫浦,再參以臺灣新竹地方檢察 署112年度調院偵字第53、54號不起訴處分書記載:「…經本 署檢察官於112年4月11日履勘現場時發現,樂園內四處均設 有各種警告標語,親水區內亦有『需家長陪同』之標語,…況 告訴人時事故發生時僅2歲之幼童,參以111年9月14日告訴 意旨復稱:『起先只有告訴人一人玩耍,接著有三個小朋友 跑過來進入戲水區,在戲水區跑來跑去,並搶玩告訴人玩之 噴泉設施,場面有點混亂』等語,是告訴意旨既認告訴人旁 之3位小朋友係危險源,則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利保障法 第51條規定,易發生危險或傷害之環境不能令兒童獨處,其 身旁24小時本該有其父母或監護人照顧之,依一般常情,告 訴人當不可能獨自出現於其他人正在操作之汲水幫浦旁,而 容認危險之發生。」等語,更形益證原告父母未善盡保護原 告之責而有過失,故應類推適用民法第217條規定,視同原 告過失,適用過失相抵法則,酌減或免除被告賠償之責。 (四)本件原告既無證據證明被告有何侵害原告權利之行為,則原 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如訴之聲明 所載之金額及利息,要屬無據且無理由等語,資為抗辯。答 辯聲明: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2、訴訟費用 由原告負擔。3、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 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 (一)原告主張其於111年7月20日至小叮噹樂園遊玩,並於親子戲 水池幫浦區受有系爭傷害之事實,業據原告提出小叮噹樂園 門票影本、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診斷證明書、現場汲 水幫浦照片為證,並經本院調取相關少年保護事件調查審理 卷宗在卷可參,且為被告所不爭執,上開部分事實堪以認定 。 (二)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定有明文;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 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 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 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高 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1697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因故意或 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民法第18 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又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 侵權行為之成立,須行為人因故意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 亦即行為人須具備歸責性、違法性,並不法行為與損害間有 因果關係,始能成立,且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人 ,對於侵權行為之成立要件應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00年度 台上字第1903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經查,原告雖主張其於親子戲水區遊玩時,有3位小朋友進 入戲水區搶玩噴泉設施,並因操作汲水幫浦不慎夾到原告手 指,致原告受有系爭傷害等語。惟原告之父陳○維於警詢及 本院言詞辯論時皆稱並未實際目睹原告受傷之過程,此有上 開少年案件卷宗內警詢筆錄及本院言詞辯論筆錄在卷可稽; 又本院傳喚當時在場證人丙○○及己○○,證人丙○○證稱:(法 官問:是否有看到本件事故的發生情形?)當時我和證人己○ ○要帶小孩到別的地方去逛,當時我們是已經玩完,小孩已 經換完衣服準備要離開。因為小孩走比較慢,我要走的時候 記得還剩下原告一家的小孩和另外3個小孩,總共4個小孩, 我經過的時候突然聽到小孩大哭,我因為好奇轉頭看,就發 現小孩手指流血,而且很嚴重…(法官問:小孩如何受傷妳有 無看到?)我沒有看到等語;證人己○○證稱:(法官問:有無 看到本件事故發生情形?)當天本來只有我們家的小孩和原 告在幫浦區玩,後來被告的小孩有3個男生出現,我的小孩 已經小學四年級,她認為有點無聊,所以我們決定要離開, 我們在擦頭髮時有聽到原告要和被告的3個小孩一起壓幫浦 ,但被告的3個小孩其中1個說因為原告太小,不能壓幫浦把 手,所以叫原告到幫浦的前面,也就是幫浦的主桿,沒多久 就聽到原告尖叫哭的聲音。(法官問:妳有無看到原告的手 指是如何怎麼受傷嗎?)我只有聽到3個小孩其中1個說原告 太小不能壓把手,叫原告去扶幫浦主桿的部分,但壓到的當 下我沒有看到等語,是以本件無人目睹原告究係如何受傷、 是否有何人造成原告受傷以及其過程;又本件小叮噹樂園戲 水區現場並未設置相關監視器,亦無從藉由監視錄影畫面釐 清系爭事故發生之經過,是原告主張係因被告方3個小朋友 操作汲水幫浦不慎輾壓原告手指,致原告受有系爭傷害,尚 無相關證據足以支持其主張。 (四)次查,證人丙○○雖證稱:我要走的時候繞著水池周圍經過時 ,有聽到3個年紀大一點的小孩和年紀小的小孩(即原告) 說他年紀太小不能壓這個,後來我記得3個年紀大一點的小 孩有叫原告到幫浦出水的地方站,3個年紀大一點的小孩則 是站在幫浦壓水的地方,3個年紀大一點的小孩有1位和原告 說「你可以扶這邊」,但我不知道他說的扶這邊是哪邊…(法 官問:妳聽到原告哭聲轉頭看到他流血,這時候妳有無看到 這3個年紀大一點的小孩站在哪裡?)幫浦把手往後大概2步 的距離等語;證人己○○亦證稱:(法官問:妳有無看到原告 的手指是如何怎麼受傷嗎?)我只有聽到3個小孩其中1個說 原告太小不能壓把手,叫原告去扶幫浦主桿的部分,但壓到 的當下我沒有看到。(法官問:有無看到原告哭的時候這3個 小孩站在哪裡?)都站在幫浦的把手附近等語,然上開證詞 僅能證明原告受傷前與被告方3名孩童一同在汲水幫浦旁對 話,以及原告受傷後被告方之3名孩童位處汲水幫浦附近, 然事故發生當下,究竟係何人操作汲水幫浦,究竟係一人或 多人操作汲水幫浦,操作者及旁觀者各自有無違反使用汲水 幫浦之規則等等詳細事故發生過程,仍無從據上開證詞而得 到釐清。 (五)再查,原告之父陳○維雖稱:有聽到其中一位小朋友說「夾 到他了」等語,惟此部分內容為被告否認,證人丙○○與己○○ 亦未證述有聽到上開言論;且被告方之家庭一共攜有6名未 成年子女至上開親子戲水池,扣除其中1位1歲幼童並無能力 下水遊玩外,仍有5名孩童於戲水區現場,原告並未舉證其 所主張之3名小朋友究係被告方5名孩童中之何人,又係何人 說出「夾到他了」,而原告與證人對在場3名孩童之衣著、 年紀描述亦有些許差異,本院實難據以判定原告所稱之3名 孩童究竟為何人,更遑論認定3名孩童中之何人應負侵權行 為責任,是故原告主張被告8人皆需負擔共同侵權行為之連 帶損害賠償責任,並未盡其舉證責任,其請求尚難准許。 四、綜上所述,依原告所舉證據,無法使本院形成被告就本起事 故有故意或過失而應負共同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之心證, 原告本件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而原告之請求既應駁回 ,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附麗,亦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經審核 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一一論列,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竹北簡易庭 法 官 高上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且須於判決 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記載上訴理由(須按他造當事 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 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陳筱筑

2025-02-07

CPEV-113-竹北小-323-202502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