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裁判費用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01-110 筆)

小上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給付代墊款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5號 上 訴 人 社團法人臺灣58金融仕家協會 法定代理人 林仁豐 被上訴人 豐德宮 法定代理人 吳明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代墊款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 2月23日本院斗六簡易庭113年度六小字第192號第一審判決提起 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2,25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 ,不得為之;又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 項: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㈡依訴訟資料可認 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 第2項、第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所謂判決違背法令,依 同法第468條規定,係指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而言 ,而有同法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列情形之一者,為判決 當然違背法令。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民事訴訟法第468 條規定,以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 當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指摘,並揭 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 該法則之旨趣,倘為司法院解釋或最高法院之判例,則應揭 示該判解之字號或其內容,如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款至 第5款所列情形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 條款之事實,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此項方法表明者,即難 認為已對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其 上訴自難認為合法(最高法院71年度台上字第314號判決意 旨參照)。而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第469 條第6款之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之當然違背法令於小額 事件之上訴程序並不準用,是於小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 並不包含認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 實或證據疏於調查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故如上 訴人就小額事件之判決提起上訴,其訴狀僅以原審認定事實 、取捨證據不當為由,泛指原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並 未具體指出原審判決因而有何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之情形 ,其上訴即非合法。次按,上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且於 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亦準用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 2第1項規定自明。 二、上訴意旨略以:上訴人於原審聲明與舉證,被上訴人豐德宮 之主委吳明勳先生於民國112年間與上訴人多次協調之主旨 ,乃在於表達欲調整場地使用方式,從無償借用改為租賃收 費,以及場地收費計算方式之協商,未曾提及欲收取長青食 堂使用期間之水電費用。原審對上揭有利於上訴人之主張及 事證資料恝置不論,所斟酌調查證據之結果,其內容如何, 與應證事實之關聯如何,以及取捨之原因如何,均未記明於 判決,遽認兩造不爭執被上訴人於112年3月15日告知上訴人 應支付電費,為上訴人不利之認定,自有悖於論理、經驗及 證據法則,亦有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6款判決不備理由或理 由矛盾之違誤。且原審認上訴人舉證於長青食堂成立前,與 被上訴人雙方合意達成被上訴人無償出借場地予上訴人,辦 理長青食堂服務,水電費由上訴人隨喜樂捐之協議可信,協 議內容應屬民法第464條使用借貸關係,原審核為贈與亦有 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6款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之違誤等 語。並聲明:㈠原判決命上訴人給付5,387元之部分廢棄。㈡ 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於第一審之訴駁回。 三、按取捨證據、認定事實屬於事實審法院之職權,若其取證、 認事並不違背法令及經驗法則、論理法則或證據法則,即不 許任意指摘其採證或認定不當,以為上訴理由。法院為判決 時,應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依自由心證判斷 事實之真偽,但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法院依自由心證判 斷事實之真偽,不得違背論理及經驗法則,民事訴訟法第22 2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而所謂經驗法則,係指由 社會生活累積的經驗歸納所得之法則而言,凡日常生活所得 之通常經驗及基於專門知識所得之特別經驗均屬之。另所謂 論理法則,係指依立法意旨或法規社會機能就法律事實所為 價值判斷之法則。經查,上訴人固以上訴意旨所述內容,指 摘原審判決所為認定違反證據法則、論理法則及經驗法則云 云,惟查,上訴人之上開主張,無非係就原判決對於112年 間與兩造間多次協調之主旨,是否與電費有關,及兩造不爭 執豐德宮於112年3月15日告知上訴人應支付電費,遽為上訴 人不利之認定是否有當,加以指摘,並空言泛稱原判決違反 論理法則、經驗法則及證據法則云云,惟於小額事件中所謂 違背法令,並不包含認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 人提出之事實或證據疏於調查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 形,是上訴意旨所指之事由並非屬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中所 謂違背法令之情形,自不能據以為小額程序之上訴理由。揆 諸前揭說明,其上訴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四、末按於小額訴訟之上訴程序,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 確定其費用額,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第1項、第436條之3 2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上訴人之上訴既經駁回,則第二審裁 判費用新臺幣2,250元,應由上訴人負擔,爰併為裁定如主 文第2項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 第1項、第2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95條第1項、第78條 、第436條之19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秋如                    法 官 李承桓                    法 官 黃偉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曾百慶

2025-03-25

ULDV-114-小上-5-20250325-1

家補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補繳裁判費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補字第45號 原 告 曾玉昂 上列原告與被告詹淵竣間請求夫妻剩餘財產分配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一、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7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 (下同)6,500元,逾期未繳納,即駁回其訴之聲明: ㈠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原告請求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屬財產權訴訟,而原告主張被告應給付原告600,000元,則此部分訴訟標的金額應核定為60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用6,500元。 ㈡茲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 規定,限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7日內補繳,逾期不繳 ,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立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得抗告,須於裁定送達 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 餘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洪正昌

2025-03-25

NTDV-114-家補-45-20250325-1

附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4年度附民字第314號 原 告 侯文涵 被 告 蔣崇儀 上列被告因洗錢防制法案件(本院114年度金易字第10號),經原 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4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萬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二月十一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因積欠債務而有資金需求,於民國113 年3月間某日時於網路上尋得貸款公司,使用通訊軟體LINE 與該公司連繫後,由該公司真實姓名年籍不詳通訊軟體LINE暱 稱「李翰祥」、「謝錦城」與被告聯絡,並向被告表示要製 造金流以美化銀行帳戶,要求被告提供金融機構帳號,並依 其指示將匯入原告帳戶之款項提領後再轉交「謝錦城」指定 之人;被告遂以通訊軟體LINE拍照存摺封面上傳予「李翰祥 」、「謝錦城」之方式,提供其所申設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系爭帳戶)帳號予「李翰祥」 、「謝錦城」及所屬詐欺集團使用,嗣並依「謝錦城」指示 ,將原告受詐欺集團成員所騙而於113年3月19日下午1時24 分許現金存入系爭帳戶之新臺幣(下同)3萬元款項提領後交 付與「謝錦城」指定之人,而無正當理由,提供合計3個以 上之金融機構帳號予他人使用。為此,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 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3萬元 ,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我提供系爭帳戶帳號是為了要貸款,「李翰祥」 、「謝錦城」說要製造金流、美化帳戶,他們將公司的錢匯 到系爭帳戶,我再領出來還他們,我也是受騙之被害人等語 ,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就刑事訴訟所調查之證據,視為就附帶民事訴訟亦經調查 ;附帶民事訴訟之判決,應以刑事訴訟判決所認定之事實為 據,刑事訴訟法第499條第1項、第500條分別定有明文。經 查,本件原告主張被告提供系爭帳戶帳號予詐欺集團成員後 ,該詐欺集團成員詐騙原告,原告因而陷於錯誤而交付上開 3萬元款項乙節,業據本院以114年度金易字第10號刑事判決 認定在案(取捨證據、認定事實等詳如該案刑事判決所示) ,有該判決在卷可佐,揆諸前開說明,自應以上開刑事判決 認定被告確有上開所述行為事實無疑。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違反 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但能證 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 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民法第184條、第185條第1項 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次按任何人不得將自己或他人向金融機 構申請開立之帳戶交付、提供予他人使用。但符合一般商業 、金融交易習慣,或基於親友間信賴關係或其他正當理由者 ,不在此限,洗錢防制法第22條第1項亦有明文。上開規定 旨在規範任何人無正當理由不得將金融機構帳戶提供予他人 使用,而成為犯罪集團的人頭帳戶,使被害人難以追償。是 上開規定,除具穩定金融秩序,促進金流透明之公益目的外 ,亦同時保障被害人權益,自屬民法第184條第2項所定保護 他人之法律。又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對於被害 人所受損害,所以應負連帶賠償責任,係因數人之行為共同 構成違法行為之原因或條件,因而發生同一損害,具有行為 關連共同性之故。民事上之共同侵權行為,並不以共同侵權 行為人在主觀上有犯意聯絡為必要,如在客觀上數人之不法 行為,均為其所生損害之共同原因,即所謂行為關連共同, 已足以成立共同侵權行為(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139號民 事判決意旨參照)。  ㈢經查,被告無正當理由提供系爭帳戶帳號予詐欺集團成員使 用,核屬違反洗錢防制法第22條第1項規定,且被告之上開 行為與原告受詐欺所受3萬元損害間,亦有相當因果關係, 是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其受騙而現金 存入之3萬元,自屬有據。  ㈣被告雖辯稱其也是被害人等語,惟被告確有交付所有系爭帳 戶帳號予他人,並依指示提領款項,而違反洗錢防制法第22 條第1項規定之情形,且衡諸常情,近一、二十年來,詐欺 集團氾濫橫行,提供銀行帳戶帳號予不認識之人,易遭詐欺 集團作為人頭帳戶詐欺取財工具之用,業經報章、媒體、網 路及政府多年來不遺餘力報導及宣導,已為一般人均公知之 事實,況近年來詐騙人士利用人頭帳戶實行詐欺取財之犯罪 案件層出不窮,業經平面或電子媒體披載、報導,政府亦一 再多方宣導反詐騙政策,提醒一般民眾,是一般身心健全之 成年人,應可合理判斷輕易將自己申設之金融帳戶重要個人 資料,交付毫無親誼關係之陌生人,恐成為協助他人犯罪之 工具,被告自不得推諉為不知,而被告自陳其學歷為高職畢 業,且前有貸款經驗等語(見金易字卷第141頁),衡以被告 於行為時已逾42歲,足認其心智已然成熟,有相當工作、貸 款經驗,受有良好教育,卻在急欲尋找貸款繳納費用之情形 下,罔顧可能存在之相關風險,率然將3個帳戶交付他人使 用,顯與一般具有相當知識經驗且勤勉負責之人在相同情況 下應能預見及防止損害發生之行為有悖,欠缺謹慎理性之人 應有之注意程度,縱認被告並無詐欺取財、洗錢,或幫助詐 欺取財、幫助洗錢之故意,亦難謂無過失,依民法第184條 第2項但書之反面解釋,被告仍負損害賠償責任,自應視為 原告所受上開損失之共同侵權行為人。是被告所為前揭抗辯 ,並無可採。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3萬 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4年2月 11日(送達證書見本院卷第19頁)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判決所命給付之金額未逾50萬元,依刑事訴訟法第491條 第10款準用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規定,應依職權 為假執行之宣告;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僅係 促使本院職權之發動,並無准駁之必要。 六、本件為判決基礎之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 舉證,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七、本件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依刑事訴訟法第505條第2項之規 定,免納裁判費用,且訴訟程序中,兩造並無其他訴訟費用 之支出,爰不諭知訴訟費用之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潘明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余玫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2025-03-24

TNDM-114-附民-314-20250324-1

司他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勞動事件)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他字第21號 被 告 冠銓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福全 上列被告與原告謝慧君等間請求給付資遣費等事件,本院依職權 確定訴訟費用額,裁定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向本院繳納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臺幣6,350元,及自本 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勞工 或工會起訴或上訴,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勞動事件法第 12條第1 項定有明文。次按依第一項或其他法律規定暫免徵 收之裁判費,第一審法院應於該事件確定後,依職權裁定向 負擔訴訟費用之一造徵收之。復為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2第 3 項之規定。又按法院依聲請及其他裁判確定之訴訟費用額 ,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規定,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 ,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次按法院於核定訴訟標的價 額時,應以原告起訴請求法院裁判之聲明範圍為準;如原告 起訴聲明已有一部撤回、變更、擴張或減縮等情形後,法院 始為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者,即應祇以核定時尚繫屬於法院 之原告請求判決範圍為準,據以計算訴訟標的之價額,徵收 裁判費用(最高法院97年度台抗字第613 號民事裁定意旨參 照)。 二、本件係原告對被告提起請求資遣費等事件,因原告請求屬勞 動事件法第12條第1項之事件,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上 開事件經本院113年度勞訴字第112號判決確定,並諭知訴訟 費用由被告負擔。是原告暫免繳納之第一審訴訟費用即應由 被告負擔,揆諸前揭之規定,本院自應依職權裁定訴訟費用 額,並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被告徵收。 三、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事件卷宗審核,原告謝慧君、馬心民 、簡翌亘、曾承瀚減縮聲明為167,986元、381,528元、288, 811元、62,000元,核屬訴之聲明減縮,揆諸前揭說明,本 件訴訟標的金額為167,986元、381,528元、288,811元、62, 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9,910元,又扣除原告已繳納裁判 費3,560元,從而,被告應向本院繳納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6 ,350元【計算式:9,910-3,560=6,350】,並依首揭規定, 於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法定利率即年息 5%計算之利息,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3-24

TYDV-114-司他-21-20250324-1

司家他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他字第17號 受 裁定人 即 被告 乙○○ 代 理 人 李典穎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受裁定人即被告乙○○與原告孫美琴間請求離婚等事件,因裁 判確定而終結,應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受裁定人即被告乙○○應向本院繳納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臺幣4, 000元,及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 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家事事件法就費用之徵收及負擔等項並無規定,其中家事 訴訟事件,固得準用民事訴訟法關於訴訟救助之規定,惟家 事非訟事件,僅於該法第97條規定準用非訟事件法,而非訟 事件法對訴訟救助則漏未規範,自應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第 107條以下有關訴訟救助之規定(最高法院101年度第7次民事 庭會議決議參照)。次按經准予訴訟救助者,於終局判決確 定或訴訟不經裁判而終結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職權以裁 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之;依 第一項及其他裁判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 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 前段、第91條第3項規定甚明。 二、復按非因財產權而起訴者,徵收裁判費新臺幣3,000元;家 事訴訟事件,除本法另有規定者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第77條之14第1項及家事事件法 第51條定有明文。末按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 1,000元;因非財產權關係而為聲請,並為財產上之請求者 ,關於財產上之請求,不另徵收費用;家事非訟事件,除法 律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之規定;家事非訟事件應準 用非訟事件法之規定繳納裁判費,非訟事件法14條、家事事 件法第97條、家事事件審理細則第41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又法院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時,應以原告起訴請求法院裁 判之聲明範圍為準;如原告起訴聲明已有一部撤回、變更、 擴張或減縮等情形後,法院始為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者,即 應祇以核定時尚繫屬於法院之原告請求判決範圍為準,據以 計算訴訟標的之價額,徵收裁判費用(最高法院95年度台抗 字第689號裁定、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0年法律座談會 民事類提案第42號審查意見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本件原告甲○○與被告乙○○間請求離婚等事件,前由原告聲 請訴訟救助,經本院以113年度家救字第49號裁定准予訴 訟救助在案,而暫免繳納訴訟費用。嗣本案經本院113年 度婚字第150號於民國113年10月31日裁判,並諭知「訴訟 費用由被告負擔」,全案於113年12月2日確定等情,業經 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卷宗核閱屬實,堪予認定,是本院應 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㈡而本件原告原訴之聲明略以:1.准原告與被告離婚;2.兩 造所生未成年子女孫采童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由原告單 獨任之;3.被告應自前項裁判確定之日起,至未成年子女 孫采童成年前一日止,按月於每月10日前給付原告關於未 成年子女孫采童之扶養費新台幣8,000元。如遲誤一期履 行,其後之十期視為已到期。嗣原告於113年10月17日當 庭撤回聲明3,是本件為原告聲明一部撤回後,法院始為 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情形,依首揭說明,本院應以核定時 尚繫屬於法院之聲明範圍據以計算訴訟標的之價額,徵收 裁判費用。   ㈢又本件離婚等事件係原告合併請求離婚、酌定未成年子女 權利義務行使負擔。關於離婚部分,核屬訴訟上非財產之 請求,應徵收裁判費3,000元;至於酌定未成年子女權利 義務行使負擔部分,屬因非財產權關係之聲請,應徵收聲 請費1,000元。是依首揭規定,本件原告請求離婚等事件 應徵收之裁判費用為4,000元(計算式: 3,000元+1,000 元=4,000元)。從而,本件原告因訴訟救助暫免之裁判費 用即確定為4,000元,經本院113年度婚字第150號判決諭 知應由被告負擔,爰依職權裁定確定受裁定人即被告乙○○ 應向本院繳納之訴訟費用額為4,000元,並應加給自本裁 定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法定利率即年息百分之5計算 之利息,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曾美慈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2025-03-24

TYDV-114-司家他-17-20250324-1

司他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勞動事件)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他字第20號 被 告 技準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月香 上列被告與原告陳冠瑋等間請求給付資遣費等事件,本院依職權 確定訴訟費用額,裁定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向本院繳納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臺幣3,820元,及自本 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勞工 或工會起訴或上訴,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勞動事件法第 12條第1 項定有明文。次按依第一項或其他法律規定暫免徵 收之裁判費,第一審法院應於該事件確定後,依職權裁定向 負擔訴訟費用之一造徵收之。復為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2第 3 項之規定。又按法院依聲請及其他裁判確定之訴訟費用額 ,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規定,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 ,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次按法院於核定訴訟標的價 額時,應以原告起訴請求法院裁判之聲明範圍為準;如原告 起訴聲明已有一部撤回、變更、擴張或減縮等情形後,法院 始為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者,即應祇以核定時尚繫屬於法院 之原告請求判決範圍為準,據以計算訴訟標的之價額,徵收 裁判費用(最高法院97年度台抗字第613 號民事裁定意旨參 照)。 二、本件係原告對被告提起請求資遣費等事件,因原告請求屬勞 動事件法第12條第1項之事件,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上 開事件經本院113年度勞訴字第98號判決確定,並諭知訴訟 費用由被告負擔。是原告暫免繳納之第一審訴訟費用即應由 被告負擔,揆諸前揭之規定,本院自應依職權裁定訴訟費用 額,並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被告徵收。 三、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事件卷宗審核,原告陳冠瑋訴之聲明 為新臺幣(下同)291,549元、原告黃暄茵減縮聲明為231,5 21元,核屬訴之聲明減縮,揆諸前揭說明,本件訴訟標的金 額為291,549元、231,521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5,730元, 又扣除原告已繳納裁判費1,910元,從而,被告應向本院繳 納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3,820元【計算式:5,730-1,910=3,8 20】,並依首揭規定,於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加給按法定利率即年息5%計算之利息,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3-24

TYDV-114-司他-20-20250324-1

司家補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補字第60號 聲 明 人 吳麗雪 一、上列聲明人聲明對被繼承人吳金城拋棄繼承事件,聲明人聲 請未據繳納裁判費用。查本件係因非財產權關係而為聲請, 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臺灣高 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 準第五條之規定,應徵收費用為原定徵收費用數額,加徵十 分之五,故為新臺幣1,500元。茲依非訟事件法第25條本文 、第26條第1 項之規定,限聲明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之日起 7 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二、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家事庭 司法事務官 陳俊宏

2025-03-24

PTDV-114-司家補-60-20250324-1

司家補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補字第58號 聲 明 人 林炳輝 林京翰 莊森翔 林芮呈 莊秋鳳 莊秋香 莊雅竹 莊秋蘭 机戴秀音 一、上列聲明人聲明對被繼承人莊謹恩拋棄繼承事件,聲明人聲 請未據繳納裁判費用。查本件係因非財產權關係而為聲請, 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臺灣高 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 準第五條之規定,應徵收費用為原定徵收費用數額,加徵十 分之五,故為新臺幣1,500元。茲依非訟事件法第25條本文 、第26條第1 項之規定,限聲明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之日起 7 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二、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家事庭 司法事務官 陳俊宏

2025-03-24

PTDV-114-司家補-58-20250324-1

司家補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補字第62號 聲 明 人 許書銓 一、上列聲明人聲明對被繼承人許江幸拋棄繼承事件,聲明人聲 請未據繳納裁判費用。查本件係因非財產權關係而為聲請, 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臺灣高 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 準第五條之規定,應徵收費用為原定徵收費用數額,加徵十 分之五,故為新臺幣1,500元。茲依非訟事件法第25條本文 、第26條第1 項之規定,限聲明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之日起 7 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二、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家事庭 司法事務官 陳俊宏

2025-03-24

PTDV-114-司家補-62-20250324-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金字第86號 上 訴 人 張雲珍 石孫玉琴 許町子 陳明琴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黃秀鑾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等事件,上訴 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21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未據 繳納上訴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如附表,應徵收第一審裁 判費用新臺幣(下同)3萬1896元,扣除已繳納3萬700元,尚應 繳納1196元,及應徵第二審裁判費5萬8452元,合計5萬9648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之規定,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 5日內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劉承翰 法 官 林 萱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黃泰能 附表(幣別:新臺幣): 編號 上訴人 訴訟標的金額 第一審 裁判費 上訴訴訟 標的金額 第二審 裁判費 1 張雲珍 164萬元 1萬7236元 164萬元 3萬1032元 2 石孫玉琴 19萬元 1990元 19萬元 4005元 3 許町子 70萬元 7600元 70萬元 1萬3950元 4 陳明琴 47萬元 5070元 47萬元 9465元 3萬1896元 5萬8452元

2025-03-24

TCDV-112-金-86-20250324-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