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許家偉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01-110 筆)

附民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附民字第42號 原 告 古彤愉 被 告 蕭國宏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113年度易字第1096號),經原告提起請 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 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之規定,將本件附帶 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余仕明 法 官 胡佩芬 法 官 許家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魏嘉信

2025-02-13

CHDM-114-附民-42-20250213-1

簡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173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謝明謀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竊盜案件,不服本院中華民國113年10月4日 113年度簡字第1919號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起訴案號:113年度 偵字第8166號),提起上訴,本院管轄第二審之合議庭判決如下 :   主 文 原判決關於量刑及沒收部分撤銷。 上開撤銷部分,謝明謀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審理範圍:   經查,上訴人即被告謝明謀於本院審理時明示僅對原判決之 量刑及沒收部分上訴,依刑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規定,本 院審理範圍僅限於原判決關於量刑及沒收部分。  二、被告上訴意旨略以:我已與被害人達成調解,並賠償完畢, 原審量刑過重及諭知沒收不當,請將原判決撤銷等語。 三、撤銷原判決(關於量刑及沒收部分)及量刑之理由: (一)原審以被告竊盜犯行事證明確,乃就科刑部分,量處被告有 期徒刑4月,固非無見;惟被告上訴後已賠償告訴人新臺幣( 下同)2萬,有郵政跨行匯款申請書在卷可佐,被告犯罪所生 損害已獲減輕,參以被告所犯竊盜罪所保護之法益為財產法 益,被害人之損害是否獲得彌補,當屬重要量刑因素,是本 案量刑基礎有以上之變更,原審未及審酌,容有未恰,故被 告以其與被害人達成調解,並賠償完畢,請求法院從輕量刑 等語提起上訴,為有理由,應由本院將量刑部分予以撤銷如 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雖竊得魚池吊臂基座鐵支架2支(被害人10多年前以2萬 餘元購得),但事後已賠償被害人2萬元,已如前述,等同已 將犯罪所得合法發還被害人之情形,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 規定,不予宣告沒收及追徵,原審未及考量上情,仍就被告 犯罪所得諭知沒收,同有未當,此部分之上訴亦有理由,自 應撤銷原審判決關於沒收部分之諭知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前因竊盜、誣告等案件,經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以11 1年度聲字第61號裁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1年8月確定,於民 國111年12月6日縮短刑期假釋出監,於112年1月30日假釋期 滿假釋未經撤銷,其未執行之刑,以已執行論,有上開刑事 裁定、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證,其受有期徒 刑之執行完畢,5年以內故意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 犯,且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審酌被告於 上開案件執行完畢後,又故意再犯本案,且所犯竊盜前案與 本案犯罪類型相同,顯見被告具有特別惡性,前案徒刑之執 行並無顯著成效,被告對刑罰之反應能力薄弱,再參酌本案 被告犯罪情節,並無因適用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最低 本刑致無法處以最低法定本刑,而使其所受刑罰超過所應負 擔罪責之罪刑不相當情形,是仍應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 定,加重其刑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未循正當途徑獲取財物 ,卻因一時貪念,竊取被害人財物,所為實不足取,惟念被 告犯後坦承犯行,且賠償被害人,犯罪所生之危害已獲減輕 ,並考量被告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智識程度及家庭生 活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第2項所示之刑,並諭 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48條 第3項、第369條第1項前段、第364條、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 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何蕙君提起公訴,檢察官林家瑜於本審到庭執行職 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余仕明                    法 官 許家偉                    法 官 胡佩芬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蔡忻彤

2025-02-13

CHDM-113-簡上-173-20250213-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851號 公 訴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魏燿茗 指定辯護人 本院公設辯護人陳志忠 上列被告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 (113年度偵字第9498、949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魏燿茗犯非法寄藏制式手槍罪,處有期徒刑6年,併科罰金新臺 幣15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扣案如附 表編號1、2、3所示之物及編號4所示未經試射之制式子彈15顆, 均沒收。   事 實 魏燿茗明知具有殺傷力之槍枝、子彈,均屬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 例管制之物,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寄藏、持有,基於寄藏具 有殺傷力之制式手槍、非制式手槍及制式子彈之犯意,於民國11 2年10月中旬某日14時許,在彰化縣溪州鄉登山路2段某處路旁, 受其友人「陳錫興」(已歿)委託,代為保管如附表所示之制式手 槍1支(含彈匣1個)、非制式手槍2支(含彈匣2個)、制式子彈23顆 (下合稱本案槍彈),並將之藏放在彰化縣○○鄉○○路0段00號租屋 處。嗣於113年5月14日上午6時5分許,在上址為員警會同村長陳 位吉執行搜索查獲,查悉上情。   理 由 一、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魏燿茗於偵查及本院審理時均坦承 不諱,核與證人宋有豐、陳位吉於警詢時之證述主要情節相 符,並有現場照片、扣案物照片、搜索畫面、租賃契約書、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13年8月6日刑理字第0000000000 號鑑定書、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等附卷可稽。 (二)扣案之本案槍彈,經送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進行鑑定, 結果如附表「鑑定結果」欄所示,其中附表編號4所示之子 彈23顆,經採樣8顆試射,均可擊發,認具殺傷力,復觀以 其餘未經試射之子彈,既與上開試射子彈之大小、外觀、規 格均相同,隨機抽驗之子彈均具有殺傷力,且子彈均是由被 告同時自「陳錫興」處收受,故認鑑定後所餘未經試射之子 彈,因與採樣試射之子彈為同類型子彈,亦具殺傷力,尚不 背離常規,自不以全部試射為必要(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 第908號判決意旨參照),且被告及其辯護人均表示同意其餘 子彈亦具有殺傷力,不用試射等語(見本院卷第65-66頁), 足認扣案之本案槍彈均具有殺傷力。 (三)綜上,本案事證明確,被告犯行洵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一)按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將「持有」與「寄藏」行為分別定 其處罰規定,而寄藏與持有,均係將物置於自己實力支配之 下,僅寄藏必先有他人之持有行為,而後始為之受「寄」代 「藏」而已。故寄藏之受人委託代為保管,其保管之本身, 亦屬持有。不過,此之持有係受寄託之當然結果,故法律上 宜僅就寄藏行為為包括之評價,不再就持有行為予以論罪。 而寄藏與持有之界限,應以持有即實力支配係為他人或為自 己而占有管領為判別準據(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2334號 判決意旨參照)。又按上訴人對於本案扣案槍、彈,初始似 係基於受寄代藏之意思而收受,縱然嗣後委託人死亡,上訴 人繼續持有,無非寄藏之當然結果(最高法院109年台上字第 433號判決意旨參照)。查被告於偵查及本院審理中均稱本案 槍彈係「陳錫興」交由其保管等語,顯見被告取得本案槍彈 係因受「陳錫興」之託代為保管,檢察官並未提出證據證明 被告如何變易寄藏犯意為持有犯意,是核被告所為,係犯槍 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7條第4項之非法寄藏制式及非制式手 槍罪、同條例第12條第4項之非法寄藏子彈罪。被告取得本 案槍彈後持有之行為,係寄藏之當然結果,不另論罪。公訴 意旨認被告所為,分別係犯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7條第4 項之非法「持有」制式、非制式手槍罪及同條例第12條第4 項之非法「持有」子彈罪,容有誤會,惟此僅屬同條項之不 同犯罪型態,自不生變更起訴法條之問題。 (二)被告基於單一非法寄藏本案槍彈之犯意,自112年10月中旬 某日14時許起至為警查獲時止,非法寄藏本案槍彈之行為, 為繼續犯,應各論以一罪。被告同時寄藏本案槍彈,為想像 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條之規定,從一重之非法寄藏制式手 槍罪處斷。 (三)辯護人固請求依刑法第59條規定減輕其刑。然按刑法第59條 規定犯罪情狀顯可憫恕,認科最低度刑仍嫌過重者,得酌量 減輕其刑,固為法院得自由裁量之事項,然並非漫無限制, 必須犯罪另有特殊之原因與環境,在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同 情,認為即予宣告法定最低度刑,猶嫌過重者,始有其適用 。本院考量具有殺傷力之本案槍彈,極易對他人生命、身體 造成重大危害,對社會治安潛藏威脅,為政府嚴加查緝之違 禁物,及被告之犯罪動機、目的、手段等一切情狀,實難認 有何特殊原因與環境,在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同情,無從對 被告適用刑法第59條減刑之餘地,是辯護人此部分主張尚非 可採。   (四)爰審酌被告漠視法令禁制而未經許可寄藏本案槍彈,對他人 生命、身體安全有潛在的高度危險,嚴重危害社會治安,所 為實屬不該,惟念被告犯後坦承犯行,無證據證明被告因此 持以犯罪,兼衡被告前有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槍砲彈藥 刀械管制條例等案件之素行、犯罪之動機、手段、情節、寄 藏本案槍彈之時間、數量,並考量被告自陳國中肄業之智識 程度、務農、家庭經濟狀況為勉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 所示之刑,及就併科罰金部分,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   扣案如附表編號1、2、3所示之制式及非制式手槍、附表編 號4未經試射之制式子彈15顆,皆具殺傷力,屬違禁物,均 應依刑法第38條第1項規定宣告沒收。至附表編號4採樣試射 之制式子彈8顆,經擊發後已失其子彈之結構及性能,均不 具殺傷力,故不予宣告沒收。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振義提起公訴,檢察官林家瑜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余仕明                    法 官 許家偉                    法 官 胡佩芬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蔡忻彤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7條 未經許可,製造、販賣或運輸制式或非制式火砲、肩射武器、機 關槍、衝鋒槍、卡柄槍、自動步槍、普通步槍、馬槍、手槍或各 類砲彈、炸彈、爆裂物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併 科新臺幣3千萬元以下罰金。 未經許可,轉讓、出租或出借前項所列槍砲、彈藥者,處無期徒 刑或5年以上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1千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供自己或他人犯罪之用,而犯前二項之罪者,處死刑或無期 徒刑;處徒刑者,併科新臺幣5千萬元以下罰金。 未經許可,持有、寄藏或意圖販賣而陳列第1項所列槍砲、彈藥 者,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1千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供自己或他人犯罪之用,以強盜、搶奪、竊盜或其他非法方 法,持有依法執行公務之人所持有之第1項所列槍砲、彈藥者, 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第1項至第3項之未遂犯罰之。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12條 未經許可,製造、販賣或運輸子彈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 刑,併科新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 未經許可,轉讓、出租或出借子彈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 刑,併科新臺幣3百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供自己或他人犯罪之用,而犯前二項之罪者,處3年以上10 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7百萬元以下罰金。 未經許可,持有、寄藏或意圖販賣而陳列子彈者,處5年以下有 期徒刑,併科新臺幣3百萬元以下罰金。 第1項至第3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扣押物品名稱 鑑定結果 備 註 1 手槍1支(槍枝管制編號0000000000,含彈匣1個) 研判係口徑9x19mm制式手槍,為捷克CZ廠100型,槍號遭磨滅,經以電解腐蝕法重現結果,因磨滅過深無法重現,槍管內具6條右旋來復線,擊發功能正常,可供擊發同口徑制式子彈使用,認具殺傷力。 應予沒收 2 手槍1支(槍枝管制編號0000000000,含彈匣1個) 認係非制式手槍,由仿BERETTA廠手槍外型製造之槍枝,組裝已貫通之金屬槍管而成,擊發功能正常,可供擊發適用子彈使用,認具殺傷力。 應予沒收 3 手槍1支(槍枝管制編號0000000000,含彈匣1個) 認係非制式手槍,由仿手槍外型製造之槍枝,組裝已貫通之金屬槍管而成,擊發功能正常,可供擊發適用子彈使用,認具殺傷力。 應予沒收 4 子彈23顆 20顆 研判均係口徑9×19mm制式子彈,採樣7顆試射,均可擊發,認具殺傷力。 僅就尚未經試射之制式子彈15顆宣告沒收 3顆 研判均係口徑9×19mm制式子彈,彈頭均有陷落情形,採樣1顆試射,可擊發,認具殺傷力。

2025-02-13

CHDM-113-訴-851-20250213-1

司消債核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消債之前置協商認可事件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消債核字第407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添財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相 對 人 即債務人 許家偉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協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如附件所示債權人與債務人間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協商成立之 債務清償方案,予以認可。   理 由 一、按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 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債務人為前項 請求或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並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 、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及按債權人之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 條第1 項、第2 項定有明文。 又按同條例第151 條第1 項受請求之金融機構應於協商成立 之翌日起七日內,將債務清償方案送請金融機構所在地之管 轄法院審核,但當事人就債務清償方案已依公證法第13條第 1 項規定,請求公證人作成公證書者,不在此限;前項債務 清償方案,法院應儘速審核,認與法令無牴觸者,應以裁定 予以認可,認與法令牴觸者,應以裁定不予認可,復為同條 例第152 條第1項 、第2 項所明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債務人因消費借貸等契約而對金融機構 負有債務,並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提出債權人清冊,以書 面向聲請人即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共同協商債務清償方案 ,茲因債務人與全體債權人已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協商成 立,爰將協商成立之債務清償方案送請本院審核,請求裁定 予以認可等語。 三、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前置協 商機制協議書(金融機構無擔保債權)等件為證,堪信為真 實。再觀諸債務人與全體債權人上開協商成立之債務清償方 案內容,並無牴觸法令之情事,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鍾虎君 附件:前置協商機制協議書(金融機構無擔保債權)及前置協商    無擔保債務還款分配表暨表決結果各乙份。

2025-02-12

TPDV-114-司消債核-407-20250212-1

簡附民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簡附民字第22號 原 告 張淳蓁 被 告 游文明 上列被告因本院114年度簡字第57號竊盜案件,經原告提起附帶 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 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 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官 余仕明 法 官 林怡君 法 官 許家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 記 官 魏巧雯

2025-02-12

CHDM-114-簡附民-22-20250212-1

湖簡
內湖簡易庭

返還房屋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湖簡字第631號 原 告 莊玉珠 訴訟代理人 彭光暐律師 許家偉律師 被 告 蘇浚禾 蘇聖鈞 上一人 訴訟代理人 楊忠正 鍾若琪律師 被 告 潘文田 蘇玉蘭 蘇進富 蘇明宗 郭秀月 蘇明松 共同 訴訟代理人 鍾若琪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房屋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7月8日第一 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繳 納裁判費,此於簡易訴訟程序適用之。又簡易程序上訴不合 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 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 第436 條之1 第3 項、第442 條第2 項前段亦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民國 113年7月8日本院第一審判決不服,提 起上訴到院。因其未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 113年12月10日 裁定上訴人於收受裁定後 5 日內補繳,該裁定業於113年12 月16日送達上訴人,上訴人逾期未補正,有上揭裁定、送達 證書、繳費資料明細、本院答詢表等件在卷可稽,其上訴自 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內湖簡易庭 法 官 徐文瑞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姜貴泰

2025-02-10

NHEV-112-湖簡-631-20250210-3

司消債核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消債之前置協商認可事件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消債核字第422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相 對 人 即債務人 許家偉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協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如附件所示債權人與債務人間於民國113年12月13日協商成立之 債務清償方案,予以認可。   理 由 一、按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 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債務人為前項 請求或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並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 、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及按債權人之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又 按同條例第151條第1項受請求之金融機構應於協商成立之翌 日起七日內,將債務清償方案送請金融機構所在地之管轄法 院審核,但當事人就債務清償方案已依公證法第13條第1項 規定,請求公證人作成公證書者,不在此限;前項債務清償 方案,法院應儘速審核,認與法令無牴觸者,應以裁定予以 認可,認與法令牴觸者,應以裁定不予認可,復為同條例第 152條第1項、第2項所明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債務人因消費借貸等契約而對金融機構 負有債務,並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提出債權人清冊,以書 面向聲請人即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共同協商債務清償方案 ,茲因債務人與全體債權人已於民國113年12月13日協商成 立,爰將協商成立之債務清償方案送請本院審核,請求裁定 予以認可等語。 三、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前置協 商機制協議書(金融機構無擔保債權)及前置協商機制協議 書(金融機構有擔保債權)等件為證,堪信為真實。再觀諸 債務人與全體債權人上開協商成立之債務清償方案內容,並 無牴觸法令之情事,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吳秉皇 附件: 一、前置協商機制協議書(金融機構無擔保債權)及前置協商無   擔保債務還款分配表暨表決結果各乙份。 二、前置協商機制協議書(金融機構有擔保債權)及前置協商有   擔保債權明細表暨表決結果各乙份。

2025-02-05

TPDV-114-司消債核-422-20250205-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加重詐欺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155號 114年度聲字第 115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許瑋廷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加重詐欺等案件,聲請具保停止羈押,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許瑋廷之羈押應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一月二十三日起撤銷。 具保停止羈押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被告許瑋廷(下稱被告)已坦承犯行 ,已深刻檢討,並無再犯之虞,會好好工作補償被害人,年 關將近,希望可以回去看家人,請求具保停止羈押等語。 二、按羈押於其原因消滅時,應即撤銷羈押,刑事訴訟法第107 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121條第1項之規定,第107條 第1項之撤銷羈押,以法院之裁定行之。經查,被告前經訊 問後,認為其犯罪嫌疑重大,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第1 項第7款之羈押原因,且有羈押之必要,於民國113年12月13 日裁定羈押在案。茲被告因另案經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來函 洽借執行,本院同意後,被告已於114年1月23日起發監執行 ,此有同署檢察官113年度執助戊字第1364號執行指揮書影 本1份在卷可稽,被告既因另案在監執行,應認原羈押原因 已消滅,爰自借執行之日起撤銷羈押。 三、被告已為另案之受刑人,而非本院羈押之被告,其聲請具保 停止羈押,無從准許,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第121條第1項、第220條,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官 余仕明                 法   官 林怡君                 法   官 許家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 記 官 魏巧雯

2025-02-03

CHDM-113-訴-1155-20250203-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聲請具保停止羈押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155號 114年度聲字第 115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許瑋廷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加重詐欺等案件,聲請具保停止羈押,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許瑋廷之羈押應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一月二十三日起撤銷。 具保停止羈押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被告許瑋廷(下稱被告)已坦承犯行 ,已深刻檢討,並無再犯之虞,會好好工作補償被害人,年 關將近,希望可以回去看家人,請求具保停止羈押等語。 二、按羈押於其原因消滅時,應即撤銷羈押,刑事訴訟法第107 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121條第1項之規定,第107條 第1項之撤銷羈押,以法院之裁定行之。經查,被告前經訊 問後,認為其犯罪嫌疑重大,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第1 項第7款之羈押原因,且有羈押之必要,於民國113年12月13 日裁定羈押在案。茲被告因另案經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來函 洽借執行,本院同意後,被告已於114年1月23日起發監執行 ,此有同署檢察官113年度執助戊字第1364號執行指揮書影 本1份在卷可稽,被告既因另案在監執行,應認原羈押原因 已消滅,爰自借執行之日起撤銷羈押。 三、被告已為另案之受刑人,而非本院羈押之被告,其聲請具保 停止羈押,無從准許,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第121條第1項、第220條,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官 余仕明                 法   官 林怡君                 法   官 許家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 記 官 魏巧雯

2025-02-03

CHDM-114-聲-115-20250203-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319號 原 告 許家偉 訴訟代理人 蘇文俊律師 被 告 楊雙瑞 上列當事人間遷讓房屋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 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311,333元【含系爭房 屋現值1,279,800元及自民國(下同)113年10月1日起至113年11 月13日止(起訴前1日)已發生之租金31,533元】,應徵第一審 裁判費14,068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 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 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麗芬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凃庭姍

2025-01-24

SCDV-113-補-1319-2025012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