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期限屆滿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司繼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繼字第167號 聲 請 人 蕭麗華 受 選任人 李基益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被繼承人陳政權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選任李基益律師(事務所設:新北市○○區○○○路000號2樓)為被繼 承人陳政權(男、民國00年0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生前設籍南投縣○○市○○路000巷00弄0號)之遺產管理 人。 准對被繼承人陳政權之繼承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告。 被繼承人陳政權之繼承人,應自本公示催告公告於司法院網站之 翌日起7個月內承認繼承,上述期限屆滿,無繼承人承認繼承時 ,被繼承人陳政權之遺產,於清償債權並交付遺贈物後,如有賸 餘,即歸屬國庫。 程序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被繼承人陳政權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按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者,由親屬會議於一個月   內選定遺產管理人,並將繼承開始及選定遺產管理人之事由   ,向法院報明;親屬會議依前條規定為報明後,法院應依公   示催告程序,定六個月以上之期限,公告繼承人,命其於期   限內承認繼承;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議未於前條所定期限內   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聲請法院選任   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前項規定為公示催告;被繼承人之   所有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者,亦準用關於無人承認繼承之   規定,民法第1177條、第1178條、第1176條第6項分別定有   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陳鄧菜之抵押權人,因陳鄧菜於民 國99年7月2日死亡後,其惟一繼承人為陳政權,嗣後被繼承 人陳政權復於民國100年3月27日死亡,其繼承人則均已聲明 拋棄繼承,是否有其他繼承人不明,且其親屬會議並未於一 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致聲請人無法對被繼承人之遺產行 使權利,為確保聲請人之權利,爰基於利害關係人地位,依 法聲請選任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本票、抵押權設 定契約書、他項權利證明書、土地登記謄本、本院113年度 司拍字第97號民事裁定、民事庭通知等件影本為證,並經本 院調閱99年度司繼字第277、294號及100年度司繼字第199、 200、234號拋棄繼承事件卷宗核閱屬實。揆諸前揭說明,聲 請人據以聲請選任遺產管理人,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四、又按遺產管理人之設,旨在管理保存及清算遺產,以免遺產   散失,是以遺產管理人具有相當之公益色彩;另選任遺產管   理人,除慮及管理遺產之公平性外,尚須考慮其適切性,亦   即可對其遺產、遺債之情形瞭解較深,或具法律、會計等專   業能力,復與遺債債權人無利害共同關係而得忠誠處理者,   優先選任為宜。再者,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屬非訟事   件,即具有聲明之非拘束性,本院自得依職權裁量選任適當   之人擔任遺產管理人,不受當事人請求之範圍所拘束。經本 院函詢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中區分署及南投律師公會是否願意 擔任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嗣經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中區分 署南投辦事處以114年3月17日台財產中投三字第1140601806 0號函覆無擔任之意願;南投律師公會則推薦李基益律師擔 任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業獲李基益律師之同意,有其出 具之同意書正本、律師證書影本在卷足稽,本院審酌李基益 律師具有處理法律事務之專業背景,認由李基益律師擔任被 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應屬適當。爰裁定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並依法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告。 五、程序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127條第4項。 六、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吳明真

2025-03-21

NTDV-114-司繼-167-20250321-1

司繼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遺產管理人聲請公示催告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繼字第259號 聲 請 人 林夏陞律師即被繼承人温寶雲之遺產管理人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被繼承人之債權人及受遺贈人為公示催告,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對被繼承人温寶雲(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 號:Z000000000號、民國109年2月16日死亡、生前最後住所:新 竹縣○○鎮○○路○○段○○巷00弄000號)之債權人及受遺贈人為公示 催告。 被繼承人温寶雲之債權人及受遺贈人,應自本公示催告最後登載 公報、新聞紙或其他相類之傳播工具之日起壹年貳月內,向林夏 陞律師即被繼承人温寶雲之遺產管理人(地址:新竹市○區○○路0 00號)報明債權及為願受遺贈與否之聲明。 債權人、受遺贈人如不於前開期間內為報明、聲明者,僅得就賸 餘遺產行使其權利。前開期限屆滿,無繼承人承認繼承時,被繼 承人温寶雲之遺產於清償債權,並交付遺贈物後,如有賸餘,即 歸屬國庫。 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貳月內,將本裁定登載於公報、新 聞紙或其他相類之傳播工具壹日,並將登載證據檢送本院。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被繼承人温寶雲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經本院110年度司繼字第226號 民事裁定選任為被繼承人温寶雲之遺產管理人,已遵執行職 務,爰依民法第1179條第1 項第3 款之規定,聲請依法裁定 准對被繼承人之債權人及受遺贈人,為一定期間內報明債權 及願受遺贈與否聲明之公示催告,俾利管理被繼承人之遺產 等語。 二、按遺產管理人確定後,應聲請法院依公示催告程序,限定1 年以上之期間,公告被繼承人之債權人及受遺贈人,命其於 該期間內報明債權,及為願受遺贈與否之聲明,民法第1179 條第1 項第3 款定有明文。查聲請人之前揭主張,業據其提 出本院選任遺產管理人民事裁定暨確定證明書等件影本為證 ,自堪信為真實。從而,聲請人公示催告之聲請應予准許, 爰裁定如主文第1 至3 項所示。 三、次按法院公示催告應公告之;公示催告之公告應揭示於法院 公告處、資訊網路及其他適當處所;法院認為必要時,並得 命登載於公報或新聞紙,或用其他方法公告之,家事事件法 第130 條第3 、4 項規定甚明。準此,本院既准對於被繼承 人温寶雲之債權人及受遺贈人為報明債權及願受遺贈與否之 聲明之公示催告,爰併依上開規定裁定如主文第4項所示。 四、爰依家事事件法第127 條第4 項,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台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家事法庭司法事務官 葉欣欣

2025-03-21

SCDV-114-司繼-259-20250321-1

桃小
桃園簡易庭

返還押租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桃小字第2116號 原 告 曾貴俊 被 告 李坤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押租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8,000元。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本件原告主張伊於民國113年7月27日與被告就門牌號碼桃園 市○○區○○路000號之房屋(下稱系爭房屋)簽訂租賃契約( 下稱系爭契約),由原告承租系爭房屋,租賃期間自113年8 月20日起至114年8月20日止,約定每月租金新臺幣(下同) 14,000元,並已繳納押租金28,000元與被告。然被告於113 年8月19日通知原告終止系爭契約,違反系爭契約第8條第2 項終止租約應提前通知之約定,且被告僅返還押租金14,000 元,尚有押租金14,000元尚未返還原告等情,業據原告提出 系爭契約為證(本院卷第8頁至第13頁),且為被告所不爭 執(本院卷第32頁反面至33頁),自堪信為真實。 二、原告得請求被告給付28,000元,分敘如下:  ㈠押租金14,000元:   觀諸系爭契約第3條第2項約定:「押金28,000元整,於租賃 期滿交還店屋時甲方(即被告,下同)無息交還乙方(即原 告,下同)」等語(本院卷第8頁),則系爭契約終止時, 被告自負有返還押租金28,000元之義務。查本件原告已給付 被告押租金28,000元,被告於113年8月19日終止系爭契約後 ,僅返還押租金14,000元,迄今尚有押租金14,000元未返還 原告乙情,業經認定如前,原告尚得請求被告返還押租金14 ,000元(計算式:28,000元-14,000元)。  ㈡違約金14,000元:  ⒈次按定有期限之租賃契約,如約定當事人之一方於期限屆滿 前,得終止契約者,其終止契約,應依民法第450條第3項之 規定,先期通知,民法第453條定有明文。民法第450條第3 項規定:終止租賃契約,應依習慣先期通知;但不動產之租 金,以星期、半個月或一個月定其支付之期限者,出租人應 以曆定星期、半個月或一個月之末日為契約終止期,並應至 少於一星期、半個月或一個月前通知之。該條項但書之規定 ,立法理由主要在於保護承租人,課出租人應預留契約終止 之期間,以免承租人措手不及,在由承租人終止契約之情形 ,並無是項限制,仍以按本文規定,依習慣先期通知為已足 (最高法院87年度台上字第580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  ⒉又系爭契約第8條第2項約定:「應受強制執行之事項:甲乙 雙方提前終止租賃契約前_個月通知他方,任一方未依約定 而終止租約,應賠償他方一個月租金額之違約金」等語(本 院卷第12頁),是系爭契約固未據兩造約定明確應於幾個月 前通知他方始可終止租約,然系爭契約屬民法第453條定有 期限之租賃契約,殆無疑義,本件出租人即被告終止租約, 依前揭意旨,至少仍應在1個月前先期通知乙情,亦為被告 所不爭執(本院卷第33頁),則原告原自113年8月20日起承 租系爭房屋,惟因被告於113年8月19日始告知原告終止系爭 契約而未果,被告顯然未於終止系爭契約1個月前通知原告 ,自應依前揭約定賠償原告1個月租金額即14,000元違約金 。 三、至被告雖辯稱原告自113年7月間就使用系爭房屋,受有無法 律上原因使用系爭房屋1個月之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被 告自得以相當於1個月租金之不當得利14,000元對原告主張 抵銷云云,然系爭房屋於113年7月間係由訴外人黃捷所承租 ,且黃捷已繳納113年7月租金與被告乙節,有通訊軟體LINE 對話擷取圖片在卷可稽(本院卷第27至28頁),且為被告所 不爭執(本院卷第33頁),被告既已收取黃捷所繳納113年7 月份租金,難認被告有何權益受侵害之情,被告此部分辯解 ,應非可採。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契約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28,000 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 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陳愷璘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 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徐于婷

2025-03-21

TYEV-113-桃小-2116-20250321-1

司拍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拍字第20號 聲 請 人 李豐希 相 對 人 蔡明志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准予拍賣。 程序費用新臺幣3,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請法 院,拍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上開規定於最高 限額抵押權亦準用之,民法第873條、第881條之17分別定有 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蔡明志於民國113年11月27日簽 立借款契約書1紙,向聲請人借款新臺幣(下同)5,500,000 元,借款期限為自簽約之日起五年為期限屆滿之日,債權人 出示塗銷資料為據,如受強制執行(拍賣)或利息逾期30日 以上或約定期間內未清償者,則視同本借款全數到期,並有 利息、違約金及懲罰性違約金之約定。並於113年11月28日 以其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作為其向聲請人借款之擔保 ,設定7,700,000元之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債權種類及範 圍為「擔保債務人對抵押權人現在(包括過去所負現在尚未 清償)及將來在本抵押權設定契約書所定最高限額內所負之 債務,包括借款、本票、保證、票據、墊款等所衍生之債務 」,債務清償日期依照各個債務契約所定清償日期,經登記 在案。詎相對人自113年11月27日起即未繳款,依約視為全 部到期。為此聲請拍賣抵押物以資受償,並提出借款契約書 、抵押權設定契約書、他項權利證明書、土地登記第一類謄 本等為證。 三、本件經合法通知相對人蔡明志,就上開債權額表示意見,然 逾期迄今,相對人仍未以言詞或書面表示意見。 四、本院經核上開聲請人之聲請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五、爰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 78條,裁定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關係人如就聲請所依據之法律關 係有爭執者,得提起訴訟爭執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司法事務官 郭伊恩 附表: 114年度司拍字第20號 編號 土地坐落 地 面積 權利 備考 縣市 鄉鎮市區 段 小段 地號 目 公頃 公畝 平方公尺 範圍 001 屏東縣 恆春鎮 宣化 869 0 0 1,535.14 全部 002 屏東縣 恆春鎮 宣化 869-9 0 0 698.52 5分之1

2025-03-21

PTDV-114-司拍-20-20250321-2

司繼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繼字第197號 聲 請 人 一如永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泰昌 關 係 人 張立筠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被繼承人張太郎選任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選任張立筠律師為被繼承人張太郎(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生前最後住所:新北市○○區○○ 路○段0巷00號3樓、民國110年4月12日死亡)之遺產管理人。 准對被繼承人張太郎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 告。 被繼承人張太郎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應自前項公示催告最後 揭示於法院公告處、資訊網路及其他適當處所之日起,壹年內承 認繼承。上述期限屆滿,無繼承人承認繼承時,被繼承人張太郎 之遺產,於清償債權並交付遺贈物後,如有賸餘即歸屬國庫。 程序費用新台幣壹仟元由被繼承人張太郎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按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而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 議未於一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 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公示催告程序,定6 個月以上之期限,公告繼承人,命其於期限內承認繼承;又 被繼承人之所有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者,亦準用關於無人 承認繼承之規定,民法第1177條、第1178條第2項、第1176 條第6 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被繼承人張太郎為臺北市○○區 ○○段○○段000○000地號之土地共有人,現擬分割共有物,然 被繼承人於民國110年4月12日死亡,其繼承人均已拋棄繼承 或死亡,為利後續訴訟及執行等程序進行,爰依利害關係人 之身分,依法聲請選任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等語。 三、查聲請人之主張,業據提出被繼承人戶籍資料、繼承系統表 、繼承人戶籍資料、臺北市○○區○○段○○段000○000地號謄本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新店簡易庭等件影本為證,復經本院向 新北○○○○○○○○○函查關於被繼承人親屬之戶籍資料及本院索 引卡查詢資料在卷可參,核閱屬實,堪信聲請人之主張為真 實。是以,本件聲請人以利害關係人身分聲請選任被繼承人 之遺產管理人,核與首揭規定尚無不合。關於本件遺產管理 人之人選,聲請人表示業已得到關係人張立筠律師同意而推 薦其為遺產管理人,有同意書在卷可稽。經核張立筠乃現職 律師,有卷附律師證書影本為證,其對於遺產管理事件應有 瞭解,並就遺產管理人職務之遂行,有所助益,且身為律師 ,應會秉公辦理,要不致有利害偏頗之虞,為保障聲請人之 利益及期程序之公正、公信起見,本院認聲請人請求選任關 係人張立筠律師為本件遺產管理人應屬適當,並限期命繼承 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告,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抗告,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劉玉川

2025-03-21

PCDV-114-司繼-197-20250321-1

竹簡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簡字第480號 原 告 戴正忠 訴訟代理人 洪坤宏律師 被 告 姜秀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0日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09,000元,及其中新臺幣124,000元自民 國111年7月15日起、其中新臺幣85,000元自民國114年2月21日起 ,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於民國109年11月間分別向原告之父即訴 外人戴新生借款新臺幣(下同)6萬5000元、2萬元,其中2 萬元借款部分並約定自111年3月起每月分期付款2千元;又 被告於110年7月15日向原告借款12萬4000元,清償期約定為 111年7月15日。嗣戴新生於000年0月0日死亡,原告為其繼 承人,承受其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詎被告仍未清償,原 告爰依消費借貸及繼承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 被告應給付原告20萬9000元,及其中12萬4000元自111年7月 15日起、其中8萬5000元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均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原告提出被告簽署之借據4紙影本 、存證信函及送達回執、家事事件公告查詢結果、被繼承人 戴新生之除戶謄本、繼承系統表等件為證;而被告經合法通 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視同自認,則原告之主張堪信為真實。  ㈡按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 即為成立。民法第153條定有明文。次按繼承人自繼承開始 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 義務。但權利、義務專屬於被繼承人本身者,不在此限。又 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 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 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 數量相同之物,民法第1148條前段、第474條第1項、第478 條前段分別定有明文。經查,被告向原告之被繼承人戴新生 、原告分別借貸上開金額後迄未清償,則原告依消費借貸及 繼承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20萬9000元,即屬有據 。 四、復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 任;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1項、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 、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再按民法第478條後段規定,消費 借貸未定返還期限者,貸與人得定1個月以上之相當期限, 催告返還。所謂返還,係指「終止契約之意思表示」而言, 即貸與人一經向借用人催告(或起訴),其消費借貸關係即 行終止,惟法律為使借用人便於準備起見,特設「1個月以 上相當期限」之恩惠期間,借用人須俟該期限屆滿,始負遲 延責任,貸與人方有請求之權利。查本件原告主張對被告之 債權,其中借款12萬4000元部分,約定還款期限為1年後即1 11年7月14日,於返還期限屆滿後,被告未清償,即應自111 年7月15日起負遲延責任,原告並得請求自111年7月15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遲延利息;而其中借款2 萬元部分,約定自111年3月開始每月還款2千元,雖未指明 還款具體日期,然被告並未依照承諾條件分期給付,是自11 1年3月起至113年12月止,共計10個月應償還之借款本金為2 萬元即已到期,又其中借款6萬5000元部分,因未約定清償 期,依上開規定,被告應自受催告滿1個月後始負返還責任 ,是原告以起訴狀向被告請求還款,可認原告已對被告為催 告還款,又起訴狀係於114年1月10日寄存送達被告住所地之 警察機關,有本院送達證書為憑,依民事訴訟法第138條第2 項規定,於同年月00日生送達效力,而生催告給付之效力, 嗣經過1個月之相當期限即至114年2月20日止,應認原告業 已催告屆期,惟被告迄今未償還,應自催告屆期翌日即114 年2月21日起負遲延責任。是原告請求被告給付其中12萬4千 元部分自111年7月15日起、其中8萬5000元部分自114年2月2 1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遲延利息,亦 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消費借貸及繼承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 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 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原 告部分勝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 職權宣告假執行。 七、又各當事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者,其訴訟費用,由法院酌 量情形,命兩造以比例分擔或命一造負擔;又以一訴附帶請 求其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 事訴訟法第79條、第77條之2第2項有明文規定。本院審理結 果雖認原告之訴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惟該敗訴部分, 就利息部分為原告敗訴之判決,此部分本即未計入訴訟標的 價額,爰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規定,命被告負擔本件訴訟費 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吳宗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 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陳麗麗

2025-03-21

SCDV-113-竹簡-480-20250321-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14號 原 告 李秋雲 訴訟代理人 邱昱誠律師 被 告 范整銓 范整銘 范玉桂 范玉芳 范玉燕 范秋玲 范鄭連妹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蔡昀圻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9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於繼承被繼承人范進來之遺產範圍內,連帶給付原告新臺 幣3,000,000元,及被告范整銓自民國111年12月17日起、被告范 整銘、范玉桂、范玉芳、范玉燕、范秋玲、范鄭連妹自民國112 年7月22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30,700元由被告於繼承被繼承人范進來之遺產範 圍內負擔,並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 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1,000,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 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3,000,000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 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本件原告原係聲請對被告核發支付命令,惟被告於法定期間 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依民事訴訟法第519條第1項規定, 應以原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繼承人范進來生前為購買並投資新竹科學園區 三期土地,分別於民國106年1月20日、107年1月20日陸續向 原告借款共新臺幣(下同)300萬元,並簽立如附表所示本 票二張(下稱系爭本票)作為擔保,經多次提示均未付款。 嗣范進來於111年10月22日死亡,該債務關係應由其繼承人 即被告繼承。而原告於111年11月12日通知被告范整銓,被 告范整銓並於111年11月16日以LINE通訊軟體回覆「父親債 會用父親遺產處理」,爰依民法第474條、第1147條、第114 8條及第1153條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㈠被告應於繼承被繼 承人范進來之遺產範圍內,向原告連帶清償300萬元,暨自1 11年11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 息。㈡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假執行之宣告。 二、被告則以:否認原告所提二張本票之真正,本票是偽造。另 該本票雖有授權書,但未記載授權書之授權時間,無法確認 借款時間、還款時間及所擔保之債務,且原告無法交代借款 時間、金額、次數及地點。另原告未提出交付金錢之證據等 語置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㈡如受 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被繼承人於111年10月22日死亡,而被告均為被繼承 人范進來之繼承人,而原告於111年11月12日通知被告范整 銓借款事實,而被告范整銓並於111年11月16日以LINE通訊 軟體回覆父親債會用父親遺產處理等情,此有原告所提原告 與被告范整銓LINE通訊軟體對話紀錄、除戶戶籍謄本及戶籍 謄本為憑(見新竹地方法院112年度司促字第4880號卷【下 稱支付卷】第29至47、53至57頁),且被告亦未爭執,堪信 為真實。  ㈡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 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 之契約,民法第474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消費借貸者,於當 事人間必本於借貸之意思合致,而有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 之所有權於他方之行為,始得當之。是以消費借貸,因交付 金錢之原因多端,除有金錢之交付外,尚須本於借貸之意思 而為交付,方克成立。又原告主張被繼承人范進來分別於10 6年1月20日、107年1月20日向原告借款共300萬之事實,為 被告否認,應由原告就其主張消費借貸關係存在之事實,負 舉證責任。  ㈢經查,原告主張其與范進來間有消費借貸之合意與交付金錢 之事實,提出系爭本票、郵局客戶歷史交易清單為證(見本 院卷第185至193頁)。依原告所提出系爭本票,分別載明憑 票無條件兌付債權人100萬元及200萬元,而發票人欄處簽有 范進來姓名並蓋有圓戳姓氏章,且旁均記載范進來身分證、 出生年月日及住址等個人資料,被告雖否認系爭本票形式真 正,惟系爭本票經法院確認正本與影本無誤;並觀證人黃燕 香於本院審理時證稱:我為范進來員工,原告是我老闆朋友 ,所以常常會看到他,這兩份文件一張是老闆借200萬元, 另一張是借100萬元,而其中有一張是用左手寫的,因為老 闆身體好像不方便,當時點錢時,只有我跟范進來和原告, 借款順序是200萬先,後來過1年多有100萬元,因為范進來 在處理土地,好像是科學三期,他有說要賣土地還原告,我 看到原告交付給范進來是在橫山大肚村1之1號,因為范進來 叫我過去算錢,我有聽到范進來跟原告說先跟你借200,因 為范進來手比較不方便所以叫我幫忙點一下,當時原告好像 有拿本票給范進來簽,另外身分證號碼是范進來叫原告寫的 等語,及證人朱文清於本院審理時證稱:范進來有跟我說過 院告有借過錢給范進來,原告是借300萬元給范先生,原告 借錢是在我之前,范進來把錢都投資去科研三期,向我們借 生活費等語;又觀如附表編號2所示本票上范進來簽名,其 范上草字頭寫法與進的寫法均與被告所出提印鑑證明申請書 范進來寫法相似,亦徵該本票確實為原告所簽發,而如附表 編號1所示本票范進來中之來雖與之前簽名不同,惟觀范進 來向朱文清借款所簽立之借據跟票據簽名方式(見本卷第14 3至145頁),已可證明證人黃燕香證稱范進來手不方便之事 實,亦可證明該票為范進來所簽,並可推論范進來確實有於 原告主張上開時間跟原告借款300萬元之事實。  ㈣次按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 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但權利、義務專屬於被繼承人 本身者,不在此限。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 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 以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連帶責任,民法第1148條、第11 53條第1項規定甚明。范進來如前述確有向原告借款300萬元 之事實,而被告為范進來之繼承人,依上開規定,被告應繼 承被繼承人范進來上開300萬元之借款債務,惟以繼承被繼 承人范進來之所得遺產範圍內為限,對原告負連帶清償之責 任。 四、按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數量 相同之物,未定返還期限者,借用人得隨時返還,貸與人亦 得定1個月以上之相當期限,催告返還,民法第478條亦有明 文。又所謂貸與人得定1個月以上之相當期限催告返還,非 謂貸與人之催告必須定有期限,祇須貸與人有催告之事實, 而催告後已逾1個月以上相當期限者,即認借用人有返還借 用物之義務。上開規定所謂返還,係指「終止契約之意思表 示」而言,即貸與人一經向借用人催告(或起訴),其消費 借貸關係即行終止,惟法律為使借用人便於準備起見,特設 「一個月以上相當期限」之恩惠期間,借用人須俟該期限屆 滿,始負遲延責任,貸與人方有請求之權利。再按給付無確 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催告而未為 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起訴而送達 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相類之行為者 ,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 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 ,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亦為同法第229條第2項 、第233條第1項及第203條所分別明定。經查,被告向原告 借款300萬元,未約定清償期,屬未定返還期限及未約定遲 延利息之消費借貸契約。而如前述原告於111年11月12日曾 通知被告范整銓,被告范整銓並於111年11月16日回復,應 認就被告范整銓於111年11月16日已生催告之效果,於經過 一個月之相當期限即同年12月16日止,應認此未定期限之消 費借貸已經催告屆期,被告迄今未償,應自翌日即17日起負 遲延責任;至於其餘被告,支付命令分別於112年6月21日送 達被告范整銘、范玉桂、范玉芳、范玉燕、范秋玲及范鄭連 妹(見支付卷第67至91頁),應認該日即生催告之效果,並 於經過一個月之相當期限即同年7月21日止,應認未定期限 之消費借貸已經催告屆期,被告迄今未償,應自翌日即22日 起負遲延責任。是原告請求被告范整銓自111年12月17日起 、其餘被告自112年7月22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百分之5計算之遲延利息部分,於法有據;逾此範圍之請求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消費借貸及繼承之法律關係,請求被 告於繼承被繼承人范進來遺產範圍內,連帶給付原告300萬 元,及被告范整銓自111年12月17日起、其餘被告自112年7 月22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 回。    六、原告聲明供擔保宣告假執行,其勝訴部分,合於法律規定, 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之。另被告陳明就敗訴部分願供 擔保免為假執行,核無不合,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 。至原告敗訴部分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 應併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資料,經 本院斟酌後,認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逐一詳予 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本院審理結果雖 認原告之訴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惟該敗訴部分,係就 利息部分為原告部分敗訴之判決,此部分本即未計入訴訟標 的價額,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規定,命被告負擔本件訴訟費 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吳宗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 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 記 官 陳麗麗 附表:系爭本票 編號 發票人 票載發票日 受款人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 票 號 1 范進來 無 未記載 100萬元 未記載 無 2 范進來 無 未記載 200萬元 106年1月20日 無

2025-03-21

SCDV-113-訴-514-20250321-1

司繼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6468號                   113年度司繼字第7783號 聲 請 人 乙00 聲 請 人 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尹崇堯 關 係 人 林俊寬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林俊寬律師為被繼承人甲○○(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民 國113年3月23日歿,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生前最後 籍設:高雄市○○區○○○○街0巷00弄0號0樓)之遺產管理人。 准對被繼承人之繼承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告。 被繼承人之大陸地區以外之繼承人,應自本裁定揭示之日起,1 年2個月內承認繼承;其大陸地區之繼承人,應自被繼承人死亡 之日(即日)起3年內以書面向本院為繼承之表示,上述期限屆 滿,無繼承人承認繼承時,被繼承人之遺產,於清償債權,並交 付遺贈物,並依法移交遺產於大陸地區繼承人後,如有剩餘,即 歸屬國庫。 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繼承人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聲請人乙○○之聲請意旨略以:被繼承人甲○○(男,民國00年 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生前最後籍 設:高雄市○○區○○○○街0巷00弄0號0樓)於113年3月23日死 亡,其向聲請人借款新臺幣400萬元,並以其名下土地設定 抵押權予聲請人,嗣後被繼承人又開立票據面額分別為100 萬元、300萬元之本票兩紙予聲請人,惟被繼承人之繼承人 均已拋棄繼承權,為對於被繼承人之遺產行使權利,爰依法 聲請本院選任遺產管理人等語。 二、聲請人南山人壽股份有限公司之聲請意旨略以:第三人00建 設股份有限公司、林00與被繼承人向聲請人借款900萬元, 尚有本金2,971,541元及其利息、違約金尚未清償,且被繼 承人之繼承人均已拋棄繼承權,為對於被繼承人之遺產行使 權利,爰依法聲請本院選任遺產管理人等語。 三、按「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者,由親屬會議於一個 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並將繼承開始及選定遺產管理人之事 由,向法院報明。」、「親屬會議依前條規定為報明後,法 院應依公示催告程序,定6 個月以上之期限,公告繼承人, 命其於期限內承認繼承。」、「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議未於 前條所定期限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 得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前項規定為公示催 告。」、「先順序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時,由次順序之繼 承人繼承。其次順序繼承人有無不明或第四順序之繼承人均 拋棄其繼承權者,準用關於無人承認繼承之規定。」,民法 第1177條、第1178條第1、2 項及第1176條第6 項分別定有 明文。又按「大陸地區人民繼承台灣地區人民之遺產,應於 繼承開始起3 年內以書面向被繼承人住所地之法院為繼承之 表示,逾期視為拋棄其繼承權。」,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 民關係條例第66條第1項亦有明文。 四、經查:  ㈠聲請人乙○○之前揭主張,業據其提出他項權利證明書、抵押 權設定契約書、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0937號 民事裁定、本院公告為證;又聲請人南山人壽股份有限公司 之前揭主張,業據其提出借據、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執行 處強制執行金額計算書分配表、繼承系統表、本院公告、除 戶謄本、戶籍謄本為證,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 司繼字第3651號、113年度司繼字第5000號拋棄繼承權卷宗 核閱屬實,堪信為真實。又查無被繼承人之其他合法繼承人 存在,揆諸前揭規定,自應準用關於無人承認繼承之規定, 參以其親屬會議並未於死亡發生之日起1個月內為其選定遺 產管理人並呈報本院,聲請人既均對被繼承人有債權存在, 自應屬利害關係人無訛,是聲請人以利害關係人之地位,向 本院聲請選任遺產管理人,自屬有據。    ㈡本院審酌:擔任遺產管理人,主要係彙整被繼承人之財產, 踐行被繼承人債權、債務之確認,並作適法合理之分配,且 於有繼承人承認繼承時或遺產分配後,尚有剩餘時,將遺產 移交繼承人或國庫,此須熟悉相關法律程序進行遺產處分, 而林俊寬律師願意以其專業知識管理及處理被繼承人後續之 遺產問題,此有電話紀錄附卷可稽,爰選任林俊寬律師為被 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併依民法第1178條第2項規定為承認 繼承之公示催告。 五、爰裁定如主文。 六、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詹詠媛

2025-03-20

KSYV-113-司繼-6468-20250320-1

司繼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1799號 113年度司繼字第2104號 聲 請 人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何英明 代 理 人 黃亦薇 聲 請 人 新北市汐止區農會 法定代理人 呂松山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被繼承人鄭國忠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合併 調查後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鄭崇文律師(事務所設:新北市○○區○○路00號9樓之2)為被繼 承人鄭國忠(男,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號,生前籍設:新北市○○區○○路000巷00號5樓之1,民國1 13年2月7日死亡)之遺產管理人。 准對被繼承人鄭國忠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 告。 被繼承人鄭國忠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應自前項公示催告最後 揭示法院公告處、資訊網路及其他適當處所之日起,壹年貳月內 承認繼承,上述期限屆滿,無繼承人承認繼承時,被繼承人鄭國 忠之遺產,於清償債權並交付遺贈物後,如有賸餘即歸屬國庫。 聲請程序費用由被繼承人鄭國忠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按先順序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時,由次順序之繼承人繼承 ,其次順序繼承人有無不明或第四順序之繼承人均拋棄其繼 承權者,準用關於無人承認繼承之規定,民法第1176條第6 項定有明文。次按繼承開始時,繼承人有無不明,而無親屬 會議或親屬會議未於1 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 人得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公示催告程序, 定6 個月以上之期限,公告繼承人,命其於期限內承認繼承 ,民法第1177條、第1178條第1 項、第2 項規定甚明。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   ㈠聲請人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聲請意旨:被繼承人鄭 國忠向聲請人借款新臺幣(下同)100,000元,惟被繼承 人於民國113年2月7日死亡,其生前仍積欠聲請人債務計 有本金13,560及其利息、違約金等尚未清償,而聲請人欲 就被繼承人所遺之財產主張權利,惟其繼承人均已拋棄繼 承,致聲請人對被繼承人之遺產無法行使權利,爰依法聲 請選任被繼承人鄭國忠之遺產管理人等語。   ㈡聲請人新北市汐止區農會聲請意旨則以:被繼承人鄭國忠 分別陸續向聲請人借款400萬元、50萬元、336萬元,惟被 繼承人鄭國忠於113年2月7日死亡,而被繼承人分別仍積 欠聲請人1,210,813元、271,231元、3,316,624元未清償 ,而被繼承人之繼承人皆已拋棄繼承,其親屬會議亦未於 1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致聲請人對其遺產無法行使權 利,爰聲請准予選任被繼承人鄭國忠之遺產管理人等語。 三、經查:被繼承人鄭國忠已於113年2月7日死亡,其法定各順 位之繼承人均已拋棄繼承,且經法院准予備查在案等情,有 戶籍謄本、繼承系統表、本院家事庭查詢公告等在卷可憑, 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113年度司繼字第1100號卷宗查核 無誤,堪信為真實。又被繼承人目前尚積欠聲請人款項未清 償等情,亦據聲請人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借據、 客戶往來帳戶查詢表,與聲請人新北市汐止區農會提出之借 據、放款歷史交易明細查詢資料等債權證明文件為證,是聲 請人既為被繼承人之債權人,自屬法律上之利害關係人,故 其聲請選任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洵屬有據,應予准許。 本件被繼承人鄭國忠之法定繼承人既已拋棄繼承,且亦無親 屬會議選定遺產管理人,經聲請人陳報關係人鄭崇文律師同 意擔任本件遺產管理人,有陳報狀及同意書在卷可憑。本院 審酌鄭崇文律師已同意擔任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有其出 具之同意書在卷可稽,且遺產管理人之職務極為繁瑣且涉及 法律專業,且本件涉及被繼承人土地遺產之管理,如由不諳 法令之人出任遺產管理人,恐難適任,且鄭崇文律師亦曾有 擔任遺產管理人之經驗,因認選任鄭崇文律師為被繼承人之 遺產管理人較為適宜,爰裁定如主文第1項所示,併依法為 承認繼承之公示催告。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 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家事庭司法事務官  元成璋

2025-03-20

SLDV-113-司繼-2104-20250320-1

司繼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6468號                   113年度司繼字第7783號 聲 請 人 乙oo 聲 請 人 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尹崇堯 關 係 人 林俊寬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林俊寬律師為被繼承人甲○○(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民 國113年3月23日歿,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生前最後 籍設:高雄市○○區○○○○街0巷00弄0號0樓)之遺產管理人。 准對被繼承人之繼承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告。 被繼承人之大陸地區以外之繼承人,應自本裁定揭示之日起,1 年2個月內承認繼承;其大陸地區之繼承人,應自被繼承人死亡 之日(即日)起3年內以書面向本院為繼承之表示,上述期限屆 滿,無繼承人承認繼承時,被繼承人之遺產,於清償債權,並交 付遺贈物,並依法移交遺產於大陸地區繼承人後,如有剩餘,即 歸屬國庫。 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繼承人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聲請人張秀婷之聲請意旨略以:被繼承人甲○○(男,民國00 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生前最後 籍設:高雄市○○區○○○○街0巷00弄0號8樓)於113年3月23日 死亡,其向聲請人借款新臺幣400萬元,並以其名下土地設 定抵押權予聲請人,嗣後被繼承人又開立票據面額分別為10 0萬元、300萬元之本票兩紙予聲請人,惟被繼承人之繼承人 均已拋棄繼承權,為對於被繼承人之遺產行使權利,爰依法 聲請本院選任遺產管理人等語。 二、聲請人南山人壽股份有限公司之聲請意旨略以:第三人00建 設股份有限公司、00與被繼承人向聲請人借款900萬元,尚 有本金2,971,541元及其利息、違約金尚未清償,且被繼承 人之繼承人均已拋棄繼承權,為對於被繼承人之遺產行使權 利,爰依法聲請本院選任遺產管理人等語。 三、按「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者,由親屬會議於一個 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並將繼承開始及選定遺產管理人之事 由,向法院報明。」、「親屬會議依前條規定為報明後,法 院應依公示催告程序,定6 個月以上之期限,公告繼承人, 命其於期限內承認繼承。」、「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議未於 前條所定期限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 得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前項規定為公示催 告。」、「先順序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時,由次順序之繼 承人繼承。其次順序繼承人有無不明或第四順序之繼承人均 拋棄其繼承權者,準用關於無人承認繼承之規定。」,民法 第1177條、第1178條第1、2 項及第1176條第6 項分別定有 明文。又按「大陸地區人民繼承台灣地區人民之遺產,應於 繼承開始起3 年內以書面向被繼承人住所地之法院為繼承之 表示,逾期視為拋棄其繼承權。」,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 民關係條例第66條第1項亦有明文。 四、經查:  ㈠聲請人張秀婷之前揭主張,業據其提出他項權利證明書、抵 押權設定契約書、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0937 號民事裁定、本院公告為證;又聲請人南山人壽股份有限公 司之前揭主張,業據其提出借據、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執 行處強制執行金額計算書分配表、繼承系統表、本院公告、 除戶謄本、戶籍謄本為證,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 度司繼字第3651號、113年度司繼字第5000號拋棄繼承權卷 宗核閱屬實,堪信為真實。又查無被繼承人之其他合法繼承 人存在,揆諸前揭規定,自應準用關於無人承認繼承之規定 ,參以其親屬會議並未於死亡發生之日起1個月內為其選定 遺產管理人並呈報本院,聲請人既均對被繼承人有債權存在 ,自應屬利害關係人無訛,是聲請人以利害關係人之地位, 向本院聲請選任遺產管理人,自屬有據。    ㈡本院審酌:擔任遺產管理人,主要係彙整被繼承人之財產, 踐行被繼承人債權、債務之確認,並作適法合理之分配,且 於有繼承人承認繼承時或遺產分配後,尚有剩餘時,將遺產 移交繼承人或國庫,此須熟悉相關法律程序進行遺產處分, 而林俊寬律師願意以其專業知識管理及處理被繼承人後續之 遺產問題,此有電話紀錄附卷可稽,爰選任林俊寬律師為被 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併依民法第1178條第2項規定為承認 繼承之公示催告。 五、爰裁定如主文。 六、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詹詠媛

2025-03-20

KSYV-113-司繼-7783-2025032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