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票據責任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桃簡
桃園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2年度桃簡字第2116號 原 告 楊玉 訴訟代理人 李長彥律師 被 告 呂光玄 訴訟代理人 鄭世脩律師 複 代理人 林俊杰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 2月2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確認被告所持有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2年度票字第2460號本 票裁定所載如附表所示之本票,對於原告之本票債權及利息 債權不存在。 二、被告不得執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2年度票字第2460號本票裁 定為執行名義對原告為強制執行。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為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本文所明定。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因法律關係之存否不 明確,致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此項危險得 以對於被告之確認判決除去之而言(最高法院109年台上字 第1779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被告執有如附表所示本票 (下稱系爭本票),並向本院聲請本票裁定,本院於民國11 2年10月19日以112年度票字第2460號本票裁定,裁定准予強 制執行(下稱系爭本票裁定),惟原告否認系爭本票債權存 在,是兩造就系爭本票債權存否之爭執,已使原告在私法上 地位處於不安狀態,且此種不安狀態,能以確認判決除去之 ,是原告提起本件確認之訴即具有確認利益,合先敘明。 二、原告主張:系爭本票並非原告所簽發,兩造間並無債權債務 關係存在,因原告否認簽發系爭本票,自應由被告就本票真 正之事實,先負舉證責任。退步言,縱認系爭本票為原告所 簽發,然兩造間並無借款或其他債權債務關係,原因關係不 存在,被告應先就原因關係為何負舉證責任,爰請求確認系 爭本票債權不存在及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2項規定提起本 件訴訟等語,並聲明:㈠確認被告所持有系爭本票裁定所載 如附表所示之系爭本票,對於原告之本票債權及利息債權不 存在;㈡被告不得執系爭本票裁定為執行名義對原告為強制 執行。 三、被告則以:系爭本票為真正,是原告於111年6月8日下午1點 多在我家簽發的,家中成員有我媽、阿嬤、表弟呂紹禕、舅 舅呂曜麟(已死亡)。因為原告跟呂曜麟借錢,但錢是我出 的,所以就簽這張。我們家是做資源回收的,錢都是現金, 所以會放家裡,錢是我的,就放在家裡。而金錢的交付是從 110年到111年6月間陸續分批給原告等語,資為抗辯,並聲 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偽造他人簽名為發票行為,即屬票據之偽造。被偽造簽名 者,因非其在票據上簽名為發票行為,自不負發票人之責任 ,此項絕對的抗辯事由,得以對抗一切執票人。又本票本身 是否真實,即是否為發票人所作成,應由執票人負證明之責 ,故發票人主張本票係偽造,對執票人提起確認本票係偽造 或本票債權不存在之訴者,應由執票人就本票為真正之事實 ,先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00年度台簡抗字第19號裁定意 旨參照)。故發票人主張本票係偽造,對執票人提起確認本 票係偽造或本票債權不存在之訴者,應由執票人就本票為真 正之事實,先負舉證責任。  ㈡本件原告主張系爭本票非其所簽發,自應由被告就系爭本票 上發票人欄之簽名為真正之事實,負舉證責任。經查,就系 爭本票是否為原告簽發乙節,依原告聲請本院於113年5月20 日檢附系爭本票原本,及原告當庭書寫筆跡直式、橫式各乙 紙、原告當庭按捺左、右大拇指紙印乙紙送請法務部調查局 為筆跡、指紋鑑定,經法務部調查局113年5月28日覆以:參 考筆跡數量不足,依現有資料歉難鑑定;而原告於系爭本票 上筆跡處所捺指紋,因紋線模糊不清,致特徵點不足,歉難 鑑定等語(本院卷第55頁至第56頁)。嗣本院再命兩造提出 可供鑑定之素材,依原告聲請本院再於113年9月6日檢附原 告桃園蘆竹區戶政事務所印鑑證明申請書原本、中華郵政股 份有限公司桃園郵局帳戶申請書、存簿、劃撥儲金開戶/劃 撥靜止戶恢復往來作業檢核表原本乙紙、蘆竹鄉農會顧客基 本資料登錄、變更、刪除單原本乙紙送請法務部調查局為筆 跡鑑定,經法務部調查局113年10月14日再覆以:發現有摻 雜他人筆跡,且仍欠缺足量與待鑑筆跡相近時期之參考筆跡 憑比,致難以歸納書寫者之運筆特性與筆劃特徵,由於參考 筆跡之品質對筆跡鑑定結果影響至鉅,本案在送鑑參考筆跡 資料質量未具本局筆跡鑑定所需之條件下,歉難與系爭本票 上原告簽名筆跡鑑定異同等語(本院卷第78頁、第88頁), 足見因鑑定素材不足,品質不佳,無從鑑定以確認系爭本票 為原告所親自簽發。  ㈢再查,證人呂紹禕於113年9月30日到庭具結證稱:111年6月8 日在家裡有我爸爸呂曜麟和原告在,沒有其他人了。我知道 那天原告也是來借錢的,因為桌上放了2疊錢,2疊高的,1 疊應該有新臺幣(下同)100萬吧。原告寫1張東西的時候我 有看到,印手印的時候我不知道,因為我就是經過。我不確 定原告寫的是不是系爭本票。我沒有看到系爭本票發票人的 簽名是原告簽名,我只知道原告好像在寫類似借據的東西, 沒辦法確定是這張系爭本票等語(本院卷第82頁至反面), 足見證人呂紹禕依其記憶僅依稀記得原告有當場書寫類似借 據之物,並無法確認系爭本票上簽名、指紋為原告親自簽名 及按捺,是仍無從確認系爭本票為原告所親自簽發。  ㈣從而,被告復未提出其他證據以資證明系爭本票為原告所簽 發,則被告既未能舉證證明系爭本票之真正,是原告請求確 認系爭本票債權及利息債權不存在,當屬有據。至系爭本票 原因關係為何以及被告有無交付金錢予原告等節,本院即無 再事審究之必要,附此敘明。  ㈤另執行名義無確定判決同一之效力者,於執行名義成立前, 如有債權不成立或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債務 人亦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提起異議之訴,強制執行法第 14條第2項定有明文。而依前述,本院業已確認被告所執系 爭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及利息債權不存在,是原告本諸前 揭規定,訴請被告不得執系爭本票裁定為執行名義,對原告 強制執行,亦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系爭本票既無從證明為原告簽發,原告自不負票 據責任,是原告請求確認被告持有系爭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 權及利息債權不存在,暨被告不得執系爭本票裁定為執行名 義,對原告強制執行,均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王子鳴 附表: 票據號碼 發票日 發票人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 TH0000000 111年6月8日 楊玉 1,100萬元 未載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黃文琪

2025-01-14

TYEV-112-桃簡-2116-20250114-1

聲再
臺灣高等法院

偽造有價證券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495號 再審聲請人 即受判決人 林益呈 代 理 人 楊顯龍律師 上列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偽造有價證券案件,對於本院112 年度上訴字第4340號,中華民國112年12月26日第二審確定判決 (起訴案號: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緝字第55號;原審 案號:臺灣宜蘭地方法院111年度訴字第455號,),聲請再審,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及停止刑罰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聲請再審意旨略以: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林益呈因偽造有 價證券案件,經鈞院112年度上訴字第4340號判決(下稱原 確定判決)判處罪刑,嗣經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267 號判決駁回上訴確定在案。茲因有罪判決確定後,發現證人 羅智賢於第一審審判中證述:「除了他們的簽名、印章之外 ,其他都是我填的。」(原審卷第120頁)之新證據,合於 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第3項規定事由,為受判決 人利益,聲請再審,理由如下:系爭本票上有聲請人於對保 當日即民國106年6月14日在發票人欄手寫填載之「林益呈」 簽名,假冒高琮慶之人在發票人欄手寫填載之「高琮慶」簽 名,另有以日期章於發票日欄加蓋之日期「106.6.15」。依 證人羅智賢所證述,可知聲請人或假冒之「高琮慶」均僅於 本票上簽名及蓋印,其餘之「金額」、「付款地」、「到期 日」,甚至「發票日」均係由羅智賢所填載。又關於日期之 填載,不論係台新國際商業銀行汽車貸款申請書右上角之「 106.6.8」或債權讓與暨動產抵押契約書左下角之「106.6.1 4」,均係手寫,但本票之「發票日」及本票到期日授權書 之日期卻係以日期章加蓋之「106.6.15」,一則填載方式有 所不同,二則「106.6.15」顯非對保當日之106年6月14日, 三則依常情而言一般人不會隨身攜帶日期章,亦可合理推知 ,「發票日」欄之「106.6.15」日期章應非當時在場之聲請 人、假冒之「高琮慶」、介紹人或證人等於對保當日即106 年6月14日所填寫。是若羅智賢所言非虛,則可知系爭本票 上之發票日係羅智賢於106年6月14日取得後,另行蓋上「10 6.6.15」之日期章。而於106年6月14日系爭本票於聲請人及 假冒之「高琮慶」於發票人欄填載姓名、印文後交付給證人 之際,係屬未填載「發票日」之「無效票據」,從而尚難認 聲請人有何偽造有價證券之犯行。然原確定判決於審理時, 僅針對系爭本票之「簽名」是否由聲請人所親簽為調查,而 未及於同屬本票絕對必要記載事項如「發票日」之調查與斟 酌,因認此對原確定判決之事實認定產生合理之懷疑,並有 聲請人應受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之判決之可能,且為原審所 未及調查斟酌,合於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規定, 請准開始再審,並審酌聲請人目前仍有正常工作與收入,併 准予裁定停止原確定判決之執行等語。 二、按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關於得為再審之原因規定 ,雖經修正為「因發現新事實或新證據,單獨或與先前之證 據綜合判斷,足認受有罪判決之人應受無罪、免訴、免刑或 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之判決者」,並增列第3項:「第1項第 6款之新事實或新證據,指判決確定前已存在或成立而未及 調查斟酌,及判決確定後始存在或成立之事實、證據」,但 仍須以該新事實或新證據,確實足以動搖原確定判決所認定 的犯罪事實,亦即學理上所謂的確實性(或明確性、顯著性 )要件,方能准許再審。而聲請再審案件之事證是否符合此 項要件,其判斷當受客觀存在的經驗法則、論理法則所支配 ,並非聲請人任憑主觀、片面自作主張,即為已足。故倘聲 請人所主張之新事實或新證據,自形式上觀察,根本與原判 決所確認之犯罪事實無何關聯,或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 判斷,無法產生合理懷疑,不足以動搖原確定判決所認定之 事實者,或對判決確定前已存在且已審酌之證據、事實,自 為不同之評價,當然無庸贅行其他無益之調查,即不能據為 聲請再審之原因,自無准予再審之餘地(最高法院109年度 台抗字第261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聲請人固以前揭情詞聲請再審,惟原確定判決審酌卷內相關 事證後,業已就如何依憑聲請人不利於己之供述(對於向上 盈汽車商行購買自用小客貨車1台,而向台新銀行申請汽車 貸款,並覓得名為「高琮慶」之人擔任保證人,而由名為「 高琮慶」之人在台新銀行汽車貸款申請書之保證人簽章欄位 、債權讓與暨動產抵押契約書之乙方連帶保證人欄位、授權 書之立授權書人欄位、本票之發票人欄位簽署「高琮慶」之 署名,並蓋用「高琮慶」印文〈如原確定判決附表《下稱附表 》所示〉,而持該等文件,向台新銀行申請貸款新臺幣〈下同〉 260,000元而行使,嗣因未清償貸款,告訴人高琮慶收到臺 灣新北地方法院執行命令,始悉其被冒名貸款等情並不爭執 ),佐以證人高琮慶、羅智賢及台新銀行客服部經理張晋豐 等不利於聲請人之證詞,及卷附台新大安租賃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台新大安租賃公司)電話錄音譯文(分別照會聲請人 及保證人)及108年12月12日函文、台新銀行汽車貸款申請 書、債權讓與暨動產抵押契約書、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 料表、本票影本、授權書影本、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執行命令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債權憑證、執行紀錄表、出勤記錄查詢 (高琮慶)、潤泰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06年6月份班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8年度湖簡字第1588號民事簡易判決等 證據資料,經綜合判斷,認定聲請人有上開犯行,並說明聲 請人雖否認共同偽造有價證券及共同行使偽造私文書犯行, 惟高琮慶已證稱:收到執行命令,才知遭不明人士冒用伊的 名義貸款260,000元,本票發票人欄位上的「高琮慶」簽名 及簽章,不是伊所為,伊不認識聲請人等語。且羅智賢於警 詢、偵查及第一審證稱:本件是車行業務人員介紹聲請人向 上盈汽車商行買車,貸款向台新銀行申辦,車行人員把聲請 人的資料給伊,伊即與聲請人聯繫,聯繫後聲請人就把相關 資料傳給伊,包含財力證明、身分證件等,聲請人並提供自 己的銀行存摺封面及內頁、「高琮慶」的身分證正反面照片 及勞保明細資料,伊取得資料後即交給公司審核。對保時會 核對其等身分,當天伊到場時,聲請人與保證人已經到場, 文件上「林益呈」跟「高琮慶」的簽名,都是他們親自簽名 ,聲請人與保證人表示是朋友關係,伊有問年紀落差這麼大 還會當朋友,聲請人與保證人有回說是在哪裡認識的等語。 雖其先後之證詞略有出入,惟其三次作證之時間各相隔一段 時間,且與本案案發時間相距甚久,自難期其有完整之記憶 ,然其對於對保前聲請人有傳送保證人身分證等資料、對保 當日聲請人與保證人有一同到場、表示為朋友關係,並親自 於文件上簽名等情之證述始終一致,倘非親身經歷,自無從 為如此鉅細靡遺證述之可能,且羅智賢與聲請人並無仇恨或 怨隙,難認其有惡意構陷聲請人之動機及必要,其證述應可 採信。況依一般金融機構貸款流程,必先與貸款之借款人及 保證人進行對保後,始決定是否准予貸款,衡情,擔任共同 發票人或連帶保證人,必須對債務擔負票據責任或連帶保證 責任,苟非關係親近或具有相當利害關係之人,自不可能無 端為他人之債務擔任共同發票人或連帶保證人之理。參以聲 請人於案發時已56歲,具有一定智識程度及社會經驗,當知 辦理貸款需先找與其關係親近或具相當利害關係之人擔任保 證人,並與銀行進行對保程序,對保時亦可能會詢問彼此之 關係。而聲請人竟供述不認識保證人,然卻能傳送保證人「 高琮慶」之身分證件及財力證明予羅智賢,甚至在對保時, 與該保證人均對羅智賢表示彼此是朋友關係,可見聲請人事 先已知悉該保證人係冒名擔任其保證人,卻仍與自稱「高琮 慶」之保證人互相配合欺騙羅智賢,益證聲請人為順利辦理 貸款,雖知悉該不詳男子身分可疑,應非高琮慶本人,卻仍 與該不詳男子一同進行對保程序,並謊稱為朋友關係,各自 簽署附表編號一至四所示之文件後據以行使,而順利申辦貸 款,其主觀上與該不詳男子有犯意之聯絡等旨(見原確定判 決之理由欄貳、一、㈠至㈣)。是原確定判決既已依法律本於 職權對於證據之取捨,詳敘其判斷之依據及認定之理由,對 於聲請人所辯如何不足採信,亦詳予指駁,所為論斷,與經 驗及論理法則,尚無不合,核與本案電子卷證無誤。  ㈡聲請意旨以依羅智賢前揭證述可知,聲請人簽名於系爭本票 時,該本票係未載發票日之無效票據,故聲請人所為並不成 立偽造有價證券罪等語。惟聲請人此等主張其簽名於系爭本 票時,該本票係未載發票日之無效票據等詞,前業據聲請人 以之為本案上訴第三審之理由,而經最高法院以「本件上訴 人因申請汽車貸款,與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年男子(下稱 不詳男子)共同偽造高琮慶簽名的本票上已記載發票之年、 月、日,並非未記載發票年、月、日。且上訴人除共同簽發 上開本票外,另簽發授權書,授權書上並註明其與高琮慶( 實係該不詳男子)共同簽發本票1張交付台新大安租賃公司 等旨,有該授權書在卷可憑。何況上訴人於偵訊時自承授權 書上的『林益呈』係其簽的等語,上訴人既與該不詳男子共同 簽發本票1張交付台新大安租賃公司,雖本票發票人欄之高 琮慶簽名係偽造,然上訴人之簽名並非偽造,且本票上已記 載發票年、月、日,因此原判決未認定上開本票係無效票據 ,於法尚無違誤。至於本票上之發票年、月、日究係上訴人 或該不詳男子所寫甚或他人所為,因上訴人否認犯行,原審 無從得知究係何人所寫,而未於判決論敘說明此節,自無理 由欠備可言。且原審審判期日,經審判長詢以尚有何證據請 求調查時,上訴人及其原審辯護人均答稱:沒有等語,有11 2年11月28日原審審判程序筆錄在卷可稽。則原審以上訴人 共同偽造有價證券之事證已明,不再為其他無益之調查,自 不能指為違法。」等論據(見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26 7號判決理由欄三),而駁回聲請人此等辯解。縱如羅智賢 所證系爭本票發票日是其所填載,然仍不足以證明羅智賢填 載發票日之時間,係於聲請人與不詳男子簽章於系爭本票後 ,方填載,亦即不能證明聲請意旨所指「聲請人簽章於系爭 本票時,該本票係未載發票日之無效票據」為真。況本票既 指發票人簽發一定之金額,於指定之到期日,由自己無條件 支付無條件支付受款人或執票人之票據(票據法第3條規定 參看),將使發票人承擔給付義務而影響其財產權甚鉅,故 以本票之發票人確有在本票上簽名或蓋章並已交付他人,且 執票人所執本票係應記載事項已填載完畢之情形,以發票時 發票人已親自或授權他人填寫日期、金額等應記載事項為常 態,而以發票時發票人未親自或授權他人填載日期、金額等 應記載事項為非常態。縱聲請人簽章於系爭本票時,該本票 尚未載發票日期,衡情,亦不能排除聲請人已有明示或默示 授權執票人填載發票日期等票據應記載事項。又系爭本票於 執票人向法院聲請本票裁定強制執行時,確有記載發票日期 ,並經法院形式審核後,認係有效票據,進而核發本票強制 執行裁定,自係有效本票無訛。再參以發票人(即聲請人) 應執票人之要求,而開立系爭本票,以擔保貸款能順利還款 ,則執票人豈會容任系爭本票未載發票日期而使之成為無從 擔保還款之無效票據!因認聲請人係執原確定判決對於法院 取捨證據及判斷其證明力之職權行使,持己見為不同之評價 ,而指摘原確定判決不當,據此聲請再審,難謂係適法再審 事由。   四、從而,本件再審之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至聲請人同 時聲請停止刑罰執行部分,因聲請再審並無停止刑罰執行之 效力,且其再審聲請既經駁回,所為停止刑罰執行之聲請亦 失所附麗,併應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34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刑事第十九庭 審判長法 官 曾淑華                    法 官 李殷君                    法 官 陳文貴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胡宇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原確定判決附表 編號 文件名稱 日期 偽造署押 一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汽車貸款申請書 106年6月8日 偽造「高琮慶」署名及印文各1枚 二 債權讓與暨動產抵押契約書 106年6月14日 偽造「高琮慶」署名及印文各2枚 三 授權書 106年6月15日 偽造「高琮慶」署名及印文各1枚 四 本票 (發票金額260,000元) 106年6月15日 發票人欄位,偽造「高琮慶」署名及印文各1枚

2025-01-14

TPHM-113-聲再-495-20250114-1

沙簡
沙鹿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簡易民事判決       113年度沙簡字第709號 原 告 梁宇林 訴訟代理人 廖婉茹律師 複代理人 張育銜律師 被 告 王芬姿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3 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所持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5938號民事 裁定所載如附表所示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及自附表所示利息 起算日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部分不存在 。 被告不得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5938號民事裁定 所載如附表所示本票,及自附表所示利息起算日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部分,對原告之財產為強制執行。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三分之一,餘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持如附表所示之本票(下稱系爭本票)向臺 灣臺北地方法院聲請本票裁定強制執行,經臺灣臺北地方法 院以113年度司票字第5938號裁定准予強制執行在案。原告 前因用錢孔急故陸續向被告借款,至民國109年4月10日止共 積欠人民幣6萬元,原告並簽立借據(下稱系爭借款),嗣 後原告依被告指示陸續自111年2月28日至112年2月28日簽發 如附表所示之本票共計8紙交付被告,作為系爭借款之擔保 。因系爭借款並無兩造合議約定清償抵充順序,依據民法第 323條規定,即以費用、利息、本金依序予以抵充,而原告 自108年5月20日起至112年8月10日止陸續清償款項共計(新 臺幣)248萬3,775元,嗣至112年3月21日兩造方約定原告每 月5日至10日還款利息人民幣1萬2,000元,直至113年3月31 日止,因此原告每次還款金額於112年3月21日前應先抵充利 息,再就抵充利息剩餘之金額抵充原本,惟原告於112年3月 21日前所清償之借款,由於未約定利息,故皆應抵充原本, 經計算後,112年3月21日前原告清償借款共計人民幣49萬4, 450元(以匯率4.5元計算,換算新臺幣為49,450元×4.5=222 萬5,025元),然原告簽發系爭本票8紙共208萬8,000元,係 為擔保兩造間之債務關係,到112年8月10日前原告既已清償 被告人民幣551,950元,則系爭本票之原因關係即不存在, 兩造為系爭本票之前後手,依票據法第13條反面解釋,原告 得對被告主張票據原因關係消滅之抗辯。又系爭本票之原因 關係既已不存在,被告繼續持有系爭本票即屬無法律上之原 因而受利益,原告依不當得利規定,請求被告返還系爭本票 。故提起本件訴訟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之訴。並請求法 院判決:(一)確認被告所持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 司票字第5938號民事裁定所載如附表所示本票,對原告之本 票債權及自附表所示利息起算日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 分之6計算之利息部分不存在。(二)被告不得持臺灣臺北 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5938號民事裁定所載如附表所示 本票,及自附表所示利息起算日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 分之6計算之利息部分,對原告之財產為強制執行。被告應 將附表所示本票返還原告。(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被告抗辯:我與原告金錢往來約有十年,我們有約定今年3 月31日約定要還清所有款項,但後來打電話跟我說他只有籌 到100萬元,其他要交給律師處理,之後就不接電話,3月27 日他就過戶房子,脫產掉了。我陸陸續續借給原告人民幣15 15,285元,他還了人民幣551,950元,另外借給他台幣140,6 40元,這部分他全部沒有還。原告還的人民幣551,950元不 是本件票據款項,我跟原告在大陸還有人民幣70幾萬元的訴 訟。除了這8張208萬元本票外,原告還有欠我70幾萬元的人 民幣。人民幣551,950部分,原告有承諾一年內即112年4 月 到113年3月,一個月要給我人民幣12,000元的利息作為補償 ,這包括在人民幣551,950元內。但原告只繳了11個月,今 年的2月之後就沒有再給我。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確認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者,不得提 起。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 否不明確,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 存在,且此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 ,若縱經法院判決確認,亦不能除去其不安之狀態者,即 難認有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最高法院52年台上字第 1240號民事裁判意旨參照)。本件被告以其執有原告簽發 之如附表所示之本票為由,另案向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聲請 對原告就如附表所示之本票准予強制執行,並經准許強制 執行在案,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5938號 民事裁定影本在卷可按。則兩造就系爭本票之票據權利是 否仍存在,顯有爭執,且該權利之存否,攸關原告應否負 票據責任,則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受有侵害之危險,而此 種不安之狀態,應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揆諸前開判例 意旨,則原告提本件確認訴訟,自有確認利益,合先敘明 。 (二)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據提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 字第5938號民事裁定、借據、借款契約書、還款切結書、 還款協議書、交易明細等為證,被告則以前情答辯,本院 認為,被告並不爭執原告已清償人民幣551,950元部分欠 款之事實,而依照原告提起本件民事訴訟起訴日之113年5 月10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收件章),人民幣與新臺幣之 匯率為1:4.508,則113年5月10日之人民幣551,950元相 當於新臺幣2,488,191元(計算式:551950X4.508=000000 0,元以下四捨五入)。 (三)按民法第321條規定:「對於一人負擔數宗債務而其給付 之種類相同者,如清償人所提出之給付,不足清償全部債 額時,由清償人於清償時,指定其應抵充之債務。」本件 原告雖清償人民幣551,950元(相當於新臺幣2,488,191元 ),惟此數額並不足清償原告之全部債額,依前述規定, 清償人即原告於清償時,指定其應抵充之債務,本件原告 主張抵充如附表所示之本票共計2,088,000元及自附表所 示利息起算日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 息之債務。則原告所積欠如附表所示之本票及自附表所示 利息起算日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 之債務,因其主張就已清償之人民幣551,950元(相當於 新臺幣2,488,191元)為抵充而消滅。因此,原告主張如 附表所示之本票及自附表所示利息起算日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之債務已因清償而消滅等情 ,應屬可採。準此,原告請求確認被告持有如附表所示之 本票對原告之票據債權不存在及請求被告不得持系爭本票 裁定為執行名義,對原告強制執行,為有理由,堪予憑採 。  (四)原告雖請求被告應返還系爭本票,然系爭本票既係由原告 交付給被告,其票據本身已生動產所有權移轉之效力,被 告為系爭本票之所有權人。縱認被告不得持系爭本票對原 告行使票據上權利,此亦屬被告無法行使持票人權利之情 形,並非表示被告為無法律上之原因占有系爭本票,則原 告主張被告應返還系爭本票云云,應無可採。 (五)從而,原告聲明請求確認被告所持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 3年度司票字第5938號民事裁定所載如附表所示本票,對 原告之本票債權及自附表所示利息起算日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部分不存在;被告不得持臺 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5938號民事裁定所載如 附表所示本票,及自附表所示利息起算日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部分,對原告之財產為強制 執行,為有理由,應予准許。至原告請求被告返還本票部 分,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一一論述,併此敘明。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沙鹿簡易庭               法 官 劉國賓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 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附表:  本票附表:至清償日止利息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六計算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到期日 利息起算日 票據號碼 備考 (新臺幣) 001 111年2月28日 261,000元 視為未記載 111年2月28日 CH466576 002 111年5月30日 261,000元 視為未記載 111年5月30日 CH466580 003 111年5月30日 261,000元 視為未記載 111年5月30日 CH466585 004 111年8月31日 261,000元 視為未記載 111年8月31日 CH466581 005 111年8月31日 261,000元 視為未記載 111年8月31日 CH466586 006 111年11月30日 261,000元 視為未記載 111年11月30日 CH466583 007 111年11月30日 261,000元 視為未記載 111年11月30日 CH466587 008 112年2月28日 261,000元 視為未記載 112年2月28日 CH466591

2025-01-14

SDEV-113-沙簡-709-20250114-1

簡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請求給付票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簡上字第353號 上 訴 人 陸竹君 訴訟代理人 詹漢山律師 複代理人 張敦達律師 被上訴人 賴山群 訴訟代理人 李易璋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票款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2年5月10日 本院沙鹿簡易庭111年度沙簡字第707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 院第二審合議庭於113年12月1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上訴人起訴主張:上訴人執有張志誠所簽發、被上訴人背書 之如附表所示面額新臺幣(下同)50萬元之支票一紙(下稱 系爭支票),上訴人於民國111年10月11日提示系爭支票遭 退票而未獲兌現。張志誠、被上訴人既分別為系爭支票之發 票人、背書人,對上訴人自應共同負擔清償系爭支票之票款 責任。為此,上訴人依票據之法律關係,請求張志誠、被上 訴人連帶給付原告系爭支票之票款及其利息。並聲明:張志 誠、被上訴人應連帶給付上訴人50萬元,及自起訴狀送達張 志誠、被上訴人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 利息。 二、被上訴人則以:系爭支票上之背書並非被上訴人簽名,上訴 人應舉證簽名之真正,被上訴人亦未曾授權張志誠或其他第 三人得以被上訴人名義在系爭支票背書欄處簽名並負票據背 書人責任,是上訴人對被上訴人之本件請求,為無理由。  三、原審判決駁回上訴人對被上訴人之請求,上訴人不服提起上 訴,並聲明:一、原判決關於駁回對被上訴人賴山群之請求 部分廢棄。二、被上訴人應與張志誠連帶給付上訴人50萬元 整,及自111年11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五計 算之利息。被上訴人則聲明:駁回上訴人之上訴。(張志誠 部分,業經原審判決上訴人全部勝訴確定)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查上訴人現仍持有系爭支票,為上訴人所不爭執,且有系爭 支票影本及退票理由單為證(原審卷第19至23頁),應可認 定。  ㈡「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票據之偽 造或票據上簽名之偽造,不影響於真正簽名之效力。」票據 法第5條前段、第185條定有明文;亦即於票據上真實簽名者 ,始須負票據責任。經查,被上訴人抗辯其未在系爭支票上 簽名及同意或授權他人等節,業據證人張志誠到庭具結證稱 :與被上訴人是朋友關係,認識八年多,大約六、七年前他 借我的票,他就有跟我說他的年籍資料,系爭支票正面是伊 簽發,系爭支票背面手寫之「賴山群」,係伊寫的,在自己 家裡寫的,時間是110年9月30日。因為伊要跟上訴人借錢, 伊用他的名義下去借的,但被上訴人不知道。簽被上訴人的 名字,沒有經過被上訴人同意、授權。Z000000000也是伊寫 的。因為上訴人說她要有其他人才要借錢,她不要再借我本 人等語(本院卷第167至169頁),且觀以證人張志誠當庭書 寫「賴山群」及「Z000000000」之字跡(本院卷第177、179 頁),與系爭支票上載之「賴山群」及「Z000000000」筆劃 特徵相同,且證人於本院所為證述,係經具結程序擔保其證 言之可信性(見上開言詞辯論筆錄),衡情實無甘冒偽造有 價證券及偽證罪責而迴護被上訴人之動機或必要,   足認證人所證屬實,堪予採信。此外,上訴人對系爭支票確 為被上訴人背書之有利事實,並未能提出其他證據以實其說 ,自難為有利於上訴人之認定。證人張志誠既未經被上訴人 授權或同意即偽簽其名於系爭支票上,被上訴人自無庸負背 書責任。   ㈢綜上所述,上訴人依票據之法律關係,請求被上訴人應負背 書責任,與張志誠連帶給付50萬元,為無理由。原審判決之 認事用法均無不合,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 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及攻擊防禦,均與本案之   判斷不生影響,自勿庸一一審酌論列,併此敘明。 六、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李悌愷                   法 官 鍾宇嫣                   法 官 顏銀秋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書記官 許馨云 附表:    編號 發票日 (民國) 發票人 付款人 票號 票面金額 (新臺幣) 提示日 (民國) 背書人 支票存款帳戶 1 110年10月31日 張志誠 臺中市沙鹿區農會信用部 AA0000000號 500,000元 111年10月11日 賴山群 000000000號

2025-01-10

TCDV-112-簡上-353-20250110-1

竹簡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簡字第42號 原 告 鄭厤香 訴訟代理人 林夏陞律師 被 告 陳昱府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 月2日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持有原告所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於票面金額超過新 臺幣142,000元部分,對原告之本票債權不存在。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7,餘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定。又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 不明確,原告主觀上認其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狀態存在,且 此種不安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經查,被告 執原告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向本 院聲請本票裁定,經本院以112年度司票字第3080號民事裁 定(下稱系爭本票裁定)准予強制執行等情,業經本院依職 權調取上開卷宗核閱無訛。惟系爭本票既由被告持有且行使 票據權利,而原告否認系爭本票債權之存在,顯然兩造就系 爭本票之本票債權存在與否已發生爭執,如不訴請確認,被 告得隨時以前開本票裁定對原告之財產為強制執行,原告在 私法上之地位將有受侵害之危險,顯有排除負擔票據責任危 險之必要,而前述危險得依確認判決加以除去,則原告提起 本件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之訴,即有確認之法律上利益。 二、按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 ,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民事訴訟法第256條定有明文。原 告起訴時原以「陳昱財」為被告,嗣原告於民國113年6月20 日具狀變更被告為「陳昱府」(見本院卷第65頁),核原告 上開所為,僅係更正被告之姓名,並不影響被告之同一,屬 更正事實上之陳述,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持系爭本票向本院聲請本票裁定,並經本院 作成系爭本票裁定准予強制執行在案。原告係獨資經營之禾 日香焢肉飯之負責人,因調度資金,於112年11月間欲向被 告借款新臺幣(下同)200萬元,原告則以開立相同金額之 系爭本票作為上開借款之擔保,借款利息另計,但借款前提 為:原告先提供37萬2千元並存在被告帳戶2周後,貸款資金 便可於兩周左右撥款使用,然因兩造事後尚有其他糾紛,故 實際上被告並未借款200萬元予原告,是兩造間並無任何金 錢往來關係,亦無資金借貸情事,系爭本票之基礎原因關係 不存在,縱使有借款200萬元,被告亦未交付200萬元予原告 。詎被告竟持系爭本票對原告聲請法院強制執行,有害原告 之權益。原告爰依法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確認被告所執 有系爭本票裁定所載本票對原告之票據權利不存在。 二、被告則以:被告一開始是借現金200萬元給原告母親,原告 母親在向他人借款好幾百萬,後來原告才向被告借款200萬 元,原告說要幫忙還才簽立系爭本票以為擔保,因還不出來 ,始將店面頂讓給被告。又原告當初陸續向被告借錢,先借 8萬元、6萬元、2千元且匯款至其帳戶,其他用現金借。倘 若不是欠錢,原告何必將店面頂讓給被告。該開立200萬元 票是擔保原告母親所借款200萬元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 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票據乃文義證券及無因證券,票據上之權利義務悉依票上 所載文義定之,與其基礎之原因關係各自獨立,票據上權利 之行使不以其原因關係存在為前提。執票人行使票據上權利 時,就其基礎之原因關係確係有效存在不負舉證責任。若票 據債務人以自己與執票人間所存抗辯之事由對抗執票人,依 票據法第13條規定觀之固非法所不許,惟仍應先由票據債務 人就該抗辯事由負舉證之責任。必待為票據基礎之原因關係 確立後,法院就此項原因關係進行實體審理時,當事人於該 原因關係是否有效成立或已否消滅等事項有所爭執,始適用 各該法律關係之舉證責任分配原則。次按稱消費借貸者,謂 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 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契約,民法第474 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 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 又稱消費借貸者,於當事人間必本於借貸之意思合致,而有 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之行為,始得當之。 是以消費借貸,除有金錢之交付外,尚須本於借貸之意思而 為交付,方克成立。倘當事人主張與他方有消費借貸關係存 在者,自應就該借貸意思互相表示合致及借款業已交付之事 實,均負舉證之責任。基此說明,既然被告抗辯系爭本票均 是因原告向其借貸,為擔保債務之清償所簽發,然原告否認 有收受系爭本票票面金額之借款,則被告對於是否已交付系 爭本票之票面金額給原告,即負有舉證責任。    ㈡經查,原告主張其為向被告借款,遂簽發系爭本票交付予被 告,嗣被告即持系爭本票向本院聲請本票裁定強制執行,經 系爭本票裁定准許;被告分別於112年9月26日匯款6萬元、1 12年9月28日匯款8萬元及112年11月15日匯款2,000元至原告 申辦之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之帳戶(下稱系 爭帳戶)等情,業據其提出系爭本票裁定影本為證,並有被 告提出之系爭本票、兩造間LINE對話紀錄影本及網路轉帳交 易明細截圖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33至37頁、第53頁),兩 造均不爭執,復經本院依職權調取系爭本票裁定卷宗核閱屬 實,堪信為真正。而原告既主張票據原因關係是否有效存在 抗辯,則應先由原告就該抗辯事由負舉證之責任,今原告主 張原告雖有與被告提到200萬元借款,但被告未交付200萬元 款項,而被告辯稱已有分別匯給原告14萬2000元,其餘以現 金交付,並提出店面頂讓契約及兩造對話紀錄為憑,證明原 告確實有欠200萬元,惟其後又抗辯該票是擔保原告母親之 債務,其前後說詞反覆,應認其前述較為真實,是兩造系爭 本票原因關係既已確立。如前述被告自該就已交付200萬元 款項負舉證之責,而被告迄今僅能提出已交付14萬2000元之 匯款紀錄,而其提出店面頂讓合約書上雖載明原告以現金或 支票被告支付200萬元整,然原告否認系爭本票是支付該合 約書,況且從該合約書文義觀之,是開立支票或現金支付亦 非開立本票,被告既未提出其他證明以實其說,尚難認以該 合約書即可證明被告已現金交付其餘金額,而被告既未能提 出已交付其餘金額,是認兩造間僅成立14萬2000元之債權, 從而原告簽發系爭本票之原因關係超過14萬2000元之原因關 係即不存在,則原告請求被告持有系爭本票對原告之本票部 分債權不存在,即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訴請確認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 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附此敘明。 六、本判決雖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判決,惟確認判決 性質上並無執行力,故無庸另為假執行與免為假執行之諭知 ,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新竹簡易庭 法 官 吳宗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 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書記官 林一心 附表:系爭本票 發票人 票載發票日 (民 國) 受款人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 票 號 備考 鄭厤香 112年10月26日 陳昱府 200萬元 112年10月26日 TH611051 備註:本院112年度司票字第3080號本票裁定

2025-01-10

SCDV-113-竹簡-42-20250110-1

司票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24號 聲 請 人 李孟侑 相 對 人 藍婉甄 當事人間聲請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 交付聲請人新臺幣壹拾貳萬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一月十 五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六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 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稱: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3年10月29日簽 發之本票一紙(下稱系爭本票),票據號碼MZ000000000號, 內載金額新臺幣120,000元,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於上 開本票經聲請人向相對人提示未獲付款,為此提出該本票一 紙,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 條之規定相符,應予准許。又票   據上之記載,除金額外,得由原記載人於交付前改寫之。但   應於改寫處簽名。票據法第11條第3 項定有明文。而票據法   第6 條既已明定,票據上之簽名,得以蓋章代之,則依特別   法優先普通法之法理,解釋上民法第3條第3項得以指印代簽   名之規定,尚不得適用於票據改寫之情形,故僅於改寫處按   捺指印者,自不生改寫之效力。經查,系爭本票發票日原記 載中華民國113年「11月15日」,嗣改寫為113年「10月29日 」,然相對人僅於改寫處按捺指印,未於改寫處簽名或蓋章 ,顯與上開規定不符,相對人應按改寫前之文義,即應以發 票日為113年11月15日負票據責任,又系爭本票提示日為113 年11月15日,此付款提示於法有合,附此敘明。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 提出抗告狀,並需繳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應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 之不變期間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 訴。如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 請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橋頭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任士慧 附註: 一、案件一經確定本院即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庸具 狀申請。 二、嗣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5-01-09

CTDV-114-司票-24-20250109-2

司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強制執行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4253號 聲 請 人 周怡蓁 上列聲請人對相對人洪宗輝聲請本票裁定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新臺幣貳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本票之發票日為何日,悉以票上記載之日期為準,且不以 票載發票日與實際發票日相符為必要。惟依票據文義解釋原 則,執票人於行使票據權利時,仍應受票上文義限制,尚不 得於票載發票日前行使票據權利,是執票人於票載發票日前 所為之提示,自不生合法提示之效力。又票據法第120條所 規定本票到期日為相對必要記載事項,未載到期日者,視為 見票即付 (同條第2項) ,本件本票其到期日因先於發票年 、月、日,此項文義因有疑義,應可視同無記載,而視其   為未載到期日之見票即付之本票(臺灣高等法院85年度抗字 第2570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 票23紙,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經聲請人向相對人提示未 獲付款,為此提出本票23紙,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云云。 三、經查:附表所示本票之發票日為自民國(下同)112年5月31 日起,惟依票載,其到期日則均為早於發票日前之112年5月 23日,參照首揭說明,該到期日之記載應可視同無記載,而 視其為未載到期日之見票即付之本票。惟查:  ㈠其中附表編號16~21所示本票之發票日均係在聲請人提出本件 聲請之後(聲請人向本院提出本件聲請狀之遞狀日期為113 年10月14日),是聲請人於提出本件聲請時,就上開6張本 票現實上顯未能向相對人提示請求付款;至於附表編號1~6 、8~15、22、23所示等16張本票,聲請人係於112年5月23日 向相對人提示,此亦有聲請人提出之民事補正狀乙份在卷, 該16張本票之提示既係在發票日前,參照首揭說明,該提示 自亦不生效力。  ㈡又附表編號7所示本票發票日關於年份之記載曾經改寫,然改 寫處無相對人之簽名,顯與票據法第11條第3項規定不符, 依法其改寫不生效力,故此本票之發票日仍應依改寫前之內 容「113年12月25日」為認定,相對人應按改寫前之文義負 票據責任,即以原記載之113年12月25日為發票日。查聲請 人於上開補正狀亦自述其係於112年5月23日向相對人提示該 本票,該本票之提示日既係在發票日前,參照上開說明,該 提示亦不生效力,併予敘明。綜上,聲請人提出本件聲請, 於法自有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前段、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司法事務官 孫慈英    附表:113年度司票字第4253號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到期日 票據號碼 (新臺幣) 001 112年8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55 002 112年9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56 003 112年10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57 004 112年5月31日 10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51 005 112年6月20日 20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53 006 112年7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54 007 113年12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59 008 113年1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60 009 113年2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61 010 113年4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63 011 113年5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64 012 113年6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65 013 113年7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66 014 113年8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67 015 113年9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68 016 113年10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70 017 113年11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71 018 113年12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72 019 114年1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73 020 114年2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74 021 114年3月25日 38,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75 022 112年11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58 023 113年3月25日 50,000元 視為未載 CH353162

2025-01-06

TNDV-113-司票-4253-20250106-2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7995號 原 告 李春妹 訴訟代理人 劉宸宇律師 劉怡廷律師 被 告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訴訟代理人 張靖淳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於民國113年12月12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程序方面:  ㈠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所 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確 ,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且此 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本件原告主 張被告持有如附表所示、票面金額為新臺幣(下同)740,00 0元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聲請本院以113年度司票 字第14884號裁定(下稱系爭本票裁定)准予強制執行在案 ,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聲請本票裁定卷宗查核無訛,惟 原告否認系爭本票之票據債權存在,是兩造就系爭本票債權 存在與否已發生爭執,被告得否主張系爭本票之票據債權, 影響原告之法律上地位,且此不安之狀態,得以本件確認判 決將之除去,揆諸前揭說明,原告提起本件確認之訴,應有 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㈡又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且無民事 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伊未曾簽發系爭本票,亦未授權他人簽名及用印 ,系爭本票上原告之簽名和蓋章,疑遭他人偽造,被告對原 告之系爭票據債權自不存在,爰提起本訴,請求確認被告就 系爭本票之債權不存在等語。並聲明:㈠確認系爭本票債權 及利息債權對原告不存在。㈡被告不得持113年度司票字第14 884號民事裁定對原告為強制執行。 三、被告則辯以:原告於112年3月間受訴外人張正諺邀約擔任連 帶保證人,提供自小客車(車號:000-0000)向被告以動產擔 保交易設定抵押方式辦理汽車貸款,借款金額為新臺幣740, 000元,並簽有債權讓與暨償還契約書及系爭本票,又經被 告詢問對保人員,確認對保當日均為原告本人無誤,原告自 應負發票人責任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次按稱保證者,謂當事 人約定,一方於他方之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其代負履行 責任之契約,民法第739條亦有明定。另按在票據上簽名者 ,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票據上之簽名,得以蓋章代之;票 據法第5條第1項、第6條亦有明定。對票據上所載文義負責 之人,以在票據上簽名或蓋章二者備其一,即足發生效力( 最高法院72年台上字第474號裁判意旨參照)。又本票是否 真實,應由執票人負證明之責,如執票人能證明本票上簽名 或蓋章非偽造,即應推定該本票為真正,發票人如否認其為 真正,應負舉證責任。  ㈡本件原告主張未曾簽發系爭本票等情,為被告否認,並以前 詞置辯,依前開說明,被告即應先舉證證明系爭票據之真正 。經查,被告就其前開之抗辯,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債 權讓與暨償還契約書、系爭本票暨授權書等件(見本院卷第 47-1、47-2頁)為證,復經證人即對保人匡梓滐到庭具結 證稱:前開契約及本票都是原告在其前簽名等語無訛(見本 院卷第86、89頁),且有原告本人親簽之照片(見本院卷第 93頁)可考,足證被告抗辯原告係為擔任張正諺之連帶保證 人而簽立前開契約並共同簽發系爭本票等情,信屬可取。原 告主張系爭本票上之簽名並非其所親簽云云,並無可取。 五、綜上所述,系爭本票既係原告親自簽發,依前開規定,原告 自應負發票人之票據責任。從而,原告提起本訴,請求確認 被告持有之系爭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不存在,並不得持 113年度司票字第14884號民事裁定對原告為強制執行,均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資料 ,核與本件判決所得心證及結果均已不生影響,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林振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日內,以書狀敘述理由 ,向本庭(100006臺北市○○○路○段000巷0號)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蔡凱如       附表: 發票人 發票日 到期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備註 張正諺、李春妹 113年3月14日 113年4月16日 74萬元 即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4884號民事裁定之本票

2025-01-03

TPEV-113-北簡-7995-20250103-1

司票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1099號 聲 請 人 邱綵瑀 相 對 人 蔡智雅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如附表㈠所示發票日簽發之本票12紙,內載憑票交付聲 請人各如附表㈠所示之金額,及自各如附表㈠所示利息起算日起, 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 聲請人其餘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簽發如附表㈠、㈡所示之本 票13紙,未載到期日,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經聲請人於 如附表所示之提示日向相對人提示均未獲付款,為此提出本 票13紙,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等語。 二、按票據法第124條並未準用第25條第1項之規定,基此,若本 票發票人以自己為受款人,則該發票行為不無瑕疵(下稱此 類型本票為指己本票);惟票據法之基本價值在於保護票據 流通與交易安全,故於解釋票據行為效力時,應盡量以使其 有效之角度為之,此即為票據有效解釋原則;而本票受款人 之記載既屬相對必要記載事項,此部分之記載如有欠缺,票 據法即另賦予以執票人為受款人之效力(票據法第11條第1 項但書、第120條第3項參照),可見本票受款人之記載瑕疵 於解釋上應難以影響發票行為之有效性;是以,本票發票人 以自己為受款人之發票行為效力時,應認該記載之性質為無 益記載事項,亦即該記載本身無效但不影響發票行為之有效 性,故應認該本票為無記名本票,其效力應以執票人為受款 人(臺灣高等法院102年度法律座談會民事類第12號結論意 旨參照)。經核本件聲請如附表㈠編號002、003所示之本票2 紙,發票人及受款人處均記載為蔡智雅,係屬前述之指己本 票,依前揭說明,當屬無記名本票,亦即應以執票人為受款 人,此部分併予敘明。 三、按票據上之記載,除金額外,固得由原記載人於交付前改寫 之,但應於改寫處簽名或蓋章,票據法第11條第3項、第6條 定有明文。又票據法第6條規定:「票據上之簽名,得以蓋 章代之。」此項票據上之簽名,僅得以蓋章代之,民法以指 印代簽名之規定,自不得適用於票據行為。次按欠缺本法所 規定票據上應記載事項之一者,其票據無效,票據法第11條 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120條1項第6款規定,發票 年、月、日為本票應記載事項。故本票上如未記載年、月、 日,或記載不清難以辨識發票日期者,其本票當然無效,最 高法院90年台抗字第37號判例足資參照。本件聲請經核如附 表㈡所示之本票1紙,票載發票日「年」之部分經改寫,惟改 寫處未經發票人簽名或蓋章,依上開之說明,不生改寫效力 ,發票人應依改寫前文義負票據責任,然系爭本票改寫前發 票日「年」部分之記載無法辨識,依據票載內容,顯然欠缺 完整之發票日期所須具備之年度、月份、日期三者,故系爭 本票堪認為無效票,聲請人此部分之聲請於法不合,應予駁 回。又本件其餘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之規定相符,應予 准許。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 、變造者,得於本裁定送達後20日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 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 第195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司法事務官 高于晴 本票附表㈠: 113年度司票字第1099號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到期日 提示日 票據號碼 備考 (新臺幣) 即利息起算日 001 111年5月28日 20,000元 111年5月28日 111年5月28日 CH156253 002 111年7月10日 20,000元 111年7月10日 111年7月10日 CH156254 003 111年10月10日 20,000元 未記載 111年10月10日 CH156259 004 111年12月26日 15,000元 未記載 111年12月26日 CH027751 005 111年12月26日 15,000元 未記載 111年12月26日 CH027752 006 111年12月26日 15,000元 未記載 111年12月26日 CH027753 007 111年12月26日 15,000元 未記載 111年12月26日 CH027754 008 111年12月26日 15,000元 未記載 111年12月26日 CH027755 009 111年12月26日 15,000元 未記載 111年12月26日 CH027756 010 111年12月26日 15,000元 未記載 111年12月26日 CH027757 011 111年12月26日 15,000元 未記載 111年12月26日 CH027758 012 111年12月26日 15,000元 未記載 111年12月26日 CH027759 本票附表㈡: 113年度司票字第1099號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到期日 票據號碼 備考 (新臺幣) 001 「改寫前「年」部分之記載無法辨識 30,000元 未記載 CH932708 駁回 附註: 一、如持本件裁定聲請強制執行時,須一併檢附(確定證明書、 本票正本),提出與民事執行處。 二、前開(確定證明書),本院係依案號先後順序自動發給,勿 庸聲請。

2025-01-03

PTDV-113-司票-1099-20250103-2

屏簡
屏東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屏簡字第711號 原 告 黃政富 被 告 楊綉燕 訴訟代理人 張清雄律師 曾本懿律師 郭小如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 2月1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持有如附表所示之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不存在。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因法律關係之存否不 明確,致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而此項危險 得以對於被告之確認判決除去之者而言。本件原告主張被告 持有如附表所示之本票(下稱系爭本票)非原告所簽發,請 求確認系爭本票對於原告之本票債權不存在等節,為被告所 否認,則兩造就系爭本票債權存否已生爭執,原告應否負票 據責任不明確,而此種不安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原 告有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其提起本件確認本票債權不 存在之訴,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11月3日執系爭本票向本院聲請 本票裁定,經本院以112年度司票字第950號裁定(下稱系爭 本票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惟系爭本票並非原告本人所簽發 ,且原告亦不認識被告,爰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 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則以:訴外人陳婧瑜於110年3月2日持系爭本票及原告 之身分證影本向被告借款新臺幣(下同)100,000元,被告 扣除第1期利息15,000元後,交付85,000元現金予陳婧瑜, 嗣陳婧瑜未清償借款,被告始持系爭本票聲請本票裁定以保 全債權。而系爭本票是否如原告所述非其所簽發尚有疑義, 再縱使系爭本票非原告所親自簽發,亦認陳婧瑜係取得原告 之授權始簽發系爭本票,原告自應就系爭本票負發票人責任 等語,自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經查,被告於112年11月3日以系爭本票向本院聲請本票裁定 ,本院以系爭本票裁定准許強制執行等節,經本院調閱系爭 本票裁定卷宗核閱無訛,且為兩造所不爭執,堪信為真實。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主張之事實有舉證之 責任;私文書應由舉證人證其真正,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 段、第357條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基此,票據是否真正,是 否為發票人或有權者所製作,應由執票人負證明之責,故發 票人主張本票係偽造,提起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之訴,應由 執票人就本票為真正之事實,先負舉證責任。又執票人如主 張本票係發票人授權他人作成,自應由執票人就此負舉證責 任。基此,票據債權人未能舉證票據為真正或票據係他人經 發票人授權所簽發,依上開說明,發票人即無庸負擔票據責 任。  ㈡本件原告否認系爭本票為其所簽發,揆諸前開說明,自應由 執票人即被告就系爭本票之真正負舉證責任。經查,系爭本 票「黃政富」之簽名,經本院當庭勘驗結果,發票人欄黃政 富之簽名,與原告112年12月28日當庭書寫之簽名筆跡,經 比對結果,兩者之筆順、運筆型態及字體結構均不相同(例 如「黃」下方兩撇;「政」右方「攵」之運筆),有勘驗筆 錄在卷可佐(見本院卷第147頁)。再本院將系爭本票原本 上「黃政富」之簽名筆跡(下稱甲類筆跡)、「新台幣」、 「NT$」、「地址」欄之指紋(下依序稱A1~A3類指紋)囑託 法務部調查局依據本院檢送原告庭書、110年2月8日、112年 3月24日補領國民身分證申請密碼/住址申請書、84年12月11 日郵政存簿儲金儲戶更換印鑑/密碼/住址申請書、86年9月1 5日郵政存簿/定期/綜合儲金除戶申請變更帳戶事項申請書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印鑑卡原本各1紙、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印鑑卡等資料原本1份等件其上「黃政富」之筆跡(下合稱 乙類筆跡);原告庭捺指紋原本1紙上之十指指紋(下稱B類 指紋)進行鑑定,該局鑑定結果認:「甲類筆跡與乙類筆跡 筆畫特徵不同」、「A2、A3類指紋與B類指紋不同」、「A1 類指紋因捺印不清,致紋線特徵不明,歉難鑑定」等情,有 法務部調查局113年9月10日調科貳字第11323005780號函暨 鑑定書附卷可稽(下稱系爭鑑定書,本院卷第119至132頁) ,而上開勘驗及鑑定結果均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14 7至149頁)。觀諸上開勘驗及鑑定結果,足徵系爭本票上「 黃政富」之簽名非原告本人所書寫,又系爭本票之指紋部分 依系爭鑑定書所載,上開3按捺指紋處之指紋有2處之指紋與 原告指紋不符,剩餘1處即「新台幣」欄之指紋係因捺印不 清,致紋線特徵不明而難以鑑定,亦非認定該處指紋與原告 指紋相符,而系爭本票發票人之簽名與2重要欄位旁指紋之 按捺既已非原告所為,殊難認原告於此情下有於「新台幣」 欄特別親自按捺指紋之必要,是本院綜合上情認系爭本票非 原告親自簽發。  ㈢被告復稱縱認系爭本票非原告所親自簽發,陳婧瑜於交付系 爭本票予被告時,尚持原告之身分證影本表示原告要向被告 借款,況被告亦已持陳婧瑜提供之其他本票聲請本票裁定, 目前除原告外,陳婧瑜所提供其他本票之票載發票人均未提 出異議或訴訟,此等情形可認原告有授權陳婧瑜簽發系爭本 票等語。而依前揭說明就原告是否授權他人簽發系爭本票等 節,應由被告負舉證責任。經查,原告於言詞辯論期日稱: 我先前與陳婧瑜有借貸關係,因此曾簽發本票給陳婧瑜,也 有提供陳婧瑜我的身分證影本,但我從未授權陳婧瑜以我的 名義簽發本票等語,此情固可認被告稱陳婧瑜交付系爭本票 予被告時有持原告身分證影本等情非子虛,惟交付身分證影 本予他人之情境本即多端,原告上開所述亦非顯不合理,自 難僅以原告以外之人交付系爭本票時予被告時有提出原告身 分證影本等情,遽認原告已授權該人以原告名義簽發系爭本 票。又被告固提出以原告以外之人為相對人之本票裁定(見 本院卷第37至56頁)以證明陳婧瑜習以持他人授權之本票向 被告借款等情,惟該等本票裁定均與原告不存在關聯性,亦 難據以推斷原告有授權他人簽發系爭本票。再本院依被告聲 請多次傳喚陳婧瑜到庭作證,惟其均未到庭,被告復未提出 其他證據以實其詞,則被告上開所辯,洵非可採。 五、綜上所述,系爭本票非原告所親自簽發,被告亦未能證明系 爭本票係原告所授權簽發,原告本件訴請確認被告所持系爭 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不存在,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之證據, 核與判決結果無影響,毋庸再予一一論述,附此敘明。另被 告聲請訊問陳婧瑜,以資證明被告取得系爭本票之經過及系 爭本票係何人所親簽等情,本院前已多次傳喚陳婧瑜到庭作 證,惟其均未到庭,業如前述,且本院前已認定系爭本票非 原告親自簽發,此部分自無再訊問陳婧瑜之必要,至系爭本 票是否為原告授權他人簽發等節,縱陳婧瑜到庭為有利被告 之證述,惟單以原告自陳曾交付身分證影本予陳婧瑜等情及 陳婧瑜之證述,未必當然得認定原告確有授權簽發系爭本票 ,是本院認無再為調查之必要,爰不予訊問,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廿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廿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附表: 發票人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 票號 本票裁定案號 黃政富 110年3月2日 100,000元 未載 CH540841 本院112年度司票字第950號

2025-01-02

PTEV-112-屏簡-711-2025010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