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財產所在地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司執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給付票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16253號 債 權 人 遠信國際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沈文斌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債 務 人 陳家禎 0000000000000000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票款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 院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 由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 院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 條第1 項、第2 項定有明文。又強 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強制執行法第30 條 之1 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 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應執行之標的係債務人對第三人軒奕工程行之薪 資債權,而財產所在地係設於新北市汐止區,非在本院轄區 內,是本件依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之規定,自應由臺灣士 林地方法院管轄。茲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 ,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前開法院。 三、依首開法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劉佩欣

2025-02-04

PCDV-114-司執-16253-20250204-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78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郭景超 被 告 飾瑩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 人 侯欽岳 被 告 劉蘭薰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法第28條第1項定 有明文。次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 由一定法律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同法第24條第1項亦有規 定。又民事訴訟法所以規定當事人得合意定管轄法院,乃因 法定管轄規定於實際上常造成當事人諸多不便,故為尊重當 事人之程序選擇權,兼顧當事人實行訴訟之便利,於無礙公 益上特別考量所作管轄之規定(如專屬管轄之規定)下,特 容許當事人得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上開規定之立法意旨 既係為便利當事人實行訴訟而設,則兩造於起訴前合意指定 之管轄法院,必須限於一定之法院,始能謂係便利當事人實 行訴訟,如當事人一造以定型化契約廣泛將不特定多數第一 審法院定為合意管轄之法院,用與他造當事人簽訂契約,即 與合意管轄之立法意旨有悖。是當事人合意定數管轄法院時 ,雖非法所不許,然亦應限於特定之一個或數個法院,如合 意泛指當事人一造得向不特定多數法院起訴,自為法所不許 。 二、查原告固主張依「銀行授信綜合額度契約暨總約定書」(下 稱系爭授信約定書)甲:通用條款第7條約定,兩造合意以 其總行所在地管轄法院即本院為管轄法院(見本院卷第14、2 2頁)。然觀諸系爭授信約定書第7條第2項所載:「…若因本 契約涉訟時…立約人合意以貴行總行或分行所在地之地方法 院或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或立約人財產所在地為第一審管轄法 院。」等語(見本院卷第22頁),參酌原告為一全國性知名銀 行,於全國各地均設有分支機構之事實,上開條項約定,顯 係指原告得選擇任一地方法院起訴,依前開說明,尚不能認 為兩造已合意限於一定之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該合意管 轄約定與民事訴訟法第24條意旨有悖,應屬無效。又被告飾 瑩有限公司所在地位於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號1樓; 侯欽岳之戶籍地址為臺北市○○區○○路000巷00弄00號9樓;劉 蘭薰之戶籍地址為臺東縣○○鎮○○0號,有公司變更登記表、 個人戶籍資料可按(見限制閱覽卷),均未位於本院轄區, 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尚有未合,考量兩造應訴之勞 力、時間及費用等程序利益,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有管轄權 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昌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周苡彤

2025-02-04

SLDV-114-訴-178-20250204-1

單禁沒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聲請沒收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49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柏仁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113年度毒偵字 第4139號),聲請單獨宣告沒收(114年度聲沒字第19號),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壹包(驗餘總淨重零點肆捌壹公克 )沒收銷燬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陳柏仁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檢察官為不 起訴處分確定在案,而扣案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 屬違禁物,依法自應聲請裁定沒收並銷燬等語。 二、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查獲之第一 、二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器具,不問 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次按違禁物或專科 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單獨宣告沒收由檢察官聲請違法 行為地、沒收財產所在地或其財產所有人之住所、居所或所 在地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為聲請單獨宣告沒收有理由者, 應為准許之裁定,刑法第40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 34、第455條之36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於民國113年7月19日晚間9時9分許,在桃園市○○ 區○○路0000號18樓之3,查獲扣案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 包,經送驗鑑定認含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驗餘 淨重0.481公克),且現扣於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贓證物庫 ;又被告上開案件涉犯施用第二級毒品罪,經執行觀察、勒 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已由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以113年度毒偵字第4139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等情,業 經本院核閱相關卷宗無訛,本件檢察官向本院聲請單獨宣告 沒收銷燬扣案第二級毒品1包,核屬有據,應予准許。另用 以包裝上開毒品之包裝袋1只,因沾染微量之毒品殘留而難 以分離,當視為毒品之一部而併予沒收銷燬之,至鑑驗耗損 之毒品既已滅失,自無庸宣告沒收銷燬,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 第1項前段,刑法第40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刑事第十九庭 法 官 高健祐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林慈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2025-02-04

TYDM-114-單禁沒-49-20250204-1

司執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4351號 債 權 人 張瓊方 住○○市○○區○○路0段00號8樓(8西 0000000000000000 代 理 人 黃詠劭律師 0000000000000000 債 務 人 李明芳 0000000000000000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 院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 由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 院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 條第1 項、第2 項定有明文。又強 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強制執行法第30 條 之1 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 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具體指明應執行之標的係債務人對第三人台新國 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之存款債權,及對第三人台新人壽 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薪資債權,而財產所在地係設於臺北市 中山區、臺北市松山區,均非在本院轄區內,是本件依強制 執行法第7條第1項之規定,自應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 茲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係違誤,爰依 職權將本件移送於前開法院。 三、依首開法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劉佩欣

2025-02-04

PCDV-114-司執-4351-20250204-1

司執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9056號 債 權 人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代 理 人 黃家洋 債 務 人 蔡䕒瑩即蔡佩芬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 院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 由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 院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 條第1 項、第2 項定有明文。又強 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強制執行法第30 條 之1 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 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應執行之標的係債務人對第三人米多林脆皮雞蛋 糕之薪資債權,而財產所在地係設於臺北市信義區,非在本 院轄區內,有勞保局電子閘門查詢作業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以 及投保單位基本資料查詢表各1份在卷可憑,是本件依強制 執行法第7條第1項之規定,自應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 茲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係違誤,爰依 職權將本件移送於前開法院。 三、依首開法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2025-02-04

PCDV-114-司執-9056-20250204-1

司執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6549號 債 權 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000000000000000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 債 務 人 康進榮 0000000000000000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簽帳卡消費款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 院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 由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 院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 條第1 項、第2 項定有明文。又強 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強制執行法第30 條 之1 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 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應執行之標的係債務人對第三人宏遠證券館前分 公司之股票債權,而財產所在地係設於臺北市中正區,非在 本院轄區內,有集保查詢資料在卷可憑,是本件依強制執行 法第7條第1項之規定,自應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茲債 權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係違誤,爰依職權 將本件移送於前開法院。 三、依首開法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2025-02-04

PCDV-114-司執-6549-20250204-1

司執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清償票款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4658號 債 權 人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區○○○路○段0號15樓 法定代理人 嚴陳莉蓮 住同上            送達代收人 李武憲              住○○市○○區○○○路○段0號15樓 債 務 人 邢健   住新竹縣○○鎮○○路○段00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30條之 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 ,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 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本件債權人請求清償票款事件,據債權人陳報債務人財產所 在地在高雄市前金區,揆諸首揭規定,自應由臺灣高雄地方 法院管轄,本院無管轄權,爰依職權移送於該管法院。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郭怡君

2025-02-04

SCDV-114-司執-4658-20250204-1

司執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4542號 債 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66、168、17             0號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住上            送達代收人 翁楷忻              住○○市○○區○○路00巷00號8樓  債 務 人 黎淑華  住○○市○區○○路000巷00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30條之 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 ,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 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本件債權人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據債權人陳報債務人財產所 在地在臺北市大安區,揆諸首揭規定,自應由臺灣臺北地方 法院管轄,本院無管轄權,爰依職權移送於該管法院。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郭怡君

2025-02-03

SCDV-114-司執-4542-20250203-1

單聲沒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聲沒字第1號 聲 請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林宗榮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108年度毒偵字 第950號、110年度毒偵字第112號、第1334號、111年度毒偵字第 645號),聲請單獨宣告沒收(112年度緩字第16號),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扣案之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壹包(驗餘淨重零點零貳陸參公克,含 包裝袋壹只)沒收銷燬。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林宗榮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經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下稱雲林地檢署)檢察官以108 年度毒偵字第950號、110年度毒偵字第112號、第1334號、1 11年度毒偵字第645號為緩起訴處分確定,而扣案之白色粉 末1包(驗餘淨重0.0263公克,含包裝袋1只),經送鑑定之 結果,檢出含有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有衛生福利部草屯 療養院111年6月2日草療鑑字第1110500454號鑑驗書1份附卷 可稽,爰依刑法第40條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 項前段之規定,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銷燬等語。 二、按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違禁物或專 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查獲之第一、二級毒品及專供 製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 否,均沒收銷燬之,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項、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單獨宣告 沒收由檢察官聲請違法行為地、沒收財產所在地或其財產所 有人之住所、居所或所在地之法院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5 5條之34亦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前因施用第一、二級毒品案件,經雲林地檢署檢 察官以108年度毒偵字第950號、110年度毒偵字第112號、第 1334號、111年度毒偵字第645號為緩起訴處分,嗣經依職權 送再議,由臺灣高等檢察署臺南檢察分署以111年度上職議 字第4625號處分書駁回再議而確定,該緩起訴處分於113年1 2月21日期滿未經撤銷等情,有前開緩起訴處分書、駁回再 議處分書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各1份附卷可稽, 並經本院核閱該案及緩起訴執行卷宗確認無誤。而扣案白色 粉末1包(驗餘淨重0.0263公克),經送衛生福利部草屯療 養院鑑驗,鑑定結果含有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有該院11 1年6月2日草療鑑字第1110500454號鑑驗書1份在卷可證(緩 16卷第26頁),是上開扣案物品確屬毒品違禁物無訛,應諭 知沒收銷燬。又盛裝前開海洛因之包裝袋1只,以現今所採 行之鑑驗方式,包裝袋仍會殘留微量毒品,而無法將之完全 析離,是該包裝袋與殘留其上之海洛因無法析離,應視同毒 品而併予沒收銷燬。至送鑑耗損部分,既已滅失,自無庸宣 告沒收銷燬,併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 第1項前段,刑法第40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簡廷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 繕本)。                書記官 李沛瑩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2025-02-03

ULDM-114-單聲沒-1-20250203-1

消債更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121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張芝誼 上列債務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更生及清算事件專屬債務人住所地或居所地之地方法院管 轄。不能依前項規定定管轄法院者,由債務人主要財產所在 地之地方法院管轄。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 第5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次按住所地之認定標準,必 須主觀上有久住一定區域之意思,客觀上有住於一定區域之 事實,該一定之區域始為住所,故住所並不以登記為要件, 至戶籍登記乃係依戶籍法之行政管理規定所為之登記事項, 是以戶籍地址並非認定住所之唯一標準,此有最高法院93年 度台抗字第393號裁定意旨參照。再按關於更生或清算之程 序,除本條例別有規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而訴訟 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 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消債條例第15條及民事訴訟法第 28條復定有明文。依據前開條文及最高法院裁定見解,更生 及清算事件之管轄法院,非以債務人戶籍地址為認定之唯一 標準,尚需考量債務人實際之生活重心位於何處,以便利消 債程序之進行。 二、經查,聲請人於民國(下同)113年8月29日具狀向本院聲請更 生時,戶籍雖設於雲林縣○○鄉○○村○○街000號,然債務人於 同年11月20日、114年1月20日分別以民事陳報狀陳報:其因 離婚後轉換生活環境,已於同年10月26日至台南工作,獨自 在台南租房,目前工作及生活均在台南,而未居住在戶籍地 址,同意聲請移轉管轄至台南地方法院等語,此有民事補正 狀附卷足憑,足見聲請人平日生活範圍非本院管轄地區,堪 認聲請人主觀上有久住於台南市之意思,客觀上亦有居住之 事實,應以台南市之住所為其住所地之認定。從而,依消債 條例第5條第1項規定,本件自應由聲請人之實際住居所地法 院即臺灣台南地方法院為管轄法院,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 該管轄法院。 三、依消債條例第5條、第15條及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記官 高慈徽

2025-02-03

ULDV-113-消債更-121-20250203-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