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鄭伊汝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南簡
臺南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簡字第2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甲○○ 一、上列原告與被告丙○○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因原告聲請本院 依督促程序對被告核發支付命令,經被告合法提出異議,依 法以原告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民事訴訟法第519條參 照)。按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 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定 有明文。故起訴前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請求即 應併算其價額。 二、經查,本件原告訴之聲明請求被告應給付新臺幣(下同)31 3,312元,及如附表一所示之利息。則依上開規定及說明, 本件原告請求金額併計至起訴前一日即民國113年11月7日止 (見支付命令聲請狀尾電子遞狀日)之利息,其訴訟標的金額 為313,438元(計算式詳如附表二,未滿1元部分四捨五入), 應繳第一審裁判費3,420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 外,尚應補繳2,92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 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 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附表一: 利息 計息本金 計息起訖時間 年息 303,642元 113年11月7日至清償日止 15.1% 附表二: 請求項目 計算本金 利息起算日 利息終止日 年息 給付總額 請求金額 313,312元 303,642元 113年11月7日 113年11月7日 15.1% 126元 合計(313312+126)=313438 313,438元

2025-01-14

TNEV-114-南簡-2-20250114-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號 聲 請 人 施淑美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俞助明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113年 簡上字第72號),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人於繳納費用後,准予交付本院113年度簡上第72號請 求損害賠償事件於民國113年5月8日、113年6月19日、113年 9月12日準備程序期日、113年11月27日言詞辯論期日之法庭 錄音光碟予聲請人。 二、其餘聲請駁回。 三、聲請人就第一項所示數位錄音光碟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 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 四、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請求交付本院113年度簡上字第72號交付全 部庭期之錄音、錄影光碟,以確定法庭組織合法等語。 二、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當事人及依法得聲 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 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 定。法院受理前項聲請,如認符合聲請人要件,並在聲請期 間內提出,且就所主張或維護法律上之利益已敘明者,除法 令另有排除規定外,應予許可。第1項聲請經法院裁定許可 者,每張光碟應繳納費用新臺幣(下同)50元。持有第1項 法庭錄音、錄影內容之人,就取得之錄音、錄影內容,不得 散布、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法院組織法第90條 之1第1項前段、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分別 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為本院113年度簡上字第72號(第一審為本院 臺南簡易庭112年度新簡字第371號)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之當 事人,為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本件聲請合於上開期限 之規定,聲請人陳明係為確認法庭組織合法而為本件聲請, 可認其聲請係主張及維護聲請人之法律上利益所必要,且本 件並無得不予許可或限制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等 應保密之事項,經核與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之規定,尚無 不合,應予准許。至於聲請人聲請交付法庭「錄影」檔部分 ,經查本院開庭時並無錄影,是聲請人此部分之聲請,無從 准許,同應駁回。 四、又持有法庭錄音、錄影內容之人,就取得之錄音、錄影內容 ,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違反前揭規 定者,依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4第1項、第2項規定,由行為 人之住所、居所,或營業所、事務所所在地之地方法院處3 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併特予裁示以促注意遵守,附此 敘明。 五、依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 第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張玉萱                    法 官 陳品謙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5-01-14

TNDV-114-聲-6-20250114-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1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乙○○ 一、上列原告與被告甲○○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因原告聲請本院 依督促程序對被告核發支付命令,經被告合法提出異議,依 法以原告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民事訴訟法第519條參 照)。按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 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定 有明文。故起訴前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請求即 應併算其價額。 二、經查,本件原告聲明請求被告應給付新臺幣(下同)769,22 9元,及如附表一所示之利息。則依上開規定及說明,本件 原告請求金額併計至起訴前一日即民國113年12月1日止(見 支付命令聲請狀尾電子遞狀日)之利息,其訴訟標的金額為7 69,820元(計算式詳如附表二,未滿1元部分四捨五入),應 繳第一審裁判費8,370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 ,尚應補繳7,87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 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補繳,逾期不 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附表一: 利息 計息本金 計息起訖時間 年息 152,598元 113年11月29日至清償日止 8.69% 599,516元 113年11月29日至清償日止 9.78% 附表二: 請求項目 計算本金 利息起算日 利息終止日 年息 給付總額 請求金額769,229元 152,598元 113年11月29日 113年12月1日 8.69% 109元 599,516元 113年11月29日 113年12月1日 9.78% 482元 合計(769229+109+482)=769820

2025-01-14

TNDV-114-訴-11-20250114-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680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黃健銘即黃子誠 代 理 人 黃懷萱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預納郵務送達費用新臺幣5,610 元,逾期未繳納,即駁回更生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郵 務送達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 徵收之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所 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當 金額,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外 ,法院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 條定有明文。再按債務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1 項聲請法院調解,徵收聲請費1,000元,債務人於法院調解 不成立之日起20日內,聲請更生或清算者,以其調解之聲請 ,視為更生或清算之聲請,不另徵收聲請費,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第153條之1第1項、第2項規定甚明。 二、查本件聲請人前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1項之規定 向本院聲請調解(本院113年度南司消債調字第822號)未能成 立,聲請人於調解不成立之日起20日內聲請更生,依上開規 定,不另徵收聲請費,惟本件經本院調查後,認有命聲請人 預納郵務送達費之必要,依聲請人所陳報之債權人及債務人 之人數,連同聲請人合計11人,暫以每人10次,每次郵務送 達費51元估算,應預納5,610元【計算式:11×51×10=5,610 】。茲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之規定,限聲請人 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5-01-14

TNDV-113-消債更-680-20250114-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552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葉伯慶 代 理 人 楊淑惠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葉伯慶自民國114年1月14日下午4時起開始更生程序,並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伊已知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新臺幣 (下同)778,381元,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伊於民國112年 10月間曾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達 成債務協商,雙方協議自112年11月起,分144期、利率7%, 按月清償5,310元,因聲請人除金融機構債務外,尚有非金 融機構之瑪吉Pay及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債務,合計每月 須負擔10,521元,終致伊於113年7月無法負擔協商款而毀諾 。伊復於113年9月間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 第151條第1項規定,向本院聲請前置調解,惟伊每月收入僅 約28,500元,扣除生活必要支出17,076元,僅餘11,424元, 無法負擔上開債務,致調解不成立。伊僅係一般消費者,未 從事營業,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依 消債條例之規定,自調解不成立後,聲請准予裁定更生等語 。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消費者債 務清理條例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無擔 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 生;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及第45條第 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協商或調解成立者,債務人不得聲 請更生或清算。但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者 ,不在此限;第75條第2項規定,於前項但書情形準用之; 本條例施行前,債務人依金融主管機關協調成立之中華民國 銀行公會會員,辦理消費金融案件無擔保債務協商機制與金 融機構成立之協商,準用前2項之規定;債務人可處分所得 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餘額,連續 3個月低於更生方案應清償之金額者,推定有前項事由(不 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此亦為消債條例第151條第7項、 第8項、第9項、第75條第2項所明文。準此,債務人於協商 成立後毀諾聲請更生時,應予審酌債務人於協商成立後,是 否有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及債務人現在之 清償能力,是否有不能清償債務或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如 債務人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 費用之餘額,連續3個月低於債務清償方案應清償之金額者 ,即可推定債務人有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經協商 成立之債務清償方案有困難之情事。 三、經查,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並未從事營業,核屬消債條例 所定5年内未從事營業活動之消費者,且前未曾經法院宣告 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亦未曾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或破產 法之規定而受刑之宣告等情,有聲請人所提出之全國財產稅 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 料清單、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見調卷第1 9至21、41至42頁),並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臺灣高等 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足憑(見本院卷第33至35頁)。聲 請人前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而調解不成立,業據其提 出調解不成立證明書為證(見本院卷第17頁),並經本院依 職權調取上開調解卷核閱無訛,堪認聲請人於提起本件更生 聲請前,已踐行前置調解程序而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現積 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依據各債權人陳報 之債權(如附表所示,違約金、費用不計),合計共約807,21 0元,尚未逾1,200萬元。從而,聲請人主張其為一般消費者 ,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且提起本 件更生聲請前,已踐行前置調解程序而調解不成立之事實, 應堪予認定。 四、本件聲請人毀諾後復聲請更生,依前開說明,本院應先審酌 聲請人毀諾乙節,有無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困難; 如有,次應綜合聲請人之全部收支、財產狀況、債務總額等 一切情狀,以評估是否不能維持最基本生活條件,而有不能 清償債務或不能清償之虞之情狀。茲調查及判斷如下: (一)聲請人有無不可歸責於己致履行困難之事由:  1.按消債條例第151條第7項但書規定「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 ,致履行有困難」,並未附加「不可預見」之要件,亦即該 事由並不以債務人「不可預見」為必要。該項但書規定情形 ,僅須於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判時存在即可,不以 協商或調解成立後始發生者為限,並與債務人於協商或調解 時能否預見無關;債務人於協商或調解時縱未詳加思考、正 確判斷,或可預見將來履行可能有重大困難而仍貿然簽約成 立協商或調解,亦不能據此即認其履行有困難係可歸責於債 務人。  2.本件聲請人前與當時最大債權金融機構新光商業銀行達成債 務協商,還款方案為分144期,年利率7%,每月還款5,310元 ,惟聲請人已於113年7月毀諾,有新光商業銀行陳述意見狀 及前置協商機制協議書附卷可參(見本院卷第167、222頁)。 而聲請人自陳113年間任職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每月收 入約28,500元,並提出在職證明書及薪資轉帳存摺影本(見 本院卷第181至207、217頁),復依聲請人之勞保職保被保險 人投保資料表所示,其於113年間,由○○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為其投保,投保薪資為28,800元等情(見調卷第42頁),故聲 請人稱其於毀諾當時每月收入約為28,500元等節,尚非無據 ,爰以此作為聲請人毀諾當時償債能力之基礎。且參酌聲請 人於113年毀諾時之戶籍設於臺南市,依衛生福利部公告113 年度臺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計算,債 務人於113年間毀諾時之每月個人必要生活費用即應以17,07 6元(計算式:14,230元×1.2倍=17,076元)為認定基準。則以 聲請人毀諾時之薪資收入,扣除上開最低生活費標準17,076 元後,僅餘11,424元【計算式:28,500元-17,076元=11,424 元】。又聲請人聲請人除金融機構之債務外,尚有非金融機 構即瑪吉Pay及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債務,合計每月須另 負擔10,521元(見本院卷第225至229頁),已有不敷支應最大 債權金融機構還款方案之情形。從而,聲請人主張其毀諾係 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上開協議顯有重大困難,堪 予採信。 (二)聲請人是否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  1.聲請人之收入狀況:     聲請人主張其任職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每月可得收入約 28,500元,業據提出勞保職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及薪資轉 帳存摺影本為證(見調卷第42頁及本院卷第181至207頁), 且聲請人名下復無其他資產,有全國財產稅總額歸戶財產查 詢清單(見本院卷第15頁)在卷可憑。此外,查無其他證據 資料證明聲請人尚有其主張收入以外之所得,是本院審酌上 情,認應以聲請人主張之每月收入所得28,500元,核算聲請 人目前償債能力之基礎。  2.聲請人之必要支出:   按債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所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 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額,與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 2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 明文件;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 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 扶養者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一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 依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消債條例施行 細則第21條之1第3項、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定 有明文。又臺南市政府所公告之113年度臺南市最低生活費 每人每月為14,230元,則聲請人陳稱其個人每月必要生活支 出23,500元,則聲請人陳稱其個人每月必要生活支出依上開 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即17,076元計算(見本院卷第17 4頁),核與維持基本生活所必要無違,應堪採認。  3.基上,聲請人每月收入28,500元,扣除其每月個人必要支出 17,076元與每月須償還非金融機構之債務10,521元後,僅餘 903元,可供清償債務,顯無法負擔最大債權銀行新光商業 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之分144期、7%利率、每月還款5,310 元之方案。依此,聲請人陳稱其收入無法負擔前置調解條件 ,應堪採信。聲請人之經濟狀況,確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 度,而有更生之原因,及藉助更生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 權利義務關係而重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     五、綜上所述,聲請人係一般消費者,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 債務在1200萬元以下,其曾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惟 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之收入扣除必要支出後,已達不能清 償債務之程度,且其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 ,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 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聲請更生,應屬有據,爰 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民國114年1月14日16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附表:(新臺幣) 債權人 本金 利息 頁數 渣打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01,276元 95元 本院卷第151頁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300,000元 11,310元 本院卷第153頁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4,070元 554元 本院卷第155頁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6,803元 411元 本院卷第165頁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49,011元 13,680元 本院卷第167頁 小計781,160元 小計26,050元 合計807,210元

2025-01-14

TNDV-113-消債更-552-20250114-3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548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陳連登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陳連登自民國114年1月14日下午16時起開始更生程序,並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伊已知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新 臺幣(下同)2,148,974元,前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 前置調解,惟伊每月收入僅50,000元左右,扣除生活必要支 出23,500元,與扶養伊父陳德華之生活費6,000元、伊母曾○ ○之生活費10,000元,以及未成年子女陳○綸之生活費12,000 元、陳○軒之生活費6,000元後,已無餘額,實無力負擔任何 清償方案,以致調解不成立。又伊僅係一般消費者,未從事 營業,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依消費 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之規定,自調解不成立後, 聲請准予裁定更生等語。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且無擔保或無 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者,於法院裁 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債務人 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 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 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債務 人為前項請求或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並提出財產及收入狀 況說明書、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及按債權人之人數提出繕 本或影本。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 、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後,得命司 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 151條第1、2項、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 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並未從事營業,核屬消債條例 所定5年内未從事營業活動之消費者,且前未曾經法院宣告 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亦未曾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或破產 法之規定而受刑之宣告等情,有聲請人所提出之全國財產稅 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 料清單及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見本院卷 第201至203頁、調解卷第75-77頁、第109頁),並有本院民 事紀錄科查詢表、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足憑( 見本院卷第9至11頁)。而聲請人於民國113年8月13日依消 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規定向本院聲請調解,經本院以113年 度南司消債調字第653號受理在案,惟調解並未成立等情, 有本院調解不成立證明書為證(見調解卷第199頁)。又聲 請人現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依據各債 權人陳報之債權(如附表所示,違約金、費用不計),合計共 約2,316,802元,尚未逾1,200萬元。從而,聲請人主張其為 一般消費者,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 ,且提起本件更生聲請前,已踐行前置調解程序而調解不成 立之事實,應堪予認定。 四、綜合聲請人之全部收支、財產狀況、債務總額等一切情狀, 以評估是否不能維持最基本生活條件,而有不能清償債務或 不能清償之虞之情狀,本院調查及判斷如下: (一)聲請人之收入狀況:   聲請人主張其現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送貨司機,每月 薪資約50,000元等語,業據其提出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 各類所得資料清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員工薪資條、勞工 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為證(見本院卷第201至203頁、20 7至211頁、調解卷75至77頁)。聲請人名下僅有98年之汽車 一輛,有全國財產稅總額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見本院卷第20 5頁)在卷可憑。而依聲請人所提之薪資條,聲請人於113年 8月、9月、10月之薪資分別為45,536元、45,536元、45,536 元,本院審酌上情,認應以聲請人每月收入所得45,536元, 核算聲請人目前償債能力之基礎。 (二)聲請人個人必要支出狀況:   按債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所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 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額,與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 2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 明文件;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 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 扶養者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一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 依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消債條例施行 細則第21條之1第3項、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定 有明文。又臺南市政府所公告之113年度臺南市最低生活費 每人每月為14,230元,則聲請人陳稱其個人每月必要生活支 出23,500元(伙食費1萬元、個人生活開銷12,000元及水電瓦 斯費1,500元),已逾上開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即17, 076元,惟其未提出任何逾越前揭上限之證據,是認聲請人 每月必要生活費用,依上開標準以每月17,076元計算為適當 ,逾此範圍即不予計入。 (三)聲請人扶養費之支出:  1.按直系血親卑親屬為第一順位之扶養義務人,而負扶養義務 者有數人而其親等同一時,應各依其經濟能力,分擔義務。 夫妻互負扶養之義務,其負扶養義務之順序與直系血親卑親 屬同,其受扶養權利之順序與直系血親尊親屬同,民法第11 15條第1項第1款、第3項、第1116條之1定有明文。經查: (1)聲請人父親陳○○於111年至112年間分別自臺南市政府環境保 護局領有652,808元、681,587元之薪資,名下並有房屋1筆( 房屋現值26,800元)、土地5筆(土地現值3,636,269元), 有陳德華戶籍謄本、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 及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各1份在卷可考(見 本院卷第275頁、279至283頁)。聲請人固主張其每月需負 擔父親陳○○華之扶養費用6,000元,惟觀諸上開卷內資料, 陳○○顯非無資力之人,且聲請人復未釋明其父親有何不能維 持生活而須受扶養之情,故本院尚難遽認陳德華確實有受聲 請人扶養之必要。 (2)聲請人之母親曾○○,未領取任何生活扶助費,於111、112年 間並無所得紀錄,名下亦無財產,此有曾○○戶籍謄本、全國 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 所得資料清單、臺南市政府113年11月20日南市社助字第113 2424876函各1份在卷可考(見本院卷第169頁、第285-289頁 ),堪認曾○○並無財產以供其維持生活必要支出,而有受聲 請人扶養之權利及必要。而其生活費標準,應以上開113年 度臺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用14,230元之1.2倍即17,076 元為限。又依法對曾○○負扶養義務者,除聲請人外,尚有曾 ○○之夫陳○○、曾淑美之子女陳○○、陳○○等3人,有聲請人提 出之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附卷可憑(見調解卷第33頁、本 院卷第119頁),是聲請人每月扶養其母曾○○之扶養費應以4 ,269‬元為限(計算式:17076×1/4=4269‬,元以下四捨五入 )。聲請人主張每月需負擔母曾淑美之扶養費用10,000元, 已逾上開數額,應於4,269‬‬元範圍內有理由。  2.又聲請人主張其與前配偶離婚,由法院判決由聲請人行使負 擔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聲請人單獨撫養未成年子女陳○綸 ,有陳○綸戶籍謄本在卷可稽(見調解卷第33頁),支出扶養 費每月12,000元,未逾113年度臺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 用14,230元之1.2倍即17,076元,應可採認。又聲請人主張 每月負擔未成年子女陳○軒之撫養費6,000元,未逾17,076元 之半數(聲請人與配偶曾淑美共同扶養子女),是可認聲請人 每月撫養未成年子女陳○軒之撫養費應為6,000元。 (四)由上情以觀,聲請人每月收入45,536元,扣除其每月個人必 要支出17,076元,以及上開曾○○、陳○綸、陳○軒等3人之扶 養費用共22,269元(4269‬+12000+6000=22269)後,僅餘6,19 1元,可供清償債務。則聲請人需償還約31年【計算式:000 0000÷6191÷12≒31】,始能將債務清償完畢,以聲請人為00 年0月出生,有戶籍謄本附卷可查(見本院卷第275頁),現年 39歲,縱使清償至勞動基準法第54條第1項第1款所定強制退 休年齡即年滿65歲為止,亦不可能清償全部債務。是聲請人 主張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等語,應堪信為實在。     五、綜上所述,聲請人係一般消費者,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 債務在1200萬元以下,其曾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前置 調解,惟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之收入扣除必要支出後,已 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度,且其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 宣告破產,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 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聲請更生,應屬 有據,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民國114年1月14日16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附表:(新臺幣) 債權人 本金 利息 頁數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15,430元 48,445元 本院卷第141頁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74,281元 7,749元 本院卷第161頁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883,522元 88,303 本院卷第167頁 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6,896元 本院卷第171頁 瑞保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3,933元 7,907元 本院卷第175頁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271,680元 26,796元 本院卷第177頁 創鉅有限合夥 19,890元 1,970元 本院卷第183 小計2,135,632元 小計181,170元 合計2,316,802元

2025-01-14

TNDV-113-消債更-548-20250114-2

南小
臺南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小字第42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被 告 郭淨如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 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 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第28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以被告積欠分期買賣價金未償為由,向本院起訴請 求清償。惟被告郭淨如於起訴時,係設籍在臺中市西屯區, 有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可參(見調卷第47頁),是依上開規 定,本件自應由臺灣臺中地方法院管轄,茲原告向無管轄權 之本院提起訴訟,容有誤會,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 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5-01-14

TNEV-114-南小-42-20250114-1

南簡
臺南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南簡字第646號 上 訴 人 即原 告 蕭妙婧 送達代收人 林威翰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確認本票債 權不存在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19日本院113年度南簡 字第646號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查本件上訴之訴訟標的價 額為新臺幣(下同)8,554,000元,應徵收第二審裁判費152,478元 ,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之1第3項、第442條第 2項規定,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如數補繳,逾期未 繳,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5-01-14

TNEV-113-南簡-646-20250114-2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553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盧秀琪即許秀琪 代 理 人 楊惠雯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盧秀琪即許秀琪自民國114年1月14日下午16時起開始更生 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伊已知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新 臺幣(下同)2,878,375元,前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 前置調解,惟伊每月收入僅36,500元,扣除生活必要支出17 ,076元,僅餘19,424元可供清償債務,雖能負擔最大債權銀 行星展商業銀行所提每月還款9,886元、分180期、利率8.8% 之清償方案,惟聲請人尚有非金融機構之債務至少2,090,70 2元,縱比照最大債權銀行所提分180期之還款方案,此部分 每月至少須額外負擔11,615元,是扣除須償還金融機構與非 金融機構之每月還款金額後,已無餘額,實無力負擔任何清 償方案,以致調解不成立。又伊僅係一般消費者,未從事營 業,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依消費者 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之規定,自調解不成立後,聲 請准予裁定更生等語。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且無擔保或無 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者,於法院裁 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債務人 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 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 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債務 人為前項請求或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並提出財產及收入狀 況說明書、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及按債權人之人數提出繕 本或影本。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 、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後,得命司 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 151條第1、2項、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 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並未從事營業,核屬消債條例 所定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之消費者,且前未曾經法院宣告 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亦未曾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或破產 法之規定而受刑之宣告等情,有聲請人所提出之全國財產稅 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 料清單及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見調卷第2 5至29頁及本院卷第265頁),並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 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足憑(見本院卷第35至37 頁)。而聲請人於民國113年8月22日依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 項規定向本院聲請調解,經本院以113年度南司消債調字第6 72號受理在案,惟調解並未成立等情,業據其提出最本院調 解不成立證明書為證(見調卷第109頁)。又聲請人現積欠 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依據各債權人陳報之 債權(如附表所示,違約金、費用不計),合計共約1,464,61 6元,尚未逾1,200萬元。從而,聲請人主張其為一般消費者 ,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且提起本 件更生聲請前,已踐行前置調解程序而調解不成立之事實, 應堪認定。 四、綜合聲請人之全部收支、財產狀況、債務總額等一切情狀, 以評估是否不能維持最基本生活條件,而有不能清償債務或 不能清償之虞之情狀,本院調查及判斷如下: (一)聲請人之收入狀況:   聲請人主張其現任職於○○交通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每月薪資 約36,500元等語,業據其提出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 所得資料清單、薪資明細、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及 員工薪資明細為證(見調解卷第27至29、本院卷第265至273 頁),且依聲請人所提之薪資明細,聲請人於113年5月至9 月之薪資分別為33,054元、30,450元、32,372元、35,331元 及32,097元(見調卷第33至37頁及本院卷第271至273頁)。又 聲請人名下雖有○○○○股份有限公司保單之財產,惟該保單價 值準備金僅為20,136元(見本院卷第139頁),而聲請人名下 僅有107年之汽車一輛,別無其他財產,有全國財產稅總額 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見調卷第25頁)在卷可憑。本院審酌上 情,認應以聲請人主張之每月收入所得36,500元,核算聲請 人目前償債能力之基礎。 (二)聲請人必要支出狀況:   按債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所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 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額,與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 2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 明文件;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 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 扶養者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一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 依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消債條例施行 細則第21條之1第3項、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定 有明文。又臺南市政府所公告113年度臺南市最低生活費每 人每月為14,230元,則聲請人陳稱其個人每月必要生活支出 依上開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即17,076元計算,核與 維持基本生活所必要無違,應堪採認。 (三)依上情以觀,聲請人每月收入36,500元,扣除其每月個人必 要支出17,076元,僅餘19,424元,可供清償債務,雖得以負 擔最大債權銀行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之分 180期、8.8利率、每月還款9,886元之方案。然聲請人除金 融機構之債務外,尚有非金融機構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 司之債務550,830元、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債務300,000 元、合迪股份有限公司之債務1,176,936元(見本院卷第165 、187、225頁),合計共2,027,766元,若上開非金融機構均 同意以分180期、0利率之最優惠方案供聲請人清償債務,聲 請人每月尚須額外清償11,265元(0000000/180=11265)。則 聲請人之收入扣除支出,每月償還上開金融機構與非金融機 構之債務後,顯已無餘額。依此,聲請人陳稱其收入無法負 擔前置調解條件,應堪採信。聲請人之經濟狀況,確已達不 能清償債務之程度,而有更生之原因,及藉助更生制度調整 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而重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 五、綜上所述,聲請人係一般消費者,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 債務在12,00萬元以下,其曾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前 置調解,惟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之收入扣除必要支出後, 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度,且其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 或宣告破產,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 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聲請更生,應 屬有據,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民國114年1月14日16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附表 債權人 本金(新臺幣) 利息(新臺幣) 頁數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50,285元 本院卷第163頁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05,261元 767元 本院卷第167-169頁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46,895元 3,547元 本院卷第171頁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92,174元 2,941元 本院卷第199、209頁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1,838元 78元 本院卷第221頁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519,840元 30,990元 本院卷第225頁 小計1,426,293元 小計38,323元 合計1,464,616元

2025-01-14

TNDV-113-消債更-553-20250114-3

南小
臺南簡易庭

清償消費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南小字第1678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林良一 被 告 吳建周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3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8,945元,及其中新臺幣27,697元自 民國113年12月3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5計 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   (小額訴訟程序)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事人有爭執事 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四、民事訴訟法第78條:   訴訟費用,由敗訴之當事人負擔。 五、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第1項:   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確定其費用額。 六、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   法院為被告敗訴之判決時,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2025-01-09

TNEV-113-南小-1678-2025010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