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俞亦軒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21-130 筆)

南簡
臺南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簡字第2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甲○○ 一、上列原告與被告丙○○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因原告聲請本院 依督促程序對被告核發支付命令,經被告合法提出異議,依 法以原告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民事訴訟法第519條參 照)。按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 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定 有明文。故起訴前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請求即 應併算其價額。 二、經查,本件原告訴之聲明請求被告應給付新臺幣(下同)31 3,312元,及如附表一所示之利息。則依上開規定及說明, 本件原告請求金額併計至起訴前一日即民國113年11月7日止 (見支付命令聲請狀尾電子遞狀日)之利息,其訴訟標的金額 為313,438元(計算式詳如附表二,未滿1元部分四捨五入), 應繳第一審裁判費3,420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 外,尚應補繳2,92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 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 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附表一: 利息 計息本金 計息起訖時間 年息 303,642元 113年11月7日至清償日止 15.1% 附表二: 請求項目 計算本金 利息起算日 利息終止日 年息 給付總額 請求金額 313,312元 303,642元 113年11月7日 113年11月7日 15.1% 126元 合計(313312+126)=313438 313,438元

2025-01-14

TNEV-114-南簡-2-20250114-1

南簡
臺南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南簡字第646號 上 訴 人 即原 告 蕭妙婧 送達代收人 林威翰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確認本票債 權不存在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19日本院113年度南簡 字第646號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查本件上訴之訴訟標的價 額為新臺幣(下同)8,554,000元,應徵收第二審裁判費152,478元 ,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之1第3項、第442條第 2項規定,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如數補繳,逾期未 繳,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5-01-14

TNEV-113-南簡-646-20250114-2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680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黃健銘即黃子誠 代 理 人 黃懷萱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預納郵務送達費用新臺幣5,610 元,逾期未繳納,即駁回更生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郵 務送達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 徵收之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所 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當 金額,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外 ,法院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 條定有明文。再按債務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1 項聲請法院調解,徵收聲請費1,000元,債務人於法院調解 不成立之日起20日內,聲請更生或清算者,以其調解之聲請 ,視為更生或清算之聲請,不另徵收聲請費,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第153條之1第1項、第2項規定甚明。 二、查本件聲請人前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1項之規定 向本院聲請調解(本院113年度南司消債調字第822號)未能成 立,聲請人於調解不成立之日起20日內聲請更生,依上開規 定,不另徵收聲請費,惟本件經本院調查後,認有命聲請人 預納郵務送達費之必要,依聲請人所陳報之債權人及債務人 之人數,連同聲請人合計11人,暫以每人10次,每次郵務送 達費51元估算,應預納5,610元【計算式:11×51×10=5,610 】。茲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之規定,限聲請人 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5-01-14

TNDV-113-消債更-680-20250114-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548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陳連登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陳連登自民國114年1月14日下午16時起開始更生程序,並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伊已知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新 臺幣(下同)2,148,974元,前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 前置調解,惟伊每月收入僅50,000元左右,扣除生活必要支 出23,500元,與扶養伊父陳德華之生活費6,000元、伊母曾○ ○之生活費10,000元,以及未成年子女陳○綸之生活費12,000 元、陳○軒之生活費6,000元後,已無餘額,實無力負擔任何 清償方案,以致調解不成立。又伊僅係一般消費者,未從事 營業,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依消費 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之規定,自調解不成立後, 聲請准予裁定更生等語。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且無擔保或無 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者,於法院裁 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債務人 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 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 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債務 人為前項請求或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並提出財產及收入狀 況說明書、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及按債權人之人數提出繕 本或影本。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 、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後,得命司 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 151條第1、2項、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 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並未從事營業,核屬消債條例 所定5年内未從事營業活動之消費者,且前未曾經法院宣告 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亦未曾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或破產 法之規定而受刑之宣告等情,有聲請人所提出之全國財產稅 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 料清單及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見本院卷 第201至203頁、調解卷第75-77頁、第109頁),並有本院民 事紀錄科查詢表、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足憑( 見本院卷第9至11頁)。而聲請人於民國113年8月13日依消 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規定向本院聲請調解,經本院以113年 度南司消債調字第653號受理在案,惟調解並未成立等情, 有本院調解不成立證明書為證(見調解卷第199頁)。又聲 請人現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依據各債 權人陳報之債權(如附表所示,違約金、費用不計),合計共 約2,316,802元,尚未逾1,200萬元。從而,聲請人主張其為 一般消費者,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 ,且提起本件更生聲請前,已踐行前置調解程序而調解不成 立之事實,應堪予認定。 四、綜合聲請人之全部收支、財產狀況、債務總額等一切情狀, 以評估是否不能維持最基本生活條件,而有不能清償債務或 不能清償之虞之情狀,本院調查及判斷如下: (一)聲請人之收入狀況:   聲請人主張其現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送貨司機,每月 薪資約50,000元等語,業據其提出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 各類所得資料清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員工薪資條、勞工 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為證(見本院卷第201至203頁、20 7至211頁、調解卷75至77頁)。聲請人名下僅有98年之汽車 一輛,有全國財產稅總額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見本院卷第20 5頁)在卷可憑。而依聲請人所提之薪資條,聲請人於113年 8月、9月、10月之薪資分別為45,536元、45,536元、45,536 元,本院審酌上情,認應以聲請人每月收入所得45,536元, 核算聲請人目前償債能力之基礎。 (二)聲請人個人必要支出狀況:   按債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所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 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額,與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 2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 明文件;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 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 扶養者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一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 依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消債條例施行 細則第21條之1第3項、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定 有明文。又臺南市政府所公告之113年度臺南市最低生活費 每人每月為14,230元,則聲請人陳稱其個人每月必要生活支 出23,500元(伙食費1萬元、個人生活開銷12,000元及水電瓦 斯費1,500元),已逾上開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即17, 076元,惟其未提出任何逾越前揭上限之證據,是認聲請人 每月必要生活費用,依上開標準以每月17,076元計算為適當 ,逾此範圍即不予計入。 (三)聲請人扶養費之支出:  1.按直系血親卑親屬為第一順位之扶養義務人,而負扶養義務 者有數人而其親等同一時,應各依其經濟能力,分擔義務。 夫妻互負扶養之義務,其負扶養義務之順序與直系血親卑親 屬同,其受扶養權利之順序與直系血親尊親屬同,民法第11 15條第1項第1款、第3項、第1116條之1定有明文。經查: (1)聲請人父親陳○○於111年至112年間分別自臺南市政府環境保 護局領有652,808元、681,587元之薪資,名下並有房屋1筆( 房屋現值26,800元)、土地5筆(土地現值3,636,269元), 有陳德華戶籍謄本、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 及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各1份在卷可考(見 本院卷第275頁、279至283頁)。聲請人固主張其每月需負 擔父親陳○○華之扶養費用6,000元,惟觀諸上開卷內資料, 陳○○顯非無資力之人,且聲請人復未釋明其父親有何不能維 持生活而須受扶養之情,故本院尚難遽認陳德華確實有受聲 請人扶養之必要。 (2)聲請人之母親曾○○,未領取任何生活扶助費,於111、112年 間並無所得紀錄,名下亦無財產,此有曾○○戶籍謄本、全國 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 所得資料清單、臺南市政府113年11月20日南市社助字第113 2424876函各1份在卷可考(見本院卷第169頁、第285-289頁 ),堪認曾○○並無財產以供其維持生活必要支出,而有受聲 請人扶養之權利及必要。而其生活費標準,應以上開113年 度臺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用14,230元之1.2倍即17,076 元為限。又依法對曾○○負扶養義務者,除聲請人外,尚有曾 ○○之夫陳○○、曾淑美之子女陳○○、陳○○等3人,有聲請人提 出之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附卷可憑(見調解卷第33頁、本 院卷第119頁),是聲請人每月扶養其母曾○○之扶養費應以4 ,269‬元為限(計算式:17076×1/4=4269‬,元以下四捨五入 )。聲請人主張每月需負擔母曾淑美之扶養費用10,000元, 已逾上開數額,應於4,269‬‬元範圍內有理由。  2.又聲請人主張其與前配偶離婚,由法院判決由聲請人行使負 擔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聲請人單獨撫養未成年子女陳○綸 ,有陳○綸戶籍謄本在卷可稽(見調解卷第33頁),支出扶養 費每月12,000元,未逾113年度臺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 用14,230元之1.2倍即17,076元,應可採認。又聲請人主張 每月負擔未成年子女陳○軒之撫養費6,000元,未逾17,076元 之半數(聲請人與配偶曾淑美共同扶養子女),是可認聲請人 每月撫養未成年子女陳○軒之撫養費應為6,000元。 (四)由上情以觀,聲請人每月收入45,536元,扣除其每月個人必 要支出17,076元,以及上開曾○○、陳○綸、陳○軒等3人之扶 養費用共22,269元(4269‬+12000+6000=22269)後,僅餘6,19 1元,可供清償債務。則聲請人需償還約31年【計算式:000 0000÷6191÷12≒31】,始能將債務清償完畢,以聲請人為00 年0月出生,有戶籍謄本附卷可查(見本院卷第275頁),現年 39歲,縱使清償至勞動基準法第54條第1項第1款所定強制退 休年齡即年滿65歲為止,亦不可能清償全部債務。是聲請人 主張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等語,應堪信為實在。     五、綜上所述,聲請人係一般消費者,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 債務在1200萬元以下,其曾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前置 調解,惟調解不成立。又聲請人之收入扣除必要支出後,已 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度,且其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 宣告破產,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 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聲請更生,應屬 有據,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民國114年1月14日16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附表:(新臺幣) 債權人 本金 利息 頁數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15,430元 48,445元 本院卷第141頁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74,281元 7,749元 本院卷第161頁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883,522元 88,303 本院卷第167頁 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6,896元 本院卷第171頁 瑞保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3,933元 7,907元 本院卷第175頁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271,680元 26,796元 本院卷第177頁 創鉅有限合夥 19,890元 1,970元 本院卷第183 小計2,135,632元 小計181,170元 合計2,316,802元

2025-01-14

TNDV-113-消債更-548-20250114-2

南小
臺南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小字第42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被 告 郭淨如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 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 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第28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以被告積欠分期買賣價金未償為由,向本院起訴請 求清償。惟被告郭淨如於起訴時,係設籍在臺中市西屯區, 有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可參(見調卷第47頁),是依上開規 定,本件自應由臺灣臺中地方法院管轄,茲原告向無管轄權 之本院提起訴訟,容有誤會,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 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5-01-14

TNEV-114-南小-42-20250114-1

南保險簡
臺南簡易庭

給付保險金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南保險簡字第5號 原 告 楊朝全 被 告 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熊明河 訴訟代理人 林憲一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保險金等事件,本院於中華民國113年12 月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伊於民國85年10月30日以要保人及被保險人身分 ,向被告投保「萬代福202終身壽險」(保單號碼000000000 0),附加「溫心住院日額保險附約」(下稱系爭附約), 保額為新臺幣(下同)1,000元。其後,伊於107年4月24日至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下稱成大醫院)接受大腸鏡與 大腸息肉切除術;於107年7月19日至成大醫院接受體外震波 碎石手術;於108年6月15日至麗康牙醫診所接受牙齦切開翻 瓣手術、齒槽骨成型術、牙周刮除術合併手術縫合等3次門 診手術(下稱系爭3次門診手術)。又系爭附約固約定須住 院手術方有理賠,惟依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99年10月 25日金管保理字第09902658711號及106年8月25日金管保壽 字第10602542670號函(下稱系爭函文)等意旨,為避免因醫 療技術進步致部分健康保險承保之疾病無須住院,致衍生理 賠爭議,若被保險人罹患之疾病屬給付範圍,且醫療行為具 有高度替代性者,建議視個案事實與保戶採協議或從寬認定 之方式等語,亦即被告就門診手術應採從寬認定之方式賠付 住院手術之保險理賠金。伊於112年7月初得知系爭函文內容 後,乃於112年10月4日向被告申請系爭3次門診手術之保險 金,惟遭被告認與系爭附約條款約定未符為由拒絕給付。爰 依系爭附約第11條、第12條及保險法第34條規定,請求被告 給付伊系爭3次門診手術之保險金45,000元,以及自112年10 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再 者,被告於80幾年間曾開放保戶將「溫心附約」轉換為「新 溫心附約」,兩者之差異在於「溫心附約」須住院手術方有 理賠,「新溫心附約」則以門診手術即可理賠,但被告於斯 時卻未以書面或言詞告知伊得行使契約轉換權,致伊未能獲 得更優惠之保障,爰依系爭附約第8條、第25條及國泰人壽 保險公司健康保險契約轉換辦法(下稱系爭轉換辦法),請求 被告應將系爭附約轉換為「新溫心附約」等語。並聲明:㈠ 被告應給付原告45,000元,及自112 年10月21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㈡被告應開放原告由 原投保溫心住院醫療日額保險附約轉換新溫心住院日額健康 保險附約。㈢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原告係於107、108年間進行系爭3次門診手術, 原告依系爭附約得行使之保險金請求權時效,應自當時開始 起算2年,惟原告遲至112年10月4日始向伊公司申請系爭3次 手術之保險金,並於113年4月13日提起本件訴訟,已罹於時 效,依民法第144條第1項規定,伊公司得拒絕給付。又系爭 3次門診手術並不符合系爭附約所定於醫院住院期間手術之 定義,伊公司依約並無給付保險金之義務。再者,依系爭轉 換辦法之規定,原告並非當然有保險契約轉換權利,蓋伊公 司仍得審核保戶轉換之申請、決定是否同意將系爭附約轉換 為「新溫心附約」,原告此部分之請求,於法亦屬無據等語 為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若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 免為假執行。 三、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192、193頁): (一)原告於85年10月30日以要保人及被保險人身分,向被告投保 「萬代福202終身壽險」(保單號碼0000000000),附加「 溫心住院日額保險附約」(即系爭附約),保額為1,000元 。 (二)原告於107年4月24日至成大醫院接受大腸鏡與大腸息肉切除 術;於107年7月19日至成大醫院接受體外震波碎石手術;於 108年6月15日至麗康牙醫診所接受牙齦切開翻瓣手術、齒槽 骨成型術、牙周刮除術合併手術縫合。嗣於112年10月4日向 被告申請系爭3次門診手術之保險金,被告認與系爭附約條 款約定未符,於同年月11日及6日寄發理賠核定結果通知書 予原告,告知並無給付手術保險金之義務。 (三)原告曾就本案理賠爭議向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訴, 該中心於113年2月23日作出112年評字第3867號評議書,認 為尚難為有利於原告之認定。 四、本件爭點:㈠原告就系爭3次門診手術之保險金請求權是否已 罹於時效而消滅?㈡系爭3次門診手術,是否符合系爭附約條 款所定得請領保險給付之約定?原告請求被告給付45000元 保險給付,有無理由?㈢原告請求將系爭附約轉換為新溫心 住院日額保險附約有無理由?茲分述如下: (一)原告就系爭3次門診手術之保險金請求權是否已罹於時效而 消滅?  1.按由保險契約所生之權利,自得為請求之日起,經過二年不 行使而消滅,保險法第65條定有明文。次按時效,自請求權 可行使時起算;時效期間,不得以法律行為加長或減短之, 並不得預先拋棄時效之利益,民法第128條、第147條亦分別 定有明文,是得請求給付之時間即係消滅時效起算之時間, 時效期間既不得以法律行為加長或減短,自不許當事人合意 將消滅時效之起算時間加長或減短。且保險金給付請求權應 自保險事故發生之時,即開始起算其時效期間,不因請求權 人對此權利之存在主觀上知悉與否而有影響(最高法院75年 度臺上字第2028號判決意旨參照)。至於保險人對於權利人 之請求或其範圍有所爭執,則屬訴訟繫屬法院時,法院判斷 之事項,尚難認權利人之請求權有不得行使之情形。  2.經查,原告分別於107年4月24日、107年7月19日、108年6月 15日進行系爭3次門診手術,為兩造所不爭執,則被告抗辯 原告自斯時起,即得請求保險金,而得起算本件保險金請求 權之時效,原告於112年10月4日方請求被告給付保險金,已 逾保險法第65條第1項前段規定之時效期間,消滅時效業已 完成等語,應屬可取。  3.原告雖主張被告明知本件保險金時效完成,但被告在其申請 保險金理賠時,並未以時效完成而拒絕給付,應認被告已拋 棄時效利益,不得再提出時效抗辯云云。惟查,被告固以系 爭3次門診手術,不符合系爭附約條款所定須於住院期間接 受之手術,而拒絕給付手術保險金,有被告理賠核定結果通 知書在卷為憑(見本院卷第73至77頁),然觀之上開通知書內 容,顯無對原告拋棄時效利益之意,自難認原告此部分之主 張可採。  4.原告雖再主張其係於112年7月初始得知系爭函文內容後,方 知悉手術理賠金應從寬認定,其得就系爭3次門診手術行使 保險金請求權,應以112年7月初起算時效期間云云。惟查, 原告進行系爭3次門診手術,本件保險事故發生即已發生, 原告即得請求保險金;至於本件保險事故發生後,固因系爭 函文之內容,使得被告就門診手術應否採從寬認定之方式, 賠付住院手術保險理賠金,陷於不明,致原告得否請求本件 保險金與被告間生有爭議。但此爭議之釐清,乃屬訴訟繫屬 法院時,法院判斷之事項,而與原告是否知悉系爭函文內容 無涉,亦難認原告在知悉系爭函文內容之前,有何保險金請 求權不能行使之情形。從而,原告以其於112年7月初始知悉 系爭函文內容為由,主張本件保險金請求權時效應自112年7 月初起算,顯屬無據。  5.末按時效完成後,債務人得拒絕給付,民法第144條第1項定 有明文。原告之本件保險金請求權,既均已罹於保險法第65 條所定之2年時效,被告依民法第144條第1項規定,於本件 訴訟中行使時效抗辯,以時效完成為由拒絕給付,於法即屬 有據。又本件保險金請求權時效既已完成,並經被告合法拒 絕給付,業經本院認定如前,則上開爭點事項㈡部分,即無 再審認之必要,併予敘明。 (二)原告請求將系爭附約轉換為新溫心住院日額保險附約有無理 由?   本件原告固主張依系爭附約第8條、第25條及國泰人壽保險 公司健康保險契約轉換辦法(下稱系爭轉換辦法),其得請求 被告應將系爭附約轉換為「新溫心附約」云云。惟查,依兩 造訂立之「萬代福202終身壽險」或「溫心附約」條款觀之 ,並未約定原告有何轉換保險契約之權利,並有契約書2份 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25至37頁),此外,復無任何法律規定 賦予原告得任意轉換保險契約之權利。又本件原告雖主張被 告曾提供原投保「溫心附約之保戶得申請轉換為「新溫心附 約」,縱使原告所述為真,惟此並非兩造所約定或法定之原 告權利,且依兩造所成立之保險契約,被告亦無告知前揭優 惠措施之義務。再參以系爭轉換辦法之規定(見本院卷第159 至161頁),保險契約轉換之申請,須由被告審核通過後,始 得轉換成「新溫心附約」,並非一經原告申請,被告即負有 與之訂約之義務,須俟被告同意轉換契約,兩造間始因轉換 之契約存在而發生「新溫心附約」法律關係,可見系爭轉換 辦法僅係被告所提供之優惠措施,尚非原告所得主張之權利 。從而,原告依系爭附約第8條、第25條及系爭轉換辦法, 請求被告應將系爭附約轉換為「新溫心附約」,於法亦屬無 據,應不准許。 五、綜上所述,本件原告依系爭附約第11條、第12條及保險法第 34條規定,請求被告給付其45,000元,以及自112年10月21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並依系 爭附約第8條、第25條及系爭轉換辦法,請求被告應開放將 系爭附約轉換為「新溫心附約」,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又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爰併予 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經審酌 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另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 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5-01-09

TNEV-113-南保險簡-5-20250109-1

消債清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35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謝芳瑗即謝惠慧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謝芳瑗即謝惠慧自民國114年1月9日下午4時起開始清算程 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伊已知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新 臺幣(下同)7,826,355元,前向本院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 前置調解,惟伊每月收入僅20,000元,扣除生活必要支出17 ,076元後,僅餘2,924元,實無力負擔任何清償方案,以致 調解不成立。又伊僅係一般消費者,未從事營業,且未經法 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之規定,自調解不成立後,聲請准予裁定清 算等語。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於法院裁定開始 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清算;債 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 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 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債務人 為前項請求或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並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 說明書、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及按債權人之人數提出繕本 或影本;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 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 事務官進行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 )第3條、第151條第1項、第2項、第80條、第83條第1項、 第16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並未從事營業,核屬消債條例 所定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之消費者,且前未曾經法院宣告 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亦未曾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或破產 法之規定而受刑之宣告等情,有聲請人所提出之全國財產稅 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 料清單、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見調解卷 第43至51頁),並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在卷足憑(見本 院卷第101至138頁)。而聲請人於民國113年8月1日依消債 條例第151條第1項規定向本院聲請調解,經本院以113年度 南司消債調字第617號受理在案,惟調解並未成立等情,業 據聲請人調解不成立證明書為證(見調解卷第245頁),堪 認聲請人於提起本件清算聲請前,已踐行前置調解程序而調 解不成立。又聲請人現積欠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 債務,依據各債權人陳報之債權(如附表所示,違約金、費 用不計),合計共約7,239,790元,亦堪予認定。 四、綜合聲請人之全部收支、財產狀況、債務總額等一切情狀, 以評估是否不能維持最基本生活條件,而有不能清償債務或 不能清償之虞之情狀,本院調查及判斷如下:  ㈠聲請人之收入狀況:   聲請人主張其現於餐飲業擔任臨時工,每月可得薪資約20,0 00元等語,業據提出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 清單、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薪資證明為證(見調 解卷第43-45頁、第51-52頁、本院卷第333頁)。聲請人名 下雖有南山人壽保險公司之2份保單,惟該保單號碼Z000000 000及Z000000000之保單,其解約金僅各73元及702元(見本 院卷第177、181、197頁),聲請人復無其他財產,有全國財 產稅總額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見調解卷第47頁)在卷可憑。而 依聲請人所提之薪資證明,聲請人於113年9月、10月、11月 之薪資分別為9,791元、26,261元、19,307元,本院審酌上 情,認應以聲請人每月收入所得18,453元【(9,791+26,261+ 19,307)/3=18,453】,核算聲請人目前償債能力之基礎。  ㈡聲請人必要支出狀況:   按債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所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其 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額,與本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 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明 文件;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 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扶 養者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一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依 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消債條例施行細 則第21條之1第3項、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定有 明文。又臺南市政府所公告之114年度臺南市最低生活費每 人每月為15,515元,則聲請人陳稱其個人每月必要生活支出 17,076元,低於上開最低生活費15,515元之1.2倍即18,618 元,核與維持基本生活所必要無違,應堪採認。  ㈢基上,聲請人每月收入18,453元,扣除其每月個人必要支出1 7,076元後,僅餘2,924元,可供清償債務,顯無法負擔最大 債權銀行台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之分180期、0利率 、每月還款6,996元之方案。依此,聲請人陳稱其收入無法 負擔前置調解條件,應堪採信。聲請人之經濟狀況,確已達 不能清償債務之程度,而有更生之原因,及藉助更生制度調 整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而重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      五、綜上所述,審酌聲請人之財產、信用、勞力及生活費用支出 等狀況,堪認聲請人客觀上經濟狀況已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 ,而有藉助清算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而重 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自應許聲請人得藉由清算程序清理債 務。此外,本件復查無聲請人有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 條或第82條第2項所定駁回清算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 聲請清算,核屬有據,爰依首揭規定,應予開始清算程序, 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民國114年1月 日17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附表 債權人 本金(新臺幣) 利息(新臺幣) 頁數 台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953,629元 本院卷第229頁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06,123元 351,836元 本院卷第233頁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53,776元 164,523元 本院卷第240頁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34,717元 447,305元 本院卷第253頁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47,421元 406,737元 本院卷第259頁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73,355元 227,706元 本院卷第261頁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47,976元 159,756元 本院卷第273頁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33,118元 739,250元 本院卷第283頁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77,991元 259,043元 本院卷第287頁 元大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09,195元 465,530元 本院卷第295頁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63,510元 485,527元 本院卷第307頁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1,697元 70,069元 本院卷第313頁 小計4,122,508元 小計3,117,282元 合計7,239,790元

2025-01-09

TNDV-113-消債清-135-20250109-2

南小
臺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南小字第1352號 原 告 新光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昕紘 訴訟代理人 方柏權 被 告 顏志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 114年1月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6,442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27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其中新臺幣966元由被告負擔,並 應加給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 之5計算之利息;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 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10月1日16時58分許,駕駛車牌 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被告汽車),行經臺中市○○ 區○○路○段0000號時,因未注意車前狀況之過失,撞及原告 所承保、訴外人陳俞霈所有並由其駕駛之車牌號碼000-0000 號自用小客車(下稱原告保車),致原告保車受損(下稱系 爭車禍事故)。原告保車經送修復,共支出修繕費用新臺幣 (下同)48,052元(零件38,649元及工資9,403元),原告已 悉數賠付。為此,爰依侵權行為及保險代位之法律關係,提 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48,052元,及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 算之利息。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民法第184 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查原告主張 之上揭事實,業據提出車險保險單查詢、行車執照、道路交 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初 步分析研判表、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汽(機)車險理賠計 算書、估價單、車輛受損照片及發票等件為證(見調字卷第 13-37頁),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烏日分 局函送之系爭車禍事故資料核對屬實(見調字卷第55至79頁 )。而被告對於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 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 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前段規定,應 視同自認。則原告主張之事實,自堪信為實在。是原告保車 因系爭車禍事故所受損害與被告之過失行為間,具有相當因 果關係,被告自應就原告保車受損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 。 (二)次按民法第196條規定,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應向被害人 賠償其物因毀損所減少之價額。另請求賠償毀損所減少之價 額,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例如修理 材料以新品更換舊品,應予折舊(最高法院77年度第9次民 事庭會議決議參照)。查原告支出修繕費用48,052元,其中 38,649元為零件費用,有估價單附卷可憑(見調字卷第23-2 7頁),又原告保車於112年7月出廠(見調字卷第15頁), 參照民法第124條規定意旨,推定其出廠日期為112年7月15 日,距系爭車禍事故發生時(即112年10月1日),已使用約3 個月,而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 率表,非運輸業用客車、貨車之耐用年數為5年,惟原告保 車於系爭車禍事故發生時仍正常使用中,足見其仍具殘餘價 值,則依平均法計算零件扣除折舊後之修復費用估定為37,0 39元【計算方式:1.殘價=取得成本÷( 耐用年數+1)即38,64 9÷(5+1)≒6,442(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2.折舊額 =(取得 成本-殘價)×1/(耐用年數)×(使用年數)即(38,649-6,44 2) ×1/5×(0+3/12)≒1,610(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3.扣 除折舊後價值=(新品取得成本-折舊額)即38,649-1,610=3 7,039】,再加計毋庸折舊之工資費用9,403元,則原告得請 求被告賠償46,442元(計算方式:37039+9403=46442)。 (三)再按保險法第53條第1項規定,被保險人因保險人應負保險 責任之損失發生,而對於第三人有損失賠償請求權者,保險 人得於給付賠償金額後,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之請 求權,但其所請求之數額,以不逾賠償金額為限。又損害賠 償祇應填補被害人實際損害,保險人代位被害人請求損害賠 償時,依保險法第53條第1項規定,如其損害額超過或等於 保險人已給付之賠償金額,固得就其賠償之範圍,代位請求 賠償,如其損害額小於保險人已給付之賠償金額,則保險人 所得代位請求者,應祇以該損害額為限(最高法院65年台上 字第2908號判決意旨參照)。查原告保車遭被告過失不法毀 損,原告固已給付賠償金額48,052元,但因被告應賠償之金 額僅46,442元,已如前述,則原告得代位請求被告賠償之範 圍,亦僅得以46,442元為限。 五、綜上所述,本件原告依侵權行為及保險代位之法律關係,請 求被告給付其46,442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8 月27日(於113年8月16日寄存送達被告,自113年8月26日起 發生合法送達之效力,見調字卷第91頁所示送達證書)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即屬無據,應予駁回。 六、本件為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 法第436條之20規定,就原告勝訴部分,應依職權宣告假執 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並依職權確定訴 訟費用額為1,000元(即第一審裁判費),本院審酌兩造勝 敗情形,爰依比例命被告負擔966元及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 第3項諭知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 利息,餘由原告負擔,並判決如主文第3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5-01-09

TNEV-113-南小-1352-20250109-1

南小
臺南簡易庭

清償消費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南小字第1678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林良一 被 告 吳建周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3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8,945元,及其中新臺幣27,697元自 民國113年12月3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5計 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   (小額訴訟程序)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事人有爭執事 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四、民事訴訟法第78條:   訴訟費用,由敗訴之當事人負擔。 五、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第1項:   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確定其費用額。 六、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   法院為被告敗訴之判決時,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2025-01-09

TNEV-113-南小-1678-20250109-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696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陳美伶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預納郵務送達費用新臺幣3 ,060元,逾期未繳納,即駁回更生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郵 務送達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 徵收之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所 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當 金額,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外 ,法院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 條定有明文。再按債務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1 項聲請法院調解,徵收聲請費1,000元,債務人於法院調解 不成立之日起20日內,聲請更生或清算者,以其調解之聲請 ,視為更生或清算之聲請,不另徵收聲請費,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第153條之1第1項、第2項規定甚明。 二、查本件聲請人前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1項之規定 向本院聲請調解(本院113年度南司消債調字第823號)未能成 立,聲請人於調解不成立之日起20日內聲請更生,依上開規 定,不另徵收聲請費,惟本件經本院調查後,認有命聲請人 預納郵務送達費之必要,依聲請人所陳報之債權人及債務人 之人數,連同聲請人合計6人,暫以每人10次,每次郵務送 達費51元估算,應預納3,060元【計算式:6×51×10=3,060】 。茲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之規定,限聲請人於 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2025-01-08

TNDV-113-消債更-696-2025010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