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定國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21-130 筆)

簡上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簡上字第4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黃浚賓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不服本院於民國112年10月31日所為112年 度六簡字第239號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起訴案號:112年度偵字 第4682號),提起上訴,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按被告於第二審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不到庭者,得不 待其陳述,逕行判決,又對於簡易判決處刑不服而上訴者, 得準用前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371條、第455條之1第3項分 別定有明文。查上訴人即被告(下稱被告)黃浚賓於民國11 4年1月21日審判期日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 有被告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臺灣高等法院在監在押全國 紀錄表、本院傳票送達證書、刑事報到單在卷足參(見本院 簡上卷第81頁、第85、86、89、93頁),依上開規定,爰不 待其陳述,由檢察官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本案經本院審理結果,認原審以本案事證明確,被告所為係 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並審酌被告前有竊盜罪之前 科紀錄,仍恣意竊取告訴人程東富所管領之電腦主機1台【 價值新臺幣(下同)5,000元】,另酌以被告否認犯行之犯後 態度、犯罪手段,兼衡被告自陳其職業、教育程度、家庭狀 況等一切情狀,量處拘役20日,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核原審之認事用法並無違誤或不當,應予維持,茲引用如 附件原審刑事簡易判決書記載之事實、證據及理由,並於證 據能力補充: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 除法律有規定者外,不得作為證據,刑事訴訟法第159條第1 項定有明文。又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前 4條之規定,而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意作為證據,法院審 酌該言詞陳述或書面陳述作成時之情況,認為適當者,亦得 為證據;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於法院調查證據時,知有 第159條第1項不得為證據之情形,而未於言詞辯論終結前聲 明異議者,視為有前項之同意,同法第159條之5第1、2項亦 有明文。本案判決所引用證人即告訴人於警詢中證述,檢察 官及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終結前聲明異議,本院審酌該證據 作成時之情況,並無違法不當或證明力明顯過低之瑕疵,亦 認以之作為證據應屬適當,是依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5規定 ,認有證據能力。至於本院所引之非供述證據部分,並無證 據顯示為非法取得,與本案亦具有關連性,應有證據能力。 三、本案雖據被告具狀提起上訴,上訴意旨略以:其於警詢時之 陳述,員警並未記載對其有利之部分,不得作為證據;又本 案電腦主機若價值5,000元,豈會放置於回收場,其係遭清 潔隊員陷害云云。惟查:本案犯罪事實,業據證人即告訴人 於警詢中證述明確(見偵卷第10至11頁反面),並有監視器 翻拍照片1份附卷可稽(見偵卷第12至17頁)。而觀諸本案 遭竊電腦主機放置之處所乃雲林縣斗六市清潔隊辦公室後方 ,顯見該物係屬斗六市清潔隊所持有之物,被告未經同意即 擅自拿取,核其所為自屬竊盜無疑,被告所辯實屬無據,尚 難憑採。   四、綜上,被告上訴意旨否認犯罪,指摘原判決違法不當,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68條 、第371條、第373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朱啓仁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檢察官程慧晶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許佩如                               法 官 劉彥君                               法 官 吳孟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蔡忠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不得上訴。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2年度六簡字第239號 聲 請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浚賓 男 (民國00年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雲林縣○○市○○路000巷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2年度 偵字第4682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黃浚賓犯竊盜罪,處拘役貳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 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電腦主機壹臺沒收,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 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如附件)。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 條第1 項之竊盜罪。爰審酌被 告前有竊盜罪之前科紀錄,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 表1 份附卷足憑,竟仍不知警惕,復不思以正當途徑獲取財 物,竟貪圖不法利益,恣意竊取被害人所管領之電腦主機一 台(價值新台幣5,000元),顯見其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法 治觀念。復審酌被告否認犯行之犯後態度,竊取手段尚屬平 和,及其於警詢時自陳教育程度為為國中畢業、職業資源回 收、家庭經濟狀況貧寒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又被告竊得之電腦主機,雖未 扣案,然既屬被告犯罪所得之物,仍應予沒收,爰依刑法第 38條之1 第1 項前段、第3 項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 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1 項前段、第454 條第2 項,刑法 第320 條第1 項、第38條之1 第1 項前段、第3 項、第41條 第1 項前段,刑法施行法第1 條之1 第1 項,逕以簡易判決 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四、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表明上訴理   由,向本庭(雲林縣○○市○○路00號)提起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10  月  31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10  月  31  日                  書記官 黃鷹平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320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2025-02-11

ULDM-112-簡上-48-20250211-1

六簡調
斗六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調解)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六簡調字第52號 聲 請 人 財團法人汽車交通事故特別補償基金 法定代理人 陳彥良 代 理 人 王永安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謝金佑等人間就損害賠償事件,聲請人聲請 調解,然未據繳納調解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 )177萬0,467元,應繳調解聲請費2,000 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 249 條第1 項但書之規定,限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 日內補繳 ,如逾期不補正,即駁回聲請人之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書記官 高慈徽

2025-02-08

TLEV-114-六簡調-52-20250208-1

六簡
斗六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六簡字第343號 原 告 陳弘志 訴訟代理人 陳藝甄 被 告 張秀娥 訴訟代理人 謝曜宇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 訟(113年交附字第105號),由本院刑事庭移送前來,本院於中 華民國114年1月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54,144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9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台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30%,其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事 實 及 理 由 一、本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4條第1項規定,合併記載事實及理 由要領,其中兩造主張之事實,並依同項規定,引用當事人 於本件審理中提出的書狀及言詞辯論筆錄。 二、法院之判斷: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又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或健康者,對於被害人因此喪失或 減少勞動能力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又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 ,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 3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原告主張之事 實,已據原告提出診斷證明書、醫藥費收據、機車維修統一 發票等為證,復為被告所不爭執,而被告因過失傷害罪,經 本院判處拘易50日,得易科罰金等情,亦有本院113年度交 易字第277號刑事判決書在卷可參,原告既因被告上開過失 行為而受有系爭傷害,揆諸上揭規定,原告自得請求被告負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茲就原告所主張各項損害賠償項目 及金額是否有據,分別論述如下:  ⒈關於醫藥費用部分:原告因系爭車禍受有右側閉鎖性骨折、 右側第三肋骨骨折之傷害支出醫藥費用新台幣21,733元,有 診斷證明書及醫藥費收據可參,復為被告所不爭執(本院卷 第74頁),是此部分原告之請求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⒉看護費部分:原告主張系車禍受傷後生活不能自理,需專人 照護,故請求3個月共144,000元之看護費,惟被告不同意, 經查,依卷內診斷證明書(113年度交附民字第105號卷內, 下稱附民卷)係記載「宜休養三個月…。」,而非需專人照 顧三個月,且本院函詢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斗六醫 院關於原告車禍後是否要需專人照護乙節,答覆稱:「病人 病情為鎖骨及肋骨骨折不需專人照護需求,此受傷可自理生 活,唯骨折需輔具降低疼痛」等語,有該院病患診療資料回 覆摘要表可參(本院卷第113頁),原告既能生活上自理, 自無須專人照護,故此部分請求應無理由,不應准許。  ⒊交通費部分:原告請求6,720元,業己提出斗六汽車行統一發 票,分別為1,840元、2,240元為證(本院卷第105頁),其 搭乘計程車日期符合診斷證明書記載就診之日期,其金額4, 080元屬就醫之必要費用,應予准許。至於其餘2,640元之交 通費(本院卷第108頁),係原告自行製作欲向保險公司請 領費用之交通費用證明書,尚非車行給予之收據,自不應准 許。    ⒋系爭機車維修費用:   按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被害人得請求賠償其物因毀損所減 少之價額;負損害賠償責任者,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 訂定外,應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之原狀;損害賠償,除法律 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以填補債權人所受損害及所 失利益為限,民法第196條、第213條第1項、第216條第1項 分別定有明文。而所謂請求賠償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額,得 以修復費用為估定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例如修理材料以 新品換舊品,應予折舊(最高法院77年度第9次民事庭會議 決議參照)。原告主張系爭機車因本件車禍受損,修理費為 55,00元,有原告所提出之一發票收據在卷可稽(見附民卷 第17頁),被告亦不爭執,並表示零件應予折舊,堪認屬實 ,該零件材料係以新品替換舊品,自應扣除折舊部分(如附 表所示),扣除折舊金額後為3,333元(如附件一所示), 加計補漆200元、工資300元,則本件原告因本件車禍所支出 之必要修理費用應為3,833元(計算式:3,333+200+300=3,8 33元),原告主張之機車修復費用,在此範圍內自屬必要費 用,應予准許。  5.其它財產損失部分:原告所提出COSTCO、大潤發、杏一醫療 用品之統一發票,除了手臂吊帶248元、束腹帶585元之支出 共833元,與原告所受傷害有關,復為被告不爭執,且診斷 證明書亦建議手臂吊帶、護腰輔具使用,屬必要費用,其餘 奶粉、鈣片、乳清蛋白,既未見於醫囑,難認為醫療上之必 要費用,自不應准許。   6.精神慰撫金部分:   按慰撫金之多寡,應斟酌雙方之身分、地位、資力與加害程 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該金額是否相當,自 應依實際加害情形與被害人所受之痛苦及雙方之身分、地位 、經濟狀況等關係決定之。本件原告因被告之不法侵害,受 有右側鎖骨閉鎖性骨折、右側第三肋骨骨折等傷害,應休養 3個月以上,並應使用手臂吊帶及護腰輔具,其肉體及精神 上勢必受有相當之痛苦,且造成生活上極度不便利,則原告 請求被告賠償非財產上之損害,於法自屬有據。查原告80餘 歲,現已退休;被告國中畢業、育有4個小孩、月收入27,00 0元,經濟狀況通等情,如上開刑事判決卷宗所載,業已調 卷查明,本院審酌原告系爭事故所受傷害程度、日常生活受 影響程度、治療期間之長短及精神上所受痛苦之程度等一切 情狀,暨兩造之身分、地位、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認原告 請求精神慰撫金30萬元,尚屬過高,應酌減至15萬元。  ㈡綜上,原告所受損害額為180,479元(計算式:醫藥費用21,73 3元+交通費4,080元+機車維修費3,833元+其它財產損失833 元+精神慰撫金150,000元=180,479元)。  ㈢另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償 金額,或免除之。民法第217條第1項前民法第217條第1項前 段定有明文。本件車禍之肇致,乃因被告行經閃光黃燈號誌 交岔路口未減速接近;原告行經閃光號誌交岔路口左轉,支 線道轉彎未暫停讓幹道車行車先行,以致發生碰撞,原告應 負肇事主要責任,被告應負次要責任,本件事故經檢察官送 公路局嘉義監理所嘉雲區車輛行車鑑定會鑑定結果亦同此認 定,業已調卷查明(偵查卷第96頁),亦為上開刑事判決所 認定,堪可採信。是本件車禍被告應負30%責任,原告負70% 責任,則原告上揭得請求之金額,經適用過失相抵之法則後 ,應減為117,186元(計算式:180,479元×30%=54,144元; 元以下四捨五入)。原告雖主張事故發生時原告已轉彎完成 ,故被告直行車應讓原告轉彎車先行云云,惟本院勘驗事故 之光碟如附件二所示,再對比偵查卷第29頁截圖,可見原告 轉入鎮北路後尚未完成轉彎至直行之狀態,即與被告之小客 車碰撞,故本件尚無路權轉換由轉彎車取得之情形,原告主 張應由被告負全部肇責,難以信。 三、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物之毀損之法律關係,請求被 告給付54,144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送達翌日,即 自113年8月9日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上開部分之請求,則無理由,應 予駁回。 四、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 條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 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 條第1 項第3 款規定,應依職權宣 告假執行。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 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本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合議庭裁定移送本 庭,依刑事訴訟法第504 條第2項之規定,免納裁判費;惟 因原告請求系爭機車維修費部分,非屬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範 圍內,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規定,應就該部分為訴訟費用負 擔之諭知。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斗六簡易庭提出上訴 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 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高慈徽                  附件一: 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表,【機械 腳踏車】之耐用年數為3年,依平均法計算其折舊結果(即以固 定資產成本減除殘價後之餘額,按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規定之耐 用年數平均分攤,計算折舊額),每年折舊率為3 分之1 ,並參 酌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 項規定「 固定資產提列 折舊採用定率遞減法者,以1 年為計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 年者,按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者 ,以1 月計」,上開【機械腳踏車】自購買日110年10月,迄本 件車禍發生時即112年2月14日,已使用1年4月,則零件扣除折舊 後之修復費用估定為3,333元【計算方式:1.殘價=取得成本÷( 耐用年數+1)即5,000÷(3+1)≒1,250(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2. 折舊額 =(取得成本-殘價)×1/(耐用年數)×(使用年數)即(5, 000-1,250) ×1/3×(1+4/12)≒1,667(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3.扣除折舊後價值=(新品取得成本-折舊額)即5,000-1,667=3, 333】 附件二: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斗六簡易庭 113年度六簡字第343號勘驗筆錄 一、本院勘驗雲林縣警察局斗六分局提供之錄影光碟(檔案:DVS   Image.avi),勘驗結果為:  ㈠光碟撥放時間07:55:38-07 :55:45畫面顯示當時鎮北路   之號誌為閃燈號誌,並見原告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沿武昌路   左轉往鎮北路方向行駛( 螢幕畫面左方,光碟撥放時間07:   55:39) ,當原告進入網狀槽化線時,被告亦駕車沿鎮北路   直行進入網狀槽化線( 螢幕畫面下方,光碟撥放時間07:55   :39) ,然原告並未剎車讓被告先行通過,當兩車均通過該   路段交岔路口並進入鎮北路後,原告即撞上被告駕駛之汽車   ( 螢幕畫面下方,光碟撥放時間07:55:41) ,隨後原告人   車倒地,檔案畫面到此結束。

2025-02-07

TLEV-113-六簡-343-20250207-1

六簡
斗六簡易庭

確認通行權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六簡字第73號 原 告 范雨政 訴訟代理人 黃明富 上列原告與被告施至宗等人請求確認通行權事件,原告應於收受 本裁定之日起七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即駁回其訴,特此裁 定。 應補正之事項: 一、補繳裁判費新台幣6,940元。 二、提出林內鄉永昌段1737地號土地之最新第一類土地登記謄本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高慈徽

2025-02-07

TLEV-113-六簡-73-20250207-2

六小
斗六簡易庭

給付電信費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六小字第357號 原 告 馨琳揚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明良 訴訟代理人 賴耀仁 黃美娟 被 告 林政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電信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7日 所為之判決,其原本及正本均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第1頁第20行中關於新台幣「26,053元」之記 載,均應更正為「28,549元」。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之,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 明文。但此規定於裁定準用之,同法第239條亦有規定。 二、查本院前開之判決有如主文所示之明顯誤繕,業據本院調卷 查明,自應裁定更正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十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壹仟 伍佰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高慈徽

2025-02-06

TLEV-113-六小-357-20250206-2

六簡調
斗六簡易庭

拆屋還地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六簡調字第572號 聲 請 人 楊美蓉 上列原告與被告儲昭美間請求113年度六簡調字第572號拆屋還地 事件,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 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應補正之事項: 一、提出斗六市○○段0000○號建物之第一類登記謄本。 二、上開建物之所有權人若非本案起訴之被告「儲昭美」,起訴 狀應更正為正確之當事人,並提出繕本一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高慈徽

2025-02-06

TLEV-113-六簡調-572-20250206-2

六小
斗六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六小字第291號 原 告 即反訴被告 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明昌 訴訟代理人 巫宜銓 許明亮 許榮祥 歐陽立 黃裕中律師 被 告 謝昕辰 訴訟代理人 林家璿 被 告 即反訴原告 林孟誠 訴訟代理人 林以羣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於民國114年1月9日言詞辯論終結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台幣3萬7,163元及自民國113年9月30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台幣963元由被告連帶負擔,並加計自本裁判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餘由原告負擔 。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反訴原告之訴駁回。 反訴訴訟費用新台幣1,000元由反訴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本件原告起訴時之法定代理人原係楊明州,嗣於訴訟進行中 變更為乙○○,經其聲明承受訴訟(見本院卷第133頁),核 無不合,應予准許。 貳、本訴部分: 一、本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4條第1項規定, 合併記載事實及理由要領,其中兩造主張之事實,並依同項 規定,引用當事人於本件審理中提出的書狀及言詞辯論筆錄 。 二、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使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數人共同不 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能知其中孰 為加害人者亦同。民法第184 條第1 項前段、第191 條之2 、第185 條分別定有明文。復按民事上之共同侵權行為與刑 事上之共同正犯,其構成要件並不完全相同,共同侵權行為 人間不以有意思聯絡為必要,數人因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 利,苟各行為人之過失行為,均為其所生損害共同原因,即 所謂行為關連共同,亦足成立共同侵權行為,依民法第185 條第1 項前段之規定,各過失行為人對於被害人應負「全部 」損害之連帶賠償責任(最高法院67年台上字第1737號判例 參照)。查原告主張上揭事實,業據提出交通部嘉義區監理 所嘉雲區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鑑定意見書、系爭鐵皮圍牆損 害照片、建物所有權狀、苑盛股份有限公司報價單等件為證 (見本院卷第15至21頁),核與本院依職權向雲林縣警察局 斗六分局調閱車禍肇事案相關資料相符,此有該分局113年9 月12日雲警六交字第1130025412號函附之A2類道路交通事故 調查報告表、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談話紀錄 表、現場照片等件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37至57頁)。又本 件經交通部公路總局嘉義區監理所嘉雲區車輛行車事故鑑定 會鑑定結果,認被告甲○○騎乘普通重型機車,行經無號誌交 岔路口,左方車未暫停讓右方車先行,為肇事主因;被告丙 ○○駕駛自小客車,行經無號誌交岔路口,未減速慢行,作隨 時停車之準備,為肇事次因;原告無肇事因素,此有鑑定報 告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15頁、第125頁),本院審酌原告 所提證據及車禍事故鑑定報告等,可認系爭鐵皮圍牆受損之 共同原因係因被告甲○○、丙○○之交通事故行為所致,則原告 依前開規定,對共同侵權人之被告甲○○、丙○○主張應連帶負 全部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核屬有據。  ㈡次按損害賠償,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以填 補債權人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為限,民法第216條第1項定有 明文。又物被毀損時,被害人除得依民法第196條請求賠償 外,並不排除民法第213條至第215條之適用。依民法第196 條請求賠償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額,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之 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損害賠償以填補損害發生前之原狀 之原則,故修復必要費用如係以新品換舊品者,應予折舊( 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2099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  ㈢原告主張其因系爭鐵皮圍牆受損而需支出修復費用3萬8,572 元等語,並提出報價單、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google地圖 、折舊自動試算表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41至148頁),然為 被告所爭執。經查:原告固得請求被告連帶賠償維修費用, 惟計算零件材料之損害賠償數額時,應扣除折舊部分始屬合 理。又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 表,鐵皮圍牆應認屬於第1 類第1 項「編號10101、細目4金 屬建造(有披覆處理)」之房屋建築,作為適用標準,其法 定耐用年數為20年,且原告自承系爭鐵皮圍牆係自101年12 月使用迄今(見本院卷第134頁),無具體啟用日期,則以1 01年12月15日為計算基準,計算至113年10月4日系爭事故發 生時,參酌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固定 資產提列折舊採用平均法、定率遞減法或年數合計法者,以 1 年為計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 年者,按實際使用之月 數相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 月者,以月計」之規定 ,認系爭鐵皮圍牆已使用11年10月。另考量損害賠償之目的 在於填補被害人實際損害,應採用平均法計算折舊(即以固 定資產成本減除殘價後之餘額,按固定資產之耐用年數平均 分攤計算每期折舊額),較為公允,則每年折舊率為20分之 1 ,是系爭鐵皮圍牆維修費用以平均法計算,扣除折舊後之 修復費用為1萬4,053元【計算方式:①殘價=取得成本÷(耐用 年數+1)即3萬2,195元÷(20+1)=1,533元(小數點以下四捨五 入);②折舊額 =(取得成本-殘價)×1/(耐用年數)×(使用 年數)即(3萬2,195元-1,533元) ×1/20×(11+10/12)=1萬8 ,142元(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③扣除折舊後價值=(新品 取得成本-折舊額)即3萬2,195元-1萬8,142元=1萬4,053元 】,加計如附表一所示之回復原狀必要支出費用2萬3,110元 ,故此部分原告得請求賠償之系爭鐵皮圍牆維修費為3萬7,1 63元(計算式:1萬4,053元+2萬3,110元=3萬7,163元),逾此 範圍,即屬無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前 段等規定,請求被告連帶給付3萬7,163元,及自113年9月30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 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本訴部分係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部分敗訴之判決 ,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條規定,依職權就原告勝訴 部分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應依職權宣 告假執行。 六、末按適用小額訴訟程序事件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確 定其費用額,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定有明文,爰依民事 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項之規定,確定本訴訴訟費用額 如主文第3項所示。 參、反訴部分: 一、本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4條第1項規定, 合併記載事實及理由要領,其中兩造主張之事實,並依同項 規定,引用當事人於本件審理中提出的書狀及言詞辯論筆錄 。 二、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定。依上開規定,侵權行為 之成立,須行為人因故意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亦即行為 人須具備歸責性、違法性,並不法行為與損害間有因果關係 ,始能成立。查,系爭事故發生係因反訴原告駕駛自小客車 ,行經無號誌交岔路口,未減速慢行,因而與甲○○騎乘之普 通重型機車發生碰撞,並波及反訴被告之系爭鐵皮圍牆,本 件事故肇因於反訴原告行經無號誌交岔路口,未減速慢行, 作隨時停車之準備之過失等節,業經本院認定如前,難認反 訴被告有何過失之責。  ㈡至反訴原告雖主張反訴被告於騎樓設置鐵皮圍牆固定障礙物 ,導致反訴原告因交通事故汽車失控而撞擊系爭鐵皮圍牆導 致反訴原告車損人傷,請求反訴被告應賠償其因本件車禍事 故所受之損失等語,然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以有故意或 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為其成立要件,若其行為並無故意或 過失,即無賠償之可言,而賠償權利人固指因他人之侵權行 為而受損害之人,賠償義務人則指有故意或過失之行為人而 言。依此,於本件事故中,反訴原告所受損害乃反訴原告與 甲○○間所生車禍事故所致,反訴被告並非本件車禍之行為人 ,反訴被告就本件車禍事故之發生無相當因果關係,此從交 通部公路總局嘉義區監理所嘉雲區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鑑定 報告載明反訴被告就本件事故並無肇事因素甚明,故反訴原 告對反訴被告請求其因本件車禍所致之損害,洵屬無據。 三、從而,反訴原告民法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法律關係,請求反 訴被告應給付反訴原告10萬元,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反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肆、本件待證事實已臻明瞭,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對 判決之結果已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詳為審酌,併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 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 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高慈徽     附表一:回復原狀必要支出費用(毋須折舊)         項次 項目 金額 1 拆除工資 5,000元 2 加工、施作工資 1萬2,500元 3 安全帽 300元 4 手套 60元 5 工程圍籬(含警示燈具) 500元 6 電銲絕緣手套 200元 7 護目鏡 150元 8 口罩 200元 9 職安人員管理費 2,000元  保險費 2,200元 總計:2萬3,110元

2025-02-06

TLEV-113-六小-291-20250206-1

六簡
斗六簡易庭

分割共有物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六簡字第166號 原 告 王泰儒 被 告 林永川 林永江 林永河 林永森 林永池 林必昌 陳許鳳珠 林忠興 訴訟代理人 林靜鎂 被 告 林威叡 林澄清 林政鋒 林戎彥 訴訟代理人 林秉羿 被 告 林明明 陳明寬 陳銘進 林永錦 林俊宏 (即林永順之承當訴訟人) 鐘秋香 鐘馬含笑 陳金文 許仲凱 訴訟代理人 許瑞榮 被 告 陳守都 陳向輝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9日 所為之判決,其原本及正本均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之主文,即原判決第3頁第23行中關於「林永 河」之後「林永河」之記載係誤載,均應更正為「林永森」。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之,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 明文。但此規定於裁定準用之,同法第239條亦有規定。 二、查本院前開之判決有如主文所示之明顯誤繕,業據本院調卷 查明,自應裁定更正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高慈徽

2025-02-06

TLEV-112-六簡-166-20250206-2

六簡
斗六簡易庭

分割共有物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六簡字第354號 原 告 張育瑋律師即林貴花之遺產管理人 被 告 黃樹葉 廖黃秀枝 黃秀蘭 黃樹萬 黃樹林 林桂嫻 林家溱 林彥妃 林金池 陳林素香 林素貞 林素敏 林素鑾 林龍岳 許海山 許心賢 許孟倫 黃枝清 劉黃素娥 黃麗梅 郭月圓 郭月玲 郭月燕 郭秋德 郭萬坤 林宏伯 林冠任 黃靖閔 林振柱 林俊男 上列當事人間分割共有物事件,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9日言詞辯 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黃樹葉、廖黃秀枝、黃秀蘭、黃樹萬、黃樹林、林桂嫻、林 家溱、林彥妃、林金池、陳林素香、林素貞、林素敏、林素鑾、 林龍岳、許海山、許心賢、許孟倫、黃枝清、劉黃素娥、黃麗梅 、郭月圓、郭月玲、郭月燕、郭秋德、郭萬坤應就被繼承人黃登 來所坐落雲林縣○○鄉○○段0000○0000地號土地應有部分各4分之1 辦理繼承登記。 兩造共有坐落雲林縣○○鄉○○段0000地號、面積203平方公尺土地 ;同段99-3地號、面積658平方公尺;同段100-6地號、面積90平 方公尺;同段100-7地號、面積77平方公尺;同段100-8地號、面 積22平方公尺土地,應予變價分割,所得價金由兩造按附表應有 部分比例欄所示比例分配。 訴訟費用由兩造依附表訴訟費用比例欄所示比例分擔。   事 實 及 理 由 一、本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4條第1項規定,合併記載事實及理 由要領,其中兩造主張之事實,並依同項規定,引用當事人 於本件審理中提出的書狀及言詞辯論筆錄。 二、被告黃枝清、黃靖閔以外之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 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 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共有人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 割或契約定有不可分割之期限者,不在此限;又共有物之分 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者,法 院得依任何共有人之聲請,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民法第 823條第1項、第824條第1項第1款分別定有明文。經查:系 爭土地,為兩造所共有,此有兩造所不爭執之土地登記謄本 1份在卷可稽。且系爭土地依其使用目的並無不能分割之情 形,兩造間亦無不可分割之約定,而不能以協議定分割之方 法乙節,系爭土地大多數共有人經合法通知未到場,以至無 法協議分割方案,於則原告請求法院判決分割,自無不合, 應予准許。  ㈡又原共有人即被繼承人黃登來已於民國74年12月28日死亡, 而被告黃樹葉、廖黃秀枝、黃秀蘭、黃樹萬、黃樹林、林桂 嫻、林家溱、林彥妃、林金池、陳林素香、林素貞、林素敏 、林素鑾、林龍岳、許海山、許心賢、許孟倫、黃枝清、劉 黃素娥、黃麗梅、郭月圓、郭月玲、郭月燕、郭秋德、郭萬 坤等人為其法定繼承人等情,有除戶戶籍謄本、繼承系表、 戶籍謄本等可稽,是原告聲請上開被告就被繼承人黃登來所 遺有坐落雲林縣○○鄉○○段0000○0000地號土地應有部分各4分 之1辦理繼承登記,應屬有據,應予准許,爰判決如主文第 一項所示。  ㈢次按請求共有物之分割,應由法院依民法第824條命為適當之 分配,不受當事人主張之拘束。又法院為裁判分割時,應顧 及公平、當事人之聲明、應有部分之比例與實際是否相當、 共有物之客觀情狀、性質、價格與經濟價值、共有利益、各 共有人之主觀因素及使用現狀、利害關係等因素為綜合判斷 。、次按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 方法不能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 人拒絕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為下列之分 配:一、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人均受原物之分 配顯有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人。二、原物分配 顯有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或以 原物之一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賣,以價金分配於 各共有人。以原物為分配時,如共有人中有未受分配,或不 能按其應有部分受分配者,得以金錢補償之。民法第824條 第1項、第2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復按裁判分割共有物 ,須斟酌各共有人之利害關係、使用情形、共有物之性質及 價值、經濟效用,符合公平經濟原則,其分割方法始得謂為 適當(最高法院90年度台上字第1607號判決參照)。又分割 共有物究以原物分割或變價分割為適當,法院應斟酌當事人 意願、共有物之使用情形、經濟效用及全體共有人之利益等 情形而為適當之分割,不受共有人所主張分割方法之拘束( 最高法院88年度台上字第600號判決參照)。經查:系爭99- 2、100-6、100-8地號土地為水利用地;系爭99-3、100-7地 號土地為農牧用地,就農牧用地部分,應受農業發展條例第 16條第1項各款之限制,因此系爭99-3地號最多只能分割為6 筆;同段1007-7地號,最多只能分割為5筆,此有雲林縣斗 六地政事務所113年9月25日函可稽(審理卷第121頁),而 到場之共有人黃枝清、黃靖閔表示同意變價分割,許心賢具 狀表示對分割沒有意見,其餘共有人則未到場主張應依原物 分割者,故考量共有人眾多,並參酌土地利用方式及型態, 若原物分割,僅少數共有人可分配到面積不大之土地,其餘 之多數共有人僅能受金錢補償,將不利於土地之整體利用及 會產生複雜之法律關係;而水利用地,本即應整體規劃使用 ,使能有效防汛,自不宜細分,是原告聲明主張採行變賣分 割之方式,在自由市場競爭之情形下,將使系爭土地之市場 價值極大化,對於共有人而言,顯較有利,再者,民法第82 4 條第7 項已增訂:「變賣共有物時,除買受人為共有人外 ,共有人有依相同條件優先承買之權,有二人以上願優先承 買者,以抽籤定之。」之內容,核其立法理由,乃共有物變 價分割之裁判係賦予各共有人變賣共有物,分配價金之權利 ,故於變價分配之執行程序,為使共有人仍能繼續其投資規 劃,維持共有物之經濟效益,並兼顧共有人對共有物之特殊 感情,爰增訂變價分配時,共有人有依相同條件優先承買之 權。是本院審酌系爭土地之使用情形、經濟效用、兩造之利 益等一切情形後,認系爭土地以變價方式分割,並按兩造應 有部分比例分配較為適當,且符合公平原則。 四、從而,原告依民法第823 條第1 項前段規定,訴請分割系爭 土地,為有理由,且以將系爭土地變價分割為最適宜之分割 方法,爰判決兩造所共有之系爭土地應予變價分割,所得價 金按附表應有部分比例欄所示比例分配,爰判決如主文第二 項所示。又系爭5筆土地之抵押權人為廖玉英,設定義務人 林阿平,即林貴花之哥哥,林貴花繼受林阿平之應有部分, 原告既稱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務尚未清償,是廖玉英之抵 押權應存續在原告張育瑋律師即林貴花之遺產管理人因本件 變價分割所分配之價金上,附此敘明。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舉證據,經 審酌結果,與本件判決結論均無影響,爰不一一論述,附此 敘明。 六、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件涉訟,由敗訴 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勝訴 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查 本件分割共有物之訴,核其性質屬形式之形成訴訟,法院本 不受原告聲明分割方案之拘束,如准予裁判分割,原告之訴 即為有理由,並無敗訴與否之問題,況兩造本可互換地位, 是本件原告起訴雖於法有據,然被告之應訴乃法律規定所不 得不然,且兩造均因本件裁判分割而均蒙其利,故關於訴訟 費用之負擔,應由兩造依如附表「訴訟費用負擔比例」欄所 示比例負擔,方屬事理之平,爰判決如主文第三項所示。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陳定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斗六簡易庭提出上訴 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 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高慈徽 附表:  編號 共有人 應有部分比例 訴訟費用 負擔比例 土地坐落:雲林縣莿桐鄉麻園段 99-2 99-3 100-6 100-7 100-8 1 張育瑋律師即林貴花之遺產管理人 1/8 1/8 1/4 1/4 1/4 2/10 2 林桂嫻 公同共有1/4 (即被繼承人黃登來之繼承人) 公同共有1/4 (即被繼承人黃登來之繼承人) 連帶負擔 1/10 3 林家溱 4 林彥妃 5 林金池 6 陳林素香 7 林素貞 8 林素敏 9 林素鑾  林龍岳  黃樹葉  廖黃秀枝  許海山  許心賢  許孟倫  黃秀蘭  黃枝清  郭月圓  郭月玲  郭月燕  郭秋德  郭萬坤  劉黃素娥  黃麗梅  黃樹萬  黃樹林  林宏伯 1/16 1/16 1/8 1/8 1/8 1/10  林冠任 1/16 1/16 1/8 1/8 1/8 1/10  黃靖閔 1/4 1/4 1/10  林振柱 1/8 1/4 1/4 1/4 175/1000  林俊男 1/8 1/4 1/4 1/4 1/4 225/1000

2025-02-06

TLEV-113-六簡-354-20250206-1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損害賠償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地方行政訴訟庭 114年度簡字第9號 原 告 陳真真 住雲林縣○○市○○街00號 被 告 陳定國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有關「為陳定國圖利罪名提出行政訴訟」之訴駁回。 理 由 一、我國有關訴訟審判之制度,經立法裁量後,分別就刑事案件 、民事事件、行政訴訟事件及公務員懲戒事件的審判制定法 律對於管轄事務及審判程序等相關事項為規定,其中刑事訴 訟法對於刑事案件的偵查、起訴或不起訴、裁判、執行等程 序及救濟方法均有明定,而自成一獨立體系,是有關刑事案 件的爭議,應依刑事訴訟法規定辦理,行政法院並無受理的 權限(審判權)。基此,行政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第1款爰 規定:「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先定期間命補 正:一、訴訟事件不屬行政訴訟審判權,不能依法移送。」 而立法者亦於此條款在110年12月8日修正公布之立法理由中 指明:「…三、第1項第1款所謂不能依法移送,係配合法院 組織法修正條文增訂第7條之3第1項但書有關法院認其無審 判權者,依法另有規定者不必裁定移送,此包含刑罰案件( 包括提出刑事告訴、請求追究刑事責任等)或公務員懲戒案 件(包括請求彈劾、移送、發動、追究公務員懲戒責任、撤 銷司法懲戒處分等),性質上非屬應以裁定移送管轄法院之 事件。…」是以,有關刑事案件的爭議,行政法院並無審判 權限,且非屬法院組織法第7條之3第1項前段(行政法院組織 法第47條準用之),應以裁定移送管轄法院之案件,行政法 院應逕以裁定駁回(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訴字第2號裁定意 旨參照)。 二、本件原告於民國114年1月14日向本院提出「行政刑事起訴狀 」,起訴主張略以:原判決無效,吳克恕、葉淑卿即夫妻, 假買賣土地,沒有金流,只是登記而已。陳定國為國家司法 公正人,圖利他夫妻,為圖利罪名提出行政訴訟,並要陳定 國拿出判決書(按依所附證物,係指臺灣雲林地方法院109 年度六簡字第308號民事判決)裡二親等稅籍證明,附民事 求償10萬元等語。就其中主張原判決無效,請求陳定國拿出 判決書裡二親等稅籍證明附民事求償10萬元部分,本院另以 裁定移送至有審判權之法院。至於原告有關「為陳定國圖利 罪名提出行政訴訟」之主張部分,屬刑事案件,依上說明, 原告應循相關刑事訴訟程序尋求救濟,本院並無審判權。是 原告所提此部分之行政訴訟,於法不合,且無法補正,復非 屬應以裁定移送管轄法院之案件,爰逕依行政訴訟法第107 條第1項第1款規定,裁定駁回其訴。又原告尚未繳納裁判費 ,故本院不另為訴訟費用負擔之諭知,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法 官 李嘉益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 日內以書狀敘明理由,經本院地 方行政訴訟庭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林俐婷

2025-02-05

TCTA-114-簡-9-20250205-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