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高偉庭

共找到 170 筆結果(第 121-13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616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受安置人 甲910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現安置中) 法定代理人 甲910M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甲910自民國113年11月19日起延長安置參個月 。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910係未滿12歲之兒童(依兒童及 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兒童 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對照表) , 受安置人甲910於112年8月15日因在馬路上亂跑,遭受法定 代理人過當管教,造成腿部大面積瘀青,於同月16日緊急安 置。其後為維護受安置人甲910之身心健康及安全,評估甲9 10M未能提供甲910合適成長環境,故經法院裁定繼續安置、 延長安置,最近一次係113年度護字第443號裁定延長安置三 個月。現因法定代理人甲910M親職教育尚未執行完畢,處遇 服務期間觀察甲910M仍會採取責打管教方式,評估其教養知 能及母職意識尚待提升,基於兒童安全保護與維護最佳利益 ,為持續提昇法定代理人親職功能,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 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規定,聲請准予裁定將受安置人甲9 10延長安置三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三、 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 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 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 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 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 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 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 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 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 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 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56條第1 項、第57條第1 項、第2 項分別定有明 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臺中市兒童 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姓名對照表、全戶戶籍資 料查詢、甲910表達同意接受安置之意願書及本院113年度護 字第443號民事裁定為證,堪信為真實。本院審酌受安置人 年紀尚幼,尚無自我保護能力,目前法定代理人尚未能提供 受安置人適當之養育及照顧。故為提供受安置人安全生活環 境及妥適之照顧,應延長安置受安置人,妥予保護。依前揭 法條規定,聲請人上開延長安置之聲請,於法核無不合,應 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家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需附繕本),向本院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 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3  日                 書記官 高偉庭

2024-11-13

TCDV-113-護-616-20241113-1

家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救字第195號 聲 請 人 張○○ 代 理 人 徐俊逸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李○○ 代 理 人 陳琮涼律師 相 對 人 張○○ 上列當事人間因給付扶養費事件(113年度家親聲字第926號),聲 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家事非訟事件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   請,以裁定准予訴訟救助,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   第19條、民事訴訟法第107 條第1 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經   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   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   不受民事訴訟法第108 條規定之限制,法律扶助法第63條定   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給付扶養費事件(本院11 3年度家親聲字第926號),聲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且 經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臺中分會申請法律扶助,經該 分會審查決定准予法律扶助在案,為此聲請訴訟救助等語。 三、查:聲請人所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會專用委任狀為證,並經本院調取上開事件卷宗 內之准予扶助證明書及全部卷證審閱無訛。復查無不符法律 扶助之事實,自堪信為真實。則依前開規定,聲請人以其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為由,聲請訴訟救助,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19條,民事訴訟法第10   7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家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3  日                書記官 高偉庭

2024-11-13

TCDV-113-家救-195-20241113-1

家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聲字第99號 聲 請 人 即原 告 劉○○ 訴訟代理人 陳盈壽律師 相 對 人 劉○○ 法定代理 人 劉○○ 關 係 人 即 被 告 劉○○ 訴訟代理人 洪家駿律師 複代理人 林景贊律師 關 係 人 即 被 告 劉○○ 劉○○ 上列聲請人即原告與相對人即被告、關係人即被告間分割遺產事 件(本院113年度家繼訴字第157號),聲請人即原告聲請為相對 人即被告選任特別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洪瑞霙律師於本院113年度家繼訴字第157號分割遺產事件為 相對人乙○○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前經法院裁定受監護宣告,並選定甲 ○○為其監護人。現因分割被繼承人劉○○之遺產分割事件,相 對人與甲○○同為被繼承人之繼承人,恐有利益衝突之情,爰 依民法第1098條第2項聲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並陳 報特別代理人人選得選任劉○○律師等語。 二、按監護人之行為與受監護人之利益相反或依法不得代理時, 法院得因監護人、受監護人、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 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為受監護人選任特別代理人 。成年人之監護,除本節有規定者外,準用關於未成年人監 護之規定,民法第1098條第2項、第1113條亦分別定有明文 。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有本院108年度監宣字第791 號裁定暨確定證明書、戶籍謄本為證,並經本院核閱113年 度家繼訴字第157號卷宗查核無誤,自堪信為真實。本院審 酌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人,而關係人甲○○為相對人之子,亦 為監護人,與相對人間就本件被繼承人遺產分割等事宜顯有 利益衝突,揆諸前揭說明,聲請人聲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 理人,於法有據。再聲請人所提出特別代理人人選係供本院 參考,自不拘束本院,復聲請人與相對人亦有利益衝突,為 杜爭議,復經本院依臺中律師公會願任特別代理人之會員名 冊後,詢問洪瑞霙律師是否同意,其亦表示同意任本件特別 代理人,有審理單所載之電話詢問結果可佐,是本院認由其 擔任相對人於本院113年度家繼訴字第157號分割遺產事件之 特別代理人,應屬妥適,爰選任之。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3項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家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2  日                 書記官 高偉庭

2024-11-12

TCDV-113-家聲-99-20241112-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604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受安置人 甲623 (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法定代理人 甲623F (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上列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甲623自民國113年11月20日起,延長安置參個 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623為未滿18歲之兒童(依兒童 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兒 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對照表 ),於民國110年8月16日由法定代理人甲623F照顧時,因哭 鬧致法定代理人甲623F徒手毆打受安置人甲623,造成其臉 部大片瘀青、眼底出血及身體多處新舊傷痕,經本局社工依 法進行安置,前經法院裁定繼續安置及延長安置。受安置人 甲623年幼且領有第一、七類身心障礙證明輕度手冊,為發 展遲緩孩童,無法口語表達發生過程及無自保能力低,受安 置人於安置期間接受療育課程,認知及語言表達相關能力提 昇,評估其生活適應良好,而法定代理人甲623F於聲請人提 供家庭處遇服務期間,無照顧意願,被動地與受安置人親子 互動,而甲623祖母基於血脈親情,拒絕甲623出養,表達想 接回照顧,甲623祖母歷經113年3月完成子宮相關手術,經 休養後身體調養良好,返回職場後生活及經濟狀態仍顯浮動 ,其為盡早接回甲623,有意願搬與男友同住,俾使穩定提 供家庭協助者資源,將俟甲623祖母之生活及第三協助者確 定後,再評估其親職能力、照顧安排及後續住居規劃。綜上 所述,甲623祖母經濟及生活穩定尚評估中,目前仍無合適 親屬提供甲623安全照顧,為確保甲623生活照顧與人身安全 無虞,在安全環境中穩定成長,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 保障法第57條第2項規定,聲請准予裁定將受安置人甲623延 長安置三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者。三 、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 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者。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 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知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 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 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 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 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 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 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 個月,兒童及少年福 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 項、第57條第1 、2 項定有明文 。 三、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臺中市兒童及少年保 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姓名對照表、本院113年度護字第4 16號民事裁定影本等為證,自堪信為真實。準此,本件聲請 人之聲請,核於法尚無不合,自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 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家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需附繕本),向本院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 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2  日                書記官 高偉庭

2024-11-12

TCDV-113-護-604-20241112-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離婚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婚字第624號 原 告 乙○○ 上列原告與被告甲○○間離婚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肆仟元,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家事訴訟事件,除本法別有規定者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   規定,家事事件法第51條定有明文。又原告之訴,有起訴不   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   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第6款規定參照。再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   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經查,原告提起本件離婚訴訟及請求酌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   務之行使或負擔訴訟等,未繳納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4,000 元,顯有起訴程式之欠缺。揆諸前揭說明,茲依家事事件法 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期命原告 補正,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本件訴訟,特此裁定。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家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1  日                 書記官 高偉庭

2024-11-11

TCDV-113-婚-624-20241111-1

家繼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繼訴字第203號 原 告 陳妍安 陳健樺 陳紋美 上三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徐盛國律師 被 告 陳奕瑄 訴訟代理人 辛啟維律師 複代理人 洪國鎮律師 上列原告等請求分割遺產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陳妍安、陳健樺、陳紋美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裁 判費新臺幣(下同)柒仟陸佰零參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   理  由 一、按家事訴訟事件,除本法別有規定者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   規定,家事事件法第51條定有明文。又原告之訴,有起訴不   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   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第6款規定參照。再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   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經查,原告提起本件分割遺產等事件之訴訟,其訴之聲明為 :「㈠被告陳奕瑄應將附表一編號1-3所示土地移轉登記予陳 擇龍之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㈡被繼承人陳擇龍所遺如附表 一所示遺產,應依如附表一分割方法欄所示方法予裁判分割 。」(見卷第71頁)。其聲明第1項之訴訟標的價額(即附表 一編號1-3所示財產)依原告所提之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見 卷第87-94頁)計算之結果為1,572,382元;聲明第2項之訴訟 標的價額(即附表一所示財產),依前開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 及財政部北區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見卷第74頁)所載, 被繼承人死亡之遺產價額1,622,080元(計算式:1,572,382+ 49,698=1,622,082),則按原告應繼分3/5計算,此部分訴訟 標的價額為973,248元(計算式:1,622,080×3/5=973,248)。 是本件上開二訴訟標的價額合計為2,545,630元(計算式:1, 572,382+973,248=2,545,630),共應繳納裁判費26,245元, 原告三人業已繳納18,642元(卷第4頁),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 49條第1項書之規定,命原告補繳裁判費7,603元(計算式:0 0000-00000=7603),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 定,命原告補繳裁判費,如逾期未補繳,即駁回其訴,爰裁 定如主文所示。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家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 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其餘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1  日                 書記官 高偉庭 附表一: 編號 種類 遺產項目 標的價額(新臺幣) 備註 1 土地 臺中市○○區○○段000地號 50,922元 卷第87-88頁 2 土地 臺中市○○區○○段000地號 24,064元 卷第89-90頁 3 土地 臺中市○○區○○段0000地號 1497,326元 卷第91-94頁 4 土地 臺中市○○區○○段000地號 12,504元 卷第74頁 5 建物 臺中市○○區○○路00號 166元 同上 6 存款 三信商業銀行0000000000 50元 同上 7 存款 大甲庄美郵局0000000000 36,978元 同上 總計 1,622,080元

2024-11-11

TCDV-113-家繼訴-203-2024111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595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受安置人 甲041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現安置中) 甲369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現安置中) 上二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甲041M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甲041F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甲041、甲369自民國113年11月18日起延長安 置參個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041、甲369係未滿12歲之兒童( 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 識別兒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對 照表) ,甲041M與關係人甲041生父兩人無婚姻關係生下兩 名受安置人,甲041M與甲041生父為受安置人之主要照顧者 ,因其二人皆無工作靠借貸生活,仰賴社工提供奶粉尿布, 否則受安置人將三餐不繼,又因甲041M與甲041生父二人住 所頻繁變動及不了解孩童發展需求,導致受安置人甲041、 甲369生活不穩定,有發展遲緩議題,另甲041臉部與背部有 多處傷勢,甲041M與甲041生父皆否認施暴,稱係甲041自行 跌倒撞傷造成。因甲041M與甲041生父無法提供兩名受安置 人基本生活照顧權益,且疏忽照顧致甲041身上多處傷勢, 評估法定代理人明顯照顧不周,聲請人業於112年8月15日已 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規定予以緊急安置, 並通知法定代理人,其後亦獲法院先後裁定繼續安置、延長 安置。為提供受安置人必要保護與輔導,爰依兒童及少年福 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之規定,聲請准予裁定將受安 置人延長安置3 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三、 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 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 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 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 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 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 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 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 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 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 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56條第1 項、第57條第1 項、第2 項分別定有明 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臺中市兒童 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姓名對照表、全戶戶籍資 料查詢及本院113年度護字第415號民事裁定為證,堪信為真 實。本院審酌受安置人年紀尚幼,尚無自我保護能力,目前 法定代理人尚未能提供受安置人適當之養育及照顧,故為提 供受安置人安全生活環境及妥適之照顧,應延長安置受安置 人,妥予保護。依前揭法條規定,聲請人上開延長安置之聲 請,於法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家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需附繕本),向本院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 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書記官 高偉庭

2024-11-07

TCDV-113-護-595-20241107-1

監宣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913號 聲 請 人 郭○○ 郭○○ 相 對 人 郭○○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郭○○(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 之人。 二、選定郭○○(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郭○○(身分 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郭○○之監護 人。 三、指定陳○○(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 清冊之人。 四、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   。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   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選   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   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受監   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   況。三、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   之利害關係。四、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   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4條   第1 項、第1110條、第1111條第1項、第1111條之1分別定有   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二人為相對人之子,相對人已不能處 理自己事務,且已達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為此聲請 對其為監護之宣告,並請選定聲請人二人為其監護人,另請 指定相對人之配偶陳○○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戶籍謄本、親屬系 統表、親屬團體會議說明書、同意書、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 書、身心障礙證明為證,並有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親等關聯 資料可稽。本院審酌鑑定人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 鄭婉汝醫師所為之鑑定結果認:基於受鑑定人有精神上之障 礙即失智症,不能管理自己財產,短期完全回復可能性低; 其精神障礙(其他心智缺陷)之程度,可為監護宣告,其不能 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等情 ,有鑑定書可佐,是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之宣告,及 依相對人之最佳利益選定聲請人二人為監護人,並指定會同 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末按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109條之規定,監   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應依規定會同法院   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於2 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   陳報法院;監護人於執行監護職務時,因故意或過失,致生   損害於受監護人者,應負賠償之責。基上,監護人於本裁定   確定後,應會同如主文第3項所示之法院指定之人,於2個月   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併此敘明。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家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6   日                書記官  高偉庭

2024-11-06

TCDV-113-監宣-913-20241106-1

家親聲抗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扶養費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抗字第107號 抗 告 人 黃○○ 住○○市○○區○○○○路000號8樓之 抗 告 人 兼 相對 人 林○○ 代 理 人 蕭慶鈴律師 相 對 人 黃○○ 黃○○ 法定代理人 黃○○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間請求給付扶養費等事件,對於本院民國11 3年5月20日112年度家親聲字第523號第一審裁定(下稱原裁定)不 服,提起抗告,本院第二審合議庭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抗告均駁回。 二、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乙○○、甲○○各自負擔。 理 由 壹、本事件經本院審酌全案卷證,認原裁定之結果,經核於法 要無不合,應予維持,並引用原裁定記載之事實及理由。 貳、抗告人乙○○對相對人甲○○之抗告意旨略以: 一、抗告人乙○○與相對人甲○○離婚協議中未約定扶養費之負擔:  ㈠抗告人乙○○與相對人甲○○離婚協議書中所謂「扶養權」,概 念上與「扶養費」不同,協議書中之監護權及扶養權,指與 未成年子女丁○○及丙○○之相關權利均由抗告人乙○○所有,前 者係指由抗告人乙○○單獨監護;後者係指由抗告人乙○○與未 成年子女二人同住,才會於後段載明「由男方所有」,故抗 告人乙○○與甲○○未曾約定扶養費之負擔。  ㈡相對人甲○○因急於離婚,始同意捨棄夫妻剩餘財產請求權, 與扶養費是否由抗告人乙○○負擔,係屬二事。甲○○係於民國 110年3月24日17時4分及17時28分傳訊離婚條件予抗告人乙○ ○,抗告人乙○○對於上述條件均未回應,其於19時4分回訊「 好」,僅係回應甲○○於19時4分傳訊相約翌日於戶政事務所 見面一事,並非同意上開離婚條件;且抗告人乙○○於110年3 月25日傳訊之條件僅提及扶養權,未提及扶養費,故抗告人 乙○○未曾同意扶養費由其單獨負擔。 二、抗告人乙○○與相對人甲○○間既於離婚時未約定子女扶養費如 何負擔,則相對人甲○○應返還抗告人乙○○代墊之扶養費。因 相對人甲○○自離婚日起即未支付未成年子女二人之扶養費用 :㈠其中補習費、健保費、學雜費均由黄志暐代墊,共計新 臺幣(下同)444,971元,相對人甲○○應就前開費用負擔一半 責任即222,486元(計算式:444,971/2=222,486,元以下四 捨五入)。㈡依台中市110年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為24,775 元,相對人甲○○應負擔每名未成年子女一半扶養費即12,388 元,則相對人甲○○應返還自110年3月25日至000年0月00日間 之代墊扶養費594,624元(計算式:12,388元×24月×2人=594,6 24元)。㈢以上㈠㈡合計結果,相對人甲○○應返還817,110元。 是抗告人乙○○自得依民法第179條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相 對人甲○○應給付抗告人乙○○817,110元等語。 三、並聲明:  ㈠原裁定不利抗告人乙○○部分廢棄。  ㈡廢棄部分,甲○○應給付抗告人乙○○新台幣817,110元,暨自聲 請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依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 參、抗告人兼相對人甲○○對相對人丁○○及丙○○之抗告意旨暨對抗 告人乙○○抗告之答辯意旨略以: 一、就相對人丁○○、丙○○請求抗告人甲○○給付子女將來扶養費部 分:  抗告人甲○○與乙○○於110年3月24日離婚前一天已達成協議, 子女監護權歸乙○○,子女生活開銷學費扶養費由乙○○負擔, 當時乙○○表示同意,兩人於110年3月25日簽定兩願離婚書, 現乙○○竟反悔欲向甲○○請求給付扶養費,顯然於法不合。 二、就抗告人乙○○對返還代墊扶養費提起抗告部分之答辯:    審酌離婚協議書、抗告人甲○○與乙○○於110年3月24日之對話 訊息截圖,足認兩造協議離婚時,已約定子女扶養費由抗告 人乙○○單獨負擔,二人既已約定離婚後子女由抗告人乙○○監 護、扶養,抗告人乙○○亦同意獨立支出扶養費,且放棄向甲 ○○請求給付扶養費,自不生返還代墊扶養費問題;且自110 年3月25日離婚至抗告人乙○○向法院聲請給付扶養費之112年 4月12日止,亦未見抗告人乙○○有任何向相對人甲○○索要扶 養費之意思表示存在。抗告人乙○○猶向相對人甲○○請求返還 代墊扶養費,其抗告顯無理由,應予抗告駁回。 三、並抗告聲明:  ㈠原裁定不利於甲○○部分廢棄。  ㈡上廢棄部分,相對人於原審之聲請駁回。 肆、相對人丙○○、丁○○答辯意旨略以:不同意甲○○之抗告,這是 子女的權利,請抗告駁回等語。 伍、本院之判斷: 一、按解釋意思表示,應探求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 辭句,民法第98條定有明文。又契約應以當事人立約當時之 真意為準,而真意何在,應以過去事實及其他一切證據資料 為斷定之標準,不能拘泥文字致失真意。再探求當事人之真 意,如兩造就其真意有爭執時,應從該意思表示所根基之原 因事實、經濟目的、一般社會之理性客觀認知、經驗法則及 當事人所欲使該意思表示發生之法律效果為探求,並將誠信 原則涵攝在內,藉以檢視其解釋結果對兩造之權利義務是否 符合公平正義。另基於私法自治與契約自由原則,法令並未 限制父母間就未成年子女扶養義務分擔之約定,故有關未成 年子女扶養方法及費用之分擔,自得由父母雙方盱衡自身之 履約意願、經濟能力等因素,本於自由意識及平等地位協議 定之,於協議成立後倘其內容並無違反強制或禁止規定而無 效,或依法律規定情事變更可以請求變更協議內容者,父母 雙方契約當事人自應受其拘束。準此,若父母雙方協議,由 其中一方負扶養義務時,固不能拘束未成年子女依法請求父 母扶養之權利,但當事人間仍應受拘束,則依約定已負擔扶 養義務之一方,自無所謂代墊他方應分擔扶養費之問題,他 方所受利益不能謂無法律上之原因。 二、抗告人乙○○對相對人甲○○就返還代墊扶養費提抗告部分:  ㈠抗告人乙○○雖以前詞即離婚協議書中所稱之「扶養權」,其 概念與「扶養費」不同,係指由抗告人乙○○與未成年子女二 人同住。又抗告人乙○○於110年3月24日19時4分回訊「好」 ,僅係相約翌日於戶政事務所見面一事,並非同意扶養費由 其單獨負擔云云,惟本院審酌依相對人甲○○於110年3月24日 傳訊離婚條件予抗告人乙○○,載明監護權、子女生活開銷、 學費、扶養費均由抗告人乙○○負擔,並聲明放棄夫妻剩餘財 產分配請求權,以及相約隔日於戶政事務所見面,抗告人乙 ○○則回訊「好」,甚至隔日即000年0月00日下午2時20分回 訊甲○○,並草擬「1.扶養權由男方所有、探視權要經由男方 同意2.女方放棄夫妻婚後共有財產3.夫妻各自負債帳務各自 處理」等文字,有上開二人對話紀錄截圖在卷可參(原審卷 第75頁);再經比對兩願離婚書(原審卷第13頁)之協議內容 ,確實係依照上開抗告人乙○○與相對人甲○○之訊息內容所作 成,此有兩願離婚書在卷可稽(見原審卷第75頁),足見抗告 人乙○○與相對人甲○○就扶養費已有約定一事屬實,並於兩願 離婚書上簽名,堪認抗告人乙○○就與未成年子女二人相關之 一切權利與義務,包含親權與扶養費等,同意均由其單獨行 使及負擔,抗告人乙○○之此部分抗告主張,自無可採。 ㈡抗告人乙○○與相對人甲○○既已約定抗告人乙○○須負擔未成年 子女二人之扶養費,則抗告人乙○○自應受該契約之拘束,是 抗告人乙○○獨自負擔未成年子女二人扶養費,並非無法律上 原因,相對人甲○○自無不當得利可言。從而,抗告人乙○○依 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甲○○給付自110年3月25日起至11 2年3月25日止共24個月,關於未成年子女二人之扶養費817, 110元及法定遲延利息,為無理由,原裁定因之駁回抗告人 乙○○於原審返還代墊扶養費之聲請,其認事用法並無違誤, 抗告人乙○○猶執前詞提起抗告,其抗告無理由,應予駁回。 三、抗告人甲○○對相對人丁○○、丙○○,就給付未成年子女將來扶 養費提起抗告部分:   查抗告人甲○○雖以前詞云云,提起抗告。然查,抗告人甲○○ 與乙○○間於離婚協議書就子女扶養費所為之約定,僅係其抗 告人甲○○與乙○○二人間之內部約定,概與相對人即未成年子 女丁○○、丙○○二人無涉,自不拘束未成年子女丁○○、丙○○, 抗告人甲○○猶以其與乙○○間之離婚協議書之約定而認自己不 需給付予相對人丁○○、丙○○將來扶養費云云,自非可採。此 外,抗告人甲○○並未提出其他足以推翻原審認定之相關事證 供本院審酌,是原審認抗告人甲○○係相對人丁○○、丙○○之母 ,綜合審酌行政院主計處每年發布之「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最低生活費暨抗告人乙○○與甲○○扶養能力、未成年子女二 人扶養所需,認以每月24,000元作為未成年子女每人每月受 扶養所需之標準,並認相對人丁○○、丙○○之父母即乙○○與抗 告人甲○○,應依1比1之比例分擔未成年子女之扶養費,故抗 告人甲○○應負擔未成年子女每人每月各12,000元之扶養費, 經核於法尚無違誤或不當之處,抗告人甲○○猶執前詞,指摘 原裁定失當,求予廢棄云云,為無理由,其抗告應予駁回。 四、本件事實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及證據調查,均與本 案之判斷不生影響,自毋庸一一審酌論列,併此敘明。 陸、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46條, 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7 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家事法庭 審判長 法 官 黃家慧          法 官 顏淑惠                   法 官 蕭一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不得再抗告;又須抗告利 益逾150萬元始得提起再抗告,抗告利益未逾150萬元不得提起再 抗告(是抗告人乙○○不得再抗告,因再抗告利益未逾150萬元); 再如提再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 本院提出再抗告狀,並須繳納抗告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高偉庭

2024-11-01

TCDV-113-家親聲抗-107-20241101-1

監宣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783號 聲 請 人 陳○○ 住○○市○里區○○路000巷00號 相 對 人 楊○○○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楊○○○(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 告之人。 二、選定楊○○(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 之人楊○○○之輔助人。 三、其餘聲請駁回。   四、聲請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孫女,相對人已不能處理 自己事務,且已達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為此聲請對 其為監護之宣告,並請選定關係人即相對人之女楊○○為其監 護人,另請指定相對人之子楊立群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又相對人如辨識意思表示效果能力顯有不足,則其他家屬 亦共同推定楊○○為輔助人等語。 二、按法院對於監護之聲請,認為未達第1項之程度者,得依第1 5條之1第1項規定,為輔助之宣告;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 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 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者,法院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 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 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輔助之宣告。受輔助宣告之 人,應置輔助人,民法第14條第3項、第15條之1第1項、第1 113之1第1項定有明文。另法院對於監護宣告之聲請,認為 未達應受監護宣告之程度,而有輔助宣告之原因者,得依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輔助之宣告,家事事件法第174條第1項 亦定有明文。 三、經查:相對人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之事實, 有聲請人提出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親屬團體會議說明書 、同意書、身心障礙證明為證,並有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親 等關聯資料可稽,本院審酌鑑定人即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精神科張清棊醫師所為之鑑定結果認:因相對人失智症,其 程度顯著,回復可能性低,其精神障礙程度可為輔助宣告, 即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 力,顯有不足等情,有鑑定書可佐,是本件相對人係達輔助 宣告之程度,應為輔助宣告;至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核屬 無據,然相對人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及辨識其效果之能 力顯有不足,仍有受輔助宣告之必要,爰依職權宣告相對人 為受輔助宣告之人,爰裁定如主文第1項所示。又本院審酌 關係人楊○○為受輔助宣告人之女,彼此關係密切,關係人楊 ○○並獲相對人之其餘最近親屬即配偶及子女同意由其任輔助 人,且其有意願擔任輔助人,亦有親屬團體會議說明書、同 意書可佐,是由其任相對人之輔助人,最能符合受輔助宣告 人之最佳利益,爰選定為相對人之輔助人,爰裁定如主文第 2項所示。至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部分,尚屬無據,已如前 述,予以駁回,爰裁定如主文第3項所示。 四、末按法院為輔助宣告時,受輔助宣告之人對其財產仍具處分 權能,輔助人僅於民法第15條之2 第1 項等事件對於輔助宣 告之人之行為具有同意與否之權限,從而本件輔助人無須開 具財產清冊陳報法院,本院自亦無依法另指定會同開具財產 清冊之人,是聲請人聲請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難認 有據,併予駁回,附此敘明。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74條第1項、第164 條第2 項、第177條第2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家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高偉庭

2024-11-01

TCDV-113-監宣-783-2024110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