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高玉潔

共找到 158 筆結果(第 121-130 筆)

最高行政法院

醫師法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判 決 112年度上字第386號 上 訴 人 鄭勝陽 沈沂萱 黃信為 陳立恩 黃俊富 林筱倫 曾湘庭 杜孟威 蘇子恆 黃定愷 張家偉 扶冠偉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吳秋麗 律師 李衣婷 律師 被 上訴 人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代 表 人 倪衍玄 訴訟代理人 林繼恆 律師 陳昶安 律師 萬哲源 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醫師法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3月23日臺 北高等行政法院111年度訴字第1292號判決,提起上訴,本院判 決如下:   主 文 一、上訴駁回。 二、上訴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緣衛生福利部(下稱衛福部)於民國110年1月8日以衛部醫 字第1091668700號公告,委託被上訴人辦理110年度國外醫 學系及牙醫學系畢業生臨床實作訓練選配分發作業,委託期 間自110年1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止。上訴人為國外牙醫學 系畢業生,參加110年第2次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牙 醫師考試分階段考試第1階段(下稱牙醫師考試第1試)及格, 分別於110年9月29日至同年10月6日間提出申請書,向被上 訴人申請臨床實作訓練選配分發,經被上訴人於110年10月2 7日分別以台醫教學會計字第110088-16號、第110088-48號 、第110088-68號、第110088-75號、第110088-76號、第110 088-80號、第110088-83號、第110088-89號、第110088-102 號、第110088-103號、第110088-110號、第110088-111號函 (下合稱原處分)上訴人,以依衛福部109年12月16日衛部 醫字第1091668162號公告(下稱系爭公告),110年度受理 國外牙醫學系畢業生臨床實作訓練選配分發名額為50名,又 依國外醫學及牙醫學畢業生臨床實作訓練選配分發作業要點 (下稱選配分發作業要點)第4點規定,選配分發原則為先 應試及格者,先予選配分發,同次應試及格者,以成績高低 排序,因總收訓容額業已用罄,上訴人無法列入臨床實作訓 練選配分發,將依年度總收訓容額及分發等候排序名單順延 辦理,屆時被上訴人將主動通知並寄發選配分發作業予上訴 人,上訴人無須再次提出申請等語,否准其等申請。上訴人 不服,提起訴願,遭決定駁回,遂提起行政訴訟,並聲明: 訴願決定及原處分均撤銷;被上訴人對於上訴人提出國外醫 學及牙醫學畢業生臨床實作訓練選配分發之申請,應作成准 予選配分發之行政處分。經原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人提起 上訴。 二、上訴人起訴主張、被上訴人於原審之答辯及聲明,均引用原 判決所載。 三、原審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以: (一)被上訴人受衛福部委託辦理110年度國外醫學系及牙醫學系 畢業生臨床實作訓練選配分發作業,包含受理選配分發申請 、教學醫院之配對與分發等事項,上訴人依選配分發作業要 點第2點規定向被上訴人申請臨床實作訓練選配分發,經被 上訴人以衛福部系爭公告110年度牙醫學畢業生總收訓容額5 0名業已用罄,乃以原處分否准上訴人所請,並無違誤。 (二)牙醫師屬專門職業人員,且其從事醫療行為,不僅涉及病患 個人生命、身體、財產等權益,更影響國民健康之公共利益 ,其執業資格自應依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法規定取得。 而牙醫師應如何考試,涉及醫學上之專門知識,醫師法已就 應考資格等重要事項為規定,則其他細節性與技術性事項, 自得授權有關部門發布命令為之補充,是衛福部訂定選配分 發作業要點,並無違憲法第23條法律保留原則及授權明確性 原則之要求。又選配分發作業要點考量醫事人力規劃之完整 性,避免醫事人力供需失衡,及國內醫療教學資源有限等因 素,對持有國外學歷申請前往國內醫療機構實習者之容額採 取總額控管機制,逐年訂定公告選配分發之名額,並辦理臨 床實作訓練申請人與醫療機構間之選配分發,難謂增加醫師 法第4條及同法施行細則第1條之1所無之限制。另醫師法施 行細則、選配分發作業要點及系爭公告,均由中央主管機關 衛福部制定,並無交由其所屬機關或下級機關發布上開規章 ,自無上訴人所稱違反再授權禁止原則之情事。 (三)我國就牙醫師等專門職業人員歷來採總量管制,而為確保人 民赴國外就學之自由權利,同時兼顧國內醫師人力發展及醫 療品質等公益,由衛福部訂定選配分發作業要點,以逐年公 告選配分發名額之方式,自103年起每年均提供50名國外牙 醫學系畢業生回臺臨床實習,此乃衛福部衡酌國內牙醫師人 力,並基於保障臨床實作教學訓練品質、維護醫療市場之供 需均衡、避免醫療業惡性競爭、確保醫師之專業能力及醫療 品質、增進國民健康、維護病患權益及醫病關係等重大共益 之必要舉措,目的洵屬正當,且所採取之手段有助於上開目 的之達成,是此等差別待遇與其目的之達成間具有合理關聯 ,尚難認違反憲法第7條之平等原則與憲法第23條之比例原 則,亦不構成對上訴人憲法上所保障之工作權及平等權之侵 害,原處分並無違誤等語,而駁回上訴人於原審之訴。 四、本院經核原判決結論並無違誤,茲就上訴意旨論述如下: (一)醫師法第1條規定:「中華民國人民經醫師考試及格並依本 法領有醫師證書者,得充醫師。」第4條規定:「公立或立 案之私立大學、獨立學院或符合教育部採認規定之國外大學 、獨立學院牙醫學系、科畢業,並經實習期滿成績及格,領 有畢業證書者,得應牙醫師考試。」已就應考資格等重要事 項予以規定,則其他屬於執行法律之細節性與技術性次要事 項,主管機關自得發布命令為必要之規範。又「實習期滿成 績及格」為應牙醫師考試資格之要件,其認定標準攸關牙醫 師之專業能力及醫療品質,理應尊重中央衛生主管機關之決 定,以符憲法五權分治彼此相維之精神。而醫師法未就上開 所指「實習期滿成績及格」之內涵為具體明確規定,應係立 法者有意授權主管機關,基於確保醫師之專業能力及醫療品 質,以維護病患權益,增進國民健康之目的,就國內外牙醫 學系畢業生應受如何實習訓練始足以應牙醫師考試一節予以 規範。是主管機關即衛福部於醫師法第42條授權訂定之同法 施行細則第1條之1第1項、第4項規定:「(第1項)本法第2 條至第4條……;所稱實習期滿成績及格,指在經教學醫院評 鑑通過,得提供臨床實作訓練之醫療機構,於醫師指導下完 成第1條之2至第1條之4所定之科別及週數或時數之臨床實作 ,各科別考評成績均及格,並持有醫療機構開立之證明。…… (第4項)中央主管機關得就第1項之實習,辦理臨床實作訓 練申請人與醫療機構間之選配分發,並得就該業務委託民間 專業機構或團體辦理。」乃就醫師法第2條至第4條所稱「實 習期滿成績及格」之定義作具體明確之闡釋,內容包括臨床 實作訓練之醫療機構、臨床實作之科別及週數或時數之要求 、考評成績之處理;以及明定關於臨床實作訓練之選配分發 作業,由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並得將該業務委託民間專業機 構或團體辦理等。考諸醫療業務攸關國民身體健康及生命之 安全,以醫師作為職業者,除應具備相當之專業知識外,理 應於主管機關認可之醫療機構累積足夠之臨床實作訓練,以 實地參與醫療業務,熟悉國內醫療環境、文化與疾病之態樣 ,始克勝任。國外牙醫學畢業生未必受有足夠臨床實作訓練 ,且縱使受有臨床實作訓練,但於國外使用之語言、醫療文 化及接觸之疾病型態,與國內情形並不相同,故仍欠缺前揭 臨床實作經驗。國外牙醫學畢業生須於主管機關認可之醫療 機構完成一定之臨床實作訓練,可彌補臨床實作經驗之不足 ,皆有助於上開目的之達成,且無顯不合理之處(司法院釋 字第750號解釋理由參照),是上開醫師法施行細則之規定, 尚無牴觸母法授權規範之意旨。又上開規定所稱「臨床實作 訓練之選配分發作業」,解釋上自當包括申請程序、指定之 訓練醫院、每年接受訓練之人數及分發順序等相關事項,依 此,衛福部為辦理臨床實作訓練之選配分發作業,本於法定 職權訂定選配分發作業要點之行政規則,於第2點規定:「 (第1項)國外醫學、牙醫學畢業生,經醫師或牙醫師分試 考試第1試及格者,得向本部申請選配分發。(第2項)本部得 依國內醫事人力供需狀況核算,逐年訂定公告前項選配分發 之名額。」係考量醫事人力規劃之完整性、避免醫事人力供 需失衡,以及國內醫療教學資源有限等項因素,持有國外學 歷申請前往國內醫療機構實習者之容額,將採取總額控管機 制,依照國內醫事人力推估調查所需人數,與國內每1年實 際畢業之醫學生人數,及考照合格率之差額,核定每年可接 受之國外醫學學歷畢業學生實習人數,核為執行醫師法第4 條就國外牙醫學系畢業生應牙醫師考試,應具備「實習期滿 成績及格」之資格者,所為細節性與技術性事項之補充規定 ,核與醫師法第4條規定意旨相符,亦未增加法律所無之限 制,尚無違反法律保留原則及授權明確性原則。而為杜爭議 ,111年6月22日修正公布醫師法第4條之1增訂第3項明定: 「前項臨床實作適應訓練之科別、期間、每年接受申請訓練 人數、指定教學醫院、訓練容額、選配分發申請程序、文件 與分發順序原則、成績及格基準……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上訴意旨援引主張醫師法第4條 僅對牙醫師考試之應考「學歷」資格有所限制,指摘選配分 發作業要點未經法律授權,限制人民之工作權及考試權等憲 法保障之權利,違反法律保留原則及授權明確性原則云云, 並不可採。 (二)醫師法施行細則第1條之1第4項、選配分發作業要點第2點第 2項規定均無違醫師法第4條之規範意旨,已如前述。則衛福 部據此考量國內醫師人力政策及發展,避免醫師人力供需失 衡,確保臨床訓練量能與醫療教學品質等,而就持有國外學 歷申請國內醫療機構實習者之容額,採取總額控管機制,以 系爭公告110年度受理國外牙醫學系畢業生臨床實作訓練選 配分發名額為50名,自難認有何違法之處。且承前所述,衛 福部公告受理國外牙醫學系畢業生臨床實作訓練選配分發名 額,係考量上述因素後採取總額控管機制,非僅以教學醫院 提供之可收訓練容額作為名額限制之依據。是上訴意旨主張 原審漏未審酌上訴人所提國外牙醫學畢業生臨床實作訓練選 配分發-每年度名額統整表單,有未盡調查義務與判決理由 不備之違法;及衛福部非依照教學醫院提供之當年度訓練容 額等情公告名額限制,違反比例原則云云,亦不足採。 (三)查被上訴人受衛福部委託辦理110年度國外醫學系及牙醫學 系畢業生臨床實作訓練選配分發作業,上訴人為國外牙醫學 系畢業生,參加110年第2次牙醫師考試第1試及格,向被上 訴人申請臨床實作訓練選配分發。因衛福部系爭公告110年 度牙醫學畢業生總收訓容額50名業已用罄,上訴人無法列入 臨床實作訓練選配分發,將依年度總收訓容額及分發等候排 序名單順延辦理等情,為原審依法確定之事實,核與卷內證 據資料相符。故依上說明,被上訴人否准上訴人臨床實作訓 練選配分發之申請,即無違誤。又所謂判決不備理由,係指 判決全然未記載理由,或雖有判決理由,但其所載理由不明 瞭或不完備,不足使人知其主文所由成立之依據等情形。原 判決已論明醫師法施行細則、選配分發作業要點第2點第2項 及系爭公告,與醫師法意旨相符,未違反法律保留原則、比 例原則、平等原則、授權明確性原則及再授權禁止原則,亦 未侵害上訴人等之考試權、工作權等語,縱原判決理由說明 為上訴人所不認同,或未逐一回應上訴人於原審之主張,亦 與判決不備理由有間。至上訴意旨其餘主張,亦無非重述其 在原審提出而為原審所不採之理由,或執其主觀見解,就原 審所為論斷及指駁不採者,仍執陳詞爭議,泛言原判決有不 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之違背法令,並不足取。  (四)綜上所述,原判決駁回上訴人在原審之訴,並無違誤,上訴 論旨仍執前詞,指摘原判決違背法令,求予廢棄,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行政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 、第98條第1項前段、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項前 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1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蕭 惠 芳              法官 林 惠 瑜 法官 梁 哲 瑋 法官 林 淑 婷 法官 李 君 豪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1  日                書記官 高 玉 潔

2024-11-11

TPAA-112-上-386-20241111-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聲請閱覽卷宗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285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訴訟代理人 林明侖 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南市北區文元國民小學間聲請閱覽卷宗 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5月30日本院113年度抗字第98號裁定 ,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應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準用同 法第277條第1項第4款之規定表明再審理由,此為必須具備 之程式。所謂表明再審理由,必須指明確定裁定有如何合於 行政訴訟法第273條所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始為相當。 倘僅泛言有再審事由而無具體情事者,仍難謂已合法表明再 審理由,所為再審之聲請,即屬不合法。 二、聲請人前因聲請閱覽卷宗事件,對本院112年度聲再字第746 號裁定(下稱本院前確定裁定)不服,向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下稱原審)聲請再審,經原審以113年度聲再字第8號裁定 (下稱原裁定)移送本院。聲請人不服,提起抗告,經本院 113年度抗字第98號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駁回後,聲請 人以原確定裁定有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款、第3款、 第4款、第13款、第14款事由,聲請再審。 三、經查,原確定裁定以聲請人係對本院前確定裁定聲請再審, 應由本院管轄,原裁定以聲請人向原審對本院前確定裁定聲 請再審為管轄錯誤,裁定移送本院,並無不合,聲請人以無 關管轄之理由提起抗告為無理由,而予以裁定駁回。聲請人 雖主張原確定裁定有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款、第3款 、第4款、第13款、第14款再審事由,惟核其書狀所述內容 ,就原確定裁定以其以無關管轄之理由提起抗告,而予以裁 定駁回,究有何合於其主張之再審事由,並未具體敘明,其 再審之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蕭 惠 芳              法官 林 惠 瑜 法官 梁 哲 瑋 法官 林 淑 婷 法官 李 君 豪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書記官 高 玉 潔

2024-10-30

TPAA-113-聲再-285-20241030-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177號 聲 請 人 李來旺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北市市場處等間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 理人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3月28日本院112年度聲再字第893 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有所不服,除合於法定再審原因得聲 請再審外,不容以其他之方法聲明不服,故不服終審法院之 裁定而未以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者,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 ,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本件聲請人提出「行政訴訟 再審之訴起訴狀」對於本院確定裁定聲明不服,依上說明, 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次按 當事人向本院聲請再審,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 3款及第3項至第5項規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如為 無須委任訴訟代理人或係委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 應於提起或委任時釋明之,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再審,未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亦未提出 相關釋明,經本院以裁定命其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該 補正裁定已於民國113年8月13日送達;而其聲請選任訴訟代 理人部分,亦經本院113年度聲字第158號裁定駁回,該裁定 已於113年7月9日送達,有各該送達證書分別附本院卷及本 院113年度聲字第158號卷可稽。聲請人雖另具狀表示不服前 揭補正裁定,並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惟該補正 裁定乃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依行政訴訟法第265條 規定,殊無允許聲請人得為不服之表示,是其聲請訴訟救助 及選任訴訟代理人部分亦失所附麗。聲請人迄今尚未補正, 其再審之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至聲請人請求調查證據 、傳訊證人及勘驗現場部分,因本件聲請再審既為不合法, 此部分請求自無必要,併予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林 惠 瑜                法官 李 君 豪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李 玉 卿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書記官 高 玉 潔

2024-10-30

TPAA-113-聲再-177-20241030-1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字第502號 聲 請 人 呂萬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霧峰分局等間再審事件 (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415號),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 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行政法院信其主張為 真實且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或提出受訴行政法院管 轄區域內有資力之人出具之保證書以代釋明,此觀行政訴訟 法第102條第2項、第3項及第176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4條 之規定自明。而所謂無資力,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 之信用者而言。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低收入戶,現失業中,入不敷 出,日常全靠救濟度日,也無財產可供變賣,存款亦僅有新 臺幣(下同)3元,尚積欠健保債務共5,080元,無力償還;聲 請人無業無收入可供擔保,諮詢銀行行庫,均以無經濟信用 資格拒予信用借貸,遑論有經濟信用能力,是聲請人確無資 力餘裕亦無信用資格能力為借貸,以供要求徵繳的訴訟裁判 費,爰聲請訴訟救助等語。惟查,聲請人所提112年度綜合 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 、郵政存簿儲金簿、全民健康保險保險費及滯納金欠費明細 表、合作金庫銀行個人信貸可貸額度試算網頁,僅顯示其部 分財產、財務情況或無其他歸戶所得、銀行申請信用貸款之 條件等情形;其另提出○○市○區中低收入戶證明書,則僅能 證明其合於○○市中低收入戶標準,經准予生活扶助,均不足 以說明聲請人之全面資力狀況,及釋明聲請人缺乏經濟上之 信用,無資力繳納本件裁判費用之事實。又經本院依職權向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查詢結果,亦無聲請人以無資力為 由申請法律扶助而經准許情事,有該基金會民國113年9月11 日法扶總字第1130001880號函在卷可憑。揆諸前開規定及說 明,聲請人就無資力部分,既未能盡釋明之責,其聲請訴訟 救助,無從准許,應予駁回。     三、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蕭 惠 芳              法官 林 惠 瑜 法官 梁 哲 瑋 法官 林 淑 婷 法官 李 君 豪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書記官 高 玉 潔

2024-10-30

TPAA-113-聲-502-20241030-1

最高行政法院

聲明異議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字第334號 異 議 人 邱德修 上列異議人因與相對人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間有關人事行 政事務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4月29日本院112年度抗字第448 號裁定,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異議駁回。 二、異議訴訟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向本院聲明異議,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 第3款及第3項至第5項規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如 為無須委任訴訟代理人或係委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 ,應於提起或委任時釋明之,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異議人聲明異議,未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亦未提出 相關釋明,經本院以裁定命其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該 補正裁定已於民國113年7月8日送達,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 。異議人雖另具狀表示不服前揭補正裁定,惟該補正裁定乃 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依行政訴訟法第265條規定, 殊無允許異議人得為不服之表示。異議人迄今尚未補正,其 聲明異議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 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簡 慧 娟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李 玉 卿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書記官 高 玉 潔

2024-10-30

TPAA-113-聲-334-20241030-1

最高行政法院

聲明異議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字第335號 異 議 人 邱德修 上列異議人因與相對人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間重新審理事 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4月29日本院112年度聲再字第888號裁定 ,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異議駁回。 二、異議訴訟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向本院聲明異議,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 第3款及第3項至第5項規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如 為無須委任訴訟代理人或係委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 ,應於提起或委任時釋明之,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異議人聲明異議,未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亦未提出 相關釋明,經本院以裁定命其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該 補正裁定已於民國113年7月8日送達,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 。異議人雖另具狀表示不服前揭補正裁定,惟該補正裁定乃 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依行政訴訟法第265條規定, 殊無允許異議人得為不服之表示。異議人迄今尚未補正,其 聲明異議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 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簡 慧 娟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李 玉 卿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書記官 高 玉 潔

2024-10-30

TPAA-113-聲-335-20241030-1

最高行政法院

聲明異議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字第518號 異 議 人 邱德修 上列異議人因與相對人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間聲明異議事 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5月30日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118號裁定 ,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異議駁回。 二、異議訴訟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向本院聲明異議,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 第3款及第3項至第5項規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如 為無須委任訴訟代理人或係委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 ,應於提起或委任時釋明之,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異議人聲明異議,未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亦未提出 相關釋明,經本院以裁定命其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該 補正裁定已於民國113年9月16日送達,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 。異議人雖另具狀表示不服前揭補正裁定,惟該補正裁定乃 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依行政訴訟法第265條規定, 殊無允許異議人得為不服之表示。異議人迄今尚未補正,其 聲明異議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 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簡 慧 娟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李 玉 卿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書記官 高 玉 潔

2024-10-30

TPAA-113-聲-518-20241030-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344號 聲 請 人 呂萬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霧峰分局間訴訟救助事 件,對於中華民國112年11月30日本院112年度聲字第539號裁定 ,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應於3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起。前項期間自裁定確 定時起算,裁定於送達前確定者,自送達時起算;其再審事 由發生或知悉在後者,均自知悉時起算,行政訴訟法第283 條準用第276條第1項及第2項定有明文。倘聲請人主張再審 事由發生或其知悉在後者,依同法第283條準用第277條第1 項第4款規定,應就此利己事實負舉證責任。 二、本件聲請人對於本院112年度聲字第539號裁定(下稱原確定 裁定)聲請再審,惟原確定裁定係於民國112年12月15日送 達,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聲請人遲至113年8月1日始聲請 再審,且未主張再審事由有何發生或知悉在後情事,顯已逾 期。依上開規定及說明,其再審之聲請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至聲請人於書狀贅列非屬原確定裁定當事人之臺中市政府 環境保護局為相對人,於法不合,應併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林 惠 瑜                法官 李 君 豪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李 玉 卿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書記官 高 玉 潔

2024-10-30

TPAA-113-聲再-344-20241030-1

最高行政法院

聲明異議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字第522號 異 議 人 邱德修 上列異議人因與相對人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間聲明異議事 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5月23日本院112年度聲字第663號裁定, 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異議駁回。 二、異議訴訟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向本院聲明異議,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 第3款及第3項至第5項規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如 為無須委任訴訟代理人或係委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 ,應於提起或委任時釋明之,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異議人聲明異議,未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亦未提出 相關釋明,經本院以裁定命其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該 補正裁定已於民國113年9月16日送達,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 。異議人雖另具狀表示不服前揭補正裁定,惟該補正裁定乃 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依行政訴訟法第265條規定, 殊無允許異議人得為不服之表示。異議人迄今尚未補正,其 聲明異議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 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簡 慧 娟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李 玉 卿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書記官 高 玉 潔

2024-10-30

TPAA-113-聲-522-20241030-1

最高行政法院

聲明異議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字第337號 異 議 人 邱德修 上列異議人因與相對人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間重新審理事 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4月29日本院113年度抗字第38號裁定, 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異議駁回。 二、異議訴訟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向本院聲明異議,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 第3款及第3項至第5項規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如 為無須委任訴訟代理人或係委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 ,應於提起或委任時釋明之,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異議人聲明異議,未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亦未提出 相關釋明,經本院以裁定命其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該 補正裁定已於民國113年7月8日送達,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 。異議人雖另具狀表示不服前揭補正裁定,惟該補正裁定乃 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依行政訴訟法第265條規定, 殊無允許異議人得為不服之表示。異議人迄今尚未補正,其 聲明異議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 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胡 方 新 法官 簡 慧 娟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李 玉 卿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書記官 高 玉 潔

2024-10-30

TPAA-113-聲-337-2024103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