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李云馨

共找到 192 筆結果(第 131-14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416號 再 抗告人 楊文澤 相 對 人 張立杰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再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1月1 8日本院113年度抗字第416號裁定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提出委任律師或具律師 資格而符合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規定之關係人為非訟代理人之 委任狀,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再抗告。   理 由 一、按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但上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上訴 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為 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 經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第1項但書 及第2項情形,應於提起上訴或委任時釋明之。上訴人未依 第1項、第2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2項委任,法 院認為不適當者,第二審法院應定期先命補正。逾期未補正 亦未依第466條之2為聲請者,第二審法院應以上訴不合法裁 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定有明文。上開委任律師 為訴訟代理人之規定,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2項規定 ,於再抗告程序準用之,且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規定,並準 用於非訟事件之再抗告程序。 二、經查,本件再抗告人對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8日所為113年 度抗字第416號裁定提起再抗告,惟未提出委任律師或具律 師資格之關係人為非訟代理人之委任狀,與提起再抗告之法 定程式不合。茲依首揭規定及說明,命再抗告人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正如主文所示之事項,逾期不補正, 即駁回其再抗告。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林春鈴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2024-12-05

TPDV-113-抗-416-20241205-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撤銷遺產分割登記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171號 原 告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訴訟代理人 林郁傑 邱志仁 李境軒 參 加 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林家宇 被 告 連文鈺 連文慧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高宏文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撤銷遺產分割登記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並指定民國114年1月8日上午9時55分,在 本院第23法庭行言詞辯論。   理 由 一、按法院於言詞辯論終結後,宣示裁判前,如有必要得命再開 辯論,民事訴訟法第210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訴訟程序於民國113年11月27日言詞辯論終結,並定於 同年12月25日上午9時30分宣判,惟尚有事實待查明,有再 開言詞辯論之必要,爰依職權命再開辯論,並指定言詞辯論 期日如主文所示。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林春鈴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2024-12-04

TPDV-113-訴-2171-20241204-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除字第1820號 聲 請 人 陳家婷(即劉斐雲之繼承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因不慎遺失如附表所示之證券,業經 鈞院113年度司催字第1165號裁定公示催告在案。茲因申報 權利期間已經屆滿,無任何人依法主張權利,該證券確為聲 請人所遺失,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45條第1項規定,聲請判決 宣告該證券無效等語。 二、按公示催告之公告,應黏貼於法院之公告處,並公告於法院 網站;法院認為必要時,得命登載於公報或新聞紙。前項公 告於法院網站、登載公報、新聞紙之日期或期間,由法院定 之。聲請人未依前項規定聲請公告於法院網站,或登載公報 、新聞紙者,視為撤回公示催告之聲請,民事訴訟法第542 條定有明文。查聲請人前因遺失如附表所示之證券,向本院 聲請公示催告,經本院於民國113年7月10日以113年度司催 字第1165號裁定准為公示催告,並命聲請人應於上開裁定送 達之翌日起20日內將該公示催告公告於法院網站,茲因聲請 人業已於113年7月16日收受上開裁定,有送達證書附卷可稽 。惟聲請人遲至113年8月6日始聲請將該公示催告內容公告 於法院網站等情,經本院依職權核閱本院113年度司催字第1 165號確認無訛,則上開公告日顯已逾本院所定20日之公告 於法院網站之期間,依上列規定,已視為撤回公示催告之聲 請,聲請人仍據以聲請除權判決,自有未合,應予駁回。至 聲請人倘仍欲聲請除權判決者,自得重行聲請公示催告,並 遵守公示催告裁定所定之公告、登載之日期或期間,於申報 權利之期間已滿後3個月內,再向本院聲請為除權判決,併 予敘明。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47條、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附表:               113年度除字第1820號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㈠ 新光合成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78NX066109 7 1 200 ㈡ 新光合成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78NX099246 1 1 200 ㈢ 新光合成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84NX403602 3 1 54

2024-11-29

TPDV-113-除-1820-20241129-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693號 聲 請 人 楊雯茜 相 對 人 匯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昭文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因執行異議事件,業經伊具狀起訴在 案(案號:113年度司執字第169576號,下稱系爭強制執行 事件),又保險係給予家人之保障,而屬伊生活所必需,且 系爭強制執行事件違反比例原則,伊願供擔保,請准於本院 113年度169756字第1134166381號執行異議事件判決確定前 停止執行等語。 二、按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停止執行; 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為 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訴 ,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形 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定有明文。揆其立法意旨,乃因強制執行 貴在迅捷,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不得擅自隨意停止執行, 惟於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所定法定事由之繫屬,且須法 院因必要情形或命當事人提出相當確實擔保後,例外得為停 止執行之裁定。職是,倘非法律另有規定或執行債務人提起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列舉之聲請、訴訟或請求,法院即 無由依聲請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聲請就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停止執行,然聲 請人現並無就系爭強制執行事件提起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 項所列舉之聲請、訴訟或請求,有索引卡查詢結果在卷可稽 ,又聲請人聲請意旨所指均與停止執行准許與否之要件無涉 ,是依前揭說明,本件聲請核與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所 定之要件不合,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2024-11-29

TPDV-113-聲-693-20241129-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1848號 聲 請 人 王志明(即王蘇寬之繼承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353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1月14日屆滿,迄今無 人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規定,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附表:                  113年度除字第1848號 編號 發行公司 受益憑證名稱 受益憑證號碼 張數 單位數 ㈠ 第一金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双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03-D4-01-0111933 1 878.7 ㈡ 第一金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双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03-D4-01-0111934 1 878.7 ㈢ 第一金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双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03-D4-01-0111935 1 878.7 ㈣ 第一金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双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03-D4-01-0111936 1 878.7 ㈤ 第一金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双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03-D4-01-0111937 1 878.7 ㈥ 第一金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双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03-D4-01-0111938 1 878.7 ㈦ 第一金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双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03-D4-01-0111939 1 878.7 ㈧ 第一金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双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03-D4-01-0111940 1 878.7 ㈨ 第一金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双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03-D4-01-0111941 1 878.7 ㈩ 第一金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双福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03-D4-01-0111942 1 878.7

2024-11-29

TPDV-113-除-1848-20241129-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92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中德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步天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其基有限公司等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 ,對於民國113年10月23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1 7,835元,如逾期不繳,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規定 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復按上訴不合程式或有 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 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442 條第2項亦有明文。 二、經查,上訴人於本院訴請被上訴人給付共計新臺幣(下同) 1,246,971元本息,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3日判命被上訴人 其基有限公司給付上訴人147,093元本息,並駁回上訴人其 餘請求,上訴人不服,並就其敗訴部分提起全部上訴,是上 訴人之上訴利益即為1,099,878元【計算式:1,246,971元-1 47,093元=1,099,878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7,835元而未 據繳納。茲命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如數補繳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上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劉宇霖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2024-11-28

TPDV-113-訴-292-20241128-3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77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簡志誠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交通部等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對於 民國113年10月30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8 ,063,218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規定 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復按上訴不合程式或有 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 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442 條第2項亦有明文。 二、經查,上訴人於本院訴請被上訴人各給付新臺幣(下同)60 5,311,500元,及自民國110年5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如任一被上訴人為給付時,其他被上 訴人於給付之範圍內,免除給付責任,本院於113年10月30 日駁回上訴人前開請求,上訴人不服,並就其敗訴部分提起 全部上訴。又上訴人前開請求業經本院以112年補字第2722 號裁定核定訴訟標的價額為682,260,688元(見本院卷㈠第32 5至326頁),本件上訴人上訴利益即應以之為準,應徵第二 審裁判費8,063,218元而未據繳納。茲命上訴人應於本裁定 送達翌日起5日內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上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劉宇霖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2024-11-28

TPDV-113-重訴-77-20241128-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迴避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656號 聲 請 人 劉瑾芝 上列聲請人就本院民事執行處113年度司執字第51550號損害賠償 強制執行事件,聲請法官迴避,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周宜萱間妨害名譽、損害賠償 事件經呂舒雯、陳顯榮、陳威龍、李俊彬、楊清安、周盟翔 審理,然其等因對於聲請人之偏見,且將主謀作為案件之證 人而誤判,足認其等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爰聲請法官迴避 等語。 二、按法官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 :㈠法官或其配偶、前配偶或未婚配偶,為該訴訟事件當事 人者、㈡法官為該訴訟事件當事人八親等內之血親或五親等 內之姻親,或曾有此親屬關係者、㈢法官或其配偶、前配偶 或未婚配偶,就該訴訟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共同義 務人或償還義務人之關係者、㈣法官現為或曾為該訴訟事件 當事人之法定代理人或家長、家屬者、㈤法官於該訴訟事件 ,現為或曾為當事人之訴訟代理人或輔佐人者、㈥法官於該 訴訟事件,曾為證人或鑑定人者、㈦法官曾參與該訴訟事件 之前審裁判或仲裁者;遇有下列各款情形,當事人得聲請法 官迴避:㈠法官有前條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㈡法官有 前條所定以外之情形,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民事 訴訟法第32條、第33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於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51550號損害賠償強制 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強制執行事件)執行期間聲請法官迴避 ,然呂舒雯、陳顯榮、陳威龍、李俊彬、楊清安、周盟翔均 非系爭強制執行事件之承辦法官,自無迴避問題,其提起本 件迴避之聲請,自非有據。是以,聲請人本件聲請,為無理 由,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林春鈴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2024-11-28

TPDV-113-聲-656-20241128-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623號 原 告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訴訟代理人 葉懿慧 陳建海 被 告 李欣欣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758,241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違約 金。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核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9月1日向伊借款新臺幣(下同 )900,000元,借款期間自111年9月1日起至118年9月1日止 ,被告依約應按月攤還本息,利率自貸放日起按伊公告之3 個月定儲利率指數加週年利率10.87%計算(被告違約時適用 利率為12.08%,即1.21%+10.87%=12.08%);遲延繳納時, 除應依上開利率計息外,並自逾期日起至清償日止,其逾期 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 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9 期,如本金有一部分遲延,即喪失期限利益,全部債務視為 全部到期。詎被告未依約攤還本息,尚有借款本金758,241 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違約金未清償。爰依消費借貸法 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758,24 1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違約金。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消費借貸之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 品質、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 者,仍從其約定利率;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履行時 ,應支付違約金,民法第478條前段、第233條第1項、第250 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㈡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卡友貸款借款契約 書、卡友貸還款交易記錄各1份為證(見本院卷第11至15頁 ),互核相符,堪信屬實。從而,被告未依約清償上開借款 ,經全部視為到期,尚積欠如主文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 金迄未清償,揆諸上開規定,被告自應負清償責任。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 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陳智暉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附表: 編號 計息本金 (新臺幣) 利息計算方式 違約金計算方式 ㈠ 758,241元 自民國113年4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2.08%計算之利息。 自民國113年4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左列利率10%計算,逾期第7個月至第9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2024-11-27

TPDV-113-訴-5623-202411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4863號 原 告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訴訟代理人 葉美伶 被 告 王士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 1月1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024,278元,及如附表編號㈠所示之利息 、違約金。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79,626元,及如附表編號㈡所示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核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 款定有明文。原告起訴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 同)1,145,269元,及其中1,024,278元自民國113年8月22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3.66%計算之利息,暨自113年9 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10% ,逾期超過6個月以上部分,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最高連續計付期數為9期。㈡被告應給付原告84,075元,及其 中79,626元自113年8月2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5% 計算之利息,嗣變更聲明為:㈠被告應給付原告1,024,278元 ,及如附表編號㈠所示之利息、違約金。㈡被告應給付原告79 ,626元,及如附表編號㈡所示之利息(見本院卷第63至64頁 ),核其請求之基礎事實與原起訴之事實同一,自應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107年5月31日向伊借款1,700,000元,借 款期間自107年5月31日起至114年5月31日止,被告依約應按 月攤還本息,利率自貸放日起按週年利率3.66%計算;遲延 繳納時,除應依上開利率計息外,並自逾期日起至清償日止 ,其逾期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 ,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 取期數為9期,如本金有一部分遲延,即喪失期限利益,全 部債務視為全部到期(下稱系爭借款債務)。詎被告未依約 攤還本息,尚有1,024,278元,及如附表編號㈠所示之利息、 違約金未清償。被告另於105年8月24日向伊申辦信用卡(卡 號:0000000000000000號),依約被告即得在特約商店記帳 消費,詎被告未依約繳款,截至113年8月21日止,累計尚有 消費記帳款84,075元(均為消費款)未為給付(下稱系爭信 用卡債務),依約系爭信用卡債務視為全部到期,依約被告 除應給付上開消費款項外,另應給付如附表編號㈡所示之利 息。爰依信用卡契約及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請 求被告返還消費記帳款、借款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等語,並 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1,024,278元,及如附表編號㈠所示 之利息、違約金。㈡被告應給付原告79,626元,及如附表編 號㈡所示之利息。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消費借貸之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 品質、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 者,仍從其約定利率;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債務不履行時 ,應支付違約金,民法第478條前段、第233條第1項、第250 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㈡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個人信用貸款申請 書、聯邦銀行「滿心期貸」借款契約書、單筆授信攤還及收 息記錄查詢單、聯邦全國加油聯名卡申請書、信用卡約定條 款、卡戶本金利息及相關費用查詢及分期未入帳查詢結果、 信用卡消費明細各1份為證(見本院卷第9至39頁),且被告 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 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 1項規定,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從而,被告 未依約清償系爭借款債務及系爭信用卡債務,經全部視為到 期,尚積欠如主文所示之消費記帳款、借款本金、利息及違 約金迄未清償,揆諸上開規定,被告自應負清償責任。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上開信用卡契約、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 求被告給付如主文所示之消費記帳款、借款本金、利息及違 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林春鈴                                    法 官 余沛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書記官 李云馨 附表: 編號 計息本金 (新臺幣) 利息計算方式 違約金計算方式 ㈠ 1,024,278元 自民國110年6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3.66%計算之利息。 自民國110年7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左列利率10%計算,逾期第7個月至第9個月部分,按左列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㈡ 79,626元 自民國113年8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5%計算之利息。 無。

2024-11-27

TPDV-113-訴-4863-202411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