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蕭君卉

共找到 191 筆結果(第 131-140 筆)

最高行政法院

商標廢止註冊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上字第418號 上 訴 人 新月集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即原審參加人) 代 表 人 黃惠 訴訟代理人 林鳳秋 律師 上 訴 人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即原審被告) 代 表 人 廖承威 被 上訴 人 祐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即原審原告) 代 表 人 黃沈素蓮 訴訟代理人 蔡坤旺 律師 黃書妤 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商標廢止註冊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5月 23日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112年度行商訴字第41號行政判決,提 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上訴駁回。 二、上訴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上訴人新月集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月公司)為原 審被告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之獨立參加人,上 訴人新月公司不服原判決,提起上訴,因其利害關係與上訴 人智慧局一致,爰併列智慧局為上訴人。 二、按提起上訴,應於上訴狀內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狀內未表 明上訴理由者,上訴人應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提出理由書於 原高等行政法院,如未提出者,法院毋庸命其補正,行政訴 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4款及第245條第1項規定甚明。又對於 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係採律師強制代理制度 ,除有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3項及第4項規定之情形外, 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據此可知,在無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3項及第4項規定之情形下,對於高等行政法 院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必須由律師以訴訟代理人地位為上 訴人提出上訴理由書,始能認符合行政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 第4款及第245條第1項規定,此為上述採律師強制代理制度 之當然解釋。故上訴人即使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如該律 師於向本院提出委任書後20日內,未以訴訟代理人地位為上 訴人提出上訴理由書,無論上訴人本人有無提出上訴理由書 ,因上訴人不具表明上訴理由能力,均不能認已符合行政訴 訟法第245條第1項規定,上訴即屬不合法。 三、上訴人新月公司原未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而於民國113 年6月19日自行對原審112年度行商訴字第41號行政判決提起 上訴,並於同年7月9日(原審收狀日)提出上訴理由狀,惟 其不具表明上訴理由能力,嗣雖於113年7月31日(原審收狀 日)提出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然迄今已逾20日 ,受委任律師未以訴訟代理人地位為上訴人新月公司提出上 訴理由書,依前揭規定及說明,上訴人新月公司之上訴自非 合法,應予駁回,並由其負擔上訴審訴訟費用。 四、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修正前智慧財產案件審理 法第1條、行政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前段、第104條,民事訴 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第85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陳 國 成  法官 高 愈 杰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林 麗 真 法官 簡 慧 娟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蕭 君 卉

2024-12-12

TPAA-113-上-418-20241212-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聲請證據保全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527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訴訟代理人 劉彥麟 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南市北區文元國民小學間聲請證據保全 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5日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300號裁 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應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準用同 法第277條第1項第4款之規定表明再審理由,此為必須具備 之程式。所謂表明再審理由,必須指明確定裁定有如何合於 行政訴訟法第273條所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始為相當。 倘僅泛言有再審事由而無具體情事者,仍難謂已合法表明再 審理由,所為再審之聲請,即屬不合法。 二、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間聲請證據保全事件,不服本院112年度 聲再字第683號裁定,向高雄高等行政法院(下稱原審)聲 請再審,經原審以113年度聲再字第1號裁定(下稱原審移送 裁定)移送本院。聲請人對原審移送裁定提起抗告,經本院 113年度抗字第55號裁定(下稱本院抗告裁定)駁回抗告確 定。嗣聲請人對本院抗告裁定聲請再審,經本院以113年度 聲再字第300號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駁回後,復主張原 確定裁定有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款、第2款、第3款 、第4款、第13款及第14款所定再審事由,聲請再審。經核 其再審聲請狀所陳各節,無非說明其對於前訴訟程序實體爭 議事項不服之理由,而對於原確定裁定究有如何合於行政訴 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款、第2款、第3款、第4款、第13款及 第14款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則未據敘明,難謂已合法表明 再審理由,依上開規定及說明,本件再審之聲請自非合法, 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陳 國 成  法官 高 愈 杰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林 麗 真 法官 簡 慧 娟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蕭 君 卉

2024-11-28

TPAA-113-聲再-527-20241128-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交付法庭錄影光碟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514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訴訟代理人 林明侖 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南市北區文元國民小學間交付法庭錄影 光碟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29日本院113年度抗字第188號 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應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準用同 法第277條第1項第4款之規定表明再審理由,此為必須具備 之程式。所謂表明再審理由,必須指明確定裁定有如何合於 行政訴訟法第273條所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始為相當。 倘僅泛言有再審事由而無具體情事者,仍難謂已合法表明再 審理由,所為再審之聲請,即屬不合法。 二、聲請人因交付法庭錄影光碟事件,對本院113年度抗字第188 號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不服,以原確定裁定有行政訴訟 法第273條第1項第1款、第2款、第3款、第4款、第13款、第 14款規定之再審事由,聲請再審。經核聲請人所表明之再審 理由,無非說明其對於前訴訟程序爭議事項不服之理由,而 對於原確定裁定以其前裁定就管轄之認定並無違誤,而駁回 其抗告之論斷,究有如何合於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 款、第2款、第3款、第4款、第13款、第14款規定之具體情 事,則未據敘明,依上開規定及說明,其聲請再審自非合法 ,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王 碧 芳 法官 王 俊 雄  法官 鍾 啟 煒                法官 陳 文 燦                法官 林 秀 圓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蕭 君 卉

2024-11-28

TPAA-113-聲再-514-20241128-1

最高行政法院

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字第587號 聲 請 人 江西村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邱育佩等間聲請再審事件(本院113年度 聲再字第243號),聲請選任訴訟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當事人向本院聲請再審,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其無資 力委任訴訟代理人者,得依訴訟救助之規定,聲請行政法院 為其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 3款及第49條之3第1項定有明文。又關於無資力支出訴訟費 用之事由,應由訴訟救助聲請人提出可使行政法院信其主張 為真實且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或提出受訴行政法院 管轄區域內有資力之人出具之保證書以代釋明,此觀同法第 102條第2項、第3項及第176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4條之規 定自明。而所謂無資力,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之信 用者而言。準此,關於選任訴訟代理人之聲請,自應就無資 力委任訴訟代理人之事由釋明之。 二、聲請人於民國113年5月28日對本院112年度聲字第530號確定 裁定提出行政訴訟抗告狀(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243號), 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聲請人並就該案聲請本院選任訴訟代 理人,惟依其提出民事再審之訴狀等,以及臺灣○○銀行股份 有限公司(下稱○○銀行)中長期放款借據、臺灣屏東地方法 院(下稱屏東地院)債權憑證及屏東地院民事執行處通知等 文件資料,僅能呈現聲請人曾以其所有土地設定抵押權向○○ 銀行借款,嗣該筆土地經其他債權人聲請拍賣而有民事糾紛 之事實,不足以說明聲請人之完整收入及全面資力狀況,亦 不足以釋明聲請人有何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信用之情事 。聲請人復未提出其他可使本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且能即時調 查之證據,或提出保證書以代釋明。復經本院依職權向財團 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查詢結果,亦無聲請人以無資力為由就 本件申請法律扶助而經准許情事,有該會113年11月7日法扶 總字第1130002407號函附卷可稽。依上開規定及說明,聲請 人就無資力部分,既未能盡釋明之責,其聲請選任訴訟代理 人,即屬無從准許,應予駁回。 三、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陳 國 成  法官 高 愈 杰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林 麗 真 法官 簡 慧 娟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蕭 君 卉

2024-11-28

TPAA-113-聲-587-20241128-1

最高行政法院

建築法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抗字第294號 抗 告 人 李文雄 訴訟代理人 鄭崇煌 律師 相 對 人 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代 表 人 李正偉 參 加 人 劉採卿 許貿鈞 戴東杰 上列當事人間建築法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5日臺 中高等行政法院112年度訴字第11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一、抗告駁回。 二、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抗告法院認抗告為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為駁回抗告之裁 定。 二、爭訟概要: ㈠抗告人為坐落○○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上 ○○○○○○0區編號00住戶,並為系爭土地之共有人,因同區住 戶即參加人劉採卿、戴東杰、許貿鈞分別為編號000、000、 000之建物申請增建昇降機(下稱系爭昇降機),向相對人申 請核發雜項執照,經相對人於民國111年7月27日核發111中 都雜字第00058號雜項執照(下稱原處分一)。嗣抗告人以 利害關係人身分提起訴願,請求撤銷原處分一,經臺中市政 府111年11月7日府授法訴字第1110280716號訴願決定(下稱 訴願決定一)駁回,抗告人不服,提起行政訴訟,經臺中高 等行政法院(下稱原審)以112年度訴字第11號(下稱系爭 本案)受理(系爭本案業經原審於113年9月25日判決駁回抗 告人之訴)。  ㈡其後,系爭昇降機完工後,參加人分別向相對人申請使用執 照,經相對人於112年3月27日就編號000建物核發112中都雜 使字第17號雜項使用執照(下稱原處分二);並於112年9月 18日就編號000、000建物核發112中都雜使字第41號雜項使 用執照(下稱原處分三,與原處分一、二合稱原處分)。抗 告人復以利害關係人身分提起訴願,請求撤銷原處分二、三 ,並就原處分二聲請停止執行,分別經臺中市政府112年9月 23日府授法訴字第1120276692號訴願決定(下稱訴願決定二 )、113年1月3日府授法訴字第1130003367號訴願決定(下 稱訴願決定三,與訴願決定一、二合稱訴願決定)駁回。 ㈢抗告人於系爭本案起訴時,原聲明請求:原處分一及訴願決 定一均撤銷;嗣於系爭本案審理中,先後以112年11月15日 行政追加訴之聲明狀(下稱112年11月15日追加狀)、113年 1月27日行政追加訴之聲明㈡狀(下稱113年1月27日追加狀) 分別追加聲明:原處分二及訴願決定二均撤銷;原處分三及 訴願決定三均撤銷。原審就抗告人追加聲明部分,乃於113 年9月5日以112年度訴字第11號裁定(下稱原裁定)駁回, 抗告人不服,遂提起本件抗告,並聲明:⒈原裁定廢棄;⒉廢 棄部分,原審應准許抗告人為訴之追加,追加後訴之聲明為 :原處分及訴願決定均撤銷。 三、抗告意旨略謂:系爭本案與追加之訴皆係以相對人准許參加 人在法定空地、防火間隔增建系爭昇降機,乃違反建築法第 11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條第2項、民法第819條第2項 等依法不得設置定著物之規定為其基礎事實,故抗告人先後 聲明之請求基礎具有同一性,且證據資料之利用上亦有一體 性,依訴訟經濟原則,自宜利用同一訴訟程序審理,一次解 決紛爭。惟原裁定駁回追加之訴之唯一理由,係以原處一( 雜項執照)與原處分二、三(雜項使用執照)各為獨立處分 ,並各有應依循之法律規定,抗告人請求之基礎難謂完全相 同等情為據,然此乃實體事項有無理由之範疇,與追加起訴 程序之審查無關,是原裁定顯有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之違 誤。況且,抗告人追加基礎事實同一之訴訟標的,依行政訴 訟法第111條第3項第2款規定,自無庸得相對人同意,故本 件自應准許抗告人為訴之追加,詎原裁定未予詳查,即遽為 駁回追加之訴,顯有違誤等語。 四、本院查:  ㈠按行政訴訟法第111條第1項至第3項規定:「(第1項)訴狀 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經被告同意或 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不在此限。(第2項)被告於訴之變 更或追加無異議,而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視為同意變更或 追加。(第3項)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訴之變更或追加,應 予准許:一、訴訟標的對於數人必須合一確定,追加其原非 當事人之人為當事人。二、訴訟標的之請求雖有變更,但其 請求之基礎不變。三、因情事變更而以他項聲明代最初之聲 明。四、應提起確認訴訟,誤為提起撤銷訴訟。五、依第19 7條或其他法律之規定,應許為訴之變更或追加。」因此, 訴狀送達於被告後,當事人為訴之變更或追加,除有行政訴 訟法第111條第3項規定之情形外,非經他造同意、視為同意 或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不得為之,俾免延滯訴訟,影響訴 訟經濟及對造防禦權之保障。  ㈡本件抗告人起訴時原請求撤銷原處分一及訴願決定一,嗣於   系爭本案審理時乃以112年11月15日追加狀追加請求撤銷原   處分二及訴願決定二;及以113年1月27日追加狀追加請求撤   銷原處分三及訴願決定三等情,有起訴狀、112年11月15日 追加狀及113年1月27日追加狀在卷可稽(見原審卷一第15至 35頁、原審卷二第37至43頁、第71至79頁)。又相對人業已 表明不同意抗告人之追加(見原審卷二第160頁),且原處 分一(雜項執照)與原處分二、三(雜項使用執照)確有各 應依循之法令規定,審查之內容亦不相同,此觀建築法第二 章(建築許可)及第六章(使用管理)各有不同之規定即明 ,故自難謂其請求之基礎完全相同,是抗告人之追加自與行 政訴訟法第111條第3項第2款規定之要件不符,且此亦有礙 於相對人之防禦及訴訟之終結,故抗告人所為追加之訴確不 適當,復查無同條項其餘各款所示應予准許追加之情形。從 而,原裁定駁回抗告人訴之追加,並無違誤。抗告意旨指摘 原裁定違法,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㈢至抗告人雖不得利用原訴訟程序追加聲明而提起上開撤銷訴 訟,惟倘抗告人此部分追加之訴訟仍具備得獨立提起新訴之 要件,為保障抗告人遵守起訴法定不變期間之重大利益,抗 告人依行政訴訟法第307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58條第2項 規定:「因不備訴之追加要件而駁回其追加之裁定確定者, 原告得於該裁定確定後10日內聲請法院就該追加之訴為審判 。」仍得俟收受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原審聲請就該追加 之訴為審判,併予指明。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 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王 碧 芳 法官 王 俊 雄  法官 鍾 啟 煒                法官 陳 文 燦                法官 林 秀 圓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蕭 君 卉

2024-11-28

TPAA-113-抗-294-20241128-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271號 聲 請 人 呂萬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霧峰分局等間訴訟救助 及選任訴訟代理人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5月28日本院113年 度聲字第153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有所不服,除合於法定再審原因得聲 請再審外,不容以其他之方法聲明不服,故不服終審法院之 裁定而未以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者,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 ,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本件聲請人對於本院113年 度聲字第153號裁定不服,提出抗告狀,依上說明,仍應視 其為再審之聲請,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次按聲請再 審,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及第3項至第5項 規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為無須委任訴訟代理人或係 委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之相關釋明,並應依行政訴 訟法第98條之3第2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再審,未據繳納裁判費及委任律師或得為訴 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經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26日以裁 定命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113年10月1日寄 存送達於○○○○○郵局,依行政訴訟法第73條第3項規定,自寄 存之日起經10日發生效力;而其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 理人,亦經本院113年度聲字第314號裁定駁回,此項裁定並 於113年9月24日寄存送達於○○○○○郵局,依行政訴訟法第73 條第3項規定,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發生效力,有各該送達 證書在卷可稽。嗣聲請人雖於113年10月22日(本院收文日 )另具狀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然其聲請理由仍 同前揭本院113年度聲字第314號裁定之主張,並未就本院11 3年度聲字第314號裁定駁回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後, 其有如何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及無須委任訴訟代理人等相關 事由為釋明,故本院自無再裁定駁回其聲請之必要,亦無從 據之而免聲請人補正之責。又聲請人迄今仍未補正繳納裁判 費及委任律師或得為訴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其再審之 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王 碧 芳                法官 林 麗 真 法官 王 俊 雄  法官 鍾 啟 煒                法官 林 秀 圓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蕭 君 卉

2024-11-28

TPAA-113-聲再-271-20241128-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教師法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458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訴訟代理人 林明侖 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南市北區文元國民小學間教師法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30日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220號裁定,聲 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應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準用同 法第277條第1項第4款之規定表明再審理由,此為必須具備 之程式。所謂表明再審理由,必須指明確定裁定有如何合於 行政訴訟法第273條所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始為相當。 倘僅泛言有再審事由而無具體情事者,仍難謂已合法表明再 審理由,所為再審之聲請,即屬不合法。 二、聲請人因教師法事件,對於高雄高等行政法院110年度訴字 第270號裁定有關駁回其交付錄音光碟異議部分提起抗告, 經本院111年度抗字第124號裁定駁回確定。聲請人對本院上 開裁定不服,先後多次聲請再審,均經本院裁定駁回各在案 。茲聲請人復對最近一次即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220號裁定 (下稱原確定裁定)以有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款、 第2款、第3款、第4款、第13款及第14款所定再審事由,聲 請再審。經核其聲請再審狀所陳各節,無非說明其對於前訴 訟程序爭議事項不服之理由,而對於原確定裁定係以聲請人 未具體表明法定再審事由,認其聲請再審不合法而駁回之論 據,究竟有何合於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款、第2款、 第3款、第4款、第13款及第14款所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 則未據敘明。依上開規定及說明,其再審之聲請,自非合法 ,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陳 國 成  法官 高 愈 杰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林 麗 真 法官 簡 慧 娟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蕭 君 卉

2024-11-28

TPAA-113-聲再-458-20241128-1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抗字第180號 抗 告 人 張淑晶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臺北市稅捐稽徵處間訴訟救助事件,對於 中華民國113年3月25日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13年度救字第13號裁 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抗告駁回。 二、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抗告,應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4規定繳納裁判費, 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抗告人與相對人間訴訟救助事件,對於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下稱原審)民國113年3月25日113年度救字第13號裁定(下 稱原裁定)不服提出書狀,雖抗告人該書狀之用語非以抗告 為之,但其既對原裁定聲明不服,依行政訴訟法第271條規 定,應視為提起抗告。又抗告人提起抗告,未據繳納裁判費 ,經原審於113年5月24日裁定命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 該裁定已於同年6月13日送達;抗告人雖聲請訴訟救助,然 亦經本院於113年9月5日以113年度聲字第439號裁定駁回, 此裁定並於同年9月17日送達,有各該送達證書在卷可稽。 抗告人迄今仍未補正繳納裁判費,其抗告自非合法,應予駁 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 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王 碧 芳 法官 王 俊 雄  法官 鍾 啟 煒                法官 陳 文 燦                法官 林 秀 圓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蕭 君 卉

2024-11-28

TPAA-113-抗-180-20241128-1

最高行政法院

聲請核定訴訟代理人酬金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字第634號 聲 請 人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曾文生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間空氣污染防制法 事件(本院111年度上字第850號),聲請核定訴訟代理人酬金,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之上訴審訴訟代理人酬金核定為新臺幣參萬元。   理 由 一、依民國112年8月15日修正施行前(下同)行政訴訟法第98條 第1項前段規定:「訴訟費用指裁判費及其他進行訴訟之必 要費用……。」第241條之1第1項本文規定:「對於高等行政 法院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 3項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3第1項規定:「第三審律師之 酬金,為訴訟費用之一部,並應限定其最高額。」又司法院 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6第1項規定授權所訂定而於109年6月 30日修正發布之「行政訴訟裁判費以外必要費用徵收辦法」 第10條之1第1項、第2項規定:「(第1項)通常訴訟程序…… 事件上訴審律師任訴訟代理人者,其得列為訴訟費用之酬金 ,由最高行政法院依聲請或依職權裁定其數額。(第2項) 最高行政法院裁定前項律師酬金,應視訴訟標的金額或價額 、事件之繁簡、訴訟之結果及律師之勤惰,並參酌受任時財 政部訂定之執行業務者收費及費用標準酌定之,最高不得逾 新臺幣50萬元。但律師與當事人約定之酬金較低者,不得超 過其約定。」由此可知,本院應參考本案訴訟標的金額或價 額、事件之繁簡程度、訴訟之結果、律師之勤惰表現及財政 部訂定之執行業務者收費及費用標準等情形,在新臺幣(下 同)50萬元的範圍內,酌定上訴審律師酬金的數額。 二、聲請人前因空氣污染防制法事件,向臺中高等行政法院(下 稱原審)提起行政訴訟,經原審111年度訴字第27號判決( 下稱原判決)駁回其訴,嗣經本院111年度上字第850號判決 :㈠原判決廢棄;㈡訴願決定及原處分均撤銷;㈢第一審及上 訴審訴訟費用均由被上訴人負擔。因本院廢棄原判決並自為 判決而告確定。而聲請人於本院111年度上字第850號空氣污 染防制法事件,委任林易佑律師為其上訴審訴訟代理人,並 先後提出行政訴訟委任狀、行政訴訟上訴狀、行政訴訟上訴 理由狀、行政訴訟補充上訴理由狀,有上述書狀附於該卷可 參。依前述規定及說明,聲請人聲請核定其上訴審訴訟代理 人之酬金,應予准許,並審酌本案訴訟標的金額或價額、涉 及的法律爭議繁簡程度、訴訟結果為廢棄原判決並自為判決 聲請人勝訴、聲請人提出上述書狀之內容、財政部訂定之執 行業務者收費及費用標準,及附於本院卷之酬金5萬元收據 影本等情形,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王 碧 芳 法官 王 俊 雄  法官 鍾 啟 煒                法官 陳 文 燦                法官 林 秀 圓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蕭 君 卉

2024-11-28

TPAA-113-聲-634-20241128-1

最高行政法院

損害賠償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抗字第207號 抗 告 人 陳蔡秀錦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等間損害賠償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6月27日高雄高等行政法院113年度再字第3號 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抗告駁回。 二、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抗告,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及第3項 至第5項規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為無須委任訴訟代 理人或係委任其他具備本案訴訟代理人資格者之相關釋明, 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抗告人提起抗告,未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亦未提出 相關釋明,經本院於民國113年8月8日裁定命於裁定送達後1 0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113年8月14日送達,有送達證書在 卷可稽。抗告人迄未補正,依上開規定及說明,其抗告為不 合法,應予駁回。嗣抗告人雖另具狀對前開補正裁定表示不 服,惟該補正裁定乃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並無准許 不服之特別規定,依行政訴訟法第265條規定,不得聲明不 服,且因非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所為之裁定,不得依同法第 266條第4項規定提出異議,抗告人尚無從以此補正其未委任 律師或得為訴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之程式欠缺,附此敘 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 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陳 國 成  法官 高 愈 杰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林 麗 真 法官 簡 慧 娟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蕭 君 卉

2024-11-28

TPAA-113-抗-207-2024112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