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張福

共找到 147 筆結果(第 141-147 筆)

司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8869號 聲 請 人 大展商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福麒 相 對 人 主新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 人 朱益成 上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六月三日共同簽發之本票(票據號碼: TH493304)內載憑票交付聲請人新臺幣貳佰捌拾捌萬柒仟伍佰元 ,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六月三十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 分之六計算之利息,准予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貳仟元由相對人連帶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3年6月3日共同 簽發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票據號碼:TH493304),內 載新臺幣2,887,500元,到期日民國113年6月30日,詎經提 示後,尚有如主文所示之本金及利息未獲清償,為此提出本 票1件,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3條、第24條第1項、民事訴 訟法第85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得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 之期間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已提 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請求法院執行 處停止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8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一、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聲請人不必另 行聲請。

2024-10-08

TCDV-113-司票-8869-20241008-1

司票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906號 聲 請 人 陳明和 相 對 人 張福杉 法定代理人 張英傑(監護人) 當事人間聲請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內載憑票交付聲請人各如附表所 示之金額,及自各如附表所示利息起算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百分之六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 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經聲請人於民國113年5月5日向相 對人提示均未獲付款,為此提出本票2張,聲請裁定准許強 制執行等語。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之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 提出抗告狀,並需繳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應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 之不變期間內,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 訴。如已提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 請法院停止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橋頭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任士慧 附表: 編號 發 票 日 (民  國) 票面金額 (新臺幣) 提示日即利息起算日(民國) 票據 號碼 001 112年3月20日 50,000元 112年5月6日 330161 002 112年4月20日 50,000元 112年5月6日 330162 附註: 一、案件一經確定本院即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庸具 狀申請。 二、嗣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4-10-07

CTDV-113-司票-906-20241007-3

原重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返還土地等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原重訴字第2號 原 告 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曾智勇Ljaucu‧Zingrur 訴訟代理人 陳振榮律師 複 代理 人 簡偉閔律師 被 告 蔡盧梅仔 訴訟代理人 張景森 被 告 黃榮武 張茂清 鍾乙豪 孔祥蘭 上 列一 人 訴訟代理人 蔡函諺律師 複 代理 人 陳言恩律師 被 告 葉雪峰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3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孔祥蘭應將坐落屏東縣○○鄉○○段000地號土地上,如附 圖所示編號620⑵部分面積202平方公尺之廢棄椰子殼、編號6 20⑶部分面積5平方公尺之磚造水泥水池、編號620⑸部分面積 85平方公尺之磚造房屋及水泥空地、編號620⑹部分面積2平 方公尺之水塔、編號620⑺部分面積9,386平方公尺之果樹、 紅點部分之水泥電桿除去,並將土地返還原告。 二、被告孔祥蘭應自民國112年11月1日起至返還前項土地之日止 ,按年給付原告依占用土地面積乘以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百 分之5計算之金額。 三、被告鍾乙豪應將坐落屏東縣○○鄉○○段000地號土地上,如附 圖所示編號620⑴部分面積6,076平方公尺之果樹除去,並將 土地返還原告。 四、被告鍾乙豪應自民國112年11月12日起至返還前項土地之日 止,按年給付原告依占用土地面積乘以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 百分之5計算之金額。 五、被告黃榮武應將坐落屏東縣○○鄉○○段000地號土地上,如附 圖所示編號620⑻部分面積24平方公尺之磚造水泥水池、編號 620⑼部分面積109平方公尺之鐵皮磚造工寮、棚架、水泥空 地、編號620⑽部分面積8,181平方公尺之果樹除去,並將土 地返還原告。 六、被告黃榮武應自民國112年10月31日起至返還前項土地之日 止,按年給付原告依占用土地面積乘以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 百分之5計算之金額。 七、被告張茂清應將坐落屏東縣○○鄉○○段000地號土地上,如附 圖所示編號620⑾部分面積3,354平方公尺之果樹除去,並將 土地返還原告。 八、被告張茂清應自民國112年10月31日起至返還前項土地之日 止,按年給付原告依占用土地面積乘以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 百分之5計算之金額。 九、被告葉雪峰應將坐落屏東縣○○鄉○○段000地號土地上,如附 圖所示編號620⑿部分面積7,021平方公尺之果樹、編號620⒀ 部分面積11平方公尺之棚架、編號620⒁部分面積38平方公尺 之鐵皮工寮、編號620⒂部分面積34平方公尺之磚造水泥水池 、編號620⒃部分面積3平方公尺之水塔除去,並將土地返還 原告。 十、被告葉雪峰應自民國113年7月13日起至返還前項土地之日止 ,按年給付原告依占用土地面積乘以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百 分之5計算之金額。 十一、被告蔡盧梅仔應將坐落屏東縣○○鄉○○段000○000地號土地 上,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⒄部分面積1平方公尺之水泥空地 、編號619⑴部分面積21平方公尺之水塔、編號619⑵部分面 積2,076平方公尺之鐵皮磚造房屋及水泥空地除去,並將 土地返還原告。 十二、被告蔡盧梅仔應自民國112年10月31日起至返還前項土地 之日止,按年給付原告依占用土地面積乘以當年度申報地 價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金額。 十三、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十四、訴訟費用(除和解部分外)由被告依如附表「訴訟費用負擔 比例」欄所示比例負擔。 十五、本判決第一、三、五、七、九、十一項於原告以如附表「 原告應供擔保之金額」欄所示金額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但各該被告如以如附表「被告應供擔保之金額」欄所示金 額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十六、本判決第二、四、六、八、十、十二項於原告以已到期金 額三分之一之金額為各該被告(除鍾乙豪外)供擔保後,得 假執行。但各該被告(除鍾乙豪外)如以已到期金額之全額 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十七、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原告之法定代理人原為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於 訴訟繫屬中變更為曾智勇Ljaucu‧Zingrur,據原告於民國11 3年8月28日具狀聲明承受訴訟,經本院送達被告等情,有民 事聲明承受訴訟狀及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憑(見本院卷二第 3頁、第21至34頁),核與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75條第1 項及第176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又本件被告蔡盧梅仔、 鍾乙豪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 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 二、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更 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民事訴 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及第256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 起訴時以蔡盧梅仔、黃榮武、張茂清、鍾乙豪、孔祥蘭、黃 朝景為被告,聲明請求其等將各自占用坐落屏東縣○○鄉○○段 000○000地號土地(下分稱619、620地號土地,合稱系爭2筆 土地)部分之地上物除去,並將土地返還原告,暨請求其等 償還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訴狀送達後,原告追加葉雪峰 為被告,並變更訴之聲明如後述。原告所為訴之變更、追加 ,乃係基於被告占用系爭2筆土地之同一基礎事實,並依地 政事務所測量結果特定應返還位置及範圍屬補充、更正事實 上陳述,依前揭規定,應予准許。又原告於113年9月3日與 黃朝景於本院成立和解,則關於黃朝景部分之訴訟已終結, 非本院審理範圍,合先敘明。 三、原告主張:619、620地號土地分別為中華民國單獨所有及共 有,其中619地號土地部分,中華民國之應有部分為172,230 分之94,965,並經共有人間成立分管協議,將如本院卷第35 頁地籍圖謄本所示編號A部分面積131,871平方公尺約定由中 華民國管理使用,而伊委員會為620地號土地及前開應有部 分之管理者。被告所有如附表所示地上物(下合稱系爭地上 物)分別占用系爭2筆土地如附表所示之範圍,且均無合法 權源,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及中段規定,伊委員會得請 求被告分別將系爭地上物除去,並將土地返還。其次,被告 無權占用系爭2筆土地,受有使用土地之利益,致伊委員會 受有損害,依民法第179條規定,伊委員會得請求被告償還 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其計算標準應依占用土地面積乘以 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6計算等情,並聲明:㈠被告孔祥 蘭應將62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⑵部分面積202平 方公尺之廢棄椰子殼、編號620⑶部分面積5平方公尺之磚造 水泥水池、編號620⑸部分面積85平方公尺之磚造房屋及水泥 空地、編號620⑹部分面積2平方公尺之水塔、編號620⑺部分 面積9,386平方公尺之果樹、紅點部分之水泥電桿除去,並 將土地返還原告。㈡被告孔祥蘭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 至返還前項土地之日止,按年給付原告依占用土地面積乘以 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6計算之金額。㈢被告鍾乙豪應將 62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⑴部分面積6,076平方公 尺之果樹除去,並將土地返還原告。㈣被告鍾乙豪應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返還前項土地之日止,按年給付原告依 占用土地面積乘以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6計算之金額 。㈤被告黃榮武應將62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⑻部 分面積24平方公尺之磚造水泥水池、編號620⑼部分面積109 平方公尺之鐵皮磚造工寮、棚架、水泥空地、編號620⑽部分 面積8,181平方公尺之果樹除去,並將土地返還原告。㈥被告 黃榮武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返還前項土地之日止, 按年給付原告依占用土地面積乘以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百分 之6計算之金額。㈦被告張茂清應將62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 所示編號620⑾部分面積3,354平方公尺之果樹除去,並將土 地返還原告。㈧被告張茂清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返 還前項土地之日止,按年給付原告依占用土地面積乘以當年 度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6計算之金額。㈨被告葉雪峰應將620 地號土地上,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⑿部分面積7,021平方公尺 之果樹、編號620⒀部分面積11平方公尺之棚架、編號620⒁部 分面積38平方公尺之鐵皮工寮、編號620⒂部分面積34平方公 尺之磚造水泥水池、編號620⒃部分面積3平方公尺之水塔除 去,並將土地返還原告。㈩被告葉雪峰應自民事變更聲請狀 繕本送達翌日起至返還前項土地之日止,按年給付原告依占 用土地面積乘以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6計算之金額。 被告蔡盧梅仔應將619、62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所示編號62 0⒄部分面積1平方公尺之水泥空地、編號619⑴部分面積21平 方公尺之水塔、編號619⑵部分面積2,076平方公尺之鐵皮磚 造房屋及水泥空地除去,並將土地返還原告。被告蔡盧梅 仔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返還前項土地之日止,按年 給付原告依占用土地面積乘以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6 計算之金額。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四、被告方面: ㈠被告蔡盧梅仔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據其前此到場陳 稱:伊為普賢寺之住持,普賢寺雖占用系爭2筆土地,但普 賢寺之興建,早於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之施行,伊於 96年間曾向屏東縣獅子鄉公所(下稱獅子鄉公所)申請合法 使用之權利,獅子鄉公所亦曾派員前往丈量,並每年開立繳 納通知書予伊,直至3年前獅子鄉公所不再開立繳納通知書 為止,伊均按期繳納,故伊有合法之占用權源。又伊年歲已 大,希望原告讓伊使用土地至伊壽終正寢等語,資為抗辯, 並聲明:⒈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⒉如受不利之判 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㈡被告黃榮武則以:伊父親黃復道於69年間在620地號土地上興 建鐵皮屋(門牌屏東縣○○鄉○○路000號),於黃復道過世後 ,其全體繼承人協議將前開房屋分歸於伊,而由伊使用迄今 ,伊對於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⑻、⑼部分之占用情形,不予爭 執。但就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⑽部分,其上有黃復道依屏東縣 政府之造林函文,所種植之造林樹木,亦有黃復道經由法院 之強制執行程序拍定取得之芒果、蓮霧及荔枝果樹等,於黃 復道過世後,其全體繼承人協議將前開果樹分歸伊繼承,前 開造林樹木及果樹現由伊管理維護,占用亦有合法權源。原 告請求伊拆除地上物返還土地,並償還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 利,於法均屬無據。其次,前開屏東縣政府之造林函文,其 副本有給予當時之原住民局及獅子鄉公所,顯見所謂指示造 林,並非僅屬屏東縣政府單方意見,而係各機關之一致意見 ,故就占用事實,原告早已知悉,其任由黃復道及伊使用土 地達數10年,已形成信賴關係,不得再請求返還土地等語, 資為抗辯,並聲明:⒈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⒉如 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㈢被告張茂清則以:伊對於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⑾部分現由伊占 用,不予爭執,該部分土地上有伊所種植之芒果樹、相思木 、木麻黃及樟樹,其中芒果樹係伊父張福良於62年間所種植 ,而張福良係向某原住民購買芒果樹及使用土地之權利,張 福良於75年過世,其全體繼承人協議將前開芒果樹分歸伊繼 承。至於前開相思樹、木麻黃及樟樹,則係因屏東縣政府於 00年0月間發函獎勵種樹,伊始種植。又伊依屏東縣政府函 文而自費造林,芒果樹部分因此取得合法占用土地之權利, 且伊於造林後即未再採收芒果樹,故伊並非無權占有,原告 之請求於法無據。其次,前開屏東縣政府之造林函文,顯見 所謂指示造林,並非僅屬屏東縣政府單方意見,而係各機關 之一致決定,故就占用事實,原告早已知悉,其任由伊使用 土地達數10年,已形成信賴關係,不得再請求返還土地等語 ,資為抗辯,並聲明:⒈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⒉ 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㈣被告鍾乙豪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據其前此到場及具 狀陳稱:伊於110年3月6日向訴外人邱桂金購買620地號土地 上之地上物所有權,包含芒果樹97棵、荔枝樹3棵、龍眼樹2 棵、蓮霧樹8棵、芭樂22棵及圍籬與水管,經110年12月30日 獅子鄉公所派員測量前開果樹及地上物占用土地面積共4,43 2.46平方公尺,伊同意除去前開果樹及地上物,並將土地返 還原告。惟前開果樹因遭獼猴與山豬肆虐,未能長成,造成 伊嚴重虧損,且伊未支領任何資源或補助,亦未自620地號 土地獲致任何利益,應屬善意占有人,自無不當得利可言, 原告請求伊償還不當得利,於法無據等語,並聲明:⒈同意 將620地號土地上面積4,432.46平方公尺之果樹及地上物除 去,並將土地返還原告。⒉同意原告其餘請求。 ㈤被告孔祥蘭則以: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⑺部分並非全為果樹, 且其上之果樹亦有部分非伊或伊前手所種植,而係自然生長 ,故該部分土地即非全部為伊所占用,原告請求伊返還該部 分土地之全部,並請求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於法無據, 至於原告主張之其他占用部分,伊不爭執有占用之事實。其 次,伊之所以占用620地號土地,係因伊婆婆賴秀妹於55年 後向訴外人張福祥承租土地,其占有使用之事實,乃發生在 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施行前,伊自70幾年間即與賴秀 妹一同使用620地號土地,並持續給付租金予張福祥,於前 開辦法施行後,中央政府要求各地方政府通盤輔導非原住民 合法承租原住民保留地之事宜,伊因不諳法規,無從知悉法 規變遷,且地方政府亦未輔導伊承租土地,而伊之磚造房屋 自5、60年間即已建造完成,使用迄今,並於78年申請裝設 電表,獅子鄉公所更於107年9月1日通知伊更換前開磚造房 屋之門牌,並協助伊到場更換,則獅子鄉公所雖非620地號 土地之所有人或登記管理人,惟其為620地號土地之實際管 理機關及原住民保留地之地方執行機關,然其間獅子鄉公所 或原告或中華民國未曾向伊表示前開磚造房屋為無權占有, 甚至屏東縣政府於92年間發函,要求伊將620地號土地上之 貨櫃屋搬離,並要求全面實施造林,亦未提及前開磚造房屋 及其他上物部分,顯見原告長年怠於行使權利,伊不僅有繳 納租金予張福祥,占用迄今3、40年,未曾經相關主管機關 請求拆屋還地,原告迄至112年間始請求拆屋還地,並償還 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有違誠實信用原則,屬權利濫用, 應予駁回。退步言之,縱認伊占用620地號土地無合法權源 ,因伊使用土地之初,即給付租金予張福祥,伊主觀上認為 係合法占用,與明知無權仍續為占用者不同,乃善意占有人 ,亦不負不當得利償還責任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⒈原 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⒉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 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㈥被告葉雪峰則以:伊不爭執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⑿部分土地為 伊所使用,該部分土地是伊祖父張福良經由原住民之讓渡而 取得其上之果樹所有及土地之使用權,張福良過世後,由伊 父親張茂清繼續使用土地,嗣後,張茂清又將土地使用權轉 讓予伊。該部分土地歷經張福良、張茂清及伊依屏東縣政府 之指示造林,以利水土保持,其上之果樹有荔枝及芒果,均 是先前原住民轉讓之果樹,張福良、張茂清及伊均未繼續種 植,而是任由猴子摘取。伊使用土地之權利是源自於有權使 用土地之原住民,伊在其上造林並設置工寮、棚架等,亦有 合法占有權源。其次,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⒀部分之棚架、編 號620⒁部分之工寮均為伊所搭建,伊母親葉麗花雖有出資, 但所有人仍為伊,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⒂之磚造水泥水池及編 號620⒃之水塔,則為普賢寺經伊同意後所設置,設置完成後 ,附近民眾包含伊都能使用。再者,前開屏東縣政府之造林 函文,顯見所謂指示造林,並非僅屬屏東縣政府單方意見, 而係各機關之一致決定,故就占用事實,原告早已知悉,其 任由伊使用土地達數10年,已形成信賴關係,不得再請求返 還土地。此外,伊使用該部分土地並未獲得利益,原告請求 伊除去地上物返還土地並償還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均屬 於法無據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⒈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 聲請均駁回。⒉如受不利之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 為假執行。 五、兩造不爭執事項:   下列事項,為兩造所不爭執,並有土地建物查詢資料、地籍 圖謄本、共用土地分管協議書及現場照片為證(見本院一第2 5至37頁、第195至217頁),復經本院會同屏東縣枋寮地政事 務所測量員到場勘驗測量,製有勘驗測量筆錄及土地複丈成 果圖(見本院卷一第189至193頁、第269至273頁),堪認屬實 。  ㈠619、620地號土地分別為中華民國單獨所有及共有,其中619 地號土地部分,中華民國應有部分為172,230分之94,965, 均以原告為管理者。  ㈡獅子鄉公所以原告之授權機關名義,就619地號土地,與其他 共有人簽訂共用土地分管協議書,約定如本院卷一第35頁地 籍圖謄本所示編號A部分面積13萬1,871平方公尺,由中華民 國分管使用。  ㈢被告蔡盧梅仔為普賢寺之負責人,普賢寺之地上物占用系爭2 筆土地。 ㈣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⑻部分面積24平方公尺之磚造水泥水池、 編號620⑼部分面積109平方公尺之鐵皮磚造工寮、棚架、水 泥空地、編號620⑽部分面積8,181平方公尺之果樹,為被告 黃榮武所有。  ㈤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⑾部分面積3,354平方公尺之果樹,為被告 張茂清所有。  ㈥被告鍾乙豪所有之果樹占用620地號土地。  ㈦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⑺部分面積9,386平方公尺土地上,有被告 孔祥蘭所有之果樹存在。  ㈧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⑵部分面積202平方公尺之廢棄椰子殼、編 號620⑶部分面積5平方公尺之磚造水泥水池、編號620⑸部分 面積85平方公尺之磚造房屋及水泥空地、編號620⑹部分面積 2平方公尺之水塔、紅點部分之水泥電桿,為被告孔祥蘭所 有。 ㈨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⑿部分面積7,021平方公尺之果樹、編號62 0⒀部分面積11平方公尺之棚架、編號620⒁部分面積38平方公 尺之鐵皮工寮,為被告葉雪峰所有。 六、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有妨害其所有權之虞 者,得請求防止之,民法第767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當事 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 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次按以無權占有為原因,請求 返還土地者,土地所有權人固應先就土地遭他人占有之有利 於己事實,負舉證責任。惟倘占有人對其占用土地之事實無 爭執,而僅以非無權占有為抗辯,土地所有權人對占有人無 權占有之事實,無舉證責任,占有人則應就其取得占有,係 有正當權源之事實證明之。如不能證明,則應認土地所有權 人之請求為有理由(最高法院72年度台上字第1552號判決要 旨參照)。第按各共有人,除契約另有約定外,按其應有部 分,對於共有物之全部,有使用收益之權。各共有人對於第 三人,得就共有物之全部為本於所有權之請求。但回復共有 物之請求,僅得為共有人全體之利益為之。民法第818條、 及第821條分別定有明文。倘土地共有人間就共有物訂有分 管契約,而約定將共有物之特定部分劃歸某共有人使用收益 ,則該特定部分遭第三人無權占用,該共有人請求該第三人 返還占用土地予自己,既係本於共有人間分管契約而來,仍 屬為共有人全體之利益而為,聲明返還予該共有人為已足, 尚無聲明返還予共有人全體為必要。再按原住民保留地,其 所有權人為中華民國,管理機關為中央主管機關即行政院原 住民族委員會,至鄉(鎮、市、區)公所僅係執行機關,原 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第2條第1項、第3項、第5條第1項 分別定有明文。原告為中華民國就系爭2筆土地之管機關, 自得本於其管理者地位代為行使土地所有人即中華民國之權 利,而請求無權權占用土地者返還土地。末按無法律上之原 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不當得利之 受領人,除返還其所受之利益外,如本於該利益更有所取得 者,並應返還。但依其利益之性質或其他情形不能返還者, 應償還其價額。民法第179條及第181條分別設有明文。又無 權占有他人土地,可能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為社會通常 之觀念(最高法院61年台上字第1695號裁判先例意旨參照) 。  ㈡被告蔡盧梅仔部分:  ⒈被告蔡盧梅仔為普賢寺之負責人,普賢寺之地上物占用系爭2 筆土地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而經本院會同屏東縣枋寮地 政事務所測量員到場勘驗測量,可見619、620地號土地如附 圖所示編號620⒄部分面積1平方公尺之水泥空地、編號619⑴ 部分面積21平方公尺之水塔、編號619⑵部分面積2,076平方 公尺之鐵皮磚造房屋及水泥空地,均為普賢寺所設置,有勘 驗測量筆錄、土地複丈成果圖及現場照片在卷可憑,則被告 蔡盧梅仔占用前開部分土地之事實,堪以認定。  ⒉獅子鄉公所以原告之授權機關名義,就619地號土地,與其他 共有人簽訂共用土地分管協議書,約定如本院卷一第35頁地 籍圖謄本編號A部分所示面積13萬1,871平方公尺,由中華民 國分管使用,已如前述,如附圖所示編號619⑴、⑵部分之土 地,均在前開中華民國分管使用範圍之內,則被告蔡盧梅仔 自屬占用中華民國所分管之619地號土地範圍。  ⒊被告蔡盧梅仔固抗辯:普賢寺之興建,早於原住民保留地開 發管理辦法之施行,且獅子鄉公所通知伊繳納之費用,伊均 按期繳納,故伊有合法之占用權源云云,並提出同意書、屏 東縣獅子鄉國有原住民保留地會勘紀錄表、獅子鄉公所原住 民保留地追收損害賠償金繳納通知書為證(見本院卷一第149 至157頁)。惟縱前開地上物之興建或設置早於原住民保留地 開發管理辦法,亦無從使各該地上物取得合法之占有權源。 又前開會勘紀錄表記載略以:619地號土地為林業用地,現 地搭建鐵皮建物(門牌:○○鄉○○村○○路000號),違規面積為0 .3745公頃,違規行為人為被告蔡盧梅仔,尚查無相關合法 租使用證明文件等語,足見被告蔡盧梅仔於獅子鄉公所派員 會勘時,未能提出任何其得619、620地號土地所有人、管理 人或獅子鄉公所同意使用土地之證明;前開同意書記載:「 本人盧純斌同意蔡盧梅仔等1人辦理編訂門牌,基地座(坐) 落於屏東縣○○鄉○○段000地號土,地上之建物為鐵皮水泥房 屋1棟。此致屏東○○○○○○○○○……中華民國97年10月9日」等文 字,前開繳納通知書則以被告蔡盧梅仔為繳納義務人,而記 載「追收損害賠償金」之文字,均無從認定被告蔡盧梅仔有 合法占用土地之權源。是被告蔡盧梅仔前揭抗辯,尚難憑採 。  ⒋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及中段規定,請求被告蔡盧梅 仔拆除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⒄部分面積1平方公尺之水泥空地 、編號619⑴部分面積21平方公尺之水塔、編號619⑵部分面積 2,076平方公尺之鐵皮磚造房屋及水泥空地,並將土地返還 原告,即屬於法有據。又被告蔡盧梅仔占用前開土地,無合 法權源,其等無法律上之原因受有使用土地之利益,致原告 受有損害,依其利益之性質,已不能返還其利益,自應償還 原告相當於租金之價額,則原告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 被告蔡盧梅仔償還原告相當於租金之價額,亦屬於法有據。  ⒌經查,系爭2筆土地均為山坡地保育區林業用地,且為原住民 保留地,於起訴時申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15元等情,有土地 建物查詢資料在卷可參。又前開2筆土地,周遭均為叢林、 雜草、樹木及果樹,未見商業活動,亦有現場照片附卷可考 。本院審酌系爭2筆土地之位置、工商繁榮程度及被告蔡盧 梅仔利用該土地興建鐵皮磚造房屋並設置地上物可得之經濟 利益等情事,認本件按被告蔡盧梅仔無權占用土地之面積, 並按年給付以土地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相當於租金 不當得利予原告,尚屬相當,原告主張應以土地申報地價年 息百分之6計算,則為過高,超過部分,本院自應予以剔除 。  ㈢被告鍾乙豪部分:  ⒈查被告鍾乙豪對其所有之果樹占用620地號土地之事實,不予 爭執,惟其所主張之占用面積,僅為4,432.46平方公尺。惟 本件經本院囑託屏東縣枋寮地政事務所會同原告及被告鍾乙 豪到場測量,測得被告鍾乙豪所有果樹之占用範圍如附圖所 示編號620⑴部分面積6,076平方公尺,有土地複丈成果圖附 卷可考,則被告鍾乙豪所有果樹之占用範圍及面積,自應以 此為據。  ⒉被告鍾乙豪提出任何舉證以證明其有合法占有權源,則其占 用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⑴部分面積6,076平方公尺土地,即為 無權占有。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及第179條 規定,請求被告鍾乙豪將62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所示編號6 20⑴部分面積6,076平方公尺之果樹除去,並將土地返還原告 ,暨請求被告鍾乙豪償還相當於租金之價額,均屬於法有據 。被告鍾乙豪固抗辯:伊未自620地號土地獲致任何利益, 屬善意占有人,無不當得利可言,自不負不當得利之償還責 任云云。惟無權占用他人土地種植果樹,依社會通念本可獲 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縱其最終未能獲得天然孳息,仍不影 響其已獲利之事實。  ⒊本院衡諸620地號土地之使用分區、使用地類別、起訴時申報 地價及周遭狀況,並審酌該土地之位置、工商繁榮程度及被 告鍾乙豪利用該土地種植果樹可得之經濟利益等情事,認本 件按被告鍾乙豪無權占用土地之面積,並按年給付以土地申 報地價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相當於租金不當得利予原告,尚 屬相當,原告主張應以土地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6計算,則 為過高,超過部分,本院自應予以剔除。  ㈣被告黃榮武部分: ⒈查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⑻部分面積24平方公尺之磚造水泥水池 、編號620⑼部分面積109平方公尺之鐵皮磚造工寮、棚架、 水泥空地、編號620⑽部分面積8,181平方公尺之果樹,為被 告黃榮武所有,為兩造所不爭執,則被告黃榮武占用此部分 土地之事實,應堪認定。  ⒉被告黃榮武固抗辯: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⑽部分,其上有伊父 黃復道依屏東縣政府之造林函文,所種植之造林樹木,亦有 黃復道係經由法院之強制執行程序拍定取得之芒果、蓮霧及 荔枝果樹等,於黃復道過世後,全體繼承人協議將前開果樹 分歸伊繼承,前開造林樹木及果樹現由伊管理維護,占用亦 有合法權源云云,並提出本院63年度易字第956號刑事判決 及62年度易字第127號民事判決為證(見本院卷一第125至131 頁)。觀之前開判決,固可見黃開復於62年間經由強制執行 程序拍定取得620地號土地上之訴外人柯生吉所有果樹之所 有權,然而,被告黃榮武未舉證證明柯生吉占用620地號土 地種植果樹,及黃復道與被告黃榮武後續種植果樹,對中華 民國或原告,有何正當權源。縱使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⑽部分 之果樹,確屬黃開復經由前開強制執行程序拍定而取得所有 權,且由被告黃榮武所繼承,惟就前開果樹所占用之土地而 言,被告黃榮武仍屬無權占有。其次,被告黃榮武未提出其 所指屏東縣政府通知黃復道造林之函文,而被告張茂清及孔 祥蘭所提出之屏東縣政府92年7月1日函(見本院卷一第139頁 、第319頁),其受文對象為張福祥,亦非黃開復或被告黃榮 武,且其記載略以:有關張福祥未經許可擅自於620地號土 地放置貨櫃及鋪設水泥路面,請務必於92年9月30日前將該 貨櫃屋搬離,另查上開土地係林業用地,張福祥應全面實施 造林,屏東縣政府將於92年10月1日派員前往檢查,屆期再 不改善,將依水土保持法規定處理等語,則依前開函文上下 文義,僅表明要求張福祥將其所設置之貨櫃及水泥路面等地 上物除去,並通知張福祥依水土保持法之規定,盡水土保持 義務之旨。而按水土保持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行政院 農業委員會;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 )政府。公、私有土地之經營或使用,依本法應實施水土保 持處理與維護者,該土地之經營人、使用人或所有人,為本 法所稱之水土保持義務人。水土保持法第2條及第4條分別定 有明文。是占有使用山坡地保育區土地者,不論其占有有無 合法權源,均負有水土保持義務,則前開屏東縣政府函文, 乃屏東縣政府基於水土保持法主管機關之權責,通知水土保 持義務人張福祥限期改正,尚與620地號土地所有人或管理 人同意張福祥使用土地之情形有間。前開屏東縣政府函文既 不足作為張福祥係620地號土地合法占用者之證據,遑論用 以證明被告黃榮武占用土地有正當權源。況且,縱認屏東縣 政府確有指示張福祥等人在620地號土地上造林,所謂「造 林」乃與種植果樹採收天然孳息有別,難認張福祥等人在62 0地號土地上種植果樹之行為,亦為屏東縣政府所允許。再 者,就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⑽部分,原告所請求被告黃榮武、 張茂清、孔祥蘭、葉雪峰除去者,僅「果樹」而已,尚不及 於其上之其他樹木,前開屏東縣政府函文自不足執為被告黃 榮武所有果樹占用620地號土地之正當權源。是以,被告黃 榮武前開抗辯,即非可採。  ⒊承前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及第179條規 定,請求被告黃榮武將620地號土地上,如編號620⑻部分面 積24平方公尺之磚造水泥水池、編號620⑼部分面積109平方 公尺之鐵皮磚造工寮、棚架、水泥空地、編號620⑽部分面積 8,181平方公尺之果樹除去,並將土地返還原告,暨請求被 告黃榮武償還相當於租金之價額,均屬於法有據。  ⒋本院衡諸620地號土地之使用分區、使用地類別、起訴時申報 地價及周遭狀況,並審酌該土地之位置、工商繁榮程度及被 告黃榮武利用該土地設置工寮、棚架、水泥水池及空地,並 種植果樹可得之經濟利益等情事,認本件按被告黃榮武無權 占用土地之面積,並按年給付以土地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5 計算之相當於租金不當得利予原告,尚屬相當,原告主張應 以土地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6計算,則為過高,超過部分, 本院自應予以剔除。  ㈤被告張茂清、葉雪峰部分:  ⒈查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⑾部分面積3,354平方公尺之果樹,為被 告張茂清所有;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⑿部分面積7,021平方公尺 之果樹、編號620⒀部分面積11平方公尺之棚架、編號620⒁部 分面積38平方公尺之鐵皮工寮,則為被告葉雪峰所有等事實 ,為兩造所不爭執,則此部分之土地分別為被告張茂清、葉 雪峰所占用之事實,堪以認定。被告葉雪峰固否認如附圖所 示編號620⒂之磚造水泥水池及編號620⒃之水塔為其所有,而 抗辯:前開磚造水泥水池及水塔係普賢寺經伊同意後所設置 云云。惟前開磚造水泥水池及水塔,距離普賢寺有相當距離 ,且與普賢寺之間存有陡峭之高度落差,有土地複丈成果及 現場照片在卷可憑;反觀,前開磚造水泥水池及水塔緊鄰被 告葉雪峰所有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⒁部分之鐵皮工寮,而被告 葉雪峰既自承前開磚造水泥水池及水塔係普賢寺經其同意後 所設置,堪認前開磚造水泥水池及水塔所坐落之土地,實際 上確為被告葉雪峰所占有。是以,縱認前開磚造水泥水池及 水塔興建之資金係源自普賢寺,其占有及使用人既仍為被告 葉雪峰,被告葉雪峰應屬前開磚造水泥水池及水塔之所有權 人或事實上處分權人。從而,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⒂之磚造水 泥水池及編號620⒃之水塔所坐落之土地,亦為被告葉雪峰所 占用之事實,堪予認定。  ⒉被告張茂清、葉雪峰雖抗辯:被告張茂清、葉雪峰係依屏東 縣政府之函文自費造林,被告張茂清之芒果樹部分因此取得 合法占用土地之權利,且於造林後即未再採收芒果樹,並非 無權占有;被告葉雪峰使用土地之權利是源自於有權使用土 地之原住民,被告葉雪峰在其上造林並設置工寮、棚架等, 亦有占有權源;又原告早已知悉其等占用土地之事實,而任 由其等使用土地達數10年,已形成信賴關係,不得再請求返 還土地云云。惟查,被告張茂清、葉雪峰未提出其等或其等 之前手受屏東縣政府指示造林之函文,而依被告張茂清所提 出之前開屏東縣政府92年7月1日函,其內容僅為水土保持法 之主管機關屏東縣政府通知張福祥應盡水土保持義務,不足 以證明被告張茂清、葉雪峰所有果樹及地上物有占用土地之 合法權源,已如前述。又縱使原告或原住民保留地之執行機 關即獅子鄉公所等公務機關,對於被告張茂清、葉雪峰或其 等之前手占用前開土地之事實,已知悉有年,其等既未與占 用土地人締結租賃契約,並同意占用土地人使用土地,而已 登記不動產所有人之回復請求權,並無民法第125條消滅時 效規定之適用,此據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第107號揭櫫甚 明,則原告迄至本件起訴時方請求被告張茂清、葉雪峰除去 620地號土地上之地上物,並返還土地,亦無罹於時效可言 。是以,被告張茂清、葉雪峰前揭抗辯,尚難憑採。  ⒊承前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及第179條規 定,請求被告張茂清將62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所示編號620 ⑾部分面積3,354平方公尺之果樹除去,並將土地返還原告; 及被告葉雪峰應將62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⑿部 分面積7,021平方公尺之果樹、編號620⒀部分面積11平方公 尺之棚架、編號620⒁部分面積38平方公尺之鐵皮工寮、編號 620⒂部分面積34平方公尺之磚造水泥水池、編號620⒃部分面 積3平方公尺之水塔除去,並均返還土地予原告;暨請求被 告張茂清、葉雪峰償還相當於租金之價額,均屬於法有據。  ⒋本院衡諸620地號土地之使用分區、使用地類別、起訴時申報 地價及周遭狀況,並審酌該土地之位置、工商繁榮程度及被 告張茂清、葉雪峰利用該土地設置工寮、棚架、磚造水泥水 池及水塔,並種植果樹可得之經濟利益等情事,認本件各按 其等無權占用土地之面積,並按年給付以土地申報地價年息 百分之5計算之相當於租金不當得利予原告,尚屬相當,原 告主張應以土地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6計算,則為過高,超 過部分,本院自應予以剔除。  ㈥被告孔祥蘭部分:  ⒈查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⑺部分面積9,386平方公尺土地上,有被 告孔祥蘭所有之果樹存在;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⑵部分面積20 2平方公尺之廢棄椰子殼、編號620⑶部分面積5平方公尺之磚 造水泥水池、編號620⑸部分面積85平方公尺之磚造房屋及水 泥空地、編號620⑹部分面積2平方公尺之水塔、紅點部分之 水泥電桿,為被告孔祥蘭所有等情,此為兩造所不爭執,則 前開土地為被告孔祥蘭所占用之事實,洵堪認定。被告孔祥 蘭固抗辯: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⑺部分並非全為果樹,且其上 之果樹亦有部分非伊或伊前手所種植,而係自然生長,故該 部分土地即非全部為伊所占用云云。惟112年2月23日本院到 場勘驗時,被告孔祥蘭在場陳稱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⑺部分及 該部分延伸至621地號土地之部分,均為其所有之相思木、 芒果樹、荔枝樹,其中芒果樹多在西側部分等語;經本院囑 託屏東縣枋寮地政事務所依被告孔祥蘭所指範圍為測量,嗣 於113年3月8日屏東縣枋寮地政事務測量員會同原告及被告 孔祥蘭指界測量時,因被告孔祥蘭所指其占用之範圍,超出 原告於110年10月30日會同被告孔祥蘭到場指界之範圍,原 告遂於113年4月25日具狀,請本院變更囑託地政機關測量之 範圍,僅就被告孔祥蘭於110年10月30日指界範圍為測量; 經本院將前開原告書狀送達被告孔祥蘭,被告孔祥蘭亦於11 3年5月20日具狀表示:伊於113年3月8日現場指界範圍,係 依賴秀妹生前所留,其內之果樹、相思木及其他樹木,多為 賴秀妹或伊所栽植,並非無端指界,惟基於訴訟經濟考量, 伊對原告主張以其所提告範圍製圖(即原告113年4月25日書 狀所指範圍)並無意見等語;本院卷附之土地複丈成果圖, 係屏東縣枋寮地政事務所依原告113年4月25日書狀所指範圍 所測量繪製等情,有本院勘驗測量筆錄、113年3月25日函、 113年5月3日函、113年5月7日函、原告113年3月13日書狀、 113年4月25日書狀、屏東縣獅子鄉轄內國有原住民遭用土地 會勘紀錄、被告孔祥蘭113年5月20日函及屏東縣枋寮地政事 務所113年5月24日函暨土地複丈成果圖附卷可參(見本院卷 一第189至193頁、第219至239頁、第243頁、第257頁、第26 1頁、第266之1頁、第267頁、第269頁)。依上,如附圖所示 編號620⑺部分,確為被告孔祥蘭所有之果樹及樹木所在,則 該部分土地為被告孔祥蘭所占用之事實,亦堪認定。被告孔 祥蘭辯稱:該部分土地並非全部為伊所占用云云,即非可採 。  ⒉被告孔祥蘭又抗辯:伊之前手賴秀妹占用土地係於原住民保 留地開發管理辦法施行前,於前開辦法施行後,地方政府怠 於輔導伊承租土地,且伊之磚造房屋自5、60年間即已建造 完成,獅子鄉公所、原告及中華民國未曾向伊表示前開房屋 為無權占用,且未有相關主管機關請求伊拆屋還地,本件原 告迄至112年間始請求拆屋還地,並償還相當租金之不當得 利,有違誠實信用原則,屬權利濫用,應予駁回云云,並提 出共同經營土地合約書(見本院卷一第163至166頁)及屏東縣 政府92年7月1日函為證(見本院卷一第319頁,其內容與本院 卷一第139頁被告張茂清所提出者相同)。然而,被告孔祥蘭 未舉證證明其及其前手賴秀妹、孔福祥等人,占用620地號 土地有何合法權源,則縱使自其等占用620地號土地之初迄 至本件起訴前,獅子鄉公所、原告或中華民國均未曾請求其 等除去地上物並返還土地,亦僅係所有權能之消極不行使, 尚與拋棄所有權或物上返還請求權有別。原告本於620地號 土地管理人身分,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及第179 條規定,請求被告孔祥蘭除去地上物並返還土地,暨償還相 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係正當所有權能之行使,難謂有何違 反誠實信用原則及權利濫用可言。是以,被告孔祥蘭前揭所 辯,亦無可採。  ⒊被告孔祥蘭另辯稱:伊使用土地之初,即給付租金予張福祥 ,伊主觀上認為係合法占用,與明知無權仍續為占用者不同 ,乃善意占有人,不負不當得利償還責任云云。按民法第18 2條第1項固規定:「不當得利之受領人,不知無法律上之原 因,而其所受之利益已不存在者,免負返還或償還價額之責 任。」惟被告孔祥蘭占用620地號國有土地,既未得中華民 國、土地管理機關或原住民保留地執行機關之同意,難認其 對於其受有相當於租金之利益,並無法律上原因乙節,係不 知情而為善意。況且,無權占用土地所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 益,雖其利益之性質,已無法返還利益本身,然尚與所謂「 利益已不存在」者有間,無權占用土地者仍應償還其價額, 則被告孔祥蘭此部分所辯,亦難憑採。  ⒋承前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及第179條規 定,請求孔祥蘭將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⑺部分面積9,386平方 公尺之果樹、編號620⑵部分面積202平方公尺之廢棄椰子殼 、編號620⑶部分面積5平方公尺之磚造水泥水池、編號620⑸ 部分面積85平方公尺之磚造房屋及水泥空地、編號620⑹部分 面積2平方公尺之水塔、紅點部分之水泥電桿除去,並將土 地返還原告,暨請求被告孔祥蘭償還相當於租金之價額,均 屬於法有據。  ⒌本院衡諸620地號土地之使用分區、使用地類別、起訴時申報 地價及周遭狀況,並審酌該土地之位置、工商繁榮程度及被 告孔祥蘭利用該土地建築磚造房屋、設置水塔、水泥水池及 空地、堆置椰子殼、電桿,並種植果樹可得之經濟利益等情 事,認本件按其無權占用土地之面積,並按年給付以土地申 報地價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相當於租金不當得利予原告,尚 屬相當,原告主張應以土地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6計算,則 為過高,超過部分,本院自應予以剔除。 七、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及第179條 規定,請求:㈠被告孔祥蘭應將62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所示 編號620⑵部分面積202平方公尺之廢棄椰子殼、編號620⑶部 分面積5平方公尺之磚造水泥水池、編號620⑸部分面積85平 方公尺之磚造房屋及水泥空地、編號620⑹部分面積2平方公 尺之水塔、編號620⑺部分面積9,386平方公尺之果樹、紅點 部分之水泥電桿除去,並將土地返還原告;㈡被告孔祥蘭應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11月1日)起至返還前項土地 之日止,按年給付原告依占用土地面積乘以當年度申報地價 年息百分之6計算之金額;㈢被告鍾乙豪應將620地號土地上 ,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⑴部分面積6,076平方公尺之果樹除去 ,並將土地返還原告;㈣被告鍾乙豪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 日(即112年11月12日)起至返還前項土地之日止,按年給付 原告依占用土地面積乘以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6計算 之金額;㈤被告黃榮武應將62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所示編號 620⑻部分面積24平方公尺之磚造水泥水池、編號620⑼部分面 積109平方公尺之鐵皮磚造工寮、棚架、水泥空地、編號620 ⑽部分面積8,181平方公尺之果樹除去,並將土地返還原告; ㈥被告黃榮武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10月31日)起 至返還前項土地之日止,按年給付原告依占用土地面積乘以 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6計算之金額;㈦被告張茂清應將 62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所示編號620⑾部分面積3,354平方公 尺之果樹除去,並將土地返還原告;㈧被告張茂清應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10月31日)起至返還前項土地之日 止,按年給付原告依占用土地面積乘以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 百分之6計算之金額;㈨被告葉雪峰應將620地號土地上,如 附圖所示編號620⑿部分面積7,021平方公尺之果樹、編號620 ⒀部分面積11平方公尺之棚架、編號620⒁部分面積38平方公 尺之鐵皮工寮、編號620⒂部分面積34平方公尺之磚造水泥水 池、編號620⒃部分面積3平方公尺之水塔除去,並將土地返 還原告;㈩被告葉雪峰應自民事變更聲請狀繕本送達翌日(即 113年7月13日)起至返還前項土地之日止,按年給付原告依 占用土地面積乘以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6計算之金額 ;被告蔡盧梅仔應將619、62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所示編 號620⒄部分面積1平方公尺之水泥空地、編號619⑴部分面積2 1平方公尺之水塔、編號619⑵部分面積2,076平方公尺之鐵皮 磚造房屋及水泥空地除去,並將土地返還原告;被告蔡盧 梅仔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10月31日)起至返還 前項土地之日止,按年給付原告依占用土地面積乘以當年度 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6計算之金額,於如主文第1至12項所示 範圍內,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則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兩造(除被告鍾乙豪外)各陳 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經核與民事訴 訟法第390條第2項及第392條第2項規定相符,爰分別酌定相 當之擔保金額,併准許之。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 請已失所依附,應駁回之。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經審酌 後均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九、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 事訴訟法第79條、民事訴訟法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 ,判決如主文。 十、本件原訂000年00月0日下午4時宣判,惟適逢颱風過境停止 上班,故順延至113年10月7日宣判,附此說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薛全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其未 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書記官 蔡語珊      附表: 編號 被告 占用範圍 地上物種類 原告應供擔保之金額(新臺幣) 被告應供擔保之金額(新臺幣) 訴訟費用負擔比例 附圖編號 面積(平方公尺) 1 蔡盧梅仔 620⒄ 1 水泥空地 4萬3,000元 12萬7,978元 6/100 619⑴ 21 水塔 619⑵ 2,076 鐵皮磚造房屋、水泥空地 2 黃榮武 620⑻ 24 磚造水泥水池 17萬元 50萬7,154元 23/100 620⑼ 109 鐵皮磚造工寮、棚架、水泥空地 620⑽ 8,181 果樹 3 張茂清 620⑾ 3,354 果樹 6萬9,000元 20萬4,594元 9/100 4 鍾乙豪 620⑴ 6,076 果樹 12萬4,000元 無 17/100 5 孔祥蘭 620⑵ 202 廢棄椰子殼 19萬7,000元 59萬480元 26/100 620⑶ 5 磚造水泥水池 620⑸ 85 磚造房屋及水泥空地 620⑹ 2 水塔 620⑺ 9,386 果樹 紅點 水泥電桿 6 葉雪峰 620⑿ 7,021 果樹 14萬5,000元 43萬3,527元 19/100 620⒀ 11 棚架 620⒁ 38 鐵皮工寮 620⒂ 34 磚造水泥水池 620⒃ 3 水塔

2024-10-07

PTDV-112-原重訴-2-20241007-2

司執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62229號 債 權 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台北市○○區○○○路0段000號26、             27樓               法定代理人 侯金英  住同上 代 理 人 楊予銣  住○○市○○區○○○路0段000號7樓 債 務 人 張福麟  住○○市○○區○○路00巷00號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由 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再者 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壽險契約金錢債權,未具體表明執行標 的債權,並聲請法院調查債務人有關壽險契約之保險人名稱 、保險種類或名稱等事項,即屬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 為執行行為地不明,應由債務人之住、居所所在地之法院管 轄,為法院辦理人壽保險契約金錢債權強制執行原則第2點 明定。又依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 ,強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 人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債權人聲請查詢債務人人壽保險之投保紀錄,惟債務人住所 係在高雄市岡山區,有債務人戶役政資訊網路查詢資料附卷 可參。依上開規定,本件應屬臺灣橋頭地方法院管轄,債權 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屬有誤,爰裁定如主 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司法事務官 孫世昌

2024-10-07

PTDV-113-司執-62229-20241007-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560號 原 告 張弘源 訴訟代理人 陳益軒律師 被 告 張坤哲 許慶煇 張武順 張洸諺 張國仲 張國賢 張明俊 張福銘 許富程 上列當事人間分割共有物事件,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14日 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未繳費,將裁定駁回其訴: 一、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 。分割共有物涉訟,以原告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價額為準。查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210萬8944元【計 算式:960地號面積3086.26㎡ × 113年土地公告現值4100元/ ㎡ × 原告權利範圍2/12≒210萬8944元】,故應徵第一審裁判 費2萬1889元,請原告如期補繳。 二、提出彰化縣○○鄉○○○段000地號之最新(即113年度)土地登 記第一類謄本、異動索引(地號含土地共有人全部、含他項 權利部;以上資料均不可遮蔽),及最新(即113年度)地 籍圖謄本。 三、查報坐落在系爭960地號土地上之未辦保存登記平房4棟之門 牌號碼各為何?(何人所有或使用,併請一同載明。)及以 另紙地籍圖影本,繪製上開平房、現行道路之大略位置。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王鏡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 日 書記官 王宣雄

2024-10-03

CHDV-113-補-560-20241003-1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貪污治罪條例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上訴字第760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曾文俊 選任辯護人 許盟志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貪污治罪條例案件,不服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2年 度訴字第1350號中華民國113年4月29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2541、29021號),提起上訴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犯罪事實 一、曾文俊自民國90年8月8日起為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中區養護工 程分局(原為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中區工程處,於 107年2月12日改制為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 下稱中分局)以契約僱用之約僱道路養護工,受中分局指揮 監督擔任道路養護工作及其他交辦事項,並於94年間經中分 局大甲工務段(設址臺中市○○區○○路000○00號,下稱大甲段 )時任段長張福錦指派擔任大甲段庫房管理人,管理庫房業 務迄今,實際負責大甲段車輛機具及財產、材料之收料、發 料、舊(剩餘)料繳回等之清點數量及通知料帳人員並填列 材料登記卡、庫房、料棚物料堆置及環境整理,以及轄區道 路養護工作、其他臨時交辦任務等職務,係依法令服務於國 家所屬機關而具有法定職務權限之公務員。 二、中分局於106年12月至109年間,每年均辦理國道3號香山至 彰化段一般維護工程之工程採購契約,106年12月至108年3 月、108年4月至109年3月採購案之得標廠商均為黃閎睿所經 營之聖騏營造有限公司(下稱聖騏營造公司)、109年4月至 110年3月採購案則由實際負責人為黃閎睿之東茂錤營造有限 公司(登記負責人為黃閎睿之女黃詩婷,下稱東茂錤營造公 司)得標。依中分局與聖騏營造公司、東茂錤營造公司訂立 之契約,該2家公司為辦理上開採購案之一般維護工程,應 編列所需護欄板、H型鋼柱及H型鋼墊塊等材料之數量、金額 ,並於購入後繳交至大甲段庫房,由主辦工程司、監造、倉 管(即庫房管理人曾文俊)會同清點收庫放置在料棚之承包 商材料區,再由倉管口頭通知料帳人員登錄,該等材料之所 有權屬大甲段所有。於上開採購案契約期間,倘因事故需維 修更換護欄板等材料時,依大甲段當時之領料流程,係由聖 騏營造公司或東茂錤營造公司向大甲段申請領料以進行維護 工程,由倉管依監造開具施工通報單所載數量發料,俟聖騏 營造公司或東茂錤營造公司領取後,倉管通知料帳人員登錄 ;而維護工程結束後,倘有領出後未實際使用之材料,聖騏 營造公司或東茂錤營造公司需繳回大甲段,由監造、倉管清 點收庫後口頭通知料帳人員登錄,此外,聖騏營造公司或東 茂錤營造公司因維修後換下之受損材料,例如廢纜線、廢螺 栓等,則由監造、倉管清點收竣後通知料帳人員製單,並放 置在廢料區,累積相當數量後再進行變賣。曾文俊因長期管 理庫房業務,嫻熟向廠商收料、發料、剩餘材料、廢料繳回 等流程之漏洞,竟利用職務之便,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 於侵占公用公有財物之各別犯意,利用聖騏營造公司或東茂 錤營造公司領出工程材料進行維護工程施作後,繳回未實際 用於維護工程之護欄板、H型鋼柱及H型鋼墊塊材料及廢料, 將繳回之材料放置在承包商材料區連接廢料區位置,未將清 點後之數量回報料帳人員進行登錄,而分別為下列犯行:  ㈠與不知情之進偉有限公司(下稱進偉公司)實際負責人陳慶 成聯繫,告知有一批鋼材要變賣等語,陳慶成乃於108年2月 22日指派不知情之司機駕駛貨車至大甲段,將聖騏營造公司 領出後未實際用於上述維護工程而繳回之護欄板346式(厚 度2.3mm;長度L=4.34M,每片單價新臺幣(下同)1,800元 )79片、H型鋼柱(L=205cm,每片單價1,700元)163支(估 算總價格為41萬9,300元,含稅價格為44萬265元)載運至址 設臺中市○○區○○路000號之進偉公司,而以此方式將上開材 料侵占入己,並以8萬元之價格售予進偉公司,變價所得款 項作為生活費或購買佛像之用,而花用殆盡。  ㈡與不知情之陳慶成聯繫,告知有一批鋼材要變賣等語,陳慶 成於108年7月27日指派不知情之李永華駕駛錦鼎有限工司公 司(下稱錦鼎公司)所有之車牌號碼000-00號抓斗車至大甲 段,將聖騏營造公司領出後未實際用於上述維護工程而繳回 之同上樣式護欄板40片、H型鋼柱81支(估算總價格為20萬9 ,700元,含稅價格為22萬185元)載運至進偉公司,而以此 方式將上開材料侵占入己,並以4萬元之價格售予進偉公司 ,變價所得款項作為生活費或購買佛像之用,而花用殆盡。  ㈢與不知情之陳慶成聯繫,告知有一批鋼材要變賣等語,陳慶 成於109年4月16日,指派不知情之林錦源駕駛同上車牌號碼 000-00號抓斗車至大甲段,將東茂錤營造公司領出後未實際 用於維護工程而繳回之同上樣式護欄板100片、H型鋼柱50支 、H型鋼墊塊(L=40CM,每個單價200元)200個、廢纜線一 批(約80公斤,1公斤約30元)及廢螺栓一批(約15公斤,1 公斤約6元)等物(估算總價格約為30萬7,490元)載運至進 偉公司,而以此方式將上開材料侵占入己,並以4萬元之價 格售予進偉公司。   嗣因109年4月16日之值班保全人員發覺林錦源駕駛前開抓斗 車至大甲段找曾文俊之情甚為異常,逐層向大甲段段長饒書 安(所犯貪污治罪條例第13條第1項直屬主管長官對所屬人 員明知貪污有據而不為舉發罪部分,經檢察官另為緩起訴處 分確定)報告,饒書安調閱監視錄影器查看後,發現曾文俊 係將工程材料運出變賣,要求大甲段副段長吳松旺、大甲段 辦事員(嗣接任庫房管理人)黃淑萍及主辦工程司殷偉程清 點、調查,並會同曾文俊共同清點庫房材料,再於同年月25 日上午播放監視錄影畫面予曾文俊觀看。曾文俊始聯繫陳慶 成於109年4月25日、同年月27日,由林錦源駕駛前開抓斗車 ,將曾文俊於同年月16日變賣至進偉公司之上開工程材料載 回大甲段;復透過黃閎睿向駿南有限公司(下稱駿南公司) 購入價值66萬450元(含稅)之護欄板、H型鋼柱等材料,於 109年5月12日載運返還與大甲段。   理 由 一、證據能力: ㈠按檢察官於偵查中訊問證人,並無必須傳喚被告使之得以在 場之明文,而刑事訴訟法第248條第1項前段雖規定「如被告 在場者,被告得親自詰問」,事實上亦難期被告有於偵查中 行使詰問權之機會。此項未經被告詰問之被告以外之人於偵 查中向檢察官所為之陳述,依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1第2項 之規定,原則上屬於法律規定為有證據能力之傳聞證據,於 例外顯有不可信之情況,始否定其得為證據。是得為證據之 被告以外之人於偵查中向檢察官所為之陳述,因其陳述未經 被告詰問,應認屬於未經合法調查之證據,非為無證據能力 ,而禁止證據之使用。此項詰問權之欠缺,非不得於審判中 由被告行使以補正,而完足為經合法調查之證據(最高法院 98年度台上字第5919號判決意旨參照)。惟是否行使詰問權 ,屬被告之自由,倘被告於審判中捨棄詰問權,或證人客觀 上有不能受詰問之情形,自無不當剝奪被告詰問權行使之可 言(最高法院98年台上字第1032號判決意旨參照)。證人黃 閎睿於檢察官偵訊時經告以拒絕證言權而以證人身分具結所 為之證述(2541號卷1第431頁反面至第433頁反面),上訴 人即被告曾文俊(下稱被告)、辯護人並未釋明有何顯不可 信之情況,且被告、辯護人聲請詰問證人黃閎睿後又具狀捨 棄傳訊(本院卷第151、155、157頁),並於本院審理期日 陳稱:沒有其他證據聲請調查等語(本院卷第181頁),可 認已放棄此部分之對質詰問權,故無不當剝奪被告詰問權行 使,自應認證人黃閎睿於偵訊時所為之證述具有證據能力, 且經合法調查,得作為本院認定被告犯罪事實之證據。被告 、辯護人否認證人黃閎睿偵訊具結證述之證據能力(本院卷 第141頁),並無依據。   ㈡本判決下列所援之供述證據及非供述證據,經本院依法踐行 調查證據程序,檢察官及被告、辯護人均同意具證據能力, 且亦查無依法應排除其證據能力之情形,是後述所引用證據 之均具證據能力。至被告、辯護人否認證人黃閎睿警詢筆錄 之證據能力(本院卷第141頁),本判決並未引用此部分證據 ,自無論敘其證據能力有無之必要。 二、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被告雖坦認其自90年8月8日起受僱擔任中分局之約僱道路養 護工,於94年間經大甲段時任段長指派擔任大甲段庫房管理 人管理庫房業務迄今,負責大甲段車輛機具及財產、材料之 收料、發料、舊(剩餘)料繳回等之清點數量及通知料帳人 員並填列材料登記卡、庫房、料棚物料堆置及環境整理等職 務。其有於聖騏營造公司、東茂錤營造公司繳回領出後未實 際用於維護工程之護欄板、H型鋼柱及H型鋼墊塊等工程材料 或廢料時,未將清點後之數量回報料帳人員進行登錄,而於 前述時間,3次將之侵占入己並變賣予進偉公司之事實,惟 矢口否認有何侵占公有財物犯行,辯稱:我不知道護欄板、 H型鋼柱等材料是大甲段的財產,聖騏營造公司、東茂錤營 造公司實際負責人黃閎睿跟我說那是他們的材料,所以放在 承包商材料區,我以為這些材料是廠商的等語。辯護人則為 被告辯護稱:被告是中分局依據所簽訂之不定期勞動契約僱 用,為約僱道路養護工,依該勞動契約記載有關工作時數、 休假日數、退休金提繳及請領、終止勞動契約及資遣費等關 於工作對象之權利義務約定,均以勞動基準法為主,可見被 告係依據勞動基準法之規定受僱,工作內容僅為單純提供機 械性、肉體性勞務,不在中分局依行政組織法上所定職務列 等表範圍內,性質應屬政府單位與私人簽訂之民事勞動契約 ,且中分局亦係為被告投保勞工保險,是被告並非依公務人 員任用法進用之公務人員,非編制內之人員,並無法定職務 權限可言,被告非屬刑法第10條第2項所稱之公務員,應無 貪污治罪條例適用之餘地。大甲段材料放置處共分5區,分 別為「承包商材料」「非經費有價料」「有價料」「無價料 」「交管器材」。被告並未參與與廠商簽訂契約,亦看不到 契約書,本案被告變賣之護欄板、H型鋼柱、鋼墊塊等材料 均放置在「承包商材料」區,被告只知道是承包商購買的材 料,且依黃淑萍所述,承包商材料非在中分局料帳系統內, 再依被告與饒書安之LINE對話紀錄,被告於109年4月25日16 時12分傳送「我會做並不是缺錢,只是覺得那是廠商材料, 監造工程司又沒有在管控…」之訊息予饒書安,可見被告主 觀上以為護欄板等材料屬廠商所有,是本案倘認被告具有公 務員身分,應僅成立該條例第6條第1項第3款之侵占職務上 持有之非公用私有器材財物罪等語。經查:  ㈠被告屬刑法第10條第2項第1款前段所定依法令服務於國家所 屬機關而具有法定職務權限之公務員:  ⒈刑事法領域之公務員概念,與行政法上之公務員概念,二者 之內涵,隨立法目的及刑事政策之不同而有差異。刑法上公 務員,係指「依據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貪污治罪條例 乃刑法之特別法,因此在論述上,刑法上關於公務員之概念 ,在貪污治罪條例之適用上亦應作同一解釋。刑法第10條第 2項第1款前段規定依法令服務於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所屬機 關而具有法定職務權限之公務員,著重在其服務於上開機關 之身分,即學說上所謂身分公務員。其所謂「依法令」係指 依法律與命令而言,此之命令又包括行政程序法第150 條之 法規命令與第159條之行政規則在內;故此類公務員之任用 方式,或依考試,或經選舉、聘用、派用、僱用,均所不論 ;亦不論其係專職或兼職、長期性或臨時性、職位高低,只 須有法令之任用依據即可。至所謂「法定」職務權限,自亦 包含依法律與以行政命令所定之職務在內。依法律者,如組 織條例、組織通則;以行政命令者,如組織規程、處務規程 、業務管理規則、機關其他之內部行政規章等固無庸論,即 機關長官基於內部事務分配而為之職務命令,亦屬之,且不 以參加公教人員保險者為限(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 1787號、113年度台上字第743號、103年度台上字第1551號 判決意旨參照)。而所稱約僱人員,依行政院與所屬中央及 地方各機關約僱人員僱用辦法第2條規定,乃指各機關以行 政契約定期僱用,辦理事務性、簡易性等行政或技術工作之 人員。  ⒉被告自90年8月8日起為中分局(原為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 公路局中區工程處,於107年2月12日改制為中分局)以契約 僱用之約僱道路養護工,受中分局指揮監督擔任道路養護工 作及其他交辦事項,並於94年間經中分局大甲段時任段長張 福錦指派擔任大甲段庫房管理人,管理庫房業務迄今,實際 負責大甲段車輛機具及財產、材料之收料、發料、舊(剩餘 )料繳回等之清點數量及通知料帳人員並填列材料登記卡、 庫房、料棚物料堆置及環境整理,以及轄區道路養護工作、 其他臨時交辦任務等職務之情,業經被告於廉政官詢問(下 稱廉詢)、偵查及原審準備程序、審理時、本院坦認屬實(2 514號卷2第12、85至86頁、原審卷第70、349頁、本院卷第1 33、134頁),並經證人即大甲段承辦工程司殷偉程、總務 兼料帳人員黃淑萍於本院審理時證述明確(原審卷第207、2 11至213、219至224頁),復有法務部廉政署人事資料調閱 單(2746號卷第13頁)、大甲段工作執掌表(29021號卷1第 137至138頁)、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112年1 0月24日中政字第1122260075號函暨檢附之中分局勞工工作 規則、被告與中分局簽立之90年8月8日、107年2月12日不定 期勞動契約、107年2月12日擬任人員切結書(原審卷第103 至123頁)在卷可稽,此部分事實,堪先認定。則依上開被 告與中分局簽訂之不定期勞動契約所載,被告擔任約僱道路 養護工,受僱期間應受中分局指揮監督擔任上述各項工作, 且被告於大甲段93、94年間成立後,即由時任大甲段段長指 派管理庫房業務迄今,並列入大甲段工作執掌表,此業務執 掌性質既係機關長官基於內部事務分配而發布之職務命令, 庫房管理業務即屬被告之法定職務內容。被告既係中分局以 契約僱用之約僱人員,並經機關長官指派擔任庫房管理人業 務,自不同於單純之從事肉體性、機械性等非關公權力之執 行人員,揆之前揭說明,被告自屬依法令服務於國家所屬機 關而具有法定職務權限之公務員,此不因依中分局勞工工作 規則規定、上述不定期勞動契約記載被告係參加勞工保險, 相關服務守則、工時及休假、報酬、退休及資遣、福利、終 止契約等權利義務事項比照勞動基準法之規定而有不同。辯 護人辯護稱被告不具公務員身分云云,自無可採。  ㈡廠商依「國道3號香山至彰化段一般維護工程」工程採購契約 購入放置在大甲段料棚承包商材料區之護欄板、H型鋼柱等 工程材料,應屬貪污治罪條例第4條第1項第1款所稱之公用 公有財物:   中分局辦理「國道3號香山至彰化段一般維護工程」之工程 採購契約,106年12月至108年3月、108年4月至109年3月採 購案之得標廠商均為黃閎睿經營之聖騏營造公司、109年4月 至110年3月採購案由實際負責人為黃閎睿之東茂錤營造公司 得標。依中分局與聖騏營造公司、東茂錤營造公司訂立之工 程採購契約,該2家公司為辦理上開維護工程,應編列所需 護欄板、H型鋼柱及H型鋼墊塊等材料之數量、金額,契約總 價包含工程材料採購金額,廠商購入材料後繳交存放至大甲 段庫房,由主辦工程司、監造、倉管(即庫房管理人)會同 清點收庫放置在料棚之承包商材料區,再由倉管口頭通知料 帳人員黃淑萍登錄,俟實際進行修護工程時,再由廠商向大 甲段申請領料進行施作;亦即,該等工程材料是由中分局提 供,廠商負責維護工程之施作,工程材料所有權屬大甲段所 有等情,業經證人殷偉程於廉詢、原審審理時(2541號卷1 第163至164頁、原審卷第209至210、213頁)、黃淑萍於廉 詢、原審審理時(2541號卷1第5頁、原審卷第221至222、23 4頁)、大甲段副段長吳松旺於廉詢時(2541號卷1第301至3 02頁)證述明確,且觀之上開維護工程之工程採購契約第2 條第1項記載,廠商應給付之標的及工作事項:詳施工說明 書,而依施工說明書第肆點工作內容欄一、護欄維護工程( 含PC路肩及緣石修復)所載工作,其中㈠外側護欄鋼板拆除 及安裝(含交維)部分,已載明「處供材料」或「分局供材料 」,有國道3號香山至彰化段一般維護工程(106年12月至10 8年3月、108年4月至109年3月)之施工說明書節本(29021 號卷3第83至93頁)、國道3號香山至彰化段一般維護工程( 109年4月至110年3月)之工程採購契約節本、施工說明書節 本(29021號卷3第95至102頁)、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中區養 護工程分局108年6月26日中甲字第1083560786號函檢附國道 3號香山至彰化段一般維護工程(108年4月至109年3月)估 驗單及估驗詳細表、聖騏營造公司進料至大甲段庫房進貨數 量、日期等資料表(2541號卷1第169至179頁)、109年6月1 2日中甲字第1093561012號函檢附國道3號香山至彰化段一般 維護工程(109年4月至110年3月)估驗單及估驗詳細表、東 茂錤營造公司進料至大甲段庫房進貨數量、日期等資料表( 2541號卷1第181至189頁)附卷可查。是聖騏營造公司、東 茂錤營造公司依上開工程契約購入護欄板、H型鋼柱、H型鋼 墊塊等工程材料,繳交放置在大甲段庫房料棚之承包商材料 區,該等材料既係由大甲段買斷提供,屬大甲段所有財物無 訛。  ㈢被告對其係利用廠商結束維護工程之施作,向大甲段繳回所 領出但實際上未使用之護欄板、H型鋼柱及H型鋼墊塊等材料 ,及修護後更換之廢料時,未將清點之數量回報料帳人員黃 淑萍進行登錄,而聯繫進偉公司實際負責人陳慶成指派司機 前往大甲段載運,於犯罪事實欄二、㈠至㈢所載時間,共3次 將前述屬大甲段所有之材料侵占入己並變賣予進偉公司,嗣 於遭大甲段段長饒書安發覺後,被告聯繫陳慶成於109年4月 25日、27日將同年月16日變賣至進偉公司之護欄板、H型鋼 柱、H型鋼墊塊、廢料等物載回大甲段;復透過黃閎睿向駿 南公司購入如犯罪事實欄二、㈠㈡所載之護欄板、H型鋼柱等 材料(價值含稅共66萬450元)返還大甲段之事實,業於廉 詢、偵查中坦認不諱(原審、本院審理時僅供承客觀事實) (2541號卷2第12至13、93、493、502至503頁),核與證人 黃淑萍(2541號卷1第3至10、81至85頁、原審卷第219至236 頁)、殷偉程(2541號卷1第157至165、201至203頁、原審 卷第206至218頁)於廉詢、偵查及原審審理時證述、證人即 進偉公司實際負責人陳慶成(2541號卷1第137至146、151至 154頁)、大甲段段長饒書安(2541號卷2第105至117、245 至257、481至487頁)、吳松旺(2541號卷1第299至309、33 5至341頁)、聖騏營造公司、東茂錤營造公司實際負責人黃 閎睿(2541號卷1第431至434頁)、大甲段約僱管理員許文 燿(2541號卷1第237至240頁、247至250頁)、大甲段前段 長陳聰欽(2541號卷1第207至214、229至232頁)、駿南公 司實際負責人郭啟明(2541號卷1第253至256、291至296頁 )於廉詢、偵查中證述明確,復有法務部廉政署偵查報告( 2746號卷第5至12頁)、黃閎睿所使用門號0000000000號行 動電話109年4月21日8時36分至同年5月8日之通訊監察譯文 (通訊對象包含被告、陳聰欽、殷偉程、郭啟明、中分局主 任工程司李國楨、大甲段總機等,原審卷第139至180頁、25 41號卷1第371至406頁)、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09年6月4日彰 院曜刑午109聲監可字第38號函(29021號卷3第45頁)、臺 灣彰化地方法院109年聲監續字第255號通訊監察書及電話附 表(門號0000000000號)、殷偉程、黃淑萍製作之107年至1 09年鋼板護欄數量清點表(2541號卷1第41頁)、被告所寫 盤點護欄板、鋼柱、墊片數量手稿 (2541卷2第25頁)、黃 淑萍手機內擷取被告傳送與黃淑萍之手寫自白書翻拍照片、 黃淑萍與饒書安之LINE對話紀錄翻拍照片、黃淑萍與被告之 LINE對話紀錄翻拍照片(2541號卷1第11、12至39頁、2541 號卷2第57至61頁)、被告與饒書安之LINE對話紀錄截圖(2 541號卷2第41至45、67至69頁)、饒書安公務電腦擷取與被 告於109年4月24日至27日之LINE對話紀錄翻拍照片、被告自 白書、繳回之護欄板、鋼柱、H型鋼墊塊照片(2541號卷2第 153至193頁)、吳松旺手機內與饒書安之LINE對話紀錄翻拍 照片(2541號卷1第331至333頁)、被告與黃淑萍、友人楊 思瑀於109年4月28日之LINE對話紀錄(2541號卷2第77至82 頁)、陳慶成之進偉公司名片(2541號卷1第147頁)、聖騏 營造公司、進偉公司、錦鼎有限公司之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 資料查詢資料(29021號卷3第29至30、37、39頁)、護欄板 、H型鋼柱、H型鋼墊塊組合照片(29021號卷3第41頁)、被 告所申辦門號0000000000號行動電話之雙向通聯紀錄、基地 台相關資訊、與郭啟明持用門號0000000000號行動電話之通 聯紀錄(29021號卷3第51至57頁)、郭啟明持用門號000000 0000號行動電話之申登資料(29021號卷3第59頁)、大甲段 108年2月22日、108年7月27日、109年4月16日會客單(2902 1號卷3第75至79頁)、109年度大甲段109年4月16日、25日 、27日訪客登記簿(2541號卷2第35至39頁)、109年4月16 日大甲段大門、料棚之監視器影像畫面截圖(29021號卷3第 137至189頁)、法務部廉政署111年1月11日現勘紀錄及照片 (2541卷號2第71至75頁、29021號卷3第191至194頁)、法 務部廉政署扣押物品清單、扣押物品清單照片輯(2541號卷 2第563至567、593至620頁)、109年4月16日大甲段材料料 棚材料外運事件報告(調查日期109年4月27日版本、109年5 月18日修正版本,2541號卷2第143至149頁)、被告繳回其 所侵占材料之109年4月25日會勘照片(2541號卷1第49至53 頁)、109年5月12日會勘照片(2541號卷1第55至73頁)、 駿南公司報價單、請款單及統一發票(2541號卷1第257至26 3頁)、駿南公司000年0月00日出貨及訂貨單(2541號卷1第 265至269頁)、駿南公司之華南銀行帳戶存摺影本(被告於 109年5月11日匯款66萬450元,2541號卷1第271至273頁)、 大甲幼獅郵局109年5月11日郵政跨行匯款申請書、華南商業 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0年5月5日營清字第1100013382號函檢 附匯入匯款備查簿(2541號卷1第413至416頁)、饒書安之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2541、29021號緩起訴處 分書、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112年度上職議字第253 8號處分書(29021號卷3第249至254、291頁)存卷足憑,此 部分事實,應堪認定,被告侵占大甲段所有之公用公有財物 之事實,應屬明確。  ㈣被告雖辯稱黃閎睿告知護欄板等材料是廠商所有,其未參與 採購案契約之簽訂,不知道所侵占之護欄板、H型鋼柱等材 料屬大甲段的財產云云。另殷偉程、黃淑萍於原審審理時亦 均證稱被告不會參與中分局與廠商簽訂採購案契約,黃淑萍 並證稱被告看不到中分局與廠商所簽訂之契約內容等語(原 審卷第210、219至220頁)。惟查:  ⒈被告自94年起經指派擔任大甲段庫房管理人,至本案發生時 已有約14年時間,其長時間負責管理大甲段辦理國道高速公 路道路維護修繕工程所需相關材料之收料、發料、舊(剩餘 )料繳回等之清點數量及通知料帳人員並填列材料登記卡、 庫房、料棚物料堆置及環境整理等職務,被告對於其所管理 大甲段庫房、料棚內所放置材料之屬性、用途、所有權歸屬 ,當知之甚稔。且觀之被告於111年1月11日廉詢時供稱:我 知道大甲段庫房內存房的材料均屬於公物,是廠商依契約交 付給機關的公物等語(2541號卷2第17頁);同日偵查中供 稱:我都是利用廠商領料外出施工有剩餘的繳回大甲段,我 就將剩餘的材料竊取後外運變賣,找進偉公司來載。廠商繳 回大甲段的材料應該是大甲段所有等語(2541號卷2第87頁 );111年3月3日廉詢時供稱;大甲段庫房內的護欄板、H型 鋼柱、墊塊等物品都是廠商得標大甲段標案後,依契約需要 購買放置在大甲段庫房,並從庫房領這些材料出去施作,標 案施作完畢後,這些剩下材料就會放在大甲段庫房裡面等語 (2541號卷2第492頁);同日偵查中供稱:國道3號香山到 彰化段一般維護工程護欄板、H型鋼柱、墊塊、廢纜線、廢 螺絲等是屬於大甲段的財產,廠商施工後不會把剩餘材料帶 走(2541號卷2第501至502頁)。益見被告對於廠商即聖騏 營造公司、東茂錤營造公司得標上開維護工程採購案,依契 約購買放置在大甲段庫房之工程材料,乃大甲段所有供公務 使用之財物,確實知悉。  ⒉再參諸:⑴黃閎睿於與陳聰欽對話譯文中稱:他的膽子也真大 ,公家的東西也敢盜賣等語(2746號卷第27頁反面);⑵殷 偉程於廉詢時證稱:依108年4月至109年3月工程採購來看, 聖騏營造公司於108年5月1日將護欄板、護欄端部板等物入 大甲段庫房,這是該項工程分批採購的履約事項之一,所以 從在履約時製作的估驗詳細表裡面有看到上開物品的數量, 這表示這些物品是中分局買進來的,廠商依據中分局所購供 應的材料施工。估驗明細表項次壹、一、1.所載處供材料的 意思,就是指中分局提供的材料,處就是指中分局,只是處 是舊的名稱,以前叫做中工處,就是材料都是由中分局所購 買,廠商送入庫房後,再由廠商依估驗詳細表記載的工項, 至庫房取出中分局的材料進行施作等語(2541號卷1第163至 164頁);原審審理時證稱:本案的契約是中分局與承包商 簽訂,簽約後工程執行是由工務段執行,我是這個契約的承 辦工程司,契約內有個工項就是指買材料的項目,由承包商 把需要的材料買進來後放在庫房交給庫房管理,放哪一區由 庫房規劃,黃淑萍負責材料料帳,承包商領出去施工,我們 再付施工費用,材料價格包含在契約裡面,材料是中分局的 財產。材料進廠我們是委託顧問公司的代表就是監造工程師 跟庫房管理員、承包商三方會同清點,我有時間我就會一起 清點;承包商領料出來後,有剩餘材料或舊料繳回,是由庫 房人員跟監造單位清點等語(原審卷第206至215頁);⑶黃 淑萍於廉詢時證稱:大甲段於102、103年開始不自購材料, 都是由承包商依契約採購,暫存大甲段庫房,放在大甲段料 棚,由庫房管理人員管制,材料不會入我所負責的系統帳, 廠商材料數量由庫房管理人與工程司控管等語(2541號卷1 第4至5頁);原審審理時證稱:我是大甲段總務兼管材料, 管帳的部分,被告負責管材料的進出,我們只有料棚可以放 大型材料,被告是管材料的人,料棚有規劃什麼東西放哪一 區,被告知道材料放哪裡。料棚放置的材料有劃分5區,「 非經費有價料」區是因為早期工程處有移交一些材料給我們 ,不是用我們經費買的,但還是有帳務;「有價料」區就是 我們的工程裡面買進來的,由我們國道建設基金經費買的; 「無價料」區就是有一些如原本是護欄工程要改成RC工程, 拆回來後還堪用的東西,我們再收進來,因為可能日後還會 用得到;「交管材料」區就是一般緊急搶修工程在用的,比 如說像伸縮縫如果有破裂必須要護蓋鋼板才能夠即時搶修工 程;「承包商材料」區就是年度工程合約要開工之前,在合 約裡面可能有購入一些材料,買進來時,就是先暫放在那一 區,將來承包商要領,就是從這一區去領,這是在合約裡面 有規定,承包商買進來的材料要放在我們的管制區域,因為 怕承包商把材料掉包,所以合約有規定必須放在裡面讓我們 管控,因為是用公家的經費購買的,所有權算是公家的,管 材料這個部分的人應該都知道。進多少材料,殷偉程那邊會 給庫房進貨單讓他們去核對,我也會去問主辦工程司。「有 價料」「非經費有價料」「無價料」都是中分局的材料系統 裡面管控的,每個月都有報表。「有價料」「承包商材料」 的合約屬域不太一樣,「有價料」區不會放承包商的材料, 承包商這邊的料帳,如果有領出去或繳回,不在料帳系統裡 面,是我另外做料帳,會由承包商、庫房、主辦工程司、我 還有單位主管核章,現場點收數量是由被告負責清點,我們 不會接觸到等語(原審卷第219至235頁)。則辦理大甲段國 道3號香山至彰化段一般維護工程契約相關之廠商黃閎睿、 承辦工程司殷偉程、料帳人員黃淑萍均知悉廠商購入放置在 大甲段之護欄板等材料乃依契約約定屬大甲段購買提供之「 處供材料」或「分局供材料」,被告身為庫房管理人,長期 執掌該等材料之收料、發料之數量清點及庫房、料棚管理等 事務,對此等材料之用途、所有權歸屬,豈有可能不知情? 是被告前開所辯,核無可採。  ⒊至辯護人雖以被告於109年4月25日16時12分傳送「我會做並 不是缺錢,只是覺得那是廠商材料,監造工程司又沒有在管 控…」之LINE訊息予饒書安(2541號卷2第159頁),主張被 告主觀上以為護欄板等材料屬廠商所有,被告縱具有公務員 身分,僅成立貪污治罪條例第6條第1第3款之侵占職務上持 有之非公用私有財物罪等語。惟被告所言「廠商材料」,是 否即廠商所有之材料,或廠商購入之材料,並非明確。且被 告確實知悉此等材料是廠商依契約購入而屬大甲段所有之材 料,此已據被告於廉詢、偵訊中供述明確,已如前述。且佐 以被告自承:我知道發生這種事情一般是會被送政風室的, 我可能就沒工作等語(2541號卷2第13頁),並於與時任段長 之饒書安之LINE對話中一再祈求饒書安能從輕處理,不要送 政風室(2541號卷2第159頁163、169、171頁),被告顯可 能於此時與饒書安之對話中,淡化自己之惡性,自難以被告 所傳送「只是覺得那是廠商材料」之訊息,即逕論被告主觀 上是以為護欄板等材料係廠商所有。復佐以依卷附黃閎睿所 持用門號0000000000號行動電話與被告所有門號0000000000 號行動電話之通訊監察譯文,被告於109年4月21日8時36分 許,撥打電話向黃閎睿稱「(上)星期四那天(指4月16日) ,我們副段長(即吳松旺)現在在問,你向他講說你吊護欄 板去作就好了。」「你向他講說你有叫車進來就好。」等語 ;同日8時55分許,撥打電話向黃閎睿稱「副座如果打給你 ,你說你派人載護欄板出去施工,順便吊一些鐵材出去。」 (原審卷第143頁)等語,若非被告明知護欄板等材料屬大 甲段所有供維護工程之公務使用之財物,何需要求黃閎睿於 大甲段長官詢問時配合遮掩?辯護人此部分所辯,亦難憑採 ,尚難據此而為有利被告之認定。  ㈤綜上所述,被告前揭所辯,應係事後卸責之詞,無可採信。 本案事證明確,被告上開犯行,均堪認定。本案事證明確, 應予依法論科。 三、法律之適用及駁回上訴之說明:  ㈠所謂侵占,即俗稱之「監守自盜」,係指行為人意圖為自己 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取得在自己持有中之他人之物之行 為。其持有關係之發生,不論係依法令之規定,或基於契約 關係,甚至事實行為(如拾得遺失物),均所不問。而侵占 之主體倘具公務員身分,且其所侵占者為本於其職務關係而 持有之物,不論該物為公有或私有之物,固均符合刑法第33 6條第1項之公務侵占罪之構成要件,惟對公務員侵占行為之 處罰,貪污治罪條例另有處罰之特別規定。倘公務員所侵占 者為公用或公有器材、財物,則構成貪污治罪條例第4條第1 項第1款之罪;而若侵占者為其職務上持有之非公用私有器 材、財物,則依同條例第6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論處,亦即 分別依所侵占之客體為公用、公有或非公用私有之器材、財 物而異其處罰。又同條例第4條第1項第1款所謂公用,指供 公務機關使用,當以現時已經作為公用,或依其計畫確定即 將作為公用而言,並不以公有為限;公用,相對於非公用, 當指現時已經作為公用,或依其計畫確定即將作為公用而言 。所謂公有,則指公務機關擁有所有權之財物,包括購入、 他人贈送或互換之物。如以動產之移轉所有權而言,基於罪 刑法定主義之要求,必須該財物因交易或徵用等原因,經交 付而移入「公務機關」(含其指派之人)實力支配之下,而 為公務機關所有,始得謂之。至於同條例第6條第1項第3款 所定侵占職務上所持有之非公用私有財物罪,以公務員所侵 占者,係非公用之私有財物,且以該財物已入於公務機關之 實力支配下者,即足成立(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2023 號、105年度台上字第307號、111年度台上字第1333號判決 意旨參照)。是核被告就犯罪事實欄二、㈠至㈢所為,均係犯 貪污治罪條例第4條第1項第1款之公務員侵占公有財物罪。  ㈡被告上開所犯3罪,時間明確可分,且犯意各別,行為互殊, 應予分論併罰。    ㈢處斷刑減輕事由之說明:  ⒈本案有貪污治罪條例第8條第2項規定之適用:   犯第4條至第6條之罪,在偵查中自白,如有所得並自動繳交 全部所得財物者,減輕其刑,貪污治罪條例第8條第2項前段 定有明文。查被告於廉詢、偵查中坦承本案3次侵占公有財 物犯行(2541號卷2第12至13、93、493、502至503頁),且 於法務部廉政署移送檢察官偵查前之109年4月25日、同年月 27日即通知進偉公司派員將其109年4月16日侵占變賣之財物 繳回大甲段,另透過黃閎睿向駿南公司購入與其於108年2月 22日、108年7月27日所侵占相同型式、數量之護欄板、H型 鋼柱等材料,於109年5月12日載運返還與大甲段,此有上揭 被告繳回護欄板等材料之109年4月25日會勘照片(2541號卷 1第49至53頁)、109年5月12日會勘照片(2541號卷1第55至 73頁)、駿南公司報價單、請款單及統一發票(2541號卷1 第257至263頁)、駿南公司000年0月00日出貨及訂貨單(25 41號卷1第265至269頁)、駿南公司之華南銀行帳戶存摺影 本(被告於109年5月11日匯款66萬450元,2541號卷1第271 至273頁)、大甲幼獅郵局109年5月11日郵政跨行匯款申請 書、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0年5月5日營清字第11000 13382號函檢附匯入匯款備查簿(2541號卷1第413至416頁) 存卷可參,是被告於偵查中自白,並已自動繳回全部犯罪所 得,其上開3次侵占公有財物犯行,均符合上開減刑事由, 皆應依法減輕其刑。  ⒉本案並無貪污治罪條例第8條第1項規定之適用:  ⑴犯第4條至第6條之罪,於犯罪後自首,如有所得並自動繳交 全部所得財物者,減輕或免除其刑;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 犯者,免除其刑。貪污治罪條例第8條第1項定有明文。其自 首之方式,雖不限於自行投案,即請非偵查機關轉送,亦無 不可,但須有向有偵查犯罪職權機關自承犯罪而受裁判之事 實,始生效力,若僅向非有偵查犯罪職務之公務員陳述自己 犯罪之事實,而無受裁判之表示,即與自首之要件不符(最 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63號判決意旨參照)。又對於未發 覺之罪自首而受裁判者,得減輕其刑,刑法第62條前段定有 明文。此處所謂之「發覺」,僅須具有偵查犯罪職權之機關 或人員,有確切之根據,對於行為人之犯罪得有合理之懷疑 者,即足當之。  ⑵本案係法務部廉政署另案針對黃閎睿所持用門號0000000000 號行動電話於109年4月4日10時起執行通訊監察,過程中發 覺被告於同年月21日8時36分許撥打黃閎睿電話,請託黃閎 睿於大甲段副段長吳松旺詢問109年4月16日的事情時,配合 說是黃閎睿吊護欄板出去施工,並吊一些鐵材出去,以為遮 掩;復於同年月25日14時40分許以電話告知黃閎睿,因其將 工程材料的鐵材拿去賣,遭大甲段段長發現,並播放監視器 錄影畫面讓其觀看,請託黃閎睿找人向大甲段段長饒書安求 情;復於同(25)日15時18分許,電話告知黃閎睿其不止吊 1次,總共做了3次。段長要求東西、廢料連同屍體都要追回 來,其該次偷載出去之護欄板100塊、鋼柱50支、墊片200塊 已經追回,但之前還有偷載出去2次,其亦不知道偷載多少 出去,要問殷偉程數量,看缺多少就買回來繳,及詢問護欄 板數量、購買來源,欲將賣出之護欄板等財物買回以繳回大 甲段等語,因而查知被告有3次侵占公有財物犯行,經調取 被告之金融帳戶交易明細,研判被告已經購買護欄板等物繳 回大甲段庫房,並查證後發現大甲段段長饒書安未就被告此 3次侵占公有財物犯行提報人事懲處,亦未為移送政風室調 查,因而移請檢察官指揮偵辦等情,有法務部廉政署110年4 月6日廉中吉109廉立447字第1101600610號函檢附偵查報告 (2746號卷第3至12頁)、黃閎睿所持用門號0000000000號 行動電話與被告所有門號0000000000號行動電話之上開通訊 監察譯文(原審卷第143、145至147、153至155頁)、法務 部廉政署113年7月15日函(本院卷第71頁)、臺灣臺中地方 檢察署113泥8月9日函(本院卷第159、160頁)附卷可參。 是以,法務部廉政署移送檢察官偵查時,雖尚未能認定被告 前2次侵占公有財物之明確時間,及侵占之具體財物數量, 然就被告於109年4月16日前涉犯侵占公有財物犯行之次數共 計3次,且經大甲段清查確認後,已將侵占之財物載運繳回 大甲段庫房一事,已有確切之根據,而有合理之懷疑,則被 告遲至111年1月11日廉詢時,始首度自白此部分之犯行,自 不符合自首之要件,併此指明。  ⒊本案無貪污治罪條例第12條第1項規定之適用:   犯貪污治罪條例第4條至第6條之罪,情節輕微,而其所得或 所圖得財物或不正利益在5萬元以下者,減輕其刑,同條例 第12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所謂所得財物,係指實際所得之 財物(98年度台上字第7578號)。又侵占罪以持有人將原來 持有物表現其變為所有之意思而成立,此項變為所有之意思 ,雖有時以處分行為表現之,但一經表現,犯罪即同時完成 ,並不以處分行為完了為必要。查被告於犯罪事實欄二、㈠ 至㈢所載時間,分別將其職務上保管之公有財物即護欄板等 物,變易持有之意思為所有,通知進偉公司指派司機載走變 賣,其侵占公有財物犯行即已成立,其因侵占犯行直接取得 之物即為護欄板、H型鋼柱、H型鋼墊塊、廢纜線、廢螺栓等 財物,且被告當時載走的都是新的材料,此據被告供述明確 (原審卷第353頁),至其嗣後各次變賣所得8萬元、4萬元、4 萬元,係變賣所得之對價而已。意即,被告侵占公有財物, 其犯罪所得財物是否在5萬元以下,自應以該被侵占之財物 本身之價值為準,而非以變賣所得之對價為準。基此,被告 如犯罪事實欄二、㈠至㈢所示侵占公有財物犯行,各次侵占財 物價格為419,300元、209,700元、307,490元,已如前述, 各次均非在5萬元以下,自無上開減刑規定之適用。辯護人 主張被告各次變賣所得金額均在5萬元以下,而主張適用前 揭規定減刑,並無可採。  ⒋按刑法第59條規定犯罪之情狀顯可憫恕者,得酌量減輕其刑 ,其所謂「犯罪之情狀」,與同法第57條規定科刑時應審酌 之一切情狀,並非有截然不同之領域,於裁判上酌減其刑時 ,應就犯罪一切情狀(包括第57條所列舉之10款事項),予 以全盤考量,審酌其犯罪有無可憫恕之事由(即有無特殊之 原因與環境,在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同情,以及宣告法定低 度刑,是否猶嫌過重等等),以為判斷(最高法院95年度台 上字第6157號、112年度台上字第977號判決意旨參照)。故 適用第59條酌量減輕其刑時,並不排除第57條所列舉10款事 由之審酌。查侵占公有財物罪之法定刑為「無期徒刑或10年 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罪刑至為 嚴峻,然縱同為侵占公有財物之人,其原因動機不一,犯罪 情節未必盡同,侵占之數額亦屬有別,貪污行為所造成危害 社會程度自屬有異,法律科處此類犯罪,所設法定最低本刑 卻不可謂不重,於此情形。本案被告無視國家法紀及公務人 員應廉潔自持之本分,借職務之便侵占大甲段用於道路維護 工程之材料,復一而再、再而三地縱容貪念予以侵占,固應 非難,然其上述3次侵占公有財物之價值,以現今社會經濟 環境及國民所得而言,犯罪所得尚屬有限,相較於侵占鉅額 公有財物者,對國家法紀之危害,顯然較為輕微,且被告非 居於公務要職,職位不高,薪資亦非優渥,僅為按月領薪者 ,案發後即全數繳回所侵占之公有財物,幸未造成大甲段維 護工程上之問題,與其他足以動搖國家威信與政府機能,或 嚴重損害經濟,危害社會安全之貪污案件相較,其犯罪情節 、惡性及損害結果尚非重大,且被告於偵查中自白犯罪,雖 於原審、本院審理中就其公務員身分有所爭執,並否認其知 悉侵占之財物為大甲段財產,然衡酌其犯罪情狀,本院認為 縱依貪污治罪條例第8條第2項規定減輕其刑後,其法定最低 本刑為有期徒刑5年,相對於其本案侵占公有財物之價值、 造成之危害程度,兩相比較,實有情輕法重之情,在客觀上 應足以引起一般之同情,爰適用刑法第59條之規定,均酌量 減輕其刑,並依法遞減之。  ㈣原審認被告犯罪事證明確,適用貪污治罪條例第4條第1項第1 款規定,審酌被告為大甲段庫房管理人員,本應廉潔自持, 竟因個人貪念,利用職務之便,侵占公有財物予以變賣,損 害政府機關之廉潔、效能,兼衡酌犯罪動機、目的、手段、 各次侵占財物之價值,犯後經大甲段段長饒書安發覺後,已 全數繳回犯罪所得,及被告無任何前科之素行,暨其自述之 智識程度及家庭經濟生活狀況等一切情狀,就3次犯行分別 量處有期徒刑3年2月(108年2月22日犯行)、2年10月(108 年7月27日犯行)、3年(109年4月16日犯行),並依法宣告 褫奪公權3年、2年、2年。復考量被告所犯各罪侵害之法益 均屬同一,犯罪動機、態樣、手段均相同或類似,犯罪時間 尚近等情狀,同時斟酌數罪所反應行為人之人格及犯罪傾向 、對其施以矯正之必要性,兼顧刑罰衡平原則、責罰相當原 則等,整體評價其應受矯治之程度,合併定其應執行有期徒 刑4年、褫奪公權3年。就沒收部分說明:扣案之APPLE廠牌I Phone行動電話1支(內置門號0000000000號SIM卡1張),係 被告所有供與進偉公司陳慶成等人聯繫以載運變賣其所侵占 公有財物所用之工具,應依於被告所犯各罪項下宣告沒收; 被告上開3次侵占所得之公有財物已全數自動繳回大甲段, 不再為沒收或追徵之諭知;其餘扣案物品則或非被告所有, 或與本案無關,認均無宣告沒收之必要。經核原審認事用法 並無違誤,量刑、褫奪公權及沒收宣告之說明亦均妥適。被 告上訴猶執前詞辯稱:不知護欄板、H型鋼柱等材料是大甲 段的財產等語;辯護人並以前詞為被告辯護,均無可採,已 如前述,至被告雖於本院陳稱:我有輕度身心障礙,是關於 右上肢旋轉肌斷裂,,前有中風,我已經離職,不是公務員 等語,並提出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離職證明為據(本院 卷第197、201頁),然此等身體狀況、工作情形,僅為眾多 量刑因子之一,不足以動搖原審依前揭量刑因子所為之量刑 ,併此指明。綜上,被告上訴並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8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馬鴻驊提起公訴,檢察官陳佳琳、李慶義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張意聰                 法 官 林清鈞                 法 官 蘇品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未 敍述上訴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張捷菡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貪污治罪條例第4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 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 一、竊取或侵占公用或公有器材、財物者。 二、藉勢或藉端勒索、勒徵、強占或強募財物者。 三、建築或經辦公用工程或購辦公用器材、物品,浮報價額、數 量、收取回扣或有其他舞弊情事者。 四、以公用運輸工具裝運違禁物品或漏稅物品者。 五、對於違背職務之行為,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其他不正利 益者。 前項第1款至第4款之未遂犯罰之。

2024-10-01

TCHM-113-上訴-760-2024100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確認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無效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3697號 原 告 張福溪 訴訟代理人 王中平律師 被 告 欣德大廈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張立荃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無效等事件,本院 於民國1,130,912元所為之判決,其原本及正本均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第3頁第31行有關「111」之記載應更正為「113」。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之;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 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裁定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林修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書 記 官 宇美璇

2024-10-01

TPDV-113-訴-3697-20241001-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